生活中的哲學范文

時間:2023-03-17 03:49: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中的哲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活中的哲學

篇1

        1、新生選班級--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在學校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事:暑期開學時,有的學生家長就到學校找領導,希望能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個較好的班級;在學期中途,有的學生或學生家長因對個別老師的教學或本班級的班風不滿意,向學校提出要調換班級的要求。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內外因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同時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學生或家長選班、調班,重視了外因的作用。從這一點講學生和家長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但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學生的成長首先或主要是靠自己的主觀努力。同學學習成績下降或受到批評時,應首先從自身找原因,離開學生的主觀努力,再好的條件也無濟于事。

        2、排座位--量變引起質變。排位置是班主任應當掌握的一門如何優化組合的藝術。班主任在排位置的時候,必須注意學生高矮、性別、性格、成績好壞、守紀良莠、好動喜靜、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的組合。通過這些不同的組合,可以使不同類型的學生找到較為滿意的同座,為他們學習創造一個較好的環境。從而促進不同學生的進步。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量變引起質變有兩種形式,優化組合正是量變引起質變第二種情形的客觀要求。不同的組合會導致不同質態的發生,優化組合就是使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達到合理狀態,使事物發生有利于人們的質變。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班級排位置,實際上就是力求使構成班級的學生能有機的組合在一起,進而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3 、打掃除--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不同的學生對待打掃除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對待打掃除的態度很認真,能一絲不茍、積極主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勞動任務;而有的同學在勞動的過程中,拈輕怕重、挑三剔四,甚至逃避勞動,總認為集體的事與己無關。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價值觀作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能動的反作用,價值觀不同,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指向就不同。所以,我們一定要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作為青年學生應該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國家,這樣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從事有益的活動。

        4、課外活動跳高、跳遠--人們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學校開運動會在進行跳高比賽時,總要在地面墊幾層海綿墊;在進行跳遠比賽時,運動員總是往沙坑里跳。如果問其原因,大家都會說,是為了避免運動員遭到傷害。那為什么這樣做,就能保護運動員,使其免受傷害呢?

篇2

對于每一各研究哲學的人來說,哲學自身的知識范疇和首要任務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內容,而哲學自身的知識范疇和首要任務就是指哲學探討什么、哲學主要追求的是什么、最令人滿意的哲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由于傳統哲學根源于特定的歷史條件、為特定的人群去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正因如此,哲學被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現如今,經濟、社會迅猛發展,人們對生活、對未來都有了更高、更美好的追求,在政治生活領域,人們迫切的希望生活在一個民主的生活里,希望哲學為民主的生活方式給予一定的指導,然而,事與愿違,傳統哲學顯然不能回應人們的熱切希望,因此,改革傳統哲學,使傳統哲學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人們的需求勢在必行。

1.1傳統哲學與人們生活之間的疏離

傳統哲學對回答哲學的主要任務和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有兩個最基本的設定,其中一個設定是指“哲學堪稱一門科學,他是探討既定事實和原理的體系”這種觀點從實質上來說,就是認為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永恒實在,即哲學是以永恒實在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系統的知識體系。另外一個設定是指與其他科學相比,哲學能夠做到更徹底的研究認識實在。也就是說,哲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實在的科學,他與具體科學的研究領域是不一樣的。與其他學科相比,哲學能夠更全面、更徹底的接近真理。根據這兩個設定,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傳統哲學的首要問題或基本問題就在于獲得“實在”的知識。傳統哲學絕大多數都是在特定時代出現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特定的宗教權利體制或社會秩序權利體制,在人們還沒有覺察的時候,傳統哲學已經成為了確定秩序的“辯護士”。的確如此,歷史上的傳統哲學似乎都在致力于為權力謀求地盤,無一例外??偠灾?,傳統哲學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更傾向于幫助權力去謀求特定的地盤,而忽視了“人”的思考,忽視了現實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哲學逐步變成了一門不被廣大人民群眾信任的科學,逐步陷入了困境。為了幫助哲學擺脫困境,應當為哲學確立新的任務,幫助哲學去尋找那些哲學應當解決的,急切的需要哲學去解決的問題,只有這樣,傳統哲學才能夠擺脫困境,才能夠得到新的發展。

1.2哲學應為現實生活提供指導

每個時代的哲學都有其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任務,并隨著時代的改變而逐步改變,對于特定時代人們的集體意志和愿望的表明是哲學的生命力和真實性的表現,如果,對生活方式的正當與否不能用各自時代已知的事實進行評判,哲學就無法引導和把握當時的社會理想。不論那個時代的人民群眾,在讀哲學的時候,都是為了能夠從哲學中找到能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的東西,因此,不論哲學在各個時代的具體任務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哲學都必須做到與現實生活僅僅的聯系在一起,只有這樣,哲學才能夠保持其活力。現階段,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實際問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問題包括工作的、家庭的、政治等現代生活的一切方面。這些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逐步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而忽略現實生活,正因如此,傳統哲學就變得更不務實,愈加受到人民群眾的質疑。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對傳統哲學進行改造,對傳統哲學的整體進行改造。對傳統哲學進行改造,應當以人類共同生活為基礎。哲學在改革的時候應當以日常生活方式作為自己的研究問題,力求哲學能夠全面的服務社會。對傳統哲學討論的虛浮且抽象的問題進行消解,鼓勵哲學去從事更有成效的工作,這有這樣,哲學就會轉而去正視、去研究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和道德缺陷的問題?,F階段,具體的科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決定大眾生活狀況,但是,具體的科學方法卻并沒有利用到道德目標中,而是把這些人們生活別重要的問題留給了成見、習慣、傳統去解決。這些生活中的重要問題應當是哲學研究的對象,是哲學研究的問題,應當由哲學去解決。總而言之,哲學不應提出那些人們在現階段無法實現的目標,而是應當提出一種理想或是一種思想,這種理想或思想能夠作為認識糾正具體社會弊端的方法,哲學應當秉持著強烈的責任感去詮釋生活的不同途徑,去代表生活的不同時間倫理。想要完成上述任務,對人們的生活給予指導,哲學最迫切、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廣泛地和系統地批判流行的習慣和方法,將研究社會問題的障礙清除掉。清除這些障礙要求哲學回歸生活、回歸社會,直面人類生活的種種實際問題。

2利用科學方法實現哲學對日常生活的指導

新哲學與傳統哲學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哲學是為特定時代的統治階層服務的,而新哲學是以研究社會問題為主要任務的,是為人生事務提供有用的預測和指導的,現階段科學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讓我們了解到科學方法的重要性。諸多的科學家和學者主張在人類社會的所有相關領域應用科學方法,例如:英國著名史學家丹皮爾就曾說:“觀察、歸納、演繹和實驗的科學方法,不但可應用于純科學原理的題材,而且在人類思想與行動的各種不同領域里差不多都可應用。既然社會科學并不是超自然科學,而是自然科學,那么我們就有理由認為,科學方法也一定會適用于社會科學,并能夠推動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利用科學方法對日常生活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利用科學方法對日常生活進行研究只能在民主社會中才能夠實現,專治統治下的社會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專治社會是排斥人們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意識的,對于人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是起阻礙作用的。

3強調觀念對生活方面的指導效用

皮爾士首創了效用原則,皮爾士在其著作《怎樣使我們的觀念清楚明白》中闡述“試考慮一下我們的概念的對象所能有的效果(這些效果可以設想具有實際意義),那我們關心這些效果的概念就是我們關于對象的整個概念。一個觀念之意義完全在于那個觀念在人生行為上所發生的效果。凡試驗不出什么效果來的東西,必定不能影響人生的行為,所以我們如果能完全求出承認某種觀念時有那么些效果,不承認他時,又有那么些效果,如此,我們就有這個觀念的完全意義了。除掉這些效果之外,更無別種意義。”通過試驗和實驗,在人生行為上所發生的效果就是一個觀念的意義。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皮爾士的效用原則,其著重強調以科學實驗的效果來確定命題的具體含義和科學概念。在哲學的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應當強調觀念對生活方面的指導效用,從而達到通過哲學來引導人們生活和實踐的目的。

4結論

篇3

1.在“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中滲透正確認識自我的健康心理。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生活與哲學》的重要內容。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我利用二者的關系原理引導學生注意正確認識自我,用健康的心理去規劃人生。

授課結束后我請學生們選幾個關鍵詞來概括地評價自己。學生們感到為難,于是我投影“認識自我的方式”,如觀察自己,包括衣著喜好、外表體征,待人接物的舉止表現,自己的興趣愛好、道德智力等;或者借助他人,從待人接物中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來分析、認識自己。于是學生們不再茫然,根據方式來逐一尋找適合自己的關鍵詞。接著我問:“大家選用的關鍵詞,是不是都是褒義詞?如果不是,對那些貶義詞你該怎么對待?”大家很快思考出了完善自我的措施,紛紛予以列舉。之后,我讓學生們思考:“剛才的活動中,哪些是存在?哪些是思維?是存在決定思維,還是思維決定存在?”很明顯,自己的表現和外人的態度是客觀的存在,選詞評價和克服貶義詞的打算是思維。

這樣,我在理解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明確人都有長處、短處,存在決定思維(計劃),計劃指導后續的行動(存在),對短處不要自卑、焦慮、畏懼,只要針對不足做出努力完全可以提升形象,讓人生更燦爛、更幸福。

2.在“量變和質變的關系”中滲透百折不撓的健康心理。

《生活與哲學》中關于量變和質變的關系中說:量變和質變都是發展變化的狀態,量變是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根本的、顯著的變化,要做好量變的準備,適時促進事物的質變。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自身,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和學生們理清了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后,我提問:“你能列舉出你認為能反映量變與質變關系的事例或名言嗎?”學生們紛紛舉例: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萬丈高樓平地起、積少成多。還有學生以《勸學》中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來舉例。例子都很恰當,其實環境的變化、人的變好或變壞也是如此,都是由小到大、由隱變顯的,有副對聯說得好,“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然后學生們交流、評點,或者豐富例子。

通過這一途徑,比較好地引導學生對生活、學習充滿信心,深刻地理解“變好”是個漸變的過程,有利于啟示許多后進學生不要迷茫、減少焦慮,不能不看自己做事的量而光面對結果怨天尤人,從而積極從小事、小處、小細節做起,堅定勤能補拙的信心,鍛煉意志、增強耐力。

3.在“世界是普遍聯系”中滲透友好相處、顧全大局的健康心理。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學生作為社會的人,必須要和不同的人交往。

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本節內容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啟示,對個人健康或全面成長的啟示,我在教學中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大家思考、討論:“人與人也是時刻聯系著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生在討論作答中,明確了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一員,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必須拋棄唯我獨尊、個人核心的思想,要寬容、友善,多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多站在集體的角度看問題。學生們討論時,熱烈地列舉生活中的實例,通過現身說法對“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技能,85%取決于人際關系”有了比較真切的理解。

篇4

中國悉尼大學學生學者聯誼會(SydneyUniversity Chinese Students Association,簡稱SUCSA),是經注冊的中國學生非贏利組織。SUCSA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在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的大力支持下,現已發展成為旨在幫助在澳中國留學生求學、交友、生活的學生團體,并成為具有實力和影響力的海外留學生組織之一。目前,SUCSA擁有1300名會員,囊括了博士,碩士和本科生。SUCSA每年都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2004~2006年來先后舉辦了歡迎新生的郊外旅游、舞會、卡拉OK、中秋晚會、排球比賽和攝影、西方禮儀講座等活動。2004年為全國青聯留學人員聯誼會成立大會拍攝了慶祝短片,2005年和2006年的海上游船活動,有近300人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悉尼總領事和主要負責學生工作的教育外交官都參加了這次活動并作了重要講話。在社會活動方面,SUCSA先后為蘭州歌舞團《大夢敦煌》劇組、中國芭蕾舞團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在悉尼的演出派出翻譯和服務人員,同時承擔了2005年CCTV在悉尼拍攝電視劇《在悉尼等我》的全部翻譯工作,其中有的翻譯還被選中為“演員”。另外,SUCSA還擁有一個由會員組成的“禮儀隊伍”,先后承擔過中國在悉尼大學舉辦的教育展、大型國際會議、“新北京,新奧運”宣傳、“漢語橋”比賽等大型活動的禮儀任務。2006年還為鳳凰衛視拍攝了“在澳留學生歡度春節”一片。

悉尼大學學生學者聯誼會目前在悉尼大學的影響力逐漸擴大。2005年中國學聯主席被聘請為悉尼大學海外政策委員會委員(學生代表),2006年11月,學聯主席應學校邀請,代表SUCSA參加了悉尼大學在上海舉辦的畢業典禮,并協助安排相關事宜。目前學校的各專業院系歡迎新生活動,都邀請中國學聯作為唯一學生團體列席參加,SUCSA組織的活動被學校報道兩次。值得一提的是SUCSA有代表性的活動如“2004年中秋晚會”在中央電視臺英語節目中播出。同樣,2005年舉辦的中秋晚會(參加人數高達350人)、2006年第二學期迎新晚會,中國學聯2006年好男兒PK超級女生中秋晚會等活動,都在悉尼的新快報、星島日報、新浪網站等媒體上報道。“2006年大型海上游船活動”被悉尼總領館領導稱為是組織得最好、規格最高、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國留學生聯誼活動。

在服務項目上SUCSA通過強大的E-mail聯絡網,為會員購物、住房、買賣供求信息等,還解答各種問題,提供各種來自各界的招聘或臨時工作的信息,也收到很多感謝信。SUCSA也為國內舉辦的留學人員創業周等活動發送信息。

目前SUCSA得到一些實力雄厚的贊助單位的大力支持,為會員提供了更優惠待遇和服務,新穎的論壇形式的網站省略已經成功鏈接廣大的會員,該網已經運行兩年,注冊人數達到2000人之多。網站有與會員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論壇版塊,為會員提供各抒己見的平臺,深受會員的喜歡。該網已經成為當地學生組織的最大網站。

在組織結構上,中國悉尼大學學生學者聯誼會設立有五個部門和一個分會1.信息部2.市場部3.文體部(足球隊.籃球隊.樂隊,禮儀隊.舞蹈隊)4.學生服務部5.財務部6.人力資源部7.中國學聯上海和北京分會。SUCSA的組織者們表示希望能通過努力給留學生帶來既豐富又有意義和快樂的海外學習生活,并將懷著對祖國和同胞的思念和熱愛,更積極盡責地做好留學生工作,為廣大留學生成功完成學業盡一份力量。

篇5

病案1:一邊吃泡菜一邊吃降壓藥,降壓難奏效

今年5月17日,一位48歲的婦女來我的門診看病。她患高血壓3年,總是感覺頭昏、心累。她體形較肥胖。她服用吲達帕胺片(壽比山)降壓,1天1片,已1年,但血壓仍高。來就診的那天早晨她沒有服藥,我給她量了血壓,是170/96毫米汞柱。

用壽比山降壓應該是有效的,為什么她的血壓仍然居高不下呢?我詢問她的飲食習慣,她說:“頓頓吃泡菜,自己泡的青菜頭、蒜薹、黃瓜。嘴巴淡,吃了泡菜,可以多吃兩口飯,離了泡菜就不想吃飯了?!庇终f:“一頓吃一盤,一天三盤,一頓一家人要吃半斤到一斤泡菜,村里家家都有泡菜?!甭犓@么一說,我明白了她的血壓為什么降不下來,是泡菜抵消了降壓藥的作用。后來,她聽了我的囑咐,減少含鹽食物的攝入量,血壓就降至正常。

警示

1 高鹽飲食可以使血壓升高,并且使降壓藥物療效減低。

2 古血壓患者應吃低鹽飲食,每天應少于6克。凡是含鹽多的食物都不要吃,如泡菜、豆瓣醬、豆腐乳、醬臘肉、鹵菜、鹽腌食品等。菜和湯里也要少放鹽、味精和醬油。低鹽飲食是高血壓十分重要的基礎治療。如果不注意,就要白花許多醫藥費。據研究報告,高血壓患者的味覺神經由于退行性變而覺飲食無味,大多喜歡吃成的食物,因此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

3 醫生不能只管開藥,更不能幾分鐘打發患者,不了解、不指導患者的生活飲食習慣,也是治不好病的。

病案2:老年高血壓持續勞累導致腦卒中

今年5月19日,某研究所退休高工陳先生來我的門診看病。陳先生今年已71歲,患高血壓10年。10年前他第一次看病時,血壓180/100毫米汞柱,服藥治療后,第五、第六年曾到醫院復診過,服用培哚普利(雅施達)1天1片(10毫克),血壓控制好,之后4年再未到醫院看病。

去年,陳先生開始為兒子裝修新房忙碌。今年3月16日,他從早晨5點半一直忙到下午4點半,和老伴一起指導裝修工人,中午沒睡午覺,下午忙完后正準備打掃衛生,老伴發現他說活不正常,立即撥打120急救車,把他送到醫院急診室。當時量血壓195/115毫米汞柱,經CT檢查診斷為“基底節腦出血”。經治療后,第二天他逐漸清醒過來,以后慢慢恢復。出院后一直服用福辛普利(蒙諾)1天1片(10毫克),倍他樂克1天2次,每次25毫克,非洛地平(波依定)5毫克,1天1次,至今。

他這次來是復診,告訴我在家量血壓一直正常,無特殊不適,只是說話很少,除右手倒開水時有些顫抖外,四肢活動無異常,診病時,他的神情較淡漠抑郁,很少說話。血壓140/80毫米汞柱,脈搏66次/分。我給他開了處方,并叮囑他定期復診。

警示

1 高血壓4年不復診,疏忽大意,缺乏醫生指導,應引為教訓、

2 患有高血壓,還持續勞碌11小時不休息,因此誘發腦卒中。

3 老年高血壓尤其腦卒中之后,認知能力減退,故日常生活須得到親屬和醫護人員的正確引導和幫助。

藥膳

解暑荷葉粥

材料:鮮荷葉1片,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篇6

[關鍵詞]團隊活動 提高 抗挫折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10-0178-01

我校是一所職業類學校,主要招收對象是初中起點的畢業生。由于受高中擴招、大學擴招而導致高中熱、大學熱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加之家長過高的期望,認為上了高中就能考上大學,考上大學就業面就寬廣一些,學生也不管中考成績如何都要上高中,都要拼搏一次,加上近幾年吉林省高考錄取率逐年提升,所以,學生不管自己考了多少分數,只要能上高中就不會選擇到中職學校上學。中職學校的學生之所以選擇就讀職業類的學校,是升學無望沒有其他出路的無奈之舉,絕大部分學生是沒有參加中考免試入學,即使是參加中考,成績也是很差,大部分在200—300分之間,文化課成績極差,文化底蘊嚴重缺失。中職學校這些新生入學時,年齡較小,基本上在十五六歲左右,自控能力差,再加上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也有一部分是留守子女或單親家庭子女,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表現為厭學、孤僻、偏激、抑郁、撒謊、任性、封閉、自卑、焦慮、恐懼、膽怯、妒忌、敵視甚至仇恨等性格,很多話不能與身邊的人溝通和交流,加之對就業前景的迷茫,導致孩子耐抗挫折能力差,易產生逆反心理和極端心理,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加強和提高對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更是關乎千家萬戶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大事。筆者認為,在團隊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投入的力度,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

為進一步美化校園環境,創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良好的育人環境,我校近兩年開展了“美化綠化校園”活動,先后投資五十余萬元,修建了學校大門、修葺圍墻、翻修男生宿舍、重新裝飾大禮堂、開辟健身樂園、安裝健身路徑等,充分利用校園空間植樹、栽花、種草,美化學校環境,讓學生生活在“綠化、美化、凈化”的校園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如今,走進通化師院分院海龍分校的校園,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花草樹木高低錯落,和諧一致,春夏花香四溢,綠草如茵;秋季色彩斑斕,景色各異;冬季銀裝素裹,玉樹瓊枝。進入海師大門,映入眼前的是由甬道兩側的宣傳欄、讀報欄、壁報欄所組成的文化長廊,這些文化長廊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各班級學生輪流定期動手完成的。主要欄目有:學校簡介、年度學校工作要點、師德建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時事熱點、新聞傳遞、校園風采、推普專欄、名言警句、文學創作、讀書心得等。這些欄目各具特色,異彩紛呈,相得益彰,組成了一道海師亮麗的風景線,使人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育人氛圍和翰墨飄香的讀書氣息,文化氛圍濃郁,顯示出鮮活的生命力,一種自信、自強、自豪感油然而生。這些生動無聲的校園文化成果主要是有學生會、團委、社團、各活動小組等團隊完成,他們在團隊中承擔各自的角色、承擔各自的任務,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協同的配合,使他們能在團隊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提高了自信和抗挫折能力。

二、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在團隊活動中提高抗挫折能力

我校經常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各教研室分別組建了計算機、音樂、舞蹈、口語、美術、英語口語、體育、文學社等課外活動小組,并定期開展活動;大型文藝匯演都由學生組織,專業教師作為技術指導參與;運動會由班級為單位組織競標承辦;定期舉辦全校演講、作文大賽;學生才藝大賽從組織、籌備、演出、評選都是學生唱主角等;在畢業年級舉辦論文答辯會、說課競賽、講課大賽、微格教案展、年級畢業匯報演出等活動;大力推廣“廣播體操大賽”“越野賽”“遠足”“踏青”“爬山”等適陽光體育活動,努力掀起校園集體舞、青春健身活動的熱潮,抓好課間活動,改革運動會的形式,利用資源優勢,積極開展鄉土特色、地域特色、民族傳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形成人人參與、個個爭先、生龍活虎、生機勃勃的校園體育氛圍。這些活動讓學生在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充滿自信,體驗快樂,愉悅身心,也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團結,開發潛能,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效能與質量。在活動中教育學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在困難面前不要氣餒和退縮,要有自強自立的勇氣和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培養,相信風雨后陽光更燦爛,成功更值得回味。

篇7

【關鍵詞】 腦卒中;運動療法;高脂血癥;生活質量

腦卒中病殘率高達70%~80%,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腦卒中患者大多伴有血清脂類異常,但降脂藥物的作用緩慢且副作用較多。近年來,很多研究證明運動療法是一項合理有效、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的降低血脂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觀察運動療法對60例腦卒中患者的合理性、有效性及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1對象及方法

1.1對象采取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康復的腦卒中患者60例。發病后24~72 h內均經過頭顱CT證實,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腦出血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其中合并高血壓26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冠心病17例,平均年齡65.6歲;腦梗死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其中合并高血壓25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冠心病21例,平均年齡70.2歲。均未服用降血脂藥物。

排除條件包括:意識障礙,精神障礙,聾啞人,感覺性失語,嚴重的心、肺、腎功能不全,嚴重肝、腎疾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的認知障礙等不能完成和不能配合康復訓練者。

1.2方法①標本收集:采血于卒中后18~72 h內及運動康復3個月后完成,血標本由英國產RA 50半自動生化儀檢測。②運動方式:采取卒中單元康復運動訓練方式,所有患者在康復科醫生開出的運動處方下進行運動訓練,康復科護士進行健康教育及生活護理,專業PT師“一對一”進行康復指導訓練,療程為3個月。時間選擇為早餐及午餐1 h后,運動時間在45~60 min,6次/周。③生活質量評定:生活質量評測在運動療法開始前1周和3個月療程結束后進行。生活質量評估采用漢化版SF-36簡明量表。

主要觀察指標:①康復運動前后的血脂變化(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I和B)。②運動前后的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軀體、角色受限、社會、心理健康狀況、活力或精力、身體疼痛、綜合健康情況)。

1.3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經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試驗數據以 ±s表示?;颊哌\動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運動療法前后血清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變化情況60例患者均完成處方,58例患者運動后血清總膽固醇明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較運動前明顯升高,其他項目指標變化不明顯(表1)。

2.2運動康復前后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運動后的心理健康狀況、角色心理狀況、綜合健康情況等各因子均較運動前有顯著提高(表2)。

3討論

腦卒中康復治療的目標是促進患者功能獨立性和重返社會。運動訓練的早期介入,可明顯提高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復率,這有賴于中樞神經系統固有的功能重組的代償能力及腦自發的神經系統可塑性調節[2-3]。

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患者的情緒、飲食的習慣、服藥的完全依從性及運動的持續性等。而運動療法的優勢則在于其能夠調整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的體質量,降低血脂。長期運動訓練還可以降低血中的兒茶酚胺的水平,降低外周血管的張力,從而降低心臟的負荷,改善心功能[4-5]。

運動療法應在患者病情穩定的情況下,由醫師開出運動處方并監督實施和隨訪。隨時根據病情調整運動量大小及運動持續時間,以實現最具個性化的運動方案[6-8]。運動可以改善氧氣運送能力,改善心肌缺血,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有利于克服或減輕心血管系統因長期臥床引起的心血管系統“失健”及情緒猶豫、焦慮[9-10],避免因非心源性的循環功能減退而使患者體力活動能力降低,自理能力減退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在醫護技人員的監督及隨訪指導下,6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了3個月的康復計劃。在康復過程中,患者無嚴重心律失常、再次腦卒中等現象發生。運動結束后,患者的情緒狀況、生活質量及血脂均達到顯著的改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說明運動療法對促進腦卒中的康復是有效的,達到了腦卒中治療及回歸社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6(6):379-380.

[2]Zepeda A,Sengpiel F,Guagnelli MA,et al.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of visual cortex maps after ischemic lesions is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cytoskeletal proteinsand NMDA and GABAA receptor subunits[J].J Neurosci, 2004,24:1812-1821.

[3]Mittmann T,Eysel UT.Increase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surround of visual cortex lesions in rats[J].Neuro Report,2001,12:3341-3347.

[4]劉樂芝.AMI恢復期康復鍛煉治療程序[J].中國心血管康復醫學,1996,5(1-2):29.

[5]畢淑琴,崔建莊.冠心病康復的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康復,2003,7(9):1423.

[6]趙殿偉,張春蘭.單純運動療法并用冰、藥浴改善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6):2381.

[7]楊定姣,付顯亮,伍紹思.深呼吸、意向放松輔助飲食與運動療法治療中老年女性單純性肥胖45例[J].中國臨床康復,2003,7(30):4152.

[8]廖圣芳,王玉差,陳漢民,等.運動療法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康復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0):1592.

[9]李久峰,王桂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復的安全性探討[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1):1616.

篇8

關鍵詞:數學知識 高中《生活與哲學》 合理運用 教學效率

哲學是一門抽象度很強的學科,它生澀難懂,老師解釋了很長時間,學生聽得還是云里霧里?!八街梢怨ビ瘛!边m當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思想政治《生活與哲學》的教學,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繁為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更正確地運用哲學的基本知識。本人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尋找數學知識與哲學的匯合點,用數學知識理解哲理,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1]

1.運用數學符號來明確哲學的基本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系

1.1對內涵不同而文字表述相似的兩個概念,在教學中可用“≠”符號來強化它們的區別?!渡钆c哲學》中的“客觀實在≠客觀存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運動≠具體的運動形式” 、規律≠聯系、質變≠發展、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人民群眾≠勞動群眾”等

1.2對具有共性和個性關系特點的兩個概念,在教學中可用“∈”符號來明確它們的屬種關系?!渡钆c哲學》中的“王守仁的心外無物觀點∈主觀唯心主義”、 “哲學∈哲學” 、“∈真理” 、規律∈聯系等。

1.3對外延和內涵完全一致的兩個概念,在教學中可用“=”符號來說明它們在使用時的相互替代性。如“存在=物質”、“思維=意識”、“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

1.4在《生活與哲學》的教學中,可以用“=、”等符號來深化對哲學理論關系的認識。在唯物辯證法教學中,講到 “當各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 我請同學們試用數學知識來解釋上述內容中的觀點,他們頓時來了興趣,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來:用“1+1>2” 、 “1+1=2” 、 “1+1

2.用表示集合關系的歐拉圖(韋恩圖)來說明概念之間的屬種關系、交叉關系

政治學科有許多相近的概念,既要從內涵上來理解和區別,又要從外延上來進行比較。由于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單純講述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如果用集合圖形來輔助講解,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政治學科中有許多這樣的概念,在教學中通過歐拉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過目不忘。

3.用數學上的直線圖或曲線圖來反映《生活與哲學》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中有許多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系,用文字和語言來表述它們,不僅抽象難懂,而且學生也難記憶。在教學中如果用線段圖來描述,能使抽象知識、原理具體化、簡單化。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前進性與曲折著性的統一

4、活用“排列組合”

在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中,第二種是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能引起質變。在這一教學內容,我讓同學玩了一個數學排列組合游戲,同學們在歡笑聲中體驗到:“摸獎”的快樂,也認識到了因排列順序不同也會引起質變。[2]

5.活用數學集合“交集”概念

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又是教學難點,我在教學活動中嘗試著用數學方法來加以解釋,效果很好。二者關系好似如下關系:

個性:集合A={a,b,c} B={a,b} C={b,c,d}

共性:集合A B C的交集,可另命名為D=。

交集D的元素存在于集合A、B、C之中,沒有集合A、B、C也就不存在交集D,同樣集合A、B、C也不能離開交集中的。這只是二者關系的一方面,關系的另一方面同樣也可以用此方法來講授。關于集合,是學生在高一年級就已接觸過的數學知識,用數學的方法來表述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學生理解起來較其他方法更容易。[3]

以上所提到的數學方法,都是教師和學生耳熟能詳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教師在課堂內容的講解政治理論時能充分活用,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能不斷地思考和運用,政治學科的教學就能顯現出趣味性、生活性和嚴謹性,師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定能受益匪淺。

總之,數學知識與哲學知識本來關系密切,如果在哲學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數學知識,一定會改善我們的哲學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論數學知識在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貴州省甕安二中 黃 哲

篇9

以六年級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成語王國之旅》的一節準備課為例,作為任課教師的我,應好好地進行反?。航處熢谛W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角色定位。

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讓學生自己組織、主持活動,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但這不等于教師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者、參與者與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師生雙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對話與交流。這是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

首先,教師應制定學習活動的目標,對學生提出明確的活動目標。目標的確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應當從當地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放在培養學生進行語文活動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

我當時預設本課的活動目標是:1. 通過上網、閱讀書籍、調查訪問等途徑,對成語有不同層面的了解。2.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熱愛祖國成語的博大精深?;仡欉@堂課之始,我通過PPT.投影并強調了活動建議。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這種課型,學生們還比較陌生。如果我能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把這堂課的活動建議印發在紙上,派到學生們的手中,讓他們盡快了解本節課的活動目標,就既能讓他們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又能節約時間。

我在教學設計中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專題有:1. 成語來源的研究:⑴寓言故事⑵歷史故事;2. 組成成語的字數的研究;3. 與數字有關的成語研究;4. 帶有動物名字的成語研究;5. 與四季有關的成語研究;6. 帶有表揚意思的成語研究……而實際上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是:1. 幫助別人改正缺點的成語有哪些?2. 含有數字的成語有哪些?3. 成語在文章中有哪些妙用?4. 描寫人的外貌的成語有哪些?5.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有哪些?6. 關于勸學的成語有哪些?7. 含有表揚意思的成語有哪些?8. 成語的來源是怎樣的?我當時只是把學生們的問題直接板書在黑板上(浪費了一定的時間),就開始讓學生去選擇研究專題和分組。于是在學生確定研究專題的時候,便出現了一面倒的傾向。光在“選擇專題、自由分組”這個環節便反復進行了三次,很浪費時間。原因是大部分的學生選擇同一專題,而另一些專題門前冷落,有的甚至無人問津。

篇10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選對象為治療前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60例,均來自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呼吸科住院部,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50~85歲。將6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4組,每組15例,4組資料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經處理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中醫診斷標準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制定的肺脹的診斷依據。

1.2.2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1]。

1.2.3 納入標準 COPD急性期中、重度患者(符合中、西醫COPD急性加重期診斷標準和病情分級標準Ⅰ級、Ⅱ級患者、III級患者);年齡在50~85歲之間的患者;中醫辨證符合痰濁壅肺證診斷者;入選前1個月內未參加其他臨床試驗研究者;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4 排除標準 排除由腫瘤、真菌、結核、過敏等因素所致的慢性咳、痰、喘患者,有嚴重免疫功能障礙、近3個月內應用免疫調節劑者,合并肝、腎和造血系統嚴重原發病和精神病患者,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者(心功能三級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及皮膚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分組 遵循隨機、對照和盲法的原則,選擇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呼吸科合格COPD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隨機方法(應用簡單隨機方法制成隨機分配卡片,用不透光信封密封,信封上編上號碼,信封編號與內含之卡序號相同,隨機分配卡由專人保管)。按照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4組,每組15例,即基礎治療+針刺+耳穴;基礎治療+針刺+耳穴(模擬);基礎治療+針刺(模擬)+耳穴。基礎治療+針刺(模擬)+耳穴(模擬)。

1.3.2 方法 各組患者常規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抗炎、抗膽堿藥物的同時分別做以下處理。10天為1個療程,治療10天后休息1~2天繼續下一個療程,連續2個療程。①針刺:主穴:取穴:膻中、尺澤、列缺、足三里、陰陵泉、豐隆、三陰交、太溪。用0.25 mm×40 mm毫針進針后行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手法,至得氣后留針30 min,不采用電針;②耳穴:取穴:神門、肺、氣管、咽喉、對耳屏尖(平喘點)操作方法:耳廓常規消毒,選用王不留行耳穴貼在穴位上后進行按壓,直至患者產生疼痛并能耐受為度,囑每天按壓3~5次,每次每穴按壓10~20下,每日1次,左右耳穴交替選用;③模擬針刺:取穴:穴位同上,但較準確位置稍有偏離。方法:輕刺淺刺,不采用任何手法;④模擬耳穴:取穴:取與本疾病不相關的穴位,例如耳背穴位。操作方法:同前;⑤上述4種方法兩兩結合運用,共進行20天,4組均治療20天后測試肺功能及進行生活質量評分。

1.4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治療2療程后對患者進行測定。

1.4.1 主觀指標(評分表):①CAT量表——反映了生活質量的改善;②MRC評分表——反映了呼吸困難水平(癥狀評分表);③中醫證候評分表——從咳嗽、痰量、喘息、哮鳴等方面反映病情輕、中、重程度。

1.4.2 客觀指標(肺功能):肺功能測定:主要檢測指標為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與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

1.5 統計學方法 臨床療效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實驗數據經正態性、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條件后,實驗組組間比較用析因設計的方差分析及LSD檢驗;當實驗數據不符合正態性、方差齊性時,采用秩和檢驗,進行組間兩兩比較。差異顯著性水準α=0.05。

2 治療結果

如表3所示,4組治療前COPD急性期患者CAT、MRC、中醫癥候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4組治療后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COPD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來無論國內或國外對COPD的定義都特別強調其是以氣流受限為特征,而且只能是部分可逆。因此,不論在診斷還是在判斷其恢復情況方面都把肺功能測定指標列為一項重要的客觀指標。所以,如何改善肺功能,并進而改善因氣流受限導致的呼吸困難癥狀,是臨床上治療COPD的關鍵。COPD患者由于肺功能受損,出現以呼吸困難為主的一系列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生存質量下降,并且疾病反復發作,多次住院,經濟負擔增加,患者容易出現抑郁、焦慮、悲觀等負性情緒,影響其身心健康。本研究發現,對于COPD患者,通過針灸配合耳穴,可以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明顯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單純針刺或耳穴更有效。

從筆者對60例患者治療前后的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針刺加耳穴組與針刺組、耳穴組在改善生活質量上比較差異分別具有顯著性和非常顯著性意義(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中醫“咳嗽”、“喘證”、“哮證”、“肺脹”等范疇,《靈樞·脹論》云:“肺脹者,虛滿而喘咳”,描述了肺脹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喘和胸滿”,認識到肺脹的病位在肺,所以筆者采用“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選擇治療膻中、尺澤、列缺、足三里、陰陵泉、豐隆、三陰交、太溪。祖國醫學認為,足三里為中醫強壯要穴,具有培原固本,溫經散邪的作用;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腧穴之一,三陰交穴有雙向調節作用,補之可益氣血、健脾胃、補肝腎、調經帶,瀉之可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疏肝行氣。諸穴合用達到健脾益氣的效果。對COPD患者臨床癥狀、肺功能有顯著改善作用,阻止病情發展,緩解或

阻止肺功能的下降,改善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

關于耳穴治療的作用機理,祖國醫學認為耳與全身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靈樞·經脈篇》曾具體敘述了六條陽經與耳的聯系,六條陰經雖不直接通耳,但通過別的傳注與耳部亦有聯系?!岸鸀樽诿}之聚”“十二經通于耳”,耳通過經絡與全身各部臟器有著密切的聯系。根據穴位全息律理論,人體各部和各個臟器在耳廓上都有一定的代表區,并按一定的順序有規律地分布在耳廓上的一定位置,即耳穴。而這些耳穴也是臟器有病時在耳廓上的反應點,所以貼壓耳穴就能疏通經絡、調理臟腑,達到治病的目的。其中肺、氣管為相應部位取穴,能起到宣肺氣,緩解支氣管痙攣的作用;對屏尖穴是在大量臨床實踐中被發現具有平喘作用,故過去稱為平喘穴。結果表明耳穴貼壓肺、氣管、對屏尖等穴的確能引起支氣管擴張反應,不同程度改善肺功能,而對照組卻無此效應,說明耳穴國標標準化方案的定位有其特異性,選穴處方也需根據病癥選取具有針對性的部位,并非耳穴定位有隨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