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啟示范文

時間:2023-03-26 10:00: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物的啟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動物的啟示

篇1

多啟示。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動物對人類的啟示

動物對人的啟示可能是微小的,但即使是微小的啟示也能產生巨大的作用,比如說:

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船槳模仿了鴨的蹼,就連平常所用的鋸子,也是魯班根據鋸齒草發明而來的,這難道不是微小的啟示嗎?然而繡闥雕甍,桂棹蘭槳,均是因為這些小啟示而存在的。

篇2

周末的時候,我和媽媽去電影院看了一個很棒的電影,這個電影的名字叫做《瘋狂動物城》。

這個電影里的主角是兔子警官。可能很多人都會質疑,為什么兔子這種弱小的動物,竟然可以去做警官保護其他人呢。當時兔子警官周圍的很多朋友,甚至親生父母,也在質疑她當警察的這個夢想。

即使周圍的人都懷疑自己,但是兔子警官自己卻在內心始終堅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警官。她一直通過各種不斷地努力,向大家證實自己的能力。最終兔子警官在一場大型案件中,立下奇功,為自己爭得了聲譽。

我很喜歡這個電影,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不管道路多曲折,不管旁人有多少爭議,我們都要相信自己,勇敢前行。

篇3

震來臨的前兆。對此,當地的野生動物專家給出了答案,蛇在這個季節大量爬行,主要是尋找個冬眠的地方。

冬天到了,氣溫下降了,有不少動物會進入冬眠。動物為什么能冬眠?對此人類已經探索了100多年。冬眠看上去像是長時間處于睡眠中,實際上冬眠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睡眠,而是一種極端的生存方式,類似假死的狀態。大多數冬眠動物在冬眠期間不吃也不喝,完全依靠在冬天到來之前儲存在身體里的脂肪度過漫漫寒冬。

為了使身體里儲存的脂肪能維持到漫長冬季的結束,冬眠的北歐棕熊體溫降至33℃左右。其他小型哺乳動物,如土撥鼠、旱獺等,它們的體溫會降得更低,甚至接近冰點。而林蛙更是奇妙,冬眠時心臟完全停止跳動,肺部和大腦也完全凍結,但是到了來年春季,林蛙又慢慢解凍,身體一點也不會受到影響,重新恢復生機和活力。這簡直是生理學上的奇跡,對于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非冬眠動物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人類也會面臨類似動物冬眠狀態的挑戰,如失血過多、溫度過低等。2012年2月,歐洲遭到大雪的襲擊,在瑞典有一位被暴雪覆蓋而困在汽車中的人,被發現時已經過去了2個月時間。根據醫生檢查,他的體溫已下降到31℃,低于人類的正常體溫,但他卻奇跡般的生存下來。而這種現象與動物界中的冬眠極為相似。研究發現,越是冬眠時間長的哺乳動物,壽命也越長。這或許給人類延長自身壽命有所啟示。

幫助人類戰勝肥胖

冬眠的棕熊可以睡上差不多半年時間,而不用擔心膽固醇在動脈血管上積累起來造成動脈硬化,這是它們進化過程中獲得的優勢之一。目前,科學家正在調查棕熊每年度過嚴冬時的身體變化情況,包括它們的膽固醇含量極高,卻為什么不會增加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等。在科學家眼里,棕熊不失為一個活生生的信息庫,人類所面臨的眾多問題,它們早已解決了。

動物冬眠時,身體的一切機制幾乎都要經歷一番變化,在它們進入冬眠狀態的數周甚至數月前,它們就要開始做好過冬的準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催肥,即盡快地胖起來。儲存足夠的脂肪是動物能夠安然度過冬眠期的一個關鍵之處。在冬季到來之前的幾個月里,棕熊的腰圍也在不斷膨脹。那些體重每天都在增加的棕熊,一天里就能吃下多達40千克的藍莓。如果人類如此暴食,顯然會產生嚴重后果,包括肥胖癥以及隨之而來的心臟疾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巨大風險。

最近的分析顯示,棕熊夏天時血液中的體內膽固醇水平對于人類來說也顯然是偏高的,而在準備冬眠時更是大幅提高。研究發現,即使是體內膽固醇含量極高的“非常非常胖”的棕熊,在冬眠期間的活動量也幾乎為零,它們躺在巢穴中,血液循環變得極為緩慢,血管血流不暢。倘若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人類身上,將導致動脈硬化,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棕熊是如何在體內儲存了大量脂肪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良好的血管彈性的,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科學家們希望能找到一些對血管起保護作用的分子,讓人類也能夠像棕熊一樣,不會因脂肪過多而導致動脈血管硬化。

讓人類擁有更強健的骨骼

每年的10月份是北歐棕熊最后晚餐的時間,之后它們一直不吃不喝,直到來年3月。如果是人類,長期處于這種不活動狀態中,顯然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沒有一定的體力活動,人體將無法繼續保持結實的肌肉和強健的骨骼。常年臥床者或太空失重的人髖關節的骨礦物質每月流失速度達到4%。久坐或久臥不動的人還要承受褥瘡和血栓的折磨和困擾,而棕熊等冬眠動物睡一整個冬天也沒一點事,當春天到來時,它們重新活躍起來的時候,既不會出現血栓和褥瘡,骨骼和肌肉也如以前一樣強健有力。

研究人員在棕熊血液中發現的蛋白質表明,冬眠棕熊的骨細胞活性不如春天活躍的棕熊。主要是冬眠的棕熊在較慢的骨細胞活動與骨質流失之間達到了一種平衡,由此始終保持著骨骼的強健。棕熊的這種生理平衡技巧,已經部分應用在人類疾病治療上面。例如,棕熊的甲狀旁腺激素可用來開發治療人類骨質疏松癥的藥物。

解決人類失血難題

土撥鼠在冬眠中體溫忽上忽下,在時睡時醒中反復循環,造成身體某些部分血流的反復中斷和恢復,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人類身上,那麻煩可就大了。對于人類來說,血液凝塊、心臟病發作、中風、意外事故,甚至以某個固定的姿勢久坐久臥,都有可能中斷細胞所需要的血液供應,血流量降低、血液中缺氧,都會對身體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害。而恢復供血時產生的副產品氧自由基,也會對構成細胞的蛋白質、DNA和脂肪造成損害,如果損害太嚴重,細胞就會死亡,并可能導致組織損傷或器官功能衰竭。缺血所引起的組織損傷是致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諸如冠狀動脈硬化與中風。但許多證據表明,足以導致組織損傷的是在缺血一段時間后突然恢復供血時。如果是夏天,土撥鼠也很容易受到這種破壞性影響,但進入冬眠的土撥鼠卻一點也不會受到缺氧和血流量恢復時的種種影響。

模擬土撥鼠冬眠設計的治療方案,還可以避免士兵和事故受害者因流血過多而死亡。研究人員利用某種脂肪分解產物和褪黑激素合成的藥物,有望給失血過多的人提供及時的救助,如在戰場上受傷的士兵或事故受害者,使他們能夠堅持到獲得輸血救助的時候。在實驗鼠身上對這種藥物的測試研究發現,失血60%的老鼠,若未能得到及時救助,在1個小時之內就會死亡,而這種藥物可讓老鼠存活3小時以上。目前該治療方案正在豬的身上進行測試,可能很快就將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這種急救藥物最終若是能夠獲得及時挽救生命的效果,這些不起眼的小小土撥鼠功不可沒。它們的這種生存技能是進化賦予的,人類如果能學會它們的這種本領,將是一大福音。這一榮耀歸于最基本的冬眠生物學,沒有這些冬眠動物的啟示,人類自己永遠不會開發出這種藥物來。

冬眠之謎有待揭開

篇4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即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非鳥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如今僅存鳥類,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可鳥類屬于恐龍的說法。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趾高氣揚:意思是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傲視別人,得意忘形的樣子。

趾高:走路時腳抬得很高;

氣揚:意氣揚揚。

出處:“趾高氣揚”出自《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羅,斗伯比送之,還,謂甚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篇6

關鍵詞:結構 首飾設計 自然形態

中圖分類號:TS9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09-0110-02

一 自然對人類的啟發

“自然是啟發設計師創作靈感的最好教材”。自然是原生態的藝術,自然界中形形的自然形態是人類創作靈感的源泉,也是組成藝術實現美的基石。自然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作為設計師或藝術家,最應該具備的素質就是對自然的敏銳感。藝術需要元素來實現視覺魅力,而自然經過藝術加工可以成就其更高級的價值,洞察并理解生態自然中的種種規律,是進行藝術創作的重要一步。

人類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就是從自然的秩序與法則中得來的。我們生活在同一個自然之中,但卻有動物、植物等數以萬計的,且各有千秋的物種共存,看似簡單卻又復雜,看似混亂卻又鏈條分明,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自然經歷了多少個誕生、進化、毀滅、新生才形成了我們現在能夠看到這個千姿百態的自然。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每一種生物都在殘酷的自然法則中,通過優勝劣汰的原則,選擇了最適合生存的形態。給人類帶來了莫大啟發的這些自然物,我們要學習不單純是其表面的形態,真正值得繼承的是其成為這種形態的原因,從自然造物的大智慧中提煉出最根本的結構形態,這樣才能創造出最美的事物以及最恰當的產品。

自古自然都與設計息息相關,應用自然元素的設計或者模仿自然的設計存在于多重領域,例如模仿獵豹奔跑流線設計的汽車外觀,模仿貝類外形設計的現代建筑,模仿花卉植物生長造型設計的珠寶首飾等,自然為設計提供了表現方式,為人類提供了創造的啟發,令我們創造出不計其數的作品來完善我們的生活。自然界并不混沌,反而秩序井然,自然物的生長都遵循著自然規律,如果想從中發現令人驚訝的創意,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最細微的觀察,將自然形態縮小放大,分解整合,這樣我們才能夠從自然中得到更多的啟發。

二 自然生長結構與首飾設計

1螺旋結構

螺旋結構在自然界的生命體中算得上是非常廣泛的存在的一個基本形態,從昆蟲到貝類,從植物到行星,螺旋結構一直在毫不掩飾地向人類展示其獨有的視覺藝術和美學價值。螺旋其實是一種形狀,它是以一種接連漸擴的曲線重復形式存在的,并且可以無限延伸下去。螺旋結構既包容又連續,它的生長形態永遠也不會變化,自然界中最具代表的螺旋結構就是海洋中的鸚鵡螺,它的殼以擁有完美比例的螺線而廣為人知,甚至科學家發現鸚鵡螺的螺線走向與“對數螺線”極為相似,可見,在人類的智慧之上,自然很早就在默默地提醒人類。

自然的啟示不但體現了在生命和科學的過程中,也為人類設計提供了新鮮的靈感及不絕的素材。其中螺旋結構應用在人類設計上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應該就非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莫屬了這是由設計師弗蘭克?賴特在20世紀完成的。其主體是一個從下向上螺旋延伸的多層的圓錐體,參觀者進入博物館直接到頂層開始參觀,沿著圍繞著中心樓梯的螺旋階梯向下走游覽。另外,在現代很常見的螺旋式樓梯,代替了造型單調僵硬,并且從建筑上來講占地面積較大的直線樓梯,成為很多很多室內配備的首選。

在首飾設計中,不管是二維的螺旋圖案還是三維的螺旋結構都是備受珠寶首飾設計師喜愛的造型元素。螺旋形態向上蜿蜒的立體感深受建筑設計的喜愛,同樣,首飾作為流動的建筑,佩戴在身上的雕塑,也十分鐘愛螺旋形態帶來的生命靈動性和藝術表現力。眾所周知,人類的DNA分子,這個刻在我們身體最深處的本源,就是雙螺旋結構。因此,人類對螺旋結構是天生的親近,會給我們帶來親切自然的輕松情緒。如圖這款Oscar de la Renta金色螺旋狀項圈項鏈,整個項圈項鏈的風格粗獷,形態上參考了螺線的造型,使其在視覺上十分醒目突出而且極具現代感,簡約大氣。如圖1

2骨骼形態

骨骼,是自然界中的大多數動物和人類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生物非常重要的組織框架,只有內部骨骼和肌肉的相互支撐,才能實現生物體的生長和運動。骨骼結構實在是巧妙神奇,幾塊不同形態的骨骼的組合,竟能創造出細小如鳥類,龐大如恐龍各種各樣的不同體態不同特征的生物體,并且給予物體超乎想象的巨大的力量。人類很早就發現動物骨骼的奇妙功能,這種幾近完美的結構形態被人類的智慧充分的利用,建筑橋梁的曲梁結構、古代寺廟的木質結構等,骨骼結構在建筑中得到了最大最充分的拓展,為現代文明社會創造了眾多十分精彩的設計寶藏。

不同于骨骼結構在建筑設計中的充分應用,在珠寶首飾設計中,設計師更多的是對骨骼形態的模仿和再創造。骨骼擁有無數的形態,每一個部分的骨骼都不同于其他部分,也因它們自身獨特的功能而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形態特征,這種純粹自然、毫無掩飾的,甚至是有些許暗黑的骨頭,成為現代許多年輕人極度崇拜、狂熱追求的個性化代表。人類對骨頭似乎是與生俱來地感興趣,早在還沒有衣服的時代,就有出現了由獸骨串連成的飾品,時至今日,人類更是將骨頭形態的美學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如圖2、3。

3植物比例

自然界中植物種類千千萬萬種,姿態各有千秋。然而植物的生長受自然規律的影響,我們眼中看到的或美得令人驚奇,或形態千奇百怪,或看似雜亂無章,但實際上,植物的生長是有著十分嚴密的規律和比例的,通過科學的分析,植物生長的比例竟比人類計算的數字還要準確。例如,植物從根部開始生長的分枝數量,就與意大利數學家列奧納多?達?比薩發現的斐波那契數列有著驚人的巧合,從植物根部開始,最先是1支分葉,往上一層也分出1支,第三層是2支,第四層是3支……以此類推,分枝的生長是規律的1、1、2、3、5、8、13、21……除此之外,很多植物的每一枝上的葉的大小也都有差別,因此在觀者眼中呈現出的是令人舒服的美的排列,經過仔細的觀察測定,會發現其中每片大小葉子之間的數比與黃金分割比是十分近似的。

像植物這樣的有機形態在很早以前就成為人類鐘愛的首飾設計素材,人類也發現了自然界的植物生長本身的美的價值,盛開的花朵不必經過藝術加工直接拿來佩戴在身上都是無比精彩的飾品,但鮮花無法長久不謝,植物形態的首飾因此應運而生。尤其是在19世紀末,隨著新藝術運動的浪潮,花草圖案一時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時尚流行標志,那段時期,花卉植物無處不在,特別是首飾,戒指、耳飾、項鏈、手鐲、胸針等,無一不是以花草植物為元素來創作,當時也不乏出現了許多經典的首飾設計作品。例如下圖穆夏的作品,首飾的裝飾靈感顯而易見來自自然植物,在設計手法上則突出表現植物的蜿蜒的曲線美和靈活生動的生氣,和線條運動感十足的形式美,賦予自然形態一種生命力不斷的象征意義。如圖4、5。

三 取材子自然的必要性

自然形態的種種特性都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精神上對美的更高層次的追求,人類也是從自然中來,是誕生于自然的生物之一,所以人類本心深處對自然是有著想要親近的渴望。通過模仿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產品,即可以實現產品的功能價值,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滿足人類對自然的向往,使生存在現代社會,遠離自然的人們感受到產品中表達出來的善意,使佩戴者心理產生愉悅、輕松、自在的情感。并且,首飾的創作中模仿自然生物生長或某一活動的瞬間,使首飾擺脫了冰冷的金屬外殼,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情調,有利于激發佩戴者對生命的敬畏而開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喚起人類心中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

對自然最成功的模仿,并不是外形的完美,而是把握自然“神態”的模仿,從最初的單純形狀的臨摹、到通過科學思維分析自然、到主觀地對自然進行新創造,人類模仿自然能力的不斷進步,正代表了人類對自然生命的肯定和尊敬。設計伴隨我們人類發展的整個歷史,成為我們創造文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無需置疑。在設計中人類自知或不自知地對自然模仿,創造了很多有實際應用性和市場效益的產品,但對“自然設計”的系統研究很晚才提出,事實上,更透徹地了解自然與設計的密不可分能夠幫助設計有更飛躍的發展。

結論

篇7

關鍵詞:好萊塢商業動畫電影;表現技巧;中國動畫市場

動畫電影能夠吸引眾多不同層次的觀眾的要素有很多,例如動作夸張的程度及所達到的效果,聲音的演繹與得體,動畫的場景和角色設定,動畫的人物塑造,動畫的特效及剪輯,動畫電影的色彩語言等等。有時非專業人士對這些專業元素的討論及評價會略顯膚淺,但是大眾對動畫電影傳達的主題,表達的情感,倡導的人文關懷等這些與人性想通的元素的本能反應無疑會折射出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及審美心理,從最簡單的層面講,這些非專業元素正是評價一部動畫電影成功與否的直接決定性因素。因為沒有人會因為一部動畫電影的高超技術或者是動畫特效等等動畫電影元素去買單,那些元素僅僅是為了引起觀眾共鳴的工具,真正買單的原因就是動畫電影深入人心,能作為人的心靈的依附。

一、好萊塢動畫電影的表現技巧

1.好萊塢動畫的人格化程度

如果一部動畫電影中的不同角色之間的交流可以在沒有配音的情況下,觀眾依然能讀懂故事情節;如果觀眾看動畫電影的心情可以隨著角色的情境變化而跌宕起伏;如果動畫中的角色表現出的智慧勇敢與其他人性美德可以給予觀眾心靈震撼與洗禮,這便是人格化非常成功的效果。

劉明華和王萍指出,“動畫的人格化主要指的是將人類的性格特征恰當地植入動畫的形象設計與表現中,從而使動畫中的動物具有人的表現行為及情感,進而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因此人格化的成功與否將會是制片人的關注焦點,將會是引起觀眾共鳴的重要工具,將會是影響觀眾買單的直接決定性因素之一。

好萊塢動畫電影中人格化成功的例子有很多。

《小馬王》中的主角斯比瑞特的人格化便是成功的典型之一。人格化后的小馬將斯比瑞特對那種自由的向往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當小馬面對時時刻刻想要征服和占有它的騎士上校的時候,它那桀驁不馴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觀眾:即使被禁食禁水3天,小馬依然沒有屈服;即使心中的“愛人”生命危在旦夕,小馬知道敵人臨近,依然沒有拋棄“她”;即使再次進入敵人牢籠,它依然沒有絕望,堅強勇敢地面對一系列重大挑戰,最終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英雄。

這一系列的行為表現讓觀眾感覺到小馬與我們人類沒有什么不同,小馬為了追求自由,同樣不得不做生存斗爭;小馬為了追求愛情,同樣不得不歷經曲折坎坷;小馬為了實現夢想,同樣不得不面對生死離別。就像裴鈴惠所說,“無論動畫電影中的動物是何種形象,它們都能夠生動地復制人的特點,并且在這種‘復制’過程中,這種虛擬的形象具有超越一切國別、民族、種族、性別的‘兼容性’。”

好萊塢動畫的人格化程度可以讓觀眾與動畫中的角色同步運轉,以至于能達到動畫不僅僅是動畫的效果,很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那么消費者的需求彈性會特別敏感,消費者會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而支付更高的對價,這也許是好萊塢動畫電影暢銷的原因之一。

2.好萊塢動畫電影鑲嵌的“成長”的主題

“成長”的母題將會使動畫內涵更有韻味,更有可看性,更有紀念一個人、一類人、一群人的人生的意義。如果一部動畫電影能伴隨著消費者的成長而成長,矛盾的復雜程度不斷提升,市場不會永遠都屬于消費者的小時候,那動畫電影的受歡迎程度不言自明。

在“好萊塢動畫電影‘成長’主題的表現方式探析”一文中,單娟提到,“時間”是“成長”的直接見證;“選擇”是“成長”的關鍵體現;而“拯救”是“成長”的最后升華。例子便是將其《玩具總動員》的元素連接成線,構成體,呈現出逐步成長的過程。

在三部《玩具總動員》橫跨數十年當中,主人公伍迪的主人安迪從每天和玩具相依為伴的小學生成長為即將踏入大學的小伙子,伍迪面對的沖突與矛盾越來越復雜,面對的抉擇越來越難權衡,對情感的留戀與不舍越來越明顯。就像單娟所言,“伍迪面臨的選擇將會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面臨的問題,每個人都會由人性最基本、最淺層的對‘善’與‘惡’的分辨,到對自己身份、價值和使命等個人追求,再到對情感這種內心意識。對或錯、好與壞的是非題也許是人生中最好解答的,很難考察出人的成熟與否、信仰如何。但面臨兩個都不錯的選項時,做出最正確的抉擇才是最困難的,卻是人在成長中必須學會的。也正是這種不愿舍棄又不可兼得的猶豫中做出了艱難的選擇,體現出伍迪的心智上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智上的成長,觀眾會不由自主地對《玩具總動員》達到近乎癡狂的地步。

回到消費市場層面上講,如果一部動畫電影能夠融入“成長”的主題,細分市場將會層出不窮,從小到大,從不懂到成熟,從無到有,各個消費群體都會積極加入到動畫電影這個行業中,動畫電影行業的利潤不言自明。

3.好萊塢動畫電影的“家庭動畫”模式

“家庭動畫”電影能將親情、友情、愛情等等情感元素融入到一部動畫中,無論是正在成長的兒童還是正在教育兒童成長的家長都將會從這樣的動畫中受益無窮,這樣的市場競爭將會很激烈。我國學者尹鴻認為,“家庭動畫電影具體是指以家庭為受眾來生產制作的動畫電影通過吸引家庭中的孩子和成年人共同觀看,來保證其在商業上的贏利最大化,且對特殊觀眾群體等商業性質的綜合思考形成了其獨特的美學觀念。”

很多好萊塢動畫電影恰好有這種模式,例如捍衛家族的《蟲蟲特工隊》、“小人物”懷揣“大”夢想的《料理鼠王》、親情催人淚下的《海底總動員》以及極“聚”中國元素的《功夫熊貓》等等。這些家庭動畫電影已經風靡全球便是它存在的意義。

迪斯尼的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曾經公開表示,“我不是主要為孩子們制作電影,而是為了我們所有人中的童真制作電影,不管他是6 歲還是60歲。”從迪斯尼的市場來看,不論是票房還是口碑抑或是迪斯尼的衍生品,迪斯尼已經在動畫電影的世界中扮演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角色。

如果一部動畫電影能融入親情和愛,專門為家庭定制,不論是低成本戰略還是差異化戰略或者二者兼有,實施起來會容易很多,競爭優勢自然不會輕易地被競爭者模仿,主導動畫電影的市場份額自然沒有那么難,利潤的可持續性自然不用擔心。

二、好萊塢商業動畫電影對中國動畫市場的啟示

當我們每個人看完一部好萊塢商業動畫電影時,最后能印在腦海里的、刻在心里的是電影里無論是不是真人的優秀品質帶來的感動;最后能帶給我們的心靈的感悟的過程就好像是我們剛剛接觸過一位偉人似的;最后能讓我們去表達對它的喜愛的方式是反思自己、推薦給別人。

例如當我們看完《人猿泰山》時,我們會為猩猩能夠收養孤兒并竭誠付出偉大的母愛而落淚,這會讓我們反思自己是否已經慷慨從容、施恩于人;我們會為猩猩中的帶頭“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而不顧生命危險極力與獵人“憤怒”地拼搏而感動,這會讓我們反思自己曾經是否也那樣愛護過自己的家庭,領導過自己的團隊,那樣不惜生命地為別人奮斗過;我們會為猿人的愛情的曲折坎坷而最后圓滿的故事而捏把汗,這會讓我們反思自己當初面對家庭與愛情的矛盾是否也做出那樣的選擇。這些能融入到我們人類血液的情感能被動畫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這樣動畫的市場怎么可能不讓許多人望洋興嘆呢?

而當我們看完一部中國國產動畫的時候,雖然那些中國元素讓我們中國人感覺非常親切,但中國人卻始終找不到看好萊塢動畫電影的感覺,即使我們能從頭笑到尾,但最后能刻在我們心里的,卻少之又少。

用《熊出沒》來說,很多人看到中國的春聯、東北的棉襖、皮帽和炕頭、東北的原始森林會感覺非常親切,聽到時不時夾雜的中國諺語會感覺中國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說起“中國風”會說的很有興致。但是,中國動畫卻有致命的缺點:動畫中的角色傳達的情感不會有“感動”一說,也很難會引起觀眾內心的波瀾,只是起到了一個娛樂兒童的作用,而且動畫中的形象為兒童做出的榜樣也遭人非議,砍樹、罵臟話、虐待、暴力、自戀等等不和諧元素竟然出現在動畫中,這有時候會惹人吐糟也是預料之中的;動畫中的“成長”的主題體現很少,《熊出沒》《熊出沒之環球大冒險》《熊出沒之叢林總動員》三部系列動畫片以及《熊出沒之過年》動畫電影都沒有體現出熊大、熊二、光頭強的“成長”,人物進行和將要進行的動作全在觀眾預料之中,例如光頭強每次接電話,跳動的手機的對方準是李老板的聲聲呵斥,熊大熊二和光頭強的事件、享受系數、感動系數總沒有“升級”;動畫中的“家庭動畫”模式滲透微淺,比如本應該考慮的家庭教育元素并沒有深入,動畫片的成人市場接近空白,除非為了陪孩子或者教育孩子看,業余時間很少會有成年人主動去看《熊出沒》,但好萊塢動畫電影卻并沒有遭受如此窘境。

如宋曉莉所言,“盡管就有關動畫起源問題美國與法國爭執不休,但無可置疑的是動畫形成作品、形成規模、形成產業都是起源于美國。繼迪斯尼公司創造了動畫奇跡并形成動畫王國之后,各大電影公司都先后投身于動畫制作,如時代華納、米高梅、福克斯等。無論是日本、歐洲,還是政治敵對的中東、古巴、非洲,動畫簡直成了美國的文化名片。”

所以,該向別人學習的時候就得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

中國人從古至今講“禮”“仁”“和”“智”,也就是說只有那些深入人心的東西,才能長久立足,只有通過成功的“人格化”、鮮明的“成長”、完善的“家庭動畫”模式將動畫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動畫的市場才會越來越大。

三、結語

我們需要深入理解“非專業元素”,琢磨透那些與人性相通的元素,達到最大限度引起觀眾共鳴的效果。好萊塢動畫電影好的表現技巧,我們中國國產動畫應該借鑒,但我們必須相信,只有中國人自己才能把自己五千年的文明寶藏用動畫演繹得更好,而我們自己的文明寶藏的市場又怎么可能會小呢?

參考文獻:

[1]劉明華,王萍.動畫形象設計研究[J].亞洲社會科學,2010(6):39-43

[2]裴鈴惠.家庭動畫電影——全球化背景下好萊塢電影新模式[J].藝廊回聲,2010(3):100-101

[3]單娟.好萊塢動畫電影“成長”母題的表現方式探析——以《玩具總動員 》系列電影為例[J].今傳媒,2011(11):70-71

[4]尹鴻.《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篇8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我校15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分析和統計,學生的肺活量呈上升趨勢。由此可以看出,“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開展對學生身體健康非常有益。但同時在開展中還存在著不足,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使“陽光體育冬季長跑”在我校開展的更好。

關鍵詞:烏魯木齊市 冬季長跑 研究分析

一、研究目的

近年來,新疆學生的體質健康的體能部分指標呈逐漸下降趨勢。其中與學生心肺、循環系統密切的耐力素質指標下降幅度稍大。與之伴隨的是學生身體健康與抵御疾病的能力相應下降。我校這對這種形勢,為了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每年組織“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此活動是一項旨在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鍛煉成效的新舉措,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在我校隨機抽取150名中學生,其中男生75名,女生75名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期刊網上收集和資料室查閱有關國內陽光體育的相關文獻資料并對文獻進行了歸類總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在我校學生設計了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學生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43份,其中有效問卷130份,有效率為91%。通過實地發放學生問卷,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滿足研究需要。

3.邏輯分析法。在對資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運用邏輯學的知識方法對資料進行分類和比較,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并對有關理論進行邏輯推理。

4.數理統計法。使用EXCEL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整理。

三、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意義的認識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我校中學生對于“陽光體育冬季長跑”的意義認識還缺乏足夠的了解,部分學生知道冬季長跑能夠增強他們的體質,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而對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等方面知道甚少。目前我校體育課上,老師一說要上長跑課,學生的抵觸情緒教高,如何能夠讓學生在學生玩,玩中練,就需要教師對課進行精心的設計,并加強對長跑項目的宣傳,使學生了解冬季長跑的意義,轉變學生被動狀態,變“要我跑”為“我要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鍛煉的自覺積極性。

(二)學生喜歡的項目

通過調查,我校學生對體育的項目最感興趣主要是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分別占到了73.4%、58.2%、38.1%、31.7%。由此可見:球類運動深受學生的青睞。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學生不喜歡田徑課,而田徑課對學生各方面身體素質的培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要讓學生喜歡上田徑課,就要教師研究學情、設計教案,讓學生主動參加鍛煉,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三)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鍛煉的態度

體育鍛煉態度是指個體對體育鍛煉活動所持有的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行為意向的綜合表現。在調查中,87%的學生認為鍛煉非常必要。大多數學生或多或少的都曾經進行過冬季長跑的鍛煉,但是大部分都沒有堅持下來,其原因是覺得長跑枯燥無味,在沒有同伴或是朋友的陪同下,很難很長時間堅持下來。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學生有很好的鍛煉態度,但如何能讓學生堅持進行長跑鍛煉,成為我校教師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四、結論與建議

(一)我校學生缺乏對“陽光體育冬季長跑”的綜合認識,學校和教師要加強宣傳和教育,使學生深入了解和認識其重要性。

(二)我校學生有很好的體育鍛煉態度,需要教師善于引導,加大“陽光體育冬季長跑”鍛煉的習慣培養。

(三)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改變學生對長跑的認知,使學生真正喜歡田徑課,喜歡長跑課,要不枯燥無味的長跑課上的豐富有趣,娛樂寓教,使學生在長跑課中體驗到長跑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

[1] 張玉磊.上海市部分高中陽光體育冬季長跑開展現狀研究[D].2010.4:21-30.

篇9

2、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蕩尋食,由于林區開發,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

3、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于山脊,矮林灌叢和巖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4、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篇10

1、無線路由器插上電,先不要接貓,手機連接無線路由器的無線網絡;

2、瀏覽器地址欄輸入路由器IP地址,輸入登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設置頁面;

3、按照PPPOE方式設置,輸入上網賬號和密碼;

4、設置一下SSID、加密方式和密碼;

5、保存并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