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范文

時間:2023-04-10 14:3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如履薄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你說,我們會有以后么?”

“不會···如果你不相信我會給你創造未來。”

所有人,都愿沉醉在童話中。相信王子會來,和公主共度一生。有了王子的守候,公主情愿一輩子不要離開···

冷風中,放開手,背著走。

“叛逆的人生不需要未來,這個道理你懂。”

“思緒已亂琴弦已斷攜手共彈已是童話。”

篇2

在創辦《春雨掌上醫生》之前,張銳在網易新聞中心擔任副總編輯,選擇移動互聯網作為自己的創業方向,是他出走網易之前就認定的方向,而以移動醫療為最終目標,則與生活體驗有關。張銳的父親是一名兒科醫生,過去經常通過電話幫助親友進行簡單的診斷和用藥指導。張銳相信,如果能夠解決信任問題,輕問診其實可以是很多人的醫療選擇。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實現更廣范圍之內的輕問診在技術上成為可能,2011年,春雨基于這樣的想法而創建,在赴醫院就診之前,進行分流,通過在線咨詢,給一般患者以便利。

身體不適,問問看

在app store里,春雨醫生對自己的描述是“真實公立醫生解答健康問題”,每一個詞,都直擊“問診”的命門,廣播里以賣保健品為目的的虛假醫療節目、電視上播放頻率極高的私立醫院廣告,都極易讓人產生不信任感。在春雨,患者可以匿名出現,但醫生全都是實名解惑,在所有醫生的個人描述中,公開真實工作單位,配以真人頭像,使用者可以看到他們的職稱和研究方向,也能參考之前的評分。 這無疑是能大幅度增進信任感的設計。求醫方法并不復雜,可以按照科室,也可以按專長。

在這里,問診的價格豐儉由人,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指定的醫生,以200元~400元的價格進行15分鐘左右的一對一電話或圖文咨詢服務,上傳自己的檢查資料供醫生參考,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用8元的價格,買一個包月的咨詢服務,在30分鐘之內,任何關于疾病的提問,都會由專業醫生解答,這樣的提問無法挑選醫院和醫生級別,但可以保證是匹配的科室,而這,就是一次輕問診。

這就是春雨的定位,便捷輕問診,相比線下排隊―掛號―等待―問診的復雜流程,輕問診符合快節奏生活的要求,大量關于母嬰、育兒、飲食、健美和心理的問題,諸如孩子吐奶怎么辦、怎么防治痱子或是輕微失眠,實際上都不屬于疾病范疇,即使去醫院,也未必能得到妥善解決。“我們把輕問診的需求定義成不用去醫院,但可以得到知識和可執行意見的需求。”張銳如是說。

婦兒輕問診的部分,一直是春雨做得最細致、也是用戶體驗最理想的產品。除了科學的提問解惑之外,春雨育兒醫生也按照寶寶月齡每周推送適合的產品和適當的實用資訊,早期教育、兒童營養、兒童教育等熱門知識的搜索,也讓使用者覺得貼心。

目前,春雨每天有3萬多條問題,100%的問題都可以獲得解答,在醫生的客戶端上,問題采用眾包的方式,以搶答的方式,也就是說,如果對醫生的職稱和就職單位沒有太多需求,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30分鐘之內得到專業解答。快捷靈敏的反應,一向是張銳最得意的。靈活的輕問診當然也有自己的局限,醫學上常將疼痛分為10級,春雨幫助患者進行1到6級的輕問診行為,對于疑難雜癥的診斷,春雨則建議用戶赴醫院檢查。

二甲主力,盤活資源

三年來,春雨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主投機構分別是藍馳創投和貝塔斯曼亞洲基金,對于一家創業公司而言,資本的進入是最直接的認可,盡管商業模式依然在探索之中,但大量的下載量和活躍用戶,依然是張銳和團隊成功的證明。與國外的類似產品相比,春雨的著眼點明顯不同,他們的主要功能,不是預約。“美國的醫療環境市場化充分,醫療資源過剩,很多醫生希望通過更過渠道獲得病人,但中國不一樣,好醫院永遠人滿為患。”

創業初始,春雨主攻的醫生群體是三甲醫院的醫生,而經歷兩年調整之后,平臺上回答問題的主力群體是二甲醫院主治醫生,這也是由國內醫療資源的現狀決定的, 張銳用一連串的具體數字給出答案,“中國的三甲醫院病床利用率是104%,多出4%在哪里?是在走廊上。但是中國的二級醫院病床利用率是多少呢?80%,有20%是閑置。互聯網精神的本質,就是調度現實世界中的閑置資源,所以我們的平臺聚焦在這批醫生身上,把他們接到線上來進行用戶輕問診服務。”

現在,超過15000名醫生在春雨平臺上回答問題,他們主要利用個人的閑暇時間―就診間隙,上班路上,下班之后,但就是這些碎片化的時間,給患者提供了相當的便利。

篇3

自述:“千萬官窯”撿漏記

我從2004年開始真正“涉古”,從明,清,民國瓷入手,自認起點高――以“官窯”器開路,也屢屢“深入虎穴”,因“孤膽英雄”氣概引以為豪。

廣州市帶河路和文昌北路一帶是著名的古玩集散地,歷來三教九流、龍蛇混雜。有剛“刨”出來的真品,更多則是技術最成熟的高仿品。

那天周末,我起了個大早,在眾多商戶與地攤中穿梭,不斷上手各式陶瓷,只可惜看到的不是檔次低就是老殘器。正慨嘆英雄無用武之地,肩膀忽然被人拍了拍:小弟,俺打望你很久了,知道你是行家,這些破爛對不上你胃口。我那有幾件漂亮東西,要不要去看看。”

七彎八拐走了差不多十分鐘,來到了隔幾條馬路的老巷子盡頭――一間外墻剝落的私人小旅店。

“怎么不開燈,黑麻麻的!”房間沒窗,漆黑一片。燭光如豆,黑暗中有幾雙如狼的綠眼珠盯著我。門“咚”地一聲關掉了,有股寒氣從脊背透出。

“嘿嘿,別怕,都是俺兄弟。弟,快拿寶貝給老板看。”

厚厚的破布一一打開,沾滿泥土的青花罐、斗彩瓶子紅釉洗……都是“真品”呀――憑我閱圖錄無數,從小就有的藝術感,我迅速斷定。

不得了!都是“明代官窯”珍品。大明成化年斗彩雞公瓶,這是圖錄從來沒出現過的,應該是孤品了。一個大明成化年制斗彩雞缸杯,拍賣價高達數千萬港幣,這瓶子是立件,價格只會高不會低。還有大明嘉靖年制龍紋青花方罐大明正德年制紅釉蟋蟀罐,大明宣德年制紅釉花口洗,最可惜的就是大明嘉靖年制開光果鳥梨形壺磕了一大塊。

“這是俺們創地時第一個創到的硬疙瘩,一鋤頭下去俺們覺得有東西,就用手慢慢地把其余的摳出來,聽說俺們村以前出過娘娘呢!”

原來如此。

“這樣吧,小弟,九千塊錢全給你了。”

“哥,這么便宜呀?”還有不樂意的聲音傳來。

“大叔,我只帶了八千。”我把錢全掏了出來。

“八干就八干,小弟也算幫了忙,就便宜給你了。”

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千萬“餡餅”,幾乎把我砸暈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傍晚,我一邊捧著青花玲瓏新飯碗喝湯,一邊欣賞大明嘉靖年制龍紋青花方罐時才發現,那“明代天然顏料”燒出來的青花的發色,竟然和手中兩塊錢一個的飯碗用的“化學顏料青花”發色出奇地一致。

于是上網,把自己收藏的自認為有把握的那些瓶瓶罐罐發到著名鑒藏網上請資深版主把眼。結果,除了幾個民窯普品外,“官窯”器全軍覆滅。原來,這些花費近十萬買來的東西都是贗品。

“砸假”自警

也閑居主人的收藏生涯是從相信自己聰明開始的。在看了幾期央視《鑒寶》,讀了幾本拍賣圖錄后,便“磚家”上身,欣然走上了“撿漏”之路。

那時的也閑居主人游走在各種古玩市場里,往往可以跟商販們聊得很投機。那些商販也往往對他的看法,見解大加贊揚。也閑居主人自我感覺相當了得,往往也很痛快地掏錢買東西。這也就有了本文開始,也閑居主人自述的一幕。

當東西買回來之后,也閑居主人周圍的人都說他買的是假貨。開始一個人兩個人說,他還會與人爭辯,但等十幾個人都說假的時候,他開始反思了。

這時,他去了博物館認真看東西,去買來路比較正的標本,向前輩虛心討教,慢慢深入學習。雖然上當吃虧,買假可能花了幾十萬元,這些錢都交了學費,但也閑居主人還是非常慶幸自己醒悟得比較快,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醒了”。

對于自己花錢買回來的贗品,也閑居主人的處理方式也是鏗鏘有力――不管花多少錢,全都砸了。他對自己說:“不會鑒別,你就是花錢在買破爛。”

而今,那些瓷器贗品都已經成為碎片,只有兩件大體積的東西留下了,用來養魚。也閑居主人買來的贗品主要是瓷器。玉器材質比較好鑒別,就算買錯了東西,只要材質是玉,損失不會太大。

也閑居主人說,買了假的東西會心疼,一方面是金錢上的損失,另一方面是自尊心的傷害,而后者對于他來說更加難以忍受。所以,他很用心去學習,工作之外的時間,基本都是在學習。

現在的也閑居主人,收藏已經步入良性軌道,他有自己的藏友圈子,很多藏品交換都是在圈子里完成,認識的人也越來越多,一些消息,比如從海外回來了什么好東西,或者資深藏家放出了什么藏品,開始互通有無,藏品也漸漸豐富起來。

網上線下

而今,也閑居主人已經有幾百件讓他喜歡的收藏品。從決定步入收藏開始,他就與網絡結下不解之緣。

怒砸贗品的也閑居主人,一方面收集出處可靠的窯址標本細心研究,一方面購買文物出版社的專業書籍認真閱讀,同時也在鑒藏網站上大膽發圖,踴躍發言,虛心接受藏友意見。

也閑居主人說,網絡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那上面有大量的資料,很清晰的圖片,還有很多資深的藏家,讓他從各個方面受益匪淺。到了2005年,他就開始在一個收藏鑒賞類網站做版主了。

那一年他參加了第一個由網絡發起的收藏聚會。召集聚會的是廣州本地一個知名的收藏群體,核心人物三四個,“藏齡”從十年到二十幾年不等。大家見面后相談甚歡,他們熱情邀請也閑居主人加入圈子的定期聚會,并且當眾推舉他任論壇版主。

從網上到線下,也閑居主人結識了更多的藏友,有了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他說,做了版主之后,他就更加用心學習和研究,努力讓自己說的話更加權威和可信,他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

篇4

5月10日的淘寶十周年慶典上,陸兆禧第一次以CEO身份亮相。相較于自稱“外星人”CEO的馬云,他似乎還沒有習慣當著數萬員工的面自由抒發和煽情,但他與眾不同的風格也證明著,馬云式的激情講演已經是“過去時”,自2013年5月11日起,阿里巴巴會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陸兆禧提出,阿里13年、淘寶10年之后,公司要繼續堅持的客戶第一、傳承創新以及保持強大的執行力。

“未來我們要由服務走向體驗。在創新方面,無論是薪酬福利還是獎懲機制,都會鼓勵那些承擔責任、敢為人先、干預承擔責任的人。最后在執行力環節,再大的夢想、再遠的規劃都需要執行,這是我們的責任。”

從酒店行業到互聯網行業的跨界先鋒,不善言辭的陸兆禧卻對行業發展洞若觀火。他在阿里巴巴工作的13年中,遍歷B2B、淘寶、支付寶三大支柱業務,且掌控著阿里巴巴未來最核心的數據業務。盡管被媒體評價“阿里新CEO‘首秀’氣質靦腆、力道不足”,但他并非缺乏勇氣和信心。

“阿里巴巴十三年以來做的最好的事情,除了堅持夢想,還有我們團隊強大的使命感。此時此刻非我莫屬,這是一種承擔。”

臨危受命專業戶

“接任創始人的CEO是個很艱難的工作,特別是接像我這樣性格鮮明而又很‘ET’的CEO,更需要有巨大的勇氣和犧牲精神。所以我提前數月宣布離任CEO,鼓勵年輕同事站出來。”馬云曾對媒體表示。

此后,業界開始列出了接替馬云任CEO的阿里巴巴眾多熱門人選,前任支付寶總裁邵曉鋒、現任CMO王帥等都曾被點名上榜,更有人信誓旦旦地傳出已內定現任支付寶總裁彭蕾的消息。

這一切的傳聞,隨著馬云的一封任命郵件而塵埃落定。“陸兆禧和我共同工作了13年,他對新事務的欣賞和學習能力,對關鍵問題的判斷和決斷力和強大的執行力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在阿里13年的經歷造就了他樂觀且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小企業、消費者的忠誠和感恩。”

在平均年齡27歲的支付寶,41歲的陸兆禧已經是個“老人”了。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老陸”的他,從一個四星級酒店的服務生,到一個引領內地第三方支付的IT先鋒,對于許多同行業科班出身的競爭對手而言確實是一個“另類”。

出身平凡的陸兆禧,恰是心藏抱負,深諳管理。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素有起武俠小說“花名”的慣例,而陸兆禧辦公室的門上則寫著“鐵木真”,這就是他的“花名”。和鐵木真的經歷相似,陸兆禧也是靠著實干闖未來,最終完成一個普通人的職業夢想。

“從我懂事起就有一個夢想,當一名建筑工程師。1988年高考,我填報的第一志愿就是建筑工程。 ”陸兆禧笑著說。1988年7月7日化學高考,他竟然在交卷時發現忘答了整整一頁試題。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沒有落榜,廣州大學酒店管理專業錄取了他。

大學畢業后的陸兆禧被分配到廣州一家四星級酒店,開始了第一份工作——酒店服務生,工作時間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內容是端盤子、擦桌子之類的體力活。“大學畢業生在酒店端盤子,有時心里不是滋味,但轉念想想人生總會經過順流逆流,起起伏伏免不了。年輕時候多吃點苦沒什么不好。”在這樣的自我激勵下,陸兆禧從服務生一步步地做到大堂經理、客房經理、餐廳經理等職位。

1997年,地理位置優越的廣州在網絡通訊市場開始起步時占得先機,陸兆禧看好這塊市場,果斷辭掉酒店的工作,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網絡通訊公司,主營互聯網長途電話業務。由于行業利潤豐厚,公司開始時經營得還算有聲有色,但電信行業畢竟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一家民營的小公司很難取得更大的發展,于是兩年后,陸兆禧在一番權衡后選擇了退出。陸兆禧至今還感謝那段酒店服務生和自己開公司的經歷,“這些經歷讓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服務乃成敗之關鍵’。 ”

陸兆禧“端盤子”的時候,馬云正在杭州電子工學院當英語老師。之后陸兆禧從酒店辭職,開了一家從事互聯網長途電話業務的小公司,這時的馬云正在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網站“中國黃頁”。馬云與陸兆禧的第一次相見是在1999年阿里巴巴剛剛創辦時,牽線的是陸兆禧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一位好友。“我當時連阿里巴巴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但第一次和馬云面談后,覺得他不簡單也很投機。”陸兆禧說。如今,他卻繼任阿里巴巴這個全球最大電子商務集團CEO。

對于這個任命,阿里巴巴集團內部的人覺得不算意外。“他是臨危受命專業戶,這些年,阿里集團每每遇到困難,馬云要托負重任,首先想到的是他。”

陸兆禧的第一個重任是到深圳組建華南大區,對于當時把發展外貿企業用戶作為重中之重的阿里巴巴,深圳顯然是市場開拓的重點。不過,組建不久,2001年全球互聯網業就遭遇“寒冬”。

2004年,馬云決心效仿美國的PAYPAL,自己建一個支付平臺。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落到了陸兆禧頭上。他帶著八個人,一手創建了支付寶。2008年初,阿里巴巴力推個人網購,陸兆禧又轉任淘寶CEO。在他的任期之內,淘寶成交總額攀升了八倍。2011年初,擔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的衛哲引咎辭職,陸兆禧臨危受命出任CEO。直到2012年中,這家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完成私有化后,陸兆禧才卸任。他隨后出任阿里巴巴執行副總裁兼集團首席數據官數據分享使用以及基于數據的金融業務,被外界視為阿里巴巴“低調而神秘的寶庫”。陸兆禧幾乎在阿里巴巴所有的業務部門都有任職經歷,不過馬云看中的并不僅僅是這點。任命郵件中還說,陸兆禧“有自己獨特的領導風格和魅力。”

陸兆禧身邊的員工覺得,馬云的能言善辯和陸兆禧的沉默低調“簡直就是兩個極端”。不過,馬云和陸兆禧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相同之處:他們倆都不是IT專業的科班出身,都對寫代碼和系統架構一竅不通,但都堅信互聯網還將進一步改變世界。

在馬云看來,新的CEO必須具備三個特質,一是讓以馬云為首的決策委員會足夠放心,二是有能力協調阿里巴巴系統內各派力量,保證各業務協同合作;三是對阿里巴巴集團規劃的未來發展領域有所了解。陸兆禧正是最滿足這三個條件的人選。

“出任阿里巴巴集團CEO是個極具挑戰和艱難的工作,特別是接任我這么一位創始人CEO的班,陸兆禧身上肩負的職責和各方壓力可想而知,為此,我特別感謝老陸作出的巨大犧牲和投入。我深信他會在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下,帶領阿里集團在商業生態建設上創造更大的奇跡。”馬云說。

新掌舵人的“危”與“機”

作為唯一一位沒有婚姻經歷的阿里巴巴高管,現年44歲的陸兆禧或許已將阿里巴巴看做了自己的終身伴侶。至今單身的陸兆禧,業余生活圈的交際極少,過著恬淡的生活。“你給我一個有山、有水、有竹子,甚至海邊的房子,然后很休閑,我就很滿足。”

在阿里員工的眼中,寡言的陸兆禧對人卻沒有距離感,他有時像一個大哥,有時像一個大男孩一樣,無論是打麻將還是桌球,都放得開。陸兆禧還常搞些培訓資料給員工學習,如果晚上加班,他沒什么事也在辦公室呆著,下班后AA制吃廣東菜。

習慣了明星式的馬云的大眾,第一時間不免會覺得陸兆禧過于平和、謙遜。5月10日,當陸兆禧開始發表就職演說,有媒體如此評論:“澎湃了一晚上的人群終于放松下來,離場或者回味。對于陸兆禧而言,這或許并不是一個多么好的開始。”

在過去的14年間,馬云像一個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夢想、激情成為驅動阿里巴巴最根深蒂固的DNA。但是作為馬云的繼任者,陸兆禧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夢想和激情更像是馬云的專利品,阿里巴巴未來要走的路,更需要的是科學、理性以及 強大的執行力。

有業界權威人士評論,像馬云這樣的明星創業人退居二線,無可避免地會給企業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首先是對公司品牌形象的影響;其次作為創始人的企業家,外部有獨特的關系網,更多地附著在個人身上。如何將這種關系網絡的資產進行有效轉移也是問題。但是對于陸兆禧而言,如何用好馬云這個符號很重要,首先應該把馬云的個人風格與價值觀剝離開,將馬云的價值觀轉換成企業的價值觀,從而建立自信。“創始人與接班人也是一種師徒的關系,師傅會從旁觀察,在收權與放權之間做平衡,這個時間也許是幾年。”

篇5

昨天晚上6點我去醫院打吊針。

打完針9點多了,爸爸走出去一看,車都變成了“冰雕”了,車窗玻璃變成了毛玻璃,在車里向外看什么也看不到。

天上下著凍雨,路面上結了冰。爸爸開大了空調,車窗上的冰化了一點,爸爸開始用信用卡刮擋風玻璃上的冰。

爸爸慢慢的把車開走了,一路上許多車壞了。爸爸小心翼翼地把車開回來了。爸爸心有余悸地說:“一路上我是如履薄冰呀。”媽媽說:“是履薄冰,不是如履薄冰”我們都笑了。

篇6

清廉心胸寬廣,貪心戰戰兢兢。

誰戰戰兢兢地提出請求,誰就一定遭到拒絕。

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兢兢業業,廉潔行醫,清清白白,熱誠做人,爭當德高醫精之良醫。

一個偉大的企業,對待成就永遠都要戰戰兢兢,如覆薄冰。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一個人爬得越高,越要在生活的各方面兢兢業業。

圣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篇7

我心憂傷,念昔先人。

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人之齊圣,飲酒溫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教誨爾子,式榖似之。

題彼脊令,載飛載鳴。

我日斯邁,而月斯征。

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交交桑扈,率場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獄。

握粟出卜,自何能榖。

溫溫恭人,如集于木。

篇8

通古至今,但凡德才兼者,天遂妒之!

此曰天妒人怨!

終時慘淡!

才情眾者,惶惶不可終日!

此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縱使男兒豪氣如歌,亦悲也!

故世者多桀喘!

德者,仁、義、信也!

才者,智、通、達也!

德才者,擁仁義信義之心,取謀略變通豁達者!

此曰德才兼備!

德才者,少年多桀驁,

人至中年,恃才傲物者非真才也!

人之初,皆寐之!

世人均以成敗論英雄!

君曰何謂英雄?

雄者多狂子、瘋子!

擇世人皆不為之路而尋之!

前人功成名就者比比皆是!

誰人謂之雄者?

故德才者、英雄不可同日而語!

凡德才者將者居多,帥則鳳毛麟角!

此曰雄才大略也!

德者,人信之!

才者,人敬之!

德才者,人念之!

千里馬之死多為伯樂未生,

生不逢時!

篇9

凡為醫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

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純良,不可信也。

話傳三遍假成真,藥方抄三遍吃死人。

醫為仁人之術,必具仁人之心。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

對工作還應該經常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這是一種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治風先治血,血足風自熄。

篇10

我漫步在天涯,遙望海天一線間,記得你說那里叫海角。天涯與海角,我們從來都是相隔如此,我踏上一片云彩,告訴你,我不在如履薄冰。我勇敢,我執著。

我拾起一枚被你送到岸邊的貝殼,放在耳朵旁,我知道你會在那里留言。即使很微弱,我相信,有心的人,終究會聽得到。這種簡單聯絡,我以安心。

是一種叫等待的力量,它堅定了海鷗的信心。在每一次搏擊后,我帶著滿經風雨的心,躺在你記憶的懷里,痛,傷,酸,苦,已經不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