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紅葉范文

時間:2023-04-06 12:1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遠山紅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美似畫的水滿鄉營地

5個小時的車程,到達五指山下的水滿鄉時,天已快黑。五指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李局長親自帶隊與我們會合,一同前往水滿鄉保護站。

隊伍很壯大,除了騷家的驢們,還有五指山地區的護林員、十幾位來自瓊州大學的師生以及眾多媒體記者。這才明白,原來此行不只是一次單純的戶外活動,而是為慶祝五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26周年舉辦的一次倡導環境保護的活動。

整理行裝,出發前往第一晚的露營地。走著走著天已全黑,開了頭燈走在山路上,不時有開著摩托車的護林員從身邊經過,大包小包運送著各種物資到保護站。1個多小時后,到達露營地,天已全黑,看不清營地的全貌,隱約感覺這塊草場很大很寬敞。

對我這個出門不算多的半新驢來說,趕緊搭好帳篷做飯吃是緊要事,因為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叫了。煮飯炒了個蒜苔炒臘肉,跟著一群驢友搭伙吃飯,烏雞湯、涼拌木耳……菜品倒是五花八門,頗為豐盛。風云殘卷之后,那邊頭驢騷媽在吆喝大家去看當地村民特地排演的歌舞晚會去了。于是帶著小板凳,坐在尼龍紙鋪起的簡易舞臺邊,看黎苗帥男靚女們翩翩起舞,感嘆在大山中還能有吃有喝還有晚會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唱罷跳罷,酒還沒喝到盡興處的幾位驢友又聚在一起喝酒侃大山,非要扛到晚上的11點11分才肯鉆入帳篷睡覺,美其名曰“響應世紀光棍節”。

在大山的環抱中進入夢鄉,第二天一早醒來,鉆出帳篷,深呼吸一口山里的清新空氣,放眼一望,才發現原來露營地很美很美:晨霧輕罩中,寬敞平坦的草場隨處可見拔挺秀麗的大樹,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著草,仿佛一張水墨山水畫般,只是不知覺自己也在這畫中。

早8點,填飽肚子收拾完畢,薄霧也已經散去,陽光普照山頭,放眼望去,心中小納悶了一會――不見漫山的紅葉啊,騷媽在來之前可是做足了噱頭說帶我們看紅葉的。這時旁邊有位驢友似乎猜出了我的心思,插口說,紅葉估計都藏在山里害羞呢,想要看紅葉,得到深山處找。

水滿-仕階穿越馬不停蹄

第二天的活動,是從水滿鄉穿越到仕階村。這一條路,據說在沒有當地護林員帶領下,還幾乎沒有驢友能成功穿越。而在出發前,五指山保護區管理局還特意舉辦了一個有意義的活動,那就是所有參加首屆五指山紅葉節的人員共同宣誓簽名,保護五指山的環境,愛護這里的一草一木,環保從我做起。

隨后,騷家驢們又打頭炮,向位于瓊中縣上安鄉的仕階村進發。一開始是一段上山路,很陡,而且滿地都是山螞蟥,一落腳螞蟥就“嗖嗖”地往鞋幫、腿肚上爬,膽小一點的女孩一會兒尖叫,一會兒又停下來去扯爬上腳的螞蟥。這時領頭的騷媽發話了,說“這一帶山螞蟥太多了,抓也沒用,還不如趕緊走。”于是,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心想給螞蟥吸點血也死不了,就不去理會有多少根螞蟥爬上了腳,跟著隊伍一口氣登到山頂,那個累啊,真想把包里的東西給減減負。而騷媽手微微一抬,看看表說,我們只抬升了300米的高度,下山的路還長著呢。

大隊伍稍作休息,補充了點干糧后,又開始了瘋狂的下山路。依然還是陡峭,稍不留神就會踩滑滾下山崖,抱著棵樹就像救命稻草一般。當然我這小樣也滑了兩跤,后來干脆一到陡滑處,就一屁股蹲下來,降低重心往下蹭,到營地后褲子上都是泥。而趕路時只顧留心腳下去了,都來不及探尋哪里有紅葉,只知道在熱帶雨林中穿行、穿行、再穿行……當然,路上我們也會苦中作樂。同行的小分隊在陡峭的下山路上還唱起了紅歌,深山中,估計只有花鳥蛇蟲才是我們熱心的聽眾吧。而此行要命的是,騷媽都沒怎么讓隊伍休息,他老人家一路狂飆都見不著影子,結果以前大約要走8個小時的路程硬是被我們6個小時走完,后來害聽聞有位熱心驢友因帶吃的用的行裝過重,以致雙腿抽筋落在了最后,差點爆掉,是為笑談。

下午3點多,穿越成功,到達仕階保護站。卸下登山包,渾身像散了架一樣。緩過勁來之后,照例還是搭帳篷做飯吃,11月的天里,我竟還鼓起勇氣到山里冰涼的河水里洗了個頭泡了個澡……

晚上,又是一場歌舞升平。當地的熱心村民、瓊州大學的師生們輪番上場,好不熱鬧。五指山保護區工作人員合唱的一首《我是五指山人》,激情澎湃。騷家的驢們也沒閑著,繼續上演在大巴車上臨時排練的兩首革命歌曲――《我愛五指山 我愛萬泉河》和《我的祖國》,大旗揮揚,盡興而跳,對山歌、大合唱,和當地百姓打成一片。那一夜,估計是仕階保護站最熱鬧的一個晚上吧。

跋山涉水尋萬泉河之源

第三天早上6點,天剛蒙蒙亮,隔壁一起得比雞早的大老爺們一頓大聲吆喝,把所有的人都給叫醒起來了。當天的主題是輕裝出發,探尋萬泉河的源頭。

睡不到自然醒,只好起身。洗刷完畢,我在河邊的石橋上煮了碗面吃,抬頭一看,半透明的圓月還掛在五指山的二峰上,薄霧縈繞山頭,頓覺只有山間的歲月才是靜好。

8點半,收拾完畢,隊伍出發,去揭開萬泉河之源的神秘面紗。別以為輕裝上陣就很容易,山路依然陡峭,全是靠前面的護林員一刀一刀開辟出來的新路,手腳并用地爬啊爬。而我之前一天磨破皮的右腳后跟很不爭氣,那個痛啊,鉆心的。后來還不小心踩到了水里,右鞋灌滿了水都可以養魚了。不過幸運的是,此行有一處馬蜂窩,我們經過時還沒驚動它們,可走在后面的一批護林員就有被蟄到了,立馬送下山治療。

跋山涉水,大約1個多小時后,似從天而降的萬泉河之源躍入眼前。興奮勁掩蓋了疲累,大家又是歡呼又是拍照的,有的驢還蹦到瀑布潭里暢游一番,說難得到此一游啊!而后聽很多護林員說,他們也才第一次得以目睹萬泉河之源的風采,這也是萬泉河之源第一次被這么多世人目睹,自豪感頓時榮升。再細觀層疊的瀑布奔流直下,濺起歡快的水花,滿眼都是醉人的綠,感嘆最美的風景,還真是要付出艱辛才能品賞得到的啊!

篇2

關鍵詞:道路受損軟弱土層大面積回填

中圖分類號: U41 文獻標識碼: A

工程概況

紅沙高新產業基地配套道路一期工程包含一號路和二號路,道路工程全線按照設計速度40km/h城市主干道標準設計,道路工程全線總長5.996km,具體情況如下:一號路起于虹嶺路一汽大眾汽車規劃主機廠西側,路線呈南北走向,沿羅扒崗涌向北延伸,終于羅扒崗涌與大欖涌交界處,路線全長1.248km 、雙向4 車道,寬26m ;二號路東段采用分離式路基,路線起于111鄉道連接線交叉口,沿規劃的大欖涌一河兩岸布線,呈東西走向,下穿佛山一環跨大欖涌橋后,繼續沿大欖涌向西延伸,終于羅扒崗涌與大欖涌交匯處,采用雙向4 車道、分離式路基寬30m,其中南線全長1.923km,北線全長1.914km;二號路西段東起于扒崗涌與大欖涌交匯處,沿大欖涌南岸向西延伸,終于規劃本田路,雙向4車道,寬30m。道路于2013年2月份基本修筑完成,但由于綠化、路燈等未完成,故暫時沒通車。2013年3月份,道路邊堆土,經歷幾次降雨后,二號路局部路段(2DNK0+057~2DNK0+175、2DNK0+268~2DNK0+360、2DBK0+241~2DBK0+369、2DNK0+676~2DNK0+900)相繼出現了道路開裂、河邊擋土墻傾斜等損壞現象,裂縫寬度達30cm,人行道局部沉降達15cm。

工程地質特征

道路受損后,進行地質勘察,場內的巖土層主要由第四系填筑土層(Qme)、第四系沖積層(Qal)及古近系(E)基巖土層,詳細情況如下(見表1):

表1各受損路段巖土層列表

⑴填筑土:層厚2~4.5m,土層呈灰色,紅褐色,稍濕~飽和,已壓實,均為新近填土,2DNK0+676~2DNK0+900現已開挖至高程0.8m處,主要由碎石米組成,其下為粘性土夾砂。其他路段頂部一般都有約40cm的瀝青砼面層,其下是人工回填的粘性土夾砂。

⑵淤泥質土:層厚3~9.5m,土層呈深灰色、灰黑色,飽和,流塑,含較多腐殖質,質軟,味臭。

⑶粉質粘土:層厚4.6~6.5m,土層呈灰黃色、黃棕色,飽和,可塑,含較多砂礫,粘性較差。

⑷粉砂:層厚2.2m,土層呈灰白色,飽和,松散-稍密,含大量細粒土及少量細砂,分選性較差。

⑸中砂、礫砂:層厚2.1~4.0m,土層呈灰黃色、黃棕色,飽和,礫砂密實,中砂松散-稍密,含大量細粒土,分選性較差。

⑹淤泥質土:層厚7.0m,土層呈深灰色、灰黑色,飽和,流塑,質軟,局部稍固結。

⑺粉質粘土:層厚2.5m,土層呈青灰色,飽和,軟-可塑,頂部含較多砂,粘性較差,底部很粘。

⑻強風化巖:揭示層厚1.5~6.9m,巖石呈紅褐色,巖性主要為泥巖,局部夾粉砂質泥巖,巖質松軟,原巖風化劇烈,巖芯呈半巖半土狀,吸水軟化。

⑼中風化巖:揭示層厚2.1~3.4m,巖石呈紅褐色,灰色,青灰色,巖性主要為泥巖,局部夾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細砂巖等,巖質較軟,泥巖呈薄-中厚層狀,裂隙稍發育,巖芯呈柱狀,局部機械破碎呈碎塊狀。風化不均,中間往往夾強風化巖。

水文地質概況

場區所在區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暖潮濕,春夏多雨,秋冬干旱,勘察期間測得地下水位埋深在0.40米至2.50m之間。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沖淤積層中賦存的孔隙水,含水層主要有第⑴層填土層和第⑷、⑸層砂層,第⑴層屬孔隙潛水;第⑷、⑸層砂層屬第四系孔隙水,厚度較大,連續性較好,含水量較豐富,其上覆蓋有一定厚度的相對隔水層,具一定的承壓性。

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及附近河涌的側向補給,排泄以蒸發和向河涌滲流為主。場地地下水位于Ⅱ類環境中,滲透等級為A類。

道路受損原因分析

1、受損路段,河涌整治時,局部改道,因此該段路基座落在原河道灘地或河道上,第⑵層淤泥質土厚度大,路堤填高約3m,雖然路基下為CFG樁復合地基,但沿側大面積場地填土時,沒有對厚層的淤泥軟弱地基做進一步的加固處理,淤泥質土層的抗剪能力沒有得到改善,高位填土使軟弱土層向四周擠壓,產生水平推力和部分隆起力,使淤泥質土層產生滑移變形,進而導致道路損壞。

2、降雨加大了路側場地填土的比重,土體的正向壓力加速了對路基的水平推力和隆起。同時降雨使地下水位上升,降低了路基土的有效應力。

3、河涌整治工程中,河底清淤,亦加速了路堤的移動。

總之,道路在降雨、河涌清淤、軟弱路基、及大面積堆土等各不利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出現了開裂、錯位損壞。

處理建議

對已毀路段采用適當的固路護堤措施,對損壞道路路基及其相鄰段的淤泥質土層做深層加固、固結處理,對路側的建筑物及其地基處理應有一定的保護路堤措施,同時加強對軟基進行綜合監測,以服務于后續的工程施工。

結束語

篇3

天邊的一輪新月空明,繁星萬點,夜暮降臨。

消極了燈,明月為我照映,我坐在小溪邊,靜靜地傾聽夜晚的心聲。

一陣寒風撫面,她來了罷?我站起身來,向小橋走去。果真,紅葉鋪滿了橋面。朦朧中,又一片紅葉枯落,入秋的楓葉不再遺綠,夏蟬樂鳴停息,晚夏的交響樂進入尾聲。

遠山上新昏的蒲公英飄散,妖艷的鮮花凋零,歪歪斜斜的身影不再屹立,凄綠的高山叢中一點殘紅,幾多朱顏幻變,奈何秋色膚淺。

晨日夕陽慘淡,昨夜的夢,多少美麗編織。人,生亦何求?死,亦何求?

篇4

站在“萬畝烏柏紅葉觀賞園”,展現眼前的是一幅景象生動的烏柏畫圖。山坡、田埂、塘邊、路旁、灣前屋后皆是烏柏的風采。我們沿一山坡,踩著松軟的土地,循進觀賞。所見的烏柏樹,有的葉已退盡,枝頭掛滿白色的烏柏籽,象盛開的小白花,有的樹枝彎曲延展,給人一種遐想,一段回憶,一份思念,有的葉子淡紅或微黃,如多彩的生活,想象不盡的美麗,有的滿樹樹葉透紅,艷了一片天空。置身其中,心情怡然,思緒飄逸。此時,倦怠的心突然有了想望,想望精彩一個秋天。

在一處菜園坎上,聳立一棵高大的烏柏樹,注目這里的山水,熱情地迎接所有的游客。我在她張開的胸懷中,盡情地享受一絲溫馨、一份甜蜜、一種卓然的美麗。這時,半空的風吹動一樹五色紛呈的葉子,在耀眼的秋陽下,蝶舞般地扇飛。不時,片片紅葉帶著深深的情意,輕輕地飄落在我的肩上,溫柔地拭去心底的疲憊,讓歡笑綻放在臉上。

風中的原野,飄散著烏柏的醇香,沁入心底,才感受到將生命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成群的游客,在烏柏樹下,展示最優美的姿勢,摁下快門,留下永遠的記憶;佇立山崗上的黃牛,翹首凝望火紅的烏柏樹葉,“哞,哞”的叫聲,把這里的美麗傳向遠方;在烏柏樹下奔跑的狗兒,高興地搖動翹起的尾巴,似乎在說:“這里是生命最快樂的‘伊甸園’”。

飛機劃過藍天,留下一串長長的煙霧,萬樹枝葉醉樂漫山遍野,將我從沉思默想中搖醒。抬頭的時候,發現一位白發老人獨立一株烏柏樹下,靜靜地凝視一樹透紅的葉子。我好奇地走近老人,他撫著我的肩膀,感慨地說:“這透紅的葉,透到心里了。”老人的眼眶濕潤了,話雖沒說完,但我明了老人的意思。我想:紅葉致所以最令人難忘,最令人想念,最能觸動人的深處,關鍵是紅葉活出了自己最美的精彩。這最美的精彩,能穿透生命,讓人活的更有生命力。正由于有了這透紅的葉,才使得大悟這塊貧瘠的土地鮮活起來。

篇5

在2021年之中,每一個節日的到來,隨之而來的也有可能會有放假的情況,那么關于今年的國慶節放假情況你們了解了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國慶節上班族放假時間須知_國慶節高速公路免費嗎,歡迎參閱。

2021國慶節上班族放假時間須知2021年國慶節的放假時間安排如下,2021年10月1日(周五)-10月7日(周四)放假,共7天。2021年9月26日(周日)、10月9日(周六)補班。

國慶節高速公路免費一,2021國慶節放假時間:

國慶節:2021年9月26日(周日)、10月9日(周六)補班

2021國慶節期高速免費通行,通行時間:2021年10月1日0時-2021年10月7日24時。

據了解,往年十一期間,造成擁堵的原因為高速路上車驟然增多。雖免費,但還是得發卡通過,車輛從進入收費站前減速,到停車拿卡通過,最后加速離開,整個過程大概要1分多鐘。而自十一黃金周高速擁堵之后,交通運輸部決定,免費道口實行不發卡抬桿放行。大大減少了等待時間,提高了出行效率。

國慶節放假注意事項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免費通行的車輛范圍為行駛收費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載客車輛,包括允許在普通收費公路行駛的摩托車。

1、不發卡抬桿放行。

據悉去年春節期間,所有免費高速公路都實行不發卡抬桿放行,大大節省了等待時間,提高出行效率,今年也不會例外。

2、免費通行的計費時間點,是看汽車出高速的時間點。

也就是說,在非免費時段進入高速公路,但出高速的時候是免費時段,則屬于免費通行;在免費時段進入高速公路,但出高速公路時是非免費時段,則不屬于免費通行的范圍。

3、在免費時段即將結束前仍在高速公路行駛的車輛,建議車主根據實際位置和時間,選擇就近收費站駛離高速公路,避免因趕時間、超速行駛而引起安全事故,同時最大限度地享受免費政策。

國慶好去處1.九寨溝:秋天的童話

秋色醉人,九寨溝為最。秋天是九寨溝最燦爛的季節,五彩斑斕的紅葉、彩林倒映在明麗的湖水中,彩色的秋葉與藍色的湖水交相輝映,美如童話世界。

每到秋天,九寨溝便成了彩色的海洋,踏入山門,仿佛走進一個龐大的色彩王國。谷底到山巔,3000米高差,五大植被分布帶,千葉萬樹,色彩紛呈,一樹引領,滿溝呼應,700平方公里山林都躍動起來。清晨的陽光里,蘆葦海抖動一池金黃,仿佛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鏡海如鏡,趕上“色彩旺季”,正是扮靚好時機。

五花海是九寨溝的驕傲,原本就富有的色彩,有了秋色加盟,更加璀璨一片,有如打翻了阿拉伯神話中的藏寶箱,鋪張出一片豪華。

2.北京香山:霜葉紅于二月花

說到秋天,就不能不提北京的香山紅葉。“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每當深秋時節,香山公園內的紅葉漫山遍野:猩紅的楓葉、深紫紅色的黃櫨樹葉、橙紅的漆樹、深紅的山烏桕、淡紅的鹽膚木……層林盡染,美不勝收。

觀賞香山紅葉最好選擇一個霜降時節上山。此時的香山,方圓數萬畝坡地上楓樹黃櫨紅艷似火,遠遠望去,會誤以為是飄落的花瓣,走近看才辨清是橢圓的樹葉。觀賞此等美景有十處最佳點:玉華岫、看云起、森玉笏、雙清別墅、蟾蜍峰、靜翠湖、香爐峰、香霧窟、和順門、馴鹿坡。

絕佳處在森玉笏峰小亭,從亭里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瑟瑟秋風中,似紅霞排山倒海而來,整座山似乎都搖晃起來了,又有松柏點綴其間,紅綠相間,瑰奇絢麗。

3.登八達嶺看萬山紅遍

秋季賞紅葉,八達嶺也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國慶過后,八達嶺的紅葉逐漸進入最佳觀賞期。這時候,和三五好友登長城、覽群山、賞紅葉,穿行于紅葉林中,品味長城的秋韻,無疑是最怡人的事情了。

3.登八達嶺看萬山紅遍

秋季賞紅葉,八達嶺也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國慶過后,八達嶺的紅葉逐漸進入最佳觀賞期。這時候,和三五好友登長城、覽群山、賞紅葉,穿行于紅葉林中,品味長城的秋韻,無疑是最怡人的事情了。

八達嶺的紅葉與香山的并沒有很大不同,但感受完全不一樣,站在八達嶺山頂上,放眼望去,長城兩側的山巒由綠、紅、黃相間的多彩顏色逐漸變成漫山紅遍的壯麗色彩,巍峨的長城蜿蜒其中,更顯示出其的雄偉,讓人不禁感嘆,祖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4.喀納斯:此景只應天上有

篇6

香山紅葉黃花自一川

說到在北京看紅葉,首先提到的當然是香山。香山位于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東麓,這里層巒疊嶂,海拔577米,滿山是黃櫨樹,霜后呈深紫紅色。

香山紅葉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歷朝歷代,她總是文人墨客們吟詠的對象。詩“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即指黃櫨樹葉。霜降時節,香山方圓數萬畝坡地上紅艷似火,遠觀以為它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橢圓的樹葉。香山觀賞紅葉絕佳處是森玉笏峰小亭,從亭里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似紅霞繚繞,情趣盎然,成為北國著名的秋游勝地。

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觀賞紅葉的最好季節,紅葉延續時間通常為1個月左右。香山還有眼鏡湖、見心齋、昭廟、半山亭、香山寺、洪光寺、森玉笏等景點。

▶特點

景點豐富,觀賞路線多,主要有賞紅專線、家庭專線和凌空專線等。由于開發較早,景點吃、住、行、飲、購一應俱全,相當完備,富有人性化。

▶最佳觀賞時間

10月中旬-11月上旬

▶交通線路

333路、360路、318路公共汽車均可到達。自駕車則從紫竹橋向西進四環路,向北順路標指示即可到達。

▶資訊補給站

香山公園為北京西郊,蒼翠連綿,占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公園樹木繁多,森林覆蓋率高達96%,具有獨特的“山川、名泉、古樹、紅葉”豐富的園林內涵。香山紅葉馳名中外,1986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

▶門票:10元/人

▶聯系方式:

010―6259126/62591155

八達嶺紅葉嶺紅葉艷映殘長城

“殘城擁霞林,丹葉撫蒼龍”。紅葉與長城兩種極致景觀的完美結合,如嬌媚美人偎依著滄桑英雄,嬌柔與蒼莽頓現,無疑不讓人感慨震撼。如果這會兒你恰好在京,去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賞秋葉自然最好不過。

9月24日至11月4日,恰逢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第三屆紅葉生態文化節舉辦。因氣溫變化及全年小氣候影響,今年紅葉變紅比去年進一步提前半個月,從9月28日開始就進入最佳觀賞期,將持續二十來天時間,比市內傳統紅葉景區提前了一個月。游客在國慶與中秋黃金周期間就可以欣賞到滿山紅遍,層林盡染,整個山嶺如紅色海洋般絢麗多彩的美景。

“不到長城非好漢,登峰望龍方英雄。欲識長城真面目,須到蒼龍身側峰”。登長城讓人激動振奮,到國家森林公園的“望龍系列”景點全方位多角度看長城,欣賞其雄風其神韻,則更會讓你體驗到中華民族的深度和魅力,這將給全世界人民游覽長城帶來全新體驗。

2009年公園新開發的最佳觀景點“騰龍臺”首次迎賓,這無疑是為祖國六十年華誕獻上的一份大禮。在“騰龍臺”,你盡可以瞰賞古代八達嶺長城、近代“人字形”中華第一條鐵路、現代八達嶺高速高架橋及未來即將貫通過境路隧道全貌。獨特密集的時空意境,定能讓你熱血沸騰,昂揚豪情。民族復興,匹夫有責;中華騰飛,眾志成城!

▶四大特點

最為艷麗、最早變紅、最富原生態、最近距離觀賞。

▶最佳觀賞時間

9月底-11月初

▶交通線路

火車:從西直門(北京北站)乘坐城鐵S2線和諧長城號旅游專列,八達嶺站下,往長城方向步行35分鐘即達

自駕車:經八達嶺高速公路,水關長城(第20出口)下,直行2公里即達

公交:919直達八達嶺旅游專線,長城站(林場前山停車場)下,往回走300米即達

▶資訊補給站

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4.4萬畝,為中國首家通過FSC國際認證的生態公益林區,主要景區有紅葉嶺風景區、青龍谷風景區、丁香谷風景區。因海拔高(平均750米)、森林茂盛和古長城隔擋作用,公園常年氣溫比市區低5℃,負氧離子含量極豐富,是首都春天離開最晚、夏日最清涼、秋彩來臨最早且最艷、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

▶門票:25元/人

▶聯系方式:010―81181458

紅螺寺紅葉伴著靈性初長成

深秋的紅螺寺幽靜深遠,禪意濃濃,閑庭漫步或在松下小憩,觀滿目秋色,賞一樹美景,聽鳥啾溪澗之音,看滿目紅葉如火。

紅螺古寺花團錦簇,菊桂飄香,大雄寶殿前的千年“雌雄銀杏”,披金掛銀、呈祥顯瑞。寺東千畝古松林松濤陣陣、彩葉斑斕,金秋時節的林濤樹海換上了華麗的盛裝,含蓄的黃、熱情的紅、深沉的綠……深淺相間色彩繽紛。300多公頃的紅葉、彩葉林隨著季節的變化,呈現出一幅絢麗多姿的立體畫卷,裝扮著整個紅螺山。黃櫨、火炬、五角楓、杏梅、蒙櫟在秋陽下,如片片紅霞絢染滿坡。沿萬米登山步道穿行于紅葉、彩葉林間,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無限燦爛和震撼。

▶特點

彩葉覆蓋面積達4000余畝,色彩斑斕,深淺相間。

▶最佳觀賞時間

9月底-10月底

▶交通線路

東直門乘916路或936路到懷柔,再轉乘景區小公共即到紅螺寺景區。自己駕車則從京密路到懷柔城北青春路北環島向北上紅螺路走5公里即到。

▶資訊補給站

紅螺寺景區為國家4A級旅游區,總面積800公頃,林木覆蓋率達90%以上,彩葉林面積已達300多公頃。景區內四季美景不斷,現已形成了“春賞花、夏避暑、秋賞葉、冬賞歲寒三友”旅游觀光特色。

紅螺寺歷史:紅螺寺始建于東晉咸康四年(338年),為十方常住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千余年來在佛教界享有極高的地位。我國佛教凈土宗的最后兩代祖師(第十二代際醒祖師和十三代印光祖師)均與該寺有緣。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

▶門票:40元/人

▶聯系方式:

010―60681639/60681175

靈山深秋葉正好,進駐北京“小”

杜牧有詩云:“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云繞山巒、楓葉紅火、夕陽和紅楓相映成趣的晚秋迷人畫卷早已成為千古傳誦的絕唱。深秋來靈山,可觀云海、賞日出、聞花香、聽林濤,分外愜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靈山,素有北京“小”之稱,北部主峰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第一高峰。氣候獨特,呈垂直分帶,從低至高依次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春季繁花草榮,夏季碧野蔥蔥,秋季野果盈盈,冬季雪谷掛冰。秋季游靈山,方式很多,可徒步、乘纜車或者騎馬,而徒步則是最貼近自然又可抵御秋寒的方法。徒步登靈山,移步換景,那彩色的葉子已不再是遠處的云霞,而變成了各種形狀的秋天精靈,摩挲在你的眼角眉梢兒。

來這里,最大的看點是有著幾百年樹齡的古楓樹,400多棵,高約30米,有兩人合抱之粗,枝干挺拔,相傳是明代由一個詩人從福建移植而來。與江南楓樹不同的是,這種楓葉呈三角形,經霜的葉子不是一下子轉紅,而是先由青變黃、變橙、再變紫,故又稱“五色楓”。色彩斑斕,美妙可愛。

▶特點

北京境內第一高峰,有北京“小”之稱

▶最佳觀賞時間

9月底-10月底

▶交通線路

乘336、326路至河灘長途站,換乘929路支線直達靈山景區;

自駕車可在五孔橋沿阜石路到門頭溝雙峪環島往北,沿109國道按路標指示前行。

▶資訊補給站

靈山風景區位于門頭溝與河北交界處,距市區122公里,海拔2303米,是北京境內最高峰,因為海拔高、溫度低而成為京郊避暑勝地。雖然靈山方圓只有25平方公里,卻是京郊唯一集高原、草原風光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這里既有暖溫帶植被,又有西伯利亞寒冷地帶親緣植被。生長著杜鵑、丁香、白樺林和榛子、黃花、玫瑰、金蓮花、野韭菜等植物,尤以高山草甸最為著名,似厚絨絨的地毯上嵌繡著千萬朵爭芳斗艷的鮮花。因此,它是新疆細毛羊、伊犁馬、青藏牦牛在北京唯一的天然繁衍養殖場,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門票: 35元/人

篇7

相傳,主管草木萬物之神比央朵明熱巴有九個聰明勇敢、美麗善良的女兒,來到十座雪峰上空,見蛇魔在水中投毒,人畜倒斃,氣憤極了,便于蛇魔斗爭。苦戰之下,她們打敗了蛇魔,留下來,與九個藏族男子結婚成家,一起重建家園,以后形成九個部落,分居九個寨子,因此這里就被稱為“九寨溝”。

還有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達戈的男神,熱戀著美麗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達戈用風月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嫫。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寶鏡的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114個晶瑩的海子,像寶石一樣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從此,人間便有了這處童話世界般的夢幻仙境九寨溝九寨溝。

九寨溝現在已經是擁有各項中際桂冠的世界級風景名勝區。但是九寨溝在60年代的時候是126、127兩個林場的砍伐地。1960年發出號召要支援邊遠的山區,由此由平原一帶的人們響應號召分別走進阿壩州,甘孜州及涼山州進行三線建設,也開發森林。九寨溝被砍伐了6年,66年“”爆發人們要開很多會議,這時九寨溝得以停砍10年,生態得到了一些恢復。

九寨溝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時嫩芽點綠,瀑流輕快;夏來綠蔭圍湖,鶯飛燕舞;秋至紅葉鋪山,彩林滿目;冬來雪裹山巒,冰瀑如玉。

春日來臨,九寨溝冰雪消融、春水泛漲,山花爛漫,遠山的白雪映襯著童話世界,溫柔而慵懶的春陽吻接湖面,吻接春芽,吻接你感動自然的心境…… 這是多么美麗的季節,這是多么美麗的風景!

夏日,九寨溝掩映在蒼翠欲滴的濃陰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著翠綠的樹枝與水草,銀簾般的瀑布抒發四季中最為恣意的激情,溫柔的風吹拂經幡,吹拂樹梢,吹拂你流水一樣自由的心緒。

秋天是九寨溝最為燦爛的季節,五彩斑讕的紅葉,彩林倒映在明麗的湖水中。繽紛的落英在湖光流韻間漂浮。悠遠的晴空湛藍而碧凈,自然自造化中最美麗的景致充盈眼底。

冬日,九寨溝變得尤為寧靜,尤為充滿詩情畫意。山巒與樹林銀裝素裹,瀑布與湖泊冰清玉潔、藍色湖面的冰層在日出日落的溫差中,變幻著奇妙的冰紋,冰凝的瀑布間、細細的水流發出沁人心脾的樂音。

篇8

茶寮一日游

今天,太陽公公露出了赤紅的笑臉。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茶寮看楓葉。一路上,我懷著愉快的心情,欣賞著路邊的碧綠的竹子,彎彎曲曲的小路使我想起了一句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了山頂茶寮村。我估計茶寮村有三百多戶人家。那里的人非常勤勞,坐在自己的家門口編竹筐,看他們的動作是那么的輕巧、嫻熟。

我站在山上,看見了許多楓樹,一顆顆高大的楓樹像一個頂天立地的士兵,又像一位位威嚴的老人,粗大、筆直的樹干直插云霄。樹尖上,那一簇簇紅了的楓葉,像一團團火焰。這時,我想到了杜牧寫的《山行》:“遠山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一陣陣風掃過,楓葉紛紛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黃鶯輕盈飛翔,還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地旋轉。地上滿是紅葉,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紅毯。登高從上往下看,偌大的樹干像一把特別的“大紅傘”,十分有趣。

該回去了。我們走近路,山路又滑又陡,才在楓葉上,軟綿綿的。我一不小心滑了一跤。“哎呦”媽媽回頭一看,原來是我摔了一跤。媽媽哈哈大笑,我走到山腳。在山腳邊有一條小溪,小溪的水是那么綠,綠的像是被周圍的綠樹染過似的,人影綽綽,清波蕩漾,好美啊!我們在那里進行燒烤,燒烤的食物有蘑菇,有羊肉串,有雞翅……好香啊!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然后,我們就回家了。

這一天游玩真是有意義。

篇9

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

一陣輕風滿屋秋,兩江寒露意添愁。

三鄉楓葉山帔彩,四海蓮蓬竟紫幽。

五里黃沙無雅韻,六村紅土信天游。

七彎八拐人生路,九曲回腸十二樓。

秋風夢語【平水韻】

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

靜夜隨風翠竹游,霜天小月寫融流。

聽花絮語紅塵客,閑賞江南白玉樓。

長路海棠催睡早,仄山丹桂畫遲秋。

梅林陌上常牽掛,翹盼佳人夢里頭。

秋夜寒雨【中華新韻】

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

雨打芭蕉夜冷涼,遠山近水黯然傷。

梅書殘葉尋獨寂,竹刻遲秋覓五常。

減字木蘭花語恨,霜天曉月淚彷徨。

女兒云漫千家卷,男子柔情萬戶香。

梅林秋語【中華新韻】

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

九月梅林雅墨軒,繽紛紅葉曉江殘。

終南山下茱萸老,中泰樓前徹夜寒。

云霧纏綿秋夢遠,紫藤浪漫舞翩躚。

凄風冷雨人生路,精勵騰飛碧海天。

梅林秋語【中華新韻】

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

九月梅林桂暗香,夜平如水瓦生霜。

一塘蓮語堪聲笑,滿地戀鳳凰。

山遠借嵐臨壯志,海枯石爛勝霓裳。

收拾喜慶屯清夢,煦日妝新小院荒。

梅林秋心【中華新韻】

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

群雁無聲寂寞心,霜壓瓦上颯楓林。

殘墻低語催花墮,斷畎高歌訴葉深。

晚座聽風存愛意,醉荻觀月納福音。

來年秋日情依舊,梅影含煙寄考尋。

秋日寄語【平水韻】

中泰服飾麗人裳梅林

九月床前想雨移,朝辭白露順風祺。

盞湯易酒存高遠,杯水砌茶盼子期。

篇10

宋代大詩人蘇軾有句話:“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他認為“詩畫一律”,就是詩畫同源,形式美的規律和民族風格上備有審美特征,又有共同性。他認為畫中有詩是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詩歌是創造藝術形象的藝術,固然憑視覺看不見,觸覺摸不著,但憑感覺可以想象到,好的詩詞具有想象出畫面的神韻。所以就有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蘇軾對于詩與畫,首先突出“同”字。對于這個“同”字,他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來說明,他在《書摩詰藍天煙雨圖》一詩中寫道:“昧摩誥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詁之畫,畫中有詩”。詩曰:“藍田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農。”我們在詩中能感覺到真切的畫面,這就是詩中有畫的魅力。

清代山水畫大家石濤關于詩畫相通有大致的論述。他說:“可知畫即詩中意,詩非畫里禪乎?”此句話值得我們玩味和深思。在石濤看來,繪畫作品所描繪的景物,決不限于景物本身,而應當有詩意。所謂詩意也并非玄妙難懂,其實就是描摹對象,寫形、傳神與抒情、達意、言志的有機結合。石濤所說的畫里禪,其實就是詩意。禪被運用于詩畫中,其正確的一面從主體方面看,就是審美態度。這種態度或方式是把對象當成一個完整的有生命的東西去感受。要求我們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它的內在生命及其外在表現。石濤當過和尚,晚年也不信佛了。由佛入道,成了有發之人。因此所說的畫里禪,并非等同佛教中的祥,而是畫中的詩意。

宋代山水畫家郭熙主張畫中有詩,他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畫中有詩能使畫面進一步傳神,要達到詩畫的情景統一,作者必須有畫家對自然美的獨特的視覺感受,同時有詩人對這種美的視覺感受的特殊情感。要做到這一點,作者必須對自然有畫家的感受、有詩人的情感。

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題畫詩:“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桫百重泉。”你平時有樹杪百重泉的感覺嗎?只有他,是畫家又是詩人的王維才有。他用畫家的眼光看自然,用詩人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是形式表面所形成的效果,而是作者具有畫家與詩人的感受表達出景與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