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平臺運營方案范文

時間:2024-03-14 10:4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媒體平臺運營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媒體平臺運營方案

篇1

【重點關注】2010年C~BN展會期間,大洋公司將展出NovdWo&s新媒體解決方案,它是公司在國家“三網融合”大趨勢下面向內容提供商、服務提供商等用戶推出的端到端新媒體解決方案,集視音頻內容收集、存儲管理、多渠道以及用戶互動等功能予―體,由URC統一資源中心、網絡電視臺、手機電視三大核心模塊構成。

其中,URC統一資源中心是面向新媒體內容生產域的解決方案,主要完成內容規劃、內容編輯、內容審查、內容編排、內容分發和用戶認證授權等業務流程;網絡電視臺解決方案能夠為用戶提供視頻直播、點播、虛擬頻道、廣告插播、觀眾互動、個人上傳、視頻播客等功能,可大大助力服務提供商與用戶形成更為緊密的互動,有效提升其品牌影響力;手機電視解決方案則為運營商構建了一個基于手機的互動視頻播出平臺,能夠以直播、點播等多種方式為手機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充分滿足其隨時隨地觀看各種電視節目的需求。

新奧特(北京)視頻技術有限公司(3號館3404)

【重點關注】CCBN期間,新奧特將展出新媒體內容集成分發平臺(cIDP)。該平臺結合新媒體內容采集、節目制作、集群轉碼、內容管理、頻道集成、內容分發等應用需求。在江蘇廣電、歌華有線、重慶廣電、上海文廣、河南廣電、貴州廣電等新媒體平臺設計建設基礎上,新奧特成功打造覆蓋數字電視、高清電視、互動電視、網絡電視與手機電視等業務的新媒體內容集成分發平臺(CIDP)。CIDP基于新奧特SOA應用集成主干平臺,在喜馬拉雅非線性編輯系統“開放架構、深度耦合”基礎上,支持TS流封裝MPEG 2 Log Gop、H.264等高標清格式的采集、編目、制作、轉碼和自動技審,并實現生產計劃管理、節目生產、內容管理、渠道分發、運營管理等系統的統一門戶展現、業務整合、管理集成和運營自動化,從而提高新媒體內容生產、集成、管理和經營水平,滿足各級運營商全媒體業務發展需求。

日電電子(中國)有限公司(2號館2403)

【重點關注】在本屆CCBN展會上,NEC將重點展出以下產品。

高清數字機頂盒方案:EMMA3SL/P(V,PD6132x)是一款H.264高清機頂盒芯片,此芯片集成了Tuner、數字音視頻信號多格式解碼功能以及加強的圖像功能。

便攜式影音設備系統芯片:EMMA Mobilel是一款高端多媒體處理芯片,集成了一顆高性能的“ARM1176JZF-S”、一顆高性能DSP核,以及畫面壓縮規格H.264功能模塊。

超高性價比低功耗藍光播放器解決方案――EMMA3PF3:該方案為綜合前后端處理功能的單芯片方案,集成度更高;采用低功耗技術,正常工作功耗僅為2.0W;支持3D內容播放。

面向手機高端應用的智能緩存芯片――IntelligentBufferlC。

NEC USB3.0主控芯片――p PD720200,是NEC的世界第一款USB3.0主控芯片,最大傳輸速率為5Gbps,為目前USB2.0傳輸速率的lO倍。

全高清數模一體電視機方案―EMMA3TL,采用NEC電子最新的EMMA增強型多媒體架構,能播放以H.264或MPEG2編碼的高清格式數字電視廣播節目,可以直接驅動LCD屏,支持最高1080p輸出,對應各地高清數字電視標準。

ConaxAS

(2號館2303)

【重點關注】Conax公司作為有條件接收(CA)業內的領跑者,是一家全球性專業公司。在本屆CCBN展會上,該公司將重點介紹其全球領先的為數字電視和內容分發所提供的內容保護方案,該解決方案與全球主流的機頂盒都通過了安全評估和相關集成。

其他展示亮點還包括:如何確保推送式視頻點播和交互式業務的靈活性,同時獲得最大的安全性。

愛迪德集團

(2號館2501)

【重點關注】在本屆CCBN展會上,愛迪德將展出CA軟卡解決方案、中間件解決方案、運營支撐系統、數字版權管理解決方案、Cloakware安全保護解決方案。

CA軟卡解決方案:愛迪德軟卡客戶端是一種用軟件替代智能卡來保護數字電視內容的新型安全模塊。該方案針對一些大規模數字業務的運營商對低成本、可更新條件接收方案的需求而設計。

中間件解決方案:支持運營商向其用戶提供互動業務,提高用戶在使用業務時的靈活性。愛迪德中間件基于Java平臺模式.允許運營商定制終端用戶界面,可輕松實現第三方應用程序的添加。

運營支撐系統:為全球范圍內的付費媒體運營商提供可靠的用戶管理和計費解決方案,使這些運營商們能夠有效地進行多播業務管理。

數字版權管理解決方案:允許設備制造商、應用程序開發商、內容分發商和付費電視運營商對個人電腦、機頂盒、移動設備和媒體播放器上的軟件和優質的媒體內容實施安全保護。

Gloakware安全保護解決方案:可為條件接收和數字版權管理實施者提供任何終端應用程序的安全保護技術,這些終端應用包括廣播式付費電視、基于網絡的內容傳輸以及軟件安全保護。

廣州市誠毅科技軟件開發有限公司

(3號館3505)

【重點關注】作為業界領先的BOSS系統提供商,誠毅軟件通過技術創新,響應低碳經濟,倡導“綠色運營”.將為廣大客戶展示全新的業務運營支撐解決方案。

綠色運營旨在以誠毅軟件完善的運營支撐解決方案和豐富的運營經驗為廣電行業建立簡單、高效、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業務運營平臺――Maywikle BOSS,助廣電運營商在低碳經濟下,資源消耗更少、運營效率更高。以更低的成本拓展業務,使企業更具創造力和競爭力。

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公司(8號館8A101)

【重點關注】在本屆展會上,同方吉兆主要展出發射機、機頂盒、廣播電視場強覆蓋路測儀、無線覆蓋系統工程四大類產品。

發射機部分:新型數字風冷IKW電視發射機、內置液冷1KW數字電視發射機、5KW調頻發射機、200W數字電視發射機、液冷1柜6機數字電視發射機。

機頂盒部分:交互型高清有線數字電視機頂盒、交互增強型有線數字電視機頂盒。

廣播電視場強覆蓋路測儀:路測儀內置GPS模塊,用于實時收集場強儀的場強信息數據和GPS模塊的地理位置數據,上傳到PC機軟件分析;可以滿足在車載狀態下的連續測試需求。

無線覆蓋系統工程(成功案例):包括CMMB、地面國標以及調頻方面的多個案例。

凌云光子技術集團

(2號館2602)

【重點關注】在2010年CCBN展會上,凌云光電子將展示FTTx/H有線網改、實現跨越式發展解決方案和數字電視市到縣1550nm干線傳輸、縣鄉村網建設解決方案,展出的產品系列有:

自主開發生產的LTRAN光傳輸平臺全系列1550nm設備 及烽火通信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智能型電信級G/EPON局端設備AN5516-01:為用戶提供大容量、高速率和高帶寬業務的接入服務,以及LTRAN TBNSnmp網絡管理平臺系統。

自主研發的TBN200網管型樓棟接收機:TBN200專門為廣電FTTx光纖到樓網絡量身打造。針對光節點到樓棟(或樓道),滿足光節點覆蓋50―100戶,符合EOC插入需求的網絡。

中國牮錄集團有限公司

(7號館7007)

【重點關注】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本次參加CCBN的主題為“高清?互動?新媒體?網絡”,重點推薦產品包括:

有線高清雙向數字終端產品系列:全面支持我國有線電視雙向數字化整轉,支持高清數字信號接收播放,支持VOD、電子支付、電視上網、VolP等諸多雙向交互功能。

有線標清雙向數字終端產品系列:全面支持我國有線電視雙向數字化整轉,支持標清數字信號接收播放.支持VOD、電子支付、電視上網、VolP等諸多雙向交互功能。

功能擴展型公交機頂盒:全面支持CTFB信號移動接收,新一代產品將前幾代產品的功能進行了優化整合。

數字電視服務管理控制系統:該系統可有效用于地面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公交移動電視、樓宇電視等前端系統增值運營,提供如分類文字、圖片、視頻廣告、聯網游戲、體感游戲等服務。并對內容進行安全保護。

藍光離清網絡下載終端:該系列產品是新一代數字家庭娛樂中心產品,具有藍光光盤播放、硬盤播放以及網絡下載三和一功能。

凌訊科技

(6號館6205)

【重點關注】在2010年CCBN展會上,凌訊科技將攜新―代國標地面數字電視產品及地面數字電視解決方案亮相,主要包括:

國標地面數字電視解調芯片產品LGS-8G8X系列:在極大提高終端接收性能的同時,創新支持DVB-C。

地面數字電視相關解決方案:涵蓋地面數字電視一體機、機頂盒、車載、以及Pc等相關應用終端。

國標地面數字電視運營方案:為國標地面數字電視運營商呈現適用于各類市場的運營方案,以及地面數字電視網絡建設解決方案。

成都新光微波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1號館1A503)

【重點關注】成都新光微波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2009年推出了只有國際水平(國內先進)的智能化“N+1”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該系統設計理念先進,對多頻道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具有革命性的技術創新,與以前的“一主一備”方式和主備激勵器方式相比,具有顛覆性的變化,是今后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的發展方向。具有零停播、成本低、智能化、可靠性高的優勢,是收費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的護身符。

美國英威(Envivio)公可

(3號館3401)

【重點關注】在2010年CCBN展會上,英威公司重點展出下列產品及方案:

Envivio 4Caster C42:“三屏合一”視頻編碼器,可以從一個平臺上向手機、電腦和標清,高清電視(SD/HDTV)屏幕推送直播和點播視頻服務,因此不再需要為每種屏幕安裝不同的頭端設備。

Envivio 4Balancer:點播應用的負載均衡器,能夠與Envivio 4Caster C4編碼系統協同運行,完成所有“三屏合一”服務的同步編碼工作。內容可以根據每種屏幕的不同編碼設置進行編碼,以滿足不同屏幕類型的需求。4Balancer可以保存預設的配置,用于動態為每項編碼任務配置編碼器。

“三屏合一”解決方案:支持當前的主要標準,包括面向固定和移動電視應用的DTMB、面向移動電視的CMMB、AVS和H.264編碼標準,可幫助運營商覆蓋任何市場上的所有用戶。

雷科通技術(杭州)有限公司

篇2

這則“吃螃蟹”的消息一經爆出,迅速在自媒體圈引發軒然大波,令眾多處于集體盈利困惑中的自媒體人艷羨不已。“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概念由來已久,但蔚然成風則要歸功于近兩年微博、微信等平臺的興起。”指掌時代CEO周橋對《廣告主》說。

說到指掌時代,很多人或許感覺陌生,但提起“皮皮時光機”,混跡微博的大家想必都非常熟悉。這個令人聯想到《哆啦A夢》里那架時空機器的工具是目前微博上最大的第三方應用平臺,它和“皮皮定時器”一起為4億微博用戶提供定時發送、批量、群互推等免費服務。兩年前,周橋一手創立指掌時代,至今已憑借這些熱門應用聚集起500萬用戶,成為國內最大的自媒體運營服務提供商。

在他看來,自媒體運營者可粗略分為兩類:其一是數量眾多的草根用戶,他們往往不具品牌意識,唯獨關心粉絲的增減;另一類則可稱為“品牌自媒體”,這部分個人、企業或機構同時關注粉絲的記憶度,重視自己的品牌定位。

后者無疑需要更多的自媒體服務。為此,指掌時代專門推出了針對品牌運營者的系列產品——皮皮精靈和皮皮動力。皮皮精靈擁有一整套規范化的功能模塊,如品牌管理、內容管理、渠道管理,涵蓋產品服務、運營服務、營銷服務三大核心內容,為用戶提供從品牌規劃建立到創作傳播乃至最后效果評估的一條龍綜合解決方案,是指掌時代未來戰略中的核心產品。

與時光機和定時器一樣,皮皮精靈也是一款無償應用。“免費是我們吸引用戶的重要戰略。”周橋表示,“盈利暫時不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構建企業的整體服務、沉淀更大量級的運營數據把盤子做起來才是當務之急。”

數據的積累至關重要。拿分詞分類引擎來說,通過技術手段將所有用戶產生的內容分詞化,給每個用戶貼上體育、美食、旅行等標簽,從而將自媒體資源歸類,并把同類賬號結成圈子,使得推廣行為更有效率。

而大企業經營自媒體時往往產生各種各樣的定制需要,譬如給門店系統打分。針對這些非標準化的要求,指掌時代提供付費的增值服務,如行業解決方案、人工客服解決方案、會務解決方案,為企業在定位、創意、欄目設置等方面出謀劃策。“這聽起來類似自媒體代運營,但不同之處在于我們只提供策略、建議、咨詢服務,更傾向于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的自媒體運營能力。”周橋介紹道。

皮皮動力則是在皮皮精靈的基礎上衍生出的企業新媒體廣告投放平臺,以自媒體資源和數據為核心,使用者可以借助它推送品牌廣告、軟文到皮皮內容庫,吸引特定草根用戶和優秀博主轉發。

篇3

\上海龍晶科技與中科院長期合作,是國內第一家開發出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嵌入式32位CPU內核的數字電視音視頻解碼國家標準集成電路(AVS SOC)的公司,并研發出我國第一款AVS解碼專用芯片,解決了數字音視頻海量數據的編碼壓縮問題,可同時支持高清/標清AVS和MPEG-2兩種標準,在國家標準的AVS高/標清芯片和數字終端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多項知識產權。

業內人士認為,三奧多年來致力三網融合領域創新發展,通過增資上海龍晶科技進行優勢互補,將在數字媒體領域更具競爭優勢。

“作為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信息通信產業將在未來的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奧相關負責人指出,國家大力推進“三網融合”戰略,推動了數字多媒體發展,也加大了數字多媒體體驗用戶的普及力度。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奧于2012年推出數字媒體互動平臺解決方案,為廣電運營商和其他行業客戶搭建一個數字媒體交流互動平臺,使得廣電系統及其他行業客戶在提供音視頻等數字媒體的基本呈現外,還可以開展交互式增值服務,比如互動電視(視頻點播)、互動教育、科普知識交互等,將客戶的多終端(電視機、電腦、手機等)變成集公共傳播、信息服務、文化娛樂、交流互動于一體的數字多媒體信息終端,實現多感官、多視角的享受。

根據百科定義,三網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網融合主要指業務應用融合,其表現為技術趨向一致性,網絡互聯互通,業務層則互相滲透和交叉。要實現三網融合,在經營的過程中,三網運營商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共同的目標是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的服務。

統計數據表明,目前中國擁有近4億部電視、1億多臺數字電視機頂盒、近10億部在網手機、近4億部電腦,以及每年近2000萬臺的PAD出貨量。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從電腦到手機再到電視,從三網融合到三屏融合,是難以阻擋的市場大趨勢。

市場人士認為,近一個時期國家密集推出政策鼓勵多方參與通信領域的建設和經營,而三奧推出數字媒體互動平臺解決方案、成立國內首家三網融合研究院、增資上海龍晶科技,是其滿足市場需求、落實“越成功·越穩健”品牌理念的具體戰略措施,占領市場制高點。

三奧的主要產品和服務是提供從方案設計到數字媒體采集,再到網絡架構、系統平臺搭建、調試、技術培訓及售后服務等系統解決方案及服務,基于“基礎軟硬件產品”,通過系統集成做成符合下游客戶的產品。

而網絡架構、系統平臺搭建、調試等系統集成工作,意味著三奧不僅要精通各個廠商的產品和技術,提出系統模式和技術解決方案,更要對用戶的業務模式、組織結構等有較好的理解,同時還要能夠運用現代工程學和項目管理方式,對信息系統各個流程進行統一的進程和質量控制,提供完善的服務。為此,三奧將自己定位為數字媒體技術綜合解決方案專業提供商,目標是與客戶共同成長,以“穩健”的方式可持續“成功”。

數字媒體是如今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數字媒體已成為社會溝通的主要信息渠道,在各個行業廣泛應用。三奧聚焦的領域,在于運用自己擅長的數字媒體技術和相關信息技術,針對行業特點構建數字媒體互動、和存儲管理的平臺。而三奧的數字媒體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定位,可以滿足各行業用戶對數字媒體交流互動的需求。三奧技術相關負責人認為,數字媒體技術解決方案能將數字媒體的價值最大化,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可應用于高等院校、廣電系統、廣告展示和政府企事業單位等,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篇4

主題詞:MMS業務國際漫游直連方案GRX方案DNS/ENUM計費和結算QoS

近年來,SMS業務在移動數據領域保持持續高速發展。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的進步,人們期望能夠在2.5G和3G時代找到類似于SMS的“殺手應用”,多媒體短消息(MMS)業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被賦予了這種角色定位。

據EMC和GSM協會統計,截至2003年3月,全球共有超過100家運營商在提供MMS業務,覆蓋了六大洲40多個國家。盡管數量眾多,但是目前絕大多數運營商之間的MMS業務尚未互通,這相當于形成了多個MMS業務孤島,無法充分發揮MMS業務的全網優勢。因此,實現MMS業務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開展MMS國際業務將會成為MMS網絡提供商2003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MMS系統簡介

見圖1所示,MMS系統包括以下網元:MMS終端、多媒體消息中心(MMSC)、MMS用戶數據庫、外部應用服務器、增值應用服務器以及非MMS終端處理系統。此外,為配合MMS平臺提供MMS服務,需要WAP網關、GSM/GPRS網絡資源等設備的支持,還應與現網中的計費系統、網管系統互聯。這些網元的具體功能為:

(1)MMS終端/MMS用戶:MMS終端通過MMS用戶提供多媒體消息服務。MMS用戶是多媒體消息終端上的一種應用,提供用戶瀏覽、編輯、處理多媒體消息等功能,以及發送、接收、刪除等操作。

(2)MMS中繼服務器/MMSC:MMSC對多媒體消息進行存儲和處理,包括消息的輸入、輸出、地址解析、通知、報告等;同時負責多媒體消息在不同MMSC之間的傳遞等操作。MMSC還產生原始服務使用記錄。

(3)MMS重定向器(MSRedirector):在全網用戶設置MMSC統一資源定位器(URL)的條件下,該設備負責用戶歸屬MMSC的路由的查詢。該設備根據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包中的MSISDN號碼確定發送方用戶歸屬的MMSC,并向WAP網關返回重定向消息,使WAP網關將該HTTP請求轉發給該MMSC。

(4)MMS用戶數據庫:存儲用戶服務信息,例如服務類型、個性化服務信息等。

(5)外部應用服務器:多媒體消息中心支持與多種外部應用的接口,可以將一些已存在的消息系統擴展到多媒體消息應用上,這些消息應用包括E-mail系統、語音信箱系統等。

(6)MMS增值應用平臺:基于多媒體消息平臺的增值應用平臺。

(7)非MMS終端支撐應用:提供對非MMS終端手機用戶使用多媒體消息服務的支持;該設備與MMSC通過MM7接口進行通信。

(8)WAP網關:技術上遵循WAP論壇定義的MMS規范。

(9)域名服務器(DNS)/電話號碼映射(ENUM):發送方歸屬的MMSC通過查詢DNS/ENUM獲得接收方歸屬MMSC的域名。

(10)計費系統:MMSC可作為計費信息采集點,將計費信息傳遞給計費系統。

MMS國際漫游方案分析

運營商之間的MMS業務網絡互聯主要是要求實現MMSC之間的MM4接口,該接口采用基于IP的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另外,GSMA制定了PRDIR.52標準,用于定義MMSC之間的MM4接口,目前已有眾多的MMS運營商遵循該標準實現互聯。

對于采用GPRS承載MMS業務的運營商而言,實現MMS業務網間互聯的關鍵就是通過IP網絡連接,遵循MM4接口協議規定將雙方的MMSC互聯,其間要考慮諸多MMS網絡本身的相關因素。

MMS運營商之間互聯可以采用直連和通過GRX(GPRSRoamingExchange)網絡建立連接等兩種方案。

1.直連方案

直連方案見圖2所示。MMS運營商之間通過直連方案實現互聯可以采用3種方式:

·通過在公共IP網上建立隧道的方式,如采用IPSec技術;

·通過專線直連的方式,如采用FR和ATM等;

·通過在專線上構建VPN的方式。

采用以上3種直連方式實現MMS運營商系統間的互聯最直接的優點就是使兩個運營商之間的互聯實現起來簡單快捷,有利于業務的快速互通。但是,直連方案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公共IP網上建立隧道連接的方式能夠最快速、簡單地實現網絡間的互聯。但是,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盡力而為”的網絡,其QoS很難得到保證,這對于MMS運營商而言是很難忍受的。因此,運營商一般不會采取這種方式。

·對于采用FR和ATM等專線直連或基于這些專網構建VPN的方式,盡管QoS和安全問題較容易得到解決,但是成本費用問題將會凸顯。尤其是當要求互聯的境外運營商數量很大時,實現點對點國際直連專線的成本將會大幅度增加。因此,這類專線直連的方式主要用于短期內少數的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作為特定區域之間的解決方案或過渡方案。

2.GRX方案

(1)GRX簡介

GRX網絡用于連接不同運營商的GPRS骨干網絡和其他GRX網絡,實現GPRS網絡間的互聯互通。與直連方式不同,GRX網絡是一個由第三方專業化運營管理的IP網絡,負責不同運營商GPRS網絡間的互聯。由于GRX網絡作為GPRS漫游網絡的核心節點,與之連接的GPRS網絡可以通過該GRX網絡與整個GPRS漫游網絡所覆蓋的GPRS網互聯。因此,GPRS運營商可以通過與一個或少數幾個GRX運營商實現互聯,便可在網絡層面實現與眾多GPRS運營商的互聯互通。

目前,全球共有20多家GRX網絡運營商,連接了全球絕大部分的GPRS網絡。2002年2月,芬蘭運營商Sonera和愛沙尼亞運營商EMT通過Sonera的GRX網絡實現了世界第一個MMS國際漫游與互聯。2002年6月,Sonera和中國香港CSL通過Sonera和Aicent的GRX網絡實現了亞歐之間第一個MMS國際漫游和互聯。隨著MMS業務的普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MMS運營商采用GRX網絡實現MMS的國際漫游。

圖3是GPRS漫游網絡的示意圖,其中,GPRS運營商通過BG與一個或多個GRX運營商連接,從而實現與整個GPRS漫游網絡上所有的GPRS網絡互聯。

(2)組網方案

與直連方案相比,通過采用GRX網絡實現MMS業務國際漫游,提供MMS業務的GPRS運營商可以避免與所有的漫游伙伴建立大量的直接連接,而只需與GRX運營商之間建立少量的連接即可滿足漫游需求。因此,MMS業務運營商實現漫游的關鍵之一就是選擇合適的GRX運營商作為合作伙伴,并根據業務需求采用恰當的方案互聯。

基于GPRS運營商與GRX運營商的BG之間可以采用3種方式連接:

·基于第一層的連接,如專線或光纖直連;

·基于第二層的連接,如ATM或幀中繼連接;

·基于第三層的IPVPN連接,如通過IP公用網構建IP/MPLSVPN網絡連接。

GRX運營商一般都能夠提供這3種方式的連接服務,MMS運營商可以根據自身漫游業務的需求選擇聯網方案。例如,在初期MMS國際漫游業務量不大的情況下,MMS運營商可以選擇費用較低、帶寬較小的連接方案;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則可以選擇提供更大的帶寬以保證服務質量。

另外,承載于GPRS的MMS業務網絡,可以將MMSC和GGSN分別劃歸MMSC子網和Gn子網。對于已經采用GRX方案實現了GPRS國際漫游業務的運營商而言,Gn子網通過Gn接口與BG相連。當運營商提供新的MMS業務時,可以將由MMSC等設備構成的MMSC子網通過MM4接口與原BG相連,再通過同一GRX網絡實現MMS業務的漫游。當然,這需要該GRX運營商提供MMSC路由的功能。圖4是MMS業務網絡通過統一BG出口連接GRX網絡的示意圖。

(3)互聯條件

以上介紹了MMS運營商通過GRX網絡實現互聯的方案,表1簡要分析了MMS運營商與GRX運營商互聯對雙方網絡服務上的要求。

漫游方案比較

通過以上分析,現將MMS國際漫游的部分方案進行比較如表2所示。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在漫游伙伴較多的情況下,GRX方案較其他兩種方案具有優勢。當然,考慮到一些商業和業務因素,當漫游用戶的去向相對集中(如漫游用戶主要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專線與對方運營商網絡直接相連的方式。

MMS國際漫游中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采用GRX方案時應重點考慮的問題包括DNS/ENUM、計費和結算以及QoS等。

1.DNS/ENUM

MMS業務要求能夠支持E.164地址和E-mail地址的相互解析,因此,DNS/ENUM系統對于MMS運營商和提供MMS漫游的GRX運營商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由于目前ENUM規范尚未正式出臺,部分移動運營商在初期推出MMS業務時,采用的是靜態地址映射表的方式。但是,從長遠來看,ENUM是MMS業務和未來更豐富的移動數據業務的地址方案。因此,運營商在部署MMS業務網絡、發展國際漫游業務時,應將GRX運營商能否提供完善的DNS/ENUM解決方案作為一個重點考慮因素。

2.計費和結算

與SMS業務一樣,MMS業務一般也采用主叫計費模式。為此,對于MMS國際漫游業務,發送方的運營商應當向接收方的運營商支付多媒體消息存儲、通知和轉發等費用。

盡管現有的MMS業務一般都是承載于GPRS網絡,但是MMS與一般GPRS網絡國際漫游業務計費方式不同。GPRS國際漫游業務需要計費系統支持TAP3格式的計費文件(TAP1,TAP2,TAP2+都不包含GPRS計費信息,只有TAP3格式的計費文件才能對GPRS進行完整計費)以及TAP3計費。而MMS業務一般采用類似于SMS的按條數計費的方式,因此,即使不支持TAP3的計費系統也可滿足要求。

對于連接MMS漫游雙方的GRX運營商而言,應當能夠提供支持大量計費數據傳輸的安全通道。該通道不僅能提供與GRX網絡直連的MMS運營商之間的計費信息傳遞,還應能支持跨越多個GRX網絡的MMS運營商之間的計費信息傳遞。

3.QoS

MMS國際漫游業務中,QoS也應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加以考慮。如果采用的是專線直連方案,則QoS主要由漫游雙方保證即可。如果采用的是GRX方案,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分析:

篇5

據業內相關人士分析,這一計劃有可能催生出一個“中國新媒體內容的統一交易平臺”。

剪不斷、理還亂的版權糾紛

近年來,隨著各類新媒體技術發展,受眾收視習慣漸漸轉移,部分電視觀眾開始被分流到P2P電視、個人視頻網站甚至手機電視等領域。新媒體交易市場的“蛋糕”也因此越做越大。

“但與此同時,版權糾紛和訴訟也越來越多,”一位新媒體人士表示,現階段,大量版權訴訟并未得到合理的處理,“版權糾紛太多了,很多都處于法規的模糊地帶,最終不了了之。”

基于這樣的背景,廣電總局進行了調研,其目的在于“規范新媒體版權交易”。11月初,廣電總局法規司派出課題組,赴中央電視臺旗下央視網、上海SMG旗下東方寬頻、視頻網站pplive、ppstream等進行了調研。在這些被調研的企業中,央視網、東方寬頻等隸屬“廣電系”,背靠電視臺制作資源,既屬于新媒體內容提供商,又屬于新媒體運營商,而pplive、ppstream等則為純粹的新媒體運營商。

在調研中,課題組設置的問題包括,“現有法律規范中對新媒體的管理有哪些不足?現有新媒體管理體制有哪些不足?在影視作品的新媒體版權保護方面,有什么有效的技術措施和手段?從技術上對新媒體進行監管面臨哪些問題?有哪些建議?”等等。

11月9日,該課題組人士表示,全部問卷統計和分析已經成文,“正在等候法規司領導的審閱”。

一攬子方案欲構建統一平臺

接受調研的新媒體人士稱,課題組有意通過“一攬子方案”,解決目前新媒體版權交易中存在的問題。

這個一攬子方案可能包括,廣電總局成立一個專門的組織,對版權交易進行管理;研發版權管理軟件,向新媒體企業出售。而該組織可能提供的“侵權價值評估”服務,對新媒體企業的影響更為直接。“比如,一個企業盜用另一個企業的內容資源,進行商業運營。法院可以裁定前者侵權了,但是侵權收益應該怎么計算?”相關人士還表示,目前,版權合同執行類訴訟相對容易裁決,“難判決的是,那些根本沒有合同的侵權”。

而在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計劃的極致形態是“可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分銷機構”,“給國內新媒體行業提供一個統一的交易平臺”。而廣電總局擬成立的監管機構,可能類似于“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

篇6

[關鍵詞]OTT 系統;三網融合;云媒體

中圖分類號:TN9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1-0344-01

在三網融合不斷演進的大背景下,IPTV 和互聯網電視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各個視聽運營商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用戶和節目內容均充分釋放,這是三網融合發展的必然結果。內容和體驗成為運營商和用戶最為關注的兩個焦點。OTT 的出現,以這兩個焦點內容作為其基本點,滿足用戶的無縫體驗需求,滿足運營商內容和業務聚合需求與發展趨勢。

OTT 系統以創新媒體應用聚合服務和媒體應用跨區域運營模式為目標,構建互動電視媒體應用聚合云服務運營平臺,實現能力資源的整合與開放、媒體應用的智能交互與開放,集面向多網絡的服務分發、智能推薦與智能搜索、語音或體感交互以及跨不同地域、多種網絡環境、全終端情況下的媒體應用分發為一體的業務應用。

1 OTT 系統方案

OTT 系統提供基于 IP 網絡的跨屏全業務運營平臺,圖 1 為 OTT 系統架構圖。

OTT 系統架構主要由內容業務域、運營管理域、能力支撐域、終端設備域和運營支持域 5 大部分組成,系統支持多級部署。

(1)內容業務域: 主要包括媒資資源和系統實現的功能。

1) 媒資資源: 可以是廣電運營商自有的媒資資源,可以是互聯網電視牌照商提供的媒資資源,可以是網絡上的媒資資源。

2) OTT 系統實現的功能多屏收視: 以視聽為核心,全面滿足直播電視、互聯網電視、網絡視聽、本地視聽播放的需要。多屏互動: 切拉屏、甩圖、終端遙控器、語音控制、多媒體共享、電視社交、終端互動。

應用商店: 滿足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集成SP 服務商提供的應用,熱門應用應有盡有。

增強收視: 對傳統的收視功能進行功能的增強。

電視游戲: 電視終端上的電視游戲。

(2)運營管控域: 提供用戶信息導入、業務訂購、產品管理、CP/SP 管理、業務信息管理、業務管理與控制、BOSS 接口對接等核心功能,為業務運營提供支撐。

(3) 能力支撐域: 提供實現系統功能所需要的處理能力。

CDN: 提供內容在網絡上的分發能力。

推流: 響應終端用戶的請求,并將節目流發給用戶。

轉碼: 將直播或點播的節目根據終端的不同格式需求進行轉碼。

存儲: 存儲點播或直播時移回看的節目。

(4) 終端設備域

接入層終端: 普通機頂盒、DVB + OTT 機頂盒、家庭網關、OTT 機頂盒。

用戶層終端: TV、PC、PAD、Phone。

(5)運營支撐域: 提供 OTT 系統對外對接和融合的能力,如 BOSS 系統、DRM 系統、VOD 點播系統。此外,OTT 系統能夠通過多業務接入的方式滿足現在日益發展的智慧城市建設需求。

2 OTT 系統發展策略

OTT 系統在前期建設中開展了四屏互動業務等特色增值業務應用,實現了電視屏幕與智能終端的跨屏關聯互動,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增強了老用戶黏性,吸引了年輕高端用戶。

在此基礎上,OTT 系統將從現有 OTT 系統逐步演進到云媒體系統。

2.1 現有 OTT 系統

現有 OTT 系統在已經完善多屏收視和多屏互動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多業務和功能的建設:

通過第三方業務接入系統的建設及對多屏互動和多屏收視功能的拓展增強,平臺向所有用戶提供全業務、全媒體服務。

引入 CP/SP,實現內容聚合,拓展 OTT 平臺涵蓋的內容范圍,實現內容的多元化和業務的多樣化。

引入 CP/SP,支持第三方服務接入,繼續豐富和拓展業務形式的深度、廣度。

挖掘分析用戶數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引入廣告業務,為 OTT 平臺的盈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提高系統維護質量和穩定運行效率,提高運維管理水平,實現全方位服務保障,提高用戶體驗。

實現統一身份認證管理,更好實現業務的整合。建設服務管理平臺 SMP,提供用戶信息導入、業務訂購、產品管理、CP/SP 管理、業務信息管理、業務管理與控制、BOSS 接口對接等核心功能,為業務運營提供支撐。

增加支付、大數據分析、智能推薦、廣告投放能力,挖掘分析用戶數據,方便開展電視消費類業務。

2.2 OTT 系統的演進――云媒體平臺

OTT 系統根據云計算思想進行云化,抽象服務能力,對整個平臺進行構建,對外提供資源、能力、內容的開放接口。后續根據業務需要,平臺會新增短信彩信網關、語音業務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即時通信系統等電信業務能力系統,實現全面的開放云平臺架構。

云媒體平臺中,運用到大量跨網絡服務、海量存儲、海量計算資源需求,互聯網數據中心( Internet Dig-ital Center,IDC) 的建設成為必然。

IDC 架構包括基礎環境設施、統一交換網絡、存儲/計算資源池、虛擬化管理平臺、營賬計費接口、運維與安全管理平臺等部件。對 IDC 的建設除了具備傳統數據中心的特點外,如機房建設、網絡部署、運營維護、系統管理等,還可以通過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等技術,實現視頻資源的聚合,節省基礎資源的投入成本。

云媒體平臺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 、平臺即服務( PaaS) 和軟件即服務( SaaS) 。IaaS 平臺通過對基礎資源、基礎能力系統的綜合虛擬化管理,對外提供基礎云服務。IaaS 包括基礎能力系統、基礎資源系統。

PaaS 平成平臺內部資源和能力的標準化,通過 API 接口方式對外開放提供平臺級云服務,提供對外開放接口所需的管理功能。PaaS 平臺涵蓋的模塊包括內容管理系統、服務集成系統、服務管理平臺、服務能力系統。

SaaS 平成軟件能力的呈現,可以為各行業提供軟件服務的能力。

3 結束語

OTT 是三網融合應運而生的產物,OTT 也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三網融合的加速。隨著三網融合的不斷演進,OTT 必然成為發展浪潮的前端,最終集成云存儲和云計算,演進成 OTT 云媒體平臺,打開廣電領域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方小林,王 碩,曹三省. 云媒體技術架構與趨勢分析[J]. 中國傳媒科技,2012,( 10) :30-33.

篇7

Liu Cuihua

(Hu'nan Branch of China Tie Tong,Changsha 400016,China)

摘要:TDM電路交換退出歷史舞臺已成必然。本文對現階段鐵通的固網如何共享移動CM-IMS開展語音業務并實現完成融合提出解決思路。

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for TDM circuit-switched to step down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fixed network of China Tietong on the stage is how to share mobile CM-IMS resources, do voice business and achieve complete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關鍵詞:退網 固網 語音業務 融合

Key words:network back;fixed network;voice services;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9-0156-01

1鐵通網絡和移動CM-IMS現狀

鐵通PSTN網絡包括長途網、本地網和智能網。本地網有傳統的固網TDM網絡、在TDM基礎上實現了用戶屬性上移的固網智能化網絡(固網2.5G網絡),提供基本語音及補充業務、呼叫中心業務、智能網業務(預付費、卡類業務、增值業務(彩鈴、一號通、VPN等)和PBX接入用戶。

鐵通新建的城域接入網主要采用PON技術構建,直接接入語音客戶和PBX等設備,共享鐵通的互聯網接入軟交換網絡,鐵通的軟交換網絡規模小,無獨立的IP承載網,用戶帶寬和QOS無法保證。

中國移動于2010年初開始進行CM-IMS商用網絡的建設,已完成31省CM-IMS核心網建設,也進行了固網接入基本業務測試。部署面向集團用戶的統一Centrex業務平臺,提供多媒體電話及補充業務、融合VPMN、融合一號通、融合總機、傳真等業務。部署面向個人和家庭用戶的多媒體電話業務平臺,提供多媒體電話及補充業務、融合一號通、傳真等業務。部署多媒體彩鈴業務平臺,提供彩鈴業務。部分省已發展商用用戶。

2鐵通共享移動CM-IMS建設思路

總體建設原則:充分考慮PSTN網和移動CM-IMS網絡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網絡和用戶資源,減少投資,降低運營成本,保證用戶體驗效果的前提下,使用固網碼號資源,新增用戶按號段(至少千群位)接入IMS,共享CM-IMS提供的業務。既有網用戶根據業務需求及現網設備情況采用整局退網割接方式,接入IMS。 HSS在未實現共享之前,接入碼觸發的智能網業務由鐵通提供,簽約觸發的智能網業務由CM-IMS提供,分階段有步驟的推進固網和移動CM-IMS網絡融合。

目標網絡架構:鐵通所有用戶均割接到CM-IMS網絡中,鐵通公網IMS用戶開放的業務與移動用戶相同。用戶間網內互通,與其他運營商經移動鐵通融合GMSC互通。

3PSTN核心網及業務解決方案

充分保護現有投資、現有用戶線資源利舊、根據現網設備情況,達退網條件的局點,整局割接,用戶接入CM-IMS。方案如下:

①PSTN端局逐步退網,用SIP AG替換。②SBC有兩個建設方案。方案一:由移動建設SBC,根據業務規模,共用移動現網SBC、或新建SBC。方案二:由鐵通新建SBC,通過傳輸專線接入移動CE,經鐵通與移動間互聯系統接入SBC,除SBC外核心網設備由移動維護管理SBC、接入設備由鐵通維護管理。這種方案投資高,維護界面較不清晰。方案一較符合實際情況。③業務方面,多媒體增值業務共用移動統一Centrex業務平臺、多媒體電話業務平臺,及全國集中設置的多媒體彩鈴等業務平臺。

4軟交換網演進方案

從采用的基礎技術上看,IMS和軟交換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基于IP分組網;都實現了控制與承載的分離;大部分的協議都是相似或者完全相同的;許多網關設備和終端設備甚至是可以通用的。因此軟交換的用戶接入層原用戶的接入方式不改變。只需要對核心網絡層設備進行改造就可以融合到CM-IMS。一是鐵通NGN升級為IMS中AGCF網元,和S/I-CSCF網元直連。如果原軟交換網絡中無SBC的省份,需要新建軟交換SBC。或者現階段保持鐵通軟交換網絡不變,待軟交換設備到達使用年限后,軟交換核心設備退網,接入設備割接入移動AGCF。業務由IMS業務平臺提供業務。

5智能網演進方案

鐵通現有智能網業務可分為兩類,接入碼觸發業務(如預付費、卡類業務)和簽約觸發業務(如VPN、一號通、彩鈴等)。對于接入碼觸發業務,方案一是鐵通網絡保留SCP和SSP,通過在IMS網絡中設置接入碼路由數據在鐵通PSTN觸發業務。方案二是設置IM-SSF功能模塊,在IMS網絡中實現智能網業務觸發定制獨立業務平臺或與鐵通專網業務平臺合設。方案一實現簡單,不需現網改造,但存在路由迂回;方案二需定制業務平臺,與現網SCP進行兼容性測試,工作量較大。 建議采用方案一,在鐵通現有PSTN進行智能網業務觸發。對于簽約觸發業務,目前CM-IMS網絡已具備相關業務能力,有移動CM-IMS提供 (VPN、一號通業務由統一Centrex業務平臺提供、彩鈴業務由CM-IMS多媒體彩鈴業務平臺提供)。

6鐵通網絡與中國移動CM-IMS網絡互通方案

在確保鐵通用戶割接之后不改號的前提下,保證對原鐵通用戶的呼入正常,(需要)鐵通網把對割接用戶的呼叫(都)全部重定向到移動IMS網,該路由實施方案有兩種:一是保持現有網絡的結構不變,鐵通網關口局和移動IMS網不直連,鐵通網關口局和移動關口局互連,通過移動CS域的GMSC和IMSMGCF/IM-MGW互通;(呼叫多經過一個節點,增加時延。融合初期為達到快速共享業務適用。)二是鐵通網關口局和移動IMS MGCF/IM-MGW網直連,通過鐵通關口局和IMS網絡的MGCF網元互通。

7CM-IMS固定用戶接入過渡方案

固網用戶接入CM-IMS的終端主要設備有IAD、AG、IP PBX 、SIP WG。既有PSTN端局、模塊局用戶割接,用AG替代原有PSTN端局/遠端模塊交換設備接入用戶。既有PSTN局點具備DSLAM接入設備割接,交換局由接入設備AG替換,用戶接入后采用DSLAM將語音和數據分離,語音部分接入新建的AG,數據部分保持不變,仍接入中國鐵通IP城域網,AG上聯采用FE/GE接口,接入中國移動SBC。ONU設備內置IAD功能,以POTS接口或xDSL接口接入用戶,各類業務上行至OLT設備,由OLT設備將語音流量和數據流量分離,其中語音流量從OLT設備分流,通過城域傳輸系統接至中國移動IP城域網,通過中國移動IP城域網接至SBC設備。

8結束語

共享移動的CM-IMS,可以實現迅速提供固定和移動多接入融合的語音通信,快速部署面向集團、家庭和個人的豐富的融合通信。但從保護既有網絡TDM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的角度出發,TDM網絡完全退網最終實現完成融合還是一個長期過程。

參考文獻:

篇8

一份來自權威機構的調研報告顯示,到2015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將比2010年上升26倍,達到每月6.3 EB (exabyte),每年75 EB (exabyte)的量級,后者相當于190億張DVD或者536萬億條短信的數據量。而運營商首先要能支撐這樣的數據流量,才能保證業務順利開展。可見,移動數據流量激增,將讓運營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移動數據流量風暴來臨

該調查報告預測,2010年到2015年期間,移動數據流量的年度復合增長率將達到92%,而這種增長主要來源于兩大全球性的趨勢: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等移動設備持續普及和移動視頻應用的普及。

依據該研究機構的預測,到2015年,全球將有超過87%的移動網絡流量由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其他便攜設備產生。連接到移動網絡的平板電腦,在2015年,將能產生每月248 PB (petabyte)的移動網絡流量,甚至會高于2010年全球移動網絡的總流量。

而移動視頻流量將成為移動網絡中的流量大戶。據該機構預測,移動視頻流量在2015年將占總移動數據流量的66%,將會比2010年增長35倍。對此,思科環球服務供應商務部副總裁Suraj Shetty也曾表示,201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比2009年上升了2.6倍,連續第三年創造了近三倍的增幅,移動網絡的優勢已經越來越明顯。而涉及視頻應用的新移動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更是推動移動數據流量顯著增長的主要因素。

兼顧成本與性能的MOVE

移動數據流量高速增長的壓力已經擺在了眼前,但對運營商而言,如何以合理的運營成本獲得網絡性能的彈性增長才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而近期,思科在移動通信大會上的旨在解決移動數據流量高增長問題的全新解決方案――MOVE(Monetization、Optimization、Videoscape Experience)似乎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些新鮮的思路。

這款被稱為 MOVE的產品是一個橫跨整個移動網絡的方案,它囊括了從客戶端到網絡,再到云端的整個鏈路,包含了思科的移動Videoscape平臺,思科電信運營商 Wi-Fi方案以及思科適應性智能路由(Cisco Adaptive Intelligent Routing ,AIR)。

在MOVE中,Videoscape的作用非常突出,思科采用了很多創新技術,用以保障移動視頻服務的體驗。比如通過思科ASR5000和思科統一計算系統平臺的新技術,思科移動Videoscape綜合平臺能確保移動運營商為其客戶傳輸加強型的移動視頻體驗。同時,借助Videoscape綜合平臺下的內容分發網絡(CDN)功能,還能夠確保這些平臺將移動網絡與更大的視頻傳輸網絡相連接。在保證性能的同時,MOVE也充分考慮到運營成本的問題,利用Videoscape 媒體套件功能,運營商還能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內容管理。

思科電信運營商 Wi-Fi方案是一個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它結合了思科下一代熱點技術。通過這一平臺,運營商可以打造一系列新的服務和移動體驗。通過集合全新的Cisco Aironet 1550系列戶外無線接入點及Cisco CleanAir技術,電信運營商還可以提供更低成本的服務和高安全的覆蓋,即使在戶外運動場地和交通通道內,也能支持用戶下載大量的移動視頻。

篇9

搶灘市場,新華三集團以“融媒體云 聯中國網”為主題參展CCBN2017,重點打造融媒云解決方案展示區,針對廣電各類客戶的細分需求,提出了多個場景化的融媒云解決方案,分別定位為融合媒體制播云、服務云、監管云。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運營商事業部總經理黃智輝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華三在云計算產品上有獨特的市場優勢和研發優勢,我們希望做好廣電全媒體轉型的推手。”

用云改變

一直以來,廣電各類業務制播系統基本上相對獨立,重復投資嚴重,制作流程復雜,制播效率不高;與此同時,新業務制播能力增強的敏捷性不夠,缺乏技術協同手段,嚴重制約了廣電全媒體轉型的步伐。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顧建國表示:“廣電應當充分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來建立和完善臺內的技術支撐體系,充分實現多來源內容匯聚、多媒體融合生產、多元化的新型傳播體系。”

用云再造廣電傳播體系已經明_列入廣電的“十三五”規劃中。規劃提出,大幅增強廣電融合媒體制播能力,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臺基本建立融合媒體制播云平臺,實現全國廣播電視融合媒體制播云平臺互聯互通。

與此同時,規劃提出,全面提升廣電融合媒體服務能力,省級以上有線電視網絡,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機構基本建成廣播電視融合媒體集成服務云平臺。

黃智輝告訴記者,正如同只有眾多媒體形態的有機相融,而非簡單相加才能推動廣電媒體行業的轉型發展一樣,各種新技術也只有在開放架構的基礎上,實現有機融合,打造一體化智能化的融媒體技術平臺,才真正符合廣電媒體融合業務發展的內在需求,由各類產品技術簡單堆砌疊加形成的系統很難滿足廣電中長期媒體融合發展的需要。“這也是新華三融媒體云解決方案的優勢所在。”他說。

被市場認可

自2015年以來,新華三的融媒云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多個省市廣電媒體機構客戶,包括河南大象融媒云、北京電視臺融媒云、浙江廣電集團國際影視中心云平臺、湖北臺長江云中央廚房、云南電視臺七彩云、寧波廣電集團融媒云、河南廣播電臺云平臺等十余個融媒云項目。近兩年,融媒云解決方案還在持續精細化打磨。

“項目云平臺的建設有效促進了廣電的媒體融合業務發展,客戶相當認可新華三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也將幫助客戶持續優化現有系統,實現云平臺的高效穩定運行。”黃智輝告訴記者。

篇10

【關鍵詞】 互聯網電視 CDN 跨運營商固定寬帶網絡接入

一、前言

家庭寬帶類應用是基于家庭網關及寬帶網絡,為用戶提供如互聯網電視、家庭高清視頻通話,以及其它增值服務的應用。互聯網電視應用是指基于寬帶應用型家庭網關的應用設備(機頂盒)和寬帶網絡,以電視機為顯示終端,向用戶提供高清、可點播的互聯網電視節目等內容服務。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用戶數量和使用與日俱增,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粘性極強,用戶服務涉及的環節包括終端家庭內部網絡環境、小區寬帶接入、網絡匯聚、骨干傳輸、平臺服務多個環節,互聯網電視業務的質量某種程度取決于寬帶網絡服務的運行質量。

二、互聯網電視應用系統結構概述

互聯網電視應用系統結構見圖1。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包括針對互聯網電視應用的認證模塊、訂購關系管理模塊、計費管理模塊、終端管理以及屏幕管理模塊。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分別與集成播控平臺、支撐系統、CDN平臺、寬帶應用型家庭網關的應用設備(機頂盒)接口,提供終端開通、用戶/終端認證、用戶訂購業務并轉發業務訂購/退訂請求、業務訂購關系管理、終端管理、屏幕管理等功能。

分發控制平臺包括訪問控制模塊和CDN平臺,與集成播控平臺接口獲得內容元數據、內容實體并進行分發。訪問控制模塊負責接收用戶的訂購/退訂、訂購關系查詢、視頻點播請求并進行相應用戶認證、業務鑒權處理,CDN平臺負責用戶調度和提供實際的流數據服務。終端是指寬帶應用型家庭網關分體機中的應用設備(機頂盒)以及預置的互聯網電視應用客戶端。機頂盒中需預置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地址,與家庭網關管理平臺交互實現用戶認證、終端管理等功能。客戶端中需預置集成播控平臺地址,通過集成播控平臺獲取EPG頁面;客戶端通過訪問控制模塊完成訂購/退訂、訂購關系查詢、點播鑒權處理;并通過訪問CDN平臺獲取視頻流服務。集成播控平臺向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和分發控制平臺提供內容元數據和內容實體,并向互聯網電視應用客戶端提供EPG頁面(如欄目列表、節目列表、書簽、收藏等)。

CDN系統架構主要包含全局調度(GSLB)、內容中心(CCS)、服務節點(SNS)、運營管理(OMS),各系統主要功能如下:全局調度系統實現CDN系統的全局控制與調度功能,是終端用戶訪問的統一入口。該子系統應包含用戶請求調度、調度策略管理、節點資源管理等功能模塊。內容中心系統負責從上一級內容源獲取內容、存儲內容并為下級節點提供服務。本子系統應包含內容注入、內容刪除、內容處理、內容存儲、內容管理以及內容分發等功能模塊。根據實際運營部署需求,可在全網內容中心下層部署區域內容中心,其中全網內容中心存儲CDN系統內的全量內容,區域內容中心僅存儲該區域內的熱點內容。服務節點系統主要負責緩存熱點內容,并為終端用戶提供媒體服務;當本地緩存沒有內容時,服務節點應向上級節點回源獲取內容并提供給終端用戶。本子系統應包含內容分發、內容緩存、本地調度、內容處理、媒體服務以及訪問控制等功能模塊。

三、互聯網電視CDN組網部署方案

3.1 互聯網電視CDN組網部署方案

CDN應提供靈活、可擴展的組網方案滿足互聯網電視業務運營需求,滿足網絡無縫演進需求,具體包括支持多點、分級內容注入;支持CDN節點分布式組網,包括分布式內容存儲、分布式流服務等;可擴展支持標準化、開放的架構實現CDN級聯組網,以及多廠家混合組網;可擴展支持TV、PC及移動終端視頻業務的統一組網。

互聯網電視CDN部署方案重點關注CDN中的架構、功能、組網、接口等。外部接口保證業務模塊的標準化對接,內部接口確保內部組件模塊化,對接接口保證異構CDN系統之間的互通,并可支持多廠家方案組網和升級,降低采購成本。業務層面需要支持流媒體服務能力,支持多種流媒體協議,如HLS,HHTTP PD,下載等,支持WEB頁面的緩存能力,支持WEB業務和流媒體業務的統一管理和調度。

圖4 互聯網電視應用CDN內部接口拓撲圖

CDN組網包括單點部署和分布部署,其中分布部署又分為二級組網和三級組網架構。單點部署:所有設備集中部署向用戶提供媒體服務,可以不提供內容分發功能,等同于媒體服務集群。適用于小規模流媒體服務提供或對接內容存儲CDN提供面向用戶的流媒體服務的場景。分布部署:內容庫存儲在內容中心,區域中心和服務節點可根據用戶規模和服務性能等需求進行分布式部署。對于分布部署的CDN系統應支持多個CDN之間的對等互聯和上下級互聯,實現跨域方式的內容分發和用戶調度。

3.2 互聯網電視業務質量測試方案及結果

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跨運營商固定寬帶網絡接入環境下的終端進行測試,家庭用戶共享4M-20M。(1)廣東移動、上海鐵通、上海移動測試點與家庭網關管理平臺直連,在發生網絡異常時,對視頻源進行判斷;(2)廣東聯通、廣東電信、廣州聯通、深圳電信、上海電信各測試點均連接到藍汛CDN出口,以觀測跨運營商固定寬帶網絡接入環境下產品體現出來的用戶體驗差異性;(3)北京聯通連接到藍汛CDN出口,保障出口帶寬穩定,且從路由上比其它測試點距離CDN更近,以測試CDN出口情況;(4)北京電信通10M共享;(5)小眾網絡,ip138網站查詢結構顯示,網絡出口在國外。

根據一個月的測試結果,產品體驗包括直播緩沖時間、切臺時間、EPG刷新時間、直播/點播流暢程度呈現高度一致性趨勢,即4M帶寬條件下,標清回看/點播的視頻播放流暢、EPG刷新流暢,8M以上帶寬條件下高清節目播放流暢,時移響應時間均值各地都能保證在2秒以內;異常情況下,比如,晚高峰時期(晚8點半至10點半,各地均有偶現播放卡頓現象),出現卡頓的同一時間點各地表現均一致。廣東區域各測試點相較北京聯通整體各項時間性能稍慢0.3秒左右,從路由跟蹤結果來看比較合理,普遍比北京聯通采樣點多經過兩個網絡節點。視頻播放趨于流暢、穩定,連接到藍汛的各播放檢測點播放效果回看和點播播放質量均比較穩定,未出現視頻播放卡頓的現象。.EPG信息刷新流暢、穩定,訪問高峰時,EPG各網絡檢測點均未有報出EPG刷新較慢的現象。部分小眾網絡用戶體驗差,從北京電信通測試點的查詢可見其網路出口在國外,其路由表過長,從而導致視頻卡頓、EPG刷新慢現象明顯高于移動、聯通、電信網絡下的測試點。(表1)

3.3 互聯網電視業務質量測試典型問題解決

在互聯網電視業務質量測試過程中出現了EPG頁面刷新時間不穩定、偶現直播臺切臺慢、CCTV-3、5、6、8無法播放和盜鏈導致服務器過載,引發全網卡頓現象的典型問題,通過策略及配置優化均得到有效解決,以上典型問題的解決對保障互聯網電視業務大規模商用的業務質量有重要的作用。

(1)EPG頁面刷新時間不穩定,即在訪問高峰時,EPG各網絡測試點均有報出EPG刷新較慢的現象(重點為電影詳情等圖片多的頁面,能夠看到圖片一張一張陸續顯示),由于當時EPG圖片加載都需要到家庭網關管理平臺中央服務器進行請求,通過對EPG圖片加載策略進行優化解決該問題。

(2)偶現直播切臺慢,在網絡情況相對穩定時,偶現切臺8-10秒現象(高于平均時間――2.3秒),發生概率1%,發生頻道對象無規律。經過分析發現,終端存在網絡丟包現象,通過終端優化并升級軟件版本解決該問題。

(3)CCTV-3、5、6、8無法播放,而同一時間,其它頻道均可正常播放。經各方配合分析發現,當時時移服務器發生故障,而CCTV-3、5、6、8的播放機制與其它頻道不一致(直播自動切換到時移),從而導致這些頻道無法正確獲取視頻源播放,通過優化終端處理機制解決。

(4)盜鏈導致服務器過載,引發全網卡頓現象,晚高峰時間段,全網均發生播放卡頓現象,后經后臺流量及日志分析,發現網內存在同一序列號同一時間從海量不同IP地址向服務器發起數據包請求的現象,通過后臺實時測試流量數據,確立了防盜鏈規范,管控盜鏈現象,禁止各問題序列號訪問權限后全網播放均得到恢復。

四、小結

2013年8月,國務院“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寬帶正式從部門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寬帶成為戰略性基礎設施。家庭寬帶類應用內容也將越來越豐富、高清視頻電話、親情通、家庭安防、教育、健康、無線城市、電商購物等都對寬帶效率,特別是網間流量效率提出更多的需求。在家庭寬帶類應用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有效的CDN組網將持續對提升用戶體驗、降低網間結算成本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參考文獻

[1] 于剛.OTT TV互聯網電視未來的發展方向[J].山西電子技術,2013(5): 90-91,96

[2] 張世琦.多媒體家庭網關的系統設計與實現[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年

[3] 朱栩,劉伯濤.構建適應三網融合的高效能承載網[J].信息通信技術,2010(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