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小學生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23:2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節小學生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秋節是我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日子,也流傳著關于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逝代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寄托。中秋佳節,也是全華人的節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快樂小學生作文600字,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歡迎瀏覽閱讀!
中秋節快樂小學生作文600字1月在云影中穿行,溶于鄉愁。
古往今來,人們對于秋日的印象不外乎蕭瑟和凄涼,“秋日凄凄,百卉俱腓”。一場又一場雨過后,不見了夏日的驕陽,金黃的落葉鋪成地毯,染得秋風秋雨,染得這個中秋。
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卻不同,十五的月是最圓的。月圓圓,家團圓??粗惠喢髟?,客居他鄉的游子會想些什么?香茗一杯,孑然一人?!罢l共我,醉明月”。
夜幕降臨,切好的月餅被端到桌子上,我卻不急于吃,而是走到窗邊,端詳著亙古長存的月。風淡淡,月溶溶,她把面紗拉上,讓人不能目睹她的真面目;時而又探出頭來,就像東方的羞澀之美。古老的傳說,千古吟誦的詩句,為你更添一分神秘。月色入戶,我浮想聯翩。
那片陰影,會不會是“瓊樓玉宇”,里面住著嫦娥,玉兔搗藥,吳剛伐桂。雖然他們來自人們的想象,但充滿人們探索新奇的精神和希冀。突然想到杰倫的《青花瓷》,“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里面的意境在這時,更像陳壇老酒,越發濃郁。
賞月自然少不了詩?!坝幸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人心中一輪月,譬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杜甫的《旅夜書懷》,“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同樣繪月,情感卻不同。想到這,我咬下一口月餅,望著爸媽,心里想: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三”人者耳!
倦意襲來,我鉆入被窩,卻把窗簾留了個縫兒,為“她”留一席之地。我知道明天你還會在那,但是否還像今夜般明亮而圓滿?半夜醒來,你還在那里,不求理解,不加責問。
世上有兩個月亮,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心中。不管你是在天涯海角,是否與親人在一起,月亮會替你傳達壓在心頭的愁緒,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這個中秋,沒有太多的不尋常,只是重溫一份情感,一種味道。留下幾張紙,許多字,是紀念也是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光叮當作響,我的本上漾開一片月色。
中秋節快樂小學生作文600字2第一場比賽,老師簡單地講了一下繪畫的技巧,便畫了一只金魚在黑板上,讓大家照著金魚畫,我忘了帶鉛筆,老師臨時借了一支黑鉛筆給我,即使畫上去之后就改不了了,但我覺得這次比賽絕對難不倒我,我早早的畫完,便交了……
今年的中秋節真快樂中秋節快到了,學校將要舉行繪畫比賽。消息一傳出,我馬上報了名,想起去年比賽,真讓我后悔。今年,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
8月15日的繪畫比賽分為兩場,第一場是淘汰賽,第二場是實力賽。
第一場比賽,老師簡單地講了一下繪畫的技巧,便畫了一只金魚在黑板上,讓大家照著金魚畫,我忘了帶鉛筆,老師臨時借了一支黑鉛筆給我,即使畫上去之后就改不了了,但我覺得這次比賽絕對難不倒我,我早早的畫完,便交了。
過了一天,學校在廣播里公布了結果,不出我的所料,我安全晉級。
第二場比賽開始了,這次老師讓我們自己畫,可是我卻找不到素材,美術書都翻了好幾遍了,看著周圍的也同學都認真地畫了起來,我更加慌張,我迅速鎮定下來,我發現,絕大多數同學畫的都是卡通人物,那就意味著卡通人物成功率低,所以我決定不畫卡通人物。但時間不等人,在一秒一秒的減少,我的畫紙上卻一片空白。就在我正在擔心的時候老師說:“沒畫完的畫,可以明天交。”耶!我太高興了。
晚上放學后,我拿著畫紙,回到家里急忙上樓,放下畫紙后,靜下心來,極力尋找以前的美術書和可能有圖案的書藉,但最終一無所獲。就在我準備放棄時,突然眼前一亮,我房間里窗簾上的圖案,不正是我要找的嗎?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我立刻提起筆就畫了起來,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這幅作品總算是完成了。我拿起畫,站起身來,再仔細欣賞一番,很滿意,也很有信心,這次準拿冠軍。
別人的中秋節是在歡樂中度過,可以吃月餅,賞月,盡情地享受??次业闹星锕澾^得更實在,更有意義,它譜寫了我充實的人生,我正沿著這條道路奮勇向前。
中秋節快樂小學生作文600字3今天,我異常的興奮,那是因為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來了。在中秋節到來之際,我們要做很多事情,例如:去超市買東西準備博餅;把家里打掃干凈;準備豐盛的美食……因此,我今天早早的就起床了,當了一回“小管家”,我分配了一下任務:爸爸、爺爺負責準備博餅的東西;媽媽、奶奶負責準備飯菜用的材料;我和堂弟負責把家里打掃一遍。就這樣,我們開始執行各自的任務。
很快,我們的任務都完成了,只有“采購”的還沒回來,媽媽提議說:“趁現在有空,不如,我帶你們去椰風寨的游樂場玩吧!”我和堂弟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不約而同的叫起來:“太好了!”
我們乘著車來到了椰風寨,在游樂場里,有摩天輪、海盜船、大擺錘、過山車、旋轉木馬、鬼屋、叢林飛車……我們懷著緊張和刺激的心情盡情地游玩。一上午轉瞬間就過去,我們急忙往家趕,因為那一幫老少爺們還在等我們開飯呢!
回到家中,已經餓得饑腸轆轆的我們,趕忙隨媽媽進廚房幫忙做起飯來。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佳肴就在我們的“努力”下連續不斷的誕生在餐桌上,誘得我垂漣欲滴。真想來個風卷云殘。“開飯吧!”終于得到媽媽的‘指令’,一家人在祝福聲中美美的飽餐起來。
吃完晚飯,我們進行了中秋節最重要的活動——博餅?!扮I啷啷,鏘啷啷”,博餅開始了!只見媽媽全神貫注,兩只眼睛死死的盯著色子,怕自己博了狀元別人沒發現似的;弟弟使出了一招“秘訣”:求上帝,但是,沒顯靈;爸爸憋足了氣,準備“奮力一搏”,想博出一個狀元,可惜用力過猛,一個色子跳出了碗,被停了一局,真是可惜……等一下,“五子帶六”,我搏到狀元了,正當我還沉浸在喜悅之中時,媽媽隨后也搏出了狀元,而且還是“狀元插金花”,比我大。最終,在惋惜和喜悅聲中結束了這次博弈,狀元最終還是被媽媽奪去了。博完餅,我們一家人來到小區花園里,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一邊賞著皎潔的明月,好不愜意!
不知不覺,中秋節悄悄的溜走了,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期盼來年的中秋月更圓,人更齊,生活更美滿。
中秋節快樂小學生作文600字4時至今,令仲秋。中秋節又來了。
又到中秋節,終是煎炒似地過來了。昨夜還熱浪貼背,今晨忽感有涼意偷襲,剎那間真正聞到了秋的味道,臆念到秋的韻味。放眼忘去,翠色已濃得真的快滴了啊。
又到中秋節,一年一度的感覺真快呀。不到此時也許感覺不到它的快。不是有種說法:年怕中秋,月怕半。因為觸景生情,又想到了往年的中秋時節,仿是在昨天發生的一樣,不覺得快才怪呢,你說呢,朋友?也許在好些人眼里,這個節日是每副秋日畫里的一筆濃彩,但我個人卻只依稀幾筆,淡畫罷了。那幾筆也只是少時舊畫里的依稀遠景,且是有些塵封哦……
那年秋天終于盼到了中秋節。因為中秋前時總是有艱辛的勞作,也就是收稻谷哦,那些苦處也許意會點好些,不說比寫出來意思也許更到位吧,哈哈……那一天,天總是那么藍,人總是那么親,走到外面也總是有股說不出名的清醉的味道,好爽哦……大人們其實是最忙的,小孩們自然也跟著倒忙開了。老爸用擔子挑新谷去磨完后,媽用風車吹凈只留雪白的米,然后……,不說你也知道這作糍粑粑過程了。出籠時,那種香味兒……嘖嘖,,不擺了哈!最有意思的是哥幾個搶啃粑棒的滋味兒,還有就是曬干后炸糍粑,那滋味……,說不出來了,只是……只是每次憶起,都有那滋味涌到我腦海里,鼻腔里,好想吃的那種想法,你想嗎,哈哈,,
那個時候,就是感覺糍粑粑怎的就那么好吃呀?就連媽叫哥哥去扯些蒜苗炒肉,為了糍粑也是大欺小推托不想去,最后,我最小不去是不行的,走的時候也不忘扯團糍粑撤……一顛一顛的,那種精態,那種感覺,那種味兒,不用別人說,自已現在想起來依然感覺象秋天的風,秋天的云,秋天的綠,是有韻味的……
秋去春來,年復一年……幾十個春秋都在一樣的冬天的最后的一場雪中埋沒,不管你勤奮,還是消沉;不管你是高興,還是苦惱都在這白茫茫中寫白……現在,我只記得我是有些老了,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不知不覺中老去了,其間這些個中秋節,仿是被記憶少年時好吃得不得了的糍粑掩蓋了,也如我不斷理去的須發般塵封遠去……,如今打開,復活的也只是年少的糍粑的滋味兒,那些個高級的,普通的所謂的月餅兒都無影兒了。不知哪年哪個秋天,它又會掛在我的嘴上呢?那些說出的滋味兒,一如我暮年花白的須發飄呀飄的,希望會飄到那遙遠的天國,讓我繼續回味去吧……
中秋節快樂小學生作文600字5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篇2
夏天,有關國慶2009閱兵的作文,溪水嘩嘩的流著。我們小孩子在河邊玩耍嬉戲。大人們在下談天說地。知了在叫著,好象在說:“熱死了熱死了!”小鳥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地愉快飛翔。在那美麗的田野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我過國慶節作文。
冬天,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起來。我們在小路上愉快地玩耍。所有
我愛我那充滿歡聲笑語的家鄉。
秋天,小學生作文庫中秋節,楓樹姐姐飄落著紅葉,仿佛在迎接豐收的一年。小花準備去和它的哥哥姐姐們告別了。農民伯伯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獲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國慶節作文字。我們在幫助農民伯伯干活兒。小鳥成群結隊地在和這里的一切告別。在那充滿歡笑的田野里留下了美好的告別聲,國慶節2009閱兵英語作文。
篇3
關鍵詞:農村;小學作文;現狀;對策
一、農村小學作文現狀
作文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課時也占有很大比例,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最頭疼的卻是作文教學。一提寫作文,學生普遍不是唉聲嘆氣就是硬挺不動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我行我素的樣子,總是抱怨“沒啥可寫”的。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無事不在,蕓蕓眾生,包羅萬象,是真沒啥可寫的嗎?仔細分析一下學生,這“沒啥可寫”其實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真的“沒啥可寫”。學生年齡小,加之農村孩子知識面狹窄,接觸社會事務較少,缺乏生活閱歷,沒有生活體驗,實在是沒話可說可寫。第二種情況是“不知道寫啥”,這些學生把寫作文看成很難完成的一件事,面對寫作文猶如狐貍吃刺猬,不知從何處下手,常常東一句、西一句,不著邊際的話寫了不少,而與作文的主題相差很遠,甚至南轅北轍,語不成句,詞不達意,最后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的是啥。第三種情況是缺少發現寫作的眼睛。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身邊的小事,沒什么特別和獨到之處,不值得一寫。有些學生眼高手低,平常的事不愿寫,有難度的事又寫不了,不善于發掘,不善于觀察,對生活中的素材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忽視了生活是寫作的最基本的源泉。
二、造成農村小學作文困境的原因
一是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少。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記憶和經歷,對待周圍的事物會有屬于自己的感覺。只是他們的感覺找不到詞匯表達,因為他們的詞匯存儲量太少。平時看的課外書有限,潛移默化的詞匯少。有的農村孩子大部分時間講家鄉。土話,只在上課時間講普通話,無形中也不利于詞匯的積累。
二是學生掌握的作文素材少。農村孩子的童年雖然有綠水青山作伴,但他們的童年相對城市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點蒼白單調,特別是可以拿來當作素材的經歷少之又少。而且農村孩子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少,對網絡報紙等媒體接觸的少。
三是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教師的教學理念跟不上形勢農村特有的環境和發展狀況,使很多語文老師信息閉塞,不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仍以課題上簡單的說說寫寫為主,不能考慮將學生帶出教室,感受自然,進行作文學習。傳統的教育把學生的學習與絢麗多彩的大自然隔離開來,課堂似乎成了語文教學的唯一場所。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四是教學目標不明確,作文教學效果不明顯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和思維能力。然而,很多老師忽略了這一點,只是機械地面對作文課,使作文的重要性無法通過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傳達給學生,影響了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解決農村小學作文困境的對策
第一,用好卡片。針對學生作文難寫的這幾個問題,我把卡片作為解決作文教學問題的法寶。卡片是非常直觀的教具,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延伸學生的其他能力??ㄆ譃閮深悾阂活愑脕矸e累詞語,叫做同語積累卡片。一類是作文素材,叫做素材積累卡片。一堂作文課也分為兩個部分,前十分鐘用來積累詞語,后三十分鐘用作文素材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點燃寫作的火把,同時積累一些常用句型。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文習作,要求學生的習作用上課堂上積累的詞語和句型。
先說第一類卡片是詞語積累卡片??ㄆ恼媸呛喒P畫(學生可由這幅畫猜出一個成語或歇后語和名人名言),背面寫上成語答案(或歇后語和名人名言答案),成語的解釋,用成語造的句子。第一次用卡片上作文課,D生看的一張卡片:一張四方桌,倒在地上。學生看著卡片,突然生大叫一聲:“四腳朝天”,其他學生同時愕了一下,再一看都哈哈大笑,不停點頭。我把卡片翻到反面,大家一看,果然是“四腳朝天”,我趁機讓學生記下這個成語的意思,同時用這個成語造句,學生表現的都很積極踴躍,不斷的有新語妙句冒出來。第二類卡片是素材積累卡片。幾張卡片連在一起可以成一個故事。老師將卡片貼在黑板上,給幾分鐘時間學生構思,然后請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幾幅圖連成故事。不同的學生會講述不同的故事,學生之間會相互激發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思維都達到空前的活躍。最后老師把卡片翻到反面,展示與卡片內容相關的成語和句型。下面是一個教學片段:上課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家鄉》,我畫了四幅圖:第一幅是清晨時的日出,花兒微笑,鳥兒跳舞。第二幅是中午的驕陽,綠樹成萌,人跡罕至。第三幅是黃昏,夕陽西下,柳枝輕擺。第四幅是夜晚,五光十色的燈,盡情跳舞的人們。學生們通過這四幅圖,很自然就領會了時間順序的寫作手法。
第二,把農村風景作為切入點。農村是五彩斑斕的,為小學的作文教學提供了各種有價值的素材。農村擁有遼闊的田野、挺拔的山峰等,這些都無形之中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農村的一年四季較為分明,春天是翠綠的,夏天是鮮艷的,秋天是金黃的,冬天是銀白的。每個季節都為學生展現了不同的風景。這無疑是大自然的恩賜。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鼓勵學生從身邊挖掘美,在作文中展現美。這樣,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效果就會更加顯著。田野、溪流、農家院,這些都將成為小學生作文中的一部分。同時,也可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第三,從農村鄉俗入手,引導學生寫淳樸民風。農村具備獨特的農家文化。各種民俗風情都是城里人所期待和向往的。究其原因,這些民俗風情都是經歷了千百年才逐漸形成的,因此,在展示了強大生命力的同時,更是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尤其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村的地位更加明顯,節日氛圍也更加濃厚。如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元宵節等,被農村的風土人情闡釋得非常完美。粽子、月餅、年糕、元宵、燈籠,這些都是傳統節日的代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這些美好的民俗風情融入到作文里,讓他們懂得農村的美、農村的熱鬧,使他們的作文變得富有色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