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的作文三年級范文
時間:2023-03-27 21:30: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熊貓的作文三年級,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內容結構:是寫動物的作文,在三年級上冊的時候,就學習過寫動物的文章了,可以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寫。
2、具體內容:在描寫動物的時候,可以從動物的外形(體型)、生活習性來寫。因此,在描寫大熊貓的時候也要詳細地描寫。為了能夠使得作文更加生動,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當然,還可以用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得介紹更加準確。
3、點明主題:大熊貓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我非常喜歡它。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全新課程。大量的信息、豐富的活動、美麗的大自然,對孩子們充滿著無窮的吸引力。如何將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有創意地與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輕松地由厭學變樂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自從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個新生命悄然來到我們身邊,使課程發生了質的變化,使教師有了創造的新空間,讓孩子們走出了封閉的課堂,在廣闊的天地里實踐、探索、體驗、創造……?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才會增強,下面我就從教幾年來積累的經驗談幾點認識:
1.每一節實踐活動課都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只有學生樂學,在課堂中才有更多的話要說要寫,才會更有表現欲望,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余文森教授曾說:“老師對課堂控制得太嚴,學生的生成性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因為使勁會把學生往他預先的設計上引導,而忽視學生在課堂上的發展。”真正高效的學習首先要讓學生樂學,能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這就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感悟,讓師生在互動、對話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學語文每單元的口語交際就是一門切實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它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機會,在交際的過程中還能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課本之外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了解課外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探索的情感。上好口語交際課對學生習作也能提供大量的素材,從而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做到這些就必須將課堂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來說、來表演、來寫,當然這也需要學生和老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也就是查閱大量資料,這就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如何真正發揮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綜合活動課題的選擇尤為重要。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課題,從而自主確定或選擇。往往學生進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越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學生的興趣、貼近社會現實,學生越能夠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
比如我在教學二年級學生五單元口語交際《奇妙的動物世界》時,我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己扮演大熊貓,那憨態可掬的樣子立刻消除了學生緊張的情緒,熱情的和我打招呼向我問好,給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詢問我大熊貓的生活習性,生長特點等,由于在課前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所以學生的問題我一個個都解決了,孩子們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知道了大熊貓的特點、習性。在我的積極表現之下孩子們躍躍欲試,都想把自己知道的奇妙的小動物展示給大家,有的猜謎語,有的講故事,還有的干脆跳起了美麗的孔雀舞,看著孩子們那興高采烈的樣子,我也忍不住和他們一起唱呀跳呀,教室里仿佛變成了動物世界,動物們在聚會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孩子們不僅僅拓展了自己對動物的只是,而且還真正喜歡上了上口語交際課,從那以后我們班的口語交際課一直上的很精彩。現在他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不論是上課發言討論,還是課下搜集材料都不是負擔,因為他們樂在其中!所以一堂好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真是受益無窮!
2.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讓學生在學校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的范圍內,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并服務于社會,讓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如索引、文摘、百科全書等),學會使用視聽媒體,收看有益節目,以家庭實踐活動為輔助,以學增知,以勞輔德,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增強學生自我表現,自我完善,自我創新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2.1 使用各類媒體,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他們的視野。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學會收集、整理信息,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養成思考記錄習慣,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可以設置一個“每日信息”摘錄本,要求學生在家里,從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上等多種媒體收集信息,選擇重要的一些內容,寫在摘錄本里。并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但拓寬了知識面,開闊了眼界,還可以提高了閱讀和習作的能力,養成關心身邊事物的好習慣。我班學生從一年級時就有摘抄本,到現在他們快上四年級了,有的同學都有一大本的好詞好句,每次寫習作時出其不意的用到一些古詩文,讓人說不出的喜悅。
2.2 開展實踐競賽。綜合實踐活動不能等同于課堂教學,旨在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檢驗內化知識,運用知識,為學生打開一個開放的時空,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豐富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實踐競賽不失為一種良好途徑。如組織開展“護蛋”比賽。比賽的具體操作設計可以這樣進行,賽前宣布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個蛋,要求大家在吃飯、睡覺、上學時間隨身攜帶一個生雞蛋,看誰能在一天一夜時間里出色地保住這個蛋不破。活動結束后還要評出‘護蛋大王’,予以獎勵。實踐證明:孩子們興趣很濃,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此次競賽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了做父母的不容易,呵護一枚蛋都那么費功夫,爸爸媽媽養育我們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情呀!回去后孩子們給父母端茶、倒水,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家長們不變反應我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豐富想象力
3.1 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體驗生活,獲得感性經驗,不斷豐富想象力。通過不斷充實課余活動,讓學生在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中,觀察現象,領悟課內教學無法滲透的奧秘。盡可能地讓學生動腦、動手、多思多做,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造的意向,培養創新能力。比如一年級的口語交際《動手做做看》就是這樣學生先動手然后說出做手工的過程,既動了手,又動了腦,還培養了合作意識。
篇3
叮叮當,叮叮當,鈴兒響叮當,大街上,一群穿著圣誕衣,戴著圣誕帽的小男孩一蹦一跳地走在圣誕節最熱鬧的大街上。走進一家送禮物的”圣誕店”慢慢地,隨著腳步的越走越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圣誕節個人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圣誕節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1有一種愛,是那么的平凡偉大;有一種愛,是那么的無私;有一種愛,是那么令人難忘——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他們的愛是偉大又無私的!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圣誕老人,每一次圣誕節時都想親眼看到圣誕老人,但是每一次在等待的過程中都會被困意而打敗。記得圣誕節的每個夜晚,我都會把想要的東西寫在紙上,然后放在枕頭旁,第二天早上桌上就放滿糖果床上放著我想要的玩具。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們在一起玩的時候,我問他們:“你們見過圣誕老人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沒有。”于是我們便一起商量,今年的圣誕節我們要通宵達旦,等著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夜之前,我無時無刻都在幻想著圣誕老人長什么樣,我的印象中圣誕老人應該有許多白胡子,還戴著一頂紅帽子……
時光如流水一般,一轉眼便到了圣誕節,我還記得和小伙伴們的那個約定。但那天晚上我覺得時間過得非常慢,每一秒都是煎熬,爸爸很早就出去了,我和媽媽看起了電視一分鐘,兩分鐘,三十分鐘,一個小時……到了十點,媽媽睡覺去了。樓下只有我和兩歲半的弟弟,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終于要到12點了,我立馬去床上躺好,等待圣誕老人的來臨,可是困倦一次又一次席卷著我身體上的每一個細胞,我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不能睡,不能睡……
終于在11:30分,門“咔嚓”地響了,一個身影悄悄地出現在了我的房間里。我躺在床上瞇著眼睛觀察著這一切,但是當這個聲音走近時,我才發現這不是我夢寐以求的圣誕老人,而是爸爸。他悄悄的把禮物放在我的床上,再把糖果裝進盒子里,那時我才明白原來世界真的有圣誕老人,他就是我的爸爸。
當愛的力量包圍著我,世界無時無刻不在展現溫暖,也因為有了溫暖,人間才有了美麗,我會將這份無私的溫暖和無言的愛保存好,那時我知道了我的父母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圣誕老人!
圣誕節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2小的時侯,我特別期盼過圣誕節。因為在這天,我總能收到“圣誕老人”的禮物,比如好吃的巧克力、實用的學習用品、好玩的樂高……
所以每當平安夜的晚上,我總是興奮得睡不著,夜里總會偷偷地朝窗口瞄一眼,想象著圣誕老人趕著馴鹿,坐著雪橇,打開窗戶,把那只圣誕襪塞滿禮物的場景。直到一年級,我才明白圣誕老人只存在于童話故事里,真正送禮物的其實是爸媽。
一年級那個圣誕節的早上,我和以往一樣,滿懷期待地拿起了圣誕襪,可是里面卻空空如也。看著我失望的表情,老爸安慰我說圣誕老人那里下了大雪,出門不方便。我將信將疑地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放學后,我回到家,爸媽不同于以往,今天已經早早地下班在家。我突然發現圣誕襪里有一個精致的盒子,打開后,見到了一個漂亮的蛋糕。當我享用完,才發現生產廠家、地址都是中文的。
“圣誕老人不是西方國家的人嗎?為什么包裝盒上的字卻是中文的呢?”我疑惑地問道。
老爸哭笑不得地說:“圣誕老人可能擔心中國的小朋友看不懂英文,所以請了翻譯吧。”
晚上,我想了想老爸的話,又想了想那個蛋糕,越想越不對勁,因為那個蛋糕好像在附近有個專賣店,圣誕老人要給天下的小朋友準備禮物,那翻譯怎么忙得過來呢?最后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圣誕老人根本不存在,送禮物的肯定是爸媽。
第二天,我對爸媽說出了我的想法,爸媽笑了。他們告訴了我禮物遲到的原因:那幾天爸媽特別忙,來不及準備圣誕禮物,于是告訴我暴雪阻擋了圣誕老人的路,然后請半天假去小區附近的“瑞可爺爺的店”給我準備了禮物。
在那之后,圣誕襪被收了起來,可我在每年的圣誕節仍然能收到爸媽精心準備的禮物。在今年的平安夜,久違的圣誕襪又重見天日,原來他們又要為弟弟過圣誕節了。而我,也準備了一份小禮物,也為弟弟做一次“圣誕老人”。
圣誕節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3在我短暫的一生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圣誕節在我的人生扉頁上涂抹了最絢麗,最耀眼,最奪目的色彩……
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冬日,自小體弱多病的我又成了上帝生氣時的一個“犧牲品”,我因舊病復發住進了醫院。而那一天剛好是12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啊!我的手里扎著粗粗的針管,鮮紅的血液從我的身體里緩緩流出,白色的床單,白色的棉被,白色的枕頭,一切的一切都是白色的一片,沒有一點兒圣誕節的氣氛,我沮喪極了。趁媽媽不注意,我拉起落地窗紗,看到窗外燈火通明,皎潔的明月懸掛在萬家燈火之上,一個個孩子或吃著冰糖葫蘆,或咬著香嫩的雞翅,或攜著父母的手飛奔……還有那高大的.圣誕樹,掛滿了五彩繽紛的小飾物:精致的鈴鐺,迷人的布偶,小巧的拐杖,毛茸茸的雪球,別具一格的圣誕襪……我看得牙癢癢,心中一陣羨慕。
突然,醫院的燈“簌”地暗了!伸手不見五指,怎么回事?我害怕地蜷縮著身子,抱緊了媽媽。那么忽然地,醫院又燈火通明了!啊!我看到了什么?一個有趣的圣誕老人站立在我們的眼前!和童話中的一模一樣:他戴著紅艷艷的帽子,雪白的胡子垂到胸前,紅鼻頭,大眼睛鼓鼓的,一身紅色的服裝好像束縛了他,讓他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滑稽的模樣逗得我們駐足癡望!不少孩童歡呼著,拍著手,向”圣誕爺爺“如蜜蜂般涌去。我也是那其中一個。
我看到“圣誕爺爺”拿出了一個神奇的魔法袋,可變大可變小!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變出了一個紅蘋果,我們都伸手去接;他卻將蘋果收回,又變出一個閃閃的魔法棒!我們歡呼著,笑聲足以把墻壁掀翻了。“圣誕爺爺”一路弓著腰蹦跳著,為我們變成了調皮的小猴子,憨厚的大熊貓,萌萌的考拉……銀鈴般的笑聲在這間醫院里回蕩著……
現在,我早就知道當年那個“圣誕爺爺”只是一個醫護人員假扮的,但那個夜晚,他像天使一般的降臨深深溫暖了我們的心,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圣誕節,不是嗎?
圣誕節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4不知道為什么,每逢圣誕節都會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悲傷。
又是一年的圣誕節。
即使是在西北這樣一個落寞的小城,夾裹著圣誕氣息的風還是悄然而至。街上的圣誕樹早早的昂起霓虹的閃爍,大大小小的禮物和卡片爬滿了枝頭,櫥窗里的圣誕老人隔著厚厚的玻璃微笑著向路人招手。似乎一切都很有味道,只是少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
平安夜的晚上,我一個人放學回家。路過的小店裝扮一新,溫暖明亮,像童話的故事一樣甜美而夢幻,可我分明感到一股瑟瑟的涼,可能是天氣冷的緣故吧,我不自覺地拉緊了脖子上的圍巾,繼續往前走。走到一個拐角,我仿佛看見一個熟悉的畫面。那是賣火柴的小女孩蜷在墻角點燃的微弱的燭光,我甚至看到了燭光里的火爐,背上插著刀叉的噴香的大烤鴨,以及微笑著的慈祥的奶奶。然后火光漸漸熄滅了,留下單薄的小女孩在寒風中顫抖和哭泣,而在墻角的不遠處傳來歡樂的圣誕的歌聲。
不是每一個圣誕節都光彩奪目,還有那些被人們遺忘了的墻角的圣誕節,凄冷的寒風中曳著希望的光。
我的眼睛濕潤了,突然覺得那歌聲很遙遠。然后我被人拍了一下,墻角的畫面消失了,我才知道是幻境。是個小女孩,“姐姐,有蘋果嗎?”一雙澄澈的眼睛發出的好聽的聲音。我看著她,臉紅了,有點局促不安起來。糟糕,蘋果都送完了。我剛想開口卻被打住,“姐姐,圣誕快樂。”女孩兒從背后捧出一個紅又大的蘋果,笑開了花。我愣了,剛才的淚光還未散去,又一層霧氣彌漫開來。我接過蘋果說謝謝,女孩兒卻說,不客氣,五塊錢一個,不貴的。我怔住了,捧著蘋果的手凍得僵住了,生疼。我還是買下了蘋果,邊走邊吃,可是灌進了風,一點也不甜。我才知道,原來祝福也許不是真心,粉飾的微笑背后藏的或許是謊言的鋒芒。
我想起小時候的圣誕節,提前幾個星期就開始做卡片,在漂亮的信紙上工整地寫下滿滿的祝福,小心翼翼的,還有點小驕傲。節日的時候互換過來,比比看誰的字好看,誰寫的祝福多。每年的卡片我總是留著,到現在,它們守護著我們的故事安靜地躺在抽屜里,沉默的訴說。只可惜,那樣的年紀不再,那樣的圣誕節也不再了。
街頭的彩燈若明若暗,墻角的圣誕節卻睡著了。這樣寧靜的夜里,只有我一個人淚光閃爍。
圣誕節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5盼哪…盼啊…圣誕節終于被我們盼來了,走進作文班的院子里,院子里漆黑一片,只有心語作文學校燈火輝煌,像夜空中閃爍的群星,又如海上搖曳的小船,還像正在飛舞的螢火蟲提著的大燈籠。
我走進了二樓的活動室,屋里被裝扮得如一個童話王國,二棵圣誕樹上面掛滿了禮物,閃爍著五顏六色的彩燈,并且桌子上被拉花裝點的窗子全都一些隨手可得的糖果和一些吃的,這不是一個糖果屋嗎?或者是個免費食品大超市。同學們不知說些什么,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太美了,太美了,在作文班過圣誕節太快樂啦!”
圣誕節演出開始了,老師還不忘用他的看家本領—表演啞劇讓同學安靜。老師還介紹了圣誕節,以及圣誕老人和圣誕樹,最有趣的就是介紹圣誕樹了,老師說:“在圣誕節的晚上,有一個孤苦伶仃的孩子,流浪街頭,一個農民把他帶回了家,給了他最好吃的,小孩子為了感謝他,折了一根柏樹枝扎入雪中,奇跡出現了,扎在雪中的柏樹枝竟成了一棵掛滿禮物的圣誕樹,這個孩子就是可愛的安琪兒。”聽到這兒大家都驚嘆不已,就連老師的擴音器也“嗚嗚”地唱起了歌。
第一幕是我們的“皇帝新裝”,當我們上場的時候,我的心非常緊張,生怕演砸了,當我們表演到的時候,家長們都站了起來,為自己的孩子們喝彩。我走到臺中央,奉皇帝命令看新裝的時候,說了幾句臺詞,當時我的臉火辣辣的,頭也不敢抬。下場后,自己才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好一陣子才恢復過來。
但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年級的小朋友們,他們竟然把夢思羊的一首詩,改編成了童話劇,真是太了不起了。而且四年級的同學還表演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張昆的北風,令人心里發顫,那奸笑聲,把房間都震得動蕩了。最后初中班表演的“再別康橋”他們中的一個人竟把水草說成了小草,頓時他們被嚇得驚慌失措,還好大家沉浸在歡樂中,沒有發覺。
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獲得了作文二等獎,當時我的心一陣激動,真想跳起來手舞足蹈一番。最后,老師把蓋在地上的毛毯—我們的作文,發給了我們。還用小貼紙祝我們圣誕快樂了呢!而老師卻說這是圣誕老人托她給你們的。你們說,我們橘子老師是不是很有想象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