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03:35: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賞析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位詩人臨風獨立在小樓之上,眼前是盛開的牡丹。
今夜的牡丹是為了她才盛開的嗎?李煜微微閉目,仿佛進入了無限的遐思。當他還是那英氣風發,風流多才的六皇子的時候,他看到了她,那個至今仍讓他魂牽夢縈的女子--周娥皇。婉若天仙一般,舉手投足之間,仿佛散發著靈靈水氣,婀娜多姿。但她在身患重病臥床之時,他又在哪。他不覺心口一陣酸軟,從沒有過的愁涌上了心頭。他長嘆了一口氣,緩緩抬起頭,睜開了雙目,一輪明月高掛于清幽的夜晚。陣陣寒風劃過他那俊秀卻又有點滄桑的雙頰,鬢發微飄。李煜不覺黯然傷神,明目中閃過幾絲淚光。都怪當年自已的軟弱,如今,往事又知多少呢?
愁,甚是哀。一江春水載過多少的愁與淚。
飄香榭,雕花欄。李煜沿著小樓的木板道信步而過。他左手輕撫過精雕細刻的沉北闌干,前方又打過絮絮寒風,夜深了吧,又是一個有風的夜晚呢。忽想起昨夜也是這個時候,東風無力的吹向這座掩埋著他一江愁緒的小樓,不由得更是愁。
往事已去,多少胭脂淚。
篇2
一、積累:集思廣益,搜集整理。
賞析名言必先搜集名言。搜集的來源有很多:家庭的、學校的、父母的、老師的、親朋好友的、社會其他諸方面的,其獲得的途徑各異。就學校而言,一般包括教師“拋給”和學生“自尋”兩種。前者指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一些具有針對性、教育意義深刻的名言警句“拋給”學生,讓學生擁有“得來全不費工夫”之,充分調動學生積累名言的興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言必行,行必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和“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等等抄寫在教室后的墻報上,加上簡單的插圖,一周一換,既便于學生對照名言檢查自己的言行,更是為學生提供了名言賞析的來源。此謂教師“扶”著走。至于后者,則是“放”,是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整理各類名言警句,讓學生自己“尋食吃”,教師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這樣,促使學生為有意識地搜集名言而廣泛地讀、有鑒別地讀、認真地讀各類有益的課外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真可謂一舉多得。還可以搞競賽活動,誰讀的書多,比誰搜集的名言多,積累豐富的賞析資本,為邁好儲存、賞析和習作這幾步而勤讀、勤思、勤寫。
二、儲存:編碼儲存,為我所用。
有了積累,這還不算,要真正為我所用,必須經過編碼儲存,達到較為理想的境界。可引導學生按道德、品質、理想、情操、勤學、守紀等分門別類,注上編碼,制作成精美的名言片,每天隨身帶著一兩張,逐日更換,利用吃飯、走路或閑暇之余,
只要三兩分鐘便能熟讀成誦,方便易行,使之為我所用。如理想類:“有志者事竟成”,“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胸有凌云志,無高不可攀”,“好苗全憑肥壯,好漢全憑志強”等;學習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勤奮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常讀口里順,常不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記憶能力。日久天長,原先積累的名言便真正穩固地存入大腦,完成“信息”的存儲工作。
三、賞析:有賞有析,步驟分明。
經過了“積累”和“存儲”兩個階段,即完成了“積累”名言的過程。接下來便是“反芻”積累,即賞析階段。一般可分兩步走:第一步是筆頭練習,首先是析義,也就是解釋所積累的名言的含義,使學生懂得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接著是對照名言,結合自身實際,談自己讀后的感想;再次是表決心,也就是讀了名言后,談自己今后該怎么做。第二步是口頭練習,即三分鐘演講。讓學生將筆頭的賞析拿出來在早讀課上即興演講,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膽識,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真正在賞析活動中得到鍛煉和熏陶。
四、運用:賞析與習作并舉。
結合賞析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習作競賽活動(含日記、周記、觀察日記,自創“我的格言”等),讓學生正確認識積累的作用,擺正反芻與積蓄的關系,比一比誰的作文中運用的名言既恰到好處,又有說服力。這樣,學生的習作熱情日益高漲,他們巴不得盡快將自己胸中已有的積蓄一吐為快,吐得淋漓盡致,達到賞析與習作并舉之效。如以“我的座右銘”“我最喜愛的一句名言”“樂在名言賞析中”“一句名言給我啟迪”等為題,讓學生在自己搜集的“名言庫”中有比較地篩選,借題發揮,拓寬思路,實現知識的遷移。
篇3
Dear Leslie,
How's it going? Have you absorbed all the knowledge I taught you last time? Now let me tell you the information of next lesson.
I will give the lesson on next Saturday morning, from 8:00 a.m. to 11:30 a.m. at 101 Room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 in our school.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Tang poetry, which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not only Chinese language but also Chinese culture. What you need to do in advance is to know briefly about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You can consult the Internet or the books I gave you. Besides, don't forget to review what you have learned before.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our meeting. See you next week!
Yours,
Li Hua.
篇4
“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是的,那天,我在經過多次的“失敗”和“磨練”以后,也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那天,我讓媽媽帶我去學溜冰。來到溜冰場,只見冰場上十分熱鬧,好多小朋友就像一只只小鳥在歡快地飛翔。看著他們,我真是羨慕極了。于是,我讓媽媽陪我進入溜冰場,趕緊穿上了溜冰鞋。誰知我穿好鞋剛一站起來,就“咚”的一下,摔倒在了地上,我連忙用手撐著爬起來,可腳剛一著地,就滑了出去,就又一次摔了下去。又爬,腳又滑了出去……這時的腳底下,就像是涂了一層油,怎么也用不上勁。我那窘樣,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媽媽見狀,趕緊上前把我抱著扶起來,讓我坐在場外邊的凳子上,我摸著摔痛的手臂,小心地不敢再隨便站起來……
媽媽見我那樣,笑著說:“怎樣?怕了?還學不學?……”我看看媽媽,再看看場上小朋友自由自在的身影,一種不服油然而生,我就不信我學不會。于是,我摔開媽媽的手,倔強地再次走進場地,緊緊地抓住場邊的扶欄,小心地控制著自己的腳,努力不讓它滑出去……就這樣,慢慢地,我終于找到一點感覺,漸漸地學會了站立,雖然還不穩,但也總算可以站住了。接下來開始學滑行,我讓媽媽抓住我的手,慢慢地向前移,誰知腳剛一移動,竟又控制不住,重重地摔了下去,但我不放棄,爬起來再學……就這樣,邊學邊摔,屢敗屢戰,別人的笑聲、摔跟頭的痛楚,都沒有阻擋我學習溜冰的決心……經過不斷地練習,我終于可以一個人慢慢地向前滑動了……
篇5
樹,砍斷枝條還能再生;草,燒了還能再長。懸崖上的一棵松樹茁壯生長著,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一粒種子,可以掀翻壓著它的石塊,頑強地向上生長……植物是那么珍惜生命,不放棄一點兒生存的機會,它們憑著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地生長,盡管它們也許長得并不茂盛,但這種毅力和勇氣不得不讓我佩服。
我們人類也應該這樣,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勇敢地面對,只要我們努力地去做,再大的挫折都不怕。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一遇到困難就逃避。前段時間我就在報紙上看到,有一個大學生,家里很窮,國家幫助他上了大學,但他在學校因受了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跳樓自殺了。他這樣做既辜負了父母的期望,又辜負了國家對他的關心。連一粒種子都能不屈向上,*比自己重幾百倍的石頭,向上生長,他怎么就那么懦弱,不熱愛生命呢?如果我是他的話,我會勇敢地去面對生活,克服困難。不是有句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們都應該勇敢地去面對。
每當我看到那些在風雨中昂首挺胸的花草,我就會告訴自己要好好珍惜生命,要像它們一樣有勇氣戰勝困難,使生命充滿光彩。
篇6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十二月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詞中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上闋前兩句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漏”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漏斷”即指深夜。這兩名出筆不凡,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產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
下闋專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這里,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這首詞的境界,確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境,托物寓人;在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篇7
吉林考生
我們生活在當下。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我們賺的錢更多了,人情味卻更少了;我們的交通工具更先進了,公交車上站著的老人卻更多了;我們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卻不愿伸手幫助對面的鄰居;我們的股市價格一路狂升,價值觀卻成倍地下降;我們的社會都知道“此仇不報非君子”,卻怎么也流行不起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而社會上數不勝數的忘恩負義之人,仇視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會道德危機。人們的心越來越狹隘,只懂索取、不懂回報之人,仿佛充斥著整個社會。?
記得曾讀到一則故事:一對老夫婦遇到一個趕著回家過圣誕節的年輕人。年輕人買不到車票,在大雪紛飛的夜晚無法回家。老夫婦邀他共度圣誕節,遭到推辭后,竟主動將自己的車借給了年輕人。這樣的舉動令人感動,但接下來的事卻讓人心寒:這年輕人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杳無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談到社會道德時,也曾說到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在一次散步時撿到一個錢包,打電話找到失主后,失主沒有半句感謝之詞,竟還要求他把錢包送還失主家中。?
我們感嘆叢飛節衣縮食為貧困學生捐款,卻也憤慨在他重病之時無人援助;我們感嘆雷鋒無私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也無奈于現在有些中小學生不知“雷鋒”為何人!?
當整個社會呈現出曖昧的姿態時,我們需要一種有質感的態度來面對社會道德危機。這便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一位即將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將自己的兒女喚到跟前,一一敘說何人何時幫助過自己,教導子孫們要報答人家。雖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過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終未提一句,只把感謝留給后人。這是我見過一個老人留給世界最好的禮物。他讓人們明白了感激的力量與回報的感動。?
一位女士把自己430元稿費,很隨意地捐給了西北一個素未謀面的小女孩,但這位女孩卻把她的恩德深深地記在心里,即便在貧困的條件下,仍堅持給她寫信——雖然這位女士已忘了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讓人欣慰。?
我們感嘆華農大學生小李的愛心,更為那個四年級的女生深深感動;我們感嘆大批青年出國深造,更感嘆他們中不少人回國報效的高尚。?
西方有位哲人說:“別人愛我,我愛別人,這是小愛;我愛別人,別人愛我,才是大愛。”所以基督教有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無論東西方,無論古今,“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都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準則,它將促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有思想、有內涵,它讓我們可以遙望一個美好的未來。?
名師點評?
篇8
我的第一個理想是當一個作家。從三年級開始,我就特別喜歡寫作。高興時,就在寫好的文章后面加一個笑臉;生氣時,就在寫好的文章上加一團火;傷心時,就在寫好的文章后面加一個哭臉。就這樣,寫作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伙伴,與我一起分享喜怒哀樂,每次有什么事,就寫在紙上,把好詞好句用在紙上,與自己以前比較,別提有多棒。不過,自從升到了六年級,每星期都有好幾篇作文,搞得我頭都快炸了,沒題材可寫,當作家這個夢想就飛灰煙滅了。
于是,我的離理想由作家變成了職業籃球員。之所以想當職業籃球員,是因為每次看NBA,姚明帶著火箭隊打天下,只要投幾個球,搶幾個籃板,運幾下球,做地好的話,就能賺到一大筆錢。報紙上說,姚明一年可賺三個億,三個億啊!多么大的財產,而且這么輕而易舉就得到了。
可開始學打球了,就發現打籃球不是這么容易的——投球需要一定的精準的和力氣,稍微一控制不好,既投不進,又有可能打黑線。
可我卻愛上了籃球,整天像發瘋了似的打球。爸爸總是說:“打籃球是好,但不能把心全放在籃球上,除非你像的和姚明一樣。”
篇9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在院子里盡情地玩耍著,我們東奔西跑,你追我趕,一會兒玩捉迷藏,一會兒玩跳太陽,一會兒又玩跳繩……
“喂,快到這里來啊!”隨著那尖聲尖氣的童聲傳來,我們疾步向聲音傳來的地方——5號樓樓下跑去。那個伙伴帶我們到一樓和二樓樓梯轉彎處,那里的窗外有個類似小陽臺的地方,有窗的那面墻下有一盆盆色彩明麗,芳香撲鼻的。幾個小伙伴山爬過窗到上面去看看可以玩什么,有些想去別的地方等其他人。我也想爬出去看看,便馬上爬了出去,但我使出了渾身的力氣也爬不過去。我慢慢地下來了,只聽見“啪”的一聲,我低頭一看,一枝被我的腳壓斷了。
我的心怦怦直跳,心想,我應該向種花的鄔公公道歉,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可當時我太緊張,又缺乏承認的勇氣,只好盡快把這事給忘掉。
我們下樓又玩了一會兒,我真想讓時間像風一樣飛快地過去,我真想讓鄔公公和他的家人別看到壓斷的花,但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他的家人忽忽地下了樓,問伙伴:“你們知道誰壓斷了花?”伙伴們不約而同地指了我。
篇10
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財富吧?也許是一件看起來很細微的事情,當它給予你的卻是一筆很大的財富。
我擁有的財富是同學間真摯的友情。那也就是說,能夠與自己的好伙伴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等等,這就是一份友誼的財富了。
時間的流失,有好多事情都已淡淡的忘去了,但有一件事,至今依然明晰的刻在我的腦海里。那是一次即將來臨的期終考試時,我的好朋友小晴因為換上了一場大病,所以都已經有大半個月沒有上學了。而考試離那時僅不到十天了。當她來到學校后,每次上課,我都看見她緊皺眉頭地坐在那里,我想:她一定是因為落下了許多課而導致聽不懂課吧!那這樣下去可不行,我可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伙伴成績退步啊!
于是,我想了個辦法,就是在課余時間為她補補課。下課了,同學們都一窩蜂似的走出了教室,而她還在桌面上趴著。我拿起書,走到她的身邊,拍了拍她肩膀,說:“小晴,我來給你補補課了,好嗎?”她聽了,高興的說:“好啊,謝謝!”于是我們就進行了起來,我耐心的大概復述了老師上課講的內容,給她耐心的知道,她明白的時候,也示意給了我一個微笑……就這樣,每次下課,我都盡量給她補補課。最后到了期末考試,她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使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我倆心里別提多么高興啦,畢竟助人為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