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的生活習性范文
時間:2023-04-04 23:27: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狗的生活習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狗的消化道比食草動物要短,狗胃鹽酸含量在家畜中居于首位,加之腸壁厚吸收能力強,所以容易和適宜消化肉食食品。
3、狗屬科,在進食時不大咀嚼,可謂“狼吞虎咽”。如果要喂粗纖維的蔬菜最好把蔬菜切碎或煮熟。
4、狗的排便中樞不夠發達,不能在行進中排便,所以我們要給它一定的排便時間。
5、狗喜歡啃咬。這也是原生態時撕咬獵物所留下的習慣。我們在喂養時要經常給它一些狗骨頭(狗咬膠,不能喂它禽類骨頭,豬牛的也最好別喂,否則有可能噎著),以利于磨牙用。
6、狗有獨特的自我防御能力,吃進有毒食物后,能引起嘔吐反應而把有毒食物吐出來。
7、炎熱的夏季,狗大張著嘴巴,垂著很長的舌頭,靠唾液中水分蒸發來散熱。
篇2
北京市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三年級(4)班 李旭媚
我養過小鵝。我的小鵝長著一身黃色的絨毛,它的小腦袋又鼓又圓,小腦袋上面還有一對像黑珍珠一樣的眼睛。別看它的眼睛小,它看東西還很清楚呢!有一次,我家鄰居的小狗跑過來,離好遠它就看到了,它看到以后,搖搖擺擺想趕快跑,可惜跑得太慢,被小狗捉住了。
小狗的主人把小狗訓了一頓,把它放開了,好在它沒有受傷。
小鵝的鼻子長在嘴的最鼓處。它的鼻孔小得都快看不出來了,必需仔細看才能看出來,它的鼻孔像兩個小洞。
小鵝的嘴又鼓又圓,小鵝的嘴的顏色很像桔子皮的顏色。
小鵝的腿細細的,好像黃色的木棍。它還有一雙黃色的腳,腳上還長著蹼。它走起路來晃動著身體,非常有趣。
有一次,我要喂小鵝吃飯,我看它在草地里扭草吃,小鵝最愛吃那一種草了,我就采了那一種草放到它的盤子里,它倒不吃了,我想:它一定要自己扭著吃,要不然就沒胃口。于是我就回到家里搬來一把小椅子,坐到草地上,我看它吃得很香,觀察小鵝吃草的樣子,只見它頭一搖,嘴一扭一根草就被它吃掉了……
篇3
1. 描寫一種小動物,首先要描寫它的外形樣子,要仔細看它的頭部、尾部、毛色、四肢 是什么樣的,形狀、特點、顏色是什么樣的。如下面寫小狗一段的話:
1“星期天,我從姥姥家回來,在客車上,看到一個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著一只可愛的小黑狗。小黑狗頭上長著一對像毛片片一樣的三角形耳朵,軟軟的向下耷拉著,有趣極了。兩只圓圓的黑眼睛不停地望著四周。圓圓的黑鼻頭像個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緊緊地閉著,一聲也不吭,多像一個不吵不鬧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歡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2.然后再看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么樣的,小動物怎樣吃食啦,怎樣游戲啦,怎樣睡覺啦,把這些都要細致觀察,具體地描寫出來。
3.描寫小動物的樣子側重于靜態描寫,描寫小動物活動情況,側重于動態描寫。按照從靜態到動態有條理,有層次地觀察和描寫,可以把小動物寫得清楚、細致、感人。
二、要把喜愛之情寫進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來寫我的心。寫自己的喜怒哀樂樂。我們喜愛小動物,在描寫它們的時候,也要把自
己喜愛的感情,用筆融合在字里行間。讓讀者一讀文字,就能感受到我們的喜愛之情。
表達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時候具體地描寫小動物的樣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間;有時候用簡潔的語句直抒感情;有時候,把這兩種方法交替使用。寫法靈活,不拘一格。描寫一種小動物還應當注意:
1.要突出重點。描寫一種小動物,也和寫其他內容的作文一樣,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賬”似的說個沒完,一定要突出重點。有的可以側重寫小動物的外形樣子,有的可以側重寫小動物的習性。無論怎樣寫,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點,具體描寫。
篇4
當我看見這本書的題目時,我知道一定是有一只狗死了,但它的心愿未了。
這本書中有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只叫伯萊明的狗,它一生做過獵狗、寵物狗、明星狗等,它曾經潦倒到流浪,也曾經風光一時。最后它衰老了,即將死去。臨死之前,這只狗想對它的主人說:”以前我在世的時候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歡樂,但一想到我的死會給你們帶來悲傷,這讓我痛苦不已。“它希望以后它的主人能找一個比它還要好的狗。
這是一只多么好的狗啊!在所有的動物中,狗是與人類關系最親密的,同時它又是最有靈性的。狗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地球的一部分。雖然我們沒有相同的血緣,但卻有著相似的生活習性和豐富的情感。狗兒是我們最忠誠的仆人,最可信的朋友,為了鞏固狗和人類之間的感情,它們委曲求全,忍受了太多太多的痛苦,臨死還在感激著我們人類的收養,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狗兒對人類寬容的心態。讀懂了狗兒的心,便洞悉了這個世界上被我們忘卻了的忠誠和仁愛,便也學會了接受別人或被別人接受。
讓我們愛護小狗吧,不要再傷害它,它是我們最忠誠的朋友。
六年級:徐衡
篇5
暑假來臨了,酷熱的太陽無情地燒烤著大地,但對我卻不一為然,以為這個暑假我要去奶奶家去體驗生活,奶奶家喂了不少家禽和家畜,這個暑假,它們就由我來照看。
坐公共汽車剛到家門口, 我就迫不及待地飛奔到家里,漫無目的地瞥了不起眼地小旮旯一眼,哎,那條老狗黑子又跑到哪兒去了?找了個年輕地替它站崗?這句話引起了奶奶的注意,告訴我,老狗黑子連著一星期不吃不喝,就在前幾天黑子產下這只小狗后就死了。聽罷,我便立下誓言,一定要把這只小狗培養長大 。我念在它的生母叫黑子,而小狗崽的身上全是黑毛的面子上,于是,我給它取名小黑。
從此小黑便成了我形影不離的朋友,幾天后,小黑與我熟悉了,幾個星期后,我漸漸地熟悉了小黑的生活習性及喜樂哀愁,甚至連小黑的一個神態代表什么,我都一清二楚。通過一個月的培養和觀察,我驚異地發現了小黑的五大特點。其一,小黑是一只家里喂養的狗,應當嬌聲嬌氣地,可小黑坐立不動的時候,它。其二,汪!汪!汪!是狗類朋友們的口頭禪,可小黑的字典里根本找不到這個字,說也怪,普普通通的一條狗,卻連個叫聲也沒有,還真得注意一下小黑捉賊的問題;其三,小黑是一條出名的流浪狗,這點鄉親們誰都同意,只所以曰此美稱,以為小黑一有空就到大街上溜達溜達,,甚至有時候奶奶關了門小黑也有鬼注意,俗語道,狗急跳墻。這成語明擺著是形容小黑的,它便踩著拖拉機方向盤跳上墻,一個360度前滾翻跳了下來,這是我親眼目賭的,此細節純屬事實。其四,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恩,奶奶還養了一只不要命的老貓,老貓的個頭比小黑矮一塊,可小黑見了老貓卻象老虎見了武松似的連頭也不敢抬,真枉費了小黑是條狗;其五,小黑雖然怕一只貓但對那頭公牛卻名目張膽地欺負,每次小黑想睡覺的時候,它便大搖大擺的走進牛的住宅,無拘無束地躺在牛的飯碗里,牛吃的是草,躺上去十分的舒服,因此,小黑把次地視為自己歇息的客棧,而可憐的牛大哥只能可憐吧吧地看著它占自己的便宜。“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即使小黑有稍多的缺點,我也不在乎,它仍然是我形影不離的朋友。
篇6
我喜歡小動物,也經常做小動物,在一些嚴肅的題材之間穿插著做些小動物,是我喜愛的消除大腦疲勞方式之一。
小動物,做藝術化的
做小動物,就得向它們學習,仔細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和動作形態。但仔細觀察,卻不等于一定要非常具象地去寫實。
我觀察過許多人做的小動物,包括一些很有名的藝人作品,大多非常的具象,與生活中的小動物大體相同,并沒有一種可愛的模樣。我覺得,這樣的小動物并不是人們所喜歡的。
其實,人們喜歡各種材質的小動物,比如說小豬,并不意味著一定要找一個與生活中一模一樣的小豬,而是跟養一個小寵物一樣,要的就是一種心態,一種感覺。他們想要找的,其實是人們創作出來的,符合小豬的路子,并不完全相似,可又絕對是自己喜歡的那個小豬模樣。這樣的小豬,其實就是藝術化了的小豬。
藝術化的小動物肯定不會完全地寫實,否則的話也就不用人們再去創作了。可這種藝術化,又完全區別于那種過度夸張的卡通化。
做藝術化的小動物,不能脫離開這些小動物本來形象,只是要在其基本形象的基礎上,做些擬人處理,賦予它一定的人格化。將一個動物的精神世界人格化,這就是我創作小動物的基本認識和設計主導思想。我做的小動物,都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
比如說,我做小豬,喜歡做偷著樂的小豬。一個胖乎乎的小家伙,抬著一個前爪,捂著嘴,似乎正看見了一個什么人,或是正在想著一件什么事兒,那個會心的、偷著笑的可愛模樣兒,讓你一看見就想樂。
偷著樂,小豬能嗎?這就是已經進行了擬人化創作的藝術小豬了。
做小動物,也要順勢而行
做小動物,它的任何動態,雖不完全真實,但也都是從生活里摘出來的。在對它們進行創作的時候,不能完全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任意而為,一是要有小動物的基本路子,二就是要根據材料的具體情況順勢而為。因此,動手之前,先把料讀懂,這是一個關鍵點。
比如說,我們用一個玉仔兒做一個小狗,這小狗,不是完全根據生活而來的,而是由著玉仔兒的走向挖掘出來的。
在我們做小狗之前,其實,上蒼已經把這個玉仔兒造就成了這么個形象,我們只是賦予了它很多自己發現了的東西。
在這個小玉仔兒里,小狗的腰部、尾椎、尾巴加上它的后腿,已經順著一條線延伸了下來。而在另一邊,肩膀轉折過后,那應該就是頭。我們要做的,只是把小狗的頭刻畫成我們心中所想象的那個最可愛的樣子,增加它的情趣而已。
造型,其實上蒼早就已經給做好了,只是看你發現沒發現而已。
這個小狗是臥著的,那個小狗是卷曲著的,而另一個小狗則是很舒服地躺在那里的。這一切,并不是我們人為地創造的,而是每一塊玉仔兒早已經給安排在那里了。
不僅僅是做小動物,做任何題材,一個做玉的高手,都應該以最少的材料改變而達到極好的藝術效果。
胸有成竹和胸無成竹
為以最少的改變而達到最好的藝術效果,我們必須既要胸有成竹,又要胸無成竹。
在讀懂料,開始動工具之前,我要求學生千萬別胸有成竹。
你不能因為你要做一個小狗,就不管這塊料是否適合,盲目地按照自己心中的那個小狗形象去改造這塊料。做玉,是減法造型,這樣的胸有成竹,只能將料越做越小。
但當你讀懂了料,就要開始動工具之前,必須要胸有成竹。
耳朵在這里,鼻子在那里,這是嘴……
所有的造型必須一氣呵成,不能有絲毫猶豫。否則,你都動工具了,還在那里摸索著呢,這猶豫一下,那里修改一下,整個作品的精氣神兒就全都沒有了。
動手之前,一定要先把料讀透、讀熟,就像讀一本大著作一樣。當你讀懂了、熟讀了這本書,你的創作思路也就打開了,哪里該去,哪里該留,心里也就有數了。
沒有讀好料,一上來就要按照心中的想法去設計它,那只能越做越小。讀懂了料,發現了上蒼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的線條和最高點,順勢而行,就可漲著使料。
我的作品,都是漲著使料的結果。所以,即使原來很小的一個小玉仔兒,做完以后。你都會感覺比原來大好多。小動物,沒有成套的
我做了很多小動物,豬、狗、羊、鼠等等,卻從沒有一套12屬相。這是為什么?
做一牛容易,做一套難。
篇7
1. “愛”鑄成濃濃的師生情,激發創造思維熱情。創新型教育,是充滿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在教師尊重學生獨立人格的基礎上,以自己生命的激情去激發學生生命的激情,構筑起師生之間和諧、平等、民主的情感網。學生在這樣的情感網絡中清除一切煩惱、困惑、膽怯、浮躁,引發出內心深處的天真無邪的本性,提倡“童言無忌”,兒童思維無,讓兒童暢想、暢言、激發靈感,從而誘發創造的潛能。
2.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創新思維環境。創新思維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維空間才能孕育、誕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能營造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為學生所接受的、無威脅的創新環境。每個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產生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學生的創造思維潛能得以充分的激發。
二、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具有流暢性、獨創性和靈活性的特征。教師可以針對創造性思維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 以情育情,引發共鳴,激發想象。想象是創造的源泉之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在教學中,我采用“六步讀書法”(即讀書――找句――抓詞――體會――想象――表達),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比如,教學《荷花》一文時,讓學生運用“六步讀書法”,深入地品讀課文,切實體會荷花的姿態美,激發起學生對荷花的贊美之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創意描述自己所見荷花的姿態,有的說:“池里那盛開的荷花,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昂頭挺胸,盡情顯示自己的美麗。”有的說:“一朵荷花,側著腦袋,正在和池塘里的小魚談天說地。”此時學生的語言表達,就帶有強烈的感彩,不受思維的定勢,更多的表現為一種靈性、一種思維的跳躍。這種靈性,這種想象,就是創造思維的內核。
2. 創設情境,以境育情,開拓思維。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辨證統一。教學時,可采用多種手段,在創設特定的情境中,強化學生的感受,激起他們熱烈的情緒,從而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獲得自身獨特的情感體驗,經過獨立的思考,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3. 讀中悟情,產生頓悟感。頓悟感就是靈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新思想、新觀念、新主意、新體驗,靈感的產生往往伴隨著激情,使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進入一種如癡如醉的狀態。比如,《愛我中華》中“愛我中華”這句話,就是整篇課文的動情點,在文中出現多次,我引導學生用多種讀書方式讀這句話,強烈的表達欲望便會迅速形成,達到了“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境界。
三、 疑中生情,以情促思,培養創造性思維
疑是啟迪心智的金鑰匙。有了疑,便會產生探求問題的強烈情感和熱望,促進學生積極去思考,去創造。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喚起主體意識,鼓勵大膽質疑。當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很幼稚,有的毫無價值,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我在長期的閱讀教學實踐中,構建了“五段式”閱讀教學模式(自學質疑――細讀解疑――導讀釋疑――賞讀存疑――拓展延伸)。實踐證明,學生質疑和釋疑的過程,就是形成各自獨特見解的過程,也是培養豐富情感和創新意識的過程。
四、 情中理解,情中表達,展示創新思維成果
篇8
溫馴的小羊,會啼明的雄雞,能看家的小狗,靈巧活潑的小白兔,會唱歌的小鳥,能報信的鴿子??那么,怎樣如實地把它們描寫出來呢?首先就得熟悉它們,仔細地觀察它們。只有觀察得細致,才能描寫得具體。觀察的時候一般可以從外形特點,活動情況,生活習性等幾方面有順序地看。在動筆寫的時候,要把觀察的結果,有選擇,有重點,有條理地加以描摹。具體地說,描寫小動物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描寫外形樣子和活動情況
描寫一種小動物,首先要描寫它的外形樣子,要仔細看它的頭部、尾部、毛色、四肢 是什么樣的,形狀、特點、顏色是什么樣的。如下面寫小狗一段的話:
3描寫小動物的樣子側重于靜態描寫,描寫小動物活動情況,側重于動態描寫。按照從靜態到動態有條理,有層次地觀察和描寫,可以把小動物寫得清楚、細致、感人。請你閱讀下面的作文:
猴子
我最喜歡猴子,它在動物中恐怕是最聰明的。當我們來到它們跟前時,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著我們。它的長相很奇特:一個很小的鼻子向里凹著,一張凸起的小嘴發出‘吱吱’的叫聲,渾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黃。小耳朵豎著,兩只小爪子不時撓著頭皮,做出怪模樣,使人發笑。我掏出一塊面包丟給它,不料,它沒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試探了一下,又縮了回去,還用眼晴看看我。過了一會兒,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著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塊糖給它。它迅速地剝開糖紙,放入口中大嚼起來。讀了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愛的形象會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們面前。所以產生這樣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從靜態--外形樣子,動態--生活習性兩方面仔細觀察,認真描寫的結果。
在描寫外形樣子的時候,作文先用“長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總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寫了它的凹著的鼻子,凸著的小嘴,黑里透黃的毛色和不斷撓著的小爪。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對小猴子產生喜愛之情。然后筆鋒一轉,寫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給它一塊面包,小猴子先是“沒接”,只是用“爪子試探”,還用眼睛看著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樣一步步地描寫,寫得細致,寫得具體,產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愛之處,真實地展現在人們面了。
我們用提綱表示出這篇作文的思路:猴子:一、外形的樣子:1、概括--長相奇特;2、具體--鼻子、小嘴、貿色、耳朵;二、生活習性:搶吃面包。
讀原文,看提綱,可以更好理解這篇文章的思路和寫作順序。從中我們可以學到觀察和布局謀篇的方法。
二、要把喜愛之情寫進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來寫我的心。寫自己的喜怒哀樂樂。我們喜愛小動物,在描寫它們的時候,也要把自己喜愛的感情,用筆融合在字里行間。讓讀者一讀文字,就能感受到我們的喜愛之情。
表達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時候具體地描寫小動物的樣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間;有時候用簡潔的語句直抒感情;有時候,把這兩種方法交替使用。寫法靈活,不拘一格。
請你閱讀下面的作文:
青蛙捕食
我非常喜歡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邊看青蛙。
青蛙很喜歡躲在草叢里,偶爾也叫幾聲。它們叫得最歡的時候是在大雨過后。每當這時如果有一只叫,旁邊的也就隨著叫了起來。幾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個不停,那聲音能夠傳到幾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呀!
青蛙的身體胖胖的,有的身體足有七八厘米長。它們披著黃綠色或深綠色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它們的頭又寬又扁,像一個三角形。它的頭上鼓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長著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愛吃小昆蟲,觀察它捕食的動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靜靜地蹲在池塘邊上的大樹后面,細心地觀察著。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張著嘴巴仰著臉在等待著什么。突然,一只小蟲飛過來,只見青蛙猛地向上一竄,舌頭一鉤,又落在地上。小蟲不見了,青蛙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耐心地等待著。
青蛙可真是個捉蟲的能手,聽農民伯伯說:要是算起來,一只青蛙一年之內最少可以消滅一萬只害蟲。它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這篇作文寫的是“青蛙捕食”,在寫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歡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著依次寫了青蛙的鳴叫、外形,以及捕蟲的情景。文脈清楚,段落分明。
怎樣寫文具
作文要求
鉛筆、橡皮、刨刀、鋼筆等文具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學習伙伴,它們盡心盡力、毫無怨言地為同學們服務,我們應該好好夸夸它們。這次習作,我們就來寫寫我們熟悉的文具,把它的樣子和用途寫清楚。也可以用自我介紹的方式來寫。題目自擬。
名師提示
抓住特征:
我們首先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
1、外形。文具的外形我們可以從形狀、質地、顏色、花紋等幾方面來介紹。這個文具整體上是什么樣子?就是形狀。比如文具盒,一般是長方形的,但是現在的文具盒外形別具特色,有小汽車形狀的,有小動物形狀的,有的是小朋友樣子的。我們就不能簡單地說長方形正方形了,而要形象地描繪出它的具體樣子。質地就是說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還說文具盒吧,有塑料的、鐵皮的、布的等。文具的顏色及身上的花紋五彩繽紛,我們只要抓住主要圖案介紹就行了,不必面面俱到。
2、構造及使用方法。文具大多是一層,里面又分成很多大小不同的空間。有放筆的,有插筆芯的,有放橡皮的。但也有兩層三層的。這就是構造。鉛筆橡皮的使用非常簡單,就不必寫了。只有功能多,使用比較復雜的,還要寫清楚使用方法。
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寫時要根據文具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我們一般按文具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比如有的文具須按先外后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后寫內里的順序。也可以樣子、構造、作用的順序來寫。寫文具需要展開想象和聯想,可以使所描繪的文具更加具體生動,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學會分層:
以《我的文具盒》為例。
①文具盒的外形特征。(略寫)
②文具盒的內部構造及其容量、作用。(詳寫)
③“我”喜歡我的文具盒。(略寫)
范文欣賞1
我的文具盒
我有一個精美的文具盒。它是用鐵皮做成的,天藍色,美觀大方,猶如一輛飛奔而來的大汽車。
這輛大汽車很大呦,分上下兩層,上面一層“畫線之神”尺子、“擦字專家”橡皮,還有我心愛的畫片,能夠讓我在疲倦的時候得到放松。下面一層嘛,有鉛筆、鋼筆、筆芯等等。
打開文具盒,便看到盒蓋內面印著的乘法口訣表。表的左側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鴨,它手里拿著一支鉛筆指著乘法口訣,像是在向我提問:“喂,朋友!你會背嗎?”受它的提醒,我在學習上一點也不敢馬虎。
文具盒忠實地為我服務,不時提醒我好好學習,我非常喜歡我的文具盒。名師點評
文具盒幾乎每個同學都有,司空見慣,有時反而發現不了它的特別之處。讀了本文,我們好像親眼看到了小作者那個獨具特色的文具盒。它十分精美:形狀如同汽車;色彩艷麗繽紛;盒蓋上別出心裁設計了乘法口訣,分上下兩層結構,既實用又增加了容量。文章按照由上到下、由外到內的順序寫,顯得很有條理。 那是我過生日時,爸爸送了我一個文具盒。我很喜歡它。這個文具盒很獨特,上面有個伸縮架,下面是一個五彩的圖畫:在寧靜的森林里,有一些小動物,一顆茂盛的大樹,可愛活潑的小鳥在樹上蹦來跳去,展翅欲飛,似乎要去趕集;小魚在河里歡快地蹦啊,跳啊;熊貓坐在竹林里悠閑地吃著竹葉,一只大熊貓站在畫面中間,伸著兩個手指頭,好像在說:“今天天氣晴朗,好開心呀!”大家都穿著華麗的衣裳,好像要去參加一個盛大的宴會。
我的文具盒有個“特殊功能”。文具盒外面的伸縮架可以放一些常用的筆,上面有個透明蓋子,以防丟失。文具盒上還有很多按鈕,按下去不同的按鈕,可以從里面彈出鉛筆盒、溫度表、時間表??打開文具盒,先不,還有密碼設置呢!只要密碼按不對,文具盒就打不開,還會有警報聲。打開文具盒,噓!我的“小伙伴”們睡著了,它們睡在大小不一的小床里。它們很累了。
我的文具盒有時還會提示我,做一個文明學生。
記得有一次,正趕上我們班“橡皮大戰”,我也有點感興趣,也想試一試。我拿出文具盒,忽然看見文具盒上的熊貓伸著手指頭,向我搖頭,好像在說:“好好學習,做個文明學生。”我覺得有道理,就放回了文具盒。
我的文具盒不僅是我的“文具保管員”,還是我的“良師益友”。我怎能不喜歡它呢?
文具盒
我有一個漂亮又實用的文具盒,它是媽媽給我從文具店買的。
它長約 22厘米,寬8厘米左右,它的外殼是鐵皮做的,分4種顏色:藍的、黃的、橙色和青色,上面分別印著三只鼻子又大又亮的小狗和一只大耳朵、帶著粉色蝴蝶結的小貓,看上去它們多么悠閑呀!
它用起來不僅方便,而且掉下地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鐵皮保護里面的小幫手。
我的文具盒用法很簡單,只要用手把它的外殼扒開就可以使用里面的鉛筆等文具了,第一層里分別睡著鉛筆大臣,他們有長有短,五顏六色;還有長尺將軍,他們都睡在文具盒為他們提供的大床上;第二層睡著鋼筆小姐和橡皮先生,它們都勞累了一天,讓他們休息吧!
這些文具都是我學習上不可缺少的好幫手,可如果沒有了我的文具盒的保護,它們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我愛我的文具盒,更愛它為我們毫無怨言服務的純潔品質。
書包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書包,小主人給我一個光榮稱號“咖喱書包”,其實這個光榮稱號是由我身上的圖案得來,我穿著一身粉紅色的衣服,上面帶一些紫色和白色的小斑點,尤其是還有一個穿著黃色衣服的“咖喱”,可漂亮了。
我的來歷是這樣,我原本在一個卡通商店里,一天被一位媽媽帶走,我跟阿姨來到她的家。晚上,阿姨把我帶到了小主人面前,問她喜歡不喜歡,小主人一看我,毫不猶豫地說:“喜歡。”這樣我就成了她們家的一員。我是小主人的好幫手!
篇9
一、多功能的多媒體,為學生打開習作興趣的大門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走進生活,去品其情趣,才會有寫作的欲望,從而逐步養成動筆的習慣。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作文課上學生最感苦惱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硬著頭皮寫成的文字往往言之無物,內容空洞,沒有時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學生沒有走進生活,遠離生活,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機會呼吸社會人生的新鮮空氣和時代氣息。而運用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恰恰能彌補學生的“生活空白”。因為多媒體網絡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能使學生簡便、快捷地直觀現象,感覺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臨其境,進入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混合構成的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這為豐富學生的表象,開拓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提供了物質基礎。這樣在作文教學時,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將人、事、物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開辟了多向立體的思維通道,促進學生的觀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強、審美能力的提高。
二、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混沌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然而,學生作文仍然空洞無物,原因在于他們沒有留心觀察,或在觀察時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觀察的目的越明確,感知就越清晰。新課標指出:“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而由于小學生無意注意占主導,因此,很多小學生雖然置身現實生活中,但對現實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細心觀察,難于發現其內在的聯系和發展關系,以至于使他們對周圍的人、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懂得去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到寫作文時,或無話可說,或言語不多,或言之無序。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只能通過一些有限的實物或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認識新事物,局限是顯而易見的。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可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對反映事物現象或發展過程的畫面精心“剪輯”。充分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的特點,對訓練的內容有效地、形象地展示出來,對需要重點觀察的畫面進行任意定格、重播再現等,為學生提供可控觀察。
如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習作,要求觀察一種你熟悉的小動物,抓特點寫出其外形、生活習性、脾氣等。于是我從網上下載了一只活潑可愛的小狗和幾段小狗的活動視頻放入課堂。學生通過閱覽圖片,欣賞生動的視頻,教師再按從部分到整體,再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然后讓學生按剛才的觀察順序說一說小狗可愛的外形特點。由于電腦顯示的圖片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較為深刻,也較為直觀,結果他們個個神采飛揚、信心十足。就連平時作文困難的同學也舉手發言了。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觀察也較有序而細致,因而個個言之有序。
篇10
養寵物可為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緩解人們的孤獨寂寞及心理壓力,但也會帶來一系列困擾。那么對于寵物,我們愛多少,怎么愛,如何讓寵物真正成為我們的開心果呢?
故事一寵物比子女更親嗎?
“我還不如一只狗?”
“當然我家‘寶寶’好啦,你能一直陪著我啊?成天不見個人影兒。我給狗吃東西,它還懂得沖我搖尾巴,我把你養這么大,你就知道和我慪氣。”
前些日子,張大媽與自己的女兒吵了一架,起因是張大媽邀寵物狗上餐桌“就餐”,女兒提出反對意見,這惹得張大媽非常不快。因為狗的問題,女兒和母親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
張大媽的老伴三年前去世,為了不讓老人感到孤獨,女兒兩年前買了只寵物狗送給母親。張大媽愛狗的程度讓人感嘆。小狗在家到處亂跑,想怎樣就怎樣,張大媽不僅不管,甚至還和狗一起睡覺。有什么好東西寧可自己不吃,也要喂狗吃。和女兒的交流越來越少,甚至一個人獨自對著狗“寶寶”說話。
有一次“寶寶”發燒,躺在地上直喘氣,可把張大媽嚇壞了,趕忙打車去寵物醫院,說花費多少也在所不惜。張大媽一向以節儉出名,甚至自己身子有病也拖著不治,女兒勸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而這次給“寶寶”看病,真是花了血本,才一天工夫就花了上千元。對此,女兒想想郁悶,后悔當初把狗領進門。
“過分愛”解析:
獨居老人因子女不在身邊,長時間和寵物單獨在一起,漸漸過度依賴寵物。老人與子女的感情淡化,與同齡人的交流減少,產生和寵物相依為命的錯覺。
“適度愛”提示:
首先,子女要主動多和老人交流,多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寵物的陪伴不能替代子女的關愛。其次,老年人一定要走出家門,主動參與社會活動,與他人聊天溝通,這是必不可少的。
科普鏈接:
“寵物依賴癥”癥狀:喜歡跟寵物交流,而不喜歡與人進行正常的思想溝通、交流。希望時刻同寵物在一起,離開了寵物就會焦慮、憂郁,茶飯不思,感覺生活沒有意義,嚴重者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故事二沒有你,我怎么辦?
王阿婆是個獨居老人,年近七旬,一個人在家冷冷清清的,親戚送了她一條叫“毛球”的小狗。
可是,小狗不懂事,在七樓陽臺上張望,陽臺欄桿又是鐵質柵欄式樣的,小狗一不小心竄出去,摔死了。王阿婆傷心了好一陣,好在這個小狗來了才幾天,感情不是很深厚。不久,王阿婆的女兒又送來一條白色的比熊犬,依然起名“毛球”,王阿婆也就漸漸釋懷了。
再添“毛球”心歡喜
在飼養小狗的過程中,王阿婆的生活也有了重心,喂狗、遛狗、給狗洗澡……原先郁郁寡歡的她像是年輕了十歲,她逢人就說,“遛狗是養生之道啊,這人動起來就精神了!”
平日里,阿婆喜歡抱著“毛球”一起看電視,和它嘮叨些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毛球”像是聽得懂一樣,時不時地眨眨眼睛,這讓阿婆越發喜愛它了。她對子女說,“只要‘毛球’在身邊,我這心里就覺得踏實。”
聰明認路驚煞人
阿婆家的毛球不僅性情溫和,而且特別聰明。有一次,阿婆帶“毛球”一起去菜場,阿婆只顧著挑菜、付錢,竟然忘了手上的狗繩。兜兜轉轉的,突然發現“毛球”不見了。這下急壞了阿婆,她心里想著,萬一被狗販子抓走了怎么辦……她在菜場一直兜來兜去,抓到一個人就問,“有沒有看到一個胖胖的、白白的小狗”,可沒有一個人說看到過。阿婆像沒了魂一樣,天黑了才回家。可是,當她走到家門口――“毛球”正站在自家門口等著她!
阿婆頓時喜極而泣,這次失而復得,讓阿婆明白自己真是離不開“毛球”了,此后對它更是加倍呵護。
依賴共存怕別離
從“毛球”進門,至今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了,和阿婆就像家人一樣親。
一般而言,比熊犬的壽命是14至16歲。也就是說,它總有一天要先走一步。看著“毛球”的體力一天不如一天,阿婆早也擔心,晚也擔心,甚至有時候半夜夢見“毛球”突然離家出走了,一下子驚醒,然后開燈看看睡在沙發上的毛球,只要它在,心里的石頭就落下了。阿婆有時候對子女說:“我不要它走,如果它走了,我也跟它去算了。”
“過分愛”解析:
寵物能帶給人安慰,養寵物甚至可以起到治療抑郁的效果。不過,寵物的壽命畢竟是有限而短暫的,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碰到寵物生病、猝死等情況,我們也要懂得應對,不能一味沉浸在悲傷之中。
“適度愛”提示:
1.如果寵物離開了,主人有波動性的情緒異常是正常的,可以向關系親密的親人朋友傾訴,排遣心中的悲慟,周圍人也要予以理解。
2.為寵物舉行一個葬禮儀式,進行最后的告別,感謝它帶給自己的美好回憶。如果日后想起它,可以翻看相冊。
3.對于寵物的依賴性特別強的主人,在寵物即將離世時,可以考慮添置新的寵物,讓主人的精神有所轉移,緩解分離的悲傷情緒。
科普鏈接:
狗的壽命一般在12~15歲,最高長壽記錄是34歲。狗的壽命與品種及飼養管理等諸條件有關。如雜種犬比純種犬長壽,小型犬比大型犬長壽,公犬比母犬長壽。
貓的壽命大約為12~17歲,10歲以上進入老年期,大多數貓14歲左右就夭折了。一般長毛貓的壽命比短毛貓的稍長,公貓比母貓的壽命長。
故事三家有寵物,如何和諧相處
老張的兒子最近花重金買了只英國短毛貓,全身細毛濃密緊實,灰白相間,頭圓圓的,眼睛如銅鈴般發亮,十分可愛。
自制貓餐VS方便貓糧
兒子一養貓,老張湊熱鬧,從此天天去菜場里買一些小貓魚,加點碎雞肉,回家就著小鍋子給小貓“燒飯”,忙得不亦樂乎。
可兒子卻一天天不高興起來。因為他在網上看到,自己燒的貓餐弄不好會有寄生蟲殘留,而且貓餐弄得自己家里一股腥味。為此,兒子專門去買了一大包高級貓糧。貓糧是買回來了,老張卻怎么也不肯讓小貓吃,說自己燒的貓食小貓吃慣了。就這個問題,父子兩人還吵了起來。
后來,兒子干脆上班的時候把貓鎖在自己房間里。這下老張火了,罵兒子虐貓,兒子卻懶得理他。一天,他趁兒子不在,把兒子的房門撬開,看見小貓正埋頭認真地吃著干巴巴的貓糧,心里真難受。最后,父子兩個妥協,把兩種飼料輪流換著給貓吃。
過了些天,老張發現小貓胃口不好,拖了兩三天,發現小貓越來越虛弱,還經常嘔吐,最后干脆癱在地上。去寵物醫院一檢查,診斷為小貓的肚子空空、在發高燒,得了腸胃炎。獸醫說,多半是飼料有問題。兒子和老張面面相覷,都認定對方的食料有問題。
游山玩水出事故
小貓病情有所好轉,恰好,老張所在的老年社團組織旅游,老張不放心小貓在家里呆著,就把它帶著一起上路。
小貓就這樣跟著他停停走走,還爬了山坡,精神挺好的樣子,可一回來,又倒下了。獸醫說,這次是突發的急性腸胃炎,要是不好好養,不僅會衍化成慢性腸胃炎,弄不好會有生命危險。這讓老張大吃一驚,兒子更是心痛,說以后寧可把貓送人,也不讓老爸帶小貓了。
“過分愛”解析:
“愛寵物”發自內心,在付出關愛的同時,要從寵物本身的習性出發,講求科學合理,而不能想當然。誰的做法科學,就聽誰的。
自煮貓餐(或剩飯菜)是可行的,但有幾點要注意:1、必須馬上就喂,不要隔夜后再喂貓。2、魚刺、骨頭必須挑干凈,以防卡住喉嚨。3、必須含有肉,如沒有,應添加肉后再喂貓。4、喂貓時要注意定時定量,防止暴飲暴食后傷及脾胃。
“適度愛”提示:
1.寵物進了家門,就不再是一個人的寵物,而是全家的一份子。家庭成員在關于養寵物的問題上,應該達成共識。
2.在飼養過程中,喂食、寵物的衛生問題等,都需要有安排。如果是幫助家人照料寵物,必須在了解寵物的生活習性的基礎上進行。
3.寵物比人更脆弱,如發現寵物有反常行為,不要抱著拖一下會好的心態,要立即就醫,避免給家庭生活帶來更大的麻煩。
科普鏈接:
關于貓吃什么飼料的問題,一直以來爭議很大。
貓糧在很大程度上有優勢,因為其衛生、食用方便,不過也有專家認為自己家做的貓餐質感柔和,更加適合貓食用,不過準備時,比較費時間。
所以需要根據家庭實際情況給貓喂食,貓的腸胃系統比較脆弱,一旦吃習慣了,就不要輕易更換。
愛寵物,要遵從動物的習性
林唯舟是解放報業集團《新聞報》退休記者,2002年10月31日起至今奔波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啟動大熊貓寶寶跟蹤計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熊貓生活,成為一名環境保護志愿者。她對飼養動物有很多心得體會。
她說:“我當初對動物的態度和今天是很不一樣的。以前覺得自己也是喜歡動物的,那是一種自發的喜歡。以前養過倉鼠,高興起來就把它拋向空中然后接住,對貓和別的動物也喜歡這樣,動不動會緊緊地擁抱它們,把小動物嚇得魂飛魄散。現在絕對不會這樣了,我覺得人和動物需要和平相處,絕不能把人的意志強加在動物的身上。”
專家建議:
1.家養寵物需要馴化,告訴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推薦看一些相關書籍,科學飼養。
2.絕育對寵物也是一種關愛,可以使寵物攻擊性減少,更安全。
3.家庭引入寵物要做好充分準備,先開家庭會,只要有一個人反對,就不能飼養;事先準備寵物的食宿、玩具等;考慮好自己有沒有足夠時間精力同寵物相處。此外,一旦飼養不要忘了報戶口。
4.寵物是家庭成員,但不能因為寵物就忘記自己的孩子。因為寵物而淡化對孩子的關愛,他們會傷心的。
愛寵物,先保護自己
不宜進入家庭的寵物
防疫部門指出,最好不要家庭飼養小白鼠、小白兔、豚鼠(荷蘭豬)、地鼠(金絲熊)、小松鼠等動物,這些動物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強,易將病原微生物傳染給人,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等。
被寵物咬傷怎么辦?
被寵物咬傷后須立即處理傷口,擠壓傷口、排出污血,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傷口,再用2%碘酒消毒,盡量不包扎,并盡快到附近的防疫站打疫苗。注射狂犬疫苗期間不要飲酒、喝濃茶和咖啡,不要吃海鮮、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劇烈活動。
避免人被寵物身上的疾病所感染,擁有寵物的人們不應忽視以下問題:
1.定期為寵物打預防針,并飼喂打蟲藥。
2.定期給寵物的生活環境消毒,家中配備常用的衛生藥物,如碘酒、新潔爾滅、臭肥皂等。
3.教會寵物在固定的地方排泄,及時處理排泄物。
4.發現寵物有病及時治療。
5.人體傷口部位禁止接觸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