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樂觀的名言范文

時間:2023-03-16 04:3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樂觀的名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樂觀的名言

篇1

1、凡事總要有信心,老想著“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擔心著"怕咱不行吧”,那你就沒有勇氣了。——蓋叫天

2、愿一年比一年快樂,但愿連我們最卑賤的兄弟或姊妹也不會被剝奪他們應得的一份快樂。——《狄更斯評傳》

3、我相信過,如果懷著愉快的心情談起悲傷的事情,悲傷就會煙消云散。——高爾基

4、不管我到什么地方去,我是去找快樂的。我決不會到什么地方去找痛苦,因為我生來就是個尋歡作樂的人。只有痛苦找到我頭上,我才會痛苦。

5、真實的、永恒的、最高級的快樂,只能從三樣東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愛。

6、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普希金

7、不應該迫求一切種類的快樂,應該只追求高尚的快樂。——德謨克利特

8、悲傷可以自行料理;而歡樂的滋味如果要充分體會,你就必須有人分享才行。——馬克.吐溫

9、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車爾尼雪夫斯基

10、靜默是表示快樂的最好的方法,要是我能夠說出我心里多么快樂,那么我的快樂只是有限度的。——莎士比亞

11、體育和運動可以增進人體的健康和人的樂觀情緒,而樂觀情緒卻是長壽的一項必要條件。——勒柏辛斯卡婭

12、天地專為胸襟開豁的人們提供了無窮無盡的賞心樂事,讓他們心情受用,而對于心胸狹窄的人們則加以拒絕。

13、人生要有意義只有發揚生命,快樂就是發揚生命的最好方法。——

14、樂觀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15、生活,就應當努力使之美好起來。——托爾斯泰

16、承擔更大的責任,他們就更加幸福。

17、既不要被逆境困擾,又不要幻想出現奇跡,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去爭取勝利。

18、在美好的景色、悅耳的聲音和撲鼻的芳香給我帶來的愉快當中,我不會緊鎖住自己感官的大門。

19、只有含辛茹苦,才能獲得真正的歡樂。——《泰戈爾評傳》

20、不要把悲觀作為保護你失望情緒的緩沖器。樂觀是希望之花,能賜人以力量。

21、以幽默的態度來接受現實中的失敗。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輕松地克服惡運,排除隨之而來的倒霉念頭。

22、巨大的幸福壓彎了腰。他感覺他的四肢軟弱無力;在他的勝利面前,這人從來沒有被危險動搖過的人,開始顫栗起來。

23、越是別人都羨慕我的幸福,我就覺得這幸福更有滋味。

24、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于多么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稻盛和夫

25、面對危險的迫切,人類靈魂中總有勢均力敵的兩種聲音:一種很合理的教人考慮危險的性質和避免危險的方法;另一種則更合理地說,考慮危險太令人喪氣和痛苦了,因為預見一切和回避大勢不在人類能力之內,所以在痛苦的事到來以前還是不去管它而去想愉快的事好。——托爾斯泰

26、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止的冬色。

27、對生活笑吧,這樣,你能察覺它的美。

28、即使處境危難,也要尋找積極因素。這樣,你就不會放棄取得微小勝利的努力。你越樂觀,你克服困難的勇氣就越會倍增。

29、凡笑者,就表現著他尚有生活的膽和力。——德懋庸

30、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里才能發現。——布雷默

31、幸福這東西就像星星一樣,黑暗是遮不住它們的,總會有空隙可尋。我們在人生的歷程中,不管犯了多少過錯,產生過多少誤解,然而,在過錯和誤解的空隙之中,不正閃爍著幸福之光嗎?

32、歡樂是希望之花,能夠賜給她以力量,使她可以毫無畏懼地正視人生的坎坷。

33、不管多么嚴峻的形勢向你逼來,你也要努力去發現有利的條件。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到處都有一些小的成功,這樣,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長了。

34、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豐富多彩,要使生活變得有趣,就不斷地充實它。——高爾基

35、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和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情緒,可以戰勝疾病,更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36、我們曾經為歡樂而斗爭,我們將要為歡樂而死。因此,悲哀永遠不要同我們的名字連在一起。——伏契克

37、只有利害關系和出眾的才干,才能幫你出起主意來,才認真細到,眼光透徹。——巴爾扎克

38、打消了一切憂慮,卸下了一切擔子,一時不由感到滿足,真好比心里搬開一塊大石頭。

39、理解生活而且還要熱愛生活。——羅曼.羅蘭

40、使你自己有更多更多工作,使你習慣于工作。這是人生快樂的第一個條件。——羅曼.羅蘭

41、天地專為胸襟開豁的人們提供了無窮無盡的賞心樂事,讓他們心情受用,而對于心胸狹窄的人們則加以拒絕。——雨果

42、只有利害關系和出眾的才干,才能幫你出起主意來,才認真細到,眼光透徹。

43、不管我到什么地方去,我是去找快樂的。我決不會到什么地方去找痛苦,因為我生來就是個尋歡作樂的人。只有痛苦找到我頭上,我才會痛苦。——狄更斯

44、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曾憲梓

45、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快樂。——羅曼·羅蘭

46、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幸福。越往前去,它就越多,越多。

47、面對危險的迫切,人類靈魂中總有勢均力敵的兩種聲音:一種很合理的教人考慮危險的性質和避免危險的方法;另一種則更合理地說,考慮危險太令人喪氣和痛苦了,因為預見一切和回避大勢不在人類能力之內,所以在痛苦的事到來以前還是不去管它而去想愉快的事好。

48、所謂幸福,是在于認清一個人的限度而安于這個限度。

49、真實的、永恒的、最高級的快樂,只能從三樣東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愛。——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

50、打消了一切憂慮,卸下了一切擔子,一時不由感到滿足,真好比心里搬開一塊大石頭。——馬克.吐溫

51、藝術是生活的點綴,是引向生命的一種誘惑。——《托爾斯泰傳》

52、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止的冬色。——雨果

53、越擔驚受怕,就越遭災禍。因此,一定要懂得積極態度所帶來的力量。要堅信希望和樂觀能引導你走向勝利。

54、我們的幸福與否,決不能憑借我們獲得了或者喪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我們自身怎樣。

55、歡樂是希望之花,能夠賜給她以力量,使她可以毫無畏懼地正視人生的坎坷。——巴爾扎克

56、悲傷可以自行料理;而歡樂的滋味如果要充分體會,你就必須有人分享才行。

57、在美好的景色、悅耳的聲音和撲鼻的芳香給我帶來的愉快當中,我不會緊鎖住自己感官的大門。——《泰戈爾評傳》

58、愿一年比一年快樂,但愿連我們最卑賤的兄弟或姊妹也不會被剝奪他們應得的一份快樂。

59、內心的歡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悅。——羅曼·羅蘭

60、靜默是表示快樂的最好的方法,要是我能夠說出我心里多么快樂,那么我的快樂只是有限度的。

61、使你自己有更多更多工作,使你習慣于工作。這是人生快樂的第一個條件。

62、因為真正的幸福就是:成為完全客觀,從而體現自己的抱負。

63、烏云后面依然是燦爛的晴天。——朗弗羅

64、世界上沒有幸福,但有自由和寧靜。

65、生活,就應當努力使之美好起來。

66、藝術是生活的點綴,是引向生命的一種誘惑。

67、一個知足的人生活才能美滿。

68、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豐富多彩,要使生活變得有趣,就不斷地充實它。

69、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與造成的。——華盛頓

70、我相信過,如果懷著愉快的心情談起悲傷的事情,悲傷就會煙消云散。

篇2

2、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止的冬色。

3、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

4、悲傷能夠自行料理;而歡樂的味道如果要充分體會,你就務必有人分享才行。

5、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止的冬色。——雨果

6、永遠以用心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我和身外的世界。——曾憲梓

7、不管我到什么地方去,我是去找快樂的。我決不會到什么地方去找痛苦,正因我生來就是個尋歡作樂的人。只有痛苦找到我頭上,我才會痛苦。

8、打消了一切憂慮,卸下了一切擔子,一時不由感到滿足,真好比心里搬開一塊大石頭。

9、快樂就應是美德的伴侶。——巴爾德斯

10、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因此,無論自我處于多么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稻盛和夫

11、愉快的笑聲,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志。真正的快樂是對生活的樂觀,對工作的愉快,對事業的興奮。——愛因斯坦

12、真實的永恒的最高級的快樂,只能從三樣東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愛。

13、要知道,悲觀不是天生的。象人類的其它態度一樣,悲觀不但能夠減輕,而且透過發奮還能轉變成一種新的態度:樂觀。

14、內心的歡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悅。——羅曼·羅蘭

15、快樂這東西就像星星一樣,黑暗是遮不住它們的,總會有空隙可尋。咱們在人生的歷程中,不管犯了多少過錯,產生過多少誤解,然而,在過錯和誤解的空隙之中,不正閃爍著快樂之光嗎?

16、使你自我有更多更多工作,使你習慣于工作。這是人生快樂的第一個條件。

17、愿一年比一年快樂,但愿連咱們最卑賤的兄弟或姊妹也不會被剝奪他們應得的一份快樂。

18、既不好被逆境困擾,又不好幻想出現奇跡,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去爭取勝利。

19、如果樂觀態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就應堅信這樣的結論:樂觀是成功之源。

20、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快樂。越往前去,它就越多,越多。

21、所謂快樂,是在于認清一個人的限度而安于這個限度。

22、世界上沒有快樂,但有自由和寧靜。

23、愿一年比一年快樂,但愿連咱們最卑賤的兄弟或姊妹也不會被剝奪他們應得的一份快樂。——《狄更斯評傳》

24、一個知足的人生活才能美滿。

25、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快樂。——羅曼·羅蘭

26、正因真正的快樂就是:成為完全客觀,從而體現自我的抱負。

27、越是別人都羨慕我的快樂,我就覺得這快樂更有味道。

28、凡事總要有信心,老想著“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擔心著"怕咱不行吧”,那你就沒有勇氣了。——蓋叫天

29、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樂觀。——威爾科克斯

30、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里才能發現。——布雷默

31、不就應迫求一切種類的快樂,就應只追求高尚的快樂。——德謨克利特

32、藝術是生活的點綴,是引向性命的一種誘惑。——《托爾斯泰傳》

33、快樂不在于事情,而在于咱們自我。——理查德·瓦格納【美】

34、歡樂是期望之花,能夠賜給她以力量,使她能夠毫無畏懼地正視人生的坎坷。——巴爾扎克

35、應對危險的迫切,人類靈魂中總有勢均力敵的兩種聲音:一種很合理的教人思考危險的性質和避免危險的方法;另一種則更合理地說,思考危險太令人喪氣和痛苦了,正因預見一切和回避大勢不在人類潛質之內,因此在痛苦的事到來以前還是不去管它而去想愉快的事好。——托爾斯泰

36、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樂觀。——威爾科克斯【德】

37、凡笑者,就表現著他尚有生活的膽和力。——德懋庸

38、只有利害關聯和出眾的才干,才能幫你出起主意來,才認真細到,眼光透徹。

39、愉快的笑聲,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志。

40、你失敗了,但你要想到,你以前多次獲得過成功。這才是值得慶幸的。如果10個問題,你做對了5個,做錯了5個,那未你還是完全有理由慶祝一番,正因你已經成功地解決了5個問題。

41、承擔更大的職責,他們就更加快樂。

篇3

《活了100萬次的貓》是佐野洋子的代表作,她的其他作品也以貓為主角進行過創作。談到作品的創作靈感,她說那時,她只有30多歲,“有一天突然一只活了100萬次的貓出現我的腦海中,然后這個故事就基本成型,可以說這個故事的創作是一氣呵成。”

不死的貓

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其實貓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這只貓,有100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過。可是貓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發動戰爭

有一回,貓是國王的貓。貓討厭國王,因為國王愛打仗,總是發動戰爭。有一天,貓被一支飛來的箭射死了。正打著仗,國王卻抱著貓哭了起來。國王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宮,然后,把貓埋到了王宮的院子里。貓還曾經是水手的貓、曾經是魔術師的貓、曾經是小偷的貓、曾經是孤零零的老奶奶的貓、曾經是小女孩的貓,他被鋸死過、被狗咬死過、老死過,還被背孩子的帶子勒死過,不過,他已經不在乎死亡了。

后來,貓不再是別人的貓了。他成了一只野貓。貓頭一次變成了自己的貓。不管是哪一只母貓,都想成為貓的新娘。有的送條大魚當禮物,有的獻上新鮮的老鼠,還有的去舔貓那漂亮的虎皮花紋。可貓卻說:“我才不吃這一套!”因為貓比誰都喜歡自己。

100萬次

只有一只貓連看也不看他一眼,是一只美麗的白貓。貓走過去說:“我可死過一百萬次呢!”“噢。”白貓只說了這么一聲。第二天、第三天,貓都走到白貓的身邊。有一天,貓問白貓,“我可以呆在你身邊嗎?“行呀。”白貓說。就這樣,他一直呆在了白貓的身邊。白貓生了好多可愛的小貓。貓再也不說“我呀,我死過100萬次……”了。貓比喜歡自己還要喜歡白貓和小貓們。

小貓們很快就長大了,一個個走掉了。白貓已經成了一個老奶奶了,貓對白貓更溫柔了,嗓子眼兒里發出了“咕嚕咕嚕”聲。貓想和白貓永遠地一起活下去。有一天,白貓在貓的身邊靜靜地不動了。貓頭一次哭了。從晚上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晚上,貓哭了有100萬次。一天中午,貓的哭聲停止了。這一次,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媒體評價

篇4

當然,文學名著中也存在著生命教育的缺失。近來人氣指數極高的武俠精品小說《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是金庸筆下眾巾幗、須眉英雄中亦只有謝遜勉強可以比擬的完美英雄,這位俠義十足,武功蓋世的“北喬峰”,也有視生命為草芥的瘋狂殺人的時候。在第十九回的“聚賢莊事件”中 “喬峰殺人之后,更是出手如狂,單刀飛舞,右手忽拳忽掌,左手鋼刀橫砍直劈,威勢直不可擋,但見白墻上點點滴滴的濺滿了鮮血,大廳中倒下了不少尸骸,有的身首異處,有的膛破肢段。這時他已顧不得對丐幫舊人留情,更無余暇分辨對手面目,紅了眼睛,逢人便殺。奚長老竟也死于他的刀下。”如此殺戮的血腥之氣,無不體現著生命之輕。

在《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文學名著中,也存在著重血腥之氣,輕生命之嫌。王夫人的丫頭金釧兒把主子的一件東西弄壞了,被毒打完攆了出去,不久便投井自盡;賈母的丫頭鴛鴦,當主子魂歸九天之后便殉主上吊。“老太太疼我一場我跟了去”。這大觀園亦非凈土世外桃源,也有許多草菅人命的刀光血影,輕視生命的尊貴。而《水滸傳》中李逵正是視生命為草芥瘋狂殺人機器,“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味地砍將來。”“當下去十字街口,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推倒顛翻的,不計其數。”就是打虎武松于血濺鴛鴦樓一節中,為了發泄身受迫害的怨恨,一臉殺了19條人命。殺張都監,殺蔣門神,確實是他們惡貫滿盈,咎由自取,是報仇雪恨;但是,殺死那些兒童、女眷、馬夫、廚師就是濫殺無辜,是不尊重生命。比起《水滸傳》,《三國演義》中的殺戮血腥之氣大有過之而無不及之處。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他的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休教天下人負我。”他將要殺豬好心款待他的其父親結義兄弟呂伯奢一家全殺死,“遂與宮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八口。”當董卓得知大將軍華雄被關羽所殺后,因袁紹是反董的盟主,便聽手下之言,殺死在他手下當太傅的袁紹叔叔袁隗。“卓然其說,喚李催、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殺。”這種血腥殺戮,體現生命之輕。可見,文學名著教學中生命教育任重道遠。如何在文學名著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呢?

1.引導學生閱讀文學名著,汲取生命的養料,提升生命品質。

文學名著,無不凝聚著作家濃郁的情感和殷殷心血,無不閃爍著熠熠生輝的生命光芒。在文學名著的教學中,要善于挖掘生命教育資源,從中尋找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結合點。這就必須廣泛閱讀文學名著,感悟生命可貴,讓學生主動追求生命的意義。文學名著的教育作用以及對文學教育的重視,古今中外皆有論述,中國古代孔子有“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西方古代亞里士多德也注意到文學作品對人情感的陶冶和凈化。他在《詩學》中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使這種感情得到陶冶。”賀拉斯在《詩藝》中也明確地指出文學名著具有“寓教于樂”的作用;“詩人的愿望應該是給人以益處和樂趣,他寫的東西應該給人以,同時對生活有幫助。”

如學習陶潛《歸去來辭》,感悟詩人歸園的種種生命情狀。“舟遙遙以輕,風飄飄而吹衣”的歸家途中愉快之情;“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的歸家中以家人談心,以琴書為伴的快樂之情;文章結尾“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樂天知命而盡其余年的內心獨白,真是一位率真而閑適大隱之士。如閱讀李白《蜀道難》領悟詩人慨嘆世道艱難,有志之士報國無門的情懷,閱讀《將進酒》體味主人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豪邁詩情,一個奔放而樂觀的生命狀態躍然紙上。又如閱讀蘇軾經典詩詞,引導學生走進蘇軾,讓學生學習蘇軾面對生活的失意、艱難、痛苦時采用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處理方式,呈現不同的生命狀態:被貶黃州,寫下“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謫居惠州,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遠貶海南,卻說“九死南方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透過這些詩詞,學生會被蘇軾那種達觀的生活態度,超然灑脫性情意趣所感染。學習史鐵生《我與地壇》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史鐵生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困難里磨練意志,勸勉學生勇敢地面對人生,跌倒了,爬起來,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所說的“那閃光的句子――跌倒的是身軀,不倒的是信念……”

2.發掘文學作品豐富的內蘊,激發學生對生命追求的熱情。

知人論世是閱讀文學名著必須要做到的,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引導學生了解作家經歷、創作背景、創作動機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注意文學作品內涵的多樣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以通過寫讀書筆記、舉辦朗誦表演、作品討論會,以便理解作品豐富的內蘊,發掘作品中深層的意義,激發學生對生命追求的熱情。如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直至“淚盡而逝”,曹雪芹創作過程顯然是“生命書寫”的過程,他代人寫心立傳,替人笑傲歌哭,贊寶玉之多情,嘆女兒之無運。這是作者用生命書寫的一部“關于生命”的書!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是生命意志的契合。在生命意志上,林黛玉的哀傷時時提醒了賈寶玉,《葬花辭》是林黛玉吟誦給賈寶玉聽,而《芙蓉女兒誄》的聽眾恰好是林黛玉,也只有林黛玉才能聽出其中的憂傷與感懷。所以,這種愛是寶黛相互的憐憫,是對“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的共同迷茫,是生命意志的默契。

3.引導對文學名著情感體驗,豐富情感世界,提高生命意識。

文學作品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對于人們精神的影響,這是由文學的本質特征和獨有審美教育功能所決定的。文學是人類一種重要的精神活動方式,作為與現實物質世界相對立的層面,無論何時總能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情感和姿態。

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最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生命意識。因為作者是從生活中發現美,從而在此基礎上創作美,以美來吸引人感染人。無論是江南水鄉,還是塞北長城;無論是驚濤駭浪,還是曉風殘月;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無不可以進入文學視野之中,以此為素材,作家以獨特的審美能力,為我們展開了一個屬于人的世界,一個有著情感、思想、道德、文化、生命的世界。而文學閱讀的獨特意蘊是指向生命的深層情感,以文字為中介達到對生命詮釋,情感交流。因此在文學名著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作品,進行情感的體驗。如讀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那枯藤老樹昏鴉所交織場景給人傷悲無比,凄涼無限。而讀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則在心靈中平添了一份信心與力量,成為節操自勵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