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機關的政治屬性范文
時間:2024-03-19 17:41: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政法機關的政治屬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4(b)―097―02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不僅能解除患者髖關節疼痛。而且能明顯改善關節的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學行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鍛煉最主要的內容,而學行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在學行早期更容易引發一系列的伴發癥狀,做好學行期間伴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是提高手術成功率及患者康復的關鍵。
1 一般資料
2003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共行半髖關節置換術200例,全髖關節置換術108例,其中,男128例,女180例。年齡最大90歲。最小36歲。其中,伴有高血壓病史60例,伴有糖尿病史70例,伴有心臟病史50例。手術固定方式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所有患者術后均及時行康復功能鍛煉。
2 伴發癥的臨床表現
癥狀:頭昏、嘔吐68例,其中,眩暈40例,嘔吐胃內容物28例;低血糖40例,表現為出汗、饑餓感、心跳加快、渾身無力,血糖在3.0~3.9 mmol/L之間;高血壓30例,表現為頭痛、頭昏、惡心無嘔吐、少許胸悶、心悸、面色紅潤、精神緊張;跌倒3例,表現為神情緊張、雙下肢軟若無力;傷下肢水腫50例,表現為傷下肢輕度水腫;假體脫位2例,表現為傷髖疼痛、傷下肢明顯內收內旋。
3 結果
本組共發生伴發癥193例,其中頭昏、嘔吐者經立即臥床休息、吸氧、肌注胃復安后,絕大部分癥狀明顯緩解,8例第2天仍有少許嘔吐不適;所有低血糖患者經補糖處理后,血糖回升,成功率為100%;高血壓患者臥床休息,口服降壓藥后25例患者血壓維持正常,5例患者血壓仍偏高:3例跌倒患者馬上就地休息,檢查患肢情況,均無髖關節脫位現象;50例患肢水腫患者。學行后休息及休息時抬高患肢,行傷肢正負壓泵治療后癥狀消失45例,5例未能及時消腫;2例假體脫位患者因下床方法不對及去廁所時不當導致,經攝片確診后及時送手術室行髖關節復位術。
4 伴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4.1 發生伴發癥的原因
①頭昏、嘔吐:性、麻醉后癥狀未完全消失、饑餓或過飽、過早下床活動及鍛煉方法不正確。②低血糖:饑餓、胰島素劑量過大、一次性學行時間過長、未按時進食。③高血壓:精神緊張、睡眠欠佳、長期服用降壓藥后停用降壓藥。④跌倒:精神緊張、鍛煉方法不正確、無醫護人員或家屬陪護學行。⑤傷下肢水腫:行走后未及時抬高患肢、未做踝關節、足趾關節、膝關節、傷肢抬舉等鍛煉。⑥假體脫位:宣教未到位、患者掌握專業知識欠缺、不重視脫位的危害性。
4.2 伴發癥的預防
①頭昏、嘔吐:術后第1天,麻醉過后6~8 h墊低枕頭平臥;第2天,指導患者半坐臥位,屈髖低于60°;第3天或第4天下地學行前先在床上半坐臥位至少15~20 min,無頭昏及嘔吐不適者在醫護人員輔助下床邊學坐15~20 min。再無頭昏及嘔吐不適者扶拐或助行器在床邊學站立及學行。循序漸進,時間不宜過久,每次20min左右或感覺出現勞累即馬上停止。一般飯后30 min或1 h后學行適宜。②低血糖:加強低血糖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低血糖的認識。在使用胰島素治療時,告訴患者胰島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和低血糖反應的原因、癥狀和防治措施,指導患者按時按量進食,掌握運動的時間、方法和強度。③高血壓:有高血壓患者,學行前先測量血壓,偏高不宜學行。囑患者放松心情,掌握運動的時間、方法、頻率和強度。④跌倒:學行前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在床上行傷肢抬舉、屈伸等活動。選擇人少、寬廣、平整的地面學行。開始時在醫護辦公室附近或在床邊不遠的地方學行。術后1個月學行前要醫護人員或家屬陪護,切勿單獨學行。骨水泥固定患者扶助行器學行1個月,非骨水泥固定患者扶拐學行3個月。一般飯后30min或1 h后學行適宜。⑤傷下肢水腫:學行后盡量抬高患肢于氣枕上。多做膝關節、踝關節、股四頭肌舒縮活動;四肢循環泵每天治療患肢2次。若水腫不消退、出現傷肢腫脹、疼痛加劇,報告醫生,預防發生下肢靜脈栓塞。⑥假體脫位:加強手術前后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髖關節脫位危害性的認識,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及正確的。
4.3 伴發癥的應急處理
①頭昏、嘔吐:當患者發生頭昏、嘔吐時,離床較遠者就地坐高凳休息或臥車床推向急救室,頭偏向另一邊。按壓人中、測量血壓、吸氧、通知醫生處理,必要時給予靜脈輸液等。②低血糖:馬上就地休息或回床休息。測量血糖,癥狀輕者,立即服用糖水或果汁、奶,亦可食用巧克力、餅干等含糖量高的食物,使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者暫時停止胰島素輸入。一般10~15 min后癥狀得到緩解。若癥狀未消失,可再進食。嚴重者出現意識不清甚至昏迷,需立即報告醫生,遵醫囑給予靜脈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 ml后,靜脈點滴5%葡萄糖溶液或10%葡萄糖溶液,密切監測。③高血壓:患者感覺頭痛、頭昏,回床休息,測量血壓,血壓偏高者注意臥床休息。保持情緒穩定,血壓升重者報告醫生,根據醫囑使用降壓藥物。④跌倒:就地臥地休息或車床上休息,通知醫生。檢查患者身體皮膚是否破損、測量血壓、脈搏、呼吸、心率、血糖,觀察面色、唇色、傷髖是否疼痛及傷下肢是否明顯內收內旋。⑤傷下肢水腫:輕者抬高患肢于氣枕休息,外敷黃水。⑥假體脫位:馬上就地休息或車床上休息,通知醫生。檢查傷髖是否疼痛、傷下肢是否明顯內收內旋。遵醫囑送患者行X線檢查。以確診。如確診為傷髖關節脫位后即送手術室進行復位處理,復位后給予丁字鞋或皮膚牽引、踝套牽引等固定制動。
篇2
【關鍵詞】 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肌保護
作者單位: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一科 冠狀動脈有創操作(PCI)對于治療冠心病來講具有里程碑作用,極大的減少了冠心病致死率,提高生活質量,手術過程中由于是侵入操作,會嚴重影響到心臟,使得患者PCI術后出現明顯心血管事件[1]。有資料顯示術前應用他汀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減少死亡率。本文選取264例急性冠脈綜合患者,應用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264例急性冠脈綜合征PCI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患者有132例,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標準,以下情況需排除在外:患者有發熱癥狀,患者急慢性感染疾病,3~4周內出現的外傷,患者有手術創傷,出現惡性腫瘤癥狀,甲狀腺功能減弱等較為嚴重的主要器官功能不全癥狀;PCI術前患者檢測發現CKMB、cTNT值比正常參考數值都要高。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PCI手術前都給予常規治療,主要應用硝酸酯類藥物、β阻滯劑、抗血小板、抗凝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應用20 mg/d瑞舒伐他汀;研究組給予40 mg/d瑞舒伐他汀,而且在PCI術前2 h服用一次瑞舒伐他汀40 mg,PCI術完成后按照40 mg/d應用瑞舒伐他汀。觀察兩組患者在PCI術前、術后12 hCKMB、cTNT改變情況,手術完成30 d后主要并發癥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50軟件處理發現,計量資料應用表示,組內以t檢驗,計數資料運用χ2檢驗,P
2 結果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否會出現決定于冠狀動脈內粥樣斑塊是否保持穩定,冠狀粥樣斑塊發生破裂是導致AMI出現的主要原因。PCI術后測定的CKMB、cTNT可以直接顯示心肌受損程度。瑞舒伐他汀如今在臨床中也已得到應用,能夠使斑塊保持穩定性、內皮細胞作用得到改善、減少炎癥反應、避免產生泡沫細胞、防止血管平滑肌細胞大量增加等,具有抵制動脈粥樣硬化效用。
瑞舒伐他汀屬于選擇性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其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效用在研究中已經較為明確,對純化人體HMGCoA進行還原酶研究,在IC50時藥物量分別為:普伐他汀為441 nmol/L,氟伐他汀為276 nmol/L,辛伐他汀為112 nmol/L, 阿托伐他汀為82 nmol/L,瑞舒伐他汀為54 nmol/L,證明和其他他汀類藥物相比較,瑞舒伐他汀效用更顯著,但是進行大鼠以及人體肝微粒體實驗時,其結果具有一致性,不存在較大差異。此類藥物能夠選擇性的在肝臟細胞發揮有效作用。應用較為新鮮的大鼠肝細胞進行培養,IC50值為016 nmol/L,和其他汀類相比(116~693 nmol/L), 差異明顯。
臨床資料顯示[2],瑞舒伐他汀有較高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瑞舒伐他汀能夠較為明顯的將橫紋肌進行溶解,和他汀類藥具有較為一致的作用,長期應用能夠有效改善癥狀。由本文研究可以知道,PCI術前應用40 mg瑞舒伐他汀能夠明顯降低CKMB、cTNT值,和對照組相比較,其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瑞舒伐他汀對心臟較為有效的保護作用目前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也有多種研究資料證實[3],瑞舒伐他汀具有多向性作用,能夠有效抑制細胞遷移、增生、分化等,可以防止出現炎癥、凝血等情況。這些作用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直接作用,確保心血管病在初期就能夠得到有效作用。所以在進行介入手術治療時,不管是在術前沖擊,還是術后進行強化都應用瑞舒伐他汀,能夠有效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而能夠有效改善血脂含量,保持斑塊穩定性,而且能夠有效降低手術引發的炎癥。
總之,瑞舒伐他汀在進行PCI手術前后應用能夠有效保護心肌功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李海霞.PCI圍術期強化他汀治療心肌保護作用的研究.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2(11):3435.
篇3
【關鍵詞】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并發癥;護理干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354-02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目前冠心病的發病率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占4%-7%,而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并且逐漸年輕化[1]。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介入治療也因療效好、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而且患者能易于接受的優點,冠心病介入治療被廣泛使用于臨床,同時也為護理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術后嚴密觀察并發癥是護士的主要責任。現將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并發癥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干預匯報如下。
1臨床資料
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了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88例,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在48歲到78歲之間。
2并發癥的護理
2.1穿刺部位出血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出現穿刺部位出血或者血腫一般是見于術后的4小時左右拔除動脈鞘管時,對其穿刺點的按壓時間不夠而導致穿刺點局部出血,在拔出動脈鞘管時一般需要按壓穿刺點15到20分鐘,因穿刺針較粗,而且穿刺的血管較深。拔出動脈鞘管后可以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穿刺點,也可以用沙袋壓迫止血六小時左右,將患者的右下肢一定限制活動24小時,這樣可以防止再出血。如病情嚴重,一般拔管后一小時根據凝血時間決定使用肝素抗凝治療。
2.2血腫對于刺部位注意觀察敷料包扎的部位有無脫出、滲血以及污染等情況,穿刺點局部進行換藥時查看是否有局部血腫。防止血腫形成的方法可以在術后穿刺肢體應制動24h,避免術肢大力彎曲。拔出鞘管后用敷料加壓包扎穿刺點,松緊要適度,可以運用沙袋壓迫6-9h,觀察患肢末梢的血運情況,避免對穿刺點加壓過大而引起動脈血栓。告知患者再進行咳嗽、排便時按壓穿刺點,防止再次發生血腫。發現血腫時觀察穿刺點局部有無血腫和淤血,出現這種癥狀時可以用50%的硫酸鎂局部熱敷或者選擇理療方法以緩解癥狀。
2.3栓塞對于冠心病介入手術后的患者來講,出現栓塞是由于導管或導絲表面的血栓,或因操作不當至粥樣硬化斑塊脫落所形成的。護理人員重點觀察術后雙下肢的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以及足溫、皮感、皮膚顏色等情況,患者下床活動是否有伴有下肢疼痛或者跛行,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2.4低血壓一般是由于傷口局部加壓造成血管迷走神經所致,有少數患者因為滴注硝酸甘油過快而引起的。PTCA術后出現低血壓的原因有:冠狀動脈殘余阻塞、血容量不足、心包填塞等。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變化,一般血壓下降常伴有心率減慢、四肢濕冷、出冷汗等癥狀,嚴重可致心臟驟停導致死亡。出現低血壓應立即通知醫生配合搶救。
2.5血管迷走神經反應冠狀動脈造影出現血管迷走神經反應時,患者常伴有主要臨床表現有:面色蒼白、頭暈、四肢濕冷甚至嚴重者會出現神志的改變[3]。迷走神經反應主要是低血壓和心律減慢,一般心律會低于60次/分,呈竇性心動過緩。迷走神經反應一般會出現在手術中,手術后和拔管時。出現迷走神經反應時迅速遵醫囑給予阿托品靜脈推注,給予擴容補液治療,例如靜點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氯化鈉注射液等。
2.6造影劑反應絕大部分患者出現造影劑不良反應常發生在注射后半小時內。極少部分會出現造影劑反應,主要患者表現為皮疹以及寒戰,甚至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心悸胸悶、惡心嘔吐、發熱瘙癢、打噴嚏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周身不適癥狀。為了預防造影劑的不良反應,為患者在術前均做過敏試驗,術前給予預防過敏的藥物。出現造影劑反應的患者可以給予地塞米松注射液注射,或者苯海拉明、西咪替丁、撲爾敏等抗過敏以及改善胃腸道的藥物治療。
2.7心律失常冠狀動脈造影術后患者,出現心律失常的原因一方面是手術的應激反應,機體自身產生激素使心律加快、血壓升高、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供血量明顯減少,導致心肌供氧不足,最終心肌缺血、缺氧導致心律失常[4]。另一方面是因為手術過程中神經叢的損傷,迷走神經改變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在患者手術后要充分準備搶救心律失常的藥物及搶救設備如:除顫儀、氣管插管包、藥品搶救車等,出現心律失常遵醫囑迅速準確的給藥,以搶救患者的生命為主要任務。
3小結
心臟介入手術作為一個有創的治療措施,無論是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均可以發生嚴重的并發癥,護理人員要提高警惕,嚴密觀察患者的狀態,不能因一時疏忽而引起并發癥對患者帶來的不良影響,護理人員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嫻熟的操作技能,要熟知心電圖的變化急相關體征,盡早發現病情,及時報告醫生采取預防和有效的救治工作。熟練掌握術后患者的臨床表現,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劉洋兵.冠狀動脈造影術后不同臥床時間的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1,33(9):552.
[2]汪涵雨.心血管介入的護理體會[J].現代護理雜志,2009,14(8):361-362.
篇4
關鍵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冠脈造影;非心臟性并發癥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創傷小,患者的恢復速度快、臨床治療效果好的優點,在臨床上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但是作為一項有床治療技術,患者仍有可能在圍手術期因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而對患者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甚至死亡的情況。本文研究的是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術后常見非心臟性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與護理方法。具體報告如下。
1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1.1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方法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有橈靜脈途徑和股靜脈途徑兩種穿刺路徑,患者經術前冠狀動脈造影的主要目標在于明確患者病變位置、病變支數、冠脈狹窄程度等。一般認為,患者經Allen's試驗結果呈陽性,且具有橈動脈脈搏清楚,,腕部血管走行無異常的特點,適合行經橈動脈冠狀動脈造影。
患者在局麻下橈動脈穿刺行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右上肢自然平伸外展30°~40°左右,并在橈骨莖突近端稍上方的位置做橈動脈穿刺,穿刺成功之后,選擇 5F 或6F左冠脈、右冠脈造影管行冠狀動脈造影,確定病變的位置、程度等,按照常規投照進行介入治療(在病變位置給予經皮球囊冠狀動脈成形術及支架植入術或直接支架植入術)。手術前后,均給予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進行治療,術中肝素化,且術后無需停用肝素,將鞘管拔除之后,給予局部加壓包扎。
1.2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常見非心臟并發癥 梅靜等和焦芳霞等的研究中對經橈動脈穿刺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的非心臟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并與經股靜脈途徑穿刺治療后的患者進行了比較,結果可見兩篇文獻中涉及的263例患者均未見1例出現神經反射性低血壓、肺栓塞、橈動脈閉塞以及迷走神經反射、尿潴留等嚴重并發癥。只有少數患者出現穿刺部位輕微滲血、皮下血腫等血管并發癥以及胃腸道反應及動脈痙攣等的情況。
2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非心臟并發癥發生的原因與護理方法
血管并發癥(穿刺部位輕微滲血及皮下血腫):原因在于穿刺時動脈血管壁被刺破或者拔針后穿刺針孔處壓迫不充分,引起滲血。要求患者在手術前即做好常規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檢查,術中對血壓進行嚴密監測,評估出血量,在術后要對患者自訴橈動脈近端肢體疼痛或者腫脹等放任情況加以重視,并通過觀察手腕穿刺側手指、掌部的顏色與溫度變化情況判斷患者的病情,必要情況下給予減壓處理。
胃腸道反應: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對造影劑過敏或者術中受涼。要求在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過敏史詢查以及皮試等,排除對造影劑過敏的患者。同時,在手術過程中和手術結束后,注意對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出現受涼等情況。
動脈痙攣:主要發生原因在于經橈動脈穿刺的操作難度略大,橈動脈的血管管腔小,且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血管彎曲、血管變異的情況,容易發生血管痙攣。要求醫生盡量提高穿刺技術,穿刺中做到一針見血,在進行導管推送或者推出的過程中動作要輕柔緩慢,遇到阻力的情況下,不能強行推送或抽出,導管送入的過程中,做到導絲前行,避免導管頭端煩人彎曲部分對橈動脈內膜的摩擦,降低血管痙攣的發生率。對發生橈動脈痙攣的患者,可以給予稀釋的維拉帕米和硝酸甘油混合液進行糾正處理。
3討論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一般有兩條路徑,經橈動脈途徑和經股動脈途徑,雖然兩條途徑治療的臨床效果并無太大的差異,但研究認為經橈動脈途徑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操作更為簡單方便,且患者術后無需停用肝素治療,不需要臥床,無限制,則能有效避免因長期臥床造成的腰痛與周身不適癥狀,舒適度提高,且絕少發生下肢靜脈血栓以及因靜脈血栓脫落造成的肺栓塞等情況。 不需要使用沙袋進行壓迫,則能避免在拔管時對患者行壓迫止血用力過大或者時間過長造成的血容量不足、迷走神經反射等情況,非心臟性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更低,且術后無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療,具有更大的優勢。
總之,采用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冠心病具有手術創傷小、患者的痛苦小等優點,但是術后可能因多種原因并發不同的非心臟性并發癥,要通過有效的觀察和及時的處理實現對并發癥的預防和防治,盡量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輕其對患者的損傷程度。
參考文獻:
[1]姜淑芝,王秀麗,宋玉波.非心臟性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原因與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7):125-126.
[2]曹廣紅,李海燕,李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0,7(2):104-105.
[3]梅靜,郭小平,李淑榮.兩種路徑冠脈介入治療術后非心臟性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J].護理雜志,2006,23(10):61-62.
篇5
[關鍵詞] 圍絕經期綜合征;滋腎養心疏肝法;腹四穴埋線;臨床療效;性激素
[中圖分類號] R271.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5(a)-0100-0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operat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evels of sex hormone
LIU Jimei1 WU Yanshu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Yulin Second Hospital, Shaanxi Province, Yulin 719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 Yulin Second Hospital, Shaanxi Province, Yulin 7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operat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evels of sex hormon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 patients with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treated in Yulin Second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Kuntai Capsules + Xiaoyao Pills, 4 weeks was as a course,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one course. The modified Kupperman scores (KI) and the levels of serum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estradiol (E2), lutropin (LH)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for 1, 2, 3 cour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KI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levels of FSH, LH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E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for 1, 2, 3 course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has satisfie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the security is high, the side effects are les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decreasing the levels of serum FSH, LH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s of E2.
[Key words]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ex hormone
圍絕經期綜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指婦女在絕經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發的以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代謝障礙為主的臨床癥候群,表現為潮熱、汗出、情緒激動、月經紊亂、心慌、胸悶、氣短、失眠等[1-2]。本病的發病率占絕經期婦女的50%~80%,且逐年呈上升趨勢,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病程持續時間較長[3]。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后期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給社會及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現代醫學研究發現[4-5],PMS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受體及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活性和含量都有較為明顯的變化。西藥治療雖在短暫時間內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但從長遠來看,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較多。因此,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尋求副作用少的中醫和埋線治療。本研究根據腹部經絡學原理穴位埋線并配合經方辨證滋腎養心疏肝法,觀察PMS的臨床療效,并研究發病的生物學機制,探討雌激素水平變化在PMS中的診斷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陜西省榆林市第二醫院婦產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PMS就診的患者150例,年齡40~58歲,平均(48.67±8.29)歲;病程0.8~2年,平均(1.23±0.87)年;絕經前83例,絕經后67例。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婦產科學》[6]中關于PMS的診斷標準:①年齡40~60歲;②出現月經紊亂≥3個月或停經;③臨床表現為潮熱、煩躁、盜汗、失眠、關節疼痛等癥狀;④激素檢查血清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素(LH)升高。中醫診斷標準參照1997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中肝腎陰虛、心腎不交的證候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年齡40~58歲;③改良的Kupperman評分(KI)≥10分者[8];④近1個月內未采取任何藥物治療;⑤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自愿參加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腎系統疾病;②原因不明的陰道不規則出血,且未治愈者;③原有精神、神經類疾病無法配合者;④因各種原因無法判斷或臨床資料不全者。遵循隨機對照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給予滋腎養心疏肝法配合腹四穴埋線治療,對照組給予坤泰膠囊+逍遙丸,4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
1.2.1 治療組 ①滋腎養心疏肝法處方:柴胡20 g、黃芩15 g、半夏15 g、龍骨30 g(先煎)、牡蠣30 g(先煎)、板15 g、女貞子15 g、五味子15 g、遠志15 g、白蒺藜15 g、當歸15 g、白芍15 g、甘草6 g,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服3次,4周為1個療程。②腹四穴埋線治療,主穴:中脘、天樞、氣海、中極;配穴:汗多加大椎、三陰交;失眠加內關;疲乏腰困加足三里;關節酸痛加筋縮。選用器具:穴位埋線針是由揚州市華宏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9號一次性無菌埋線針,產品標準為ZX09;蛋白線選用揚州市智象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7號無菌醫用蛋白線;埋線包選用由廣東宏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換藥包,產品標準為A59422010734。具體操作:穴位埋線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囑患者先仰臥,暴露腹部,術者用押手揣摩埋線穴位,然后標記并定位,戴無菌手套及口罩,打開備用埋線包,將已準備好的蛋白線(各穴位埋線的長度取決于肌肉的厚薄)用生理鹽水浸泡約1 min后用無菌鑷裝入一次性9號無菌埋線針,透皮進針速度要快,待患者出現酸、麻、脹、痛等針感時,輕而緩慢地推針芯,將蛋白線埋入穴位內,然后快速退針,用無菌棉簽按壓針孔數秒,每10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3次。治療后前2 d囑患者禁洗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避風寒,暢情志。
1.2.2 對照組 ①坤泰膠囊(貴陽新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5 g/粒,產品批號:140408),每次4粒,每日3次,4周為1個療程。②逍遙丸[百善唐威(滄州)藥業有限公司生產,6 g/粒,產品批號:327622],每次3粒,每日3次,4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采用KI評分法[8]判定患者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包括潮熱汗出、煩躁、失眠、耳鳴、感覺異常、骨關節痛、頭暈、抑郁、乏力、心悸等臨床癥狀,給予系數1~4不等;每種癥狀的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其程度因子也以數字表示,即無癥狀為0分;癥狀很輕,偶爾出現為1分;癥狀中等程度,時輕時重為2分;癥狀持續出現,主觀感受較重為3分。每項癥狀的系數與程度因子乘積之和即為KI值[8],并用KI值判定療效,KI值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總分最高可達51分。KI比=治療后KI/治療前KI×100%。顯效:KI比50%。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1、2、3個療程的療效。②空腹取前臂靜脈血,分離血清,4 h內送檢。外周血中E2、FSH、LH的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試劑盒(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46301)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KI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KI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治療組治療后K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FSH、E2、LH水平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后FSH、LH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E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且治療組治療后FSH、LH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E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3 兩組治療后1、2、3個療程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1、2、3個療程,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PMS發生的機制主要有激素說、免疫說、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說、自由基說等[9-10]。實驗研究發現[11-12],雌激素τ謚心曷殉睬諧大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孕酮調節功能喪失及雌激素受體數量減少很容易造成PMS婦女中樞和周圍的單胺類、鴉片類神經遞質濃度發生改變,最終導致植物性自主神經系統和精神癥狀發生紊亂引發各種臨床癥狀。相關病理研究顯示[13-16],卵泡對垂體分泌的LH、FSH敏感性下降,引發E2分泌減少,從而使雌激素對垂體的負反饋作用減弱,導致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失調,進而引發機體內微環境改變,產生神經功能紊亂的臨床癥候群,血清檢查以FSH、LH水平增高和E2水平下降為主,這同時也是卵巢功能減退的一項重要標志。
PMS歸屬于祖國醫學“絕經前后諸證”“百合病”“臟躁”等范疇,絕經屬于女子正常的生理功能現象,《黃帝內經》云“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這與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日漸衰老密切相關。從病因病機特點來說,主要以腎虛為本,而“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本”,歷經孕胎產等累及傷及肝血;田珍等[15]認為沖任二脈失調是PMS各種癥候出現的重要原因,沖任二脈是滲灌氣血、濡養胞宮的重要經脈,任脈為“陰脈之海”,有“主胞胎”的作用;沖脈為“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之海”“血海”,有溢蓄全身氣血的作用,由此可說沖任是婦人的“生養之本”,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17-20],中醫理論中腎-天癸-胞宮與現代醫學中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具有相關性,主要表現在任脈的上級是丘腦下部-腦下垂體系統,丘腦下部-腦下垂體系是五臟六腑的中樞,也是經絡系統的中心。
滋腎養心疏肝法是筆者基于祖國醫學對PMS病因病機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在臨床治療中發現的重要理論,該方中柴胡、黃芩、半夏、龍骨、牡蠣為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具有調達少陽樞機、潛鎮安神的功用;龜板為血肉有形之品,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之功;女貞子補益肝腎;五味子、遠志交通心腎;白蒺藜平肝解郁,養心安神;當歸養血補血;白芍柔肝止痛。全方共奏滋腎養心疏肝安神之功。藥理學研究發現[21-23],滋腎養心疏藥物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紊亂、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和交感-腎上腺髓質及交感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的失調、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的作用。
穴位埋線集針刺效應、放血效應、埋針效應等于一體,具有針和刀的雙重作用,是目前臨床中一種較為成熟的外治方法,其療效確切,治療間隔長,患者依從性高,能順應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發展[24-26]。腹四穴是基于腹部經絡學理論所選的中脘、天樞、氣海、中極四穴,中脘為胃之募穴,是任脈、小腸經、三焦經及陽明胃經的交會穴,是六腑元氣匯聚所在,具有補氣化血、疏肝理氣之功效;天樞為大腸經募穴,理氣通瘀作用較強;氣海為任脈之穴,刺激氣海穴具有消炎鎮痛、提高免疫力之功效;中極為膀胱募穴,任脈與三陰經交會穴,調節腎與膀胱的臟腑功能;四穴共奏疏肝、理氣、培補元神之功。筆者認為埋線治療PMS的主要機制在于:①調節女性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皮質兩大系統,調節內分泌的紊亂;②蛋白線在穴位的吸收過程能夠產生持續、柔和的刺激,調節神經體液,對PMS卵巢功能的衰退起到調節,這主要與機體“腎藏精,主生殖”相關。
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KI評分均降低,說明兩組治療均有效果,但治療組更低;圍絕經期最大的變化是內源性雌激素功能減退,導致FSH、LH敏感性下降,引發E2分泌減少,減弱或解除了雌激素對垂體的負反饋調節,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失調,引發機體內微環境改變,在治療中通過滋腎養心疏肝法配合穴位埋線,調節機體陰陽失衡,降低FSH、LH水平,提高E2水平,同時也說明FSH、LH水平變化與臨床癥狀呈正相關;E2水平變化與臨床癥狀呈負相關;在臨床療效方面,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腹四穴埋線治療能調節臟腑氣血功能,刺激相應經絡,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平衡,從而從根本上防治PMS引發的一系列并發癥。配合中醫藥具有全方位、多層次和多環節的治療特點,符合針藥結合治療理念,起到較好的靶向治療作用,且該結合治療方案符合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和社會發展的健康需要,患者依從性高,療效滿意,同時也為本治療方案提供了循證醫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楊春英,劉煉,葛紅霞,等.穴位埋線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4,34(10):961-964.
[2] Li Y,Xia Y,Liu S,et al. Clinical study on electroacupuncture for perimenopause syndrome [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9(5):278-282.
[3] Liu DH. Combined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psychotherapy for perimenopause syndrome [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9(5):283-286.
[4] 曹琛,劉巧蓮,陳惠林,等.滋腎平肝結合情志療法治療失眠為主癥的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1, 43(3):85-87.
[5] 陳淑嬌,李燦東,廖凌虹,等.柴胡疏肝散對圍絕經期綜合征肝郁證大鼠海馬雌激素受體和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5):1232-1236.
[6]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7] .中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8] Pirimoglu ZM,Ozyapi AG,Kars B,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ntrauterine progestin system and oral progestin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Kupperman index in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J]. J Obstet Gynaecol Res,2011,37(10):1376-1381.
[9] Seow KM,Lin YH,Hsieh BC,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gesterone Changes in Women with Subtle Progesterone Rise in Recombinant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and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 Cycle [J]. Gynecol Obstet Invest,2010,70(1):64-68.
[10] 鴻宇,羅曉.左歸丸合逍遙丸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2):295-297.
[11] Woods NF,Smith-DiJulio K,Percival DB,et al. Depressed mood during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and early postmenopause:observations from the Seattle Midlife Women's Health Study [J]. Menopause,2008,15(2):223-232.
[12] 沈建英,李生強,楊小婷,等.柴胡疏肝散對圍絕經期綜合征肝郁大鼠卵巢雌激素受體基因表達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7(7):929-933.
[13] 梁文娜,李燦東,甘慧娟,等.圍絕經期綜合征肝郁病理與雌性激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 26(9):1961-1963.
[14] 唐芯,吳昆侖,都樂亦,等.滋陰補腎方對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雌激素及雌激素受體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0(2):27-30.
[15] 田珍,秦爾奇,魯凌云,等.沖任二脈與圍絕經期綜合征關系探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10):1890-1892.
[16] 魏瑞仙,巴艷東,呂虎軍,等.艾灸背俞穴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7):45-48.
[17] 張琴,莊宗恒,陳藤,等.莉芙敏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安全性和療效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5,10(2):229-232.
[18] 陳青微,陳慧.逍遙散聯合黛力新中西醫結合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141-143.
[19] 李艷,趙進東,張莉,等.名老中醫徐經世從肝論治圍絕經期綜合征經驗探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2):258-260.
[20] 馬遙陳燕霞.中西醫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策略的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20):3899-3906.
[21] 柳威,樊官偉.圍絕經期女性內分泌變化及中醫藥干預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12):4390-4392.
[22] 覃煒,潘秀婷,李杰蘭,等.激素替代療法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婦女血E2、FSH水平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6):59-62.
[23] 寧鑫鑫.戊酸雌二醇片聯合黃體酮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5):74-76.
[24] 趙慧明.圍絕經期前后婦女性激素變化與血漿脂蛋白水平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8):44-46.
[25] 布的爾坡,張興明.穴位埋線療法的治療原理與臨床應用價值[J].西部醫學,2009,21(5):852-854.
篇6
為切實加強經濟體制轉軌時期企業工資總額的宏觀調控,做好1995年市屬國有企業實行成本列支工資總額包干辦法和成本列支平均工資辦法(以下簡稱“工資包干辦法”)的工資基數核定工作,經研究,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凡實行“工資包干辦法”的企業,原則上包干人均工資水平不得超過同行業掛鉤企業的人均工資水平。
二、根據市勞動局、財政局、原市稅務局京勞資發〔1994〕229號文件規定適當核增工資總額的企業,在1995年核入包干工資基數時,按以下原則掌握:
1.1994年包干工資基數年人均在6685元以下的企業,可按京勞資發〔1995年〕46號文件規定的增資部分全額核入1995年包干工資基數,其核增部分最高不得超過年人均800元。
2.1994年包干工資基數年人均在6685元?8000元之間的,且1993年實發工資在年人均6500元以下的企業,可按京勞資發〔1995〕46號文件規定的增資部分,全額核入1995年包干工資基數。
3.1994年包干工資基數年人均在8000元以上的企業,原則上95年不再核增包干工資總額基數。
篇7
論文摘要: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分清經濟法與行政法的不同之處,對于明確經濟法的地位,促進經濟法與行政法的有效實施,完成經濟法學的學科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經濟法和行政法區分的評析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調整對象方面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準,行政法一般分為一般行政法和特殊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總稱,如行政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行政程序法。現在的行政法教科書主要論述的是一般行政法的內容,把它作為行政法學總論的部分;特別行政法是對特別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等,一般把它作為行政法學分論部分。由此而看,行政管理涉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衛生、外交等。所以說行政法不調整經濟關系是不正確的。并且,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生在經濟領域的行政管理關系會日益增多,這是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我們需要解決的是使用什么樣的行政手段進行經濟管理,經濟行政管理的“度”應是怎樣,我們不能由一種“對經濟全抓全管的政府”的這一極端走向“對經濟完全不管的政府”的另一極端,從而把調整行政管理關系作為主要調整對象,把確認和規范行政權作為主要調整功能的行政法排除在經濟管理之外是不可想象的。
對于有的學者認為行政法調整的是與經濟關系沒有直接聯系的組織經濟關系,也就是行政法所調整的對象不直接具有經濟內容,并以此把經濟法和行政法分開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我們需要問的是:什么是“直接的經濟內容”,什么又是“間接的經濟內容”?直接和間接本身就是對一事物或一種社會關系而言的,如果說經濟法調整具有直接的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而行政法調整具有間接的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至少說明一點,這些學者看到了行政法也調整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
直接和間接的區別是什么呢?這里所講的“直接”或“間接”主要是從法律調整的手段而言的。隨著現代國家行政法功能的擴展,“秩序國家”向“給付國家”轉型,傳統秩序國家觀念下的命令行政已不適合現代行政法功能的變革趨勢,行政法一貫奉行的單方意志性在現代行政法理論和實踐上都已發生動搖。
(二)調整手段方面
用傳統的觀點看待行政法的調整手段,基本上都將行政手段看作是命令與服從式的,強制性的和單方意志性的。而現實中,民主思想的激蕩,福利國家的出現,使得現代行政法的功能大大突破了傳統的保護國家安全和獨立,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以及確保財政收入的消極行政作用,而向積極整備環境、經濟、地域空間等秩序行政方面,以及社會保障、公共義務的供給,資金補助行政等給付行政的方面擴展。行政調整手段由以前的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不平等的地位已向平等協商的方向延伸。在行政法理論與實踐中出現了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政事實行為等現象。這些非直接權力性的行政手段的出現是現代行政法中合作、協商、民主精神發展的結果,也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市場經濟調節失靈和政府干預雙重缺陷的一種補救方法,它是傳統意義上行政職權行為無法替代的。這些行政行為引起的法律關系將成為現代行政法調整的主要社會關系內容。同時,這些調整手段也是國家調整各種經濟管理關系時無法回避的手段。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現象,而簡單的認為行政法制調整手段是命令與服從,是直接的行政命令方式,從而把行政法與經濟法簡單的區分開來,這是很幼稚的。
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具備獨特的調整方法是否應是劃分獨立法律部門的一個標準?從法律層面上來講,調整方法只有民事、行政、刑事三種,當代的法律實踐還未催生出其他的調整方法。因此用調整方法來劃分法律部門是不科學的,即便是以此為標準,也不能把經濟法和行政法完全區分開來。
(三)主體方面
對于經濟法主體是否包括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問題,目前學界尚未達成共識。有的學者認為:人為地賦予國家不同于行政管理者的經濟管理者的身份缺乏法律依據,毫無實際意義,且更易造成權力膨脹和權力運作的矛盾。法理學認為:我國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自然人、集體主體、國家和其他的社會構成。其中,國家機關,包括國家的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監察機關等,它們在其職權范圍內活動,能構成為憲法關系、行政法關系、訴訟法關系等多種法律關系的主體……由此可見,認為經濟法的主體包括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而行政法的主體只有行政機關是缺少法理學支撐的判斷。同時,我們還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行政主體和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不同的。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由行政主體和相對方構成,因此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一部分。在區分行政法和經濟法主體時,必須在同一層面上進行討論,即對經濟法主體和行政法主體進行區分,而不是經濟法主體與行政主體的區分。如果只進行經濟法主體和行政主體的區分,勢必將縮小行政法主體的范圍。
(四)本質屬性方面
從現代意義行政法的起源來看,它產生于資產階級國家權能劃分之后行政職權獨立的基礎之上。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掌握國家政權的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封建專制勢力的束縛,他們提出“民主”與“法治”的口號,以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用法律來控制政府的權力。資本主義行政法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因為它在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政府權力的濫用,以充分保護公民權利。資本主義行政法的基礎理論被歸結為“控權論”。
與“控權論”對應的另一種理論是“管理論”。“管理論”產生于社會主義國家,它是在無產階級政權徹底粉碎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的背景下形成的。因為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后,國家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鞏固革命成果,恢復國民經濟,建立和維持社會秩序的問題,強調和加強政府的集中管理是理所當然的。在這個時期,人們顯然不會和不可能過多地考慮控制和制約行政權的問題,相反,人們主要關注的是如何運用行政權去進行管理,去高效地實現鞏固政權和建設國家的目標。由此來看,單純的認為行政法即控權之法是不科學的。我們必須用辨證的方法歷史地來看行政法的作用。
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控權論”和“管理論”都不能適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在資本主義國家,當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資本主義自身的缺陷暴露無遺,其盲目性、滯后性的經濟問題的出現又引致一系列的社會危害,如高失業率、環境污染等,管得最少的政府已不能符合時代的需要,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不得不積極干預社會經濟生活以解決日益尖銳的各種社會矛盾,于是是政府的行政權得以擴張。與此同時,由政府主持的經濟立法現象也日益增多,這種立法更加注重社會的整體效益和整體利益。社會主義國家政權鞏固后,各方面發展步入正軌,特別是經濟的復蘇要求政府改變以往全方位管制的作風,要在行政法范圍內加強對行政權力的限制。比如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由計劃向市場轉型,政治上也加強完善社會主義民義制度。在行政法上體現為一系列控制政府行政權力的法律規范的增加,例如《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的制定與實施。由此可見“控權論”和“管理論”相互滲透,借鑒對方的合理成分,以使自己的理論得以完善和發展。于是,一種新的行政法理論基礎應運而生并得以實踐,這就是“平衡論”。“平衡論”認為:行政權與公民權既要受到控制,又要受到保障;公民權既要受到保護,又要受到約束;行政權與公民權之間也應相互制約,又要相互平衡。“平衡論”彌補了“控權論”與“管理論”的缺陷,又吸收了兩者的長處。該理論貫徹于行政法的全過程,是行政立法、執法、審判的指針,也是評價行政法的根本標準。目前,“平衡論”為大多行政法學者所贊成,并且在客觀上被各國法律實踐所證實。
二、經濟法和行政法區分的誤區及其關系
(一)經濟法與行政法區分的誤區
為什么經濟法與行政法不能清楚的區分開?這里面的癥結在哪里,作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傳統與現實的交叉論證。傳統法理認為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應有獨立的調整對象,并以此為標準建構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的建設,經濟立法日益增多,經濟立法理念逐漸得到發展,私法中的平等、自治觀念受到人們的青睞并被公法所吸收(當然也出現了私法公法化的現象)。學者們為論證這些現象的重要性、劃時代性,千方百計要給它們在傳統的法律體系中謀求一席之地。為此,學者們千方百計地論證經濟法的獨立地位,殊不知這已是不同語境下的法律現象。首先是經濟法與民法進行論戰,但隨著《民法通則》的出臺,經濟法學者們不戰而退,縮小自己調整對象的范圍,把它定位于經濟管理關系,這樣又引發了經濟法和行政法的論爭。為了給自己的論證增加法理支持,人們開始對法律調整的對象進行改造,如有學者提出“按社會活動的領域和法律調整的宗旨來劃分法律部門”。那么我們要問:如果提出一種新的標準論證經濟法的獨立性,我們可以說經濟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但這種獨立的法律部門與行政法的獨立是兩種性質的獨立,在此基礎上論證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分是沒有意義的。
2.對現代行政法了解的缺乏。很多經濟法學者在論證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分時,明顯地表現是對行政法了解的缺乏,當然這也有行政法學者的原因。經濟法學者對行政法理論的了解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理論上,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政法自身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行政法理論的發展。隨著行政法理論的發展,行政法的調整手段也在發生著變化,已從傳統的以命令、強制為主轉變為間接調整方法的運用。由于我國現代行政法研究較晚,因此行政法學者大多只注重對總論部分的研究和論證,表現在我國現有的行政法教科書中幾乎只涉及到總論部分的闡述,對分論部分的研究極為薄弱,部門行政法學與一般行政法學相比極不發達。的確,部門行政法的研究比較弱,但這與狹義的經濟法的本質屬性無關。 轉貼于
(二)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1.狹義的經濟法應屬于經濟行政法。我們看到,現在所說的狹義的經濟法在法律性質上即是經濟行政法。經濟行政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即經濟行政管理關系),這種管理關系大多是無償、不等價的經濟關系,并且通過特殊的意識活動如行政命令、指示、調控、計劃、指揮及監督等方式形成,經濟行政管理關系日益注重對被管理者權利的考慮和把握,這反映了行政關系是由兩方面構成的:一是經濟行政機關對相對人經濟活動的管理;二是相對人對經濟行政機關行政權行使的監督,經濟行政法從法律屬性上應是部門行政法,即為行政法的亞部門。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行政法的研究相對落后,以至有的學者稱:我們可以把經濟法劃歸于行政法范疇,但是行政法學者對這些經濟行政法的理解僅僅是形式化的、限于手段層面的,因為從客觀上說,行政法學者與經濟法學者相比,在對經濟及經濟學的了解方面應該相對欠缺,故而影響其對國家調控經濟活動形成深刻認識,自然也影響經濟立法、執法等活動的效能。筆者并不想否認經濟法學者的貢獻,也不想否認經濟法的作用,我們想說的是經濟法學者不必要把經濟法的研究領域限制在狹義的范圍內,它應有更為廣闊的研究領域。
2.廣義的經濟法應是對整個經濟關系進行綜合調整的法律。我們認為:經濟法規范不可以由任何一個部門法所囊括,而是散見在各個法律部門的規范中,形成了經濟法規范的法域,這才是經濟法的本來面目。經濟法原本沒有必要與民法、行政法進行區別,經濟法應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應該從國民經濟整體、系統的高度研究我國的經濟現象,以期待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進行理論的指導。而這種廣義的經濟法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法學的研究范疇,它包括經濟憲法、經濟民法、經濟刑法、經濟行政法等,認識到這一點對研究經濟法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束語
明確經濟法地位的確立不一定非要求證它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對于經濟法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法律部門的劃分是對現行法律規范的概括,是屬于理論范疇的主觀意識,法律的創制和實用從來都是對現實中利益的沖突而為之。因此,法律部門的劃分不應成為各家的“圈地運動”,況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現象日益復雜。我們需要對經濟現象進行總體、綜合的考慮,由此可見,經濟法學的任務是極為重要的。
在當今的學術界,對于經濟法學科的獨立性問題,已經形成了共識,但是這種學科獨立性的確立工作還遠未完成,這寄希望于經濟法的基本理論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在這種學科的建設時,我們一定不要囿于傳統的部門法的理論構架,而應按照經濟法自身的特點來進行理論的建設,否則對經濟法的理論研究就如同走沼澤地,越陷越深。此外,對經濟法學的研究應綜合運用法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哲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方法,關注時代的要求,回答時代的課題,為市場經濟建設立章建制,促進經濟法立法的修改、完善,從而推動經濟法的實施,以完成經濟法學的學科使命。
參考文獻
[1]余凌云·行政契約論[A]·行政法論叢,1998,(1)
[2]羅豪才·行政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3]宋華林,邵蓉·部門行政法研究[J],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2)
篇8
一是監督方式被動。從目前__區執法監督實際情況看,許多工作還處于探索階段,監督方式主要是采用傳統的處理來信來訪、督辦案件和執法檢查等,相對復雜的監督客體還需要更新監督手段。此外,還存在諸如接受多,啟動監督少;協調案件多,指導督辦少;事后監督多,過程監督少;根據領導批示監督多,根據既定規則監督少等現象。
二是監督措施隨意。執法監督中使用的措施比較隨意,沒有形成規范。例如,在監督來源上,案件協調工作中有時受理單位黨組名義提請的協調,有時接受單位名義提請的協調;在具體形式上,案件指導工作中有時采用普通信函,有時采取口頭方式;在監督結束的處理上,指導協調的結論有時以審批表的形式下達,有時以決定的形式下達。
三是監督職能不明。執法監督工作的范圍,應當是重點監督政法機關在執法辦案過程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傾向性和突出性的問題,通過對這類問題的監督,來促進規范執法和嚴格執法。但是通過對近年來執法監督狀況的調查來看,__區政法委對政法機關開展執法監督主要體現在對個案的監督上,當事人寄希望于政法委通過對執法部門的監督來解決個案問題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從而使政法委執法監督部門成了涉法涉訴機構,增加了政法委執法監督部門的工作壓力,也背離了設立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部門的初衷。
政法委執法監督效果不佳事實的發生,既有體制和制度上的原因,也有隊伍素質和思想認識上的原因;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各個方面的原因相互影響、互相作用,制約著政法委執法監督的工作效果。
(一)執法監督工作的主體和對象認識不足
一方面,一些從事執法監督工作的同志認為,監督就是“找茬”,因此既覺得“不好意思”,又覺得“困難重重”,在工作中,心存顧慮、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缺乏勇氣。究其原因是沒有認識到黨的執法監督之目的是要確保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執法權,保障憲法和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因而不能理直氣壯。其中也存在理解不全面的因素,沒有意識到執法監督不僅包括制約也包括保障和支持,既是“挑刺”也是“庇護”,其出發點是確保政法部門依法獨立行使執法權,歸宿是實現政策和法律的崇高目標——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同時也沒有認清和把握執法監督的政治屬性。把“黨的領導”簡單地理解為“法律干預”,不能從性質上區分和處理黨的執法監督和其他監督的關系,難免有“干預少了失職”“干預多了越權”的想法。另一方面,有少數政法干警把政法委的監督與本部門的執法對立起來,以強調獨立行使執法權、反對辦案干預為借口,應付和抵制執法監督。原因在于其對政法委執法監督的性質和作用缺乏正確的理解,沒有認識到黨的監督不僅是政法部門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得以實現的保障,而且是保障政法部門公正執法、防止司法腐敗的需要。這種抵觸情緒是完全錯誤的,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二)各種執法監督關系之間體制不順
我國現行的執法監督體制中,有政法委執法監督,紀委對黨員干部的紀律監督,人大的法律監督、個案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等。由此可見,現階段我國的執法監督體制是全方位、多領域的,且呈現出多頭管理、各自為政、溝通渠道不通暢、信息交流不同步等特點,因此極易發生想監督就監督,不想監督就不監督,對自己有利的就主動監督,對自己沒有利的就消極監督等現象。同時由于政法委執法監督工作起步相對較晚,許多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完全理順監督體制機制,尤其是與相關部門的關系還不夠順暢,致使目前執法監督工作手段單一、乏力,沒有完全掌握執法監督的主動權,容易陷于被動,且普遍存在調查難、取證難和處理難等問題。所以目前政法委往往采用來信來訪、案件督辦、案件評查等一些傳統方式被動對政法機關開展執法監督,從而影響了執法監督的效果,難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三)執法監督工作制度不全
政法委對法律實施監督,在現行立法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和相應的保障措施。即使發現政法機關在執法過程中出現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程序違法等問題,要進行糾正,往往通過下發整改意見書、督(交)辦函等方式交由政法機關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及程序進行自查自糾,待整改結束后上報政法委。因此,筆者個人認為黨委政法委對政法機關的執法監督具有間接性,這與各級人大對政法機關的法律監督、個案監督及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有著本質的區別。二是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工作缺乏明確而具體的法律依據,同時又缺乏規范化的操作程序,這又給政法委執法監督工作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難度。客觀地說,近年來中政委、省委、市委政法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規范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工作實施細則、辦法等,加大了政法委對政法機關的執法監督工作力度,但如果要制定具體統一的執法監督工作規范和操作流程,卻面臨著與政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存在潛在的法律沖突。因此,政法委對法律實施監督,無論從法律層面還是司法實務都還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亟需再作進一步調查研究。
通過對執法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其原因分析,筆者認為要加大執法監督工作的力度,增強執法監督的效果,就要從加強學習、完善機制、規范制度、協調各方力量等方面下功夫。
(一)加強學習,提高隊伍素質
一是要建立健全執法監督工作機構,積極選調一批懂政策、法律理論水平高、政治素質好、事業心責任心強的年輕干部充實政法機關執法監督工作一線。二是要對聘請的執法監督人員開展經常性的
教育培訓,通過經常性的理論培訓學習,讓每一個執法監督人員充分認識加強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執法監督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盡職盡責,全力推進執法監督工作。同時將“三進”活動等有助于執法監督深入基層的活動常規化,借助執法監督員搭起政法機關與人民群眾溝通聯系的橋梁。三是通過探索建立交流任職、掛職鍛煉等制度,盡量給專職執法監督人員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力爭多崗位鍛煉,促進換位思考,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道德素質,不斷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成為勇于監督、善于監督、正確監督的執法人,真正實現“內行”監督。(二)完善機制,改進監督方式
為了增強執法監督的實效,樹立執法監督的權威,應建立完善監督機制并拓寬監督方式:第一,建立促使政法干警自覺接受監督和促進執法監督人員積極行使監督權的激勵機制;第二,建立敦促執法監督人員不失職、不越權,依據憲法和法律實行監督、自覺維護監督秩序的自我約束機制;第三,建立對違紀的政法干警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處置機制;第四,對于帶有普遍性、全局性或突出性的問題,制定“通過個案監督發現、通過執法檢查確認、通過專項調查分析、通過專項治理解決”的一體化執法監督制度;第五,根據執法問題的不同種類,劃定不定期監督和定期監督的范圍、內容,并制定相應的操作程序,使定期與不定期監督有機結合;第六,通過對執法問題的分析,制定事前防范、事中督促、事后檢驗的操作規則,把事后監督與過程監督有機結合;第七,主持制定一項強化事后監督效果的操作規范,對于政法機關處理完畢的案件,設立政法委執法監督部門調閱案卷、召集專家評審、提出(非實體性)處置建議的條件和程序。
(三)制定規范,統一工作規則
首先,執法監督部門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下內部工作規范:案件檢查規范,案件指導規范,案件協調規范中協調申請的受理、協調、意見形成、決議的執行等規則,案件督辦規范中登記、審批、交辦、督查、協助調查、報告、立卷等規則,關于建議人大組織專門問題調查委員會進行權力監督的規則關于建議人民檢察院實施法律監督的規則,關于建議人民法院再審的規則,關于建議紀檢監察機關啟動立案調查的規則等等。其次,有必要制定各種工作文書的統一規格,例如預防警告通知書、指導意見書、糾正通知書、罷免建議書、黨紀處分建議書、政紀處分建議書、立案建議書、偵查監督建議書、抗訴建議書、再審建議書、案件復查建議書、組織專門問題調查委員會建議書、錯案追究程序啟動建議書等等。
篇9
省政法委的同志通過進行調研論證,從上半年起由省委政法委牽頭,設立集公、檢、法、司接訪為一處,融受理、交辦、督導、反饋為一體的“河北省涉法涉訴聯合接訪服務中心”。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制定了正常訪交辦、越級訪轉辦、重點案件會診、無理訪教育穩控、違法訪依法處理、帶案巡視、責任查究、后備干部鍛煉培養等一個鏈接完整、配套有效的制度體系。經過一個月的磨合,于11月27日正式運行。試運行以來,中心接待了一批上訪群眾,解決了一批問題,受到了群眾真誠贊譽。設立聯合接訪服務中心,是長時間出于對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認識,出于對現實問題的冷靜思考,出于對群眾訴求的負責任的應對,是大勢所趨、現實所迫、工作所需。這是應對當前復雜社會形勢和嚴峻形勢的必然之舉。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結構變動和利益格局調整劇烈,各種社會矛盾高發,相當一部分矛盾以案件形式進入司法領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面對這種情況,河北省政法系統做了種種努力,但涉法涉訴問題一直未得到根本解決,進入一種“積累———突擊解決———再積累———再突擊解決”的惡行循環。必須建立一種經常性的、制度性的解決涉法涉訴問題的渠道,變“周期性的開閘泄洪”為“經常性的細水常流”,保持社會心理和訴求的常態平衡,為維護社會穩定減壓。成立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就是這種理念指導下的有益探索。這是整合政法部門力量、綜合解決問題的創新之舉。以前政法各部門分頭接訪,力量分散,對于涉及多個部門的問題,缺乏統一協調,上訪群眾在部門之間往返奔波,而且經常出現答復口徑不一的問題。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接訪服務,公、檢、法、司集中在一起,群眾有什么問題一次性解決,爭取不讓群眾跑第二趟,解決了群眾的“訪累”問題;實行分級受理原則,下一步各市、縣也要建立聯合接訪服務中心,把上訪群眾吸附在當地,解決了“訪序”問題;對于接訪的全部案件,逐一實行交辦、轉辦制度,并限期辦結,解決了“訪效”問題;積極推行無理訪終結制度,解決了“訪結”問題;對執法辦案中存在的問題,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制度,解決了“訪責”問題。一個月的實踐證明,整合各家力量、集中解決問題的作用已逐步顯現。這是執法為民、服務群眾的方向之舉。政法機關的執法司法職能,說到底是為人民服務的職能。同志明確指出,人民性是政法機關的根本屬性。政法機關是人民民主機關,也是群眾工作機關;政法干警是執法者,也是群眾工作者。執法為民、服務群眾,是政法機關和政法干警的生命所在、目標追求。當前,涉法涉訴問題是人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突出問題之一。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談不上執法為民,談不上服務群眾,就無法充分體現政法機關的“人民性”。設立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涉法涉訴問題,順應人民群眾對公正司法的迫切要求,堅持政法機關為人民服務的方向。
設立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得到了群眾的贊譽,在政法機關形成了共識。必須扭住不放,一抓到底。非常鮮明地樹立“三個平臺”的努力目標。
一、把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建成政法機關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
聯合接訪服務中心是政法機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紐帶和橋梁,務必把聯合接訪服務中心作為服務群眾、展示形象的重要平臺。服務好群眾,要有一份熱心,解決好對待群眾的感情問題,這是前提。要真正把上訪群眾當成主人,把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建成“上訪群眾之家”。要有一份耐心,解決好對待群眾的方法問題,這是要領。要學會傾聽,耐心傾聽上訪群眾的心聲。要有一份誠心,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這是關鍵。群眾沒有冤屈,誰也不會奔波上訪。許多上訪群眾在原來的案件處理過程中,已經受到了傷害,我們決不能讓他們抱著希望而來、帶著遺憾而歸,決不能讓他們受到第二次傷害。
二、把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建成加強政法機關執法監督的重要平臺
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具有一項鮮明的職責,就是監督政法各部門的執法活動。它是反映政法各部門執法水平的晴雨表,是發現政法各部門執法問題的觀察室。要有強烈的監督意識,堅決克服部門保護主義,本著對政法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大膽監督,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提出執法監督和倒查責任的意見和建議。政法各部門無條件接受監督,將監督建議視作逆耳忠言和醫病良藥,用以改進執法問題,促進業務工作。
三、把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建成政法機關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
篇10
論文摘要:行政合同旺盛的生命力決定了其必然存在于廣泛的行政管理領域。行政合同具有行政性和契約性兩大基本要素,行政性與契約性的良性互動是行政合同的生命意義之所在。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體以實施行政管理為目的,與行政相對一方就有關事項經協商一致而達成的協議。盡管行政合同在行政法中的地位仍有爭議,但是,現代行政管理需要行政合同,且行政實踐中大量行政合同被廣泛應用,并對各國經濟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命令行政向合同行政的轉變
任何行政合同的內容都必然涉及國家和社會的公共事務。由于行政主體在行政合同中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因而,行政合同不論是在行政主體之間,行政主體與其所屬機構、工作人員之間,還是在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簽訂時,均顯示出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合同行為時享有一定的優益權,這一現象學理上稱之為行政主體的行政特權。法國行政法視行政性為行政合同的第一內在屬性,行政機關享有法定的單方特權,這種特權的行使無需向行政法院申請判決,更無需同相對方協商,只需建立在行政機關對于“公共利益需要”的主觀判斷上即可。
英國20世紀70年代推行的歐洲最為激進的政府改革,改變了階層官僚管制方式,將政府合同作為實現公共服務職能的普遍方式和管制職能的重要手段,從所謂的“行政國”轉型為“合同國”。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可稱是從命令行政向合同行政轉變的過程,并廣泛使用“承包”或“責任制”作為行政合同的表達方式。承包或責任制不僅限于農村土地使用權改革和城市國有企業改革,而且還擴展到國民經濟管理以外的其他行政管理領域,如行政機構使用協議方式管理環境保護、社會綜合治安管理等。政府出讓行政特許權、出讓國有資產使用權,還有已被納入公共財政制度改革的政府采購合同,都普遍采用了合同方式。合同法律制度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廣泛滲透與推行,必然對在社會生活中確立私法觀念和合同精神產生影響。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反映了對人的意志自由本質的尊重,保障了當事人以合同形式從事各種活動時的意志自由,以對抗國家權力和他人的非法干涉,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平等、自愿、誠實信用等契約精神。在行政合同中,行政特權與意思自治是并行不悖的。
我國的行政合同法律制度還不完善。在行政合同權利義務的分配上,存在著極大的不合理性:行政相對人處于弱勢地位,往往被迫接收一些不合理的條件,特別是在政府與國有企業的承包關系中,企業的義務多得超乎異常。更有甚者,行政主體以公共利益為名,濫用特權或侵害相對方的個體利益;混淆自身利益與公共利益,以自身利益取代公共利益。
二、行政合同的行政性和契約性
政府的主要職能在現代社會是實現社會公共利益,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行政合同則是政府以公共利益為目的而干預社會經濟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為了實現其目的,不可避免地要將自己的權力意志滲入其中,因此,行政合同的性質之一就首先表現為行政性。
第一,行政合同的主體特征表明了強烈的行政性。行政合同的主體與民事合同的主體不同。行政合同的主體一般都有行政主體作為至少一方的當事人。行政主體包括了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以及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它是作為一種優勢地位的當事人簽訂行政合同的,而不是以機關法人即平等民事主體的身份成為合同當事人的。而行政主體的優勢地位就表現在它是擁有行政職權的當事人,這也表明了行政合同始終是與行政職權聯系在一起的。
第二,行政主體一方享有“行政優益權”。行政機關對其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簽訂的合同,可以根據國家行政管理的需要,單方依法加以變更或解除,但作為當事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享有單方面的變更和解除權,這就是“行政優益權”,它也體現了行政合同強烈的行政性。國家為了保障行政機關有效地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往往賦予行政機關許多職務上的優益條件,以保證行政合同制度的正確執行。行政優益權也要受到嚴格的限制。首先,這種權力的行使必須是于法有據,不能違法越權行使此種權力;其次,必須有合乎合同原則的理由、情況出現而需要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應當給予合理的賠償。
第三,行政合同是以業已存在的行政法律關系為基礎,是實現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的行為形式。行政合同訂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國家的行政管理之需要,行政機關與相對人之間訂立行政合同圍繞的目的始終是如何實現行政管理的目標,履行行政機關的職責,行政法律關系是他們訂立行政合同的基礎。行政合同所確立的雙方之間的特定的法律關系要受到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的行政法律關系性質的制約,有什么樣的行政法律關系,就會有什么性質的行政合同。如政府與相對人之間才有可能簽訂政府采購方面的行政合同,私人之間就不可能簽訂。行政合同的行政屬性不僅表現在合同與賴以建立的行政法律關系上,還表現在行政合同是將這種行政法律關系通過合同的形式具體化、特定化,使雙方當事人之間在合同所涉及的特定事項和范圍內,建立起一種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最終實現行政目的。
第四,行政合同是執行公務或履行行政職責的手段。行政合同總是與它在整個執行公務或履行行政職責的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標相適應的,它必須按照行政法的規定和行政法律規則而簽訂和履行。行政合同的興起是政府管理方式從“硬性行政”到“柔性行政”轉變的重要標志,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行政管理的目標。行政合同是一種具體的行政管理行為,是一個特定的法律行為,而不是泛泛意義上的行政管理。
行政合同的另一個重要的性質表現在它所具有的契約性之上,這也是行政合同與其他行政行為的主要區別。行政主體在執行公務時需要與相對人相互協商,經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后才能實施。行政合同主要通過訂立契約的方式將國家所要達到的目標固定化、法制化,并用合同規范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比單方面的行政行為更能充分發揮相對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體表現在:
第一,行政合同以契約的形式確立行政主體和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由于行政機關與相對人選擇了契約的形式來確立彼此之間的法律關系,那么契約就應當成為規定雙方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基本框架,對于雙方的當事人來說就應該按照合同來行事,處于優勢地位的行政主體雖然享有“行政優益權”,但這項權力并不能被濫用,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在一般情況下,行政主體也應該和相對人一樣受到合同條款所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的約束,不能隨意違反合同,應該恪守誠信原則。
第二,行政合同的訂立需要貫徹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意思自治原則是民法中的經典原則之一,也是合同法的重要原則。在行政合同簽訂的過程中,合同的條款、內容要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達成,原則上不能由一方將自己的意思強加于對方當事人。行政合同的內容涉及個人利益和與行政職權相關的利益兩個方面。對于前者,當事人當然可以自主選擇,問題主要在于對后者來說,與行政職權有關的權益可否進行協商。筆者認為,這需要進行具體分析,就其中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來說,在職權的行使方式、手段、期限、具體目標等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這種自由度就給雙方當事人自主協商提供了客觀的可能性。可見,從行政合同所涉及的內容上看,雖然有些條款會受到法律規定與行政機關行政優益權的限制,但仍然可以有雙方當事人協商的余地。
三、完善我國行政合同的思考
1.建議正在醞釀制定的《行政程序法》中單列一章專門規定行政合同
有關行政合同的立法應當涵蓋下列內容:行政合同的含義、原則、成立要件、行政合同的無效、行政主體在合同中的地位、合同的變更和解除及補償、違約責任、爭議糾紛的處理等八個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第1條規定“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而學術界的通說是:行政合同這種具體行政行為是雙方行為。不知立法者是無意的,還是確實不知道,而把“行政合同”排除在“具體行政行為”之外,乃至于行政訴訟范圍之外。立法上的錯誤容易造成理論的混亂和無謂之爭。現在有的學者已就行政合同是雙方行為還是單方行為展開了質疑研究。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針對特定行政相對人所作的行政行為。筆者認為這個定義下得比較科學寬泛,不會導致理論和實踐上的裹足不前。
2.完善行政合同的司法救濟制度
我國的司法救濟制度可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法國具有獨立的行政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德國在聯邦和州設立行政法院,在《聯邦行政法院法》和《聯邦行政訴訟法》中具體規定了行政訴訟制度;英國通過普通法院和各種行政裁判所進行行政訴訟。行政合同糾紛可以適用調解,這是因為行政合同是基于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這種合意成了對行政合同糾紛進行調解的法律基礎。建議修改《行政訴訟法》,在行政訴訟法中專門規定解決行政合同糾紛的特別規則,包括允許行政機關的條件、調解原則、舉證責任、確認合同效力以及對合同責任處理的判決形式等,這些要與醞釀中的《行政程序法》中的規定相一致。
3.加強預防行政合同訂立及實施中的腐敗
目前,行政合同的訂立方式主要有三種:招標、拍賣、直接磋商。這幾種方式在我國的實踐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弊病,在實施中一定要注意預防腐敗。建議逐漸取消直接磋商,因為缺乏透明度,任意性太大。重點運用招標、拍賣的方式,但也必須加強監控。行政主體若在招標時泄露秘密、觸犯刑律的,應當受到刑法處罰。
參考文獻:
[1]劉志堅,程雁雷.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M].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