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自習課范文
時間:2023-03-29 22:49: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自習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一類非線性差分方程的平衡解及解的漸近性和有界性明亞東,安存斌,MingYa-dong,AnCun-bin
3.橢圓上二維均勻分布的參數估計魯富榮,張莉莉,LUFu-rong,ZhangLi-li
4.基于J2EE的在線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于華,YUHua
5.23階及32階群的結構何美,劉小川,HEMei,LIUXiao-chuan
6.一種新的不完備信息系統中極大相容塊的構造算法趙乃剛,ZHAONai-gang
7.用弧微分向量證明重積分換元定理施泱,SHIYang
8.含負折射率介質層的一維光子晶體缺陷模的特性董海霞,楊成全,石云龍,DONGHai-xia,YANGCheng-quan,SHIYun-long
9.二進制頻移鍵控的軟件實現劉紅梅,姜曉云,劉桂枝,LIUHong-mei,JIANGxiao-yun,LIUGui-zhi
10.高能粒子誘發乳膠核反應的顯微鏡測量過程分析趙惠華,孫祝,ZHAOHui-hua,SUNZhu
11.二氯二吡嗪根合銅(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體結構夏道成,姚紀歡,韓雙,王洪富,張運龍,楊世承,XIADao-cheng,YAOJi-huan,HANShuang,WANGHong-fu,ZHANGYun-long,YANGShi-cheng
12."YZ-101防腐阻垢劑"在供熱系統水處理中的應用任華,RENHua
13.RP-HPLC法測定柴胡中四種黃酮類成分的含量岳志勁,關翠林,王海青,孟雙明,郭永,YUEZhi-jin,GUANCui-lin,WANGHai-qing,MENGShuang-ming,GUOYong
14.家居室內空氣中苯系物污染的監測分析甄世利,ZHENShi-li
15.黃芪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高旭,李麗芬,劉斌鈺,GAOXu,LILI-fen,LIUBin-yu
16.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李才,喬建國,楊義成,LICai,QIAOJian-guo,YANGYi-cheng
17.上皮內瘤樣病變高危型人狀瘤病毒DNA檢測研究王如英,WANGRu-ying
18.急性冠脈綜合征與高敏C反應蛋白的相關分析張慧英,ZHANGHui-ying
19.鹽酸法舒地爾抑制小鼠EAE作用及機制研究段惠潔,郭敏芳,尉杰忠,梁麗云,馬存根,DUANHui-jie,GUOMin-fang,YUJie-zhong,LIANGLi-yun,MACun-gen
20.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護理配合張麗茹,ZHANGLi-ru
21.0~10歲健康兒童C-反應蛋白含量參考范圍的建立張鳳英,ZHANGFeng-ying
22.重復異位妊娠相關因素及治療分析胡新花,HUXin-hua
23.4種金絲桃屬植物基因組DNA提取及RAPD分析周鳳,張東旭,呂洪飛,ZHOUFeng,ZHANGDong-xu,LuHong-fei
24.回采巷道開掘位置和時間分析彭永東,PENGYong-dong
25.大同忻州窯礦沖擊地壓成因分析與防治措施探討喬元棟,徐青云,QIAOYuan-dong,XUQing-yun
26.神東礦區煤質變化的地質因素分析祁曉燕,王志民,QIXiao-yan,WANGZhi-ming
27.我國2010年殘疾人射擊錦標賽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況分析王文平,王勤宇,WANGWen-ping,WANGQin-yu
28.從規則變化看排球運動發展趨勢劉瑛,劉志清,LIUYing,LIUZhi-qing
29.師范類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以山西省4所本科院校為例華建軍,倪京帥,HUAJian-jun,NIJing-shuai
30.北魏尺度及其對后世的影響李海,呂仕儒,高海,馬志強,LIHai,LUShi-ru,GAOHai,MAZhi-qiang
31.我國耕地中存在問題的調查與思考戎婷婷,胡瑞芝,RONGTing-ting,HURui-zhi
1.單位圓內高階齊次線性微分方程解的復振蕩金瑾,JINJin
2.多類SVM分類算法的研究郭顯娥,武偉,劉春貴,張景安,GUOXian'e,WUWei,LIUChun-gui,ZHANGJing-an
3.具變號系數的四階非線性變時滯微分方程的振動性郭芳,朱紅霞,韓效宥,GUOFang,ZHUHong-xia,HANXiao-you
4.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嵌入式IP監控系統的研究傅文博,王敏,FUWenbo,WangMin
5.均衡二部圖中一個有限制條件的2-因子王仲梅,孟獻青,WANGZhong-mei,MENGXian-qing
6.一類具有垂直傳染的傳染病模型的分析馬純,MAChun
7.Q(Qr)空間及其性質黃利忠,羅成,HUANGLi-zhong,LUOCheng
8.一種求解排樣問題的遺傳算法收斂性分析宋曉霞,李勇,SONGXiao-xia,LIYong
9.Terahertz波參量振蕩器輻射THz波的理論研究蘇新武,林海,楊成全,徐永麗,SUXin-wu,LINhai,YANGCheng-quan,XUYong-li
10.大豆種子的THz時域光譜測量高雁,GAOYan
11.仿生材料及其對水體中POPs的富集霍金仙,HuoJin-xian
1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分析黃芪與澤瀉中鐵的形態陸慧娟,關翠林,岳志勁,LUHui-juan,GUANCui-lin,YUEZhi-jin
13.孕婦外周血中游離胎兒DNA在出生缺陷產前診斷中的研究王健,趙富璽,WANGJian,ZhaoFu-xi
14.針刺上巨虛穴緩解慢性內臟痛敏的作用及機理高志雄,王威,呂恩基,趙金茹,GAOZhi-xiong,WANGWei,LVEn-ji,ZHAOJing-ru
15.基于非隨機數據抽樣的Matlab模型對艾滋病療法的評價及預測黃娜,CHENShao-dong,HUANGNa,CHENShao-dong
16.頜面部骨折堅固內固定術后臨床觀察劉改英,謝耕耘,王曉珍,左志強,LIUGai-ying,XIEGeng-yun,WANGXiao-zhen,ZUOZhi-qiang
17.國內近年肺孢子菌肺炎發病趨勢分析李冰,劉宏,LIBing,LIUHong
18.B超引導下無痛射頻消融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2例療效分析楊美玉,YANGMei-yu
19.馬鈴薯分子育種研究進展張永芳,ZHANGYong-fang
20.非均勻水平應力場中井壁結構的優化設計研究牛少卿,楊雙鎖,王志剛,寇永嘉,NIUShao-qing,YANGShuang-suo,WANGZhi-gang,KOUYong-jia
21.活性炭及沸石的吸附動力學研究谷麗琴,GULi-qin
22.PSO-BP組合人工神經網絡算法研究高峰,GAOFeng
23.雙閉環直流調速仿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趙利,ZHAOLi
24.2008北京奧運啦啦操參賽隊伍調查與分析張國林,ZHANGGuo-lin
25.我國教練員科學研究現狀紀文清,孫媛,JIWen-qing,SUNYuan
26.山西省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發展現狀研究馮世偉,FENGShi-wei
27.論格塞爾的心理發展觀王金奎,WANGJin-kui
28.中國計算機工業的發端——《十二年科技規劃》黃鑫,HUANGXin
29.《格致匯編》對晚清物理學的影響高海,杜永清,GAOHai,DUYong-qing
1.時間模上非線性兩-點邊值問題的正解喬世東,張英,QIAOShi-dong,ZHANGYing
2.線性代數在數學建模中的應用李秀蘭,張紅玉,LIXiu-lan,ZHANGHong-yu
3.SQLServer中多行數據更新的觸發器應用研究鄧景順,黃杰,DENGJing-shun,HUANGJie
4.關于三類二階微分方程的解法仝耀華,薛亞奎,TONGYao-hua,XUEYa-kui
5.帶雙輸入的T-S離散模糊系統的穩定性分析馬秀莉,劉有軍,劉博,MAXiu-li,LIUYou-jun,LiuBo
6.遺傳算法求解N皇后問題的優化王振義,WANGZhen-yi
7.橄欖樹距離和及平均距離的求解盧永紅,劉宏英,LUYong-hong,LIUHong-ying
8.思維品質數字化的個案研究田果萍,崔克忍,TIANGuo-ping,CUIKe-ren
9.Schrodinger方程的數值解張子珍,呂仕儒,ZHANGZi-zhen,LUShi-ru
10.全光多波長時鐘提取技術的方案研究韓丙辰,楊春花,楊成全,HANBing-chen,YANGChun-hua,YANGCheng-quan
11.鏈間KSEA超交換相互作用對spin-Peierls雙鏈系統基態行為的影響劉海蓮,黃仙山,吳大艷,李海,LIUHai-lian,HUANGXian-shan,WUDa-yan,LIHai
12.玻色凝聚態在一維無限深勢阱中的穩定性分析韓素紅,HANSu-hong
13.虛擬攝像實驗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周世菊,ZHOUShi-ju
14.高效液相色譜法快速分離測定4種青霉素類藥物關翠林,樊月琴,GUANCui-lin,FANYue-qin
15.合成與表征新型介-微孔Y型分子篩Meso-NaY陳平娥,劉洪濤,CHENPing-er,LIUHong-Tao
16.通過母血中胎兒表觀遺傳學標記物預測子癇前期的探討劉潤花,王健,武永明,郭俊成,穆雅琴,趙富璽,LIURun-hua,WANGJian,WUYong-ming,GUOJun-cheng,MUYa-qin,ZHAOFu-xi
17.無癥狀腦梗塞102例臨床分析張麗萍,高志雄,ZHANGLi-ping,GAOZhi-xiong
18.微波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觀察石青,SHIQing
19.髖關節翻修術臨床研究進展裴國棟,劉喜春,PEIGuo-dong,LIUXi-chun
20.電子陰道鏡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連曉宏,LIANXiao-hong
21.柴平湯治療胃脘痛的研究劉志勇,LIUZhi-yong
22.286例重度子癇前期-子癇的圍產結局分析謝靈媛,王小青,XIELin-yuan,WANGXiao-qing
23.格列衛對惡性淋巴瘤細胞Raji凋亡和增殖的實驗研究馬莉,馬梁明,MALin,MALiang-ming
24.外來入侵植物牛膝菊的入侵性研究李康,鄭寶江,LIKang,ZHENGBao-jiang
25.錨桿預緊力和工作拉力力學分析郭興明,石白云,GUOXing-ging,SHIBai-yun
26.利用在線測點分析機組運行的經濟性孟志東,盛守波,MENGZhi-dong,SHENGShou-bo
27.圓弧型建筑物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裂縫控制——以山西大同大學圖書館為例馮梅,FENGMei
28.掘進機負載敏感系統中二通壓力補償閥分析劉軼,LIUYi
29.L-肉堿配合運動對女性身體形態的影響張寶花,ZHANGBao-hua
30.山西省競技武術教練員隊伍現狀調查研究彭正宇,楊生源,王永生,PENGZheng-yu,YANGShen-yuan,WANGYong-sheng
31.在讀研究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孫靜,SUNJing
32.奇點——循環宇宙的邏輯起點李青燕,LIQing-yan
1.部分線性模型的光滑樣條推斷盧一強,陳中威,LUYi-qiang,CHENZhong-wei
2.博士生導師石云龍張日權獲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資助
3.變系數模型誤差方差的估計馮井艷,張志強,李華鵬,FENGJing-yan,ZHANGZhi-qiang,LIHua-peng
4.基于需求預測技術弱化牛鞭效應影響研究李卓群,LIZhuo-qun
5.球面經緯線圖的分數色數高煒,梁立,夏幼明,GAOWei,LIANGLi,XIAYou-ming
6.一類由g-期望控制的概率測度的性質宋麗,JIAJun-fang
7.基于相對知識量重要度的屬性約簡算法賈俊芳,JIAJun-fang
8.具有階段結構和捕食者擴散的捕食系統研究馬小箭,MAXiao-jian
9.一元回歸在射表符合系數曲線制作中的應用梁文娟,江波,撒彥成,LIANGWen-juan,JIANGBo,SAYan-cheng
10.云岡石窟風化物的太赫茲光譜研究盧玉和,孟田華,楊成全,李海,LUYu-he,MENGTian-hua,YANGCheng-quan,LIHai
11.Fluent在YJ146A異步牽引電動機風路計算的應用王彩霞,景運革,WANGCai-xia,JINGYun-ge
12.反射式光電聯合變換相關器的設計張永玲,劉海峰,陳致君,ZHANGYong-ling,LIUHai-feng,CHENZhi-jun
13.光折變體全息光柵密集波分復用技術林巧文,劉紅梅,康永強,LINQiao-wen,LIUHong-mei,KANGYong-qiang
14.相鄰亮、暗孤子相互作用的比較李淑青,王愛國,馮中營,任全年,LIShu-qing,WANGAi-guo,FENGZhong-ying,RENGQuan-nian
15.低溫下固體的比熱容的量子論解釋閆世平,YANShi-ping
16.熒光法分析丙烯酰胺對人外周血淋巴細胞鈣穩態的影響王海雁,王曉麗,劉宏,馮峰,WANGHai-yan,WANGXiao-li,LIUHong,FENGfeng
17.1-(4,5-二甲氧基-2-苯甲酸)-3-(4-硝基苯)-三氮烯的合成及其與鎘(Ⅱ)的顯色反應許琳,孟雙明,王君玲,郝力強,XULin,MENGShuang-ming,WANGJun-ling,HAOLi-qiang
18.溫經散結湯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馬軍,劉冬巖,郭碧濤,MAJun,LIUDong-yan,GUOBi-tao
19.甘草鋅與甲硝唑治療尋常型痤瘡療效觀察高旭,李麗芬,GAOXu,LILi-fen
20.糖尿病防治模式的轉變解謙,張普陶,XIEQian,ZHANGPu-Tao
21.優雅蟈螽細胞減數分裂期染色體行為的觀察關曉利,GUANXiao-li
22.高壓氧綜合治療中重度顱腦損傷56例療效分析董秋信,DONGQiu-xin
23.抗腫瘤治療HBV復發的預防和治療劉芳,呂秀梅,LIUFang,LUXiu-mei
24.N+注入誘導肉蓯蓉種子萌發的研究白靜,張汝民,高巖,BAIJing,ZHANGRu-ming,GAOYan
25.微地震監測技術對塔山煤礦圍巖運動規律的研究周霖,ZHOULin
26.齒輪模數的現場測繪李紅英,LIHong-ying
27.引力場中的高斯定理在計算煤矸石重量方面的應用李顥,LIHao
28.華北區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研究楊秀麗,馮世偉,YANGXiu-li,FENGShi-wei
29.高校與高水平運動隊"體教結合"模式探析鄭焱,ZHENGYan
30.山西省民辦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現狀研究周文彪,李茂,ZHOUWen-bao,LIMao
篇2
英文名稱: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陜西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8-472X
國內刊號:61-1336/C
郵發代號:52-29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篇3
關鍵詞: 學習動機 自主學習 英語課堂教學 對策
一、學習動機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
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是辯證的,自主學習能產生學習動機,而動機又推動學習,二者相互關聯。正如奧蘇貝爾所說的:“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動機可以增加行為方式,促進學習,而所學到的知識反過來又可以增強學習的動機。因此,教師在增強動機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時,也應看到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本身就是下一步學習的動機。奧蘇貝爾和斯金納都一致認為,動機的問題不是如何“傳遞”動機,而是安排好學習與研究的條件,使之起強化作用的問題。學習動機對英語自主學習的影響,一般說來,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認知的相互作用過程之中,也不是通過同化機制發生作用,而是通過加強努力,集中注意和對自主學習的立即準備去影響認知的相互作用過程,猶如“催化劑”產生間接地增強與促進的效果。因此,學習動機的最佳水平隨課題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在比較容易的課題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課題難度的增加,學習動機過強或過弱,不僅對自主學習不利,而且對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難度不同的任務中,學習動機的強度影響解決問題的效率。
二、利用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確定內容
一節英語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需要通過完成一項或幾項具體的任務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從任務中引出課堂教學目標,從而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一項好的課堂教學是完成教學目的的關鍵,要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融入課堂教學中,使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要認真研究“新課標”,分析教材,確定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重點、難點、疑點,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以便確定相應的任務。
(二)布置任務
確定要完成的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后,教師要向學生具體詳細地講清任務,充分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認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后,如果覺得對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有主動學習的動機。
(三)學生實施
向學生講明要做什么后,教師不能采取“放鴨式”不管。因為教學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師,教學的指揮、調度仍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還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指導學生想辦法、找出路,特別是對學困生要給予必要的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三、掌握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對策之一是構建思路
為了使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抓出特色,教師可采取基本思路:即“深化認識、精心運作、注重實效、努力創新”。“深化認識”就要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自主學習這項工作,切實提高對抓好英語自主學習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適時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確立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指導思想;“精心運作”就是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多種舉措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角色,幫助學生樹立起英語自主學習的信心和英語自主學習的自覺性;“注重實效”就是保證英語自主學習質量,使英語自主學習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努力創新”就是要在沒有現成經驗的情況下,勇于實踐,認真總結,重視研究,深化認識,拓寬思路,探索出一條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路子,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模式。
(二)對策之二是構建框架
探索并指導學生建立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基本框架。1.以英語課程為單元組織教學,提供多種教學方式:面授、網絡課程、直播課堂等;2.充分發揮專業職責及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主導作用;3.英語課程輔導教師指導學生答疑并批改講評作業;4.教師提供信息服務,發揮教育、幫助、督促、溝通作用;5.組織學生入學指導與學習培訓;6.文字教材和多媒體輔導教材并用;7.建設分級平臺整合教學資源,網絡教育免費開放;8.設立校內外實踐英語教學基地。
(三)對策之三是構建措施
英語自主學習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即對文字教材進行自學,利用多媒體進行自學,參加本專業學習小組自學,認真完成平時規定的作業。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關于自主性的培養,從學校整體上講,可采取如下具體措施:1.通過入學教育,召開主題會和建立學生學習小組等形式;2.注重發揮學校、輔導教師、導學教師和學生家庭在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的助學、導學、督學、勸學的作用;3.逐步建立并完善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的環境機制;4.在構建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模式過程中,注重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導,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構建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全過程。
四、結語
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主動學習英語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應注意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基剛.21世紀大學英語導讀[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范誼.英語學習方法指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P?格里著.馬滌塵譯.實用英語教學法[M].武漢:重慶出版社,1987.
[4]王才仁,曾葡初.英語雙重活動教學法[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5]王長喜.21世紀大學英語全真課堂[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2.
[6]王初明.應用心理語言學――外語學習心理學研究[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7]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篇4
英文名稱: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雙月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語
種:
開
本:
國際刊號:1003-2843
國內刊號:51-1672/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7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刊名: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辦: 西南民族大學
周期: 雙月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3-2843
CN: 51-1672/N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曾用刊名:西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創刊時間:1975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篇5
2.隨機向量F-隱相補問題和相應的變分不等式問題魏輝,鄧磊,WEIHui,DENGLei
18.淡水魚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藥物敏感性研究張芬,丁詩華,孫翰昌,柴菁,黃利,張亞非,左一冰,唐毅,ZHANGFen,DINGShi-hua,SUNHan-chang,CHAIJing,HUANGLi,ZHANGYa-fei,ZUOYi-bing,TANGYi
19.不同部位皮下注射DNA疫苗對小鼠體液免疫的影響王和勇,向陽,唐亮,孫敏,WANGHe-yong,XIANGYang,TANGLiang,SUNMin
20.環氧合酶-2的DNA疫苗構建及其在COS-7細胞中表達羅恒,王和勇,向陽,唐亮,談立松,周彩存,孫敏,LUOHeng,WANGHe-yong,XIANGYang,TANGLiang,TANLi-song,ZHOUCai-cun,SUNMin
21.紅葉芥葉色性狀的cDNA-AFLP研究宋明,桑燕,湯青林,王志敏,楊洋,SONGMing,SANGYan,TANGQing-lin,WANGZhi-min,YANGYang
22.旅游活動對自然保護區游憩地帶植物的影響秦遠好,謝德體,王壯,QINYuan-hao,XIEDe-ti,WANGZhuang
23.基于BA/IAA的麻風樹離體再生體系的研究武春霞,李蕊,劉艷軍,穆俊麗,楊靜慧,WUChun-xia,LIRui,LIUYan-jun,MUJun-li,YANGJing-hui
24.白三葉草浸提液對樹莓根際土壤酶活性的影響隋寶強,張欣,鄧勝興,羅光杰,徐淑君,曾明,SUIBao-qiang,ZHANGXin,DENGSheng-xing,LUOGuang-jie,XUShu-jun,ZENGMing
25.食物對四紋豆象生長發育的影響曹新民,趙志模,趙先平,王進軍,鄧永學,豆威,CAOXin-min,ZHAOZhi-mo,ZHAOXian-ping,WANGJin-jun,DENGYong-xue,DOUWei
26.四川省大相嶺蝶類的生態地理分布李愛民,陳常卿,鄧合黎,劉文萍,LIAi-min,CHENChang-qing,DENGHe-li,LIUWen-ping
27.重慶市建設用地變化及其驅動力分析葛春葉,涂建軍,李寬,滕玉香,陳曉軍,GEChun-ye,TUJian-jun,LIKuan,TENGYu-xiang,CHENXiao-jun
28.農村宅基地流轉激勵機制研究——以重慶市璧山縣為例邱道持,趙亞萍,石永明,馮玲玲,QIUDao-chi,ZHAOYa-ping,SHIYong-ming,FENGLing-ling
29.農民工培訓驅動機理研究——以重慶市璧山縣為例石永明,邱道持,馮玲玲,趙亞萍,SHIYong-ming,QIUDao-chi,FENGLing-ling,ZHAOYa-ping
30.重慶都市區耕地面積變化與經濟發展相關性的實證分析魯春陽,楊慶媛,文楓,張彥濤,LUChun-yang,YANGQing-yuan,WENFeng,ZHANGYan-tao
31.油菜種子顏色分析軟件的設計與實現張合,唐章林,李加納,諶利,ZHANGHe,TANGZhang-lin,LIJia-na,CHENLi
32.基于灰色理論的壓電懸臂梁的振動主動控制研究鄧國紅,余雄鷹,歐健,張光輝,DENGGuo-hong,YUXiong-ying,OUJian,ZHANGGuang-hui
33.重復知盲現象中的序列位置效應郭亞橋,王麗麗,邱江,張慶林,GUOYa-qiao,WANGLi-li,QIUJiang,ZHANGQing-lin
34.性別刻板化人名推測判斷中的沖突效應韓燕,邱江,張慶林,HANYan,QIUJiang,ZHANGQing-lin
1.改進的Zakharov-Kuznetsov方程的精確分式解劉常福,戴正德,林清梅,LIUChang-fu,DAIZheng-de,LINQing-mei
2.用TT勢計算的CO分子的相互作用勢及輸運系數李應發,令狐榮鋒,呂兵,楊向東,LIYing-fa,LING-HURong-feng,LVBing,YANGXiang-dong
3.等效原理與引力場的能量-動量表示鄧昭鏡,DENGZhao-jing
4.亞甲藍循環伏安法測定肝素勾華,羅紅群,李念兵,GOUHua,LUOHong-qun,LINian-bing
5.順序統計量的幾乎處處中心極限定理童斌,彭作祥,趙勝利,TONGBin,PENGZuo-xiang,ZHAOSheng-li
6.N-苯酰基-N-對硝基苯基硫脲熒光受體對陰離子的識別研究宛瑜,葉鈴,王海營,吳翚,WANYu,YELing,WANGHai-ying,WUHui
7.自聚焦透鏡最佳離子交換時間的實驗研究劉姣,黃志強,劉德森,蔣小平,LIUJiao,HUANGZhi-qiang,LIUDe-sen,JIANGXiao-ping
8.Sine-Gordon方程的周期孤立波解劉震江,戴正德,李自田,LIUZhen-jiang,DAIZheng-de,LIZi-tian
9.線度和材料對雙層柱狀納米系統中電流的影響鄧于,吳強,DENGYu,WUQiang
10.時變拖后供給的易變質品的生產庫存陳六新,李軍,謝天帥,CHENLiu-xin,LIJun,XIETian-shuai
11.128Ce核yrast帶中U(5)-SU(3)相變的一種微觀理解汪紅,張歡,石筑一,雷玉璽,童紅,WANGHong,ZHANGHuan,SHIZhu-yi,LEIYu-xi,TONGHong
12.剛果紅分光光度法測定鏈霉素劉颯,劉紹璞,謝鋰紗,宋彥琪,胡小莉,LIUSa,LIUShao-Pu,XIELi-sha,SONGYan-qi,HUXiao-li
13.最大值密度函數的收斂速度藺富明,彭作祥,LINFu-ming,PENGZuo-xiang
14.氯化鋇共振瑞利散射法測定蜂蜜中硫酸鏈霉素殘留謝鋰紗,劉颯,盛毅,趙蜀軍,胡小莉,XIELi-sha,LIUSa,SHENGYi,ZHAOShu-jun,HUXiaoli
15.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蜂膠液中的6種有機酸孟霞,彭敬東,劉紹璞,MENGXia,PENGJing-dong,LIUShao-pu
16.紅外光譜振動偶合的密度泛函研究黎新,LIXin
17.有界區域上一類非線性拋物方程解的存在和爆破張興友,朱西華,ZHANGXing-you,ZHUXi-hua
18.一類帶非局源的退化拋物方程組解的整體存在與爆破張巖,宋小軍,ZHANGYan,SONGXiao-jun
19.分數布朗運動的極大似然估計金達,李星野,JINda,LIXing-ye
20.藥用保護植物黃連種子萌發特性研究張春平,何平,何俊星,王瑞波,張益鋒,ZHANGChun-ping,HEPing,HEJun-xing,WANGRui-bo,ZHANGYi-feng
21.基于MODIS數據提取廣西甘蔗信息技術初步研究丁美花,譚宗琨,熊文兵,匡昭敏,何燕,楊鑫,莫偉華,歐釗榮,DINGMei-hua,TANZong-kun,XIONGWen-bing,KUANGZhao-min,HEYan,YANGXin,MOWei-hua,OUZhao-rong
22.中國中藥材儲藏螨類名錄趙小玉,郭建軍,ZHAOXiao-yu,GUOJian-jun
23.紫色丘陵坡地不同用地類型土壤理化特征分析謝均強,史東梅,張兵,史曉梅,XIEJun-qiang,SHIDong-mei,ZHANGBing,SHIXiao-mei
24.基于ArcIMS的農場級膠園信息系統的研制侍慧宇,張培松,劉洪斌,武偉,林清火,羅微,SHIHui-yu,ZHANGPei-song,LIUHong-bin,WUWei,LINQing-huo,LUOWei
25.安徽省巢湖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安全評價朱偉,江長勝,郝慶菊,徐理超,ZHUWei,JIANGChang-sheng,HAOQing-ju,XULi-chao
26.貴州省陸地凈初級生產力的季節變化研究楊亞梅,胡蕾,武偉,劉洪斌,劉靜,YANGYa-mei,HULei,WUWei,LIUHong-bin,LIUJing
27.丘陵地區不同尺度下土壤養分空間變異特征的研究詹林慶,胡蕾,武偉,劉洪斌,ZHANLin-qing,HULei,WUWei,LIUHong-bin
28.不同Zn濃度對黑麥草生長及土壤養分的影響嚴寧珍,徐衛紅,李文一,熊治庭,YANNing-zhen,XUWei-hong,LIWen-yi,XIONGZhi-ting
29.FDT在EPA系統中的應用研究黃仁杰,劉楓,HUANGRen-jie,LIUFeng
30.基于GeoDatabase的重慶市柑橘果園數據管理模型研究王少青,武偉,劉洪斌,羅微,WANGShao-qing,WUWei,LIUHong-bin,LUOWei
31.平坦Ricean衰落信道模型的DSP實現劉東卓,匡紅剛,周穎華,LIUDong-zhuo,KUANGHong-gang,ZHOUYing-hua
32.一種結合Subband-NDFT和改進Goertzel濾波器的DTMF解調算法陳通,張羲,CHENTong,ZHANGXi
33.基于機器視覺的煙塵在線監測的研究任艷君,胡方霞,陳興龍,RENYan-jun,HUFang-xia,CHENXing-long
34.地震反射波法在隧道施工超前預報中的應用研究王渝培,WANGYu-bei
35.節能建筑材料的應用廉京哲,LIANJing-zhe
36.基于ARM9的汽車行駛記錄儀研究楊奕,陳新崗,施幫利,YANGYi,CHENXin-gang,SHIBang-li
1.非交換圖與群的結構曹慧,曹洪平,CAOHui,CAOHong-ping
2.子群的性質對有限群結構的影響李方方,曹洪平,LIFang-fang,CAOHong-ping
3.降序有限部分變換半群的冪等元秩高榮海,徐波,GAORong-hai,XUBo
4.具有Holling-Ⅲ功能反應和脈沖效應的捕食者食餌系統的持續生存與周期性李祖雄,黃健民,陳蘭蓀,LIZu-xiong,HUANGJian-min,CHENLan-sun
5.多值廣義混合隱似平衡問題解的迭代算法臧小燕,鄧磊,ZANGXiao-yan,DENGLei
6.廣義強一致ψ半壓縮算子的帶誤差修正多步Ishikawa迭代的收斂性劉奇飛,鄧磊,LIUQi-fei,DENGLei
7.廣義混合似變分不等式的近似點-投影算法方長杰,陳勝蘭,王長有,FANGChang-jie,CHENSheng-lan,WANGChang-you
8.w*-連續矩陣半群的生成元定理及其在Morkov鏈中的應用文興易,李揚榮,郭常超,WENXing-yi,LIYang-rong,GUOChang-chao
9.廣義分支過程矩陣生成的積分半群及其性質常小新,李楊榮,CHANGXiao-xin,LIYang-rong
10.亞純函數的分擔值與正規族胡中偉,HUZhong-wei
11.一個涉及重極點的亞純函數的正規定則張漢,謝東,張慶德,ZHANGHan,XIEDong,ZHANGQing-de
12.稠密相對正則語言的一些性質黃磊,喻厚義,谷偉平,HUANGLei,YUHou-yi,GUWei-ping
13.姜黃素雙肟酯衍生物的合成與生物活性研究羅金香,丁偉,張永強,吳靜,周剛,王嵐,張珊,LUOJin-xiang,DINGWei,ZHANGYong-qiang,WUJing,ZHOUGang,WANGLan,ZHANGShan
14.中梁山巖溶區坡耕地土壤侵蝕137Cs法研究賈紅杰,傅瓦利,張治偉,文志林,李芹,譚貞學,JIAHong-jie,FUWa-li,ZHANGZhi-wei,WENZhi-lin,LIQin,TANZhen-xue
15.不同茶樹品種脂肪酸和糖苷類香氣前體分析廖書娟,童華榮,LIAOShu-juan,TONGHua-rong
16.甘藍與甘藍型油菜-蘿卜d染色體附加系雜交F1代的獲得與鑒定李倩,丁云花,李成瓊,簡元才,李麗,LIQian,DINGYun-hua,LICheng-qiong,JIANYuan-cai,LILi
17.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對草莓的保鮮研究姚閩娜,陳緣緣,鄧榮華,陳藝勤,楊艷,劉秋麗,YAOMin-na,CHENYuan-yuan,DENGRong-hua,CHENYi-qin,YANGYan,LIUQiu-li
18.家蠶脂肪體原代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洪開麗,潘敏慧,田志強,杜娟,魯成,HONGKai-li,PANMin-hui,TIANZhi-qiang,DUJuan,LUCheng
19.小鼠胚泡圍著床期子宮內膜骨橋蛋白的表達冉靜,劉學慶,陳雪梅,王應雄,何俊琳,RANJing,LIUXue-qing,CHENXue-mei,WANGYing-xiong,HEJun-lin
20.新蚜蟲癘霉對不同地區兩種體色生物型桃蚜的毒力測定陳斌,李正躍,華,桂富榮,和淑琪,白華楠,CHENBin,LIZheng-yue,XUFa-hua,GUIFu-rong,HEShu-qi,BAIHua-nan
21.黃瓜幼苗根系對Na2CO3脅迫的適應機制研究孫涌棟,谷永慶,羅未蓉,李新崢,SUNYong-dong,GUYong-qing,LUOWei-rong,LIXin-zheng
22.牡蠣凍藏期間脂肪氧化影響因素研究陳慧斌,王梅英,王則金,陳麗嬌,CHENHui-bin,WANGMei-ying,WANGZe-jin,CHENLi-jiao
23.中藥材植物川芎的3種新病害鑒定記述譚萬忠,王立東,李培,王志坤,王教敏,TANWan-zhong,WANGLi-dong,LIPei,WANGZhi-kun,WANGJiao-min
24.甘藍THL1真核表達載體構建及其蛋白質結構預測孟繁敏,高啟國,朱利泉,王小佳,MENGFan-min,GAOQi-guo,ZHULi-quan,WANGXiao-jia
25.巴西橡膠樹谷氨酸脫氫酶基因cDN段克隆及表達分析馮仁軍,盧利方,程萍,袁克華,張銀東,FENGRen-jun,LULi-fang,CHENGPing,YUANKe-hua,ZHANGYin-dong
26.四川野生蕎麥資源地理分布的調查研究王安虎,夏明忠,蔡光澤,任迎虹,WANGAn-hu,XIAMing-zhong,CAIGuang-ze,RENGYing-hong
27.溫度對芥藍幼苗膜脂過氧化系統的影響楊運英,楊暹,YANGYun-ying,YANGXian
28.矮牽牛耐熱性研究王鳳蘭,黃子鋒,周厚高,葉威方,譚錫強,WANGFeng-lan,HUANGZi-feng,ZHOUHou-gao,YEWei-fang,TANXi-qiang
29.不同強度的UV-B輻射對蠶豆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張紅霞,吳能表,洪鴻,ZHANGHong-xia,WUNeng-biao,HONGHong
30.基于分形理論的區域土地利用類型探討——以重慶市沙坪壩區為例張麗,楊慶媛,馮應斌,ZHANGLi,YANGQing-yuan,FENGYing-bin
31.指紋方向圖算法研究與實現楊小青,楊浩,楊夏,YANGXiao-qing,YANGHao,YANGXia
32.中國園林疊山美的結構要素與評價龍鳳,李紹才,孫海龍,楊立霞,李敏倩,LONGFeng,LIShao-cai,SUNHai-long,YANGLi-xia,LIMin-qian
33.中國古典園林園路美的結構要素與排序楊立霞,李紹才,孫海龍,龍鳳,李敏倩,YANGLi-xia,LIShao-cai,SUNHai-long,LONGFeng,LIMin-qian
篇6
2.Rosenau方程的一個新的守恒差分格式胡勁松,王玉蘭,HUJin-song,WANGYu-lan
3.基于智能檢測的DNA序列載體片段清除工具李生林,謝洪濤,高黎,LISheng-lin,XIEHong-tao,GAOLi
4.氟化并五苯分子在半金屬Ga表面的自組裝單層尹世忠,王俊忠,YINShi-zhong,WANGJun-zhong
5.稀有衰變過程Bu+π+l+l-,p+l+l-與top夸克雙Higgs模型下新物理效應陳中銀,呂林霞,CHENZhong-yin,LvLin-xia
6.ScnN(n=2~12)團簇的結構與穩定性研究龍曉霞,程正富,代武春,LONGXiao-xia,CHENGZheng-fu,DAIWu-chun
7.多元單相系的平衡態統計分布及其Nr-E-V分布的實用性惠治鑫,HUIZhi-xin
8.任意運動帶電粒子間相互作用的計算鄧先金,鄺向軍,DENGXian-jin,KUANGXiang-jun
9.基于Mathematica5.0的夸克-反夸克束縛態薛定諤方程的數值解法李澤濤,黃雙林,LIZe-tao,HUANGShuang-lin
10.低雜波電流驅動等離子體中熱電導的分析侯德東,代飛,竹錦霞,HOUDe-dong,DAIFei,ZHUJin-xia
11.流動注射化學發光法測定間苯二酚劉楊,LIUYang
12.一個非線性差分方程組解的表現張千宏,徐昌進,ZHANGQian-hong,XUChang-jin
13.廣義Navier-Stokes方程的正則性羅玉文,LUOYu-wen
14.兩個均勻總體區間測度比的估計與檢驗鄭發美,ZHENGFa-mei
15.一類新的圖簇的伴隨分解定理及其補圖的色等價性侯海存,張秉儒,HOUHai-cun,ZHANGBing-ru
16.二階線性常微分方程的兩點邊值問題的新解法馬翠,周先東,宋麗娟,MACui,ZHOUXian-dong,SONGLi-juan
17.對我國城鄉體育失衡發展現狀的研究熊雪梅,任貞玲,梁建平,宋娜梅,XIONGXue-mei,RENZhen-ling,LIANGJian-ping,SONGNa-mei
18.數據包絡分析在優化衛生資源配置中的應用——以重慶市鄉鎮醫院為例劉利,賀向前,王釗,LIULi,HEXiang-qian,WANGZhao
19.隨機噪聲對混沌系統復雜度的影響蔣玲,JIANGLing
20.錳(Ⅳ)-D-異抗壞血酸流動注射化學發光測定甲醛劉希東,徐文峰,廖曉玲,LIUXi-dong,XUWen-feng,LIAOXiao-ling
21.嘉陵江鉻鹽生產廠段嘉陵江水質鉻污染狀況及風險評價古昌紅,丁社光,GUChang-hong,DINGShe-guang
22.levy模型下復合期權的定價楊芝艷,茹正亮,YANGZhi-yan,RUZheng-liang
23.盤龍河流域近45年氣溫和降水變化特征分析王平,任賓賓,劉紅楠,易超,WANGPing,RENBin-bin,LIUHong-lan,YIChao
24.昭通基本煙田氣候適宜性評價分區黃韡,查宏波,何湘華,李曉燕,楊軍章,HUANGWei,ZHAHong-bo,HEXiang-hua,LIXiao-yan,YANGJun-zhang
25.基于.NET求解TSP的貪心基因庫并行算法范小勤,胡能發,畢朝暉,FANXiao-qin,HUNeng-fa,BIZhao-hui
26.基于改進的多因素模糊算法的網絡模型定量分析張裔智,劉建峰,孫波,ZHANGYi-zhi,LIUJian-feng,SunBo
27.論機床的數控化改造劉明生,向六昭,LIUMing-sheng,XIANGLiu-zhao
28.人體動作姿態的自動識別方法研究黃國范,程小平,任菲,HUANGGuo-fan,CHENGXiao-ping,RENFei
29.一種分布式編譯平臺的設計與實現潘峰,席泓,張儒良,PANFeng,XIHong,ZHANGRu-liang
30.圓諧小波聯合變換相關系統用于指紋識別袁怡圃,劉懷如,YUANYi-pu,LIUHuai-ru
31.基于WebService的烘焙ERP系統設計劉忠利,羅文,李法平,LIUZhong-li,LUOWen,LIFa-ping
32.LabVIEW在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中的應用蔡共宣,CAIGong-xuan
33.基于信息量的Web表格信息抽取方法曾廣樸,陶維安,ZENGGuang-pu,TAOWei-an
34.面向產品生命周期的機械CAD系統評價體系胡方霞,李冬英,HUFang-xia,LIDong-ying
35.基于混沌電路的同步控制實驗箱的設計危雨軒,段書凱,熊靈,丁建松,李海艷,WEIYu-xuan,DUANShu-kai,XIONGLing,DINGJian-song,LIHai-yan
36.橋梁隧道的交通優化模型郝霞,范定一,亢廣麗,林平,HAOXia,FANDing-yi,KANGGuang-li,LINPing
37.TX頻帶互調干擾對GSM網絡影響分析袁勇,YUANYong
38.重慶市南岸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研究李杰,范毅,曾雪梅,LIJie,FANGYi,ZENGXue-mei
39.現代山地經濟系統開發及發展模式——以重慶市三峽庫區為例馮佺光,FENGQuan-guang
40.教育實踐"長效制"與"階段制"個案研究——以高師音樂專業教育實習改革與管理為例黃敏,HUANGMin
41.AAW學校-社區環境教育模式探析肖征,李遠蓉,盧一卉,XIAOZheng,LIYuan-rong,LUYi-hui
42.用單縫衍射實驗詮釋不確定度關系的不妥之處張昌芳,ZHANGChang-fang
43.復合阻力作用下復擺振動的研究何松林,黃焱,HESong-lin,HUANGYan
44.磁聚焦法測量電子荷質比實驗理論探究史文奎,陳曉莉,SHIWen-kui,CHENXiao-li
45.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網絡化教學模式的建構與探討王強,石夏燕,馬學兵,WANGQiang,SHIXia-yan,MAXue-bing
1.同階子群個數的集合為{1,p+1}的有限群的完全分類陳彥恒,賈松芳,CHENYan-heng,JIASong-fang
2.兩個包含r角形數補數的復合函數的漸近公式黃煒,HUANGWei
3.一類新圖的匹配唯一性詹福琴,喬友付,趙麗棉,ZHANFu-qin,QIAOYou-fu,ZHAOLi-mian
4.滿足某些不等式條件的置換與二分圖汪小玲,WANGXiao-ling
5.T(1,1,t,3,1)的色唯一性毛建樹,MAOJian-shu
6.延拓矩陣Rayleigh商的近似奇異子空間吳強,WUQiang
7.一類次二次哈密爾系統的多重次調和解晏勝華,吳行平,唐春雷,YANSheng-hua,WUXing-ping,TANGChun-lei
8.非擴張映像和非擴展映像公共不動點的強收斂定理高興慧,馬樂榮,周海云,GAOXing-hui,MALe-rong,ZHOUHai-yun
9.Banach空間中增生算子的粘滯逼近問題馬樂榮,高興慧,周海云,MALe-rong,GAOXing-hui,ZHOUHai-yun
10.漸近非擴張映射的粘滯逼近方法聞道君,鄧磊,WENDao-jun,DENGLei
11.強偽壓縮集值映象不動點的帶誤差的三重迭代逼近胡洪萍,王琳琳,夏亞榮,HUHong-ping,WANGLin-lin,XIAYa-rong
12.一類單調二元算子方程組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李小娜,李宏飛,崔艷蘭,LIXiao-na,LIHong-fei,CUIYan-lan
13.關于射影平坦的擬愛因斯坦度量的結構聶智,NIEZhi
14.干擾源對3人量子囚徒困境上策均衡預期收益的影響聶靖,NIEJing
15.稀土釹-苯甲酰甘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研究王艷,聶光華,但悠夢,胡衛兵,WANGYan,NIEGuang-hua,DANYou-meng,HUWei-bing
16.甜瓜嫩芽葉尖的染色體計數新方法研究易鼎杰,梁國魯,YIDing-jie,LIANGGuo-lu
17.6株越橘實生苗的染色體核型分析林曉露,江一北,陳凌,李政,李凌,LINXiao-lu,JIANGYi-bei,CHENLing,LIZheng,LILing
18.農桿菌介導的美洲商陸抗病毒蛋白基因對非洲菊遺傳轉化研究江一北,李政,林曉露,陳凌,李凌,JIANGYi-bei,LIZheng,LINXiao-lu,CHENLing,LILing
19.巨孢球囊霉的富集培養研究胡芹,楊曉紅,張永艷,劉超怡,HUQin,YANGXiao-hong,ZHANGYong-yan,LIUChao-yi
20.遮蔭對頭花蓼形態和生理指標的影響吳宗萍,WUZong-ping
21.凌風草組織培養體系的建立李春平,李名揚,易小林,皮偉,李娜,LIChun-ping,LIMing-yang,YIXiao-lin,PIWei,LINa
22.金沙江干熱河谷土壤種子庫植被恢復潛力研究李興隆,王道杰,林勇明,鄭文輝,LIXing-long,WANGDao-jie,LINYong-ming,ZHENGWen-hui
23.化學誘變劑EMS篩選越橘莖尖抗旱突變體的初步研究陳凌,張文玲,張敏,李政,李凌,CHENLing,ZHANGWen-ling,ZHANGMin,LIZheng,LILing
24.外源維生素對鹽脅迫下黃瓜種子發芽特性的影響楊萍,羅慶熙,張珂珂,柳翠霞,劉健偉,YANGPing,LUOQing-xi,ZHANGKe-ke,LIUCui-xia,LIUJian-wei
25.變精度下近似算子與程度上近似算子的差運算張賢勇,熊方,莫智文,ZHANGXian-yong,XIONGFang,MOZhi-wen
26.領域知識結構的形式化表示方法劉益,唐遠翔,LIUYi,TANGYuan-xiang
27.新構造運動對西南地區石漠化形成的影響嚴寧珍,YANNing-zhen
28.珠心算的認知機制及其與認知能力的關系許曉華,司繼偉,汪飛,XUXiao-hua,SIJi-wei,WANGFei
29.對1979-2009年我國網球研究的文獻分析關曉燕,陳玉容,彭莉,GUANXiao-yan,CHENYu-rong,PENGLi
30.中外優秀女子網球運動員身體形態特征的對比分析郭立亞,鄔孟君,嚴世剛,陳馬強,GUOLi-ya,WUMeng-jun,YANShi-gang,CHENMa-qiang
31.體育高考評分標準研究——修正體育高考立定跳遠項目評分標準曾凡波,覃朝玲,陳麗,ZENGFan-bo,QINChao-ling,CHENLi
32.我國2000-2008年少數民族體育科研文獻的計量分析馮發金,張信文,楊宗友,FENGFa-jin,ZHANGXin-wen,YANGZong-you
33.重慶市社區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向劍文,郭立亞,XIANGJian-wen,GUOLi-ya
34.和諧社會背景下和諧體育的構建及其實現羅仕貴,LUOShi-gui
35.土荊芥植株化感作用對5種農作物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劉長坤,鄧洪平,尹燦,雷勝勇,LIUChang-kun,DENGHong-ping,YINCan,LEISheng-yong
36.西南大學校園種子植物區系組成及特征分析字發,彭黎立,張登萍,張家輝,鄧洪平,ZIFa,PENGLi-li,ZHANGDeng-ping,ZHANGJia-hui,DengHong-ping
37.蝎子草浸膏的抗炎、抗痛風及鎮靜作用研究向少能,劉媛,王潔,李丹,朱奕,陳章寶,XIANGShao-neng,LIUYuan,WANGJie,LIDan,ZHUYi,CHENZhang-bao
38.不同種植密度紫蘇產量研究孫燕玲,張玉方,盧進,劉曉林,SunYan-ling,ZHANGYu-fang,LUJin,LIUXiao-lin
39.虎皮鸚鵡血細胞的光鏡和電鏡觀察王昱,WANGYu
40.重慶市特有植物及其園林應用價值分析劉明春,曹曉麗,王海洋,鞏玉娟,LIUMing-chun,CAOXiao-li,WANGHai-yang,GONGYu-juan
41.溫度和鹽脅迫對金蕎麥和蕎麥種子萌發的影響何俊星,何平,張益鋒,張春平,HEJun-xing,HEPing,ZHANGYi-feng,ZHANGChun-ping
42.長雄野生稻黑殼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遺傳研究鄧偉,周家武,李靜,胡鳳益,徐鵬,鄧先能,王荔,陶大云,DENGWei,ZHOUJia-wu,LIJing,HUFeng-yi,XUPeng,DENGXian-neng,WANGLi,TAODa-yun
43.水楊酸對UV-B脅迫下黃瓜熒光特性和抗氧化力的影響胡麗濤,吳能表,陳鳳娟,馬紅群,洪鴻,張揚歡,孫金春,HULi-tao,WUNeng-biao,CHENFeng-juan,MAHong-qun,HONGHong,ZHANGYang-huan,SUNJin-chun
44.藍、紫粒小麥籽粒蛋白營養及抗氧化性研究謝景梅,馬永甫,胡雪琴,范曾麗,宗學鳳,張建奎,XIEJing-mei,MAYong-fu,HUXue-qin,FANZeng-li,ZONGXue-feng,ZHANGJian-kui
45.不同性別的川南山地黃牛生長曲線分析王玲,左福元,周沛,熊廷奎,WANGLing,ZUOFu-yuan,ZHOUPei,XIONGTing-kui
46.豬前脂肪細胞增殖與分化的初步觀察陳紹紅,陳育峰,劉鈾,劉艷芬,CHENShao-hong,CHENYu-feng,LIUYou,LIUYan-fen
47.麥穗魚的血液學特征趙海鵬,黃林,張耀光,ZHAOHai-peng,HUANGLin,ZHANGYao-guang
48.EMS對油菜種子萌發的影響原小燕,李加納,劉列釗,YUANXiao-yan,LIJia-na,LIULie-zhao
49.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傳承與融合——以巫溪馬鎮壩新區南北中軸線景觀規劃設計為例葉綿源,周建華,康敏,YEMian-yuan,ZHOUJian-hua,KANGMin
50.現代企業景觀設計中歷史文脈的表達——以重鋼環保搬遷長壽新區景觀設計為例于茂霞,周建華,欒學寬,李曉霞,YUMao-xia,ZHOUJian-hua,LUANXue-kuan,LIXiao-xia
51.基于環境危險等級的民爆器材廠區植物配置對策——以重慶順安爆破器材廠為例高駱秋,秦華,駱暢,李淙鈺,GAOLuo-qiu,QINHua,LUOChang,LICong-yu
52.基于視覺單詞樹的快速圖像檢索梁柱,LIANGZhu
53.OLAP技術在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分析評估中的應用曾錚,張自力,殷員分,蔡海敏,ZENGZheng,ZHANGZi-li,YINYuan-fen,CAIHai-min
54.情感識別中脈搏信號的特征提取與分析葛臣,劉光遠,龍正吉,GEChen,LIUGuang-yuan,LONGZheng-ji
55.基于改進ADAdaBoost算法的人眼檢測向本科,程小平,劉濤,XIANGBen-ke,CHENGXiao-ping,LIUTao
56.幾種藥劑對馬鈴薯原種晚疫病的控制及對產量影響的研究彭曉明,張志東,黃芝棟,張洪,張青龍,PENGXiao-ming,ZHANGZhi-dong,HUANGZhi-dong,ZHANGHong,ZHANGQing-long
57.GIS和RS輔助下的工業園區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研究——以重慶李渡工業園區為例高志勇,田永中,易佳,文楓,王冰,GAOZhi-yong,TIANYong-zhong,YIJia,WENFeng,WANGBing
58.基于灰色預測模型的重慶市入境旅游客流量預測楊名桂,楊曉霞,YANGMing-gui,YANGXiao-xia
59.基于GIS與空間可達性的小城鎮公園布局研究——以佛山市大瀝鎮為例黎世兵,況明生,李惠敏,LIShi-bing,KUANGMing-sheng,LIHui-min
60.數學教師數學知識的性質及對其大學數學教育的啟示方勤華,FANGQin-hua
61.學科教學論教師從教背景分析與專業化探討——以貴州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為例余彭娜,羅元輝,孫敏,鄧洪平,YUPeng-na,LUOYuan-hui,SUNMin,DENGHong-ping
62.西南大學地理科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蔣勇軍,JIANGYong-jun
篇7
EDA技術涉及面廣,內容更新也快,可以說凡是通過計算機來進行電子系統設計的相關技術都能歸入EDA范疇,那么在有限學時和內容增長的情況下,對教學內容的取舍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目前在大多數高校的相關學科中,EDA技術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已成為共識,但對其教學內容及實驗安排上,至今尚有諸多不同看法。而河南農業大學課程組教師考慮農科院校培養實用型、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同時結合實踐專家現場研討會和企業調研,對原有知識體系進行解構,以掌握基本技能為主,兼顧內容系統性為教學指導原則,在理論方面應將基本原理和方法流程等共性問題作為重點來講述。譬如:可編程邏輯器件是EDA得以實現的硬件基礎,然而對于初學者卻無需對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CPLD內部的詳細硬件結構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習。所以對于這部分內容可只講FPGA/CPLD的硬件結構區別,可以讓感興趣的學生自學,針對器件的特性,重點使學生學會選擇和配置器件,這樣并不影響后面硬件描述語言的學習。硬件描述語言是電子系統硬件行為描述、結構描述、數據流描述的語言,是EDA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這種語言,數字電路系統的設計可以從抽象到具體(從頂層到底層)逐層描述描述設計思想,用一系列分層次的模塊來表示極其復雜的數字系統。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并以成為IEEE標準的硬件描述語言是VHDL和VerilogHDL。有關專家認為,在新世紀中,VHDL與VerilogHDL語言將承擔起幾乎全部的數字系統設計任務。考慮到VHDL發展較早,語法嚴格,國內VHDL的參考書很多,便于查找資料,而VerilogHDL的參考書相對較少,而且verilog自由的語法也容易讓初學者出錯,對于本科階段的學生學習一種硬件描述語言就足夠實踐用,所以只講述VHDL語言。對于VHDL語言部分的講解,對實際應用中最常用的語句進行重點細致講解,要求學生達到熟練應用的水平,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對于尚不能綜合的語句、語法僅作一般性介紹,可作為學生自學內容。關于軟件開發工具部分的授課,根據對河南農業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研看,目前讓畢業生真正直接承擔比較復雜的現代EDA技術設計開發任務的崗位比較少,大部分畢業生從事的是一些與現代EDA技術相關的崗位,這些崗位對學生最為重要的要求是學生應具備現代EDA技術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為此以QuartusII為開發平臺,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和設計流程,熟悉實驗開發系統,以提高學生理解和掌握現代EDA技術設計理念為核心,從而強化學生的專業素質。
2教學實施方式的改變
古今中外積累的有效教學方法十分豐富,但每種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點、適用范圍和應用條件。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EDA技術自身特點決定了它的學習內容和方式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自身的規律和獨特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拘泥于某幾種教學方法,而應根據授課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多種教學方法的穿插運用,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是根據多年教學工作經驗進而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嘗試性改革研究。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獨立開課,沿襲先理論后實踐的方式,理論教學環節整堂課以教師為主,盡管任課教師語言也生動幽默,也注意課堂與學生互動,但無奈在學生對EDA技術一無所知的大背景下處于被動學習的授課模式下,開課之初就面臨大量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得學生只能機械記憶,很難有學習積極性。實踐環節以傳統驗證性試驗為主,擴展性不足,并且這種理論和實踐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完成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教學有效性不強。因此探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和系統設計能力的教學方法很重要。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必須緊密結合。盡管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高效的特點,但如果單純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EDA課程教學,使得以教師講解為主,學在圖片之間的切換中雖然所獲得的信息量很大,但幾乎沒有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且容易給造成學生視覺、心里疲勞,從而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故此,采用一體化教學方式,即把上課地點從普通多媒體教室轉移到有黑板、投影儀、試驗箱的實驗室或機房(根據授課內容確定)。在這種授課環境中,任課教師可以充分整合資源,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為了在開課之初就使學生對該課程產生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盡快對電子線路設計的完整性有主觀認識,增強學生熟練操作技能,教師應打破教材章節的界限,選擇代表性的電路實例作為教學單元模塊,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來安排。在首次授課時,可借助板書和多媒體課件,采用啟發式提問和直接講授結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通過探究式學習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點和原理。這之后的授課就可以用原理圖輸入法設計簡單電路,讓學生熟悉QuartusII這一平臺的同時也掌握了原理圖輸入設計方法,學生自己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動手操作,學習興趣就得到提高。對于EDA技術課程中另一個關鍵章節硬件描述語言,授課教師要考慮到本課程側重于應用這一特點,在教學中仍像學習C語言那樣逐條介紹語法是不適用的,教師應該把具體典型實例引入課堂。比如數字電子鐘設計,將此設計分為時、分、秒三個子任務,通過對這幾個子任務的講解,就可以讓學生很好的掌握VHDL語言基本的語句現象極其使用方法。再比如學習“鍵盤輸入電路”這個內容時,教師提示鍵盤掃描的原理是行列矩陣掃描,從而讓學生在對其原理理解的基礎上學習采用硬件描述語言來實現鍵盤輸入電路,這樣使學生既在具體情境中設計了電路也同時為后面學習模塊化的系統設計打下基礎。此外,老師在課堂上以把握時間為前提下將語句寫在軟件界面中,同時講解,實例中的部分語句還可空出來由學生完成填寫并顯示仿真界面。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把握語法要點。為了讓學生持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理解和掌握現代EDA技術設計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大量切近生活實例展開,將實踐環節按照難易程度分層次的完全滲入課堂,比如交通信號燈控制、數碼譯碼顯示、全加器、邏輯表決器、接口與通信模塊、虛擬儀表等,從而讓學生有這門課是實用的認知。這種一體化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這里授課教師要注意避免使學生進入一個誤區,教師應明確告訴EDA技術課程不是僅學習一種開發工具軟件或是學習一種語言,更不是某個軟件的操作,告訴學生本課程的學習重心在于掌握設計電子系統的基本設計方法。因為軟件也好,語言也罷,始終只是工具,且更新比較快,比如曾被業界認為最優秀的PLD開發平臺之一的MAX+PLUSII軟件目前也由QuartusII替代。此外老師還應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媒體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各種電子設計競賽中的題目,可由老師將其拆解為若干子任務,引導學生由前期系統設計驗證仿真到實際電路的設計制作,以便學生把握當今技術本身發展動向,進而對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自主深入的學習。
3改變考核體系,突出技能考核
對學生進行成績考核是考察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狀況檢驗的必要途徑。好的考核體系能促進和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而不好的考核體系可能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EDA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不僅要讓學生領會設計思路和理念,也要讓學生能夠將理念和思路應用到實際系統中。傳統的試卷考核對本課程來說不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試卷考核沒有讓學生擺脫長期形成的“應試心態”,從而學生學習EDA主要精力用于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并沒有考察學生實際分析、應用和創新能力。針對這種情況,調整了考核體系。首先,考慮到理論是進行實踐的基礎,所以傳統的試卷考試不能摒棄,這里需要出題老師花費心思引導學生對重點理論內容進行掌握,但這一環節在最終成績中的比例只占30%。第二部分成績是根據學生平時課堂表現給出,這里不僅僅是出勤率的問題,因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課堂包含了實踐環節,所以這里除了看學生課堂上的活躍度(主要是看否積極參與提問和回答情況),更重要的是看學生在課堂實際操作環節的表現,主要查看實驗操作熟練程度(查看包含軟件基本操作、程序編輯編譯、仿真、下載、差錯、試驗箱連線及結果演示等方面的能力),根據上述課堂表現再結合提交的實驗報告情況給出第二部分成績,這部分成績同樣占最終成績的30%。而第三部分的成績是和課程設計掛鉤的,具體實施是這樣進行的,在開課之初就公布設計題目和設計要求(也可學生自選題目),學生根據設計要求自行分組(原則上每組2~3人),查找資料、制定方案、寫代碼等,直到完成設計報告,期間老師需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引導,這一環節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最后教師驗收設計成果,包括檢查代碼、模塊調試、系統仿真、硬件下載及學生答辯情況(主要是EDA技術基本知識與課程設計相關知識),給出占最終成績40%的成績。盡管這種考核體系毫無疑問增加了任課教師的工作量,但正是通過這種考核體系,才更能夠較為全面的考核學生,不僅檢查了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考察了動手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這種突出技能考核模式提高了學生在設計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有助于培養了學生工程設計能力。
4結束語
篇8
[關鍵詞]自主學習 慕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02-0231-01
隨著網絡時代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一種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慕課(MOOC)”,作為一種全新的在線教育模式,徹底變革了大學生受教育的傳統方法,成為了大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自主學習新方式。
一、“慕課”的定義、起源及發展
慕課,全稱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注冊成功之后,不分國籍和年級,不受時空限制,可以隨時學習,自主管理學習進度。慕課的發展歷程短暫卻輝煌。加拿大高校的戴夫和布萊恩首創了MOOC這一術語。美國的Coursera、edx以及Udacity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慕課”平臺,被稱為“慕課三巨頭”,涵蓋很多世界名校的課程視頻。
二、“慕課”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及趨勢
“慕課”在國外呈現出一種快速增長的趨勢,原因是MOOC在國外的教學模式日臻成熟,使批量制作課程成為可能,國外還有許多成熟的“慕課”供應商,例如斯坦福大學Stanford Online、澳洲MOOC平臺Open2Study等。“慕課”于2013年進軍中國,逐漸成為一種眾人矚目的教育模式。“三巨頭”中已有兩個進軍中國教育領域。中國慕課融合優秀課程資源,向高校師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服務,實現課程資源的最大化共享,提升高等教育質量。雖然目前尚處于萌芽階段,中國“慕課”會不斷完善發展。
三、基于“慕課”的大學生自主學習方式
大學生利用“慕課”這種全新的網絡課程平臺進行學習,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具有很多先進性和優越性。“慕課”課程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學習者通過反復觀看對知識點進行鞏固,深入理解、強化復習。還可以針對任課教師提問,與其他學習者共同探討學術問題、交換想法。
(一)學習時間靈活自由
傳統課堂以課程表的形式規定了每節課的上課時間,學習狀態固化,但是“慕課”的自主學習模式卻更為先進,“慕課”將課程的所有課時章節都同時到網絡上,學習者可以選擇感興趣的課程進行課外拓展學習,隨時觀看“慕課”課程,并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安排學習進度與學習時間,學習時間、學習地點不受約束。
(二)學習狀態靈活可控
“慕課”學習主要通過視頻的形式實現的,而視頻可以不斷暫停、快進、快退和反復播放,雖然大多數“慕課”后臺為了學習者完整地觀看視頻,禁止了快進視頻的功能,但暫停和后退的功能卻保留了下來,學習者的學習條件更加便利。例如,學習者可以把視頻暫停,整理筆記或深入思考后再繼續播放視頻,或者對并未聽懂或未理解的內容可以把視頻快退回去重新觀看。學習者可以靈活操控自己的學習狀態,徹底了改變傳統課堂中同學被動學習、缺乏思考的局面。
(三)個性化自主學習實現
很多高校把優秀課程或名師講授課程錄制下來,到大學開放“慕課”平臺,注冊用戶可以足不出戶地聆聽名校名師的課程。除了規定課程,學習者可以隨心所欲的收看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擴展學習視野,滿足個性化自主學習的需要,還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體驗海外知名高校如哈佛、牛津等名校的教學,改善了以往傳統教學局限于本校教師的狀況,并利用“慕課”自主地強化自己相對薄弱的知識,完善個人的知識體系,實現自主全面發展。
(四)學習成本經濟適用
利用“慕課”進行自主學習,具有支付費用低廉、成本經濟適用的特點。一個教師可以將知識通過“慕課”平臺傳遞給數以萬計或百萬計的學習者,避免了傳統教學人數有限的弊端。“慕課”不需要教材,任課教師會將教材或講義提綱及參考資料、習題電子版上傳到網絡上,學習者可以進行免費下載,省卻了購買教材的費用。學習者還可以免費無數次地聽同一門課程,大大縮減了學習的經費和成本。
斯坦福大學的校長將“慕課”比作教育史上的“一場數字海嘯”,在這場“數字海嘯”中,享受來自世界的優秀課程資源的夢想不再是天方夜譚。“慕課”在國內將正式成為高校的教學手段之一,使教師教學更加多樣化,學生學習更加自主化。
【參考文獻】
篇9
1信息技術輔助下的自主課堂教學模式,促進頂尖人才的培養
大學數學教學自主課堂,要為學生發展成頂尖人才夯實基礎。頂尖人才不是孤立的,它是創新教育培養出的創新型人才的領軍人物,他的成長不可能脫離集體。因此要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首先,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鼓勵創新的課堂環境,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獲取、技能培養和情感養成的需求。教學模式注重教師引導,在繼承與掌握經典知識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展示該理論在具體領域應用的再認識與再發現。引導學生對經典理論分解、組合、應用,以“問題解決”為目標,在具體信息的提示下構建數學思維模式。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要滿足學生的安全感。就是要建立一個安全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承認和公開自己的無知,有勇氣迎對學習的挑戰;要滿足學生的榮譽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最后要滿足學生的歸屬感,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價值,與他人有聯系和被尊重及自主選擇的能力。這樣,課堂將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彼此熟悉、相互接納的學習場所,這里沒有排斥、歧視,只有合作對話與交流,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內容,充滿信心地接受各種挑戰,積極規劃著自己的未來人生。學生可以順暢的展開研究性學習,將數學知識的全盤接收轉化為數學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及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從知識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創造型、發明型人才培養方法的轉型。避免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方面的需求,忽略學生的情感需求。學生如同一部學習的機器,學習活動就是自己的“指令性”任務,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學習。這種強迫性的學習,達不到培養頂尖人才的目的。
2信息技術輔助下的自主課堂學習模式,提高頂尖人才的素質
大學數學教學,要為學生發展成頂尖人才鋪平道路。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學生,不可避免地用應試教育的眼光,看待大學數學的學習,這極大的阻礙了學生在各方面自由的成長。因此要通過自主課堂,在批判思維引導下的學習,掌握正確的成才方向。批判性學習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對知識進行再梳理,多側面地展示只是孕含的內在思想,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質疑和批判,經過過濾吸收到精髓,從而達到對知識的重構,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學習的主體。相比于中國傳統的外在灌輸式的被動積累學習,在獨立思考中產生創新意識的批判性學習,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第一塊基石。創新型頂尖人才的培養首先是創新思想的解放,必然要掙脫各種權威的束縛,打破壁壘森嚴的師生界限。課堂權威主要包括教師權威與教材權威。親其師,重其道。面對這樣的課堂權威,使學生與教師、教學內容之間產生了“距離感”,嚴重影響了學生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大學數學自主課堂的構建,就是要超越課堂權威,形成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自主課堂首先是一個開放的課堂,民主的課堂。在沒有任何權威束縛之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主動去探索和感悟數學的內涵。培養頂尖人才,教師要創造性地教,學生要有目標的學。教師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不斷的設疑、釋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猜想及理論解決的能力。
3信息技術輔助下的自主課堂發展模式,孕育頂尖人才的環境
篇10
不具備分類教學的情況下,在課堂上使用大字課本和盲文同時教學,是今后盲童學校在教學中的重要改革。大字課本在課堂上的使用,不是簡單把我們現在使用的課本放大后發給學生。在大字課本使用過程中,我們還要考慮到外部環境的改造等,諸多方面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要素。
一、光線和距離的問題
一般的低視力學生需要良好的自然光線,不要陽光直射,光線最好是從背后投射過來,再結合距離問題考慮,根據低視力學生視力的可視距離不同,安排他們坐在離黑板不同遠近,且靠近門和窗戶的地方,但是如果教室里有白化病的學生就要坐在相對光線較暗的地方,或者佩帶深色眼鏡或帽子。
二、顏色和對比的問題
顏色的正確使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提高學生對物體辨別能力的好方法。那種水果或蔬菜可以代表那種顏色,比如說西紅柿就可以代表紅色,香蕉可以代表黃色等。顏色的對比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很重要,在黑板上寫不同顏色的字,既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有利于讓孩子們辨別學習的內容,如果使用白板就要用粗頭的黑色筆。
三、從教學方面進行探索
比如,在書寫時大聲的朗讀,不要在黑板上記錄過多的信息,在講課過程中解釋的具體些,允許學生進行一些演示,在復印打字課本時選用質量好的紙,使課本的字跡和圖片比較清晰,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預留多一些的時間讓每個學生充分地了解學習內容。在書寫方面,要鼓勵學生鍛煉自己的書寫能力,但是在作業時盡量減少學生的書寫內容,在考試和作業時教師要盡量做好準備工作,讓學生只是寫上答案即可。在數學方面要鼓勵學生心算和用算盤來進行計算。
四、培訓低視力學生使用光學注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