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者范文
時間:2023-04-04 11:56: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書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tlantis Books,位于被稱為世界上最浪漫島嶼圣托里尼島(Santorin),島上聚集了大批文學家、藝術家和畫家,有“圣島”之稱;而號稱“擁有圣托里尼島上美麗夕陽”的Atlantis書店,也多次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書店,是無數文學愛好者的夢中天堂。
2002年,書店創始人Oliver和Craig來到圣托里尼島度假,兩人但覺如此美妙的地方居然沒有書店,于是喝著酒,談著天,就決定在圣托里尼島上開一家書店。2004年,書店由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小伙伴共同創建,在此后的十多年的時間里,也曾經歷了不少坎坷,但如今依然做得有聲有色。
店內呈現地中海風格的樣貌,總是播放著爵士吉他音樂,讓讀者置身涼爽的洞穴中閱讀,整體空間雖然不大,但各個語種的書應有盡有:希臘語、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法語,甚至還有滿滿兩書架的荷蘭語書。平日里除了賣書,書店還會舉辦文學節日、讀書分享會,以及傳統的老式舞會。
2011年11月,書店舉辦了第一屆“火山口藝術、文學節”(Caldera Arts and Literature Festivals),并且邀請到了世界聞名的文學家Paul Murray(保羅·穆雷),Ali Smith(阿里·史密斯),Eugene Trivizas(尤金·崔維查)以及其他藝術家、音樂家。
Atlantis店內的一大特色,在于擁有常駐的貓咪店員,并且還提供“租賃服務”,愛貓的書迷們大可以租一只喵星人,陪自己看會兒書??磿?,讀者們也可以站在書店陽臺,欣賞面前一覽無余的藍天碧海,身后古老的白色城堡。
篇2
【關鍵詞】 老年 胃癌 精神障礙 護理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社會老齡化的到來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増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胃癌后選擇手術治療。但老年患者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不但影響患者的順利康復,增加家庭的負擔,也容易引發醫患糾紛甚至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因此術后精神障礙的護理尤為重要。我科2009年5月—10月共發生5例老年胃癌術后精神障礙者,經耐心細致的護理配合藥物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5例胃癌患者均為男性,年齡65~82歲,平均76歲,均行全麻手術,術前均無精神異常史,家族中亦無類似發病者。術后4例使用鎮痛泵,1例未用,術后均有胃管、尿管、血漿管。有2例還有空腸營養管。最早出現精神癥狀為術后2天,最晚為術后5天。
1.2 臨床表現 (1)躁狂:1例患者夜間出現躁狂,強行下地行走,拔管,攻擊他人,予以肌注氯丙嗪無效,改用(奧氮平)管喂后取得滿意效果,能安靜休息。 (2)譫妄:3例患者出現胡言亂語,雙手胡亂動作,幻聽幻想,給予靜脈緩慢推注安定后逐漸安靜。(3)抑郁:1例患者術后出現情緒低落,從不言語,偶爾回答問題也只是以點頭和搖頭表示,對此例患者經過耐心細致的心理溝通后能簡短的回答問題。
2 護理
2.1 初到病房時,面對陌生的環境大多存在有焦慮、急躁等負性心理,護理人員應以熱情的態度、親切的笑容、謙和的姿態迎接患者[1],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給予情感支持,減輕患者緊張、恐懼等心理壓力,創建良好的心理環境,達到主動配合治療的目的。對術后保持良好心態,安全度過圍手術期,預防術后精神異常有積極的作用。
2.2 控制病房噪音,創造舒適安靜的環境。調整病房的溫度和濕度、光線,減少外界對視、聽、觸等感官的刺激[2]。精神異常癥狀多在夜間加重,白天減輕。因此夜間護士應加強巡視,并盡量為患者營造舒適良好的睡眠環境:做到走路輕、說話輕、開關門輕。并妥善固定好各種應流管、協助患者采取舒適臥位、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保持空氣流通,光線要暗,盡量減少監護儀、微量泵等的機械聲、報警聲刺激,以保證患者正常睡眠。
2.3 術后護理除常規的外科護理措施外更應加強巡視,多與患者交流,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做到:“因病施護,因人制宜,因時施護”[3],了解患者是否有不適以及不適的原因,消除客觀原因造成的不適,及早發現患者精神異常,及早采取措施預防不良后果的發生。
2.4 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動作應輕柔、敏捷、規范。操作前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以免誘發患者精神障礙的發生。
2.5 對特別煩躁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適當約束肢體,但約束前應取得家屬的同意,并簽署書面同意書。有報道說單純的肢體約束有很大的負面效果,主張藥物約束與物理約束相結合。約束時要盡量保持患者的舒適度和肢體的功能位。觀察并記錄約束部位的感覺、肢端血循環情況,避免意外拔管和跌傷的發生。對于藥物治療者要仔細觀察藥物的效果及不良反應,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要及時告知醫生。
2.6 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應盡量留置老人最親近、最信任的人陪護、照顧患者。多與患者談心,增強患者的安全感,減少恐懼,緊張心理,減少精神障礙的發生。同時護理人員要以患者為中心,滿足患者需要,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可利用晨晚間護理與患者進行交談,尊重患者人格,加強與患者的感情溝通[4],取得患者信任,增強其安全感。消除不良情緒,避免精神刺激,從而避免誘發精神異常的發生。
2.7 對于已經出現精神癥狀的患者應特別做好防跌傷和意外拔管的護理,應根據情況給予床檔保護,病房光線適宜,地面無水跡,走廊通暢無障礙,并適當留陪護,加強看護,加強巡視,以保證患者安全。 綜上所述,只要醫護人員經常深入病房,術前多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情感需要,并給予情感支持;術后為患者創造良好舒適的環境,加強巡視,多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精神和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取得患者信任,增強其安全感;同時規范操作,各種操作做到輕、穩、準,減少對患者的刺激,并在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密切觀察藥物效果等措施就能預防和減輕胃癌術后精神異常的發生。 就能減少醫患糾紛和醫療事故的發生,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患者對醫療和護理質量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解冬云.舒適護理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中的應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61-62.
2 孫淑蘭.監護設備應用中存在的護理問題及對策.中華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36-37.
篇3
以前,他經常在電話里跟我說,將定居南方不再回來??涩F在,他卻急著回家,問他原因,他在電話那端沉默了一會兒,便跟我講起了關于一株桂花樹的事。
他在南方弄了一株桂花樹,派下屬專程送給家鄉的父母,種植在家門口靠田邊的空地上。他給父母電話說,桂花樹種在那里,一為空蕩蕩的院前作了點綴,二來也是因為思念他們——他希望父母經常在桂花樹下拍點照片,寄給他看看——父母不懂電腦,不會用手機,不用郵寄的方式,還能怎樣?
第一次收到父母寄來的照片,他看照片展露的笑容干凈晴朗。照片上,桂花樹前的父母盡管滿臉燦爛的笑容,但卻掩不住背后的拘謹。他甚至能想象到,父母在拍照前定然是為誰在左誰在右討論過,為擺什么樣的姿勢商量過,商討到最后,還是用老一輩拍照最普遍的形式:坐在一條長板凳上,父親的右手緊張地牽著母親的左手。一個裂開大嘴哈哈地笑,典型的豪爽男子漢;一個嘴角向上微揚,淺淺笑來,一如當年少女時。
盡管錢不是問題,父母每年寄的照片也不多,畢竟節儉慣了,拍照在他們的心中還是奢侈的事情。所以,一次也就一張,一年也就四次,仿佛按照季節來安排似的。這一寄就寄了好幾年,直到兩個月前,他再次收到父母寄來的照片,突然從照片上發現了異樣。打了個電話回家詢問,當母親向他道出緣由后,電話那端的他便哇地哭出聲來。
聽到這里,我也奇怪,問是什么事情。他說,桂花樹死了,桂花樹其實早就死了。原來,那株桂花樹在第二年冬天就死了。他的父母每天只吃一頓飯,整天唉聲嘆氣。他們覺得,兒子在外辛辛苦苦好幾年,好不容易得空給他們送來一株桂花樹,自己卻沒有好生照看。他們說,對不起兒子,對不起兒子送來的桂花樹。
為繼續給兒子拍在桂花樹前的照片,老人多方打聽,最終在離家里四十公里外的一個鄉鎮上找到了滿意的一株桂花樹,它依田傍水,很像自家那顆桂花樹所處的環境。就這樣,無論是春日里的和風煦煦,夏日里的酷暑當頭,還是瑟瑟的金秋,甚至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兩個老人都會騎車遠赴四十公里外去拍照。不為別的,就為了心頭對兒子的愧疚,就為了隱藏這個秘密。
同窗說,電話掛了后他便決定盡快回家。因為,他的心被母親的話硌得生疼。父母小心翼翼地隱藏著這個秘密,卻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割得他滿心創傷——七八年了,父母這么格外地珍惜自己送他們的桂花樹,其實是珍惜他這個人,叫他如何不落淚傷神。因為,反過來一想,自己不孝呀——父母之所以如此,不就是自己七八年來從未回家,唯獨送過父母一株桂花樹嗎?
同窗說,在外發展得再怎么好,對父母來說,猶如大樹之于厚土,樹再怎么長高長大,厚土還是緊緊環抱著根須,根須還得深深扎入厚土。
篇4
剛剛飛過了小溪,我便不知不覺醒來,再一瞧,我的身上突然間多了一片晶瑩,帶著水珠的葉子,歡喜間,葉子陪著我度過了充實的一天又一天,你知道嗎?我在葉子身上發現了“秘密”,來吧,去我和葉子相識的那棵大樹下尋找那些“秘密”……
這片葉子上充滿著的是用文字都無法描述的——愛。愛能走多遠,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深沉的愛讓我深深感動。送給媽媽的禮物,讓我感受到了從孩子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發自內心的祝福。也許是因為我是個性情中人吧,往往看著那份被家人,孩子所熏陶著的愛,淚水就止不住的一次又一次洗濕了我的雙頰,真是不禁感慨:“愛”是最奇妙的東西,在你渾然不知的時候,默默的出現,讓你感受到它身上散發的光芒,在“愛”的滋潤下,使你快樂的成長,而在它迫不得已要離開時,它又將自己附托給在你身邊的人,讓他們代替“愛”來照顧你。
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和作業本》,敘述的是這樣一件事:父親為“我”上學,而湊錢為我買小本子,并且讓我把每頁都寫滿,不準浪費,雖然父親沒有文化,但是會數數,每天晚上,父親都會一個字一個字得數,一頁一頁得數,每次數完,父親總是拍著“我”的背直夸:“我的娃,沒費沒費?!痹凇拔摇毙W三年級的時候,我的作業本增加到了三本,家里的負擔又重了一籌。一天,我正寫著作文,旁邊的父親突然朝我大吼起來,他那粗糙的手指指在開頭的兩個空格上,“我”馬上解釋道,是老師規定每一自然段前要空兩格,父親翻到了我前面的作文的開頭,兩個字的題目占了一行,父親在那天和母親大吵了一架,在我四年級的時候,父親因貧困被攆出了村子,在城市打工掙錢,父親在城市發現城里的小朋友用的作業本只用正面不用反面,于是,這些只有反面的作業本陪“我”一直到了高一。就是這樣一件極為普通的故事,讀過后,也許你會為父親的無知而感到可笑,也許你會為孩子的樸素而感到敬佩,而我卻要為這位偉大的父親鼓掌,家境貧窮而他依舊為孩子買本子,生活窘迫使他不得不要求不準浪費,攆出村子后依舊為孩子找本子繼續學習,我相信在這途中,經歷過風吹雨打,但他仍然為孩子的學業奔波著,經歷過眾人恥笑,但他仍然低著頭找著本子……太多太多的經歷,父親依然堅持著,難道他所給予的父愛還不夠明顯嗎?他的太多付出伴著孩子到了高一,最后作者的感慨不禁也流露出對父親的思念之情。
篇5
上海地鐵乘客,你們好,在早高峰的時候,你是看到一輛滿載乘客的列車進站,本不想上去,但為了不上班遲到,只好擠上去的經歷你有嗎;當你擠進車廂的時候或到了下一站,是不是看到還有很多上班的人在焦急的等下一輛列車,或者和你一樣為了不遲到也在往車廂里擠;而你是不是這個時候拿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或者報紙在消磨時光,但你可能不會想到你多占了一點空間,他多占了一點空間,很多和你一樣的“同行”卻上不了車還只能遲到,他們上班的途中就可能因為焦慮的心情會出現危險情況,,你說是不是呢?
本站希望大家在早高峰的時候不要拿出電子產品來玩,為大家考慮,這樣就能騰出車廂7%的空間給那些上不了地鐵的人乘上地鐵,順利的趕到上班的地方,也能營造一個舒適的空間,同時減輕地鐵早高峰壓力。
“早高峰車廂內盡量不玩電子產品,方便乘客你我他”。
上海公交愛好者倡
篇6
在澳洲的幾天時間里,我發現不只是在機場、商店里、候車亭、公園里,甚至是馬路邊,都有人隨時從口袋里掏出小開本的書在讀。
和澳大利亞人聊天,得知喜愛讀書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許多澳洲人出門都要在手拎包里或者口袋里裝一本書。國家也提倡公民多讀書,并為公民讀書創造良好的條件。
澳大利亞圖書館很多,都是免費對公民開放。國家有圖書館,州、市有圖書館,大學有圖書館,甚至是社區也有圖書館,以方便公民借閱圖書。圖書館里有免費上網的電腦,這也吸引了小孩來上網;辦理圖書借閱卡只需身份證明就行,借書可以在網上查找、預約,續借可在網上辦理或者打個電話,還書時只要丟到收書桶里就可以;遇到圖書館關門,可以把書從墻壁上留有的洞口丟進去;從這個城鎮借的書甚至還可以到另一個城鎮去歸還。公民能夠便利地使用豐富的圖書資源,這也為澳洲人愛上讀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篇7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古人總是用詩句千百遍地贊美春天,因為春天的美用語言說不盡,總讓人嘖嘖贊嘆!今天,大家就聽聽我心里的春天吧!
我愛讀春天這本色彩斑斕地書???,峽谷間的春筍紛紛探出了褐色的小腦袋,漫山的小草也爭先恐后地竄了出來,青的草,綠的芽點綴在山間;各種美麗的花兒爭奇斗艷: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黃的似蜜、紫的如水晶夾雜在深深淺淺的綠中就如畫龍點睛,整個一副靈動,讓人如癡如醉的山水畫。真是人在山間行,猶如畫中走??!
我愛讀春天這本滿是希望的書。峽谷中的樹經過春天的洗禮,郁郁蔥蔥,有嫩綠,有薄荷綠,有黃綠……身平第一次發現原來綠可以是這么豐富,飽滿,真是神奇、醉人的生命之色呀!山間花香一路伴隨著我們,時而濃,時而淡,仿佛優雅的林中仙子灑下的希望種子,只等秋天為山中的小動物們帶去過冬果實。美麗鄉村的田壟間,蠶豆將軍掛了滿身的豆莢守護著它的領地;豌豆姑娘的輕紗裙上掛著一個個小豆鈴鐺,春風拂過總是吹奏起歡樂之歌;油菜大叔滿身的果實沉甸甸地壓彎了腰,迎著風笑著展示即將的豐收。
我愛讀春天這本激情澎湃的書。峽谷的瀑布從山頂傾泄而下,向一群雄獅在咆哮,告訴萬物春天的到來;散落而下的水拍打著兩邊地巖石,猶如大珠,小珠散落在玉盤,奏響出一首激昂的春天交響曲!山間的小溪猶如一位博學的紳士,向我們介紹這山間的萬物;潺潺的溪流又匯聚成了奔騰不息的生命之河,猶如一位巨人給人們帶去了甘甜的生命之泉,給萬物帶去了生命之源!
春天多么詩情畫意,我的筆桿無法描繪出這種恢弘之美,時間更替,我將繼續閱讀春天這本美麗的書!
篇8
【關鍵詞】乳腺癌手術;護理干預;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99+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10-0095-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增加。部分大城市報告乳腺癌已占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位。這種情況大大挫傷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質量。外科手術仍是目前治療乳腺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外科手術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做好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1]。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對92例乳腺癌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效果明顯,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基本資料:2006年6月~2009年6月手術的乳腺癌患者92名,其中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8歲。其中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6例,乳腺癌根治術42例,乳腺癌擴大根治術24例。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除按疾病護理常規進行護理,除術前準備,術后做好治療及疼痛護理、病情觀察;飲食及活動護理、進行常規健康宣教。其次還要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特別要強化患者的心理護理,讓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境,增強自信心。
2 護理
2.1 手術前護理準備。
2.1.1 術前訪視。手術前患者因對疾病缺乏了解,處于一種心理恐懼狀態,擔心手術會對以后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擔心缺失及術后切除會影響自我形象與婚姻質量。術前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耐心地向患者介紹手術及麻醉方式,讓患者了解術前、術中、術后應該怎樣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用已治愈的病例說服患者,向其介紹治療乳腺癌所取得的成就,使其明白通過積極合理的綜合治療,絕大部分是能夠治愈的,使其消除顧慮、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同時動員患者親屬關心、體貼、支持患者,尤其是丈夫的情感支持非常重要,使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自卑、憂慮、恐懼的心態中解脫出來,配合醫護人員完成相關檢查及治療[2~4]。和患者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查閱病歷,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做好解釋,告知術前準備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負性情緒而導致焦慮及激動、術前哭泣、血壓升高等,保證患者圍手術前的安全。
2.1.2 術前皮膚及胃腸道準備。手術前一天告誡病人洗澡更衣,嚴格按不同手術進行備皮,做好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向患者解釋禁食禁水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呼吸道通暢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2.2 手術中護理配合。
2.2.1患者到達手術間后,再次核對患者的性別、年齡、姓名及診斷、手術名稱、部位、時間、麻醉方式等。了解患者術前晚上的飲食和睡眠情況。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前要告知患者,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保證術前輸液順利,生命體征平穩。
2.2.2 檢查手術一切用物準備是否完善,儀器、設備性能是否良好。對于乳腺癌手術擺放時,手臂不可過度外展或約束固定太緊,否則會引起臂叢神經的損傷,對于淺表神經血管附近應給予適當的襯墊和保護,防止神經血管的損傷。還應保持四肢靜脈回流通暢,防止因循環不良而造成血栓。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和暴露時間,充分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
2.3手術過程中的護理準備。
2.3.1器械護士要提前洗手上臺準備用物,清點好所有器械和縫針、紗布、線軸等,與術者密切配合,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痛苦,順利完成手術。
2.3.2巡回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尿管及各種管道的護理,保證患者舒適,避免壓傷等意外出現。及時有效地配合術者及器械護士做好巡回,補充術中所需的一切用物。乳腺癌患者手術常規是先切除腫塊、快速冰凍切片活檢,根據快速活檢結果決定術式,時間大約0.5h。此時患者在手術臺上等待是最無助、最難熬的時候。巡回護士應多關心患者,注意保暖,多與患者交談,了解其思想動態,按患者的心理需求進行個體化護理,使其安靜地度過[5]。
2.3.3手術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物品的清點查對制度,手術結束前和洗手護士共同查對做到準確無誤,再認真填術護理記錄單。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與病房內護士詳細交接班。術后2~3天回訪病人,耐心詢問恢復情況,解釋患者提出的護理問題,征求患者對手術室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手術室全程護理,祝愿病人及早康復。
3結論
乳腺癌患者是一個特殊群體,乳腺癌患者除要忍受巨大的機體痛苦外,還要承受較其他癌癥患者大得多的心理壓力。護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除了要提高臨床基礎護理與知識技能,減少并發癥外,重視心理護理,重視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導,精心換位思維是現代護理的首要因素。通過對以上92例患者從入院到康復出院及出院后電話隨訪的調查中發現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即圍手術期護理得當的話,患者恢復得也較好,她們對自己的疾病能正確的認識,能夠主動應對自我形象的變化且積極配合治療及進行功能鍛煉,不斷自我調解心理壓力,生活狀況良好,生活質量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傊?圍手術期護理是至關重要的,它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世芬,畢杰.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及其支持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4,14(3):124
[2] 林世芬,畢杰.乳腺癌患者狀態及心理支持研究進展(譯文綜述)[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6):577~578
[3] 李秀麗.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程序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10):952
[4] 苗海英,邵淑敏.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學[J].河北醫學,2003,(5):455~456
篇9
【摘要】目的探討乳腺癌患者術前訪視與術后護理的方法。方法術前訪視的方法主要包括查閱病歷,自我介紹,心理支持,術后回訪。術后護理包括病情觀察,引流管道的護理,心理護理,飲食的護理,術后功能鍛煉,并發癥的護理,健康宣教等。結果精細的術前方式與術后護理明顯的改善了患者的情緒,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增進了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論科學有效的術前方式與術后護理是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乳腺;癌;手術;訪視;
隨著女性生活水平以及心理壓力增加,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顯著增加,并成年輕化。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殘加以手術對機體的打擊,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可導致患者情緒變化尤其是焦慮癥。本院2007年2月~2008年1月共收治12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在尊重病人,關愛病人,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耐心細致地做好術前訪視與術后護理,積極預防并發癥,盡可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及家屬,是其順利完成手術和盡快康復。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2例乳腺癌患者為2007年2月~2008年一月在本院胸外科住院的患者,并經過確診且患者知情,均為女性,年齡28-56歲,平均50.3歲。
1.2方法
1.2.1術前訪視
1.2.2實施方法巡回護士和病區護士手術前一天共同進行訪視。具體如下:(1)查閱病歷,了解病情?;颊呓洕鸂顩r,文化程度,皮膚準備,全身情況及與手術相關的其他問題。(2)到床邊做自我介紹,說明訪視目的,介紹相關知識,介紹手術室情況,手術麻醉的簡要過程,手術配合要點等。(3)心理支持,在訪視過程中細心了解患者最擔心,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具體問題,與病區護理人員共同協助解決,對不能解決的問題予以細心解釋和耐心疏導,直至患者理解,同時注意獲取家屬的理解和幫助,使患者以平靜的心理接受手術。(4)術后回訪,術前一天由術前訪視者對患者進行術后回訪。
2術后護理
2.1生命體征的護理與觀察乳腺癌大多數的病人均在全麻下行乳腺摘除術,病人返回病房后應去枕平臥6天,由于手術創傷大,因此護士應勤巡視病房,監測病人血壓,脈搏,呼吸,每1小時一次,平穩后改為2小時一次,并且觀察傷口敷料是否清潔干燥,導尿管及引流管是否在位通暢,引流管的滲血滲液情況,患者術后可取半臥位,有利于呼吸,擴大根治術患者注意呼吸及時發現氣胸,鼓勵患者病人深呼吸,防止肺部并發癥。
2.2乳腺引流管護理,術后傷口置負壓引流,目的是吸出創面積血積液,避免引起皮瓣或所植皮片壞死,應妥善固定防止受壓,扭曲,堵塞及滑脫,不能隨意拔除。乳腺引流管一般引流術至7天保持引流管的通暢,觀察引流管的色,量,性狀,每日更換引流管袋,保持引流管周圍的清潔干燥,在無菌條件下拔管且動作要輕柔。
2.3心理護理,因乳腺癌手術切除面積大,影響形體的美觀,患者擔心癌癥的轉移復發,所以患者心理負擔重易產生煩躁,憂郁,情緒低落等,因此做好心理護理對疾病的恢復也很重要,應多與患者交流,安慰,關心,體貼患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患者痛苦心理,建立護患信任。以往認為告訴患者病情會對其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近期發現患者想盡可能多的了解自身情況,告訴患者病情可減少恐懼和焦慮,促進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減少精兵治療中的一些不良反應是護士幫助患者接受癌癥并做好情緒調整的第一步。在調查中96.3%患者感到焦慮不安,此時護士應給與患者理解和關懷,及時介紹化療,放療的知識。幫助患者弄清病情,理解醫療方案的必要性,指導患者進行積極的抗癌治療。
2.4飲食護理應根據病人消化功能,恢復情況而定,手術后6小時可以飲少量水,1~2天進流質,排氣后改為半流質,以后逐漸恢復普通飲食,要求進多樣化且富于營養的飲食,注意攝取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醫加速傷口愈合。忌高脂肪飲食,因脂餐后,脂肪酸經芳香化可轉化成雌激素。
2.5功能鍛煉因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手術切除面積大,范圍廣,所以如果術后不及時進行功能鍛煉,會造成患側上肢功能障礙,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影響。術后功能鍛煉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鍛煉手,腕部及肘關節,術后3~4天可以做伸指,握拳和屈腕,屈肘運動,術后5~6天可用患側手摸對側耳及對側肩,術后7~8天做輕度的肩部運動,在沒有積液的情況下可以摘除胸帶。第二階段,術后10天后可抬高患肢,用患側手摸對側后頸,術后12~14天可做扶墻運動,根據傷口情況可間斷拆線,術后15~19天可做低頭,挺胸動作并繼續做扶墻運動,患側手掌置于對側肩。第三階段,出院后做上肢活動,旋轉,后伸,輕度擴胸運動,繼續做扶墻運動。以后根據傷口回歸情況可適當加大鍛煉的運動量。
2.6防止并發癥(1)防止肺部感染,因乳腺癌術后臥床時間較長,協助患者翻身,拍背每日3次,鼓勵患者做深呼吸,以利于肺擴張,防止肺部感染;(2)預防傷口感染,保持傷口的清潔,干燥。如有污染及時更換敷料,傷口皮膚在恢復期有瘙癢,禁止用手抓,可用氧化鋅軟膏涂擦,保持傷口引流通暢。給與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注意患者的飲食,給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營養飲食;(3)防止下肢靜脈炎,術后幫助患者活動,按摩雙下肢,促進血液循環;(4)防止褥瘡,因術后臥件較長,活動受限,幫助患者翻身,定時按摩受壓的部位;(5)因術后淋巴回流受阻,所以禁止在患肢測血壓,輸液,抽血等。
3健康教育
(1)保護傷口,避免外傷,摩擦;
(2)定期檢查按醫囑繼續化療;
(3)指導患肢功能鍛煉;
4出院宣教
出院宣教是一項心理護理重要內容,對幫助患者鼓足勇氣,促進康復起到一定作用,患者術后因摘除組織及部分胸部肌肉,擔心預后,害怕癌細胞存生,不能樹立正常信心,影響美觀而痛苦,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相關醫學知識及患者術后樹立更健康的機體功能信心,應告之患者術后,要定期隨訪,定期放療,以觀察療效,并及時到醫院就診。
5小結
5.1乳腺癌患者絕大多數年齡較輕,對疾病的認識程度不一,乳腺手術是患者深層次,難言的隱私,給女性帶來各種問題,有的患者擔心夫妻感情收到影響,有的擔心經濟情況,在宣教時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法,尊重,愛護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護患關系,從而消除患者的疑慮,穩定情緒,使其對該病有一個完整系統的了解,使其處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主動配合手術。注意與病人的溝通與交流,用人為化關懷激勵患者溝通是理解的橋梁,善于與病人溝通交流,往往能較好地發現和解決病人的問題,提高其治愈和5年生存率。實踐過程中注意溝通的技巧,在適宜的時機,用恰如其分的語言鼓勵患者,給與感情上的支持和照顧。重視家屬的心理支持,接受他們的情感宣泄,滿足其合理要求。
5.2病人的化療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出院時贈予病人聯系卡讓其感受到醫務人員乃關注著她的健康,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囑咐病人定時入院化療,少到公共場所,注意保持房間清潔,空氣新鮮,小心著涼,化療后跟蹤隨訪,把關懷服務延伸到家庭,使病人在出院后繼續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指導,同時渲染了充滿愛心,關心,同情心和責任心的護理文化氛圍,塑造護士平凡崇高的良好形象,每周電話回訪1次,了解病人化療后飲食活動,疼痛服藥等情況,對癥指導。督促病人定期復查,一般3天查一次血常規,每周查一次肝功能,評估病人健康和家庭情況,尊醫行為,心理反應,及時發現問題,及早指導干預
參考文獻
[1]史憲風,李艷麗,趙國艷,蔡云彩。乳癌手術患者術前訪視方法的改進護理學雜志2007,11(22):46-47
[2]張蕙蘭,陳榮芳。腫瘤護理[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43
篇10
[關鍵詞] 腹腔鏡;胃癌;護理;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2(b)-0117-02
胃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已顯示出獨特的優勢,逐漸成為手術治療胃癌的首選方法[1-3]。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89例患者及同期行開腹胃癌根治術的81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比較手術治療效果及圍術期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89例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患者,男58例,女31例,年齡18~78歲,平均46.8歲,作為腹腔鏡組;選擇同期行開腹手術患者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齡20~79歲,平均47.3歲,作為開腹組。所有患者四肢健全、意識清楚、無活動障礙,術前均經胃鏡檢查及病理切片確診為胃癌,排除晚期惡性腫瘤及手術不確定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
采用氣管插管麻醉,患者取仰臥位,雙腿略分開,臍下緣切開,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探查腹腔,腫瘤定位,清除周圍淋巴結,經上腹部正中切口4~5 cm入腹,將胃拖出腹腔外,切除腫瘤,完成消化道重建。術后常規腹腔內放置引流管。
1.2.2 開腹胃癌根治術
取上腹部正中切口15~20 cm左繞臍入腹部,手術方法同腹腔鏡手術。
1.3 圍術期護理
1.3.1 開腹組
1.3.1.1 術前護理 (1)術前常規準備:完成血、尿常規、心電圖等各項檢查。術前1 d忌食易產氣食品,進流質飲食,術前12 h開始禁食禁水,術前晚灌腸1次,排空積便,防止術中腹脹,干擾手術。術前放置胃管,以排空胃內容物,避免麻醉及手術中嘔吐。術前做好皮膚清潔,用肥皂水清洗臍孔污垢,再常規碘伏棉簽消毒,避免切口感染。(2)營養支持:加強營養,增加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及應激能力。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渣軟食、半流食或流食,少食多餐。必要時靜脈給予氨基酸、脂肪乳劑,同時補充葡萄糖、胰島素及復合維生素制劑,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1.3.1.2 術后護理 (1)生命體征監測及: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意識狀況。術畢回病房后協助患者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待麻醉清醒、生命體征平穩后改為半臥位,及時消除嘔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協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暢[4]。(2)引流管護理:保持引流管暢通,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定時擠壓、及時更換引流袋,無明顯引流液時拔出引流管。(3)并發癥觀察及護理:胃出血是術后嚴重并發癥,術后24 h內嚴密觀察引流管內是否有血性液體,觀察患者有無嘔血或黑便,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注意觀察腹腔引流情況,警惕吻合口漏的發生[5]。觀察患者進食后有無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現象,判斷是否發生吻合口梗阻,以便及時給予胃腸減壓及腸外營養支持治療。(4)飲食指導: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宜進食易消化食物,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6]。禁食刺激性食物。
1.3.2 腹腔鏡組
1.3.2.1 術前護理 同開腹組,腹腔鏡手術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手段,胃癌患者對其缺乏了解,常存在緊張、恐懼、抵觸等負性情緒,因此,應加強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要耐心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及新技術的安全性和優勢,消除患者的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1.3.2.2 術后護理 同開腹組,優勢在于腹腔鏡手術后患者疼痛輕微,胃腸功能恢復快,進食較開腹組早,拔管時間縮短,下床活動早,術后護理相對簡單。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中情況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開腹組(P < 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胃管拔出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開腹組(P?。肌?.05),見表2。腹腔鏡組術后發生并發癥5例,發生率為5.6%,開腹組術后發生并發癥12例,發生率為14.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肌?.05)。
3 討論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胃癌優勢明顯,作為一種新技術,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術前應完善各項檢查,注重營養,術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注意引流管情況,預防各類并發癥,此外,還應重視心理護理。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術后患者恢復較快,護理工作量大大減少,護理質量相應提高,不僅保證了手術效果,同時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丁衛星,龔建平,楊平,等. 腹腔鏡輔助胃癌切除術71例臨床報告[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8,8(8):716-718.
[2] 吳鴻根,黃順榮. 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附54例報告[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8,17(4):312-314.
[3] 余佩武,錢鋒,羅華星,等.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J].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08,7(1):38-40.
[4] 王鶴仙,周康玲.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11例護理體會[J]. 吉林醫學,2011, 23(26):5532-5533.
[5] 唐華,徐亞香,蔣國慶. 腹腔鏡輔助胃癌D2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