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應急預案范文
時間:2024-04-16 18:17: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疾病預防應急預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進一步做好富春街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小學、托幼機構正常運行,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省、杭州市及富陽市的有關規定,結合富春街道目前的實際情況,特制訂富春街道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控制疫情的傳播與流行。
二、組織領導體系
1.街道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辦事處主任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防保所所長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同時安排必要的經費開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各村、社區居委會、小學、幼兒園相應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小組,做好本單位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3.建立和完善由街道、村(社區、小學、幼兒園)二級組織組成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體系,開展全街道的手足口病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醫療衛生工作體系
街道防保所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防保所所長任組長,各有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全街道手足口病防控業務指導,提出全街道手足口病防控意見,檢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當好辦事處領導的參謀。
1.配合協調市疾控中心開展手足口病的監測,收集和上報疫情控制相關信息;組織相關人員培訓,做好疫情控制的各項準備工作。
2.開展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消毒為重點的監督檢查;成立手足口病疫情控制工作小組。街道防保所要成立手足口病疫情處理工作小組。配合市疾控中心對手足口病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手足口病的密切接觸者采取必要的醫學觀察措施;對醫療機構的消毒、隔離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對居家隔離場所進行隔離控制和消毒進行技術指導。
四、防控措施
(一)病例診斷
1.臨床表現
(1)一般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預后良好,無后遺癥。
(2)重癥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A.神經系統: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癥、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B.呼吸系統: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濕羅音;
C.循環系統: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
2.實驗室檢查
(1)末梢血白細胞。一般病例白細胞計數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AST、CK-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腦脊液檢查。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細胞可多于單核細胞),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病原學檢查。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或分離到EV71病毒。
(5)血清學檢查。特異性EV71抗體檢測陽性。
3.病例定義
臨床診斷病例: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重癥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二)疫情報告
1.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符合上述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進行報告。
2.報告內容與方法
發現手足口病患者時,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點監測傳染病”一欄中填報該病。醫療機構應填寫完整的傳染病報告卡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富春街道各村衛生室、民營醫院、個體醫、其他各類醫務室由富春防保所代報)。
3.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發生流行或暴發時,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
(三)留觀或住院指征
1.留觀指征。
3歲以下嬰幼兒,具備以下情況之一者需留觀。鄉鎮衛生院如發現符合留觀指征患者,應立即將其轉至縣級以上醫療機構。
(1)發熱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內;
(2)皰疹性咽峽炎,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高;
(3)發熱、精神差。
2.住院指征。
具備以下情況之一者需住院,應立即將其轉至指定醫療機構。
(1)精神差,嗜睡、易驚、煩躁不安;
(2)肢體抖動或無力、癱瘓;
(3)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環不良;
(4)呼吸淺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腫、肺炎。
(三)流行病學調查
富春街道防保所應積極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同時對參與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進行強化培訓,使其明確調查的目的和要求,熟練掌握調查的內容和方法,認真仔細地按調查表和有關要求進行調查登記。具體的調查內容和方法按市疾控中心制訂的方案執行。
(四)居家消毒隔離點劃分居家消毒隔離點是指發生病人以及可能引起新感染的地方。
(五)居家隔離消毒點處理:
1.病人均送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實施治療,由診療單位根據病情確定是居家隔離治療、留觀治療、住院治療。
2.對居家隔離點做好消毒隔離等管理,居家隔離病人要做好首次消毒、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工作。首次消毒和終末消毒由富春防保所負責,隨時消毒由病人所在村(社區)、學校(幼兒園)負責。嚴禁將未經消毒處理物品帶出疫點或向外界排放未經消毒處理的排泄物、污水等。
(1)環境消毒要點
A不需要大規模噴灑消毒。
B只需要對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課桌椅、餐桌、嬰兒床欄桿、樓梯把手等)、玩具、游樂設施、寢具及書本等做重點性消毒。
C清潔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通過紫外線殺滅病毒。
(2)消毒方法的適用
A糞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與其攪拌均勻消毒。
B食、飲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
C生活用具、玩具、校舍、書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或用0.3%過氧乙酸作用60分鐘,或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30分鐘。
D患者衣、被單:陽光下暴曬或煮沸20分鐘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E盛放排瀉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120分鐘。
F飲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優氯凈等作用30分鐘。
G滅蠅:可用5%氯氰菊酯(奮斗吶)、2.5%溴氰菊酯或其他殺蟲劑,按說明書使用。
H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作用120分鐘。
I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作用120分鐘。
3.密切接觸者應醫學觀察7天,發現有出現類似手足口病臨床表現的應立即要求其家長送醫院診治并立即報告富春防保所。
4.居家隔離消毒點的解除:上述措施落實到位,病人癥狀全部消失后再經一周時間的消毒隔離觀察,無相關癥狀出現可解除居家隔離點。
(六)消毒隔離措施
按市疾控中心有關技術方案進行。
1.加強傳染病報告制度,一旦發現病例應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各類托幼機構應根據發病情況,必要時可上報教育與衛生部門要求停課,以預防疫情擴散。
2.學校幼兒園要認真做好晨間體檢工作,可疑患兒不得入園,應立即勸其去指定醫院診治,減少疾病擴散機會;同時,也要做好巡查工作,一旦發現可疑病例應立即隔離,并通知家長帶其就醫。
3.增加教室、臥室等處的通風換氣頻次;延長兒童戶外活動的時間;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干燥,提倡采取濕式衛生;兒童臥具應經常在陽光下暴曬;工作結束時可采用紫外線燈照30分鐘。
4.嚴格食品衛生各項管理制度,加強食品衛生、飲水衛生與食具消毒工作,把好“病從口入”關。
5.培養兒童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倡勤洗手,注重咳嗽禮儀。應采用肥皂在流水下洗手,有條件的單位可提供抗菌洗手液;兒童在入園時,飯前便后與使用玩具后堅持洗手;在室內或人群中咳嗽、噴嚏時應采用餐巾紙捂住口鼻部,防止感染性液體經空氣擴散,污染的手紙丟入污物桶內,并立即洗手;如來不及取餐巾紙,可用雙手捂住口鼻部,并立即洗手;嚴禁對著他人咳嗽、噴嚏。
6.在疾病流行季節,應加強室內環境物表與兒童玩具、用具的清洗消毒,以阻斷間接接觸傳播途徑。環境物表可采用有效氯濃度為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在清潔的基礎上進行濕式擦拭;塑料等耐濕玩具、用具在清潔的基礎上,放入有效氯濃度為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中浸泡30-60分鐘后,清水沖洗后干燥備用;紙質、布質等書籍與玩具可在陽光下暴曬。
篇2
為及時、高效、妥善地防治病毒疫情,提高防治水平和應對能力,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防控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疫情的傳播、蔓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鎮發現“病毒”疑似病人或我市啟動病毒應急預案后,醫院應急預案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我鎮啟動本預案。
三、防治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提高全院醫務人員對病毒的防治意識,做好人員、技術、物資、藥品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疫情及時分析和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根據疫情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成員按預案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本職工作。
3、依法規范、措施果斷。各村、社區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完善和健全工作制度和職責,反應快速,處理及時,有效開展監測、報告、和處理工作。
4、依靠科學,加強合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要重視開展病毒的防治培訓,各村、社區和鎮直單位要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有效應對病毒疫情,要廣泛組織和動員公眾參與病毒的防治處理。?
四、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五、保障措施:
1、從1月22日起各村、各社區對外來人口及返鄉人員進行登記造冊。村醫對登記造冊人員進行初篩及監測。根據具體情況分別第一時間上報衛生院和鎮政府。
2、衛生院儲備應急物資,儲備體溫計,口罩,防護服等必要物資。
3、衛生院設置發熱門診,保證24小時開診。遇有發熱及肺炎癥狀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詢問并隔離觀察。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4、對各村、各社區發現的疑似病例進行居家隔離,不配合隔離的,由鎮政府協調派出所及村委會強制居家隔離。
5、預案終止上級有關部門宣布終止預案,或我鎮首先發現的疫情被排除后,醫院病毒應急預案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終止本預案。
6、信息與健康教育有關病毒的信息統一由政府,任何村、社區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方式向外界報告有關疫情和疑似病人情況。
各村、社區充分利用現有的宣傳媒介,開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防病知識的正面宣傳,教育群眾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根據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多參加鍛煉,增強自身抵抗疾病能力。
篇3
一、組織機構
(一)成員單位
縣經信局、縣公安局、縣公安交管大隊、縣安監局、縣公安消防大隊、縣工商局、縣發改局、縣質監局、縣局、電力公司、縣民貿公司、縣糧油公司、中石油分公司、金鑫加油站、雪域加油站、林業加油站、卓帆加油站等為成員單位的鹽業、成品油供應應急協調領導小組(具體名單附后),以加強對我縣鹽業、成品油市場監控、應急工作的領導,建立分工負責、配合協調的工作機制。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經信局,負責本預案的組織和實施。
(二)職責分工
縣經信局:負責成品油及鹽業市場應急工作的具體組織、協調、指導、監督以及向縣政府報送進入或解除緊急狀態的相關信息資料,及時向縣政府提出預警的啟動和預警解除的建議,分析市場形勢、提出應對措施,并具體負責油品資源及鹽業的配置工作。
縣公安局:負責維護緊急狀態下加油站及生活必需品市場的治安秩序,嚴厲打擊擾亂成品油市場秩序的犯罪活動。
縣公安交管大隊:負責維護緊急狀態下加油站及生活必需品市場的交通秩序,確保道路暢通。
縣公安消防大隊:負責在緊急狀態下對各加油站及生活必需品市場的安全檢查、消除火災隱患,嚴防火災發生。
縣安監局:負責在緊急狀態下對各加油站及生活必需品市場的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縣工商局:負責緊急狀態下成品油市場及生活必需品市場的監督,查處打擊成品油、生活必需品走私、摻雜使假等違法經營活動,維持成品油及生活必需品市場秩序。
縣發改局:負責緊急狀態下成品油市場及生活必需品市場的價格監督與管理,及時查處違反價格政策的不法行為。
縣質監局:負責在緊急狀態下成品油和生活必需品質量和售賣品器械計量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打擊假冒偽劣和缺斤短兩的違法行為。
縣局:負責因成品油及生活必需品市場市場波動而引起的群眾上訪,及時反饋并妥善處理事件。
電力公司: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確保電力供應。
民貿公司、糧油公司:負責積極組織落實貨源,動用商品庫存,保障縣場供應,組織有關企業從周邊未發生縣場異常波動的地區緊急調運商品,進行異地商品余缺調劑。
中石油分公司:負責組織成品油的市場供應和宣傳解釋工作,維持下屬加油站的供油秩序,管理加油站嚴格遵守經營紀律,確保油庫安全。
各成員單位要按照本預案的職責分工,制定具體的應急措施、負責人、聯絡員的名單、聯系電話,報縣鹽業、成品油供應應急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縣經信局)備案。
(三)成立縣經信局縣鹽業、成品油供應應急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場保供應急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縣經信局黨委書記、局長
成員:副局長
市場保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內貿科,辦公室主任由兼任,辦公室成員:。
聯系電話:
二、縣場應急保供領導小組職責
市場保供應急領導小組在組長領導下,負責對我縣突發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成品油和生活必需品供應緊張及異常波動應急處置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置決策。
(1)指揮、協調應急響應行動,下達應急處置任務;
(2)確定各工作人員及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任務;
(3)判斷事件的形勢和走向,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和應對措施進行決策,指揮、協調監督落實情況;
(4)負責生活必需品縣場供應工作,具體做好肉類、食糖、蔬菜等重要商品的儲備管理及縣場調控工作及做好成品油市場供應、庫存、安全、價格等方面的監測工作,完善應急商品投放網絡建設;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部分重要商品的調入、儲備和縣場供應;負責與上級商務部門的聯系和政策爭取工作;負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產資料縣場異常波動的監測等。
(二)啟動預警程序
預警信號一旦發出,各加油站(點)及生活必需品銷售商必須在1小時內向市場保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市場保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必須立即組織有關成員單位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并在2小時內向縣政府報告,并提請啟動應急預案。縣政府批準啟動應急預案后,迅速組織有關單位啟動應急預案,預警警報。
(二)應急預案的啟動及終止
1.鹽業、成品油供應應急預案的啟動、終止由縣政府授權市場保供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學校對手足口病的防控處理機制,迅速、及時、積極開展我鎮學校、幼兒園防控手足口病緊急情況的處置工作,有效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切實維護教育穩定和社會安定。
二、目標任務
1、宣傳和普及手足口病(EV71)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及學生家長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手足口病(EV71)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手足口病(EV71)不在學校內蔓延。
4、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動員各級各類學校集中整治環境衛生,經常對教室、宿舍、食堂、廁所、玩具、餐具、寢具進行消毒,保持教室、宿舍等場所通風;認真落實晨檢、因病缺勤追查及登記制度,記錄缺課情況和原因,一旦發現發熱、皮疹患兒,立即通知家長將孩子送往醫院診治,及時對患兒所在教室、宿舍,所用桌椅、床鋪及其它物品進行徹底消毒,并立即尚嵇鎮中心學校和尚嵇鎮衛生院。
三、工作要求
1、強化培訓,大力宣傳。學校請尚嵇鎮衛生院的防控人員對學校業務人員進行手足口病防控常識培訓的基礎上,并請衛生的醫生到現場作專業指導,增強教師對手足口病的初步診斷能力和防護意識,學校工作計劃《尚嵇鎮建設小學手足口病防控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并通過學生向家長作進一步的宣傳,共同做好學生、幼兒的疾病防控工作,培養“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良好衛生習慣。近期,學生、幼兒盡量避免去人群集聚的公共場所。
2、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宣傳普及手足口病(EV71)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學校建立晨檢、因病缺勤追查及登記制度,重點檢查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的患兒。檢查時一個不遺漏,認真做到“一看、二問、三測、四訪、五記”,對缺課學生,做好統計和缺課原因追蹤記錄,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
3、依法管理,統一領導。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各校要立即成立預防手足口病(EV71)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對該病的防治工作;學校抓好校園內環境衛生、食堂衛生和個人衛生,清除衛生死角,保持教室內通風換氣;各校要督促學生經常換洗衣物、被褥、玩具、學具、毛巾等日常用品。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加大對重點場所和疑似病人的篩查工作。若手足口病疑似病例一旦被衛生部門確認,學校立即停課隔離,并立即對教室、桌椅及物品等進行徹底消毒,真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堅持晨檢,按時報告。從5月12日起,各校實行晨檢、因病缺勤追查和零報告制度,學校要明確專人負責報告。報告時間為每天上午11:00,報告晨檢、因病缺勤追查情況,尚嵇鎮建設小學電話:。
6、明確職責,嚴肅追究。班主任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各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是晨檢、因病缺勤追查的具體負責人。從5月12日起,學校將對全校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對工作松懈、措施不力的,將給予通報批評;對出現疫情未及時上報和未采取措施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責任。
四、應急管理
(一)健全機構
成立尚嵇鎮建設小學手足口病(EV71)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全校手足口病防控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如下:
組 長:楊 英
副組長:王秀智
成 員:全體教師
(二)工作職責
1、加強手足口病等夏秋季常見傳染病的疫情監測。
篇5
1.1指揮機構組成
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縣政府成立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組長由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政府辦公室聯系農業副主任擔任,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
縣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政府應急辦,主任由縣政府應急辦主任擔任。
成員單位:縣人武部、縣政府應急辦、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經濟和商務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規劃和建設局、縣交通局、縣國土資源局、縣農業局、縣水務局、縣林業局、縣衛生局、縣環保局、縣廣播電視局、縣糧食局、縣旅游局、縣畜牧局、縣氣象局、縣武警中隊、縣盤電公司、縣天然氣公司、縣供排水公司。
各鄉鎮人民政府相應成立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
1.2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組織領導全縣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防御和救助工作,研究解決搶險救災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督促檢查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的災害防御和救助工作。
1.3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負責傳達縣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指示和命令;具體協調處理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工作中的有關問題;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損失及影響進行評估;負責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信息的收集、匯總,起草災情報告;完成縣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1.4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責
縣人武部負責組織指揮預備役部隊和民兵參加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根據災情和地方需要,協調軍隊參加搶險救災工作。
縣政府應急辦負責綜合協調全縣搶險救災資源,會同縣財政局做好應急救災資金的分配、管理和監督,及時傳達縣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的指示和命令,負責災情的收集、匯總和上報工作,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縣發展和改革局牽頭負責災后恢復與重建的實施工作,協調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國家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資金。
縣經濟和商務局負責救援物資的生產和調運;保證災區各類糧、油、肉、蛋、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供應;會同物價部門做好市場的監管和平抑物價工作,維護市場穩定。
縣教育局負責校園風險隱患排查,根據避險需要適當調整教學秩序,確保在校人員安全。
縣公安局負責維護災區社會穩定、交通疏導和管制工作。
縣民政局負責救援物資組織和儲備、受災群眾轉移安置、災后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和倒損農房恢復重建工作;核查和上報災情;組織、指導開展救災捐贈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應急救災資金的籌集、撥付、管理和監督;協同有關部門向上級財政申請救災補助資金。
縣規劃和建設局負責保障城市供氣、公交等市政設施正常運行;迅速組織力量打通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盡快恢復城市交通。
縣交通局負責國、省、縣道公路除雪除冰防滑工作;負責向被困在公路上的車輛及人員提供必要的應急救援;負責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實施公路應急救援工作。
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防,做好緊急避險及搶險救災預案。
縣農業局負責制定和實施農作物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及時了解和掌握農作物受災情況;組織專家對受災農戶給予技術指導和服務;組織農民開展生產自救。
縣水務局負責制定和實施水利設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及時搶修城市、農村供水設施,保障城鄉生產生活用水需要;負責組織電力企業制定電力系統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搶修供電設施,保障電網供區內居民和工農業生產安全用電需要。
縣林業局負責制定和實施林木及林業設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及時了解和掌握林業受災情況,組織專家對受災林農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縣衛生局負責組織災區的醫療救援和衛生防疫工作。
縣環保局負責做好環境污染的監測工作,盡可能控制災害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破壞等影響。
縣廣播電視局負責廣播、電視等媒體及時播報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警信息和抗災救災工作宣傳報道,做好災區廣播、電視系統設施的恢復工作;負責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搶險救災的宣傳報道工作。
縣糧食局負責向災區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糧、油的儲運、調配等保障工作。
縣旅游局負責組織制定旅游系統防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協調有關部門實施對因災滯留在景區內的游客和工作人員的救援工作。
縣畜牧局負責組織制定和實施畜牧業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負責組織因災被困畜禽的緊急救助工作;采取措施預防動物疫病發生,對因災死亡畜禽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縣氣象局負責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的監測、預警、工作;及時向領導小組提供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為啟動和終止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案、組織搶險救災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
縣無管辦負責組織制定和實施通信行業低溫雨雪災害應急預案,并指揮協調各通信運營公司對受損通信設施和線路的搶修和恢復工作,確保救災指揮系統和重要部門的通信暢通。
縣武警中隊協助開展搶險救援,維護災區的社會穩定。
縣盤電力公司負責電網電力設施、設備的搶險搶修工作;負責保障居民用電及工農業生產安全用電需要。
縣供排水公司負責供水管網設施、設備的搶險搶修工作;負責保障居民用水及工農業生產用水需要。
縣天然氣公司負責供氣管網設施、設備的搶險搶修工作;負責保障生產、生活用氣需要。
2.1編制目的
為提高全縣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綜合防御和處置能力,建立健全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工作運行機制,迅速、有序、高效地開展防災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我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省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案》、《**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范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府辦發電〔2009〕2號)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制定本預案。
2.3適用范圍
我縣行政區域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預防與應急準備、預警與信息報告、應急處置與救援、災后恢復與重建等適用本預案。
2.4工作原則
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工作應遵循下列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應對,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堅持防災與救災并重、防救結合,落實保障措施,做到有備無患;堅持軍地聯動,全民動員,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社會團體和志愿者的作用,共同完成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職責
2.1指揮機構組成
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縣政府成立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組長由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政府辦公室聯系農業副主任擔任,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
縣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政府應急辦,主任由縣政府應急辦主任擔任。
成員單位:縣人武部、縣政府應急辦、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經濟和商務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規劃和建設局、縣交通局、縣國土資源局、縣農業局、縣水務局、縣林業局、縣衛生局、縣環保局、縣廣播電視局、縣糧食局、縣旅游局、縣畜牧局、縣氣象局、縣武警中隊、縣盤電公司、縣天然氣公司、縣供排水公司。
各鄉鎮人民政府相應成立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領導小組。
3應急準備
3.1資金準備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做好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籌資工作,一旦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安排和撥付應急救災資金,確保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3.2物資儲備
各鄉鎮人民政府應認真做好救災物資動態儲備和生產能力儲備工作,各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應當購置和儲備除雪除冰專用工具,為全民參加除雪除冰行動提供保障。
3.3預警
縣氣象部門應建立和完善預警信息系統,按相關規定及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預警信息;新聞媒體、電信運營企業等要按有關要求及時、無償播報和轉發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預警信息。
3.4應急隊伍
縣公安、交通、規劃和建設、國土資源、水務、電力、通信、衛生、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并定期演練,確保搶險救災工作順利實施。
4預警級別
Ⅳ級日平均氣溫已降至3℃或以下,并伴有雨雪天氣,且陰冷天氣將持續3—5天,可能對交通、農牧業、輸電線路、露天設施等造成一定影響和危害。
Ⅲ級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降至2℃或以下,有雨雪冰凍天氣出現,且陰冷天氣將持續3—5天,可能對交通、農牧業、輸電線路、露天設施等造成較大影響和危害。
5應急響應
5.1響應原則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警信息后,對可能出現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堅持先主后次、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的原則;堅持政府統一指揮、部門密切配合、軍地聯合救援的原則,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形成全民共同參與的聯動機制。
5.2響應條件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警信息后,各鄉鎮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當做好充分預防和應對準備工作;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對災情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分析研判,及時啟動預案,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全面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5.3響應啟動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各鄉鎮政府要及時預警信息,下發緊急通知,召開緊急會議,自動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各有關部門應按照本預案明確的職責,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5.4響應終止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結束、災情和救災工作穩定后,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建議,領導小組決定終止應急響應。
6災情報告和評估
6.1災情的責任報告和評估單位
各鄉鎮人民政府是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報告的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經濟和商務、教育、公安、民政、財政、規劃和建設、交通、農業、水務、林業、畜牧、衛生、廣播電視、糧食、旅游、氣象、電力、供水、供氣等部門,按行業歸口調查、收集、整理、上報災情評估報告。
6.2災情報告時限要求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各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立即調查、了解、統計受災基本情況,將初步災情迅速報告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并跟蹤了解和掌握災情動態,及時續報受災情況。
6.3災情報告和總結評估
災情報告的基本要素包括:時間、地區、范圍、強度、人員傷亡情況,農業、畜牧、林業受災情況,交通、水利、電力、供水、供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及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地區直接經濟損失情況,當地政府組織救災的基本情況。
救災工作結束后,各鄉鎮政府要及時總結、評估災害損失、救災工作、經驗教訓,及時向縣政府報告。
7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7.1受災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盡快對受災群眾、受災企業等實施有效救助,幫助災區群眾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7.2縣民政部門要全面啟動災害核查機制,安排民政救濟資金,確保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
7.3縣教育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盡快修復損毀校舍,恢復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7.4縣規劃和建設、交通、水務、電力、廣播電視等部門要組織作好災區供電、供水、供氣以及交通、通信、廣播電視等設施的恢復工作。
7.5縣經濟和商務等部門要積極組織工業企業抗災自救,盡快恢復生產。
7.6縣糧食、物價等部門要作好糧油及肉、蛋、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調控和監測工作,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價格基本穩定和正常市場秩序。
7.7縣農業、林業、畜牧部門要深入農村指導農民開展生產自救和搶修受損設施;畜牧部門要協調有關部門確保飼草、飼料及時供應,采取有效措施,監測、預防、控制災區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
7.8縣衛生部門要盡快恢復正常醫療衛生工作秩序,同時做好災后醫療防疫衛生工作。
7.9縣環保部門要盡快消除災害對環境的污染、破壞等影響。
8附則
8.1獎勵
8.1.1對有效監測預警、預防和應對、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8.2責任追究
對不按法定程序履行工作職責、不按規定及時預警信息、不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的單位和有關責任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給予通報批評和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對其主要責任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8.3預案管理、解釋和實施
8.3.1本預案是縣政府指導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救災工作的專項預案,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修訂和完善。
篇6
疾病預防檔案管理有其重要性:第一,規范化、科學化的檔案管理,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第二,檔案管理能為日后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歷史性的證明。目前的疾病預防檔案管理仍然還處于發展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筆者將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相關的應對措施,期望能夠進一步提升疾病預防檔案管理的水平,同時也希望可以促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得進一步發展。
1.疾病預防檔案管理中的問題
1.1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有所欠缺
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是檔案管理人員在從事檔案管理工作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的品德的總和,是調節檔案管理人員與他人、社會等關系時所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它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檔案管理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第一,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對檔案管理人員工作有促進作用,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能夠通過激發動力、評價優劣、調節行為來處理和調節各種利益關系,保證管理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圓滿完成。第二,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素養有調節和引導作用。檔案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這就需要管理人員有很高的職業素養。管理人員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是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品質的重要內容和應有要求。在檔案人員自身的修養過程中,職業道德具有調節和引導作用。在此認識下,值得注意的是,新階段檔案管理人員仍然存在著職業道德有所欠缺的問題,主要反映在思想意識、工作行為方面,思想意識方面主要包括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同度不高,職業成就感不強,工作態度不是特別積極;工作行為方面主要包括一些檔案管理人員在與病人的接觸過程中言辭不合適,檔案整理工作不嚴謹,檔案存儲過程中的分類有欠妥當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危害檔案管理人員自身的事業發展,而且不利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長遠發展,更不利于國家單位的形象建設。
1.2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過低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世紀,全社會都處在信息化發展之中,信息化不僅遍布整個國家的發展全局,而且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然,疾病預防檔案管理也不例外,之前的人工填寫檔案與檔案存儲雖然應該繼續存在,但是信息化的檔案管理也應該獲得快速發展,疾病預防檔案管理應該建立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這個管理數據庫不僅可以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且還可以作為一種備份確保檔案的安全性存在。但是現今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原因包括:第一,信息化發展的普及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情,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還處于初步發展之中,導致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第二,一些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管理意識還有些薄弱。管理人員的意識薄弱一方面是信息化自身的發展水平決定的,一方面是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對現今的檔案管理人員影響深重,一些人員還難以快速及時地轉變過來。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不僅影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管理現階段的發展,而且對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也有阻礙作用。
1.3缺乏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制度是一個組織內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它不僅可以保證組織的有效運轉,還是達成組織目標的可靠保證,也是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必要條件。檔案管理制度也不例外,檔案管理制度是所有檔案管理人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它可以保障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與檔案管理的正常運行,還可以保證檔案管理人員一起達成工作目標,更可以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開。制度建立的關鍵在于執行,得不到很好執行的制度是沒有價值的。目前的情況是,檔案管理制度不僅制度本身不夠完善,而且在制度執行中也存在遵守不?賴奈侍狻U饈羌膊し賴蛋腹芾沓ぴ斗⒄溝鬧匾?障礙。
2.疾病預防檔案管理中的應對措施
2.1加強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的提升
針對上文提出的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有所欠缺的問題,應該加強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的提升,可以從思想教育方面著手進行,內容包括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同、熱情與事業感、檔案管理所必備的服務意識、對檔案管理制度自覺地遵循、轉變檔案管理模式的意識等等,方式包括系統的培訓、邀請相關的專家進行講座、檔案管理知識競賽等等。從哲學意義上來說,意識對實踐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積極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消極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讓檔案管理人員養成積極的工作意識有利于促進其工作積極性與工作實踐。除了思想教育層面,還可以從實際工作層面采取一些措施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要包括對優秀工作者進行物質獎勵或表彰表揚、組織一些與檔案管理相關的集體活動促進管理人員的事業認同感與成就感等等。兩者的結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促進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的提升。
2.2提升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提升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需要轉變檔案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將檔案管理人員思想意識中的傳統的檔案管理理念進行快速而正確的轉變,只有檔案管理人員成功轉變了信息化管理理念,后續的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才有開展的可能。其次,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需要引進一批專業的科技人才,或者長期性的服務于檔案管理工作,或者對目前在崗位的檔案管理人員進行科學而系統的培訓。引進專業的科技人才不僅可以將科學技術成功引進檔案管理工作之中,而且還可以以此為基點,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他的信息化發展提供示范。再次,提升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對檔案管理的設備進行系統化的升級,使檔案管理人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信息化管理的影響。
2.3加強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一是檔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這需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強對檔案管理制度的重視;二是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制度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調查工作,調查對象不僅要包括高層領導與管理人員,更需要包括基層的、一線的工作人員,只有真正符合并保障他們的利益,檔案管理制度才會被真正的遵守與執行。三是健全檔案管理制度,這就需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本著長期的發展理念不斷地對檔案管理制度進行更新與“新陳代謝”,及時的淘汰不符合實際情況與時展要求的制度條例。
檔案管理制度的執行,要進一步完善監督體系,促進檔案管理制度的執行,提高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2.4自覺提高業務技能
疾病預防檔案管理人員除了上述的一些工作之外,還需要自覺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技能,以適應新形勢下檔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勢下,疾病預防檔案管理較之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有了質的改變,主要是歸結于時代與社會的大發展。時代與社會的大發展與檔案管理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時代與社會的大發展促進了檔案管理質的飛躍;另一方面,檔案管理質的飛躍反過來又促進了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在此情況之下,疾病預防檔案管理人員應該自覺提高業務技能。
篇7
移動通信 小區合并 外場測試 LTE
1 引言
用戶對數據流量業務的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對當前TD-LTE網絡的容量及性能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4G網絡建設不斷擴展,出現了一系列TD-LTE性能增強技術并投入建設和應用,載波聚合技術和小區合并技術就是其中兩項重要的性能增強技術。
載波聚合技術的核心思想是通過不同載波間的聚合來增強用戶的峰值吞吐量;小區合并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將不同的小區聚合成一個邏輯小區從而達到減少小區間切換次數的目的。這是兩項為實現不同的性能增強目標而產生的獨立技術,但是這兩項技術同時應用時由于都涉及到小區的聚合而又產生了一定的聯系。本文將分析兩項技術的特點,然后根據技術特點提出了一種共同應用時的靈活配置方案,最后對不同的配置方案進行性能驗證,給出不同方案的特點以及應用建議。
2 技術原理及特點分析
2.1 載波聚合技術
如圖1所示,載波聚合技術實質上是將2個或更多的載波單元(5 M/10 M/15 M/20 M)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傳輸帶寬,從而提高數據速率。支持載波聚合的終端在多個成員載波上同時進行數據收發,從而可以明顯提升峰值速率。載波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非連續的。
載波聚合技術的特點:
(1)明顯提升峰值速率:峰值速率提高一倍;
(2)提升小區吞吐量:更大帶寬的頻選調度可以提升小區吞吐量;
(3)改善網絡KPI:減少由于負載均衡導致的用戶在不同小區間的切換次數。
載波聚合中的PCell(Primary Cell,主小區)是UE初始接入時的小區,負責與UE之間的RRC通信。PCell在連接建立(Connection Establishment)時確定,UE在該小區進行初始連接建立過程,或開始連接重建立過程,在切換過程中該小區被指示為主小區。
載波聚合中的SCell(Secondary Cell,輔小區)是在RRC重配置時添加的,用于提供額外的無線資源。SCell是在初始安全激活流程(Initial Security Activation Procedure)之后,通過RRC連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添加/修改/釋放,一旦RRC連接建立,輔小區就可能被配置以提供額外的無線資源。
通過上述載波聚合技術原理及特點的分析可知,小區進行載波聚合主要是為了增加單用戶峰值吞吐量,還可以改善小區吞吐量性能,并且減少了負載均衡造成的載波間切換。另外,載波聚合的終端在進行切換時,判決用戶是否進行切換的是PCell。
2.2 小區合并技術
小區合并就是將多個物理小區合并為一個邏輯小區的技術。通過小區合并技術,可以解決一些優化的疑難問題,如鄰區添加不足問題,對一些導頻信號復雜的優化難點區域或者高速移動等切換頻繁容易掉話的場景,也可以選擇性地部分進行合并調整,減少切換及掉話。從目前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及應用場景:減少切換、降低掉話、減少鄰區關系;同一個邏輯小區中能夠允許合并不同的物理小區,有選擇地調整網絡結構;利用合并小區中的一個或多個射頻拉遠單元進行擴展覆蓋,更靈活地進行網絡擴展與補充。另外,由于小區合并減少了邏輯小區的數量,因此也降低了小區的總容量。
3 增強應用方案
在有些場景下采用傳統覆蓋會導致UE頻繁切換或者鄰區同頻干擾嚴重,需要采用小區合并技術以減少切換以及同頻干擾。小區合并減少了切換和鄰區間干擾,但是同時減少了小區容量。而在雙載波覆蓋場景下,一般都是高容量需求的場景,所以期望容量有盡可能大的提升。因此在有小區合并需求又有容量需求的場景中,需要考慮如何在不影響切換性能前提下同時改善容量問題。那么,雙載波聚合場景下,是否可以考]雙載波小區不同時合并?由此引出了TD-LTE小區合并與載波聚合技術的增強應用方案:載波聚合+非對稱小區合并方案。
方案具體描述如下:F1載波1小區合并,F2載波2小區是正常小區,不合并,UE可以正常接入F2,對于CA UE可以通過頻點優先級控制UE優先駐留和重選、切換到F1上,F1主載波保證移動性,F2分擔業務,如圖2所示:
4 增強方案效果驗證
為了摸清載波聚合+非對稱小區合并方案的效果,在現網選擇站點進行了方案測試驗證。
(1)驗證方案
載波聚合+非對稱小區合并方案性能驗證主要關注兩個問題:
1)非對稱小區合并比小區合并能否實現下述效果:提高小區容量,而且能夠保證無縫切換,有效地提升下行速率;
2)非對稱小區合并相比小區不合并能否實現下述效果:雖然一定程度減少了小區容量,但是在主小區不變的情況下,輔小區之間能夠無縫切換。
因此選擇小區合并、小區不合并、非對稱小區合并三種場景下分別進行驗證,測試的內容包括定點吞吐量測試和移動測試,采用的UE數及分布情況包括單UE、多UE集中、多UE分散幾種情況。具體的場景和驗證內容總結如表1所示(對比三種場景(小區合并、小區不合并、小區合并增強)下的終端定點及移動吞吐量、切換效果等指標)。
(2)吞吐量性能分析
表2為各種驗證場景下的吞吐量性能結果統計,包括測試場景下的RSRP、SINR水平,和每個UE平均調度的RB、MCS及PDCP的吞吐量情況。圖3為根據測試結果得到的不同場景下速率對比曲線:
胃UE或者多個UE集中在同一個RRU發起定點業務時,由于在幾種網絡配置條件下UE可以用到的資源上限都是相同的,所以三種技術方案的平均吞吐量水平相當,針對上面的數據分析結果也是如此。由于實際測試環境是商用寫字樓,測試過程中有少量商用用戶接入,而在小區合并時,因為合入的商用用戶增多,因此會帶來更大的流量影響,從數據可以得到該影響基本上在幾百k到1M多的水平。
多個UE分散在不同RRU下發起業務時,非對稱小區合并相對小區不合并來說,UE可以使用的資源有所損失,因而容量也有所損失。但相對小區合并技術來說,由于只是一個頻點上的資源損失了,因此提高了小區容量。根據上面的數據結果分析,在定點時增益為83.57%,在移動時增益為63.8%。
(3)切換性能分析
小區不合并方案中,UE從服務小區中心移動至邊緣會發生切換,控制面切換時延為48 ms。在切換過程中,下行流量會出現明顯掉溝現象,如圖4所示。非對稱小區合并方案中,UE從服務小區中心移動至邊緣,PCC保持不變,只發生SCC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切換性能,但流量仍有一些波動和影響,如圖5所示。也就是說,在移動測試中,非對稱小區合并方案可以在主小區不變的情況下,實現輔小區之間的無縫切換,相對于小區不合并減少了切換帶來的掉溝次數,保證用戶在移動的過程平滑過渡,能夠提高用戶體驗滿意度。
5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非對稱小區合并相比小區合并,雖然在移動性能方面不夠平滑穩定,但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區容量;非對稱小區合并相比小區不合并,雖然減少了小區容量,但移動性方面有所提升。在大容量網絡下的某些特定場景,比如高價值室內寫字樓(載波聚合是標配功能),在一樓大堂的多部電梯內和電梯口會有人流集中等候并有大量數據業務需求,此時在上下班高峰期、電梯上升/下降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有容量突發需求,此時可以考慮通過非對稱小區合并方案來進一步兼顧容量和移動性要求,提升用戶感知。
參考文獻:
[1] 3GPP TR 36.808 V1.7.0. Carrier Aggregation;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Release 10[S]. 2014.
[2] 王映民,孫韶輝. TD-LTE 技術原理與系統設計[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0.
[3] 3GPP TS 36.211.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S]. 2007.
[4] 3GPP TS 36.32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2009.
[5] 沈嘉,索士強,全海洋,等. 3GPP長期演進(LTE)技術原理與系統設計[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8.
[6] 3GPP TS 36.20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S]. 2009.
[7] 3GPP TS 36.104.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S]. 2009.
[8] 3GPP TS 36.306.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S]. 2012.
篇8
各科室:
據氣象部門預測和〖漣安委辦(2018)61號文件〗通知及漣源市衛計局安監辦要求,為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天氣安全生產防范應對工作,堅決杜絕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全院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以及做好防控和緊急救治工作,特成立防控和緊急救治工作領導小組。
一、領導小組具體安排如下
組 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后勤科主任xx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日常工作安排及各項工作的協調。
二、辦公場所的安全
1、電烤爐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棉桌布不要靠太近,以免溫度過高達到燃點自燃);
2、嚴禁一個排插上連接多個電烤爐或大功率電器(如空調、飲水機等);
3、發現排插及其他電器有燒焦痕跡或異味,請及時上報維修或更換;
4、一定做到辦公室人離電斷,以確保排除一切安全隱患。
5、如因疏忽大意而引起安全事故,將追究科室負責人責任。
三、防控和緊急救治工作
1、中心衛生院要做好患者院內就醫時的安全防范工作,設置防滑設施、警示標志等,方便患者就醫,要切實做好醫療安全、消防安全、水電煤氣安全、行車安全等安全工作,確保天氣災害發生后,能確保本單位日常醫療衛生服務活動正常開展,保證人員自身安全,維護正常工作秩序。
2、加強疫情和災情監測、預警分析,及時、規范、有效處置突發事件。認真落實應對低溫雨雪天氣的人員、藥品、車輛、物資、預案準備,確保人民群眾正常就醫。
3、積極組織除冰掃雪活動,組織清潔工人每天對責任路段進行除冰掃雪,以防滑倒摔傷事故發生。
4、加強值守暢通信息,衛生院要加強應急和領導帶班值班工作,嚴格執行24 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聯絡暢通。密切關注雨、雪、冰凍受災災情,一旦發生災情,迅速報告,有效處置,做好災區傷、病情、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系統受損情況、災害衛生應急工作情況的信息報告。
5、向社會公示其小組聯系方式及醫療科室各值班醫生電話,確保以上人員在冰凍天氣期間電話24小時暢通,確保冰凍天氣期間需要醫療救援時,能夠在第一時間救援到位。
漣源市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
篇9
[關鍵詞] 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丙泊酚;分娩鎮痛;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0-0068-02
在疼痛治療領域中,分娩鎮痛成為近年來臨床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分娩鎮痛的用藥與技術均表現為多元化發展趨勢。臨床研究表明[1,2],小劑量丙泊酚對于阿片類藥物引發的皮膚瘙癢問題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但對蛛網膜下腔舒芬太尼復合硬膜外患者自控鎮痛分娩中鎮痛所引發瘙癢的防治作用尚未明確,至今臨床也無此類報道。本文主要對小劑量異丙酚應用于蛛網膜下腔舒芬太尼復合硬膜外患者自控鎮痛分娩中鎮痛所引發瘙癢的預防效果進行臨床觀察,并探討其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0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84例自愿實施分娩鎮痛的單胎足月初產婦為本次研究對象,年齡23~29歲,孕周36~41周,平均(37.5±1.6)周;ASAⅠ~Ⅱ級本組產婦均排除產科各類相關病理因素以及椎管內麻醉禁忌證。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產婦臨產,宮口開1 cm時給予對照組20 mg生理鹽水,觀察組產婦則接受20 mg丙泊酚靜注處理。宮口開大2~3 cm時,囑其取左側臥位,同時在L2~3間隙區域向蛛網膜下腔穿刺,然后注入5 μg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腔向頭側置管4 cm。取0.4 μg/mL舒芬太尼+0.1%羅哌卡因混合液100 mL,每小時維持5 mL的劑量(無負荷劑量),并在硬膜外導管末端連接PCA(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泵(為2 mL),15 min鎖定。待產婦宮口完全開放時,關閉PCA泵[3]。
1.3觀察指標
①連續監測產婦心率、血壓、呼吸及SpO2:②觀察記錄兩組順產產婦各產程時間(活躍期、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及剖宮產率、胎兒娩出時及出生后5 min Apgar評分;③記錄開始分娩鎮痛后瘙癢、鎮靜評分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1.4評定標準[4,5]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標準對兩組產婦疼痛程度進行評價,0分和10分則分別為無痛和劇痛,鞘內給藥后觀察起效時間,并在10 min、30 min及60 min時記錄產婦VAS評分;產婦瘙癢評分。0分:無瘙癢感;1分:略有瘙癢感,但可耐受;2分:中度瘙癢,需騷扒止癢;3分:重度瘙癢,需不斷騷扒止癢;4分:極為嚴重的瘙癢,騷扒無效而難以耐受。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動態分布比較行F檢驗,P
2結果
2.1產婦呼吸與循環系統觀察
兩組產婦在舒芬太尼靜脈給藥、椎管內注射以及后續分娩過程中均未出現心率變化、呼吸抑制及血壓下降等不良反應。
2.2鎮痛效果
兩組鎮痛起效時間與不同時間點的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不同時間點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兩組患者在鎮痛效果及鎮痛起效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鎮痛起效時間及不同時間點VAS評分對比(x±s)
2.3瘙癢發生率和瘙癢嚴重程度觀察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皮膚瘙癢發生率明顯降低,且嚴重程度較對照組更低(P
2.4產程和新生兒情況觀察
兩組產婦剖宮產率接近,觀察組14.3%,對照組11.9%,無顯著差異(P>0.05)。順產產程時間與新生兒Apgar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蛛網膜下腔舒芬太尼復合PCEA對于分娩引起的疼痛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但在實踐中觀察到舒芬太尼鞘內應用會有較高幾率導致產婦出現瘙癢,患者滿意度受到影響[6,7]。而低劑量丙泊酚對于阿片類藥物鞘內應用帶來的皮膚瘙癢有良好的預防以及治療效果,但安全性尚待進一步探究[8]。在阿片類藥物椎管內注射鎮痛過程中,瘙癢是其副反應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據文獻報道此類瘙癢發生率為55%~60%[9]。與其他人群相比,產婦應用阿片類藥物有更高的瘙癢發生率,究其原因應為阿片受體和雌激素相互作用所致[10]。臨床研究證實,嗎啡引起的椎管內瘙癢同延髓下部、三叉神經核相關。且通過對猴鞘內給予μ受體阻滯劑發現,之前由嗎啡引起的瘙癢有了明顯的好轉,表明硬膜外嗎啡引起的瘙癢在很大程度上與延髓μ受體激動、上位中樞具有密切關聯[11-13]。
本次研究中分析了蛛網膜下腔舒芬太尼復合硬膜外患者自控鎮痛應用小劑量丙泊酚后對分娩鎮痛所致瘙癢起到了很好的預防效果,這符合以往相關研究結果。但丙泊酚對于阿片類鞘內注射所致瘙癢的預防機制尚不清楚,筆者認為有可能是在對脊髓后角神經傳導產生抑制后起作用。本次研究還發現,低劑量丙泊酚在有效預防阿片類藥物所致瘙癢的同時,對產程、順產成功率以及分娩鎮痛效果并無影響,產婦呼吸以及循環系統也未受抑,胎兒Apgar評分也未有明顯波動,提示丙泊酚臨床效果確切,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丙泊酚預防蛛網膜下腔舒芬太尼復合硬膜外患者自控鎮痛進行分娩鎮痛引起的瘙癢,同時不影響產程及母嬰健康,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馮婭妮,馬虹. 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麻醉效果的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2010,39(5):407-409.
[2] 武文平. 芬太尼與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在靜脈全麻期血流動力學的比較[J]. 中國實用醫刊,2012,39(2):63-64.
[3] 王海燕. 異丙酚復合舒芬太尼靜脈麻醉在宮腔鏡日間手術中的應用[D]. 河北醫科大學,2011.
[4] 王平,陳本禎. 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用于產婦分娩鎮痛的臨床研究[J]. 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2):176-177.
[5] 張有祥. 丙泊酚復合亞麻醉劑量氯胺酮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J]. 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5):2337-2339.
[6] 吳建平,程英莉. 丙泊酚、芬太尼、咪噠唑侖復合麻醉在門診婦產科手術中的應用[J]. 中國基層醫藥,2010,17(5):664-665.
[7] 姜愛華,金瑾,辛德乾,等. 不同劑量地佐辛復合異丙酚在PPH麻醉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山東醫藥,2011,51(6):107-108.
[8] 劉孝文,鄧曉明,王燁,等. 靶控輸注與靜脈輸注瑞芬太尼復合異丙酚用于局部麻醉患者鎮靜鎮痛術效應的比較[J]. 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32(5):622-625.
[9] 黨智瓊. 異丙酚2種配伍方案用于無陰道分娩史人工流產術鎮痛分析[J]. 西北藥學雜志,2010,25(4):296-297.
[10] 馬志勇,袁德利. 異丙酚用于人工流產手術鎮痛638例臨床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30-31.
[11] 周平明,呂志凱,孫國巨,等. 瑞芬太尼-異丙酚-阿曲庫銨復合全身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效果[J]. 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32(11):1400-1401.
[12] 夏春蘭. 米索前列醇不同給藥途徑聯合異丙酚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1, 3(6):35-37.
篇10
【關鍵詞】 肝炎 乙型 慢性/中西醫結合療法 健脾活血方/治療應用 拉米夫定/治療應用 生活質量
生存質量(quality of life,QOL)是指個體在軀體、心理、社會功能諸方面的主觀感覺和滿意程度,與發病率、死亡率相比,更側重生命活動的具體內涵。測定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助于全面評價其生命活動及醫療效果。在新千年的肝臟病學領域內,QOL被認為是肝臟疾病研究的重要內容,又是評價藥物療效的重要指標[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疾病負擔較重的一種疾病,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對人類健康危害最為嚴重。隨著人們對QOL的逐步重視,目前已逐漸將QOL作為CHB患者結局評價的一個指標。目前已有CHB患者QOL干預方面的相關報道[2-3],但多為單純西醫或中醫治療方案的干預研究,有關中西醫結合治療對QOL干預研究的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對CHB患者的QOL狀況進行了調查,并觀察在傳統西藥拉米夫定抗病毒基礎上結合口服健脾活血方藥治療對CHB患者的抗病毒效應及QOL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樣本來源 按就診的順序隨機選取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門診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間接診的CHB患者86例,男75例,女11例;已婚52例,未婚31例,離異3例;文化程度:大學以上7例,大學(含大專)50例,中學(含中專)27例,小 學2例;平均年齡為(31.25±10.11)歲。發出調查表86份,回收合格答卷86份。正常組為同期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體驗的健康人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已婚21例,未婚12例,離異2例;文化程度:大學以上2例,大學23例,中學10例,小學0例;平均年齡為(30.25±12.16)歲。方差齊性檢驗結果顯示,2組間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按2000年傳染病與寄生蟲學會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4]確診為慢性乙型肝炎,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年齡在16~70歲;(2)1周內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3)小學以上學歷;(4)既往無精神病史,現無合并其他心身疾病史;(5)愿意參加該心理測驗;(6)CHB患者中不包括重癥肝炎、肝硬化患者;(7)符合《2000年拉米夫定臨床應用指導意見》治療標準者[5]。
1.3 排除和剔除標準
(1)有其他肝炎病毒重疊感染或有免疫性疾病、遺傳性肝病、骨髓抑制、腎功能異常、嚴重器質性疾病、精神病、嗜酒、吸毒的患者;(2)半年內用過抗病毒藥物、免疫調節劑、細胞毒藥物或類固醇激素的患者;(3)妊娠;(4)對核苷類藥物過敏者;(5)依從性不好,失訪或放棄治療者。
2 研究方法
2.1 分組方法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6例CHB患者隨機分為2組:試驗組(拉米夫定+中藥治療)52例,對照組(拉米夫定治療)34例。
2.2 給藥方法
對照組:口服拉米夫定片劑,100mg/片,每日1片。試驗組:在按對照組方法服用拉米夫定的基礎上,口服我院名老中醫鄧鐵濤教授的經驗方健脾活血方[太子參30g,白術15g,云苓15g,川萆薢10g,炒鱉甲30g,土鱉蟲(研末沖服)3g,丹參18g,楮實子12g,菟絲子12g]治療,每日1劑,水煎服。兩組均以2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觀察期間不服用保肝及其他抗病毒肝炎治療藥物,因特殊原因需服用其他藥物時給予記錄。
2.3 研究工具
包括肝炎患者一般資料調查表和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中文版。其中一般資料調查表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文化程度、職業、經濟水平、醫療保健種類、患病時間等。健康狀況問卷是由美國醫學結局研究組(medical outcomes study,MOS)開發的一個QOL普適性量表,具有簡明適用的特點,在MOS系列量表中使用頻率最高,被廣泛用來測量、評價不同人群、不同狀況和臨床個體患者的QOL。SF-36量表包括8個方面的內容:生理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職能(role physical,RP)、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情感職能(role emotional,RE)、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精力(vitality,VT)、軀體疼痛(body pain,BP)、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GH)。通過上述多個維度的綜合分析來幫助判斷患者的QOL。本研究所使用的是中山醫科大學方積乾教授主持研發的SF-36中文版[6],該量表具有比較理想的心理學測量特性。量表采用評分法進行評分,然后經標準化處理。每項目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得分越低表明QOL越差,反之越高。
2.4 研究程序
采用一問一答的調查方式,應用標準化的量表評定法,由調查人員進行量表的填寫。全部調查對象均填寫健康狀況調查問卷,治療對象填寫CHB患者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調查表。每名治療對象于服藥前及服藥24周、48周后分別接受評定1次,同時觀察患者HBV DNA轉陰、HBeAg、HBeAb血清學轉換的情況。
2.5 質量控制
調查人員必須是具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的內科醫師,調查前進行調查方法程序等的培訓,調查過程中互相監督和復查驗收,資料收集完成后由項目主持者逐份核查。
2.6 實驗室指標檢測
①肝功能:采用OlympusAU 4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②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采用ELISA法;HBV DNA采用PCR法,試劑由中山醫科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7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0建立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
3.1 CHB患者與正常組QOL比較
表1結果顯示,CHB患者除PF外多個維度得分均顯著性低于正常組(P<0.05或P<0.01)。
3.2 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24周、48周后乙肝病毒血清學標志物變化比較
表2結果顯示,治療24周、48周后,試驗組的HBeAg陰轉率、HBeAb陽轉率、HBV DNA陰轉率均顯著性高于對照組(P<0.05)。
3.3 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QOL變化比較
表3結果顯示,治療48周后試驗組與對照組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或P<0.01),但試驗組在除RE、MH以外的多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CHB患者與正常組QOL比較
Table 1 Comparison of QOL in CHB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s)s/分
組別(groups)NPFRPBPREGHVTSFMHQOL總分CHB組(CHB)8677.8±23.433.8±39.4②68.6±29.6①27.3±11.0②55.2±18.9②54.7±25.1②53.7±23.0②60.3±20.3②56.1±19.2②正常組(normal)3586.1±10.284.7±10.182.6±17.9〖〗83.3±33.175.2±16.473.6±15.585.5±12.970.0±16.7〖〗75.2±16.4
統計方法:成組資料t檢驗;①:P<0.05,②:P<0.01,與正常組比較(vs the normal group)
表2 兩組治療24周、48周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學標志物變化比較表3 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QOL變化比較統計方法:方差分析;①:P<0.05,②:P<0.01,與治療前比較(vs preT in the same group);③:P<0.05,與對照組比較(vs the control group)
4 討論
將與健康相關QOL的評估作為一項重要的醫學觀察指標,已日益成為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和其他臨床研究的新標準[7]。以往對藥物的研究開發和利用主要關注的是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改變,對生存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已認識到醫學的目的不應只是延長生命,傳統評估醫學資源投入效益與臨床療效的生物醫學指標如生存率等已顯得過于局限[8]。近年來,中國肝病專家強烈呼吁國內學者應重視治療結局的研究,在臨床醫療服務中應重視生存質量的評價。由此可見,藥物對生存質量的影響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本研究顯示,CHB患者除PF維度外,其他維度得分均顯著性低于正常組(P<0.05或P<0.01),提示CHB患者QOL的多維度功能受損。試驗組HBeAg陰轉率、HBeAb陽轉率、HVB DNA陰轉率均顯著性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試驗組與對照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但試驗組在除RE、MH以外的多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可提高CHB患者的抗病毒效應,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方面也較單純應用拉米夫定治療有優勢。
多年來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一直缺乏特效藥物。拉米夫定系新一代核苷類藥物,具有強有力的抑制HBV逆轉錄酶的作用,是目前公認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較為安全有效的藥物[9]。盡管拉米夫定對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但療效僅為70%,且其療程較長、易發生病毒變異,對患者的心理有較大影響[10]。本研究發現,采用健脾活血中藥處方可協同拉米夫定發揮抗病毒效應,提高了抗病毒療效,從而較大程度地提高了CHB患者的生存質量,但健脾活血中藥協同拉米夫定發揮抗病毒效應的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劍鴻,鄧啟文.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4):218.
[2]易露茜,楊旭,王小萬.拉米夫定治療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31(3):396.
[3]劉衛東,劉軍忠,辛麗虹,等.慢性肝炎患者臨床綜合治療對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12):1574.
[4]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S].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
[5]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指導小組.2000年拉米夫定臨床應用指導意見[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249.
[6]行為醫學量表手冊[S].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編輯委員會,2001:19-24.
[7]朱元玨.評估生命質量逐漸成為臨床試驗的新標準[J].中華內科雜志,2003,4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