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靜靜的范文

時間:2023-03-23 23:45: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會靜靜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無我茶會的由來與發展

由臺灣陸羽茶藝中心蔡榮章總經理先行建議和構思,陸羽茶藝中心所屬陸羽茶道教室的同學們進行實習,于1990年6月2日在臺灣妙慧佛堂舉行首次佛堂茶會。經數次改進與再實踐,于1990年12月18日進行了首屆國際無我茶會。茶會由陸羽茶藝中心主辦,在臺灣十方禪林舉行,題名為“中日韓佛堂茶會”。為讓更多的人能接受,佛堂茶會后演變成無我茶會。會場有時設在雅靜的室內,更多的是利用風景秀麗的露天空曠地;人數不限,不分膚色國籍,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職業職位;精神在于心靈溝通,一味同心。1991年10月14~20日由中、日、韓三國七個單位聯合在福建和香港舉辦了幔亭無我茶會,除進行兩次無我茶會外,還進行了三次茶藝觀摩,并在武夷山立了紀念碑,正面的碑文為“幔亭無我茶會記”,反面的碑文為“無我茶會之精神”。1992年11月12~17日在韓國首爾韓國國際茶文化協會主辦了第四屆國際無我茶會。出席茶會的有中、日、韓三國和香港地區代表共300余人。經各代表團團長會議討論,隔2年輪流在各處召開1次。

無我茶會之精神

無我茶會是一種“大家參與”的茶會,其舉辦得成敗與否,取決于是否體現了無我茶會的精神。第一,無尊卑之分。茶會不設貴賓席,參加茶會者的座位由抽簽決定,在中心地還在邊緣地,在干燥平坦處還是潮濕低洼處不能挑選,自己將奉茶給誰喝,自己可喝到誰奉的茶,事先并不知道,因此,不論職業職務、性別年齡、膚色國籍,人人都有平等的機遇。第二,無“求報償”之心。參加茶會的每個人泡的茶都是奉給左邊的茶侶,現時自己所品之茶卻來自右邊茶侶,人人都為他人服務,而不求對方報償。第三,無好惡之分,每人品嘗四杯不同的茶。因為事先不約定帶來什么樣的茶,難免會喝到一些平日不常喝甚至自己不喜歡的茶,但每位與會者都要以客觀心情來欣賞每一杯茶,從中感受到別人的長處,以更為開放的胸懷來接納茶的多種類型。第四,時時保持精進之心,自己每泡一道茶,自己都品一杯,每杯泡得如何,與他人泡的相比有何差別,要時時檢查,使自己的茶藝精深。第五,遵守公告約定。茶會進行時并無司儀或指揮,大家都按事先公告項目進行,養成自覺遵守約定的美德。第六,培養集體的默契。茶會進行時,均不說話,大家用心于泡茶、奉茶、品茶,時時自覺調整,約束自己,配合他人,使整個茶會快慢節拍一致,并專心欣賞音樂或聆聽演進。人人心靈相通,即使幾百人的茶會亦能保持會場寧靜、安詳的氣氛。

鏈接:“無我茶會”的茶具與奉茶方法

1 自帶茶具

茶具:壺一把、杯子四只,奉茶盤、茶巾、熱水瓶(茶會現場通常是不準備熱水的,所以出門前請將熱水備好)、坐墊各一。

2 茶具擺放形式

每人依號碼找到位置后,將自帶坐墊前鋪放一塊泡茶巾(常用包壺巾代替),上置沖泡器,泡茶巾前方是奉茶盤,內置四只茶杯,熱水瓶放在泡茶巾左側,提袋放在坐墊左側,提袋放在座墊右側,脫下大鞋子放在坐墊左后方。

3 奉茶方法

按約定時間開始泡茶,泡好后分茶于四只杯中,將留給自己飲用的一杯放在自己泡茶巾上的最右邊,然后奉茶盤奉茶給左側三位茶侶,第一位奉茶人將杯子放在受茶人的最左邊,第二位奉茶人將杯子放在受茶人的左邊第二位,第三位奉茶人將杯子放在受茶人左邊第三位。如果您要奉茶的人也去奉茶了,只要將茶放在他(她)座位的泡茶帽上就好;如您在座位上,有人來奉茶,應行禮接受。待四杯茶奉齊,就可以自行品飲,喝完后,即開始沖第二道,第二道奉茶時拿奉茶盤托了沖泡器具或茶盅依次給左側三位茶侶斟茶。進行完約定的沖泡數后,就要安坐原位,專心聆聽,結束后方可端奉茶盤云收回自己的杯子,將茶具收拾停當,清理好自己座位的場地。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

何謂茶道?茶道是藝術、禮儀、修行還是技術手段?不同的國家、學者,不同的傳統文化群體,對茶道定義眾說紛壇,莫衷一是。由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可以窺見什么?

茶是一份神秘的領悟,是一種奇妙的想象。實際上,正如茶藝的豐富繁盛,茶道也是茶人多樣的心靈感受。茶道是心。

中國茶道自然謙和,是山水,是晚霞。

中國茶道有“四啼”:和、靜、怡、真。“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篇2

2、好花盛開,就該盡先摘,慎莫待美景難再,否則一瞬間,它就要凋零萎謝,落在塵埃。

3、當心啊,年輕的舵手,別讓你的纜繩松了,別讓你的船錨動搖,不要在你沒有發覺以前,船就漂走了。

4、不管人們怎樣夸耀自己的偉大行動,它們常常只是機遇的產物,而非一個偉大意向的結果。

篇3

在這兩年中,總結養病經驗,把它簡要寫出來,或者可供老年朋友或養生者參考。

我認為,信心和耐心是長期養病的兩項基本功。這是我在養病實踐中得到的一條最主要經驗。年老體衰,這是一個自然規律。老年病多數是慢性病,疾病和衰老混在一起,因此治愈疾病就必然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更何況有些老年病很難做到完全根除,而是時好時犯,因此只能爭取病情相對好轉,在相對好轉中保持自己的健康。在這種情況下,病人既要有恢復健康的信心,又要有長期堅持的耐心。我的體會,這是長期養病的兩項基本功。有了這種基本功,能使自己對待病痛泰然處之,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就能加強加速治療效果;反之,建立不起信心和耐心這個精神支柱,而是精神上急躁、苦惱、悲觀、憂郁等等,就會抵消治療的效果,使療效發生逆轉。

在養病實踐中,我深切體會到這種利害關系,就針對自己的弱點,為自己制定了三條座右銘。

第一條是不把“病態”與“老態”混為一談。“病態”是指疾病初愈,留有殘余,沒有完全徹底痊愈。“老態”是指生理機能衰退,體力衰弱,精神衰頹,總之是老態龍鐘。須知對于老年人來說,即使無病,后者那種狀態也遲早會到來。對于養病的老人來說,必須把兩種狀態劃分清楚,區別對待,而不能混為一談。

我病后行動遲緩,力弱氣短,這對一個年近八旬的人來講是不足怪的,不應把它視為病態。但同時多走路就感到心口不適,多說話就感到吃力,這就不是一般的老態而是屬于病態了。兩者如不劃分清楚,自己在對待養病上就無所適從。因此,我又為自己規定:只要自己胃口良好、睡眠香甜、二便正常,我就把它看作是無病的標志,就不必擔憂心里感覺怎樣、說話有力無力,相信自己只要能堅持樂觀,在養病中嚴格遵照醫生的囑咐,服藥治療,經過一定的階段就會完全恢復健康,避免無益的擔憂。

第二條是治病靠醫生,養病靠自己。人們都知道有這樣一句話,對慢性病要“三分治,七分養”。“治”是治療,“養”是調養。我的體會是:病是在自己身上,如何看待自己的病,是蠻不在乎還是疑慮重重、憂愁苦惱,還是在“既來之則安之”的前提下認真遵照醫囑療養,這都需要經過自我心理調攝,選擇一個有利于養病的正確態度。又如在具體的調養中,在對飲食、起居、作息、勞逸以及鍛煉等方面的掌握上,要針對自己的身體和病情,做到準確掌握、適宜安排。在療養的過程中自我感覺如何,也要靠自己來解決,旁人是不能代替的。養病,要靠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定出行之有效的幾條辦法來。

篇4

不知道它會飄向哪里。

那純真的夢,癡癡地情

擁有你才知道生命的真諦

也許你已不在意生命里,是否存在有我的記憶

但從牽你手的那刻起,就注定將你當作了唯一

路越走越來越清晰,清晰的看出了我們的距離

就在那夢幻般的雨季,淹沒你的身影

讓我們彼此分離

你在我生命里面的點滴,都成為最美的印記

就算,時間已回不到過去

就算,我們注定要分離

擁有你的記憶,那芬香的空氣

讓我不能忘記

如果讓我們再次相遇,結局是否還會繼續

篇5

臥談會,顧名思義,就是躺在床上吹牛侃大山。對不起,我用詞錯誤,應該是在每天的繁忙學習過后,仍不放過原本屬于休息的睡眠時間,挑月光、路燈光而夜戰。上下五千年,天文地理歷史軍事,哪個具有學習的發展、過程、結果,哪個就是我們學習的目標。不但可豐富我們原本貧乏的課外知識,還可以增加我們的交友能力,解決我們的個人問題,甚至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

關于臥談會的妙處,我在此將它以我個人的體會進行分類闡述,給大家談談我們201的臥談會,首先寄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我們201室的臥談會,不讓誤會在我們之間早成深深的鴻溝。我們宿舍的一些男生,都有令人嘆服的對于我們學校女生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每天晚上總會有一些對我來說陌生的女生的名字,從他們滔滔不絕的話語中或大大方方或躲躲閃閃地鉆出來,似乎全校的胭脂粉黛,全在他們那泛著幽幽綠光的狼眼的監視之下。因此,我們宿舍的臥談會,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也給我的報告增加了許多素材和要點。

希望大家用心地聽、學。該做筆記的做好筆記,另外我不說結束不許擅自離開座位,也不許上廁所。那個什么,請坐在后面打牌的同學和坐在中間聊天的同學你們的聲音小一點,會影響到坐在前面睡覺的同學的。好了,閑話不說了,我下面開始給大家作報告。

首先,我認為,沒有誰沒開過臥談會,不管是男生女生,還是不男不女生,當然,不男不女生不在我們學校的招生范圍。據我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男生宿舍的臥談會基本方針是女人,而女生宿舍臥談會的兩個基本點則是男人,和男人。請各位女同學不要尖叫,會影響到我的報告的,謝謝。由于個人生理原因,我無法參加女生宿舍的臥談會,這也是我作為一個臥談會研究工作者最大的遺憾。那么我著重和大家談談男生的臥談會。請女生不要離場,我覺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們只有最深刻地了解到男生的基本愛好、習慣、想法,才能在將要到來的持久戰中獲得最大優勢。

我在臥談會中,得到的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對于心儀的女生,切記先下手為強,因為在我們宿舍,就有血淋淋的教訓放著。我們親愛的陳鋼同學,天天在會上暢想他美好的愛情生活,今天喜歡陶蓉蓉,明天看上高麗麗,卻從不下手。除了讓我們最大限度地見識到了他“騷包”的本色外,別的一無所獲。在此,我們要批判陳鋼同學,我們其他同學要引以為戒。對于終身大事,不可一拖再拖,拖到最后,只有一次次地躺在床上唉聲嘆氣而已。注意,請陳鋼同學不許再用凳子丟我,我將保留向學校領導舉報你毀壞公物的權利。

我們都知道,致力于偉大的戀愛事業的大學生們有許多冠冕堂皇且形而上學的理由,但大多數卻總有一絲無法解釋的環繞在內心深處的恐慌。他們減輕這種恐慌的最好方法就是想方設法地讓周圍的人全部恐慌。李蒙同學是我們宿舍唯一一個有女友的,因此自然而然的,臥談會有時就成了他的個人表演。

為了避免使眾人的耳朵再遭受酷刑,我們都曾聲淚俱下地檢討自己個人問題上所犯的嚴重的理論錯誤。政治課本上曾有非常精辟的闡述,說政治就是在最大限度上的妥協退讓,我們的讓步,雖然不足以使我們都將成為政治家,但我堅信我們在李蒙同學的壓迫和沖擊下,每個人都至少會政治及格。雖然我們的退讓并沒有給李蒙同學帶來什么實質上的和享受。請李蒙同學用心記筆記,不要再睡覺了。

其次,真正的泡妞高手是從來不會主動去粘女孩子的。這是我們公認的美女殺手之李家奎同學的高論,他每天似乎都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在戀愛方面的不足。他告訴我們,真正的高手自有女孩子尋死覓活地要去投懷送抱。追美女,尤其是在大學里追美女,比的是精力人力毅力耐力,最后再稍微加上點財力。實力不夠雄厚的,永遠都會在某一刻被殘酷地淘汰出局。美女有時是櫥窗里精致而昂貴的時裝,人人可以看,有的人只敢在外面看,有的人敢走近看,有的人可以要求拿出來看看,然而購買的又有多少?這比喻很難聽,仔細想一想,事實也就這么簡單。美女若長時間沒找到買主,新的貨品上柜,而自己人老珠黃成了舊款,就只有打折賤賣了。多么精湛的語言,多么富有內涵。而我們宿舍的所有人,都已經和正在接受著李家奎那愛情理論的熏陶,正時刻準備著出擊。當然了,我在此說的,只是李家奎那博大精深的理論之萬一,如果哪位同學有興趣,我們歡迎你們晚上來參加我們的臥談會而進行更深刻的學習。門票錢一人30元。李家奎同學不要笑,這些錢將是屬于我們宿舍公用的。

那么,當愛情來臨時,我們又該怎樣應對呢?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那是無法避免的,吟詩作對也好,鬼哭狼嚎也罷,都不應該超出一個正常人的正常忍受能力之外。飽漢子應知餓漢子饑。令人發指的是我們中間有些男生,以我們宿舍的王巍同學為例,自從他偷雞摸狗坑蒙拐騙掏出錢包甩出鈔票將可愛的班花同學置于他的魔掌之下后,每天晚上都一直用聽起來極度虛假的陶醉似的抑揚頓挫的語氣,不停地將他的經歷重復上七八十遍,中間還夾雜著神經衰弱似的呵呵傻笑,以及趾高氣揚的嘿嘿奸笑。這委實比一個農村婦女罵人更具有招人揮拳的號召力。因此諸位請回頭看看王巍同學,他脖子上的傷疤,就是在我們眾位舍友咬牙切齒下的產物。當然我們都是守法的好公民,我們知道掐死人是犯法的,所以我們只是在他脖子上留下了幾條紅印而已。請王巍同學嘴里不要再嘀咕什么,如果你不想今天晚上脖子上再增添幾條紅印的話。

最后,我再談談如果我們的愛情事業受到了什么挫折時,我們切不可灰心喪氣,從哪兒跌倒,就要從哪兒再爬起來。記得朱亮同學剛剛卸甲歸田回到我們的大家庭來時,依舊習慣性地每天晚上都提起他的情妹妹,只是越說越發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一開始我們聽到的是地動山搖搬的獅子吼,而最后漸漸地變成了做夢時的呢喃。反正事情的經過和結局,具體的內容讓我們難以明確。但我們始終明確的是那段時間每天都陪著他去喝酒。我們喝得面紅耳赤,而朱亮同學則喝得淚流滿面。借酒澆愁愁更愁。千古名句見證了朱亮同學的失戀經過。而當他終于從夢魘一般的心魔中解脫出來時,我們看到的還是那開朗可愛的朱亮同學。從此時此刻彌漫在朱亮同學臉上那燦爛的笑容,大家就可以體會到。

篇6

題目:無悔我的選擇無悔我的事業

竟聘崗位:路政管理員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今天能有機會站在這里,參加鹽亭縣路政管理大隊的崗位竟爭,我感到萬分的榮幸,也感到萬分的激動,感謝縣交通局及大隊領導們,你們精心組織了這次竟崗大會,給我們中青年職工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再次謝謝你們!今天我演講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我的個人情況;二、是我的任職優勢;三、是我的工作設想:

一、我的個人情況:

我叫__x,現年__x歲,于______年畢業于________,大專文化,一九九九年參加工作,二OO三年來到鹽亭縣路政管理中隊,先后做過路政巡查員,網絡管理員,中隊業務員,在這一年多來,我懷著對公路管理事業的滿腔熱情,抱著維護法律、服務人民的愿望,始終在工作的第一線,從普通的路政員干起,努力向業務精通,經驗豐富的領導和同事們學習,政治思想覺悟和路政管理業務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我的任職優勢:

我從到路政管理中隊工作,始終戰斗在第一線,對路政管理業務相當熟悉和了解,我堅持政治學習,努力提高自己運用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路政管理業務學習,并在實踐中探索,從而掌握了比較強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堅持其他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探索,努力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自己路政管理的工作水平,強化了創新意識。

在工作中我始終能夠圍繞“全局一盤棋”這個大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同志,光明磊落,在中隊作網絡管理和業務員期間,配合中隊領導,艱苦奮斗,不辱使命,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充分完成了上級分配下達的工作任務。

作風上,嚴格要求自己,以交通行政執法“十不準”為行事準則,遵紀守法,踏實勤懇,顧全大局,克制自己,適應工作需要。

具有較好的年齡優勢。我正值青年,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敬業好學,接受能力強,進取精神強,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所熱愛的工作崗位中去。

三、我的工作設想:

如果組織信任,同志們支持,讓我當選路政管理人員,我擺正位置,協調好關系,以大隊為家;與大隊領導保持一致并按照大隊黨委的工作布置,結合我的實際情況開展好以下工作:

1、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加強路政管理理論和路政管理業務學習,按照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斷解放思想。借鑒歷史經驗,尋求新的方法。進一步提高路政管理和業務水平。同時,認真工作,加強路政巡查力度,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真實大量的一手資料,為開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堅決貫徹落實《公路法》、《路政管理規定》、《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堅決維護公路路產、路權,保障公路完好、安全、暢通,保護公路,服務于人。

3、以大隊為家,從嚴要求自己,認真做好路政管理工作,以大隊為家:一方面要求自己愛崗敬業,要有事業心,有集體觀念。另一方面要求自己和同志們像親人般溫暖,實事求是,做好同事們的好兄弟、好姐妹。兄弟姐妹的事就是我的事。兄弟姐妹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

4、注意自身形象,要衣著整潔,文明執法,熱情服務。搞好內務裝飾衛生,注意宣傳,使全社會都理解我們,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篇7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探討了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拉動作用,進一步提出了借助北京奧運會推動“京津冀”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2008年奧運會;區域;經濟發展;京津冀;中國

中圖分類號:G80-05/20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12-1601-05

On the Influence of 2008 Olympic Games on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JIANG Tongren, QIAN Ji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Anhui China)

Abstract:Adopting approache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Olympic Games on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ost city and discusses the enormous power of 2008 Olympic Game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Moreover, i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alize the leaping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with the help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Key words: 2008 Olympic Game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China

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我國“京津冀”地區“十一五”期間承辦的一項全球性重大賽事活動,其形成的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天津、秦皇島等城市的賽事合作網絡,無疑將為該地區的飛速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怎樣利用奧運會的經濟效應帶動“京津冀”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北京奧運會帶來的新課題,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1 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經濟影響力研究

1.1 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經濟影響的理論基礎

1.1.1 增長極理論

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提出的增長極理論認為:由于產業效益的差異,各產業部門的增長速度不一致,增長的勢頭往往集中在主導產業和創新企業上,這些行業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這些中心就成為增長極。增長極對廣大周圍地區有一種輻射擴散效應。憑借這種輻射擴散效應,增長極成為一個地區的生產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中心、信息中心。向心力的作用使得主導部門和有創新能力的行業四周聚集著日益增多的其他相關部門、行業和輔廠商。其增長勢頭又把技術、資金、組織、信息等生產要素向周圍地區擴散,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增長極的作用結果加快了經濟腹地的發展速度,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帶動大范圍區域經濟的增長,促進區域均衡快速發展,這對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是提高整個區域經濟實力的關鍵。

從奧運會歷史上看,能夠申辦、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一般都是一個國家的首都或大城市,基礎條件本身就比較好(表1),具有很強的經濟實力,已經成為或者正在成為區域發展的中心。而奧運會作為一個全球性最重大的體育文化活動,對舉辦城市的旅游業、娛樂業、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建筑業、制造業、體育產業等優勢主導行業的影響是相當廣泛的,能促進這些行業整體實力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提升舉辦城市的經濟實力,使舉辦城市成為增長極。增長極會對其周圍廣大地區的經濟發揮較強的輻射力,并能憑借這種擴散效應,使舉辦城市成為資本大量集聚、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產業和企業相對集中、第三產業逐步完善的區域中心,并將其發展勢頭通過技術、組織管理、生產要素、市場、信息等渠道向其周圍地區擴散,從而帶動舉辦地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現代社會國民經濟一般由總需求確定總產出。在這樣一個由總需求確定總產出的經濟中,如果某個需求部門有一個較小的變動,就會影響到整個經濟部門中其他部門,從而使整個經濟的總產出在各個部門都發生變動。這個變動的總和就是“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乘數效應的計算公式為:

K=11-[b(-t)-n]

在式中,b代表邊際消費傾向,t表示稅率,n表示邊際進口傾向,三者都介于0和1之間,且b 遠遠大于t和n ,所以K是一個大于1的數,即乘數效應值。例如當b=0.9,t=0.3,n=0.1時,K=2.13。其含義在于投資、政府支出、消費、進出口等項每變動一個單位,就會使得國民生產總值變動2.13個單位。產生這種國民生產總值成倍增長的原因在于,國民經濟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國民經濟某一部門產生的投資首先會增加本部門及本地區的收入,這是首輪或直接經濟影響。首輪的投資產生的收入會進一步通過投入產出鏈,在其它部門或地區誘發第二輪、第三輪乃至若干輪的新的投資并產生新的收入,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增加其它部門的收入,即派生性影響或間接經濟影響,最終使國民收入成倍增長。

奧運會投資作為一種機遇性投資,同樣遵循著投資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一般規律,投資乘數效應在奧運投資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奧運會是一項復雜、綜合的系統工程,各方面都要協同發展,對環保、交通、通訊、科技、場館建設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巨大的集中的進行投資(表2),如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總投入50億美元、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90億美元、1984年洛山磯4.69億美元、1988年漢城奧運會51億美元、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94億美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30億美元、2000年悉尼奧運會26億美元、2004年雅典奧運會115億美元。[1]這么大的投入,必然會引起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連鎖反應,產生巨大的乘數效應。研究1984年以來歷屆奧運會經濟影響趨勢的結果顯示:奧運會的投資產生的乘數效應并不完全與投資同步,奧運會投資發生的當年,其乘數效應較小;隨著時間的推移,累加的奧運會投資引發的乘數效應也逐漸增大,乘數效應往往在奧運年達到最高點;奧運會結束以后,盡管奧運會直接相關的投資基本結束,但奧運會投資引發的乘數效應仍能持續5年左右,因此奧運會的經濟影響一般持續12年左右。[2]通過分析發現,奧運會投資具有兩個最基本的規律:1) 奧運會投資能夠給主辦地區域帶來長期的經濟影響,影響的時限約為12年左右;2) 奧運會投資的乘數效應后勁很足,具有明顯的后發性特征。

1.1.3 區域產業結構理論

英國經濟學家科林•克拉克提出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和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綜觀區域產業結構發展的歷程,呈現的主要趨勢是三次產業結構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轉變。從三次產業勞動力比重變化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都有所下降,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第二產業的勞動力在發達地區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產業則空前發展,極大地吸引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勞動力向其轉移,從而形成了勞動力產業分布的“三、二、一”格局。從三次產業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變化看:第一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上升,而第二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先升后降,這必然使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演化為“三、二、一”。區域產業結構的這種變化趨勢既反映了區域經濟的優化發展過程,也代表了區域經濟高度發展的方向。

從歷屆奧運會發展來看,奧運會對勞動力就業市場產生極大的推動力,有關資料顯示,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吸納就業人數達23 199人,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達37 924人,1984年洛山磯奧運會達73 375人,1988年漢城奧運會達336 000人,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達355 900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達77 026人,2000年悉尼奧運會達75 000人,[2]2004年雅典奧運會達445 000人。增加的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建筑業、房地產業、環保業、電子信息產業、文化體育產業、旅游業、信息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等,以第三產業為主,奧運會對這些產業都產生持續的影響(表3)。這必將帶動奧運會主辦地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區域的第三產業發展增速;金融保險、旅游會展、商業服務、現代流通和文化體育等一批體現區域功能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對區域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持續上揚,并逐步成為服務業的主導產業,帶動一批新興服務部門的發展。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理論,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必將吸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勞動力向其轉移,推動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次序向“三、二、一”轉化,從而促進奧運會主辦地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整合。

1.2 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

1.2.1 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總體經濟發展的影響

奧運經濟的輻射擴散效應是巨大的,對主辦地區域經濟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根據奧運會主辦國相關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1984年奧運會給洛山磯所在區域南加利福尼亞帶來了32.9億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給主辦地所在區域加太羅尼亞州帶來了260.48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受奧運會的影響,加太羅尼亞州經濟增速明顯高于西班牙和整個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1996年奧運會為亞特蘭大所在區域喬治亞州帶來了51億美元的總效益,其中直接和間接效益23億美元,誘導性效益28億美元,奧運會前后喬治亞州GDP一直呈現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2000年奧運會對悉尼輻射區域新南威爾士州的生產總值在12年內增加63億美元,其中前期(1994-1999年)增加38億美元,賽期(2000年)增加12億美元,后期(2001-2005年)增加13億美元,[3]增長的總產值相當于新南威爾士州2000年GDP 的2.8%。從近幾屆奧運會來看,都給主辦地區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助力。

1.2.2 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相關產業發展的影響

由于奧運會與許多行業密切關聯,舉辦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相關產業產生積極影響,并促進其發展,也正是這些產業的發展才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增長。1988年奧運會舉辦期間,漢城及其周邊地區的相關產業從中受益匪淺,其中旅游業出現長期持續增長勢頭,1990年比1986年增長了60%;奧運會為服務業、制造業和建筑業分別創造生產誘發產值13.2億美元、22.5億美元、21.7億美元。[4]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主辦地區域喬治亞州的相關產業帶來巨大的財富,從經濟結構內部來看,受奧運影響較大的產業部門如酒店和交通業等賽前增速較快,并在奧運年實現了最高增長率。住宿娛樂、商業、餐飲、零售、運輸五大行業的收益分別是6.78億美元、5.96億美元、4.12億美元、3.21億美元、2.35億美元,占全部收入的437%。[5]2000年悉尼奧運會,旅游業成為獲益最多的行業,1997-2004年吸引的旅游者總計達到1 600萬人,收入42.7億多美元;其中會展業為悉尼所在地區新南威爾士州的旅游貢獻了35%的收入,悉尼是該州會展業發展最快的城市,1999年收入達1.17億美元。[6]

1.2.3 奧運會對主辦地區域現代化發展的影響

奧運會加速了主辦地及其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的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漢城奧運會,韓國政府對主辦地所在區域許多關鍵性的基礎設施長期項目建設加快了步伐,擴建了金浦國際機場,清理了漢江河道,凈化了城市給水系統,興建了一大批貿易中心、購物中心。這不僅使本來默默無聞的漢城一躍躋身于世界都市之林,而且形成了以漢城、釜山、大田、大丘等城市為依托的、空前開闊的都市經濟圈,推動了主辦地區域的現代化發展。巴塞羅那奧運會是基礎設施投入較高的奧運會,基礎設施投資總額占整個奧運會投資的73.8%,建成了巴塞羅那的環路并進一步建設了巴塞羅那周邊的3個衛星城;1992年與1989年相比,巴塞羅那地區新建道路增加了15%,污水處理系統增加了17%,綠色帶和海灘增加了78%,計算機交通管理系統和飛機場得到擴建,從而大大改善了巴塞羅那及其周邊地區的環境,使該區域的加太羅尼亞州由一個歐洲二流市場一步躍到歐洲旅游的熱點地區;1986-1991年間,共有200多個美國和日本的公司在加太羅尼亞州落戶。在悉尼奧運會籌備過程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投資7億澳元修建了連接機場和悉尼市中心商業區的道路,投資20億澳元對悉尼機場及其周邊地區進行改建,并修建了一條機場輕軌道路,由于“千年網絡”的建設,悉尼奧運會極大地提高了新南威爾士州的通訊設施及現代化水平,其地區形象進一步提升,2001年成為吸引國際會議及相關活動最多的區域。

2 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7

2.1 我國“京津冀”地區發展現狀分析

“京津冀”地區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山水相連,血脈相通,人口6 700萬,23個縣級市,有物產豐富的大平原,有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橫作屏障并孕育出林地、草原和水流,有渤海灣漫長的海岸線和若干港口,還有北京、承德、秦皇島等城市所擁有的眾多名勝古跡。但就是這么一個應該很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在整個區域發展中卻面臨種種危機。主要表現在:

2.1.1 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不高

改革開放初期,以北京、天津及周邊河北城市構成的京津冀地區,與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東北遼中南地區,是當時中國經濟特別是工業的重心區。經過改革開放后從“六五”到“十五”五個五年計劃的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中國經濟重心在區域競爭中發生了劇烈的變動。珠三角經濟圈快速崛起,與長三角一并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相比之下,“京津冀”經濟圈雖然有一定的變化,但仍沒有突破性進展,尤其是相對經濟水平,與長三角和珠三角存在不小的差距。從表4可以看出,目前三大經濟圈的經濟發展水平都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各經濟圈的發展呈現明顯的差異。2005年“京津冀”地區經濟總量僅為“長三角”的50.56%,增長速度落后于“珠三角”10.07個百分點,“京津冀”地區經濟產出效率或集約化程度仍遠遠低于“長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

2.1.2 產業結構不完善

從“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變化的整體趨勢來看,改革開放以來,3省市的第一產業GDP中的比重呈逐漸縮小的趨勢,京津第二產業比重也漸趨收縮,河北省第二產業比重變化不太明顯,三省市第三產業比重均呈穩步提高趨勢。目前,北京呈第三產業比重最大、第二產業比重次之、第三產業比重最小的“三二一”型結構,天津與河北則仍屬于第二產業占主要比重、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小的“二三一”型結構。“京津冀”地區整體產業結構,1995年三產業比值為150∶472∶377,2000年三產業比是107∶470∶423,2005年三產業比是83∶450∶467,從三大產業的變化可以看到,“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的變化具有“減一退二增三”的發展趨勢。但整體發展水平與世界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第三產業尤為突出。據1998年5月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歐盟三大產業的產值比重分別為:第一產業18%,第二產業302%,第三產業679%。我國“京津冀”經濟圈目前的產業結構顯然直接影響了該區域的整體快速發展。

213 區域影響力較弱

世界區域形態發展的趨勢:一是連綿化,即許多城市經濟圈將部分功能擴散,多沿交通干線或濱水地帶向外輻射,與附近城鎮形成密集連綿的網絡;二是環境優化,即重視區域自然條件的綠化、美化和環境保護。目前“京津冀”地區空間分割破碎,交通問題突出,沒有形成連綿的合作網絡,擴散和輻射功能相對較弱;另外由于“京津冀”是中國工業基地,工業增加值占到絕大部分(表6),其中重化工業、裝備制造業占主要成分,工業污染比較嚴重,加上沙化產生的沙塵暴的影響,環境相對比較惡劣,影響了整體的投資環境,遠沒有形成有如長三角、珠三角一樣的區域影響力。

2.2 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京津冀”地區的推動效應

2.2.1 刺激經濟增長

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將成為“京津冀”經濟圈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北京奧運會目前是奧運史上規模最大的投資,總額達到2 787.555億人民幣(約合382.38億美元),其中用于比賽場館及相關設施建設的直接投入是279.88億人民幣;用于宏觀經濟規劃中的計劃內的間接投入是1 438.2 975億人民幣;用于奧運會需要新增加建設的直接投入是1 068.7億人民幣。[7]從投入分配來看,有很大一部分投入集中在北京地區,這對北京相關產業的影響是相當廣泛的,通過外部經濟與產業間關聯的乘數效應,這些行業整體實力將得到飛速發展,進而從整體上進一步提升舉辦城市的經濟實力。有關統計顯示,2003-2008年期間北京奧運會投資產生的乘數效應,將對北京地區GDP直接經濟拉動達到1 499億元;間接拉動794億元;GDP增量總計達到2 293億元。[8]奧運會強有力的經濟拉動,將使北京成為“京津冀”地區資本大量集聚、技術創新能力最為突出、產業和企業更加集中、第三產業較為完善的增長極,并通過擴散效應,對其周圍廣大地區的經濟產生較強的輻射力,將中心城市的發展勢頭通過技術、組織管理、生產要素、市場、信息等渠道向其周圍地區擴散,從而帶動“京津冀”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2.2.2 優化產業結構

2008年奧運會將給“京津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一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申辦理念與“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的價值取向相契合。綠色奧運將帶動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科技奧運將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人文奧運則能帶動現代服務業的形成和發展。而這三種申辦理念所帶動的產業又恰恰是新世紀“京津冀”地區經濟要優先發展的行業。二是2008年奧運會將加速“京津冀”地區“退二進三”的步伐。“退二進三”是“京津冀”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必然選擇,但這一戰略措施能否有效實施,關鍵在于“退有理由,進有空間”。“京津冀”地區的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企業逐漸從第二產業中退出來,既是既定方針,也是歷史必然,奧運會作為該地區的一項機遇性事件無疑將進一步加快“退”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奧運會能有效地拓展“進三”的空間。現代奧運會對承辦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影響突出表現在拉動該地區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方面。奧運會要求舉辦奧運會地區在交通、郵電、通訊、旅館、餐飲等方面提供一流的硬件和優質服務,同時還對金融、保險、醫院、中介機構、文化設施有相當高的要求。也就是說,作為具體承辦比賽的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地要想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就必須把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服務業作為戰略重點。而能否在10年左右的時間里建立和完善該地區的現代服務業關鍵取決于投資和需求,舉辦奧運會恰恰能解決持續需求和巨額投資這一對瓶頸制約。所以,舉辦奧運會在拉動該地區現代服務業高速成長的同時,也將客觀上為“進三”的產業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間和后續發展的可能。

2.2.3 提升地區影響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力意味著機會、意味著財富。影響力是一個地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綜合體現,是吸引投資的重要條件,地區的發展需要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張揚,奧運會的舉辦能快速而有效地做到這一點。1) 為舉辦奧運會而進行的大規模環境治理,對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將使“京津冀”地區“天更藍、水更清、行更暢、居更宜”,城市風貌將更具神韻,城市魅力原有的特色會更具影響力。2) 奧運會將推動“京津冀”地區的連綿化。2008年奧運會,為了將賽事具體承辦地――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地在空間上連成一片,北京最近修編的城市規劃藍圖,以“兩軸兩帶多中心”為依據,投資近百億建成鐵路專線,實現公交一體化,為三地對接留出了發展的結合點和建設接口,進一步提升了地區的影響力。3) 在傳媒強權盛行的現代社會,地區影響力不僅取決于魅力的本原,還與主流媒體的關注和推介有直接的關系。舉辦奧運會將使北京及其周邊地區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全球媒體追蹤報道的熱點,且這種效應在奧運會舉辦期間會達到極至。而這樣的強勢宣傳在提升主辦地區域的形象和魅力方面所取得的效應,恐怕是無論出多少廣告費都無法辦到的。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奧運經濟既是一種“眼球經濟”,也是一種品牌經濟和借勢經濟。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我國“京津冀”地區“十一五”期間承辦的一項全球性重大賽事活動,將對該區域的經濟、產業結構、區域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國“京津冀”地區應該借助奧運這塊平臺,統一規劃,凝神聚力,全面實現該區域的加速發展。

3.2 建議

1) 樹立科學理念,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是利用“綠色奧運”,持續提高環境質量;二是利用“科技奧運”,推動高新產業的持續發展;三是利用“人文奧運”,強化人們的深層可持續發展理念。

2) 加強政策導向,促進區域一體化建設。

“京津冀”地區應該借助奧運會這個平臺,推動三地政府的溝通與合作,加強區域內的統籌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區域協調合作機制,加快一體化建設步伐,從跨地區的重大項目協調與合作中尋找突破點循序漸進,逐步形成該區域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各地區也應當加快本地市場化改革,通過市場作為三地之間的“接口”,最終形成一個大市場,成為中國北部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3) 加強防范措施,避免奧運會后的負面影響。奧運會是短期超大型事件,奧運經濟表明,前期投資的拉動作用越大,在奧運投資周期結束,對主辦地區域經濟帶來的沖擊就越大。奧運經濟的這一特性在國外被稱為“低谷效應”。“低谷效應”曾經出現在許多主辦奧運會的城市和地區。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低谷效應”的影響,必須做到未雨綢繆,防范在先,對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進行充分的預防。例如控制基本建設的規模,搞好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城市體育設施的綜合利用,對經濟收益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宏觀調節等等。只有這樣,奧運經濟才能興利除弊,為推動“京津冀”地區經濟進入快車道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姜同仁,陶于.奧運會投資風險與北京奧運會投資風險控制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4):1-5.

[2] 林顯鵬,虞重干.現代奧運會對主辦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規律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2):1-7.

[3] 陶冶.北京奧運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04(3):32-35.

[4] 翁飚.承辦奧運會對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增刊:1-3.

[5] 田雨普.奧運經濟兩面觀[J].體育文化導刊,2004(11):25-26.

[6] 后奧運經濟研究[EB]. bjoe.省略/hayjj,2006-11-02.

[7] 陶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投入關系問題的理性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4):28-31.

[8] 周毅,辛利,熊焰.第29屆奧運會對促進北京地區經濟增長的分析[J].體育科學,2006(26),3:8-14.

[9] 董杰.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的經濟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4,40(1):34-37.

[10] 芮明杰.產業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篇8

的智能養老服務。SWOT的分析。南京市

·

的《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與老齡化事業發展綱要》顯示,2013年至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數量從120多萬增加到141多萬,就老年人口比例而言,從18.78%增加到20.85%[1],如圖1所示。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保障水平的提高,南京市老年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將延長,深度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圖1南京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戶籍及其比例變化(單位:%)

,由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南京市的養老服務面臨更大的壓力。智能養老服務彌補了傳統養老服務的不足,為當前養老困境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智能養老服務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在信息交換、處理、存儲、維護等方面的優勢并大量挖掘,借助計算機、服務器、信息管理中心、移動終端設備等物聯網,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2]。

1.1優勢分析

1.1.1豐富南京市養老服務內容

的傳統養老服務有基本生活服務,如在南京市的膳食援助、沐浴援助、醫療援助、緊急援助、清潔援助和步行援助,但老年人需要更加注重細節、安全、優質、功能齊全的養老服務,加入現代養老技術元素可以使養老服務全方位、立體化。例如,智能養老服務可以通過智能手鐲、一鍵通話等智能養老產品24小時監控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收集的老年人健康數據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醫療服務,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智能養老服務更加關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通過互聯網社交平臺和APP手機社交平臺,老年人可以與親友在線交流,滿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老年人還可以向智能養老信息平臺提交其過去的職業、技能等信息。這不僅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的資源,也使老年人在服務社會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養老服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不僅可以彌補傳統養老基本生活服務的不足,而且更注重精神服務需求

1.1.2提高南京市養老服務的效率

南京市養老服務的信息溝通主要依靠線下,導致供需信息不對稱,需求方很難迅速找到合適的養老機構。由于缺乏養老機構的信息來源和線下實地考察,養老服務機構容易受到時間和精力的限制。通過智能養老服務應用信息平臺,可以在線展示各公司的服務內容介紹、圖片、視頻等用戶評價。老年人或其家庭可以通過在線平臺選擇合適的養老服務公司,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了匹配效率。同時,供應商可以通過平臺獲取訂單信息,安排就近的服務人員提供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結合,降低信息溝通成本。例如,南京市浦口區通過虛擬養老院的建立,依托信息平臺和第三方運營,加強線上數據流和線下服務落地,提供更便捷的養老服務。綜上所述,服務供需雙方都可以通過智能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降低各自的成本,從而提高養老服務的效率。

1.2劣勢分析

1.2.1投資成本高,利潤難。

養老服務業的早期投資成本相對較高,無論是養老院等傳統服務機構和社區服務中心,或使用信息技術的智能養老服務。對于智能養老服務行業,其服務產品(如智能服裝、智能家電)在遠程醫療的研發(等)將消耗巨大的資金。除了早期的研發,后期的設備和軟件調試、維護和編程,以及專業人才團隊的建設,都將導致運營成本的增加。高昂的成本使得老年人購買的服務價格昂貴。這不僅是引出了老年人的參與,也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低下,難以迅速收回成本。

1.2.2缺乏產品技術標準。

智能養老服務的發展還沒有形成大規模。它只是在一些領域的試點,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市場商業模式全國化,社會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因是市場上政府對智能養老產品沒有制定統一的技術規范,導致不同地區的產品差異化,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產品不兼容,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缺乏標準化的技術標準指導將阻礙產品研發和經驗總結,不利于產品優化和推廣,也制約著智能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1.2.3

專業服務人才短缺y智能養老服務行業發展迅速,市場對養老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但據調查,從事養老行業的從業人員中,有只有不到20%的服務人員具有專業資格,大部分養老服務人員只有初中及以下學歷。這使得養老行業人才隊伍整體專業素質較低,供給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且,目前社會對老年護理服務人員的要求已不再是簡單的保姆式護理。社會期待的是更全面的人才。除了服務知識外,他們還應具備醫療、互聯網等方面的專業技能。

1.3機會分析

1.3.1養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南京市老年人口比例高,老年人口數量多,對養老產品和服務的剛性需求強,客觀上促進了養老市場的發展。此外,老年人也經歷了生活財富的積累。同時,他們有家庭作為物質經濟的后盾,有隱性消費能力。此外,社會進步將潛移默化地改變老年人的消費觀念,老年人的購買力將不斷提高。由此可見,中國養老服務市場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老年人口的數量和預期壽命將不斷增長,這也表明養老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穩定性和巨大的開發潛力。

1.3.2政府的優惠政策支持

南京市政府向養老服務業釋放優惠信號,并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養老服務市場,包括預留養老建設用地、補貼養老服務、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等,這些政策積極引導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引導社會所有資源進入養老產業,說明養老產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如表1所示。

1.3.3技術有助于智能養老的發展

·

的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術的不斷突破也有助于智能養老產業的發展。借助技術手段,為當前養老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或解決方案,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實現智能化服務,促進社會養老資源的高效配置。同時,科技在其他行業的應用,如金融業,也有很好的成功示范作用。借助其他地區或行業的成功應用案例,總結成功經驗,避免一些錯誤,幫助南京市智慧養老服務業發展。

1.4威脅分析

1.4.1智能養老服務的接受度較低。根據

的主觀分析,由于文化水平、社會經驗和年齡等因素,老年人對智能養老服務產品的心理接受度較低,對高科技產品的排斥。客觀上,一些養老科技產品確實有著復雜的使用方法,不考慮老齡化問題。甚至一些所謂的智能養老產品“玩概念”在市場上也沒有真正考慮到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實際需求。這不僅無助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導致老年人對智能養老的抵制,因此他們更不愿意接受和使用智能養老服務和產品。智慧養老服務普及率低,只有少數老年人了解智慧養老相關概念,接受智慧養老服務。

1.4.2政府法律法規缺失

智能養老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許多法律法規尚屬空白。一方面,雖然政府了有關智慧型養老的標準文件,但大多是建設性意見,沒有實際約束力,主要體現在缺乏頂層統籌、資本參與、市場運作的具體規章制度。另一方面,政府的監管體系并不完善。對于使用智能技術的養老服務,政府仍然關注傳統養老服務可能帶來的問題,沒有及時補充智能養老服務的監管內容。不完善的監管體系將損害老年人和智能養老服務企業的權益,降低市場參與的積極性。

2.1改進養老服務產品核心競爭力

表1南京市利好政府政策總結(2015-2019)

在“銀發潮”背景下,養老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因此,智慧型養老企業應積極把握優惠政策,跟上時代科技的發展步伐。發揮智能養老的固有優勢,注重提高對老年人的服務質量,給予精神關懷,幫助老年人實現自我價值。在產品服務層面,養老企業應充分調研養老服務市場,了解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研發智能養老產品,形成養老服務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對于開發的產品,企業應加強營銷推廣,提高服務質量,打造老年人信賴的養老品牌,拓展和細分智能養老服務市場。

2.2改變老年人的認知方式

老年人對新事物的認知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因素。要讓老年人接受并愿意使用智能養老服務,最大的障礙是老年人思維和認知方式的轉變。在這方面,我們應該首先呼吁老年人的子女幫助他們建立求知欲和信心,幫助他們克服對高科技服務和產品的恐懼,讓老年人擁有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社區在為居民服務時,可以開展老年人應用科技知識的宣傳指導、培訓課程等活動。第二,研究人員可以開發適合老年人的人性化產品,讓科技適應人而不是讓人適應科技,讓產品成為“傻瓜化”。最后,政府應加強對老年人的公共服務提供,加強對網絡安全環境的監管,改善老年人網絡的生活環境。

2.3提高人才培訓團隊的規模和質量

針對智能養老服務行業人才匱乏的現狀,需要政府、社會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各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應及時拓展與智慧養老服務業高度相關的學科,繼續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積極與企業合作,根據市場需求設置相關專業,系統實施分層人才培養,充分滿足智能養老服務行業需求。政府要做好智能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政策支持和引導,落實養老服務生助學金、降低學費、設立專項獎學金、畢業生就業創業等優惠政策。

2.4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市場準入機制

為整個智能養老服務市場,一方面,政府應建立健全智能養老法律法規,完善監管機制,明確政府、社區、企業、家庭在智慧養老服務中的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政府應建立市場準入機制,積極鼓勵社會資源進入智慧養老服務行業,通過建立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利用資本力量反向推動管理規范化、效率提升,智慧養老產業的科學治理和資源配置優化,為智慧養老服務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和充足的資本動力。

參考文獻[

篇9

如果說,歲月想起,那彼時深情的純凈的海。

如果說,琴聲兮矣,那時光流轉的荒蕪的岸。

如果說,我已失去,那年少離場的心有余悸。

——題記

如果有如果,請讓我的眼眶滿含淚光,

如果有如果,請讓我再遇見你眸中的海洋。

給我一個雨季,還我一顆破碎的心,

給我一場落雪,讓我走出傾頹的城,

給我一幕回憶,讓我放逐固執的傷。

我在流浪,在紅塵的阡陌之上,在每一顆星的祈禱里,我墜入浩瀚的塵埃,跌入谷底,泛起往昔,只是那些畫面俞耀眼的迷離,眼睛便越來越困澀,那時的自己,多像一個故事的朗讀者,明明已經不相干自己,卻還是流淚、微笑、泛黃了書頁、斑駁了瑣碎的那些光陰。

我在細數,那一夜的蜻蜓抖落下多少星光;我在細數,那一彎笑容含著多少淺淺的落拓的迷惘;我在細數,那些說要同行相伴的人多少已經離散。那些輾轉成歌的歲月里,烙成一枚某人淺笑的梨渦,奏成一曲荒蕪時光的離歌。

我在輪回的記憶里,繪成一幅山水潑墨的畫,你和他都在畫里,隱在最深處的丹青里,成了我青春里最最動人的一筆。猶記那年,陽光的悲傷灑落在浩瀚的塵埃里,無法呼吸,我們揮霍著笑容,說著別離。而在他年,我又煙火迷離的夢里,我們再不曾相遇,不曾記起,那一簾微動的旌旗。

我常在夢里看見你,而這是否又意味著我們在漸漸失憶;

我常在夢里看見你,那落寞的臉上清澈的眸子竟那么美麗。

螢火蟲在蘆葦深處失憶,白蜻蜓在雨巷盡頭想起。

我已經忘記,那初見泛起漣漪的光陰里,我們是否在某棵香樟樹下相遇,是否染了一身梔子的氣息。

因為,相遇太早,原諒我還來不及銘記;

因為,紅塵太長,原諒我已弄丟了你。

我只能用你的微笑寫意山水一世凄迷,

我只能用你的目光傾盡相思一生流離。

原諒笨拙的我沉溺在那片海里,寧愿窒息;

原諒固執的我,不懂放棄,迷失自己。

那一抹天空藍遮掩的孤單,那一灣深海藍埋葬的眷戀。

我們不再相遇,錯亂了春夏的雨季,久別重逢也沒有演繹,這一場擱淺的結局。我總是忘記,我沒有可以飛翔的雙翼,我注定永遠在此地。

你不回來也罷,這落筆點醒紙上的惋惜。

歲月遠去也罷,這深情丟掉了此生不渝。

從此在自己的戰場上,聽刀劍喑啞,笑凡塵如畫,再也沒有一灣深藍的海傾覆了天下。

那年桃花,染紅了蒹葭。你眸中的風華,再也不會荒蕪了我輪回的冬夏。

如果有喧嘩,讓我們久別重逢在最深的紅塵里好么?

束三千銀發,與你共煮茶。

篇10

關鍵詞:社會責任會計 經濟學視角 資源配置

引言

由于企業的傳統生產經營目標一直局限于實現其自身利潤最大化,會計服務于這一微觀目標,一般只是將企業自身的經營“所得”與“所費”加以對比,來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企業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等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則不予計量。其結果往往是用生產經營活動的“內部經濟性”掩蓋了“外部非經濟性”。這些外部性問題如果不解決,會導致各種資源配置偏離社會最優水平,特別是沒有將自然資源作為資產納入會計核算體系之中,使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等宏觀核算指標沒有真實地計量出社會財富的增長,出現財富虛假增長和自然資源持續減少并存的狀況。社會責任會計作為反映企業外部性問題的工具,主張企業的目標是二元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顧,并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有效彌補了傳統會計的局限性。

社會責任會計研究現狀

美國學者戴維?林若維新(DavidF.Linones)于1968年指出:“社會責任會計是會計在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社會科學中的應用”,由此揭開了社會責任會計的研究序幕。在西歐各國關于社會責任會計的規定,法國是最有特色也是最完整的,法國政府早在1977年就以正式法令要求企業必須編報“社會責任負債表”,用貨幣金額向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揭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在德國,除了要求企業編制“社會資產負債表”以外,還要求企業對其社會責任目標的實現程度給予說明。在英國,強調公司人力資源方面的披露,除此之外,西歐其他有的國家主要是圍繞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導致的財務影響進行披露,而有的國家則是針對企業社會凈貢獻進行披露。可以看出社會責任會計在發達國家會計實務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實施,其理論研究重點是社會責任會計計量標準、社會責任會計的影響因素等重要方面。但是,各國就社會責任會計內容等問題認識并不一致,分歧明顯,特別是在計量方法、會計目標、服務對象等理論研究方面仍存在許多缺陷,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

我國會計學者雖然在引進和吸收西方社會責任會計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和會計實務作了有益探索,南華大學陽秋林(2005)著重探討了我國社會責任會計經濟業務核算方法和報表披露形式。陽秋林(2005)介紹了我國社會責任會計應采用的計量方法。鞏海霞和尹同舟(2002)論述了我國實施社會責任會計的必要性及緊迫性。但全面系統的研究幾乎沒有突破性進展,甚至對是否實施社會責任會計仍存在較大爭議。

我國實施社會責任會計的經濟學視角

社會責任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分支,是運用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種計量屬性和手段。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及其履行情況的活動進行反映和監督,以便向相關利害關系人提供有用的社會責任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社會效益。

(一)經濟學視角分析下的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消費理念的轉變,企業生產行為引起的外部性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社會公眾強烈譴責企業不顧各種社會公共福利的掠奪式經濟行為,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現有的會計已不能很好地反映企業社會環境的變化,沒有將企業給社會帶來的外部成本和效益計量并報告出來。社會責任會計出現至今已有30多年,我國會計界現仍對是否實施社會責任會計存在較大爭議,反對實施社會責任會計的主要理由是: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發展水平仍比較低,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資金技術有限,往往又是市場競爭的困難群體,實施社會責任會計會增加中小企業的生產成本,不利于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社會責任會計現在還處于理論研究的探索階段,特別是其確認計量問題沒有有效解決,因此目前不宜實施社會責任會計。主張實施社會責任會計的理由為:企業作為社會的生產細胞,不僅要考慮其自身內部經濟性,還要關注其為社會帶來的社會凈貢獻;加之我國企業外部性問題引起的社會矛盾已突出顯現,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已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并為此提供了會計學、福利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關理論支持;同時社會責任會計的運用實施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體現,也是可持續發展及和諧社會構建的必然要求。筆者力圖從經濟學角度出發,綜合考慮社會邊際成本、企業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等變化因素,說明社會責任會計實施前后對社會資源配置及行業發展的影響。

(二)社會責任會計的實施對資源配置影響分析

由于實施社會責任會計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外部不經濟行為內部化的能力,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福利,有必要對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庇古創立的外部性理論有所了解:20世紀20年代庇古在其出版的《福利經濟學》一書中從社會資源最優配置的角度,提出了“邊際社會凈產值”和“邊際私人凈產值”的概念,并運用邊際產值的方法指出造成外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邊際社會凈產值”與“邊際私人凈產值”的不相等。外部不經濟表現在在經濟活動中某一個體給其他個體或整個社會帶來了不需付出代價的凈損失,并且此時這一個體的社會凈貢獻為負:即自身邊際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邊際私人收益大于邊際社會收益,同時論證只有當經濟活動中的社會邊際收益與社會邊際成本都相等時社會整體福利才能達到最大化。對此本文將結合經濟學外部性理論分析社會責任會計的實施對社會資源配置及行業的影響。

首先分析企業積極外部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因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在經濟學的廣泛運用,在此可以合理假設企業邊際收益MR與資源耗用量成反方向變動,企業的私人邊際成本MPC與資源耗用量成同方向變動。在實施社會責任會計之前,由于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的外部經濟性,存在一條為他人所享受的外部邊際收益曲線MEB,企業的私人邊際成本MPC大于社會邊際成本MSC。如圖 1所示。

此時企業的資源耗用均衡點為(P1,Q1),而社會的最優均衡點為(P2,Q2)。可見由于外部經濟性的存在而出現企業產量不足,價格過高,整個社會資源沒有實現最優配置。在實施社會責任會計之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被有效計量報告出來,社會公眾密切關注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企業外部問題,并通過市場給予表達,因而公眾會增加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企業的市場需求,從而引起企業的邊際收益上升為MR',同時由于之前的外部經濟性企業私人邊際成本不會改變,最優均衡點最終應為(PE,QE),此時企業最優資源耗用量QE靠近于社會最優耗用量Q2,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社會總福利的增加。

對于企業外部不經濟行為對社會資源配置的影響,在實施社會責任會計之前,由于企業外部不經濟問題如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浪費資源等本應由自身內部化的成本轉嫁到社會之中,使得MPC

此時企業市場最優資源耗用點為(P1,Q1),但從整個社會角度來看,最優均衡點為(P2,Q2),此時企業存在產量過剩的低效率狀態,實施社會責任會計后,即使短期內企業無法通過更新生產設備、注重生產方式的轉變來實現外部不經濟性的內部化,社會公眾也可以通過手中的“貨幣選票”對企業表達意見,企業產品市場需求下降,邊際收益下降為MR',企業最終資源耗用均衡點為(PE,QE),資源投入過剩狀態緩解,資源接近最優配置水平。

(三)社會責任會計實施前后對行業發展的影響

承擔社會責任能力較強行業實施社會責任會計后,由于這類行業能有效地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及承擔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成本。如壟斷行業憑借自身的超額利潤能有效地將外部不經濟內部化,或者如綠色行業其自身給社會帶來的社會成本極低且社會效益遠遠大于其社會成本。從長期來看,由于市場需求的上升,該行業利潤率大于社會平均利潤率,會吸引新的企業加入或現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導致行業供給曲線右移,產量明顯增加而價格無明顯波動。

在目前市場競爭環境下,積極有效履行其社會責任的上述企業類型已逐步顯現并不斷發展壯大。現以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進行分析。百事(中國)公司履行其社會責任的最佳體現:沙漠種土豆,原料與環境雙贏。百事公司在內蒙古達拉特旗沙漠邊緣的大沙丘上及我國其它沙漠地區進行了科技農場的實踐與推廣,不僅獲得成本更低的高質量原料土豆,而且使沙漠變成綠洲,為社會履行一份改善環境的責任,節約了政府治理沙漠化問題的資金開支。與之相伴而來的是我國社會公眾對其市場關注度的上升及產品的青睞,百事品牌形象的增值。可見,實施社會責任會計后將進一步促進承擔社會責任能力較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實務中已得到體現。以上是從經濟學視角分析我國社會責任會計,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層面,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人員素質是成功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重要保障。

(四)加強繼續教育職能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提供的質量和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作用的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人員的素質,包括市場經濟意識、高度社會責任感、高水平的會計技術、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分析能力、社會責任會計實務技能。利用主管部門的會計繼續教育職能,要求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人員從思想上加以教育,從職業道德上加以規范,從復合能力上加以提高,從具體操作上加以指導,從實施的效果上加以監督。

參考文獻:

1.Alexander M. Gelardi. Factors That Affect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Financial Management 15,2006

2.Srihadi W. Zarkasyi. Corporat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2005

3.李靜.社會責任會計在我國的適用性分析.西部財會,2005(6)

4.李冬生,陽秋林.關于社會責任會計涵義綜述.財會研究,2006(2)

5.上官厚兵.福利經濟學述評.中國管理信息化(會計版),2006(5)

6.鄭曉旭.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社會責任會計.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5)

7.鄔娟.社會責任會計的經濟學分析.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