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4-04-03 11:49: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工智能技術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據一些經濟學家研究,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與蒸汽革命、電氣革命不可同日而語,并未真正大幅地提高人類的勞動生產率,互聯網技術更多是豐富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但人工智能革命將是真正改變生產力的革命。
這兩年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上的應用可謂前途無量,政府部門、行業精英、科技巨頭都將其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從2016年開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各大財經峰會、科技論壇的主題,也頻頻占據各大媒體版面的頭條位置。從谷歌Master以60場完勝中日韓三國頂尖圍棋選手,再到李開復提出“人工智能將取代50%工作”引發廣泛議論,以及英國的新工業政策、微軟的人工智能新布局、人民日報機器人“小融”的推出,一時間人工智能的出現猶如雨后春筍一般。火得一塌糊涂的人工智能正在逐步走進我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人工智能概念。1956年在Dartmouth學會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詞。它是集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為一體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應避免一個誤區,就是認為人工智能就是機器人,實際情況是機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機器人有時候是人形,有時候不是,但是人工智能自身只是機器人體內的電腦。
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是大腦的話,機器人就是身體,但這個身體不一定是必需的。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寬,所以人工智能也分很多種,一般分成三大類: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ANI): 弱人工智能擅長于單個方面的人工智能。它依賴于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和重復性的邏輯,看似聰明,其實只能做一些精密的體力活。比如有能戰勝象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但是它只會下象棋,如果問它如何能更好地在硬盤上儲存數據,它就回答不了。另外在汽車生產線上也有很多是弱人工智能。可以看到的是,在弱人工智能發展的時代,對于一些重復性機械性的工作崗位來說,人類確實可能會迎來失業潮。
強人工智能(AGI):人類級別的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類比肩的人工智能,人類能干的腦力活它都能干。創造強人工智能比創造弱人工智能難得多,百度的百度大腦和微軟的小冰,都算是通往強人工智能的探索,通過龐大的數據,幫助強人工智能逐漸學習。
超人工智能(ASI): 牛津哲學家、知名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 Bostrom把超人工智能定義為“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比最聰明的人類大腦聰明很多,包括科學創新、通識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類強一點,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類強萬億倍的。當人工智能學會學習,并及時自我糾錯之后,在加速學習過程中是否能產生意識,尚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其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提高。比如,阿爾法狗會根據棋手的棋路調整策略就是最淺層的創新體現,普通手機版的圍棋棋路其實就是固定的幾種模式。
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現階段人類對弱人工智能的掌握比較多,弱人工智能無處不在。但更高一階的研究更加吸引人類的探索。人工智能革命是從弱人工智能開始,通過強人工智能的過渡,最終到達超人工智能的過程。這段旅途到底會給人類帶來更好的未來還是災難,無法簡單判斷。但是無論如何,世界將會因此變得完全不一樣。
人工智能涉及領域。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的研究距離我們的生活似乎依然非常遙遠,但經歷了數十年的研發和探索,這項技術已經催生出了不少有趣的應用方向,它們已經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當前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1)計算機視覺。主要利用計算機來判斷圖像數據當中是否包含特定的物體、特征或行為。舉個例子,當偵察機拍攝到一張圖像之后,專家們會對其進行分析以找出當中是否存在敵區;警察可以使用計算機來尋找符合罪犯畫像的照片;醫生也可以利用該系統去診斷病人。還有現在廣泛應用的面部識別系統也同樣利用到了計算機視覺技術。(2)語言識別。語言識別系統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熟悉才能達到足夠高的準確率。早在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語言識別就已經在一些特定的應用方向中達到了使用水平。而現在,這項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手機和汽車等日常工具當中。對于日益流行的虛擬助手而言,語言識別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礎。(3)私人助手。蘋果、谷歌和微軟已經為各自的移動平臺開發了虛擬私人助手,旨在幫助用戶處理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務,比如發短信、查地圖和制定日程表,等等。它們和鋼鐵俠的JARVIS相比可能顯得非常呆板和原始,但的確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4)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可以被應用在工廠的自動化投遞、管道檢查、拆彈和危險/位置區域探索當中。它們可長時間工作而無需休假,維護費用低于工人工資,同時精準度更高。Pepper是風靡日本的一款智能人形機器人。它或許無法被應用于工業生產,但卻非常健談。它的主要應用領域是企業、零售和客戶服務,不過你也可以把它放在家里作為家庭伴侶,煩悶時和它聊聊天。Pepper之所以可以被稱作是一部智能機器人,主要是因為它擁有來自IBM Watson人工智能計算機的技術支持。在后者的幫助下,Pepper具備了圖像、文字和視頻分析能力,這也使其能夠去理解更多類型的問題。
篇2
目的 觀察血管緊張素Ⅳ(AngⅣ)對糖尿病大鼠海馬膽堿乙酰轉移酶(ChAT)表達及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38只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糖尿病組和糖尿病+AngⅣ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 Morris水迷宮測試大鼠學習和記憶能力,免疫組化觀察大鼠海馬ChAT的表達,RTPCR檢測ChAT mRNA水平的表達。結果 糖尿病+ AngⅣ組海馬chAT及其mRNA表達與糖尿病組相比明顯增高(P
【關鍵詞】 血管緊張素Ⅳ;膽堿乙酰轉移酶;認知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ngiotensin Ⅳ on the expression of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 and its mRNA in hippocampu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diabetic rats. Methods 38 SD male rats were pided into normal, diabetic model and angiotensin Ⅳ treatment groups randomly. Diabetes was induced by a single 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11 weeks later, learning and memory behavior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patial version of Morris water maze test. The expression of ChAT of all rats was exa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its mRNA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RTPCR. Results Compared with diabetic model group, the changes of ChAT and its mRNA in hippocampu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ngiotensin Ⅳ treatment group(P<0.05). Meanwhile, learning and memory grade in angiotensin Ⅳ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diabetic model group(P<0.05). Conclusions Angiotensin Ⅳ could improve cognitive ability in diabetic rats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ChAT and its mRNA levels.
【Key words】Angiotensin Ⅳ;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ognition
有研究發現與認知功能有關的基底前腦、海馬等處的膽堿能神經元在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早期就存在明顯退行性改變和代謝紊亂,ChAT表達減少〔1〕。膽堿乙酰轉移酶(ChAT)是乙酰膽堿合成過程中最重要的酶,是決定生物體內乙酰膽堿含量的關鍵因素。國外有研究者報道血管緊張素Ⅳ(AngⅣ)對認知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但AngⅣ對膽堿能神經遞質表達以及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過程有無影響,目前尚未見報道。故本研究建立鏈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運用Morris水迷宮測試其行為學改變,用免疫組化和RTPCR技術觀察海馬神經元ChAT及其mRNA表達變化,并用AngⅣ進行干預,進一步觀察AngⅣ對糖尿病大鼠海馬ChAT表達及其認知功能改變的影響,探討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可能的發病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STZ(美國Alexis公司);血糖儀(德國羅氏公司);大鼠腦立體定位儀(美國Stoelting公司);Morris水迷宮及水迷宮記錄分析系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制);AngⅣ(購自美國鳳凰藥業有限公司);兔抗大鼠膽堿乙酰轉移酶多克隆抗體(購自美國UCL公司);RTPCR試劑盒(購自美國TaKaRa公司);Trizol(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引物合成:賽百盛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1.2 動物分組與處理
SD雄性大鼠38只,8~10周齡,體重180~220 g,購自重慶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動物適應喂養1 w后,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10只、糖尿病組14只和糖尿病+AngⅣ組14只。建立STZ糖尿病模型,大鼠禁食12 h,糖尿病組和糖尿病+AngⅣ組按60 mg/kg劑量腹腔一次注射1%STZ(溶于pH4.2,0.1 mol/L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正常對照組注射等量緩沖液。血糖穩定3 d后,尾靜脈隨機血糖>16.67 mmol/L認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成模后第11周,各組均進行水迷宮測試,之后糖尿病+AngⅣ組側腦室每天注射AngⅣ5 nmol(1 nmol/μl),糖尿病組和正常對照組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持續1 w,所有實驗大鼠再次進行水迷宮測試。實驗終點糖尿病組大鼠死亡2只,糖尿病+AngⅣ組大鼠死亡3只。
1.3 Morris水迷宮測試
Morris水迷宮操作系統,包括直徑150 cm的圓形水池,高15 cm、直徑10 cm的平臺,平臺表面低于水面2 cm,水迷宮記錄分析系統。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第11周,訓練3 d,第4天進行隱藏平臺獲得實驗,分析潛伏期,考察學習能力。第5天撤去平臺進行空間搜索實驗去除平臺觀察2 min內大鼠在中心區域停留時間百分比以及通過原平臺的次數,測試記憶能力。干預1 w再次重復上述實驗。
1.4 AngⅣ干預
成模后第11周,各組大鼠水迷宮測試完畢即行AngⅣ干預。大鼠經4%水合氯醛(10 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沿顱頂正中線剪開頭皮暴露顱骨,大鼠側腦室穿刺坐標〔2〕:前囟后1.0 mm,右1.5 mm,深3.5 mm。微型電鉆沿此穿刺點鉆孔。將帶內芯的不銹鋼套管(外徑0.9 mm,內徑0.5 mm)垂直插入側腦室內,牙托粉黏合固定套管,凝固后縫合傷口。術后大鼠分籠飼養并予青霉素抗炎。導管置入后第4天開始進行側腦室注射,生理鹽水將AngⅣ配成所需濃度(1 nmol/μl),微量注射器3 min內將5 μl AngⅣ溶液勻速注入側腦室(AngⅣ組),留針1 min,每天給藥1次。正常對照組和糖尿病組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持續7 d。
1.5 免疫組化
采用SP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處死大鼠,1%多聚甲醛心臟灌注取腦,石蠟包埋連續冠狀切片,根據試劑盒說明檢測ChAT在各組大鼠海馬的表達。每只標本隨機取1張切片,每張切片高倍鏡(×400)下隨機選擇3 個視野的海馬區域,采用ImagePro Plus6.0軟件測定該區域ChAT陽性染色神經元的平均光密度值。
1.6 RTPCR法
大鼠斷頭,低溫下快速取出海馬組織,液氮凍存。稱取50 mg海馬組織,提取總RNA,進行RTPCR,ChAT引物序列為5'ACCTCGTCTGTGGAGTTTGCG3',5' TCAAGATTGCTTGGCTTGGTT3'。條件:94℃預變性2 min;94℃30 s;57℃退火30 s;72℃延伸30 s,26個循環;72℃再延伸10 min;4℃保存。取PCR產物5 μl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照相記錄。凝膠成像分析系統掃描RTPCR電泳結果,用Quantity One軟件測定Volumn值,計算ChAT/βactin比值。
1.7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x±s表示,均經過方差齊性檢驗和正態性檢驗,采用SPSS10.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隱藏平臺獲得實驗
糖尿病組潛伏期增加,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糖尿病+AngⅣ組較糖尿病組潛伏期明顯縮短(P<0.05),較正常對照組稍延長,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 大鼠空間搜索實驗/隱蔽平臺搜索實驗結果(略)
2.2 空間搜索實驗
糖尿病組與正常對照組相比,中心區停留時間百分比和通過原平臺位置次數較明顯下降(P<0.05)。上述參數,糖尿病+AngⅣ組較糖尿病組明顯增加(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3 免疫組化結果
糖尿病組海馬ChAT陽性神經元平均光密度明顯降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糖尿病+AngⅣ組與糖尿病組比較,上述指標明顯增加(P<0.05),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圖1。
2.4 ChAT mRNA的表達
糖尿病組ChAT mRNA表達水平明顯下降(P<0.05),經AngⅣ干預后可顯著增加ChAT mRNA表達水平(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圖2。表2 各組大鼠海馬ChAT蛋白和mRNA表達結果(略)
3 討 論
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最早在上世紀20年代提出,隨后很多學者也證實糖尿病患者確實存在明顯的獲得性的認知功能缺陷,這種認知缺陷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可以發生,主要表現為學習和記憶功能的減退。本實驗采用STZ糖尿病模型,結果提示糖尿病大鼠在成模11 w出現學習能力減退;記憶能力也顯著受損,與文獻報道相一致〔3〕。本實驗通過免疫組化和RTPCR方法檢測糖尿病大鼠海馬ChAT的表達,結果提示ChAT表達的顯著降低導致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發生。
血管緊張素Ⅳ(AngⅣ)是血管緊張素Ⅱ(AngⅡ)C末端的6肽片段,由AngⅡ在氨基肽酶B的作用下裂解而成,AngⅣ在體內通過與其特異性的高親和力受體AT4結合發揮作用。近年來有系列研究發現,AngⅣ不僅可以在被動回避反應實驗中增強記憶和學習,而且可以預防由美加明、東莨菪堿、乙醇和缺血導致的記憶缺失〔4~6〕。本研究表明AngⅣ對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目前AngⅣ改善認知功能的機制仍不明確,推測其可能的途徑有:①易化海馬的長時程增強(LTP)效應;②A抑制海馬神經元凋亡;③改善腦灌注〔7〕。而且我們的實驗還發現在給予AngⅣ干預以后,糖尿病大鼠海馬的ChAT的蛋白表達水平和mRNA表達水平都明顯增加,與其Morris水迷宮成績改善呈顯著正相關,因此我們認為AngⅣ增加海馬的ChAT表達水平,促進乙酰膽堿的合成,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又一重要途徑,這為臨床防治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機制極其復雜,RAS系統各成員與糖尿病認知功能的關系仍未完全闡明,繼續深入的研究二者的關系將為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防治提供堅實的實驗基礎,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1 盛樹力.糖尿病腦病與老年性癡呆〔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1;17:5860.
2 包新民,舒斯云.大鼠腦立體定向圖譜〔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128.
3 Biessels GJ,Kamal A,Ramakers GM,et al.Place learning and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 Diabetes,1996;45(9):125966.
4 Tchekalarova J,Kambourova T,Georgiev V.Interaction between angiotensin IV and adenosine A(1) receptor related drugs in passive avoidance conditioning in rats〔J〕.Behav Brain Res,2001;123(1):1136.
5 Albiston AL,Pederson ES,Burns P,et al.Attenuation of scopolamineinduced learning deficits by LVVhemorphin7 in rats in the passive avoidance and water maze paradigms〔J〕.Behav Brain Res,2004;154(1):23943.
篇3
【關鍵詞】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1引言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目前最受社會關注的新興科技之一,隨著該技術在各行業和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深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工作和學習效率都得到了質的飛躍,未來,人工智能技術也必然會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2人工智能技術概述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這門學科的主要目標是了解人類智能的本質,并通過將人類智能轉移到智能機器中,使智能機器能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做出類人思維的反應。人工智能是一項綜合了多項高新科技的綜合性學科,包含5項核心技術,分別是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和生物識別技術。其中,機器學習是實現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技術,該技術使智能機器在算法復雜度理論、凸分析、統計學等學科的支持下,能自主模擬人類行為。目前已經發表的機器學習策略主要包括模擬人腦的機器學習和采用數學學習方法2種策略。其中模擬人腦的機器學習策略又可細分為符號學習和神經網絡學習,符號學習是以認知心理原理為基礎,在機器中輸入符號數據,用推理過程在圖或狀態空間中搜索并進行符號的運算,對概念性和規則性知識的學習能力較為突出,如示例學習、記憶學習、演繹學習等;神經網絡學習是從微觀生理角度對人腦活動進行模擬,利用函數結構模型代替人腦神經網絡,以函數結構進行數據運算,并在數據迭代過程中在系數向量空間中搜索,對函數型問題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如拓撲結構學習、修正學習等。采用數學方法的機器學習主要是利用統計機器,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擬定超參數,輸入樣本數據后根據不同的運算策略對模型進行訓練,最后根據訓練結果進行結果預測。
3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歷程
3.1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
雖然新興技術的興起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但由于人工智能技術涵蓋的學科和技術范圍過大,興起階段的該技術的理論知識、產品應用、發展應用等均存在明顯缺陷。除此之外,計算機技術在當時也并不成熟,當時的計算機編程和計算水平較為落后,很多超前的想法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實現較為困難。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人工智能技術在興起階段并未得到快速發展。
3.2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
人工智能技術這一概念在提出后近20年的時期中其發展始終處于停滯狀態,直至20世紀70年代,該領域的專家研發出全新的人工智能專家系統DENDRAL,該系統的誕生帶動人工智能技術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并且在這之后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日本始終重視本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并且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科技立國”的政策,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日本依托此國策使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在1982年,日本國內對第五代計算機的研究以失敗告終,但此次研究中提出了新的計算機算法和邏輯程序語言Prolog,Prolog在處理自然語言過程中具有比LISP語言更好的應用效果,這一創新進一步促進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建立在多項先進學科共同發展的基礎上,與其他技術相比,人工智能技術在處理數據、整合資源方面具有更大優勢。
3.3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狀
3.3.1專家系統
專家系統指的是一種智能計算機程序系統,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最為廣泛也最為重要的領域之一,系統中涵蓋大量某領域專家水平的知識與經驗,通過應用人類在該領域中的專家級別知識來為用戶解決在該領域中遇到的問題。專家系統有效地將人類智能延伸到專業領域中,實現了理論研究向實際應用方向過渡的目標,大幅提高了人類對專業問題的處理效率,并且專家系統依托復雜的算法能對專業問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進行更全面的計算,工作效率甚至會比人類專家更高效、更準確。隨著對專家系統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很多專家系統都能依據對人類行為的模擬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作出智能化的反應和判斷,并且能夠利用知識庫,深入挖掘復雜問題的內在聯系。專家系統已經在多個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幫助企業更客觀地摸索市場規律,從而作出正確的生產決策、調度規劃、資源配置計劃等,大幅提高了企業經營的科學性,使企業能在節省生產成本的同時,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3.3.2模式識別
模式識別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識別對象按一定特征歸類為不同類別,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模式識別中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語音語言信息處理、計算機視覺、腦網絡組等,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復雜信息的識別和處理,這一應用能促進多個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如軍事領域、醫療領域等。
3.3.3機器人學
機器人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機器人的設計、制造和應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與應用,機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斷提高,并且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已經較為普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機器人包括掃地機器人、迎賓機器人、快遞機器人、早教機器人、無人機等,人們可以利用可移動設備對其進行操作,極大程度地提高了人們生活的智能性和便捷性。
3.3.4機器學習
機器設備并不具備自主思考能力,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反應主要是依托計算網絡技術和算法對人類思維模式進行模擬,并將人類行為進行充分消化以使自身性能得到優化,能對不同問題進行處理。機器學習是一項涵蓋多個學科且復雜程度很高的科學,包含統計學、概率學、算法復雜度理論等,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也是推動計算機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的關鍵技術。
3.3.5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神經網絡是人工智能技術自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后廣泛研究的重點內容。利用計算機算法將人腦神經元進行簡單化、抽象化、模式化,并構建成與人腦神經元網絡相似的網絡結構。人工神經網絡技術的成熟與發展為專家系統、模式識別、機器人學、生物、經濟等多個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解決了很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中的實際難題。
4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4.1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
4.1.1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
人工智能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多個方面都有深入的應用。其中,在網絡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有如下應用:①智能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技術隨著計算機的普迅速發展,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防火墻技術比傳統防火墻技術的性能更加優異。智能防火墻技術具有智能記憶功能,能自動記錄并儲存歷史處理病毒的記錄,在后續應用過程中依據記錄直接優化計算機匹配環節,減少計算機數據量,提高防火墻的隔離病毒能力。另外,智能防火墻還能結合用戶的需求,對用戶不需要的彈窗功能、訪問權限、有害信息等進行智能化攔截。②計算機入侵檢測。防火墻的主要功能就是為計算機設備創造安全的運行環境,保證系統和內部數據不被侵害。計算機入侵檢測功能是保障防火墻正常工作的基礎功能模塊,對提高計算機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直接的影響。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入侵檢測功能,能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智能化分析和處理,根據預定算法將處理數據整理成為入侵檢測報告,讓用戶能全面地掌握計算機設備的安全狀態。③垃圾郵件智能化處理。該技術依托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模式識別功能,對接收郵件進行掃描和歸類,發現垃圾郵件后直接將其標注為垃圾郵件,為用戶發出風險警告,避免用戶因誤操對計算機系統造成損害。
4.1.2計算機網絡管理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在實際應用中,除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模塊外,還能解決多種網絡管理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網絡數據呈爆炸式增長,網絡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都達到了空前高度,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大幅提高計算機網絡管理效率,優化網絡管理效能。
4.2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主體,是維持市場經濟穩定運行和發展的關鍵要素,在企業生產活動中科學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促進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應用渠道如機械自動化、智能監控、推薦系統、用戶購物行為分析、零售分析、數據提取、文本歸類、文章摘要等,從員工工作的細微之處實現工作效率上的提升,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的運行效率。對工業行業來說,應用機械自動化技術還能有效降低傳統工業生產中對人工的依賴性,大幅提高工業企業的生產能力,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4.3人工智能技術在航空航天技術中的應用
航空航天技術是目前人類最高科技的集合體,涵蓋眾多學科,如信息技術、衛星技術、生物技術、天文學、生命科學等,對提高國家的國防力量、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促進國家經濟增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航天器設計是航空航天領域中的關鍵工作之一,而遠程控制又是航空航天技術長久發展以來研究的重點,因我國對該技術的研發起步較晚,我國對航空航天技術的研發存在重重困難,但經過國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航空航天技術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航天遠程控制中,利用智能系統對數據進行自動采集、處理和儲存,如通過采集航天器的軌道信息,并以此分析航天器的運行狀態,根據分析結果制定運行決策,對提高航天器的運行安全性和運行質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舉措,推動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獲得進一步發展。
4.4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使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不斷得到優化,提高工作效率,還有效提高了國家醫療水平。具體應用包括以下幾項內容:①在電子病歷中的應用。傳統就醫診斷環節,醫生都需要以手寫方式記錄病患病例,并根據病例詳細列出治療方案,工作量大,且效率較低,病例保存便捷性較差。通過應用電子病例,不僅能大幅減少病例記錄的工作量,還能在醫療系統中直接勾選治療所需藥品,完成病例及用藥的勾選后打印即可,既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將病例在計算機中進行儲存,且現階段病例文件的儲存格式不再局限于文字,語音和圖像也可被添加到病例中,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②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在現代醫療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病患的病情進行智能化分析,能使醫生對疑難病癥的分析更加全面準確,制定針對性更強的醫療方案,提高醫療水平,為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提供輔助。
5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社會各行業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得到優化和改變,國家科技水平也不斷提升。加強對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讓人們能切身感受到科技為生活帶來的改變,對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辛穎楚.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進展和應用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9):121-122+125.
【2】陳長印.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進展和應用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2):5.
【3】楊坤,顧兢兢.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進展和應用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3):197-198.
【4】鄭驁.淺談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進展和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9(19):276.
【5】趙智慧.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的進展及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31(24):94-96.
【6】李子青.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未來發展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9(10):9-11.
【7】羅柱林,韓文超,呂文杰,等.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及未來發展探究[J].中國航班,2019(16):90.
【8】李喬鳳.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未來發展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0,38(3):91+93.
【9】肖梅.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及未來發展初探[J].締客世界,2019(1):39.
篇4
【關鍵詞】人工智能;電氣自動化控制;應用研究;智能控制器
1前言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進行模擬,通過對其擴展應用于各個領域,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企業、工程運行過程中,為了提高運行管理效率,需要大量的應用到自動化控制技術,將人工智能應用于自動化控制領域對于提高企業運營水平有著很大的幫助。
2人工智能概念、優勢及特點
在這里我們提到的人工智能,是一門以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伸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科學,其最終目的是生產出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并應用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理論上人工智能可以像人那樣思考,甚至超過人腦,所以各領域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寄予厚望。人工智能除了具有其他智能技術的特點外,還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具體表現為控制性能更高、使用方法更簡便、控制效果高度一致等。通過在電氣自動化領域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整個領域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與傳統自動化控制方法比較,其突出的優點體現為更高的性價比、更強的可操作性和更高的可靠性。[1]
3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化控制方面的應用
鑒于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化控制方面的發展水平,目前其應用主要是體現在電氣設備的設計、電氣控制、故障診斷等多個方面。下面我們分別對其進行細致分析:
3.1在電氣設備設計方面的應用
在傳統的電氣設備設計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學科內容較多,如電磁學、電動機、變壓器、交直流轉換等。同時對于設計人員的工作經驗也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設計完成后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調試試驗,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都非常大。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電氣設備設計,除了能夠解決以往人腦很難解決的大量計算和模擬問題外,還能夠有效的控制設計的精確度和工作效率。在對電氣設備進行設計過程中,一般需要應用到兩方面的人工智能技術,分別是專家系統和遺傳算法,前者主要是針對產品的開發性設計,而后者主要是實現對設計方案的優化。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設計工作中,對于設計人員工作經驗的要求就大大降低,只需要熟練掌握相關的設計軟件即可。
3.2在電氣控制中的應用
自動化控制作為電氣控制領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與人工智能的融合,能夠很大幅度的提高電氣運行控制的自動化水平,進而有效的降低人、物、財三者的成本,改善運行系統的質量和效率。較為成熟的智能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神經網絡控制、專家控制、模糊控制三類。3.2.1神經網絡控制神經網絡控制中所指的神經網絡,指的是一種經驗模型,它是通過對生物神經網絡功能的模仿而建立的。在信息傳輸處理過程中,模擬生物神經網絡的傳輸處理方式進行。這種模擬人工神經的網絡對于輸入的信號有著極強的處理和反應能力。鑒于神經網絡中各個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關系非常復雜,而且各個神經元之間是以一種非線性的方式進行信號傳遞,這種情況下,在輸入和輸出信號之間可以構建很多種不同的關系。鑒于這一特點,神經網絡模型同樣可以作為一個黑箱模型來處理那些用機理模型無法精確描述,但是其輸入輸出間確實存在關系的規律。神經網絡控制作為一種成熟的經驗控制的方法,在實際自動化控制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3.2.2專家控制專家控制,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也被稱為專家智能控制,是將專家系統的理論和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的理論、方法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未知環境下,仿效專家的大量經驗,實現對系統的控制。是通過對人類專家的控制知識和經驗進行模擬來實現設備的智能化控制。3.2.3模糊控制模糊控制在人工智能技術中發展的最為成熟,也最為簡單,所以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套典型的模糊控制系統,結構如下圖1所示:通過對系統結構示意圖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控制系統主要是由模糊控制器、輸入/輸出接口、執行機構、被控對象和檢測裝置五部分組成。其中模糊控制器作為這一系統的核心,可以實現如模糊量化處理、模糊決策、非模糊化處理等多個功能;輸入輸出接口則是實現被控對象與控制器間的數據交換;執行機構主要是生產現場的各類電動機;在模糊控制系統中,根據需要實現功能的不同,被控對象也各不相同,既可以是裝置、設備,也可以是各種對象過程。模糊控制對于那些用精確數學模型難以定義的對象具有更高的優異性。系統中的檢測裝置就是各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其精度與系統的控制精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在系統構建時應盡量選擇高精度的傳感器。[2]
3.3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在電氣自動化運行過程中,故障診斷也是控制系統重要的實現功能,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這一環節,對于提高整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質量有著巨大的意義,具體應用到的技術包括專家系統、模糊理論及神經網絡,通過對這三種技術的綜合應用,互補優缺點,當電氣系統中的各類電動機、發電機、變壓器發生故障時,可通過人工智能診斷系統對故障點進行及時的診斷和處理。[3]
4結語
人工智能作為人類智力的延伸,在提高人類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將會更好為人類提供服務。在上面文章里,我們只是簡單的對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在電氣自動化控制領域的應用進行了探討。通過加強自動化電氣控制方面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將會有效的推動電氣產業的進一步深化和改革。
參考文獻:
[1]紀.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思路分析[J].電子測試,2014,(03):138.
[2]馬仲雄.淺談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1):247.
篇5
【關鍵詞】 機械電子 人工智能技術 結合性研究
科學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生活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對科學技術的學術性和探討研究也逐漸的成為了國家的目前首要任務之一,擁有一個解決智能自動調節控制問題的機械電子系統非常的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國家對其的建設和研究采取了很大的努力,期望能夠建設一個完善的智能自動調節控制機械電子系統。建設完善的機械電子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有效地通過控制人員的指揮處理危險故障,并且能夠在特殊區域智能工程的操作,為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令國家以及機械電子生產企業的服務效率和生產質量進一步的優化。
1 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機械電子系統的內部構造及功能存在著一定的不穩定因素,這就使得機械電子系統在輸出與輸入關系的處理上有著相當的難度。雖然傳統的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在解析數學方面也同樣具有著精密性,但是,這些老舊的方法僅僅只能適用于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系統[1]。然而,現代的生產應用所需求的系統是比較復雜和繁瑣的,往往會要求一個系統能夠同時處理多種不同的信息類型。人工智能系統在對信息進行處理時,還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因素,所以現在人工智能處理方式逐漸以知識為基礎,正成為成為現代解析數學方式的替代手段。
人工智能構建系統所應用的辦法中,主要包含的是模糊推理系統和神經網絡系統。神經網絡系統不僅能夠達到對人腦結構的模擬人技術構成,還能夠能夠對數字信號作出分析并且給出參考數值。與神經網絡系統不同的是,模糊推理系統則是通過對人腦的功能進行,進而達到對語言信號有效分析的目的。在輸出輸入的準確度上,神經網絡系統的準確度相對來說比較高,并且且呈光滑曲面,而模糊推理系統的準確度就比較低,而且還呈階梯狀。模糊神經網絡系統能夠對兩者功能的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最大融合,這對信息的合理表現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為其提供了一個比較合適的完全表達空間,令信息的有效表達得到了保證。而邏輯推理規則能夠達到節點函數的增強效果,這樣一來,就為神經網絡系統提供了函數連結可能性,實現了兩者最大化的發揮了兩者的功能[2]。
2 人工智能技術在機械電子工程中的應用
通過上文的介紹,可以看出由于機械電子工程發展具有不穩定性,盡管通過推導數學方程或者采用建設規則庫的方法有效的提高數學解析的精密性,但是由于方法較為老舊和傳統,致使在數據輸入和輸出方面存在較大的困難程度,急切需要采用先進智能化的技術來實現機械電子工程的改革。模糊推理系統通過采用合理規范的方式對信息進行保存,具有非常明確的機械含義,神經網絡系統采用分布式的方法對信息進行保存,確保神經部件與神經部件之間的緊密練習,有效的提高計算量以及計算速率。通過對這兩種方式的綜合采用,能夠保障人工智能技術作用的有效發揮,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和機械電子工程兩者的共同進步。
總而言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每個學科間的融合和交叉點就會越來越多,這為人工智能技術和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所以要對二者的關系進行合理的處理,進而實現這一領域的不斷進步[3]。
3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下的機械電子產品實例
本文列舉了人工智能技術下的智能移動機器人的實例,對人工智能技術下的機械電子工程進行闡述:
智能控制指的就是是能夠對信息進行處理、反饋以及執行控制決策的能力,是控制理論研究的另一個新的高峰,主要是取代那些傳統的而且已經無法滿足現實需要的控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研究的對象具有高度非線性、復雜的任務以及不確定的數學模型等主要特點。在新時代因素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種形式的智能控制系統不斷的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之中,更是在目前對機器人的智能化控制研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通過神經控制以及網絡控制來實現機器人的自由移動等活動。
智能移動機器人的設計水平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優化,智能移動機器人的應用已經不單單局限于與單一的對象,而是需要做到多種不同方面的功能拓廣,我國的智能移動機器人的研究一定要要保證跟上時代的腳步,不然就只有面對被其他國家追趕上的后果。只有使現有的智能移動機器人技術與功能滿足新興業務的發展需求,才能保障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并且使得我國在未來的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中具備相當的科技以及經濟上的優勢。
4 結語
在市場競爭白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日漸嚴峻國際形勢下,創新能力逐漸成為了一個國家的的根本核心競爭力,而對于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影響我國技術創新能力強弱的主要因素是我國在各項創新資源上的配置、利用和開發的水平較低。因此,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技術創新平臺就顯得非常具有實際意義。使其能將各種創新型資源進行整合,并且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更多更加優質的創新服務,而對人工智能技術下的機械電子技術的設計研究則正好滿足了當下的這種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孫安.機械電子工程系統設計[J].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11(10):15-19.
篇6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工智能;信息時代
中圖分類號:TP18;TP39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2-0388-01
新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不少領域帶來了動力,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這項技術在目前的社會領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發展潛力。具體來看,這項技術已經不斷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娛樂當中,小到生活中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和電視,大到工作中的機器專家診斷系統。這些切實融入智能技術的機械對人們的生活有了顛覆性的改變,也提升工作的效率。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與實踐已經在諸多的全新技術領域得以展開。
一、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優勢
人工智能事實上是一項綜合性的學科,其融入了統計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以及社會學等學科,具有較強綜合性和邏輯性。從目前的應用來看,其通過對機器人賦予相應的智能特點,使之具備能力去完成一定危險性與復雜性較高的工作,從而保障人類的生命安全。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其也對工作效率有不少的提升。因此,人工智能在某種程度也被稱作是機器智能,現階段該項技術已經可以通過將設備和系統等來保障人類各項智能活動都可以被模仿,并在系統指令下完成相應的任務。而其作為一項多部門學科融合而成的應用技術,在某種程度上人工智能的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十分緊密,也將其作為自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目前的計算機技術發展也很大程度建立在人工智能技術之上,使得過去簡單的數據計算升級為信息處理機制,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而人工智能也因此具備五個方面的優勢:第一是人工智能技術具備處理不確定性與不可知性問題的能力,第二是人工智能技術具備協作能力,第三是人工智能技術具備學習、解釋與推理是能力,第四是人工智能技術還具備處理非線性能力,第五是人工智能技術還具有計算資源耗費小的優點。
二、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運用研究
(一)人工智能技術在在網絡管理與系統評價中的運用
計算機網絡管理在智能化的發展中,需要將人工智能技術和電信技術作為根基。人工智能的應用,將問題求解技術和專家知識庫進行了有機融合,并以此構建綜合管理系統,全面保障網絡綜合管理工作的開展。從目前網絡所表現的瞬變性和動態性來看,網絡管理和系統評定工作在這方面具有重大的壓力,智能技術的融入也確實有效緩解了這一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專家系統的出現很好融合領域的專家技術和診斷經驗,提高了對問題的處理質效水平,是一項相當具有現實意義的產物。
(二)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網絡安全漏洞在目前屢屢發生,不僅用戶財產安全受到影響,同時個人隱秘資料安全也面臨極大的流失風險,成為目前人們所關注的重要問題。然而,通過初步的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嘗試后,可以發現該技術在網絡安全管理的應用更加有利于幫助個人用戶保護自身的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其在網絡管理中發揮的主要是以下表現:智能防火墻的構建、智能篩選垃圾郵件以及入侵檢測三個方面。
第一是防火墻的構建。智能防火墻的構建后,使之可以通過概率運算、數理統計、記憶識別以及智能化決策來對信息數據進行識別。這樣一來,便能夠盡量簡化在進行匹配檢查時所進行的海量計算,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提高識別網絡行為特征值的能力。最終實現了對于直接訪問的高效控制,對網絡危害進行有效的降低,防止計算機網絡用戶受到危害信息的威脅。而智能防火墻的作用則表現在對于黑客攻擊的防護性上,同時也有效的阻斷了惡意病毒的傳播,對于局域網內的監控和管理具有較大的提升,有效防止了惡意病毒和木馬的威脅。入侵檢測作為智能防火墻的重要組成,被譽為防火墻的二道防護,同樣也發揮了維護網絡安全的作用。其通過對網絡信息和數據的分類、過濾以及檢測等方面的操作,并將最終的結果來提供給用戶。第二是入侵檢驗機制。入侵檢測并不會影響網絡的性能,同時也使得用戶計算機免于內部攻擊、外部攻擊以及操作失誤等問題。第三是垃圾郵件甄別機制。智能型反垃圾郵件系統則從用戶郵箱這一信息入口進行了防護,通過監測和檢查來防止垃圾郵件來影響用戶安全。同時,將垃圾郵件進行分類并在集中整合之后,提醒用戶盡快處理。
(三)人工智能Agent技術的應用
人工智能Agent技術作為一種性質的實體,能夠通過各Agent間的通訊部分、解釋推理器、數據庫和知識域庫來對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從而有效完成相關的任務。具體來看,該項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用戶自定義的進行信息自動搜索,并將信息傳輸到指定位置,是一項具有相當高水平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服務機制。例如,該項技術在應用后,可以通過用戶的日常信息行為對用戶信息查找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并向用戶傳遞最有可能需要的信息,幫助用戶節約信息搜索所需的時間。此外,人工智能Agent技術也不斷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其他部分,例如會議籌劃、郵件歸納以及購物篩選等等。
(四)智能家居方面
在經濟得到高速發展后,國內居民開始有能力享受不斷提高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其對于住房家居的要求,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職能家具系統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例如智能化控制門窗閉合;智能空調;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電視;智能診療機器人等等,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系統中得到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
結束語:
科學技術在飛速的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在應用上也得到不斷的完善。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廣泛應用給該項技術足夠的空間影響人們的生活,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發展。相信在未來,該技術的應用會更加廣泛而深入,也會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振宇.試析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運用問題[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01:70+74.
[2]盧昌龍.人工智能及其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運用[J].電子制作,2015,05:87-88.
[3]譚仕平.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分析[J].硅谷,2013,18:11+4.
[4]孫曉霞.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03:99+101.
篇7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 網絡技術 人工智能應用
前言: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部分,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所衍生出一門獨的特技術科學,其實質上是對人意識與思維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的發展是為了能夠代替更多的人力操作,將信息技術轉化為高效生產力,也正是基于此,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人工智能技術是基于信息的處理與編輯特征而實現,其與計算機網絡在應用中存在著相對較高的可融合性,而兩者之間的協調也將會產生更為全面與高新的技術,為此特在本文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人工智能應用展開了全面研究。
一、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實際意義
計算機網絡中的海量數據與信息普遍是用數字、符號、文字等文本形式進行展現,在此過程中需要其達到較高的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等方面的標準,而人工智能為加強計算機網絡的該方面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人工智能的出現,能豐富計算機網絡的信息表達能力,憑借其獨特的編輯、處理、操作技術以及超高的分析能力,實現了自動對信息進行翻譯、管理、處理等多方面的工作[1]。人工智能發展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人工智能的發展增加了計算機網絡信息表達的圖表、圖像、影音等形式,依托于人腦的思維與行為方式,實現了人的行為,同時由提升了人的謹慎、全面與系統等方面相關能力;二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開拓了計算機網絡在處理信息的空間與路徑,將計算機網絡所涉及到的眾多工程信息進行有效結合,實現了集中控制的目標,完成智能化的操作。
二、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實際應用
2.1計算機網絡多種渠道信息的處理與集成
網絡與計算機等現代高新技術參與到計算機網絡之后,為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種可能,為此改變了人工智能的實現方式與實現方向。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中的應用,由傳統的定向處理,逐漸向大批量、高密度、高頻率數據信息處理的工作所轉變[2]。人工智能的這一轉變體現在多種方面,例如,在現代網絡運營安全管理中,可實現預先在人工智能管理中輸入防火墻功能,如此能夠實現將網絡中流傳的不良信息等進行自動攔截,且能夠對來往傳遞信息進行自動識別與判斷,將存在問題的信息遞交到檢測中心,對信息進行判斷,實現了高等人工智能技術。
2.2人工智能在網絡管理方面的應用
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網絡管理一直是一項繁重的工作,網絡的實時動態以及變化速度快等特點為網絡管理工作行程了一定的難度,而為實現更為高效的網絡管理,人工智能技術也顯示出了一定的效用。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管理中,能夠利用人工智能專家知識庫、問題求解技術,達到對計算機網絡進行綜合管理的效果。專家系統是一種相對智能的計算機程序,將某種領域中的專家知識以及經驗進行累計,將其進行有效的匯總并錄入到相關系統中,由此在某特定領域中匯集多為專家的知識與經驗,實現系統的高效性與全面性,完成對此領域內各種計算機網絡問題的解析[3]。
2.3人工智能在企業管理與教學方面的應用
現代普遍企業管理中均會應用到計算機網絡技術,而在參與了人工智能的計算機網絡中則更為有效的提升了企業管理的安全性與高效性。人工智能能夠實現企業管理系統的自動防御系統與健康系統,是企業管理實現高度智能化。在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知識庫,在知識庫中定義教育知識內容,并對知識庫中的知識進行推理,是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接受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率。
結論:綜合上文所述,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必經之路,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計算機網絡管理、計算機網絡安全、辦公安全、信息化教學等多個方面。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有效應用,推動了計算機網絡向高效智能化的發展,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與保障。
參 考 文 獻
[1]熊英.人工智能及其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1,03(02):20.
篇8
關鍵詞: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
一、人工智能的定義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一詞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人工智能是指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目前能夠用來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質手段以及能夠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就是計算機,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是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史聯系在一起的。人工智能理論進入21世紀,正醞釀著新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將能夠創造出更多更高級的智能“制品”,并使之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越人類智能,人工智能將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改善人類生活做出更大貢獻。
二、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
1.在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1)人工智能應用于企業管理的意義主要不在于提高效率,而是用計算機實現人們非常需要做,但工業工程信息技術是靠人工卻做不了或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在《談談人工智能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一文中劉玉然指出把人工智能應用于企業管理中,以數據管理和處理為中心,圍繞企業的核心業務和主導流程建立若干個主題數據庫,而所有的應用系統應該圍繞主題數據庫來建立和運行。換句話說,就是將企業各部門的數據進行統一集成管理,搭建人工智能的應用平臺,使之成為企業管理與決策中的關鍵因子。
(2)智能教學系統(ITS)是人工智能與教育結合的主要形式,也是今后教學系統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新的教學系統開發模式的提出和不斷完善,推動人們綜合運用超媒體技術、網絡基礎和人工智能技術區開發新的教學系統,計算機智能教學系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計算機智能教學系統包含學生模塊、教師模塊,體現了教學系統開發的全部內容,擁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和極大的吸引力。
2.在工程領域的應用
(1)醫學專家系統是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理論和技術在醫學領域的重要應用,具有極大的科研和應用價值,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復雜的醫學問題,作為醫生診斷、治療的輔助工具。事實上,早在1982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的Miller就發表了著名的作為內科醫生咨詢的Internist2Ⅰ內科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的研究成果,由此,掀起了醫學智能系統開發與應用的。目前,醫學智能系統已通過其在醫學影像方面的重要作用,從而應用于內科、骨科等多個醫學領域中,并在不斷發展完善中。
(2)地質勘探、石油化工等領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作用發揮領地。1978年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所就研發制成礦藏勘探和評價專家系統“PROSPECTOR”,該系統用于勘探評價、區域資源估值和鉆井井位選擇等,是工業領域的首個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其發現了一個鉬礦沉積,價值超過1億美元。
3.在技術研究中的應用
(1)在超聲無損檢測(NDT)與無損評價(NDE)領域中,目前主要廣泛采用專家系統方法對超聲損傷(UT)中缺陷的性質、形狀和大小進行判斷和歸類;專家運用超聲無損檢測儀器,以其高精度的運算、控制和邏輯判斷力代替大量人的體力與腦力勞動,減少了任務因素造成的無擦,提高了檢測的可靠性,實現了超聲檢測和評價的自動化、智能化。
(2)人工智能在電子技術領域的應用可謂由來已久。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網絡技術的安全是我們關心的重點,因此我們必須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網絡安全技術的改進和變更,大力發展數據挖掘技術、人工免疫技術等高效的AI技術,開發更高級AI通用和專用語言,和應用環境以及開發專用機器,而與人工智能技術則為我們提供了可能性。
三、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1.專家系統是目前人工智能中最活躍、最有成效的一個研究領域,它是一種具有特定領域內大量知識與經驗的程序系統。近年來,在“專家系統”或“知識工程”的研究中已出現了成功和有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趨勢。人類專家由于具有豐富的知識,所以才能達到優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計算機程序如果能體現和應用這些知識,也應該能解決人類專家所解決的問題,而且能幫助人類專家發現推理過程中出現的差錯,現在這一點已被證實。
2.智能信息檢索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在網絡信息檢索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1)如何利用計算機軟硬件系統模仿、延伸與擴展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和技術。(2)由于網絡知識信息既包括規律性的知識,如一般原理概念,也包括大量的經驗知識這些知識不可避免地帶有模糊性、隨機性、不可靠性等不確定性因素對其進行推理,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
3.SOAr是一種通用智能體系結構,其始終處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已顯示出強大的問題求解能力,它認為機器人的開發是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領域。在它的研究中突出4個概念:(1)所處的境遇機器人不涉及抽象的描述,而是處在直接影響系統的行為的境地。(2)具體化機器人有軀干,有直接來自周圍世界的經驗,他們的感官起作用后會有反饋。(3)智能的來源不僅僅是限于計算裝置,也是由于與周圍進行交互的動態決定。(4)浮現從系統與周圍世界的交互以及有時候系統的部件間的交互浮現出智能。目前,國內外不少學者都對機器人足球系統頗感興趣,足球機器人涉及機器人學、人工智能以及人工生命、智能控制等多個領域。足球機器人系統本身既是一個典型的多智能體系統,是一個多機器人協作自治系統,同時又為它們的理論研究和模型測試提供一個標準的實驗平臺。
參考文獻:
[1]元慧.議當代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和發展狀況[J].福建電腦,2008.
[2]劉玉然.談談人工智能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03.
[3]焦加麟,徐良賢,戴克昌.人工智能在智能教學系統中的應用[J].計算機仿真,2003,(8).
[4]周明正.人工智能在醫學專家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7.
[5]張海燕,劉鎮清.人工智能及其在超聲無損檢測中的應用[J].無損檢測,2001,(8).
[6]馬秀榮,王化宇.簡述人工智能技術在網絡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4).
篇9
【關鍵詞】人工智能;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技術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好的改善。經濟的繁榮使得我國工業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競爭機制不斷完善和發展,各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穩定發展,提高企業自身的工作效益非常重要,而人工智能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上有著重要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成熟并廣泛的應用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有效的提高了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效率,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1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也可以稱作為機器智能,是人類對自然改造做制造出來的系統所表現出來的職能,人工智能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依靠的。從某種意義上將,人工智能就是沿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以人類的智慧為模型,實現機器智能化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產生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是人類與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產物結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超越了計算機這一門學科。心理學、計算機學科、哲學、物理學等眾多學科都與人工智能有著密切的關系。
2 電氣工程中實現人工智能控制的意義
在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工業的發展,使得在人力上、物力上、財力上的投入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電氣工程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電氣工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并且所擔任的角色也來越重要。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當前我國電氣工程很容易出現設備故障,經濟效益低下,為了改變這些狀況,在市場環境中長遠生存下去,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迫在眉睫了。在電氣工程中,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實現智能化作業,在電氣設備上實現智能化自我檢修,防止出現設備故障,從而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給電氣工程事業帶來經濟效益[1]。
3 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技術中的應用
在我國電氣工程中,運用人工智能作業,可以有效的提高智能化作業水平,在作業過程中,可以自行的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從而加大對電氣工程自動化作業的控制,提高電氣工程自動化作業水平。下面就以火力發電工程為例,來分析人工智能在工程中自動化的控制技術。
3.1火力發電的原理
火力發電系統中主要由燃燒供給系統、給水系統、蒸汽系統、冷卻系統、發電系統等主要部件構成。火力發電是指利用石油、煤和天然氣等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熱能來加熱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水汽,然后再由水蒸氣推動發電器來發電。熱電廠為火力發電廠,采用煤炭作為一次能源,利用皮帶傳送技術,向鍋爐輸送經處理過的煤粉,煤粉燃燒加熱鍋爐使鍋爐中的水變為水蒸汽,經一次加熱之后,水蒸汽進入高壓缸。為了提高熱效率,應對水蒸汽進行二次加熱,水蒸汽進入中壓缸。通過利用中壓缸的蒸汽去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從中壓缸引出進入對稱的低壓缸。已經作過功的蒸汽一部分從中間段抽出供給煉油、化肥等兄弟企業,其余部分流經凝汽器水冷,成為40度左右的飽和水作為再利用水。40度左右的飽和水經過凝結水泵,經過低壓加熱器到除氧器中,此時為160度左右的飽和水,經過除氧器除氧,利用給水泵送入高壓加熱器中,其中高壓加熱器利用再加熱蒸汽作為加熱燃料,最后流入鍋爐進行再次利用。以上就是一次生產流程[2]。
3.2產品設計人工智能化控制
在火力發電場中,電氣設備的設計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設備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發電系統的整體效果,要想保障火力發電系統的正常使用,產品設計的科學性很重要。人工智能利用計算機科學技術,經過模型設計,計算出電力系統做需要產品的規格,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設計的周期,在發電系統中便利統一指導和管理[3]。
3.3經濟運行人工智能化控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火力發電廠中,運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火力發電各系統之間的監控,而人工智能集合了計算機技術與人類的智慧于一體,在火力發電廠中,利用人工智能可以計算出火力發電廠各個系統運行的功率,單位的流量。火力發電廠場中,各個分系統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利用人工智能,能夠計算出會理系統所需要的燃料,蒸汽系統中的水溫變化情況,已經發電成效,對火力發電系統中各個子系統都能夠有效的控制起來,從而保障火力發電廠經濟運行[4]。
3.4機械設備人工智能化控制
火力發電廠所需要的設備較多,所要投入的人力也較大,一般都是一個子系統由兩到三個人監控,發電系統能夠正常運行。通過計算機監控技術,只要一個中央控制系統就能對發電系統的各個子系統中進行人工智能操作,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還能針對設備故障進行自動化檢修,保障設備運行的效率,實現人工智能化控制[5]。
4 結語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已經逐漸成熟起來,并且廣泛應用在當前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伴隨著電氣工程規模不斷的擴大,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中,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電氣工程要想在市場中取得發展,不斷滿足現代化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就必須提高電氣工程自動化的辦公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企業辦公實行自動化控制,從而有效的改善電氣工程運行環境,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志國.人工智能(AI)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13,06(21):24―25.
[2]王同文,管霖,張堯.人工智能技術在電網穩定評估中的應用綜述[J].電網技術,2011,01(12):136―137.
[3]李華勇,王詩明,王華.電網智能操作票管理系統的研制與開發[J].江西電力,2012,10(06):104―105.
[4]毛鋼元,劉志國.智能控制系統設計方法的比較研究[J].淮陰工學院學報,2010,10(05):198―199.
[5]孫竹梅,張麗香.人工智能技術在國內電廠中的應用研究[J].電力學報,2011,08(02):105―106.
篇10
1計算機網絡技術中實踐人工智能技術的必要性
1.1人工智能的含義。現代計算機科學中,人工智能是一大重要分支。人工智能即令計算機模擬人類的思維、行為,從而處理、解決人類難以處理、解決的復雜問題。人工智能處理問題時,除了人類輸入的程序、數據部分,就極少受到人類自身主觀因素的影響了。人工智能技術整合了計算機科學的自然規律與人類智慧,其功能、性能遠超一般計算機組成部分。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產生了強大的數據分析、推理能力,而且可以從網絡中自主學習。自人工智能在圍棋對弈中先后戰勝李世石、柯潔等人類中的頂尖圍棋高手之后,誰也不能否認當今人工智能先進的比賽水平、對戰經驗、強大算力了[1]。1.2人工智能的優勢特點。工作方式方面,對于危險性較大的工作,機械設備可以被人工智能指揮著去做,從而徹底取代人工操作,以免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安全,并且工作效率、質量還會更高。這種工作方式與人工操作方式截然不同。而且,對于數據量極大的工作,比如檢測、控制網絡資源,人工智能也比工作人員處理得更好。網絡系統一直在高速運轉,每時每刻都會產生新的變化,并且有著從宏觀到細節的多個層面。這樣的工作只有依賴人工智能才能及時完成[2]。與一般的機器程序相比,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處理條件、模型不完全確定的困難問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機器學習,也就是自主學習一些比較低級、雜亂的信息,從中找出較高層次的邏輯和規律。1.3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現存問題。第一,計算機網絡技術中有許多安全隱患。這是因為,許多不法分子希望在網絡空間中違法犯罪,并且逃脫懲處。雖然計算機網絡中已經有了許多防范、打擊違法犯罪的工作人員和工作程序(防火墻),但是,為了更嚴格地打擊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的違法犯罪,我們還需要人工智能防火墻來靈敏地監控計算機網絡,并且迅速地對網絡中的異常行為作出反應,比如檢測入侵、攻擊、垃圾郵件,精準地揪出計算機網絡中的違法犯罪分子。第二,計算機網絡的數據資源太過龐雜,很難監視。雖然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根據邏輯分析、計算、處理數據,但是無法篩選出真實、有效、有用的信息,所以難以精確地監視和控制網絡。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中需要人工智能,來保障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安全。
2計算機網絡技術中實踐人工智能技術
2.1檢測計算機網絡中的入侵。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管理中,檢測入侵的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技術,也是防火墻技術中的核心技術。這是因為,只有檢測出入侵計算機網絡的現象,才可以保障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從而保證計算機網絡中的資源依然安全、完整、保密、可用。目前,用人工智能來檢測計算機網絡中的入侵行為,就是分析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按照一定的標準來過濾其中可疑的部分,并將這一部分編寫為檢測報告,反饋給計算機網絡的管理者和用戶,從而保證計算機網絡的數據安全。在計算機網絡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時監測計算機網絡的運行狀態,調整一些設置來提高計算機網絡的性能,充分保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防范著計算機網絡遭受外部攻擊,并且避免人為的失誤操作給一些人帶來損失。這方面的具體技術有人工神經網絡、專家系統、模糊識別、數據融合等技術,它們都取得了很不錯的防范效果。下面詳細講解一下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數據融合技術。數據融合技術的作用有二,一方面是收獲海量的數據,另一方面是達成數據信息的有效協同。數據融合技術需要多個傳感器,這樣數據融合技術就可以將這多個傳感器匯集成一個傳感系統,從而拓寬檢測入侵行為的范圍,更全面、更有效地檢測入侵計算機網絡的行為。是否開展檢測的決定,人工智能可以根據模糊聚類算法來做出。這種算法的步驟包括:抗體群落初始化、開展克隆、免疫基因、克隆選擇、克隆死亡,等等。2.2人工智能防火墻技術。為了計算機網絡的安全,許多計算機、網絡中都安裝了一種防火墻。計算機網絡運行時,防火墻的功能就是攔截計算機網絡中的有害病毒、騷擾信息,以免這些病毒或信息進入計算機網絡并構成破壞,或者打擾到計算機網絡用戶的正常使用。因此,防火墻能夠減少很多計算機網絡中的安全風險。而人工智能的防火墻技術,在計算機網絡的攔截防范中更加自動、高效,解決其他軟件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問題(拒絕服務),遏制病毒的入侵、傳播。因此,在保護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系統安全方面,人工智能防火墻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我們身處的信息技術時代而言,只有采用了人工智能防火墻技術,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才能順利、健康、有序地開展。2.3人工智能反垃圾郵件信息技術。我們日常使用的郵箱中常常會收到垃圾郵件信息,運用人工智能反垃圾郵件技術,它含有識別垃圾郵件的程序,還可以自動學習哪些郵件被用戶認為是垃圾郵件,從而自動阻擋計算機網絡中的垃圾郵件,大大地幫助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反垃圾郵件技術將垃圾郵件自動地被分類到垃圾郵件中,不能再發出新郵件提醒。2.4管理和評價計算機網絡系統。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智能化地管理計算機網絡,并且利用內部的專家知識庫、求解技術建立一個綜合管理系統。計算機網絡的管理工作之所以需要人工智能技術,是因為計算機網絡具有瞬間變動的動態特征,而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很難憑人工操作跟上。因此,計算機網絡的技術人員需要采取人工智能技術,比如深度報文檢測(DPI)、探針等技術,加快推動計算機網絡的智能化管理,從而提升計算機網絡的管理質量。其中,專家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網絡系統時會用到的一種重要的人工智能技術,它也就是將一個領域專業內的專家、學者的知識、經驗、理解錄入到人工智能系統之中,從而將這些專家的智慧運用到計算機網絡的分析、處理等管理工作當中。合理地運用專家系統這種人工智能技術,便可以加快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智能化,以及計算機網絡管理本身。另一類人工智能管理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技術叫做“人工智能問題求解”,這類技術又包括結合謂詞邏輯開展的推理技術、結合狀態圖開展的搜索技術、結合結構知識開展的求解技術,等等。不過,處理問題、處理狀態這一類任務屬于空間搜索任務,所以大多應用的是結合狀態圖開展的搜索技術。為了解決一項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問題,常常要用到多種搜索技術,所以搜索技術必須有序開展,而這就又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總之,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消耗更少的網絡資源,高水平地管理計算機網絡系統。2.5人工智能管理軟件。人工智能管理,是一種實體化軟件,也可以叫做“人工智能Agent”技術。人工智能管理的依據是人工智能管理軟件中的知識庫,它可以用來分析、處理信息數據,從而迅速地完成相關的任務。詳細地說,首先要由計算機網絡的用戶做一些自定義工作,然后人工智能管理就會搜索數據、信息,最后將搜索得到的數據、信息展示到一個特定的、方便用戶的位置,從而讓用戶感到計算機網絡技術服務的人性化、智能化。[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人工智能管理軟件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安排我們的會議時間、安排我們的行程、代替我們收發郵件、在合適的時候查詢并提供天氣、推薦我們可能喜歡的商品或服務,等等。
總之,人工智能管理軟件能夠為計算機網絡用戶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計算機網絡服務。2.6人工智能識別面部與指紋目前,面部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運用地比較廣泛了。指紋或面部可以用來解鎖用戶自己的手機、在商店或銀行代替密碼來支付或轉賬、在網絡營業廳采集身份信息、在火車站及飛機場自動驗票,等等,效果都比較良好。這些應用的背后,都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識別特定的人臉、指紋,還可以識別一張人臉的表情,以及其他各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