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范文
時間:2023-03-14 09:39: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橋流水人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哈哈哈!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孩在小溪邊光著腳丫快樂地玩著。
“噓”!我輕輕地說著,告訴伙伴們石頭下有小魚和小蝦。大家一看,馬上躡手躡腳地,慢慢地把石頭搬開,看看魚、蝦被嚇走了嗎?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小魚兒、小蝦抓了上來,我說:“就你們,還想逃出我們的手掌心!”“小兔崽子,快點回來吃飯!”伙伴的媽媽叫他回去吃飯呢!說著就讓他把小魚帶回去了。
其實我們不是吃小魚兒、小蝦,而是放在杯子里玩。
這一天,過去了,大家在進入甜美的夢中!!!
篇2
進入一個小公園,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山水畫”。先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兩層房屋,這座房子的墻壁上有很多圓螺紋,陳舊的排列著一些古老雋永的陶瓷。我的裙裾輕拂門檻,門前是一席輕紗珠簾垂落,走近細看,里屋的窗臺前好像有一位老人,再細看,喔,一位戴著眼鏡的老者身著長袍躺在一把搖起來“吱吱”作響的躺椅上閉目養神。啊,這位老人思考問題可真認真呀。噓!他好像還沒發現我,可別打斷了他的思路。走出這座房子,屋檐尖尖上的小鴿子“咕咕”地叫著,好像在訴說著這座房子的古老傳說。我向它們招招手:“你好!小鴿子。”小鴿子拍拍翅膀,“咕咕”又叫了兩聲就飛到另一個屋檐上了。
繼續向前走著,來到了一座亭子。坐在亭子里,微風拂面,偶爾有兩只調皮的蜻蜓打鬧著飛過眼前。我不禁問它們:“你們這么高興,是要去哪里呀?”它們回答道:“去荷塘看表演呀,喏,就在前面,你也可以去,我們走了。”我順著它們飛行想方向望去,啊!是一片荷塘,濃密的荷葉上捧出了幾朵嬌嫩的荷花,在荷花下,還有幾只小青蛙在練嗓子呢!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覺走出了公園,來到了一條街上。
蘇州的街市可不像北京、上海那樣寬闊、繁華。踏在第一塊青石板磚上,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空氣中都彌漫著靜謐的味道。這條街的中間是小橋流水,兩邊才有順著河水鋪的不到一米的兩條小路,與其說是小路,不如說是過道走廊,蘇州的街中間是小橋流水,左右兩邊是“小路”,緊挨著“小路”的就是寄居人家啦。看那水,多么明亮,多么清澈啊!微風吹來,水面輕輕動了動,像一位思考者,安靜的看著湛藍深遠的天空。聽!哪兒來的琴聲?過去一看,原來是一位姑娘在輕撥古箏,那聲音是如此愀靜,如此空靈!這深遠的琴音,把水里的金鯉魚喚醒了,它們一個接一個從水中蹦跳而出,又一個猛子扎進水里,水花四濺……。我是多么想加入這歡快的儀式啊,指尖輕點湖面,碎了,融入了一層層漣漪…。。在街上,每隔一百米會有座古橋,這古橋很樸素,青青的石板上刻滿了歲月的腳印。
篇3
沒錯,這正是我要迫不及待地向你介紹的中國鄉村。它們不同于你們有所耳聞的“北上廣”等中國的大都市,這里也許沒有林立的高樓,沒有閃爍的霓虹燈。但這里卻葆有傳統中國的詩情畫意和連接中國人情感的鄉愁。
我的家鄉是江南的一個小山村,依山傍水,田地里的莊稼用它的色彩銘記著時光的流逝。江南在中國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名詞,還是一個文化名詞。所謂“杏花春雨江南”,在江南了解中國鄉村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我小時候,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向村外蜿蜒而去,少數大膽外出務工的村民在這里留下了他們尋夢的腳印。大多數人重復著祖先們流傳下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今天的小山村,不變的是村名,是村口那棵年年吐綠的柳樹。當燕子銜來春天,它依舊楊柳依依。
變化的是通往村外的道路寬了、直了,路面上多了許多車輪印。以往村民走出家門看到的是“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今天可能未出家門便聽到一陣“嗚嗚……”呼嘯而過,對,這就是神奇的中國高鐵。
它穿青山、跨河流,它過城市、臨鄉村,在中國大地上演繹著“速度與激情”,將村民帶向點燃夢想的遠方,也將遠方的客人帶來桃花盛開的地方,感受這里的風土人情。田野上氣勢如虹的高鐵給了年輕人希望,坐在門前拉家常的大媽們有了新話題。高鐵從門前閃過,幾個懵懂的小孩也許會對它出神凝望,思考它到底跑向何方。
如果你來我家鄉做客,早上坐上高鐵出發,準能趕上這里的午飯。一路上你可以飽覽遼闊的平原上的各種風景:金燦燦的油菜花、坐落在花海邊緣錯落有致的村莊、秀美險峻的山峰、星羅棋布的湖泊。此時,你好比在風景畫里面穿行。
臨近村口,柳樹早已在那里迎接你。午餐不用擔心,一些沒有響亮名頭或叫不上名字的鄉村美食刺激你的味蕾,新鮮蔬果會讓你贊不絕口。
留宿幾晚也無妨,不必擔心鄉村夜晚的無聊。每當夜幕降臨,那些響遍大江南北的旋律準時在村廣場響起,《小蘋果》《最炫民族風》一首比一首熱烈。想必你在網上也許聽過,在這個鄉村的夜晚再次與它相遇,除了會心一笑,很難想象你有別的表情。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隨廣場舞大媽跳上一段,她們嫻熟的舞姿瞬間激活你身上活躍的運動細胞,在這歡快的旋律中感受她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節奏。
美麗的鄉村不僅保留了小橋流水的田園風光,也因高鐵氤氳著現代氣息;不僅留存著抬頭數星星的童年趣味,也因廣場舞揮灑著動感。
篇4
青衣顧留一抹楚楚
山河暮眼模糊
可曾依稀記來路
老樹枯只剩鴉聲話如故
馬蹄孤追逐不停駐
千山渡仍義無反顧
游子苦向誰訴
西風路過去何處
天涯路可有鄉音伴歸途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離鄉路腳步染塵土
青衣顧留一抹楚楚
山河暮眼模糊
可曾依稀記來路
老樹枯只剩鴉聲話如故
馬蹄孤追逐不停駐
千山渡仍義無反顧
游子苦向誰訴
西風路過去何處
天涯路可有鄉音伴歸途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離鄉路腳步染塵土
青衣顧留一抹楚楚
游子苦向誰訴
西風路過去何處
篇5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蘇州河多,船多,橋甚多.靜坐小船之上,凝視小橋;流水;人家.傾聽泛舟人之江南小調,感受水城之魅影.清清的流水在耳畔間悄然流過.紗一般的霧氣在空中漫天飛舞,朦朦朧朧,青青葉芽,隱隱青山,迢迢清水,融進在江南煙雨中,融入在蘇州美景中.詩一般靜美,癡一般陶醉,真可謂'一年湖上春如夢,二月江南水似天'!
蘇州不僅以水馳名,蘇州園林也同樣享譽世界.
蘇州園林小巧玲瓏,獨特精美.最令人留戀忘返的還莫過于頗為雅致的獅子林.它,是現今僅存的元代歷史名園.它始建于元末,以佛教意境命名,如今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并且,還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而獅子林豈是徒有虛名?飛瀑流泉隱末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樹名木令人叫絕,廳堂樓閣精細雕巧,真不愧于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它既有古典園林亭臺樓閣之勝,更以大群湖石假山著稱,被譽為'假山王國'.穿梭于山石之中,洞壑曲折盤旋,層次深邃,嵌空叫絕,猶如走在迷陣之中,妙趣橫生...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因此詩而聞名的寒山寺莊重而威嚴.傍晚,夕陽西下,漫步于寺廟之中,聆聽深沉而悠遠的鐘聲,感受詩人落榜之時之情之景,別有一番意境.
篇6
————題記
大雪的時候并沒有下大雪,甚至連一絲雪花都沒有,還是個晴天。
大雪之前也一樣。
枯藤
在那條新修的水泥路邊,有一個葡萄基地。
好像在不久之前,那藤上的老葉子籠著一串又一串在黑大紫的葡萄,怎么也遮不住。在欄外看著,口水直下三千尺。
現在,卻無人問津了。
深綠色的欄網還是那么高,那么密。里邊的葡萄藤,卻只剩枯藤了。
枯藤是扭曲的。
它原本該是纖細柔美的吧,在很久以前。它順著一根枯木枝,一點點彎著纖細的身體纏繞著向上。日漸長高,日漸粗壯,日漸扭曲。
現在看著它,像棵畸形的樹,看似羸弱,實則如刀刻般粗獷,每一個條紋,都與挖土機碾過的沃土一般,似在嘶鳴。
枯藤枯了,早在大雪之前。
老樹
順著那塊滿是枯藤的地走了過去,有一棵樹。
我想,那一定是棵老樹。
樹上的葉子是金色的,扇子形,像棵銀杏,可不是銀杏。
樹上的葉子只有幾片搖搖欲墜,其余的樹枝光禿禿的,在無云的淡藍色的天空下,映得像伸入天空的一只只干癟的手。
老樹的皮很酥爛,手指拂一下,就會沾著許多苔色的渣。
老樹掉在地上的葉子,腳踏一下,會有細微的聲響,是老樹的孩子們在低語;金色的葉子落在地上,老樹的枝干黑黝黝的,杵在地上,鮮明地對比著。
又有一陣風吹了吹,細枝上僅有的幾片葉子也掉了,在空氣中轉了幾個圈,又緩緩落到那一堆金色里,分不清了。
老樹真的老了,在大雪之前,連金色都留不住了。
昏鴨
老樹還有幾片葉子,落到了旁邊的河里,水一流,就不見了。
幾只花毛的鴨子,昏昏沉沉的,另一邊的草地里打了個滾,又撲到了大雪前冷的水里,劃了幾條水痕,又組了條怪怪的隊向前游。
才幾下,又把頭猛地扎進水里,一下子抬起來,甩了好幾下腦袋,水花濺得到處都是,水面多了好幾個水波圈兒。
昏鴨昏了。
不顧這種涼水的寒,不怕打濕柔濕的毛,在大雪之前,在這條河里玩耍,真是昏了頭嗎?
小橋流水·人家
昏鴨還是那么昏,在那條小橋底下,
小橋舊了,扶欄的石頭缺了好幾個角。
水從它身下流過。
離小橋流水不遠,有幾處人家。
那是些老房子,紅磚黑瓦,有一邊的墻有些黑。其它地方的縫里有些青苔,房子有些年頭了。那座老房子墻上,還依稀看得出幾個字:
想要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還很押韻的。雖然現在念起來有些好笑。
另一邊,是棟白瓷磚鋪滿墻的高樓,墻面噴著廣告:
海爾冰箱,天下無霜。
枯藤老樹昏鴨,小橋流水人家。
這里沒有鴉,只有鴨。
這時不是秋,僅僅是大雪之前而已。
篇7
大年初二,姨媽和姨夫開著車帶著我們去上海郊區朱家角古鎮游玩。
聽媽媽說那是個“小橋流水人家”的好地方。我和明鑫哥哥都盼著能趕快看到它的美麗。大約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下了車我們都伸了伸懶腰活動一下胳膊腿。我小心地攙扶著太姥姥(她是個小腳,媽媽說太姥姥是“國寶”級人物呢)沿著青石鋪成的小路我們穿過了一條長長的巷子,終于看到了“小橋流水人家”。真的好美啊!就像一副中國的山水畫,我們都仿佛成了畫中人,暢游其中。沿街的路燈上,小船上都掛著紅燈籠,呈現出一派節日的熱鬧氣氛,來往的行人個個臉上都笑容滿面。我還看到了鎮上的舞龍隊和腰鼓隊,只可惜沒看到他們精彩的表演。沿街還有很多做生意的店鋪,賣的最多的就是扎蹄和扎肉,滿街都可以聞到誘人的香味,饞得我肚子都叫喚了,姨媽買了些扎肉,讓我們美美的飽餐了一頓,呵呵!我們還參觀了鎮上的上海古代博物館,里面陳列了一些上海從古至今發展的歷史物品資料。
時間不知不覺地就到了該離開的時候,我也記住了這個剛剛被國家列為“國家級園林城鎮的”地方?朱家角。我會再來看你的,再見,朱家角!
陳菁華
南京棲霞區實驗小學一(5)班
篇8
“輕輕的我來了,正如我悄悄地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題記
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這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我的心也被這一股強烈的海風牽引著。我疑惑不已地想:“難道我就要這樣被一些不懂得珍惜的人類毀滅?從此消失在宇宙里了嗎?”“不,人類不會這么絕情。”我的心底又有另一個聲音在呼喚。我相信還是有人會愛護我,保護我,可人類這幾年的表現實在使我失望,我快忍受不住了。我若死了,消失在宇宙,那人類們該怎么辦?
枯藤老樹昏鴉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并沒有這些壞脾氣,他們每個人都很愛護我,保護我。我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就能看到柳樹姐姐在河邊梳妝,聽到鳥兒在樹枝間歡唱,嗅到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因為人類在我的身體上安居樂業,幸福美滿。可先在,不只是人類變了,還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我不知道為什么人類這幾年會變成這樣。現在我每天早晨聽到的總是人類的生活腳步聲,是那么迅速,猛烈。沒有人再停下來關心我。我非常傷心,想去樹梢,枝丫間尋找一絲安慰,可大樹也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夕陽西下,偶然有幾只烏鴉飛過,可一眨眼,便無影無蹤。枯藤掛在樹梢間,聆聽樹爺爺的訴說。
小橋流水人家
還記得,我最喜歡那戶人家的清澈的流水,更愛流水上方那座拱形的小橋。每天流水都會彈奏出一首首新的樂章。小橋便用她擁有的音樂天賦為流水譜寫新的篇章,他們真是默契十足。可打破這一切美好的總是人類。他們建立了許許多多的工廠,本來建工廠是件好事,可為什么要把那臟兮兮的廢水流向那小橋流水人家。流水受不了廢水污染了她那潔白的身軀,正在傷心地哭泣。而小橋作為流水的好朋友,也在為她打抱不平。多少年了,我也不清楚自己在這宇宙中生活了多長時間。但我明白如果人類再這樣欺負我,我的生命將會走到盡頭。我知道自己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古道西風瘦馬
我很向往一望無際的草原,我很想在生命的盡頭看一眼。可為什么事實總是那么凄涼。我看到的是那焦黃的干草,還有幾匹瘦馬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晚餐,我不知道為什么人類連幾個簡簡單單的愿望都不能滿足我。難道真的事與愿違嗎?
人類啊,你們難道忍心看到:“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幅悲涼的景象嗎?你們為什么還沒有感悟到死亡的大門已經向我敞開,若你們已經醒悟了,我會向這條死亡的大路告別。
篇9
一、改變教學方法
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開展積極的“雙向互動”,誘導學生的主動投入,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充當“導演”,發揮主導作用。
有人認為,課堂上讓學生站起來讀一讀,講一講,到黑板上寫一寫,就算是雙向互動了,其實不然,筆者認為,這只是一種被動的“互動”。所謂真正的互動應要做到: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主動、積極地回應,并養成這種主動學習、探究的習慣,使語文課堂能時時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學《再別康橋》一文時,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學過《天凈沙·秋思》一文,對比很熟悉,一起背誦“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然后設計了如下三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判斷、討論:
1.“夕陽西下”是怎樣的一種色彩?
2.“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
兩種觀點,其一是“小橋流水人家”是溫馨的,反襯出身在異鄉的旅人對家鄉的思念;其二是“小橋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現的是游子們孤苦伶仃和內心的孤獨。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斷腸”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師讓學生小組討論,自由發言,學生興趣高漲,回答問題十分積極。比如,第三個問題,有同學說:“‘斷腸’兩字去掉好,去掉之后與上句“夕陽西下”形成工整的對仗結構”;有同學說:“怎能去掉‘斷腸’兩字?自古到今的文學作品中多次出現“斷腸”兩字,如成語“肝腸寸斷”、“斷腸草”等,可見“斷腸”兩字在形容“傷心欲絕”的程度時非常貼切,去掉“斷腸”兩字就不能很好地體現這種情感。
教師巧妙地設計問題,學生在這些感興趣的問題的誘發下,形成了爭鳴的局面,群體思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輕松愉快的課堂討論中解決了問題,極大地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自主參與解決課堂問題的習慣。
此外,在教學中,我們還應盡可能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投影、多媒體課件等,增強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和對學生的吸引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全神貫注中愉悅身心,激發靈感,淋漓盡致地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如在一次《為了忘卻的記念》的教學活動中,為了使學生能準確把握魯迅在聽到“左聯”五烈士被槍殺的消息時的情感,教師采用了層層鋪墊的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運用多媒體切換以下畫面:①魯迅送書給白莽;②柔石睜大眼睛聽魯迅講“人心惟危”說;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著魯迅行走;④柔石與白莽同時被捕;⑤柔石在獄中學德文;⑥龍華槍殺烈士現場;⑦魯迅提筆在悲憤中寫文章;⑧魯迅抬頭望著漆黑的夜空……。
與此同時,播放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看著一幅幅畫面,伴著雄渾的旋律,再加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與講解,營造出一個悲壯的氣氛,學生完全沉浸在無比悲憤的情境之中。緊接著,教師讓學生進一步展開想象,魯迅寫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學生一個個發言,眾說紛紜,卻不乏創新精神:如魯迅背著手在房間里踱著;魯迅手抓著短短的頭發,痛不欲生;魯迅坐在書桌前,點燃一支煙,久久凝望著漆黑的夜空,一言不發,等等。學生這些富有創見性的見解,無疑是得益于教師營造的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提升教師自身能力
校內交流的步驟分為課堂觀察書面記錄組員點評深度交流改進建議自我反思。
組員點評:在課堂觀察和記錄的基礎上,組員褒長貶短,旨在提升授課者的教學品位。
深度交流:進一步聽取授課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學追求,以謀求雙方的深度溝通。
改進建議:組員面對授課者的不足或特點,在溝通基礎上給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處方”。
自我反思:授課者認真消化吸收組員意見,在內省的基礎上自主決定是否接受和怎樣落實大家的建議,同時校與校之間重視師資培訓,搭建提升平臺。建議市教研室組建“職教學科中心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級各類中職校語文教研活動,為職業學校語文教師的培養搭建提升的平臺。豐富多彩、靈活機動的形式。
1.理論講座
2.聽課、評課
3.優質課
4.網絡交流
改變中職校語文教學現狀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使中職校語文教學現狀得到改觀。
參考文獻
[1] 邱道學.讓語文課“響亮”起來[J].中學語文教學,2005(2).
[2] 馬淑霞.中職語文教學中的誦讀策略與實施[D].河北師范大學,2006(7).
篇10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