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踢球范文
時間:2023-04-07 12:4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踢踢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山市雍景園小學二(3)班 林卓嵐
我們班有一個“三神”小剛。上課的時候“三神”會不知不覺地睡覺。下課了,“三神”沖出教室跑去又寬又大的操場。一會兒去拔花草,一會兒去踢踢球,一會兒去玩玩沙池里的沙子,一會兒像飛騰跳躍的獅子,一會兒像活潑亂蹦亂跳的猴子,玩得滿頭大汗。同學都不敢靠近“三神”,“三神”就像瘋子一樣在學校里胡作非為。
有很多同學都說小剛有點怪怪的,小美說:“小剛你怎么了?”小鋼還是一聲不響。
一到上課的時候,老師說“上課!”全部同學都站了起來,只有小鋼一個人沒站起來。同學大聲地提醒他:“小剛起來!”這個聲音可大了。小剛上課時走神,直到老師教寫字還沒起來。下課了,小剛立刻像瘋子一樣沖了出去玩。
測驗時間到了,可是小剛一題也不會做,上課無神,下課有神,考試傷神,這就是我們班的“三神”了。唉,他測驗時,只好抱個大鴨蛋回家。
篇2
球
五B班 趙睿
今天晚上,我拿著足球,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公園。我看到了許多小朋友在聊天,正中我意。我運球過去對他們說“我們一起踢球
吧!”
大家都表示贊同,歡天喜地地跟著我來到了“踢球場地”。我清點了一下人數(shù),頓了頓說“這兒有六人,三人一組”。可是,我不知道誰強誰弱,于是,我決定先來場測試賽。但是,測試賽如何分組呢?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好辦法。我大聲宣布:“‘肥仔’與‘猴子’猜拳選人,勝者先選。”很快,分好了兩組。比賽開始了,大家都奮力地踢著,而我則一邊踢一邊暗中觀察每個人的實力。
一場球賽下來,我十分清楚誰強誰弱。在大家休息了一會兒后,我就按各人強弱分組,每組強弱得當,大家都沒意見。第二場比賽就這樣開始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實力應(yīng)戰(zhàn)。由于兩組勢均力敵,大家踢了場激烈的比賽,為每個好球歡呼……
篇3
一、利用線面垂直關(guān)系作高,直接求體積
例1 (1)四面體ABCD中,AB=CD=1,其余各棱長均為2,則該四面體的體積為 .
(2)四面體ABCD中,AB=AC=AD=DB=5,BC=3,CD=4,則該四面體的體積為 .
思維展示:(1)如圖,取AB的中點M,連結(jié)MC,MD,在等腰三角形CAB中,ABCM,同理ABDM,從而AB平
面CDM,且CM=DM=152,又CD=1,從而SMCD=144,于是該四面體的體積VABCD=VBMCD+VAMCD=13SMCD(AM+BM)=1412.
(2)如圖,取BD的中點M,連結(jié)MC,MA,在三角形BCD中,BC=3,CD=4,DB=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知BCD為直角三角形,從而MC=52,由題意BAD為正三角形,從而AMBD,且AM=532,在AMC中,MC=52,AM=532,AC=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AMC為直角三角形,且AMMC,從而,AM平面BCD,于是該四面體的體積為VABCD=13SBCD×AM=53.
二、不變體,變換頂點與底面,間接求體積
例2 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2且ACBC,直線A1B與平面BCC1B1所成角的正弦為33.
求三棱錐B1A1BC1的體積.
思維展示:由A1C1B1C1,A1C1CC1得A1C1平面BCC1B1,所以∠A1BC1就是直線A1B與平面BCC1B1所成角.
設(shè)C1C=h,
則A1B=A1C21+BC21=A1C21+C1C2+BC2=8+h2,
由已知sin∠A1BC1=33,即28+h2=33,解得h=2,即C1C=2.
所以,VB1A1BC1=VBA1B1C1=13·12A1C1·B1C1·BB1=16·2·2·2=43.
所以三棱錐B1A1BC1的體積為43.
評注:本題將三棱錐B1A1BC1的頂點變?yōu)锽,底面則變?yōu)锳1B1C1,從而方便求解.
三、同底面等高或同高等底面積轉(zhuǎn)換幾何體,間接求體積
例3 如圖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邊形,∠ACB=90°,PA平面ABCD,PA=BC=1,AB=2,F(xiàn)是BC的中點.
(1)求證:DA平面PAC;
(2)試在線段PD上確定一點G,使CG∥平面PAF,并求三棱錐PCAG的體積.
思維展示:(1)證明:因為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ACB=∠DAC=90°,
PA平面ABCD,所以PADA,又ACDA,AC∩PA=A,DA平面PAC.
(2)設(shè)PD的中點為G,在平面PAD內(nèi)作GHPA于H,則GH平行且等于12AD,連接FH,則四邊形FCGH為平行四邊形,
GC∥FH,F(xiàn)H平面PAE,CG平面PAE,
CG∥平面PAE,G為PD中點時,CG∥平面PAE.
設(shè)S為AD的中點,連結(jié)GS,則GS平行且等于12PA=12,
PA平面ABCD,GS平面ABCD,又因為PD的中點為G,
三棱錐PCAG的體積VPCAG=VDCAG=VGCAD=13SACD×GS=112.
評注:本題將三棱錐PCAG的體積轉(zhuǎn)化為與之
同高等底面積的三棱錐DCAG的體積,然后再變換頂點和底面求三棱錐GCAD的體積.
四、不規(guī)則幾何體補體或切體,加減求體積
例4 如圖,設(shè)正四棱錐PABCD的體積為1,E、F、G、H分別是線段AB、CD、PB、PC的中點,求多面體BEGCFH的體積.
思維展示:分別取BC,EF中點M、N,連結(jié)GM,GN,MN,則多面體BEGCFH可以切割為四棱錐GBMNE和三棱柱MNGCFH,設(shè)正四棱錐PABCD和四棱錐GBMNE的高分別為h,h′,從而VGBMNE=13SBMNE×h′=13×14SBCDA×12h=18VPABCD=18,
而三棱柱MNGCFH的體積VMNGCFH=VHGMN+VHCFNM=32VHCFNM=32VGBMNE=316,
篇4
一、句式結(jié)構(gòu)一致
仿寫句子必須做到與例句“形似”,包括字數(shù)、句式、結(jié)構(gòu),甚至語氣語調(diào)的一致。
【例題】不要只貪愛溫暖的太陽,更應(yīng)該去喜愛風雨,它純潔了你的靈魂。
【誤例】不要只貪求平坦,更應(yīng)該去嘗試坎坷,它使你的意志得到磨煉。
【分析】仿寫句答得還是符合題意的,遺憾的是句式及結(jié)構(gòu)與例句不一致,即“形似”不夠。如第一分句,“溫暖的太陽”是偏正關(guān)系的名詞性短語,而仿寫句與之對應(yīng)的“平坦”僅是個形容詞;最后一個分句,例句是主動句,而仿寫句卻是被動句。
【參考答案】不要只貪求平坦的旅途,更應(yīng)該去嘗試坎坷,它磨煉了你的意志。
二、修辭手法一致
仿寫句必須嚴格運用例句中的修辭格,這是仿寫句與例句“形似”的又一要求。
【例題】如果說人生是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那么痛苦則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音符。
【誤例】如果說人生像一望無際的大海,那么我們將胸懷坦蕩,闊步前進。
【分析】這一仿寫句與例句不僅句式結(jié)構(gòu)不一致,在修辭手法上也有很多紕漏。例句共兩個分句,都運用了比喻,它們是假設(shè)關(guān)系,且前一分句,例句是暗喻,“是”連接本體和喻體。而仿寫句卻改成了明喻,用了比喻詞“像”,且后一分句,仿寫句沒有運用比喻,陳述的也不是人生的某種經(jīng)歷和感受。
【參考答案】如果說人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么挫折則是一朵驟然翻起的浪花。
三、格調(diào)主旨一致
仿寫句的陳述對象、中心主旨必須與例句一致,即“神似”。
【例題】畫家畫花,獨繪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讓欣賞者自去遐想;
音樂家演奏,抑揚頓挫,有時“無聲勝有聲”,任聽眾自去體味;
詩人作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教師講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誤例】詩人作詩,想象瑰奇,縱情抒寫胸臆,讓讀者如臨其境;
教師講課,循循善誘,方法靈活多變,使學生如坐春風;
【分析】仿寫句語意連貫,貌似正確,然而細加分析,就能發(fā)現(xiàn)仿寫句并不符合例句的話題主旨。例句中“留些天地”、“無聲勝有聲”體現(xiàn)了“空白藝術(shù)”這一美學原則,而仿寫句并未遵循這一主旨,即體現(xiàn)“作詩”、“講課”中的“空白藝術(shù)”。
【參考答案】詩人作詩,意蘊無窮,講究含蓄雋永,讓讀者自去欣賞;
教師講課,言簡意賅,故意引而不發(fā),讓學生自去思考;
篇5
茲峰淪寶玉,千載唯丘墓。埋劍人空傳,鑿山龍已去。
捫蘿披翳薈,路轉(zhuǎn)夕陽遽。虎嘯崖谷寒,猿鳴杉松暮。
裴回北樓上,江海窮一顧。日映千里帆,鴉歸萬家樹。
篇6
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去踢球。
球賽開始了,我們幾個玩的很高興,可是第二局時我用力一踢,球象離弦的箭一樣飛向了我一年級的好朋友小剛家的窗戶,我們幾個聽見玻璃破碎的聲音像幾只被主人發(fā)現(xiàn)了的老鼠一樣飛快的逃走了。這個夜晚我想到底應(yīng)不應(yīng)該道歉,就在這時,突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我的好朋友小明,他在電話里對我說:“明天我們?nèi)バ偧野伞!?/p>
第二天,我和他到小剛家去了,在小剛家,我的心忐忑不安,怦怦的跳個不停,不敢看小剛媽媽的臉,可是小剛的媽媽不僅沒有責罵我們,而且還給我們水果吃,在臨走的時候還給了我一袋面包。
第三天早晨,我做了一個信封,里面裝上了道歉信和10元錢,悄悄地送到了小剛家。信放下的那一刻,我的心頓時平靜了下來。中午,小剛的媽媽回來對我說:“這錢我不能要,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
篇7
您好!
媽,你那兒還好嗎?這兒一切都好。離開家快一年了,你們是否像往常那樣想家?我突然從那個遠在他方的小屋消失,是否還習慣?是否習慣了回到家聽不見電腦主機工作的聲音?是否習慣以前滿是白頁的書桌只剩下了空蕩蕩的黃色的桌面?是否習慣了不吃硬邦的白米飯?爸爸是否還在上工,踩在高腳架上一邊擰螺絲一邊叮囑著工人師傅們該怎么做?您是否坐在床頭無聊地看著手機等待著我上線?
媽,我想您了。我已經(jīng)習慣了有序而枯燥無味的初中生活了,不用再為我擔心了。閑了的時候,我還會踢踢球,看看書。有時候,和老師同學說說笑。放假了,我也就去奶奶和外婆家,她們都對我很好。老師也都對我很友善。所以我的事,您也就盡量不用想了吧。
對了!爸爸的手還好吧,那次折了好像一直都不太靈活,不知道還能不能快一點畫圖,就叫他盡量不要再去工地上了,畢竟他本就不該去。叫他少吸一點煙吧,近兩年他的咳嗽和鼻炎有點加劇了。還有,以后讓他早一點回家,還能做個晚飯,多休息一會兒---在晚峰回來太堵了。
您還是再找一份工作吧,每天這么無聊,多少心里有點空虛吧!別太累,能過過日子就可以了——也就算是給自己心里加一點安全感和慰藉!
媽,不要欺負爸爸。我在那兒的時候,你每天晚上要我給你捏腳,捶背。我走了,你就強迫爸爸給你弄,對吧?不要再讓他睡地席了,他背不好,容易疼。
我能說的也就這樣了,我思你們,也知你們思我,甚望能相見一面,等來年。
媽,那就這樣了,這里一切安好。
祝您身體健康!
您的兒子
篇8
關(guān) 鍵 詞:學校體育;體育學習;身體練習體驗;價值訴求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3)06-0065-05
學校開設(shè)體育課程,進行體育教學活動,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強化體能、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在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身體練習作為特有的學習表現(xiàn)形式,貫穿于體育學習活動過程的始終。從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來看,對于體育學習的研究,始終關(guān)注的是身體練習外在的學習行為現(xiàn)象,而對身體練習內(nèi)在的學習活動實質(zhì),即體育學習本身所固有的身體練習體驗研究并不深入,致使體育學習理論貧乏,難以對體育教學活動的現(xiàn)象進行合理解釋,難以根植于教學實踐之中。為此,本研究試圖通過對學生體育學習中的身體練習體驗進行分析,探討體育學習的價值,為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體育學科的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1 身體練習體驗是體育學習基本性質(zhì)的歸屬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體驗”一詞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關(guān)鍵詞,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新興研究領(lǐng)域。美國學者D·A·庫伯[1]在總結(jié)杜威、勒溫、皮亞杰等人學習理論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體驗學習。”但這種體驗學習理論是針對文化知識學科,將身體作為一種認知工具來認識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涉及到了人格品質(zhì)的形成等方面。由于體育課程教學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構(gòu)成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身體練習存在方式,形成了體育學習現(xiàn)象的基本形式,進而形成了體育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和手段。身體練習的過程是一個由不斷的身體刺激與反應(yīng)所組成的“身體的體驗”過程,通過身體這個認知工具,感知身體動作的身體姿勢、練習軌跡、練習負荷的性質(zhì),思考與其他事物間存在的各種上下、左右、前后、大小、勝負、平等、互助的關(guān)系等。
1.1 身體練習體驗是體育學習的一種行為表現(xiàn)
體育學習的行為可以看作是一種形式或者結(jié)構(gòu)。這種形式是學生聽講解、看示范、模仿動作、動作練習、糾錯反思、自主練習、實踐運用、練習評價等過程;這種結(jié)構(gòu)對學習的場地器材和周圍情境等學習環(huán)境是敞開的,與環(huán)境形成相互制約的關(guān)系。“身體的每個動作都是意識和肉體的交織,都是身體與其生存環(huán)境的交織”[2]。在思考學生體育學習的行為時,不能單純地從人的行為本身來分析,要考慮學生所處的學習環(huán)境。“任何一種行為的結(jié)構(gòu)都是由觀念和存在結(jié)合而成的,意識其實也是在身體中形成的特殊結(jié)構(gòu)”[3]。特別重要的是只有在意識存在的前提下,行為才具有結(jié)構(gòu)的特征,才能把意識和行為整合在一起,將兩者看成了互相促進的整體,這樣才能理性地分析與判斷學生體育學習的行為表現(xiàn)。
學生體育學習的整個過程,是在自己、同伴、教師、場地器材等所形成的環(huán)境下,在不斷重復(fù)的身體練習過程中存在。這種以身體練習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體育學習行為現(xiàn)象,是以身體動作為行為表現(xiàn)方式存在的。身體動作是構(gòu)成身體練習的基本單位,是體育學習內(nèi)容的起始點,是人體的基本功能,滲透在人類各種各樣的行為之中,是促進人身心發(fā)展的載體,是人的生命存在與發(fā)展的基本手段。從學生體育學習的行為構(gòu)成來看,不管是單一的身體動作,還是由多個身體動作形成的組合動作,不管是復(fù)雜與簡單的行為,還是精細與粗略的行為,都是以特定的身體動作來運行,進而形成身體練習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構(gòu)成體育學習活動的現(xiàn)實,以體現(xiàn)體育學習活動過程的存在。因此,當由身體動作組成相應(yīng)的身體練習時,身體練習便綜合各種身體動作的特性和功能,在一定目的任務(wù)要求之下,遵循學習環(huán)境條件,按一定的身體姿勢、練習軌跡、練習負荷等進行身體練習活動。這是一種身體練習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體育學習的一種行為表現(xiàn)。
1.2 身體練習體驗是體育學習的一種認知活動
學生體育學習的認知是指認識體育學習活動的過程,是對作用于學生的感覺器官的體育學習活動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包括對體育學習活動的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由于體育學習特有的身體練習方式,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行為方式和認知取向有別于其它文化學科,形成了體育學習的“主要通過人體本體感覺形成的運動性認知”[4]。學生如何用自己的身體動作把當前所認知的動作技術(shù)表現(xiàn)出來,需要借助于身體這一特殊的認知工具,通過人體本體感覺,對多次重復(fù)的動作練習刺激與身體反應(yīng)之間的聯(lián)結(jié)進行加工處理,以完成對身體動作的認知,形成初步的身體練習體驗。
身體練習體驗不是簡單的身體練習重復(fù),而是通過身體來認識身體動作、形成技能、掌握方法的認知過程,至少有這樣幾方面的作用:第一,修正初始感知,對初步感知到的身體動作進行修正,通過身體練習體驗來驗證感知到的動作技術(shù)是否符合要求。第二,形成動作記憶,對身體動作技術(shù)的記憶只有通過自身的身體進行全方位的感知,通過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才能使人體的本體感覺成為記憶。第三,深化學習理解,體育學習是通過身體練習來完成學習任務(wù)的,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運動技能、知識技能的形成,知識和方法的掌握,人格品質(zhì)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對當前所學內(nèi)容進行豐富的想象,并進行正確的思維,形成適宜的體育學習思維方式。完成這種體育學習認知過程是以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為前提,這種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不是單純的身體動作按照一定的身體姿勢、練習軌跡、練習負荷等進行的動作重復(fù),而是通過身體練習對身體動作的一種認知活動,以形成不同的身體練習體驗,完成對體育學習活動的認知。
1.3 身體練習體驗是體育學習的一種心理感受
對于體育學習的身體練習體驗過程來說,學會一個身體動作,掌握多個身體動作組合而形成的動作技能,利用動作技能進行有目的的身體練習,都會依據(jù)身體動作的性質(zhì)形成一定的終結(jié)點,會形成相應(yīng)的學習結(jié)果,這種結(jié)果不僅僅是學會和掌握一定技術(shù)和技能、知識與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種身體練習過程體驗的心理感受,不同的心理感受將影響體育學習任務(wù)的完成與學習進一步深化。完成動作技術(shù)、技能和方法學習的身體練習體驗,是伴隨心理感受與情緒體驗的身體練習過程,每一次身體動作練習的完成,都有一次相應(yīng)的身體體驗,多次不同的身體練習體驗,形成了相應(yīng)的心理感受,正是這種心理感受,形成了左右身體練習體驗進一步發(fā)展的原始動力。
首先,學習一個新的身體動作之初,學生需要獲得關(guān)于該身體動作的相關(guān)知識、基本要求、操作要點等,并在大腦中形成相應(yīng)的動作表象,這是身體動作學習的初始認知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感受主要是注意和記憶較為緊張,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都比較僵硬,各種身體動作比較遲緩,雖然能完成動作,但不穩(wěn)定、不協(xié)調(diào),易出現(xiàn)錯誤和多余動作,形成對體育學習的“想學”、“不想學”、“易學”、“難學”、“可以掌握”、“很難掌握”等積極與消極的心理感受。其次,當對身體動作進行初始認知形成動作表象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強化了身體練習對人體的刺激,形成了動作刺激與身體反映之間相對穩(wěn)定的操作聯(lián)結(jié)。此時的心理感受已將注意力由動作認知轉(zhuǎn)向動作操作,注意和記憶的緊張度有所緩和,可以放心地進行身體動作練習。同時會出現(xiàn)“學得很開心”、“學得好無聊”、“有用不完的力”、“身體感覺不好”等積極與消極的心理感受。第三,身體動作形成操作聯(lián)結(jié)后,將進入身體動作學習的練習自控階段。身體動作學習進入這一階段時,身體動作在時間和空間上已聯(lián)合成一個相對固定的有機整體,動作之間相互協(xié)調(diào),只要刺激出現(xiàn)便可自動、熟練完成身體動作。同時也會相應(yīng)地出現(xiàn)“我學會了”、“怎么練也不會”、“動作完成得好”、“動作難以完成”、“想多做練習”,“練得越少越好”等積極與消極的心理感受。
2 身體練習體驗是體育學習思維方式的表現(xiàn)
2.1 身體練習體驗活動核心是體驗性思維方式
“常識、科學和哲學,是人類把握世界的3種基本方式”[5]。由此構(gòu)成了人類認識世界的3種思維方式,也就是“常識形成體驗性思維方式、科學形成科學性思維方式,哲學形成反思性思維方式”[6]。就學生體育學習活動而言,體驗性思維方式把握學習活動的表象以及個別的規(guī)定性,并通過身體練習體驗的拓展,綜合學習活動中的各種身體練習的動作技術(shù)規(guī)范,實現(xiàn)學習過程的知識、技能、方法的理性抽象,并在理性層面上構(gòu)建體育學習,進而超越學習的具體規(guī)定性,在哲學層面上反思學習與應(yīng)用的關(guān)系,為體育學習在思想上把握學習提供依據(jù)和原則,即為體育學習提供把握學習活動的意義和價值上的邏輯關(guān)系,進一步上升到科學性和反思性思維。在整個思維過程中,體驗性思維方式主導學習活動的存在。從功能上講,體驗性思維方式深刻地控制著學生對體育學習活動存在的選擇、整理、評價等過程。體驗性學習思維方式使學生有選擇地接受有關(guān)學習活動存在的信息,并用一定的知識、技能、方法去同化和整理這些信息,將學習的存在方式轉(zhuǎn)換為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由此判斷學習活動對自己的存在和發(fā)展的價值與意義。
2.2 體驗性思維方式通過身體練習行為來表現(xiàn)
學生體育學習的基本行為和認知取向構(gòu)成了學習方式,其核心是思維方式,有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就有相應(yīng)的行為方式。在體育學習活動中,各種學習目標的達成,必須以身體練習為載體,在一定思維方式的主導下,完成相應(yīng)的學習任務(wù),與此同時,一切身體練習現(xiàn)象的存在反映了相應(yīng)的思維方式。首先,學生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學習思維方式開展以身體練習為主的學習活動,在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同時,以身體練習為載體,將人格品質(zhì)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的培養(yǎng)植入其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適應(yīng)社會的需要。有何種學習思維方式,就有何種學習行為方式。不同的體育學習思維方式構(gòu)建不同的關(guān)于學習活動存在的圖景,從而使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行為方式。再者,由于學習行為方式必須考慮體育教學場地器材與情境,思量如何因人因時因地開展學習活動,因而,場地器械與情境的生成性會檢驗和修正學習的行為方式,從而促進學習思維方式的改變,提升學習思維方式指導學習行為方式的有效性,使學習思維方式和學習行為方式達到更大程度的統(tǒng)一。因此,體驗性思維方式指導和支配著體育學習的行為方式,并檢驗和發(fā)展體育學習的思維方式。
2.3 身體練習行為需要體驗性思維方式控制
任何一種學習行為都有思維,思維的生成必有一定的方式,不同的思維方式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結(jié)果。要有理想的體育學習結(jié)果,需要正確的體育學習思維方式,合理地對身體練習行為進行控制。任何一種思維方式都有控制的問題,只有對體育思維進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形成正確的體育學習思維方式。對于體育學習而言,學生對身體練習體驗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和現(xiàn)象,在進行分析、綜合、推理、判斷時,要在體育概念的基礎(chǔ)上,使用正確的體育概念用語。這樣體育學習的基本行為和認知取向才能控制在體育思維的定界之內(nèi),才能在身體練習體驗過程中,認同學習的目標,體驗學習的過程,領(lǐng)悟?qū)W習的價值和意義,使“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動作技能到運動技能”、“運動技能到知識技能”的運行合理而有序,不至于失控。在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體育學習的指導,應(yīng)規(guī)范與體育相關(guān)的“運動”、“競技”、“娛樂”、“健身”、“健康”等名詞概念。從眾多的身體運動素材中,選擇對促進人的身體發(fā)展和完善有積極作用的身體運動內(nèi)容,將競技和娛樂的方法和形式作為手段,通過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運動技能、知識技能的身體練習體驗,形成適用于健身、競技、娛樂應(yīng)用所需要的思維方式及知識、技能和方法,達到促進身體發(fā)展和完善,獲得健康的目的。
3 身體練習體驗是體育學習層次聯(lián)結(jié)的主線
身體練習體驗普遍存在于各種各樣的體育學習之中,這是一個從低到高層次遞進過程。首先,在相應(yīng)的身體動作技術(shù)規(guī)范的知識作為基礎(chǔ)的前提之下,按一定目的任務(wù)和要求進行多次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達到能夠熟練完成動作的程度,便形成了這個身體動作的動作技能。接著,按一定的目的任務(wù)和要求,將不同的動作技能組合在一起,使其功能成為一個整體,并以相應(yīng)身體運動知識為基礎(chǔ),即形成某一種類型的身體動作組合,如以乒乓球、游泳等運動項目知識為基礎(chǔ),進行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形成運動技能。最后,“在某種運動技能的基礎(chǔ)上,將一定功能性需要的知識,如健身、競技、娛樂等知識為基礎(chǔ),將其相應(yīng)的知識融入某一運動技能之中進行不斷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才能形成相應(yīng)的知識技能,為健身、競技、娛樂服務(wù)”[7]。在從身體動作到知識技能的遞進過程中,以身體練習體驗作為主線,將不同的體育學習層次進行聯(lián)結(jié),以良好的身體練習體驗為學習的原始動力,完成從動作技能學習的基本層次到知識技能學習的最高層次之間的聯(lián)結(jié)。
3.1 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是體育的符號學習
身體動作是體育學習的基礎(chǔ),也是身體練習的基本單位。身體動作在一定動作技術(shù)知識的基礎(chǔ)上,按動作的身體姿勢、完成動作的練習軌跡、形成動作技能所需要的練習負荷,進行反復(fù)的身體練習形成動作技能,獲得相應(yīng)的身體練習體驗。在這一體育學習過程中,身體動作是符號的形式,身體練習是符號的表達,將身體姿勢、練習軌跡、練習負荷作為符號系統(tǒng),形成動作技能的動作圖式。“一項動作技能可能包含一套動作圖式”[8]。作為特定的符號來形成動作技能記憶,故稱之“動作技能——符號學習”。這是體育學習的初始階段,是身體動作技術(shù)學習、技能形成、知識和方法掌握的起點。如幼兒園、小學低中年級學生的體育學習主要屬于這一層次。身體動作作為人類認識的成果,任何身體動作所組成的身體練習,都是以一個接一個的特定身體動作符號作為表現(xiàn)形式,通過人的運動認知活動變?yōu)槟鼙桓兄模⑼ㄟ^身體練習體驗來體現(xiàn)的行為活動。體育學習中身體練習的技術(shù)動作,“是一種操作形態(tài)的知識”[9]。作為“動作技能—符號學習”的體育學習基礎(chǔ)層次,通過身體練習體驗這條主線,將身體動作變?yōu)閯幼骷寄堋_@一體育學習層次只能表明,獲得了從身體動作經(jīng)身體練習體驗形成動作技能本身所具有的操作性知識。這是因為動作技能的形成是對身體動作練習的總結(jié)和概括,也是這一階段性身體練習體驗過程的經(jīng)歷歸結(jié)。
3.2 從動作技能到運動技能是體育的邏輯學習
通過身體練習體驗形成動作技能,這僅是體育學習的基本層次。體育學習要求進一步發(fā)展與上升,需要將某一類型的多個動作技能,按一定身體運動的邏輯關(guān)系,在相應(yīng)的運動技術(shù)動作聯(lián)結(jié)知識的基礎(chǔ)上,形成身體練習的多個身體動作組合,進行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而形成運動技能。從動作技能到運動技能的身體練習體驗,不僅僅是將動作技能變成運動技能的主要手段,還是身體練習的一種導向,以確保身體練習朝向運動技能形成。在從動作技能到運動技能的身體練習體驗中,是以各種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動作技能之間的邏輯順序而形成記憶,并在身體練習體驗中領(lǐng)悟運動技能的價值。因此,可將這一體育學習層次稱為“運動技能——邏輯學習”,是體育學習的提高階段,是身體練習體驗的深化。如小學高年級、初中學生的體育學習主要屬于這一層次。運動技能相對于動作技能來說,功能較為突出、特征非常明顯、價值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如果沒有這一體育學習的提高階段,通過身體練習體驗所形成的動作技能不可能內(nèi)化,難以認識到運動技能的價值,只能作為一種單純的身體動作符號存在,很難與其它相關(guān)的身體動作和動作技能形成相應(yīng)的聯(lián)系,上升到運動技能。
3.3 從運動技能到知識技能是體育的意義學習
運動技能的存在有多種功能與價值,但還不能被學生恰當?shù)貞?yīng)用于實際需要之中,只有當學生認識到某種運動技能對自身生命的發(fā)展與完善具有一定意義時,才能較好地將這種運動技能變成自己的一種實用技能。因此,運動技能仍然需要進一步提升,通過身體練習體驗,將運動技能上升到知識技能。這是體育學習的“知識技能——意義學習”階段,是體育學習的最高層次,以對這種身體練習的價值和意義的領(lǐng)悟與理解作為特征。如高中、大學學生的體育學習主要屬于這一層次。這是身體練習體驗的擴展,是將多種運動技能進行組合,在一定的目的任務(wù)要求下,以健身、競技、娛樂的相關(guān)知識為基礎(chǔ)進行反復(fù)的身體練習體驗而形成知識技能。體育學習的意義是發(fā)展學生的身體,促進生命的發(fā)展和完善,使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體現(xiàn)在強化體能、增強體質(zhì)、促進健康的狀態(tài)及良好人格品質(zhì)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的形成等方面。也由此形成了身體練習體驗與人的發(fā)展之間的一種價值關(guān)系。由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運動技能、知識技能的種種身體練習是人類共同認識的成果,蘊含著對人的思想、情感、價值觀乃至整個精神世界具有啟迪作用的普適性意義和價值,這種身體練習所形成的體驗,具有普適性價值和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義,使學生通過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體育學習,建立體育價值觀成為可能。
4 身體練習體驗為體育學習研究提供新視野
學生體育學習的行為是一種象征形式的身體動作練習行為,這種象征形式的行為是以學生的身體練習體驗為基礎(chǔ)的,指向生命發(fā)展和完善意義的,通過身體動作符號、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邏輯、運動技能對發(fā)展身體的價值等來體現(xiàn)這種意義的行為。在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再到運動技能、知識技能的身體練習中,不管是技術(shù)和技能的掌握,還是知識和方法的學習,都是經(jīng)由身體練習體驗的過程來完成。身體練習體驗核心是體驗性思維方式,決定著身體動作練習行為的存在,以具體的身體練習活動進行表現(xiàn),經(jīng)對身體動作的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由此形成身體練習體驗。這種體驗有積極,也有消極的,但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身體練習體驗,都會影響體育學習的生成與發(fā)展。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由于我們對體育的認識不夠,體育思維的混亂,體育教學理論的貧乏,對學生體育學習的深層問題認識不清,特別是在“競技”、“運動”的思維方式里,以“運動技術(shù)學習”為中心,導致體育學習只關(guān)注對運動技術(shù)、技能、知識、方法的掌握,而忽視了體育學習的特殊性,對體育學習的身體練習體驗涉及不深,致使我們的體育教學長期停留在追求功利的表面活動,不能從學生身體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出發(fā),獲得良好的身體練習體驗。學生由于沒有獲得積極的身體練習體驗,形成苦悶、苦澀、無聊、無用、難學、難受等消極的身體練習體驗,進而使體育學習無法獲得相應(yīng)的技術(shù)和技能、知識和方法,更無法認識體育的價值、領(lǐng)悟體育的意義,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最終使得我們的體育教學長期處在低質(zhì)量的狀態(tài)中循環(huán)。
身體練習體驗為體育教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其一,身體練習作為體育課程的主要手段,對身體練習的研究并不深入,對構(gòu)成身體練習的基本單位,身體練習的結(jié)構(gòu)與運行機制,身體練習對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功能和作用的機理都不夠清晰。體育課程改革和發(fā)展需要對身體練習體驗的諸多問題進行研究。其次,身體作為體育學習的認識工具,同時又是體育學習需要發(fā)展和完善對象。因此,身體是體育學習的載體和根本,體育學習的身體練習體驗是身體的實踐形式之一。要研究身體練習在體育學習中的規(guī)律,就必須充分認識身體練習體驗。只有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獲得積極的身體練習體驗,才能使體育學習達到最高的“知識技能——意義學習”層次。其三,身體練習體驗的本體是人的身體,只有在哲學中尋找到身體的適當位置,才能分析和探討身體練習體驗與體育學習的特殊關(guān)系,才能將學校體育課程的學習活動在人的發(fā)展中找到其清晰的位置。對此,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的哲學思想為體育學習研究提供很好的哲學基礎(chǔ)——“‘身體的體驗’強調(diào)身體、體驗在認知哲學中的重要地位,身體體驗的行為是回到生命自身的體驗,身體體驗的知覺是回到主體間性的體驗,身體體驗的看與觸是回到主客無分的原初體驗。”[10]人是在世存在的,身體是這種存在的本質(zhì),身體的可交流性和開放性為體育學習的身體練習體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chǔ),是體育學科發(fā)展必須研究的內(nèi)容。因此,身體練習體驗將是體育教學研究的一個新興領(lǐng)域。
參考文獻:
[1] D·A·庫伯. 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源泉[M]. 王燦明,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3.
[2] 馬德浩,季瀏. 體育的身體之維:基于梅洛·龐蒂哲學的思考[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36(4):76-79.
[3] 梅洛·龐蒂. 行為的結(jié)構(gòu)[M]. 楊大春,張堯均,譯.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7-9.
[4] 季瀏,胡增葷. 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 孫正聿. 哲學修養(yǎng)十五講[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53.
[6] 李森,王天平. 論教學方式及其變革的文化機理[J].教育研究,2010(12):66-69.
[7] 鄧若鋒. 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與健身知識技能[J]. 中國學校體育,2012(11):31-34.
[8] 董奇,陶沙. 動作與心理發(fā)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0.
篇9
我認為秋是一個多面體。
秋,不冷不熱,是最理解人們的,我這只流浪狗,獨自從家鄉(xiāng)跑了出來,以前總是在這個季節(jié)玩的最歡,在地下追著被風卷起的樹葉亂跑,有時摔了一跤,弄得滿臉的泥,也是樂此不疲。
我是一顆秋天下的樹。在我看來,秋是善良的,幫我剪頭發(fā),并把我這些枯枝敗葉吹走,給我制造一個潔凈的環(huán)境。有時秋還會和我玩游戲,跟我握手拍拍我的肩。我是果樹,秋天來了,告訴我我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成人,是時候讓他們出去闖蕩了,秋風把我的孩子們的氣味傳遍大地,讓人們撫養(yǎng)我的孩子。
我是秋景下的一片土地,因為多雨我更加強壯。人們對我的飲用水的供應(yīng)也不擔心了。秋天也為我送來了更多更美味的食物,有時也會為我搔搔癢,幫我把身上的雜志清除干凈,所以我認為它是講義氣的。
我是一只小鳥,是一只受了傷的小鳥。因為傷,所以我找不到需要的食物,只能在這坐以待斃。但是秋救了我,給我蓋被子,給我送食物。我康復(fù)了,秋就把我送上天空,讓我和它一起飛翔,讓我承載著對秋的感念飛向遠方。
我是菊,是秋給了我生命力,展現(xiàn)我的魅力。雖然我和春夏冬的孩子一樣嬌艷美麗,但我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就像我的母親一樣,虛心認真。
篇10
紅葉滿山的時節(jié),我應(yīng)云丘山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連水先生之邀,在景區(qū)文化部長閻玉寧先生的陪同下登上了向往已久的云丘山。張連水先生是省人大代表,是從開辦煤焦業(yè)起步的企業(yè)家,他富裕后帶頭轉(zhuǎn)型,率先發(fā)展旅游業(yè),開發(fā)建設(shè)云丘山,成為臨汾企業(yè)界的佼佼者。我來云丘山,一半是為他給我講的優(yōu)美風光所吸引,一半是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沒有想到登臨之后,眼界大開,感慨良多。其山風韻絕佳,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真是一個值得游覽的好景區(qū)。
神奇之山
云丘山風光神奇,首先是其山勢非同尋常。全國的名山大川很多,但是,若要攀登上行,或是一邊懸崖、一邊峭壁,令人心驚膽戰(zhàn);或是兩邊峭壁,令人一路都處在壓抑當中。登云丘山則沒有這樣的感覺,從到達一天門開始,雖然還是一步一步向上攀行,卻是豁然開朗,如同就在山巔之上,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觀。這是因為腳下高高的神龍嶺是一條山脊,沿著山脊蜿蜒向上就可以登上玉皇頂。站在玉皇頂居高臨下,回頭一望,突然發(fā)現(xiàn)腳下走過的道路好像一條騰飛的巨龍。更別說藍天白云,還有滿山滿壑的紅葉映襯,真是人自為峰,丹青難描啊!
這種感受還來自于云丘山獨特的地理位置。云丘山的東面、南面是開闊的平原,平坦的原野鋪展開去一直到了貼近黃河的邊沿。云丘山在這平原上拔地高聳,凌空而起,大有閱盡人間春色的氣概!且不論這氣概超群的高山每日都在迎接旭日,且不論這氣概超群的高山每日都有紫氣東來,僅就那橫亙的雄姿就令人贊嘆不已。如果說綿延的呂梁山是一條巨龍,那么,云丘山就是最南端昂揚的龍頭。龍是高天的驕子,也是大地的神物,更是深海的主宰。龍是水的化身,也是水的靈魂。云丘山這龍頭一伸就可以探入汾河,脖頸一揚就可吸納黃河水。黃河、汾河滋養(yǎng)了這人間巨龍。巨龍騰空而起自然能普降甘霖,澤潤大地,澤潤蒼生!
云丘山所處的晉南大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晉南境內(nèi)的山脈,像中條山、霍山、崇山(塔兒山)等,也都和云丘山一樣,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都和中華民族的生衍繁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在這“龍興之地”,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晉國稱霸,英雄輩出。因此,我對這晉南的山、晉南的水,往往抱著一種敬畏之情。遙想唐朝初年,當河東人王勃站在滕王閣前發(fā)出“人杰地靈”的浩嘆時,就把人和大地、高山的關(guān)系無法分割地交融在一起。因此,站在山巔,我不由感慨萬千――云丘山真是一座誘人的神奇之山!
神話之山
云丘山不光風光神奇,而且文化積淀豐厚,僅民間傳說而言,就是一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寶庫。我在這里聽到了黃金峪的傳說、黃家崖的傳說,聽到了張公背張婆的傳說,還有李世民和箭泉的傳說。這些傳說優(yōu)美動聽,無不告訴人們,行善就是積福,反之,則多行不義必自斃。誰聽了也會陶醉在濃郁的吉祥文化的氛圍當中。不過,我最感興趣的不是傳說,而是關(guān)于昆侖山的神話。
古代,云丘山曾有昆侖山之稱。一說昆侖山,人們就會想到現(xiàn)今青海和新疆的昆侖山。其實,早先的昆侖山絕不是一處,更不是就指青海和新疆一帶的昆侖山。據(jù)史料記載,廣西邕寧縣東北有昆侖山,安徽潛山縣有昆侖山,福建惠安東北有昆侖山,而云丘山也曾稱昆侖山。
賈誼《新書?修正語上》記載,帝堯教化萬民的途中曾去拜見西王母;《竹書紀年》記載,舜九年,西王母來朝;《淮南子》的記載是:“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娥(即嫦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這些記載與民間流行的神話不少是吻合的。
神話說,在堯那個時候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天下大旱。據(jù)說,大旱的原因是天空一下出了十個太陽。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大地上很難找到什么能吃的東西,不少人因饑餓而死。堯王急得憂心如焚,如坐針氈,跪在地上朝高天禱告。天帝聽到了,就派神射手后羿下凡射日。后羿帶著妻子來到人間,挽弓搭箭,射掉一個太陽,天空涼了好多。后羿更為帶勁,射了一箭又一箭,太陽掉下一個又一個。眼看天上只剩下一個太陽了,他又要拔箭去射,帝堯慌忙將他攔住,留個太陽還有用呀!就這么,天上只剩下一個太陽,后羿為民除了大害。
是日,后羿和妻子嫦娥返回天宮,人們熱情相送。誰會想到他和妻子竟被拒之天宮門外。原來,那些太陽都是東方天帝的兒子。兒子死了,怎不心疼?這東方天帝專管天門,后羿遭受報復(fù)也就在所難免。他無可奈何,只好和妻子定居在人間。他不忍心嫦娥像凡人那樣生活、死去,就去西王母那兒求取長生不老丹藥。西王母在哪里?就在昆侖山。到底是哪座昆侖山?按照當時的情形,應(yīng)該就是云丘山。因而,后羿就在這里求到了丹藥。
這么說絕不是主觀臆想,而是根據(jù)史料推斷得來的。在先祖的眼里,大凡高巍的山脈都堪稱昆侖山,恰如《山海經(jīng)》所說:“昆侖者,高山皆得名之。”不僅如此,先祖還把昆侖山看作大地的中央。這一點在多種史書中都可以看到,《書括地象》記載:“地中央曰昆侖”;《藝文類聚》也曾轉(zhuǎn)引《龍魚河圖》中的話:“昆侖山,天中柱也”。如此看來,很早的時候,昆侖山不僅是高巍的山脈,而且是先祖眼中的中央之山。
用這樣的尺度丈量,古人所說的昆侖山非云丘山莫屬了。顯而易見,帝堯見西王母也好,西王母見舜也好,即使射日英雄后羿向西王母求取仙藥也好,他們要去的昆侖山就是時下的云丘山,而絕不會舍近求遠,跋山涉水,費盡千辛萬苦去荒渺的青海、新疆一帶。
云丘山真是一座美妙的神話之山!
神圣之山
云丘山悠久的歷史形成了大量遺存。它早在宋代就是北國道教圣地,坐臥在山間的五龍宮、八寶宮至今仍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若是登山,一路上行可以看到巧借懸崖而建的玉蓮洞,崔巍在山巒的祖師頂,還有高聳在險峰的玉皇頂。這里不僅是道教圣地,也是佛教圣地,在群峰之中隱藏著一座多寶靈巖寺,古老的廟宇顯示著文化的交融和諧。如果僅是這些古跡,也就是宗教文化的痕跡,可貴的是云丘山還有紀念李世民大戰(zhàn)劉武周,收復(fù)河東大地的廟宇――秦王廟。廟宇雖然不大,卻把一段歷史收藏到了今天。
不過,最為吸引我的是云丘山的制高點元大陣,自古以來人們都說羲和在這里觀察天象。這讓我崇敬不已。原因在于,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古堯都就在襄汾縣的陶寺,而這里正是“中國”的源頭。尤其是2009年,中國社科院陶寺考古隊和“陶寺史前天文臺考古天文學研究”項目組的同志,利用陶寺遺址出土的“圭表”復(fù)制品測量日影獲得成功,證明古平陽就是上古時期的大地之中。帝堯在這里建都立國天經(jīng)地義。當然,帝堯之所以能在此立國,一個根本的原因是他觀天測時,欽定歷法,推進了農(nóng)耕文明,而為他觀天測時的就是羲和。
羲和觀天測時,離不開一個制高點。云丘山突兀而起,險峻挺拔,勢若頂天立地的支柱,在這里觀察日出日落毫無遮擋,無疑是觀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運行軌跡的最佳位置。何況這里距帝堯都城平陽近在咫尺,來往會商也很容易。羲和就待在這里,晝觀太陽運行,夜覽星月交輝,一天一天將觀測到的情形積累起來。當他領(lǐng)悟了天體出現(xiàn)和隱沒的奧秘,再回到都城告知帝堯,共同商量。于是,中國最為古老的歷法誕生了。繼而,再經(jīng)過當時的中央機構(gòu)出去,這不就是《尚書?堯典》記載的“敬授民時”嗎?
由此,再聯(lián)想到陶寺遺址出土的古觀象臺,就更為認可了羲和在云丘山上觀天測時的說法。在某種意義上說,云丘山的傳說完善了帝堯觀測天象、敬授民時的依據(jù)。而陶寺遺址的那座觀象臺是對羲和研究成果的利用,也是時節(jié)的觀測臺,就像是現(xiàn)今的國家氣象臺一樣。對于傳說,許多人不作依憑,甚至不屑一顧。然而,云丘山這觀測天象的說法卻不可忽略。有意思的是,這里不僅有傳說,還有對傳說的佐證,山麓下的稷山縣東社村居然還有羲和的故鄉(xiāng),那里還有安葬他的墳?zāi)埂S浀蒙鲜兰o九十年代初我在稷山擔任縣委書記時,曾翻閱過清代編印的《稷山縣志》,那上面就有“稷山八景”之一“羲陵夕照”的記載。這故鄉(xiāng)、這墳?zāi)梗隙ú皇菬o源之水,它和云丘山巔觀天的元大陣正好形成一個羲和人生的完整軌跡。這自然也是對帝堯時期誕生歷法的一個詮釋。如此說來,云丘山真是一座不可輕視的山脈,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應(yīng)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想,上古的神話和傳說,都反映了原始氏族社會人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可以說是探究中華文明起源的一面面鏡子。因此,登上這古老的云丘山,就像是登上了歷史的峰巔,站到了上古洞明天地的前沿,敞開胸襟,就能感受和捕捉到先祖神圣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