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3-26 17:59: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論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論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篇1

關鍵詞: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層次分析法;不安全因素;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 A

0引言

道路風險評估已逐步被引入相關部門的交通安全管理之中,它是風險管理方法在交通安全中的最新應用。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人死于道路交通傷害,受傷者多達5000萬人,而我國每天因道路交通事故傷亡的人數(shù)接近300人,因此有必要全面細致地分析道路交通所面臨的風險,通過對道路交通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排查,針對不同的風險事件,提出詳細的預防措施,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使人們面臨的道路交通風險降到最低。

1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評估

上世紀80年代末,英國率先開展了道路安全評估工作,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國家也相繼開展了這項工作。在我國,為了減少事故的發(fā)生,道路安全評估在公路建設中已有運用。道路安全評估是由公正獨立有資質的人員對涉及使用者的道路項目(已建或將建)進行的正式審查,以確定對道路使用者任何潛在的不安全特性或構成威脅的運營安排。

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評估結論能否達到采取預防措施,降低道路事故的目的,取決于眾多不安全因素,如人車路環(huán)境管理等的影響。

(1)人的不安全因素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體,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機動車駕駛員、乘車人、騎自行車的人、行人等,他們各自可能存在如下不安全因:

機動車駕駛人員:疏忽大意、超速行駛、措施不當、違規(guī)超車、不按規(guī)定讓行等。

行人:不走人行橫道、地下通道、天橋;翻越護欄、中間隔離帶;橫穿和斜穿路口、機動車道等,其不安全因素主要體現(xiàn)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

乘車人:違章穿行行車道、違章攔車、扒車、違章跳車、違章跨越隔離欄等。

騎車人:不走非機動車道,搶占機動車道;路口路段搶行猛拐;對來往車輛觀察不夠;自行車制動系統(tǒng)失靈或根本沒有;騎車技術不熟練,青少年騎車追逐嬉戲等。

(2)車輛的不安全因素

機動車種類多,動力性能差別大;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使交通事故絕對數(shù)和交通事故傷亡人數(shù)急劇上升;部分不符合標準已近報廢的車輛仍在行駛。

(3)路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道路線形組合、道路路面、交通安全設施、交通組成等。

(4)管理因素

機動車管理不嚴格,表現(xiàn)在對車輛檢驗、牌照管理、車輛報廢制度執(zhí)行不嚴。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及其再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方面不完善。

交通管理人員素質、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知識型綜合型的管理人員。

對現(xiàn)有危險路段鑒別和改造重視不夠,交通事故的防治措施缺乏科學性、有效性和長期性。

(5)交通法規(guī)因素

我國頒布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有10年,但目前人們依然沒有全面了解法規(guī)的內容,并在出行中嚴格遵照其中的相關規(guī)定。

2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Saaty教授二十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種實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標的決策方法。它合理地將定性與定量的決策結合起來,按照思維心理的規(guī)律把決策過程層次化、數(shù)量化。

2.1層次分析法的定義

把m個評價因素排成一個m階判斷矩陣,請專家通過對因素兩兩比較,根據(j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來確定矩陣中元素值的大小。各因素判斷值的確定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重要程度的判值表

對給定的某個實際問題設是全部因素的集,可請專家按表所列各項的意義,對全部因素作兩兩之間的對比,填寫矩陣,其中,并稱A為判斷矩陣。判斷矩陣具有如下性質:

(1)若,則對總目標而言,因素比因素重要;若,因素比因素重要;若,因素與因素同等重要。

(2),,,成為正互反性。

(3)成為一致性(滿意性)。

設是階判斷矩陣,如對于任意都有,則稱是一致性判斷矩陣(具有滿意性)。

2.2層次權重分析法的應用步驟

(1)建立層次結構圖,即把問題包含的因素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法層。

(2)構造判斷矩陣。通過各評價因素兩兩比較來確定。各評價因素的重要程度關系用表1表示。

(3)檢驗判斷矩陣的相容性。如果的相容性好,則使用下面公式:

(1)

(4)求權重向量近似值。其中為中相應元素歸一化后的權重向量W為:

(2)

(5)進行層次單排序。利用歸一化的估計權重向量公式(2),對與上一層中某元素有關聯(lián)的本層次中的各個元素進行排序。

(6)進行系統(tǒng)總排序。利用同一層次中所有單排序的結果,寫出單排序矩陣。

3案例應用

3.1建立模型

本文以某區(qū)域作為研究對象,把該區(qū)域可能發(fā)生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的結果作為目標層(A層),而將該區(qū)域遭受交通事故后的損失作為準則層(B層),區(qū)域內面臨的安全隱患作為方法層(C層)。該區(qū)域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駕駛員違章行駛監(jiān)管真空、行人不遵守交規(guī)、高峰時段事故多發(fā)路段交通安全設施的缺失等。

上述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危害用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和交通監(jiān)管形象損害三方面來度量,可以得到區(qū)域道路安全風險分析的層次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tǒng)風險分析的層次模型

3.2構造各層判斷矩陣,評估風險

構造目標層——準則層A-B的判斷矩陣:本文中將人身傷亡B1,財產損失B2和監(jiān)管形象損害B3的重要性定為:人身傷亡>監(jiān)管形象損害>財產損失。

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評估,分別對圖1中所列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打分,用層次分析法運算公式求得方法層中元素C1,C2,C3,C4,C5,C6對目標層A的總排序權值為0.29,0.38,0.32,0.15,0.09,0.21。通過計算的相應權重,可以發(fā)現(xiàn)對該區(qū)域道路安全風險造成危害的因素依次為:駕駛員違章行駛監(jiān)管“真空”、行人不遵守交規(guī)、交通安全設施的缺失。因此根據(jù)評估結論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3.3道路交通安全的控制措施

(1)加強對駕駛員的監(jiān)督與約束。借助速度攝像儀和雷達測速器手段,制定和實行速度限制;對酒駕司機實行更為嚴厲的處罰;避免疲勞駕駛;禁止駕駛員駕駛過程中使用手持移動電話。

(2)提高車輛安全性。嚴厲禁止報廢車自行改裝車參與運營;嚴厲禁止車輛超載超限運營。

(3)提高道路( 環(huán)境) 的安全性。道路的設計應考慮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騎自行車者的安全,比如,設置減速振動帶、有單獨分開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道路兩側沒有樹木、大木塊、鋼制和水泥桿柱;在人多地段設置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等。

(4)關注弱勢群體。倡導老人、兒童過交叉路口時佩戴安全帽,同時給予優(yōu)先通行等安全保證措施小汽車內設兒童固定座椅,其作用和安全帶一樣。

(5)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通過舉辦交通安全講座,發(fā)放交通安全宣傳材料,舉辦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公眾的交通安全意識,防止駕駛員,行人騎自行車人乘客的不安全行為。

4結束語

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某區(qū)域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評估模型,分析了多種不安全因素下占主導地位的安全隱患,并據(jù)此制定了相應的防范措施,分析過程直觀清晰 但是該模型也有不足之處,即風險分析模型需要依賴于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才能獲得較為準確的原始數(shù)據(jù),另外評估過程中的主觀性對評估的結果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今后還要對算法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參考文獻

[1]劉運通論道交通安全的宏觀評價[J].中國公路學報,1995 ,8:158

[2]王琰,郭忠印.基于模糊邏輯理論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方法[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 ,36(1):47-51

[3]李耀南基于區(qū)間值的模糊評判在道路交通評價中的應用[J].公路與汽運,2010 ,11(6):67-70

[4]許洪國,劉兆惠,王超,等基于模糊統(tǒng)計的山區(qū)公路安全評價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 ,10(10):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