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離任審計報告范文

時間:2024-04-18 16:55: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會離任審計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會離任審計報告

篇1

報告指出,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全省審計機關對9529個單位、項目進行了審計和審計調查,查出違規金額318.47億元,損失浪費金額3.62億元,管理不規范金額825.26億元,應上繳財政資金83.88億元,已收繳財政資金57.16億元,歸還原渠道資金17.67億元,審計核減工程建設資金38.76億元。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和有關部門移送處理案件和問題26件。促進被審計單位建立整改措施1224項,建立健全規章制度247項,向社會審計結果公告487篇。

報告認為,2012年度省級預算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省級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部分支出批復下達不及時,支出進度不夠均衡;個別支出項目完成預算比例較低,結轉下年支出數額較大;部分財政收入未及時繳庫;有的支出管理不夠規范;部門預算管理有待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有待完善;有的稅種收入計劃未完成;部分社保費和基金計劃管理不夠規范;有的涉稅審批事項審批不夠嚴格;稅收征管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對14個省級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及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查出的主要問題是:3個單位違規收費1293萬元;5個單位非稅收入3844萬元未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5個單位擠占挪用專項資金1496萬元;4個單位違規發放獎金、補貼等166萬元;4個單位虛列支出977萬元;6個單位違規列支570萬元;5個單位少計固定資產5.5億元;4個單位未經政府采購267萬元。

對18個省級預算執行部門和單位開展了內審自查與審計抽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4個單位預算編制不完整5.08億元;6個單位超預算支出823萬元;3個單位未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358萬元;2個單位行政經費擠占項目經費238萬元;3個單位違規發放福利費、補貼等50萬元;3個單位超限額使用現金25萬元;6個單位往來款1900萬元長期未清理。

下級政府財政收支審計情況

對西安市、寶雞市和6個財政省管縣人民政府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基層地稅部門改變稅種和入庫級次入庫稅收;應納入預算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繳入預算外財政專戶;未嚴格按規定用途使用財政專項資金;少配套財政專項資金;財政專項資金撥付不及時等。

“三公經費”及會議費管理使用專項審計調查情況

對47個省級部門單位2012年 “三公經費”及會議費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三公經費”支出超預算;部分單位將公務接待費轉移到其他項目支出;車輛運行費較高;年均會議次數較多;在會議費中列支其他費用。同時,對20個省級部門2013年1至6月“三公經費”及會議費情況進行了抽查。結果表明,20個單位“三公經費”及會議費支出總額較2012年同期下降28%。

政府重點投資項目審計情況

省審計廳對7個建設項目進行了竣工決算審計或跟蹤審計,核減工程建設資金5.17億元。主要問題是:4個項目超概算、概算外支出8.12億元;6個項目違規招投標6.36億元;2個項目超標準購車10輛,價值473萬元;2個項目出借、挪用項目資金5780萬元;2個項目滯留安置補償資金等1.54億元;3個項目因設計變更、運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資產閑置905萬元,損失浪費235萬元。

2012年省審計廳組織對5市1區的804個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進行竣工決算審計,查出的主要問題是:26個項目的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違反招標規定;13個項目自行改變設計;275個項目未經審批超概算建設。9個項目現金支付工程款;6個項目多付工程款、監理費;5個項目不合規票據入賬。14個項目滯留建設資金,6個項目建設資金被挪用于其他項目建設。

涉農和民生專項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情況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省審計廳與審計署駐西安特派辦對全省2012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進行了跟蹤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部分縣安居工程資金預算安排不足,公租房、廉租房租金未及時繳入財政部門,將安居工程專項資金用于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等支出。149個項目建設開工時“四證”不全,89個項目超標準面積建設。9個縣(區)部分保障房分配給不符合條件的家庭,部分家庭重復享受住房保障待遇。

對截至2012年底的渭河流域綜合治理整治專項資金及建設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和審計調查,查出各類違規違紀資金2.77億元。發現的主要問題是:10個縣垃圾處理項目未按要求在2010年底前建成;部分已建成項目運營未達到設計要求;15個縣截收污水管網未完全實行雨污分流;41個治污項目因自籌資金困難未能實施。

對91個縣(區)2010年至2011年水庫移民專項資金管理及使用情況進行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12個縣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用于項目前期費用、彌補工作經費等。15個縣級財政滯留欠撥項目資金。37個縣配套資金不到位。10個設區市、25個縣不同程度地存在直補資金發放不及時、擅自改變項目、項目建設未經招投標等問題。

對10個市、77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區)財政扶貧和扶貧貸款及小額信貸資金進行了審計和審計調查,查出各類違規金額10.84億元。發現的主要問題是:52個市、縣(區)財政部門少安排配套資金。33個市、縣(區)財政部門滯留、欠撥項目資金,21個市、縣(區)扶貧部門滯留、欠撥項目資金。14個縣(區)扶貧主管部門和用款單位擠占、挪用項目資金。4個縣(區)超貸款額度兌付扶貧貸款貼息資金。

對2012年度全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進行跟蹤審計,審減工程造價1.95億元。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6個市配套資金不到位3.9億元。二是3個市135個建設項目未嚴格執行招投標管理制度。三是由于施工企業多計工程量、高套子目,以及建設單位簽證不實等原因,造成多計工程造價1.95億元。

對全省政府收費還貸二級公路截至2012年底的債務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2009年至2012年,全省政府收費還貸二級公路償還本金及利息占通行費收入比例低于規定的70%。二級收費公路與其他公路項目相互拆借、占用建設資金、通行費收入等5.42億元。個別收費站挪用還貸資金支付人員經費等。

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審計情況

對部分縣(區)農村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2011年度資產負債損益進行了審計和審計調查,查出的主要問題是:違規向黨政事業單位干部發放經營性貸款;向不符合借款條件、抵押物不合規的借款人發放貸款;違規發放多頭貸款、關聯互保貸款;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企業;違規發放股金紅利。

對4戶國有企業2011年度資產負債損益進行了審計,查出的主要問題是:少計收入454萬元;多計成本1068萬元;少繳稅費323萬元;超核定基數發放工資768萬元;違規向企業內部職工集資;少計固定資產7704萬元;未按規定使用政府補助資金5922萬元。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情況

全省審計機關對2308名領導干部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查出違規金額36.33億元,其中屬領導干部直接責任金額7129萬元;查出管理不規范責任金額197.97億元,其中屬領導干部直接責任金額3.7億元。審計后,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9人。

審計查辦經濟違紀違法案件線索情況

2012年下半年以來,全省審計機關共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移送案件線索15件,移送涉案人員19人,涉及金額8572萬元;向相關部門移送問題線索10件,涉及37人,金額7.15億元。

最近,省政府召開會議,專門聽取了省審計廳關于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匯報。省長婁勤儉在肯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同時,針對審計報告反映情況提出了整改要求。目前,有關部門和單位正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審計廳將加強對整改情況跟蹤監督,及時報告整改和糾正情況。

針對上述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意見:

第一,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增強預算約束剛性。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健全政府預算管理體系,繼續改進支出預算編制方法,細化預算編制內容,加強支出項目論證和審核,健全和完善項目庫,全面推行項目滾動管理;嚴格按照人大批準的預算安排支出,不得隨意調整和變動預算,科學有效地調度國庫資金,減少資金沉淀,不斷增強預算執行的約束力,規范各項支出行為。

第二,強化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機制,把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要嚴格實行項目評審、國庫集中支付、政府統一采購等管理制度,加強對重點部門單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減少資金的滯留閑置、擠占挪用和損失浪費等問題,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篇2

根據本局**8年的工作要點精神,計財科在**8年度,本著服務基層,服務教育事業發展的宗旨,以規范、合理、高效使用教育經費、為本區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物質保障為目標,認真細致開展工作,在“創新”、“落實”、“協調”上下功夫,圍繞局**8年的工作要點精神,扎實做好計劃、財務、審計、基建等各項工作,為完成本局**8年工作任務作出努力。

工作目標:

1.全面完成我區新一輪的小學和幼兒園的布局調整規劃。

2.做好學校的基本建設工作。新校建設力爭加快建設步伐,維修改造工程突出重點,保證質量。

3.依法保證“三個增長”,全面合理安排各項教育經費,為教育發展提供財力支撐。

4.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各單位收入與支出,使教育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主要工作:

一、加強三項管理

㈠財務管理

1.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積極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繼續按政策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免收的費用于3月和9月及時、足額下撥到各校;生均公用經費逐年增長,08年增加到每生350元,繼續分兩次下撥到學校。指導學校規范、合理使用好生均公用經費,出臺管理細則。退協活動經費納入學校統一管理。

2.充分發揮內審機構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學校財務的內審工作。今年,審計工作重點對各校的學年預算執行情況開展專項審計與調查,為下一學年度預算提供依據。同時,做好校長離任審計、工程審計及07年度的學校財務收支審計等常規工作。

3.開展學校自辦食堂情況的調研。

㈡固定資產管理

根據《**區教育文體局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指導學校加強對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和維護。繼續對全區各校的固定資產進行點驗與核查,對制度的制定情況進行檢查,做到建制度,抓落實。

㈢環境衛生管理

重視校園環境衛生的常規管理,指導學校制定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切實落實《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要求,建設安全、文明、衛生、和諧的校園環境。

二、推進兩項重點工程建設

㈠基建工程

加快新校建設步伐,抓好重點工程建設。上半年完成陽光城小學幼兒園的建設,協助學校做好開辦前的教學設備的采購工作,保證秋季開學正常運轉的需要;配合**新城規劃、建設好**新城小學、幼兒園,09年2月完成小學、幼兒園、宿舍的主體建設;08年4月完成培智學校的擴建工程,配合學校創建特殊教育現代化學校;落實區實小和閶西幼兒園易地新建的選址工作。

㈡維修工程

1.落實**8年校舍維修項目,2月份對學校暑期維修項目現場辦公。

2.進一步推進“三改”工程,改建廁所工程年內實施城西中心小學、彩虹小學、彩香實驗小學本部、留園中心小學湖田分部等4所學校。

3.維修工程注重過程管理,探索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使維修工程效益最大化。

三、切實做好兩件實事

㈠學生課本免費工作

1.今年是我省第一次實施全覆蓋的學生課本免費發放,我們在做好政策的宣傳與解釋工作的同時,協助學校做好所免課本費用結算流程的操作工作,使得政府實事工程順利完成。

2.探索課本循環使用的有效方法,協助有關科室做好此項工作。

㈡改善教師辦公條件

改善教師辦公條件,在對各校進行調研的基礎上,集中資金,為我區教師配備辦公電腦,使我區教師的師機比達到1:1。

四、抓好兩支隊伍

㈠計財科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定期組織全體科室成員共同學習有關教育文件和計財專業理論,研討工作方法,細分工作計劃,共同協作,完成本部門的工作任務。

2.加強對教育結算中心的管理。充分發揮其集中核算、財務監督的職能,為指導學??茖W合理開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做好服務工作。

㈡學??倓罩魅侮犖榻ㄔO

1.抓好總務主任的培訓工作,提高總務主任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采用以會代訓和以主題討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全區總務主任隊伍建設,逐步建成一支具有科學管理能力的后勤隊伍。

2.總務主任培訓內容為基建管理知識和資產管理的有效管理方法,采用培訓與考核相結合,書面考查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并把總務主任的考核成績納入學??己酥?。

五、做好計財科常規工作

1.省、市小學圖書館、科學實驗室管理人員培訓(暑期);

2.市、區科學自制教具、學具評比;

3.做好各類教育基建、設備、財會等各類統計、年報工作;

4.做好教職工醫療費用統計、匯總、上報等工作;

5.做好學校、幼兒園等單位收費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6.做好各類票據的購買、領用、核銷等常規工作;

7.協助學校完成省、市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

8.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工作;

9.協助做好校園安全工作;

10.協助工會做好住房補貼發放的掃尾工作。

具體安排:

二月份

1.總務主任會議

2.各校暑期基建維修項目現場辦公

三月份

1.總務主任會議

2.根據學生數劃撥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

3.免費教育經費審核下撥

4.陽光城小學室外工程建設招標

5.學校固定資產點驗核查(一)(留園)

6.學校自辦食堂情況的調研

7.學校財務年度收支審計開始

四月份

1.陽光城小學開學工作籌備

2.總務會議

3.配合辦公室對各校進行安全工作檢查

4.第一季度醫藥費報銷。

5.學校固定資產點驗核查(二)(山塘)

6.教師辦公條件調研

7.培智學校擴建工程完成

五月份

1.準備各校暑期維修項目的前期工作

2.總務會議

3.學校固定資產點驗核查(三)(八一)

4.出具審計報告

六月份

1.總務會議

2.各?;ňS修隊組確定

3.固定資產登記、資產核銷申報

4.暑假前學校安全工作檢查

5.第二季度醫藥費報銷

6.區科學學科自制教具、學具評比

7.學校固定資產點驗核查(四)(新莊)

七、八月份

1.暑期改造、維修工程

2.省、市小學圖書館、科學實驗室管理人員培訓

九月份

1.學校學年預算執行情況、部分校長離任審計開始

2.08~0年度的預算制定

十月份

篇3

[關鍵詞]內部審計;公司治理;組織模式;監控路徑

[中圖分類號] F239.4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9)03-0094-04

基金項目: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投資者利益保護的評價理論與方法》(70632002)的資助。

2002年4月,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提交給美國國會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議》別指出,健全的治理結構應當建立在董事會、管理層、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四個“基本主體”的協同合作之上。美國總統布什于2002年7月簽署的《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及隨后一些重要組織頒布的新的治理標準,無不將內部審計視作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上頻繁發生的重大財務舞弊和違規等案件,也表明包括內部審計在內的健全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作用。因此,在國內外持續不斷的受托責任失敗呼喚高質量的公司治理,及法律、法規等不斷加強治理管制的推動下,內部審計在公司中的治理角色與作用受到了空前的關注?;趦炔繉徲嫷倪@一發展前沿,本文將著重探討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環境下的治理邏輯,特別是集團公司如何對子公司進行審計之特殊難題。

一、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角色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簡單地講,就是關于如何處理不同利益相關者,即股東、債權人、管理當局和員工等之間關系以實現經濟目標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源于現代企業中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所致的關系與問題。從制度安排層面看,公司治理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權,如何監督和評價董事會、經理人員和職工,如何設計和實施激勵機制等。

按照委托理論,企業的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性,且受托人可能利用其信息優勢去實現個人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動機,即是導致沖突與成本的產生。因此,為緩解或解決人違背委托人利益行為的發生,或者說,為降低沖突和成本,企業中處于委托人地位的各方利益主體必須“通過對人進行適當激勵,以及通過承擔用以約束人越軌活動的監督費用”,來“使其利益偏差有限”[1]。然而,由于激勵制度的設計往往是基于財務報告的結果去判斷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使得受托人(財務報告的提供者)就有可能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進行財務報表粉飾的動機與可能,甚至引發財務報告舞弊和欺詐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委托人只好采取激勵和監督(包括內部和外部)并行的手段。

因此,內部審計之所以被引入公司的監督控制體系,在于降低人與委托人之間信息不對稱性或成本的需要。這也為內部審計介入公司治理提供了客觀的基礎:同樣出于解決委托問題而產生的內部監督機制的內部審計,以其提供受托責任之履行過程與結果的信息,為本質上作為一種確保公司受托責任有效履行的控制與制衡機制的公司治理的有效運行創造了先決條件。不但如此,當內部審計被賦予監督人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時,面對復雜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治理關系,必然要切入治理這一層面,才能真正有效地行使其監督職責并促進公司治理質量的改進。如COSO委員會(2004)在其頒布的新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ERM)中,一個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將風險管理框架和內部控制框架相協調,并將內部控制的領域擴展到控制環境等軟控制要素之上,從而決定了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相互融合的必要性[2]。

在整個企業的契約集合當中,出于監督受托人的需要,審計制度(包括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存在于公司的各個治理主體(董事會、股東、管理當局等)的相互作用關系網絡之中,內部審計則又通過“授權與監督”、“監督與報告”、及內外部協作等關系,構成企業契約組合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3][4]。圖1描述了比較常見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框架中的角色與關系。從中可知,治理框架下的內部審計,通過審查受托財務責任和受托管理責任的履行情況,以確保受托人能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以縮小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差距。因此,基于促進公司受托責任關系有效履行的地位,內部審計可以發揮其特殊的治理角色,并表現為有助于降低沖突與成本的治理效率[5][6]。

圖1、現代企業治理框架下的內部審計角色

二、集團公司的審計路徑設計

對于集團公司而言,因其復雜的組織網絡和控制層級,表現出不同于一般企業的治理特征,使得其內部審計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和特殊,尤其內部審計面臨著如何對子公司進行審計的問題。我們認為,在設計審計路徑的過程中,至少需要明確集團公司的治理特征、審計組織架構、審計方式、審計內容、報告路徑等關鍵因素。

(一)集團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

企業集團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關系,以母子公司為主體形式,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或機構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法人聯合體。任何一個從事多元化經營、母子公司產權關系明確和采用了多分部制結構的企業,都可被看作是一個集團公司。按照與母公司的緊密關系,集團公司化企業可以劃分為緊密型公司、半緊密型公司、松散型公司等形式。正是因為這些不同形式子公司所衍生的各種受托責任關系,導致集團化企業在具體治理模式上的特殊性。其中,緊密型、半緊密型和松散型公司解釋如下:

(1)緊密型公司:是指全部資產來源于母公司,母公司對其經營活動有絕對控制和支配權,但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如分公司、辦事處等。

(2)半緊密型公司:是指大部分資產來源于母公司,母公司對其經營活動有控制和支配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如控股公司。

(3)松散型公司:是指只有部分資產來源于母公司,母公司對其經營活動沒有控制和支配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如參股公司。

(二)審計組織框架

無疑,集團公司的審計監控機制首先需要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合理組織架構。按照內部審計在集團公司中應扮演的治理角色,其組織架構可以分成如下兩層:首先,第一層次是在集團公司董事會下設審計監控總部,它在監控機制中處于核心地位,接受集團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和授權。一方面,審計部直接負責其直屬單位、全資子公司派出的審計人員,對其監控業務進行領導和控制;另一方面,向其控股、參股公司派出人員進行協調、指導控股、參股公司的監控活動,代表股東的意志,指導各子公司的內部審計工作,向集團公司董事會報告其監控工作。其次,第二層次是集團公司二級以下子公司的審計監控主體,分別接受上一級公司所有權主體的授權和監控組織的業務指導,對下一級所有權主體受托責任進行監控,并在業務上督導所屬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由于兩個層次審計監控組織之間權責對應,自上而下,并且由集團公司監控總部統一組織和協調,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集團公司審計在監控機制的整體效應。該組織架構在堅持董事會領導的模式下,可以較好地維護集團公司各層次上所有權主體的權益,保證了集團公司對各子公司財產的約束,以及經營上的法人治理,并且有助于提高集團公司審計監控機制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保證其獨立履行監督反饋職能,實現集團公司資本的保值增值。

由此,我們認為,作為集團公司的內部審計框架,應該是圖2所描述的基本架構:

圖2、集團公司審計監控機制的基本構架

注:虛線表示間接介入子公司的審計監督工作。

(三)審計方式

這是設計集團公司內部審計路徑的核心問題。承接上述內部審計組織架構,可以設想,假如某集團公司是包括公司總部、直管單位(分公司、辦事處)、控股子公司三個層面組構的控股集團公司,而且,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有限責任、有人負責、有效制衡”的要求,建立起了規范的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式的法人治理結構。那么,對子公司審計的方式可以設計如下:接受集團公司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領導,以強化集團資產控制為主線,建立審計網絡,堅持下審一級,各審計部門負責對下屬公司的內部審計思路。具體路徑分以下兩種情形:

(1)總―分公司(辦事處)采取“集約式”審計監控方式

根據總―分公司(辦事處)經營管理的特殊性,應加強對分公司(辦事處)扁平化管理和監督,因此,內部審計應建立“機構獨立設置,董事負責領導、資源統一調配、業務垂直管理、審計成果共享”的監控模式。

首先,審計機構管理要體現“機構獨立、業務垂直”原則,目標是要保證“上審下”的力度。從實踐來看,只有保證“上審下”的力度,才能保證授權責任的充分履行和審計作用的充分發揮。公司系統內部審計組織體系分為公司審計部,對公司董事會直接報告工作,如果情況允許,可設基層單位審計部二級管理層次。

其次,為提高審計人員獨立性,審計人員管理要體現“屬地管理、統一調配”原則,要達到的目標是控制“入口”和加強培訓,確保審計工作質量和審計隊伍穩定。審計人員實行屬地化管理,其行政領導關系、人事關系、黨團關系、工會關系、后續教育等都在集團公司總部,審計人員的工資、獎金、勞保、生活后勤及福利待遇由所在單位負責解決,與所在單位同職級人員享受同等待遇。公司系統的審計資源實行統一調配。

再次,審計業務管理要體現“董事領導、信息共享”原則,目的是要保證內部審計的地位和效果。董事領導,能夠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信息共享,能夠有效地利用基層單位、社會審計資源,節約成本,減少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2)總―控公司采取“滲透式”審計監控方式

雖然總公司對控股公司具有絕對的支配權,但是,控股公司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因此對控股公司來講,總公司的內部審計是外部治理結構,控股公司的內部審計才是內部治理結構,總公司內部審計部門若直接對控股企業開展審計工作,不是十分妥當,因為外部治理結構的審計模式不能直接替代內部治理結構的內部審計模式。因此,根據總―控公司經營管理的特點,總―控公司的審計關系須依托控股公司董事會,規范審計授權程序??偣緦徲嫴块T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滲透到控股公司的董事會,加強對控股公司的審計監督。

其一,對重大事項可通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由總公司審計部開展審計,并將審計結果直接報告給總公司的董事會。

其二,由董事會聘請總公司內部審計人員,授權其開展對控股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向控股公司董事會報告工作。因為行業管理的特點,總公司的審計人員對控股公司經營管理要求相對比較了解,委托他們審計,能符合總公司的戰略意圖和經營策略。所以,雖然董事會也可以請中介機構進行審計,但一般情況下,董事會還是更傾向于聘請總公司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審計。

其三,將總公司內部審計負責人推薦為控股公司監事會成員,讓總公司內部審計人員以監事會的名義開展對控股企業的審計監督,貫徹母公司內部審計戰略目標和戰略思想,指導控股公司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有效開展審計工作,并且審計結果向集團公司董事會報告。

(四)審計內容與關注重點

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內部審計主要應由集團公司的審計部門負責進行,其目的不僅在于監督子公司的財務工作,而且也要稽查和評價其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公司治理主體執行指定職能的效率。也就是,由集團公司審計部門組成的審計隊伍對所屬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等進行巡回審計的專題審計,審查財務收支,檢查財稅法規和公司內財務制度執行情況,以及風險管理和治理流程,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建議和要求,并報告集團公司董事會。對于子公司的年度報表審計,也可納入集團公司內部審計的重要工作范疇,通過對子公司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價,對其會計報表的真實可靠性進行認定,可以為集團公司考核子公司提供參考,當然還可以為外部審計提供重要的支持。在此基礎上,集團公司根據內外部審計的結果,確認和解除子公司的受托經濟責任,并實施相應的激勵措施。

集團公司內部審計部門施行對子公司的審計監督,其關注的重點領域主要包括:(1)集團資金或提供擔保資金的運作情況。重點檢查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和資金管理水平,評價資金使用的效益狀況,指出資金使用的薄弱環節,和改進資金使用效率的建議。(2)集團委托經營資產的經營管理情況。重點檢查委托資金的使用是否按照合同的規定使用,是否確保資金的安全、完整和可持續利用。(3)子公司占用集團公司資源的經營管理情況。重點檢查資源的使用效益,與同行業或發達國家相比是否存在浪費和無效率情況,評價資源的使用是否符合集團公司的戰略目標。(4)董事會委托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機構實施審計的事項,如: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預算內、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內部控制制度;經濟責任與經濟效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等等。(5)國家和公司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重要事項。如:對子公司的一些工程項目、經濟合同、對外合作項目、聯營合同等進行單項審計;實行離任審計制度,審查和評價子公司責任主體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等等。

(五)報告路徑

內部審計結果(信息)呈報方式,即報告路徑,同樣是設計內部審計路徑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內部審計部門應不定期以簡報、審計通報和管理建議等形式,向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領導和有關方面報送和通報內部審計動態、審計及整改情況和管理建議等重要信息。各個層次公司審計部門具體報告方式如下:

母公司審計部門日常審計工作應向董事會(或下設的審計委員會)報告審計情況和信息。重大情況應及時直接向董事會報告審計發現。報告分為定期工作報告和緊急情況報告。審計人員在執行業務和日常工作中,可以以個人名義就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直接向母公司審計部門或董事會反映情況,提交專門報告。

子公司內部審計部門應向本機構董事會報告工作,按照《公司法》規定,定期向股東報送日常審計報告和審計發現。重大審計發現,應及時通過董事會向母公司報告情況。

分支機構審計部門應直接向公司審計部報送審計報告和工作報告。分支機構審計部門按規定對本單位進行日常審計、總部統一安排和審計部門自行安排的專項審計,獨立出具審計報告,與審計對象交換意見后,由分支機構審計部門直接將正式審計報告報送公司審計部,同時送達被審計單位。工作報告分為定期工作報告和緊急情況報告。辦事處審計部門按半年度和年度向總部提交工作報告。在發現違規違紀事件和異常情況時應及時以辦事處審計部門的名義直接向公司審計部提交緊急情況報告。審計人員在執行業務和日常工作中,可以以個人名義就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直接向公司審計部反映情況,提交專門報告。

三、小 結

基于現代企業治理環境和內部審計的契合關系,本文首先從一般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環境下的內部審計的特殊治理角色,并以內部審計的治理理念,分析了其組織模式的設計與選擇問題,進而,著重探討了集團公司治理背景下面臨的如何對子公司進行審計這一特殊問題。形成的研究結論主要包括:(1)基于維系公司受托責任關系的有效履行之共同目標,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可以實現高度的契合,從而內部審計可以突破傳統的內部控制完善角色,躍升至改進公司治理和實現組織目標的特殊治理角色,并表現為有助于降低沖突與成本的治理效率。(2)對下屬公司的審計,集團公司的審計監控機制需要一個合理的組織架構,并分別針對分公司和控股公司采用“集約式”和“滲透式”的監控路徑。

[參考文獻]

[1]王光遠,瞿 曲.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受托責任視角的內部治理機制觀[J].審計研究,2006,(2):3-10.

[2]吳清華.作業與作業鏈績效:經濟效益審計新思維――兼及內部審計職能的嬗變[J]. 審計研究.2004,(3):83-88.

[3]吳清華,王平心,馮均科.審計委員會之治理效率:實證文獻述評與未來研究方向[J].審計研究,2006,(4):72-82,19.

[4]吳清華,田高良.終極產權、控制方式與審計委員會治理需求―― 一項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 .管理世界,2008,(9):124-138.

[5]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 (IIA).Internal Audit Reporting Relationships: Serving Two Masters.省略,2003.

[6]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 (IIA).Internal Audit’s Rol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arbanes-Oxley Compliance.省略,2003.

Path Study on Internal Audit of Group Company Based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Wu QingHua

(1.Postdoctoral Station of Management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2.Postdoctoral Working Station of 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45,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