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丹尼范文
時間:2023-03-28 07:12: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丑丹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丹尼斯的兄妹就住在隔壁,朋友們也都住在不遠處的山洞里。可丹尼斯一點兒也不開心,因為他害怕飛翔。
哎!看來我真的不適合飛行。
3.每當大家外出后,丹尼斯就會坐在洞口的懸崖邊,鼓起勇氣練習起飛。可他總是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眩暈。
4.他失望地回到山洞,蜷縮在角落里,數著山洞里的鐘乳石,或者擺弄自己收集的蝙蝠骨頭。
5.每天晚上,其他的噴火龍都會聚在一起,滔滔不絕地講自己的故事。
我幫助了一個女巫,給她的大鍋點著了火。
我打敗了邪惡的獨眼巨人呢!
哦……嗯……這個,那個……
丹尼斯,你今天干了什么?
6.姐姐多琳領著丹尼斯走出洞穴,教他學習飛行。
先助跑一段距離,再用力地扇動你的翅膀。
瞧,他就是個十足的膽小鬼!
7.這天,別的噴火龍都出去了。丹尼斯卻沒有像往常一樣退回自己的洞里,他朝山下走去。
我不想和這些嘲笑我的家伙待在一起,我要下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8.丹尼斯不知走了多遠的路。忽然,他看見遠處的山谷中,有一些亮閃閃的帳篷。隱隱約約還能聽到音樂聲。
我最好走到近處去看看,也許,我也能來一次冒險呢!
9.丹尼斯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終于到了帳篷前。一些長著四條腿的動物向他圍過來。
天哪!這些長著四條腿的怪家伙到底是什么呀?
10.有一只金黃色的動物朝他咆哮著。還有一只動物,身上長著條紋。最奇怪的是,有幾只毛茸茸的動物,長著長長的尾巴,還穿著衣服!
11.這些動物也愣住了,他們打量著丹尼斯,互相討論著這個兩只腳的怪物。
看看那條可笑的尾巴,疙疙瘩瘩的。
他太奇怪了,竟然長著翅膀!
他看起來好像不太健康啊!
12.正在這時,一個和善的聲音傳進了丹尼斯的耳朵。
嘿!你好啊!歡迎來到花栗鼠馬戲團!我是小丑克勞德。
13.丹尼斯回過頭,看見身后站著一個兩條腿的“怪物”。怪物大大的眼睛看起來很憂傷,他的嘴巴向下彎得那么厲害,可是聲音卻很快樂。
我是噴火龍。我叫丹尼斯。
啊!一只噴火龍?太好了,我們馬戲團里還從來沒有過噴火龍呢!你愿意加入我們嗎?
哦,我愿意呀!
14.就這樣,丹尼斯加入了馬戲團。他跟隨小丑克勞德學習騎獨輪車,練習演雜耍。
丹尼斯,你非常聰明,你一定會引人注目的。
15.丹尼斯還學會了一項絕技――跳水。因為他滑滑的皮膚非常防水。
丹尼斯,你太棒了,你一定會成為我們馬戲團一流的演員。
16.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看丹尼斯的表演,他總是吐出長長的火苗,把它噴向高高的戲臺。
快看,一只會噴火的龍!
17.一天晚上,丹尼斯完成了表演。他一邊吃著冰激凌,一邊看著卡洛斯走鋼絲。
喉嚨可真涼快!
18.卡洛斯在高高的鋼絲上做著單腳旋轉。突然,她失去了平衡。
19.眼看著卡洛斯就要從鋼絲上掉下來,丹尼斯丟掉冰激凌,拼命扇動翅膀。
啊,救命啊!
別怕,我來啦!
20.就在卡洛斯落下的一瞬間,丹尼斯飛了起來,他輕輕托起了卡洛斯。
21.丹尼斯馱著卡洛斯安全地回到地面。臺下觀眾頓時歡呼起來,他們以為這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篇2
℃$¢‰哈利和他的朋友
經歷了上一集幾乎被所有人誤解的考驗,我們的哈利同學終于贏得了所有巫師的信任。這次,他們要聯合起來向惡勢力宣戰,在哈利和赫敏的領導下,眾多小巫師組成了“鄧布利多軍”,成為結尾處那場大戰的中堅力量。而在愛情方面,羅恩和赫敏之間的曖昧越來越明朗,當三人在一起時,可憐的哈利逐漸向電燈泡的方向發展。
℃$¢‰哈利和他的初戀
這一集里,哈利還要經歷他青澀的初戀,那場被反復宣傳了三年之久的吻戲終于要與麻瓜們見面。扮演張秋的梁凱蒂事后說丹尼爾是一個“接吻高手”,而這場戲足足重拍了30遍哪30遍,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她是故意的。但這場初戀最終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們都無法忘記張秋的前男友,上一集因為哈利而死去的塞德里克。為了安慰失戀的哈利,羅琳阿姨不但讓金妮繼續暗戀他,還為他準備了一位新搭檔:漂亮可愛的盧娜,據說她才是哈利的“真命女巫”!
℃$¢‰哈利和他的敵人
佩妮姨媽一家依然要扮演小丑的角色,壞小子馬爾福和始終看哈利不順眼的斯內普教授還是會不斷找哈利的碴,當然這些小CASE對哈利來說不過是天邊的浮云,新來的與鄧布利多掐架的魔法部要員烏姆里奇奶奶和如幽靈般時隱時現的伏地魔才是哈利這一集的強敵,哈利和他的朋友們這場仗打得異常艱苦。
℃$¢‰哈利和他的命運℃$¢‰
篇3
除了藝術,除了時尚,我們同樣可以從商業角度解讀奧斯卡。今年,哪些公司、哪些人能躋身奧斯卡商業榜呢?
馬戲團表演一直被看作成長非常有限的沒落行業,作為其中一員,成立于1984年的太陽馬戲團,如今營收已突破10億美元,他們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包括了賭場運營商米高梅、微軟和迪拜王室、奧斯卡頒獎禮。
劇情為王
今年,太陽馬戲團再次大出風頭――受邀在奧斯卡頒獎禮上進行表演。華麗的舞臺、精巧的舞美、充滿想象力的劇情編排讓眾明星鼓掌致意,讓收看直播的觀眾驚嘆不已,而誰曾想,早在1984年,年輕的蓋?拉利伯特和丹尼爾?高瑟組建的這支馬戲團也曾遭遇經濟上的尷尬。
馬戲團表演一直被看作成長非常有限的沒落行業,作為其中一員,太陽馬戲團又是怎樣突破的呢?
太陽馬戲團在舞臺和制作上的闊氣令人咋舌。巡演的大篷足有2萬平方米,可抗12級以上的大風,隔音、隔光、防潮手段都一應俱全,恒溫空調機組、自帶的發電機、270度的環形觀眾席,確保了觀劇體驗的絕對舒適。
他家的道具師驕傲地宣稱,“所有道具必須成為輔助表演的環境。如果觀眾完全沒意識到有個價值300萬元的裝置吊在你的頭上,而且是花了兩年才制作出來的,那么我們就成功了”。
這一切裝備,配合了表演者精湛的雜技技術和趣味橫生的表演,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出出有著完整故事情節的劇目。另外,劇目的新鮮感和神秘感也同樣重要,再好的劇目,太陽馬戲團也會按照3年為一個檔期撤消,3年之內不會重演,“人對藝術欣賞有疲勞期,3年恰好”。而至今為止,他們為拉斯維加斯打造的6個劇目都不曾參與巡演,“創造一種僅在拉斯維加斯的神秘感,也是吸引力的一部分”。
太陽馬戲團的數個賭城常駐節目為每晚超過9000名觀眾表演,5%的拉斯維加斯城市游客都加入到太陽馬戲團在全球的9000萬觀眾大軍中。
沒有明星,只有團隊
太陽馬戲團的演員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除了一些獲得了“金小丑”獎的雜技演員之外,這里更多的則是奧運選手、知名舞蹈家。拉利伯特建立起一個巨大的數據庫,囊括了當今世界上所有優秀的創作人員資料。當他們需要某一個特定的演員時,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合適的人選。
在這個充滿明星的地方,太陽馬戲團卻總是宣稱自己“沒有明星”。因為按拉利伯特的想法,一切都要以劇為重,太陽馬戲團從不培養明星,也不靠明星來吸引票房,而是憑著劇目本身的魅力,即使中途有人受傷或是因為其他事情無法參演,這個角色也能被其他演員頂替。
將專業工作交給專業的人做,通常是成功者的通則。2004年前后,拉利伯特聘請了丹尼爾?拉馬爾,讓這位擁有廣播和公共關系背景的加拿大行政官來擔任劇團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運營他的娛樂帝國。這使得拉利伯特有空成為劇目的評論家。
拉利伯特總是說,“我不是每天都參與具體的演出或者是策劃,所以我可以更為客觀。有時候,我會看到我們偏離了開始設定的一些目標,有時則會發現在演出中我們忽視了一些能引起公眾注意的技巧,我就會說出來。”太陽馬戲團管理層很快意識到拉利伯特的這個愛好的重要性――管理者觀看演出可以直觀地給意見,也能夠最真實也最直接地給演員以鼓勵,而演員用觀眾的眼光來看自己的作品,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他們開始鼓勵自己的制作人、藝術指導、幕后工作人員,甚至是演員去觀看完整的演出。
太陽馬戲團員工的與眾不同,還體現在他們從不局限員工的身份上,你是運動員,但也可以是演員,同樣也可以是設計師。
有一位名叫拉爾斯的好萊塢制作助理,28歲時看了一場太陽馬戲團表演,激動之下給太陽馬戲團寄了一盤他自己在沙灘上翻滾、跳舞和沖浪的錄影帶,三個月后,他就在東京的舞臺上參加了“Saltimbanco”的演出。不久之后,他以自己在加州的地震經歷為點子做成模型,拍了一卷15分鐘的錄影帶,10天之后,這卷錄影帶送到了馬戲團的高層,隨后,他在總部擁有了自己的辦公室與可以實現這個點子的所有資源。
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因為具備了這種強大的包容性,太陽馬戲團的創作獲得了無數獎項和榮譽,包括1989年的金玫瑰獎,1991年和1998年的劇評人獎,1997年小鹿斑比獎,3個加拿大最高電影獎“戈米尼”獎,4個黃金時段艾美獎,以及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一顆星。
傍上大客戶
盡管取得了魁北克政府的資助,之后也有加拿大金融公司Desjardins的幫忙,但太陽馬戲團在早期仍然是入不敷出的。1990年,太陽馬戲團才開始重新盈利。但為了打造更好的劇目,花費非常高昂,“以劇養劇”的方式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拉利伯特開始考慮如何取得穩定的收入。
1993年,太陽馬戲團接到來自拉斯維加斯的邀請,開始了與米高梅的合作,這位財大氣粗的合作伙伴幫助拉利伯特論證了常駐演出的可能性。他們先為米高梅的金銀島賭場打造了Mystère,隨后又推出了O、Zumanity。2000年,米高梅告訴拉利伯特,他們想為米高梅大酒店推出的餐廳和娛樂產品升級找點新吸引力,太陽馬戲團拿出了新劇Kà。賭場巨頭同意特意為Kà修建一座共有1900個座位的劇院,耗費的1.35億美元由米高梅支付。約3000萬美元的服裝和其他生產成本由米高梅和太陽馬戲團平攤。而他們也將平分利潤――Kà的票價定在99美元到150美元,但人們依然樂意為其掏腰包。
與米高梅的合作可謂是雙贏,米高梅現有的三個劇團表演每年為它的賭場帶來超過200萬人次的觀眾。雖然其中只有20%的人會觀看表演后在賭場酒店留宿,但那些不住宿的觀眾,每人也會花費平均30美元來購買晚餐或飲料。僅門票和商品銷售上,米高梅就贏回了總投資。
當然,“傍大款”絕對不是拉利伯特的唯一招數。太陽馬戲團用各種巧思將客戶的需求融入劇目來推廣產品。2010年,他們為微軟推廣視頻游戲技術;2011年,又與西班牙時尚品牌DESIGUAL結為全球合作伙伴;2012年,他們的奇幻秀登陸奧斯卡頒獎典禮現場,為到場明星和電視觀眾們呈現了一場向電影致敬的魔幻演出……他們甚至還為迪拜王室和英國女王金婚慶典演出。
篇4
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說,第一次商業航天飛行有望在18個月之內,即在2012年實現。如果你愿意花上約20萬美元買票,你也能成為宇航員。
20萬美元“平民”游
據報道,總造價3100萬美元的這個“太空港”主要部分由一個外形如巨型馬桶的飛船停靠站和一個用于停放航天飛機的大型機庫組成,占地約9290平方米。“太空港”與外界通過一條數百米長的混凝土走廊相連,一旦富豪們買到太空游的機票后,就將首先被送到“太空港”附近,然后順著長廊進入“巨型馬桶”內的候機大廳,并在那里等候飛往太空的航班。
此前的3月22日,全球第一艘商用太空船“太空船二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上空進行了首次試飛。其與母船“白騎士二號”在離地面1.37萬米的高度飛行3小時后,成功降落在莫哈韋航天航空港。
按照設計,“太空船二號”可搭乘2名機組人員與6名乘客,將先搭載“白騎士二號”到達約1.5萬米高空后與母船脫離,并點燃混合火箭。在火箭驅動下,90秒鐘后攀升至距離地面約100公里的亞軌道,這個高度是國際上劃定的太空邊緣。此時游客可以體驗5分鐘左右的失重感覺,和通過太空船兩側的舷窗一睹太空美景。隨后飛船開始返回地球,像普通飛機一樣降落地面。整個旅行歷時大概兩個半小時。
自2005年7月維珍銀河成立并以每次20萬美元的標價開始接受預訂,至今已有世界各地的330多人支付了總額在4500萬美元左右的訂金。其中包括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理查德•布蘭森和他的家人以及飛船設計者伯茨•魯坦也將作為首批游客游覽太空。
還有7名中國企業家報名參加維珍銀河的太空游計劃,其中包括兩名香港富豪和1名臺灣富豪,更有1名重慶女富豪,他們中將有兩人成為最終的幸運兒。制作“富豪榜”的胡潤公司是維珍在中國的商。
盡管太空旅行費用高達20萬美元,但相較俄羅斯航天局開出的數千萬美元要價,這一價格已算“平民”。理查德•布蘭森稱,在頭五年的運營結束后,票價有望下降。
激烈的競爭
事實上,維珍銀河提供的太空旅游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太空游。據介紹,在距離地面200公里以上的地球軌道飛行才是真正的太空游。目前實現軌道飛行的工具主要是國際空間站,主要運載工具是俄羅斯“聯盟”飛船和美國航天飛機。但自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后,太空旅游機構大多將目光轉向了“聯盟”飛船。目前通過美國太空探險公司安排,搭乘俄羅斯“聯盟”飛船登上國際空間站,停留9-15天,費用至少2000萬美元。俄羅斯方面曾經表示,如果再花1500萬美元,可以讓游客實現太空行走,如果肯花1億美元,可以實現到月球旅游。
而包括維珍銀河在內的私營公司未來提供的太空之旅,其實只是搭乘火箭或航空器,沖至距地表100公里以上的太空航程,通常整個飛行時間約2個半至3小時,但真正能讓乘客體驗無重力飛行的時間僅有3至6分鐘,因此費用相對便宜。
盡管如此,在類似的亞軌道太空游競爭中,維珍銀河也并非唯一“玩家”。
除維珍銀河之外,德國Project Enterprise的太空之旅預計2011年成行,將以太空飛機將5名乘客載至太空飛行,費用未公布;歐洲航天巨擘EADS旗下子公司EADS Astrium預計2012年推出太空之旅,以火箭把4名乘客載至100公里以上的太空3分鐘,費用估計20萬歐元。
此外,一些企業還在構想其他的太空旅游項目。美國波音公司計劃最快2015年開始,讓旅客乘坐波音制造的宇宙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同時,一種如同太空膠囊一般的宇宙飛船CST-100也由波音公司出資開始建造。
另據外媒2010年6月報道,美國旅館業大亨畢格羅創辦的畢格羅航宇公司正積極建設民營太空站,這座充氣式太空站計劃在四年后升空,畢格羅說,到2016年,他的另一個太空站也建好后,兩者可同時容納36個人,是現有國際空間站的6倍。
若要住進畢格羅太空站,包括往返太空的交通費,每人在太空站住30天的費用為2500萬美元;若住60天,再加375萬美元。比現有的國際太空站旅費便宜一半。
七名超級富豪太空游客
2001年至2009年間,搭載俄羅斯“聯盟”飛船登上國際空間站的超級富豪已有7名。
2001年4月30日,60歲的美國富翁丹尼斯•蒂托乘坐俄羅斯“聯盟TM32”號宇宙飛船上天,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名自費太空游客,他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了8天時間,并為此支付了2000萬美元。蒂托是全美第三大投資管理咨詢公司威爾希爾集團的創建者和CEO,曾做過航空航天工程師。
2002年4月25日,29歲的南非富翁馬克•沙特爾沃思,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非洲人。此后,60歲的美國富翁格雷戈里•奧爾森,40歲的伊朗裔美國富婆阿努謝赫•安薩里,前微軟首席建筑師、被譽為“Word之父”的查爾斯•西蒙尼,美國著名電腦游戲商理查德•加里奧特,先后花費至少2000萬美元遨游太空。
最近一名太空游客則是“太空小丑”、加拿大億萬富翁蓋•拉利伯特,他是加拿大太陽馬戲團的創始人及總經理。2009年9月,拉利伯特乘坐俄羅斯“聯盟TMA-16”載人飛船登上國際空間站,他為此支付了至少3500萬美元。而其此次旅行有一項特殊使命,那就是呼吁全球將水資源問題作為太空科研的一部分予以關注。
鏈接:各色太空游
奢華太空游――軌道飛行
在距離地面200公里以上的地球軌道飛行才是真正的太空旅游。目前實現軌道旅游的工具主要是國際空間站,主要運載工具是俄羅斯“聯盟”飛船和美國航天飛機。人均花費超過2000萬美元。
準太空游――亞軌道飛行
乘坐火箭飛行器從地面上升到約100公里的地球大氣層與太空接觸的邊緣,然后返回。在火箭發動機熄火和再入大氣層期間能產生幾分鐘的失重。費用約20萬美元。
眺望太空游――乘坐高空飛機
高空飛行只是接近太空,還不是真正的太空旅游,但當人飛到距地面18公里的高空時,可看到地球的地形曲線和頭頂黑暗的天空,體會到一種無邊無際的空曠感。目前可實施這種飛行的有俄羅斯“米格-25”和“米格-31”戰斗機,它們能飛到24公里以上高度,花費約1萬美元。
篇5
Abstract:this article elaborated each small English turn of expression, grasped these turn of expression to be possible to cause us to express our meaning accurately in the Trans-Culture human relations, thus was the communication is smoother.
關鍵詞:笑 種類 表達方式
key word:smiles type turn of expression
笑是一種感情傳遞方式。笑能表達我們的感情,溝通我們的思想,展示我們內心的世界;不同方式和不同種類的笑展示了不同的內涵。 那么笑的種類有哪些呢?我們知道在生活中我們面對不同的情況會表現出不同的笑臉,其中有微笑,咧嘴笑,滿臉堆笑,暗自笑,譏笑,捧腹大笑,哄堂大笑等等。這些不同的表情,我們用英語又該如何表達呢?下面就是筆者收集的各種笑的英文表達方式,通過不斷積累,我們就能更加準確地表達我們的思想,從而達到交流順暢。
smile 微笑,例如:she was smiling broadly. 她在微笑。He smiled at Shelley. 他向謝利微笑。smiling faces. 微笑的面龐。He smiled his admiration of the great stone circle.他用微笑表達了他對宏偉石圈列石的贊美。當smile做及物動詞講的時候,含義是:露出(某種笑容)。例如:Guy smiled a grim smile. 蓋伊露出一絲冷笑。
grin 咧嘴笑,露齒而笑,例如:Dennis appeared, grinning cheerfully. 丹尼斯出現了,高興地咧著嘴笑。a grinning skull. 齜著牙的頭骨。I know she is joking because she has a big grin on her face. 我知道她是在開玩笑, 因為她滿臉笑容。She grinned with delight. 她高興地咧開嘴笑。He was grinning proudly, delighted with his achievements. 他為自己的成就感到喜悅, 自豪地咧著嘴笑。She sat there grinning like a Cheshire cat while we tried to put the tent up.我們搭帳篷時,她坐在那里咧著嘴傻笑。
Beam面露喜色;滿臉堆笑,例如:she beamed with pleasure. 她欣喜得滿面笑容。a beaming smile. 燦爛的笑容。同時beam還可以表達微笑著流露出(感情),例如:the instructress beamed her approval. 女教官微笑著表示贊同
chuckle 輕聲笑;暗自笑,例如:I chuckled at the astonishment on her face. 我暗自笑她臉上露出的驚訝表情。在直接引語中使用,例如:That's a bit strong, isn't it?’ he chuckled.“有點濃了,是吧?”他輕笑道。
laugh笑,嘲笑,例如:She couldn't help laughing at his jokes. 她忍不住因為他的笑話笑起來。All the critics had laughed at him ― well, the laugh was on them now. 所有的批評家都曾嘲笑他――啊,現在他們可成了嘲笑對象了。
belly laugh 捧腹大笑,例如:"Say, did you hear Johnny Carson last night? It's hard to be funny five nights a week, but last night was one of his best shows in a long time. He got some great belly laughs trading jokes with his guest star, Bob Hope." 這個人說:“喂,你昨晚看了Johnny Carson的節目沒有要做到一星期五天都很滑稽是不容易的。但是,昨晚的節目是他很久以來最好的一次。他和他請來的著名演員Bob Hope一起講笑話,好幾次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chortle 哈哈大笑;抿嘴輕笑,例如:He chortled at his own execrable pun. 他對自己拙劣的雙關語大笑了起來。Thomas gave a chortle. 托馬斯大笑起來。When I told them what had happened to me, they all chortled with mirth. 我把我的事告訴他們以后,他們咯咯地笑起來了。To utter a chortle or express with a chortle. 大笑發出哈哈大笑或用哈哈大笑來表達。
crack up[俚]譏諷, 笑話別人, 例如:Nobody likes him, because he always cracks up other people. 沒有人喜歡他,因為他總是笑話別人。
giggle(緊張做作地)輕笑;傻笑,例如:They giggled at some private joke. 他們聽到一些隱秘的笑話就咯咯地笑起來。three young, giggling girls. 三個咯咯笑著的年輕女孩。All that giggle and whisper is too much for me. 我受不了那些咯咯的笑聲和交頭接耳的樣子。There is a giggle from the back of the class 從教室後面傳來咯咯的笑。
guffaw 大笑,狂笑,例如:Both men guffawed at the remark. 兩人對此言都報以狂笑。While a mingled guffaw from Heathcliff and Hareton, put the copestone on my rage and humiliation. 同時希刺克厲夫與哈里頓一起放聲大笑,這大大地激怒著我,也使我感到羞辱。
All the boys burst out into a guffaw at the joke. 聽到這個笑話,男孩子們發出一聲狂笑。I inherited his laugh,the same big guffaw that can turn heads in a restaurant and send cats running from the room. 我繼承了他的笑聲,那種可以讓人在餐館中回頭和把貓從屋里嚇跑的大笑。
roar with laughter 哄堂大笑, 例如: A clown tries to steal their lime light by making the crowd roar with laughter. 一個小丑努力用讓人哄堂大笑的方法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She spoke very little English,and roared with laughter at everything I said. 她幾乎不會英文,并且無論我說什么,她都哈哈大笑。 His joke made everyone roar with laughter. 他的笑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snigger 竊笑,偷偷笑, 例如:The boys at school were sure to snigger at him behind his back. 學校里的男孩們肯定會在背后譏笑他的。]‘Doesn't he look a fool?’ they sniggered.“難道他不像個傻瓜嗎?”他們竊笑道。Here the unfeeling Toad broke into a snigger, and then pulled himself together and tried to look particularly solemn. 聽到這里,沒心肝的蟾蜍居然偷偷地噗嗤笑了出來,跟著又斂容正色,做出特別莊重嚴肅的樣子。
split one's sides (with laughter) 捧腹大笑,例如:The members of the audience almost split their sides with laughter.幾乎所有的觀眾都捧腹大笑。 When I heard what happened to Tom, I almost split my sides. 當我得知湯姆身上發生的事時,我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We nearly split our sides laughing watching Paul trying to give the rabbit a bath. 當看到保羅給兔子洗澡時,我們都忍不住捧腹大笑。laugh one's head off.也是捧腹大笑的意思,例如: Jane laughed her head off when she saw Rob's costume. 當簡看到羅伯的服裝時,捧腹大笑起來。
titter 竊笑;咯咯笑,例如:Her stutter caused the children to titter. 她的口吃引得孩子們竊笑起來On Sunday evenings we used to be permitted to play, if we did not make much noise; now a mere titter is sufficient to send us into comers! 從前一到星期天晚上,還準許我們玩玩,只要我們不太吵,現在我們只要偷偷一笑,就得罰站墻角啦!There was an indrawn breath of horror from the audience and then the anxious and everlasting titter. 觀眾里傳來因恐怖而倒吸氣的聲音,然后便是一直不停的不安的竊笑聲。
mock 嘲笑,譏笑;嘲弄, 例如:Opposition MPs mocked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反對黨議員嘲諷政府的決定。The mocking hostility in his voice made her wince. 他語調中帶嘲弄的敵意使她畏縮。"Although he failed in the maths test, it was wrong to mock his efforts."
"雖然他的數學沒有考及格,但是嘲笑他的努力是不對的。"Mock的另一層含義是:使顯得徒勞,使顯得可笑,例如:At Christmas, arguments and friction mock our pretence at peace. 圣誕節時爭吵和摩擦使我們想佯裝平安無
在人生的長河中,微笑是我們欣賞到的最美的風景,它是我們最能接受的笑,最需要的笑,最愛的笑。笑對人生,微笑人間,情注生活,我們的意義和價值便在其中了,我們的樂趣便是為笑而笑。――選自《千華隨筆》
參考文獻:
篇6
在電影工業發展日臻完備的今天,將深入人心的經典系列電影重新定位、回爐改造,已然成為各大片商吸金的不二法門。在全世界都陷入創意匱乏泥潭的局面下,與其想破了腦袋死磕一個全新的金點子,不如借著原有系列的人氣和名聲好好做一番廢物回收利用。那些折戟沉沙數年甚或數十年的系列電影,有的是因為編導等主創一條道走到黑從不思變,終至窮途末路;有的是因為制作理念故步自封,迅速被時代甩在身后;還有的是因為最初預訂的三部曲故事已然完結,劃上終止符的傳奇怎么看也不可能涅重生。但新世紀以來一大批從僵死的經典系列中成功榨取到可觀剩余價值的影片,已經證明――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說白了,好萊塢早在我們之前已經將IP電影(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英文縮寫,指根據熱門的暢銷小說或是歌曲改編而成的電影,是當下國內電影界最流行的概念)玩得風生水起。唯一不同的是,當我們還在冥思苦想著從某部網絡小說又或是某支校園民謠中攫取概念時,人家已經有一大堆現成的IP可供遴選。但僅有IP顯然不足以成功,如何讓IP化腐朽為神奇,則另有妙方。
換帥如換刀
在讓一個毫無生氣的經典系列起死回生這件事上,史上最成功的案例并非今年的《侏羅紀世界》和《瘋狂的麥克斯4》,而首推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老的《蝙蝠俠》系列由哥特暗黑系導演蒂姆?波頓開啟,也是好萊塢最早嘗試將超級英雄漫畫搬上大銀幕的作品之一,前兩集都收獲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然而當導筒被交到喬?舒馬赫手中后,事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一人氣爆棚的系列,迅疾演變成了堆砌明星的馬戲團――包括喬治?克魯尼、妮可?基德曼、阿諾?施瓦辛格等一眾巨星在內的大咖們,統統都像是穿著緊身衣的小丑。終于在第四部《蝙蝠俠與羅賓》(1997)如潮的惡評聲中,華納公司終止了這一系列。
2005年的重啟之作《俠影之謎》讓諾蘭執導,對于華納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賭博。雖然此前《追隨》(1998)和《記憶碎片》(2000)等小成本作品令人驚艷,但他對于一部投資巨大、明星扎堆的頂級大制作卻毫無經驗。結果人們已經知道,諾蘭史無前例地把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改造成了現實主義風格的社會犯罪片。在后來的兩部續集《黑暗騎士》(2008)和《黑暗騎士崛起》(2012)中,他更是將許多繁復深刻的社會道德問題溶于其中。兩部續作在全球都收納了超過10億美金的驕人票房,而《黑暗騎士》更是贏得了全面一致的好評,一度在IMDB(互聯網電影資料庫)躥升到第一的寶座。事到如今,重啟的《蝙蝠俠》系列已經成為華納最有效的賺錢機器,諾蘭賦予該系列的暗黑紀實風格似乎也已成為好萊塢各個超級英雄電影的標準配置。無論是后來的《蜘蛛俠3》(2007)還是《美國隊長2》(2014),包括華納自家的《守望者》(2009)和《超人:鋼鐵之軀》(2013),都有效仿諾蘭《蝙蝠俠》的痕跡。但諾蘭在拍竣《黑暗騎士崛起》后已經表態不再執導這一系列,上一次的換帥效果立竿見影,此番再度換帥,卻又前途未卜。
在《蝙蝠俠》上嘗到甜頭的華納將自己另一僵死已久的著名系列《超人》交到了另一風頭正勁的新銳導演手中。老版《超人》在1987年拍到第四部時已經到了招人反感的地步,這位在美國最具名望的超級英雄也就此被制片商扔進垃圾堆長達近20年。2006年,華納試著讓一手捧紅《X戰警》的布萊恩?辛格重啟《超人》,拍攝了《超人歸來》,效果也只是差強人意。華納再度換人,請來了曾導演《斯巴達300勇士》(2006)的“視覺系”導演扎克?施耐德操刀《超人:鋼鐵之軀》(2013),讓超人脫掉了那條既經典又引發無數吐槽的外穿紅內褲,真正讓這一垂死的系列徹底翻身。如今,施耐德操刀的《超人大戰蝙蝠俠:正義黎明》也已基本拍攝完畢,定于明年3月全球公映。
導演作為一部電影的主控和指揮,重要性不言而喻。換一位導演,往往意味著全面革新一部電影的風格和氣質。因此在試圖重啟一個系列時如要更換導演,必須對導演的風格與技巧有全面的權衡與考量,首先得考慮夠不夠格,其次還得看是否適合。如果拍腦袋做決定貿然更替,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在《加勒比海盜》三部曲的導演戈爾?維賓斯基表示不再執導該系列之后,迪士尼興沖沖地請來了曾憑歌舞片《芝加哥》斬獲奧斯卡的羅伯?馬歇爾,但此君執導的第四部卻生生將這一熱賣的人氣系列推上了瀕死的絕境,算是“夠格不適合”的典型案例。
更替門臉換主演
在導演沒有合適人選可供替換的情況下,另一條出路自然是在另一大核心主創上動腦筋――換主演。主演作為電影的門臉,外加明星的粉絲效應,其重要性不少時候甚至被認為高于導演――在好萊塢這個明星制起家的地方尤其如此。對于一個深入人心的經典系列影片而言,開辟這一系列的明星更顯不可或缺。《碟中諜》系列和《諜影重重》系列并非意味著伊桑?亨特和杰森?伯恩,而是意味著湯姆?克魯斯和馬特?達蒙。因此當阿湯哥在《碟中諜》第三部后傳出罷工棄演的傳聞后,該系列的第四部立馬陷于停滯,哪怕是讓同樣帥氣性感的布拉德?皮特來頂替,影迷都不答應。終于,老靚湯答應回歸的第四部輕易擄獲了一片好評和可觀的票房。而《諜影重重4》在馬特?達蒙不見蹤影之后,將前面三部曲積累的好評一筆勾銷。現在,達蒙表態愿意回歸該系列,新一集尚未開拍,已經陡然拉升了人們的期待值。
遇上《碟中諜》和《諜影重重》這樣某位明星已經成為系列標志的情況,主演是以不變為上。但像“007”這種前后延續數十年的常青系列,更換主演是每隔幾年都必須擺在制片方面前的難題,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因此,每一任邦德飾演者的更替,都堪稱一個全球文化事件,每當有上一任邦德卸任的傳言襲來,從普通影迷到專業媒體,都樂此不疲地提名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接替人選。而米高梅公司的精明之處在于,每一次都能從這種危機與轉機并存的重要關口選對那個合適的人。迄今為止的6任邦德飾演者都是那個無所不能風流倜儻的007號特工,又都保持了自我性格與氣質。對于米高梅而言,邦德替換=系列重啟,新的接任者用自己的特質,賦予年歲漸長的系列影片以新的活力。所以最新一任丹尼爾?克萊格即便在當初飽受質疑,但如今也成功贏得了人心――在看慣了皮爾斯?布魯斯南優雅貴族范兒之后,來一點粗糲的硬漢質感,沒人會斷然拒絕。
還有一些情況,更換主演實屬被迫無奈之舉。《蜘蛛俠》原版三部曲的主演托比?馬奎爾本來正值當打之年,三部曲也都算贏得票房口碑雙豐收,怎奈馬奎爾一時頭腦發熱,對自己估值過高,要了一份遠超自己市場價值的片酬。哥倫比亞公司見勢當機立斷,一不做二不休撤換主演人選,也順帶給這一逐漸落入陳腐觀念窠臼的系列做一番全新定位。重啟的《超凡蜘蛛俠》系列一改過去彼得?帕克宅男的靦腆形象,啟用“顏值”遠高于馬奎爾的安德魯?加菲爾德,讓這位最親民的超級英雄更酷炫也更有年輕人的活力,瞄準的正是觀眾中占比最大的青少年。就此,原本被動的換將看起來更像是一次事先早有預謀的戰略調整。
金字招牌賣情懷
對于有些僵死或垂死的系列而言,變則通,通則達。但另一些則不然,它們存活的核心要旨,就是盡可能完整地保留當初自己賴以安身立命的一切元素。
像《侏羅紀公園》(1993)這樣一部開辟了恐龍這一細分類型的科幻冒險片宗師,其后的每一部續集,核心賣點都必然且只能是恐龍,而無關乎導演、主演或是其他。所以它的每一部續集的區別無非是為觀眾制作更逼真、更巨大、更多的恐龍,實現了這一點,也就滿足了它特定受眾的需求。所以,20多年后的《侏羅紀世界》,除了在特效上做了全面升級外,幾乎是原封不動地挪用了《侏羅紀公園》的情節和設定,卻依然在全球炙手可熱。
與之同理的是2008年的《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這部時隔近20年(第三部是1989年)的續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無甚新意,對于老版三部曲沒有明顯的超越,卻也在全球拿下近8億美元的票房。對于曾在80年代見證過那個傳奇三部曲的老一輩觀眾而言,能看到65歲的哈里森?福特重新戴上檐帽揮舞皮鞭,就已心滿意足。巧的是,《奪寶奇兵》系列和《侏羅紀公園》系列都是斯皮爾伯格一手炮制,這一新瓶裝舊酒的伎倆也數他最是熟練。幾十年前的金字招牌依然能夠吆喝得響亮,一方面印證斯皮爾伯格輝煌的過去,另一方面似也說明其如今的不思進取。
懂得主打懷舊的絕非斯氏一家,當年曾憑《洛奇》(1976)一炮而紅的史泰龍也深諳此道。從1979年到1990年十余年間,史泰龍如法炮制了4部續集。當其事業隨著年歲漸長開始下滑之際,又于2006年再度故伎重施,推出《洛奇6》,竟也奇跡般地贏得一片喝彩。昔日的落魄拳臺英雄,再度煥發榮光。
人們都有懷舊的訴求,但要想憑一張老字號招牌一招鮮吃遍天,必須得對自己積淀的人氣和聲譽有足夠清醒的認知。倘若原本的招牌就算不得光鮮,又想簡單粗暴地讓成功昨日重現,很可能遭到觀眾用腳投票。強行重啟的《虎膽龍威》系列和《木乃伊》系列都屬此類,三部曲之后的第四、第五部都被批得體無完膚。而即將上映的《黑衣人》和《尖峰時刻》第四部,考慮到主創的資歷和風格,時隔多年后的再度出山并不令人樂觀。
制作理念全面革新
有一些經典系列,之所以被掩埋在故紙堆里長達幾十年之久,實在不能賴主創,要怪也只能怪當時當日的客觀條件,束縛了拳腳。
與《星球大戰》系列齊名的《星際迷航》系列,在宏大的宇宙設定和跌宕起伏的劇力方面比前者絕無遜色,甚至在對人性關懷這一命題的探討上更勝一籌。但《星際迷航》雖然在美國擁有數目可觀的死忠粉絲,但在全球范圍內,聲名遠不能與“星戰”相提并論。事實上,《星際迷航》的誕生比《星球大戰》早了十年有余,1966年開啟的電視劇版,已經構建了一個氣勢恢宏的星系。說后來的《星球大戰》關于星際宇宙的設想,對《星際迷航》有所借鑒,絕非無稽之談。然而《星際迷航》在更多觀眾的心目中仍不敵《星球大戰》,關鍵的關鍵乃是特效。相較于《星球大戰》在電影特效史上的里程碑地位,老版《星際迷航》的特效多少像是紙糊泥墻的過家家,那些宇宙飛船和戰艦,看起來就是毫無抗摔打能力的塑料玩具。即便是80年代重新拍攝的電影版(從1979年到2002年前后共拍了10部),也在視效方面敗下陣來。直到由J.J.艾伯拉姆斯重啟的《星際迷航》(2009)才真正讓這一經典系列有了與“星戰”叫板的底氣與實力。哪怕在內涵上被忠實粉絲詬病不及原版,但新世紀最新的特效技術已經補足了該系列的最大短板,2013年推出的續作《暗黑無界》也再度贏得滿堂喝彩。
與《星際迷航》同病相憐的是老版《人猿星球》系列。該系列的第一部(1968)原本擁有一個極其完美的開局,其開創性的設置與精妙的劇情都足以在當年開山立派,但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從一開始就將其定位為粗陋的B級制作,一早堵死了系列向上攀升的去路。此后的4部續作每況愈下,多半是受捉襟見肘的制作經費影響。到2011年重啟的《猩球崛起》時,過去由真人飾演的猩猩們終于可以褪去那身滑稽可笑的猴子衣服,全部改用電腦動畫技術呈現,由安迪?瑟金斯利用動作捕捉技術演繹的猩猩“凱撒”,也在這一領域樹立起了新的標桿。《猩球崛起》的核心命題,其實依然是老版人類與猩猩兩個同宗物種如何相處共生的矛盾,但有了全新的特效技術護航,立馬使一個四處漏風的B級殘章,搖身一變為全球矚目的A級盛典。
如果說《星際迷航》和《人猿星球》的復活,多半拜新世紀突飛猛進的特效技術所賜,今年《瘋狂的麥克斯4》在時隔30年后的起死回生,則全是導演喬治?米勒之功。年屆七旬的老導演,執拗地不用電腦特效,所有的高難度動作戲,全部堅持實拍。系列的第四部不但繼承了原版三部曲關于核戰之后末日世界的諸多經典設定,而且在其基礎上來了一個全方位的升級。世界不但繼續缺水缺糧,對能源充滿饑渴,而且人類的外形也幾乎全面畸形異化。新作贏得的如潮好評,更多應該歸功于酣暢淋漓的追車動作戲,與生猛勁道的第四部相比,老版三部曲就像是一架發動機嚴重老化的古董老爺車,拖沓沉悶。在30年之后,喬治?米勒僅僅是迎合了新時代的審美趨向,讓它更快、更強,就一舉將《瘋狂的麥克斯》拉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前傳外傳前赴后繼
對于一大波故事已經劃上終點,實在編不下去了的經典系列而言,好萊塢早已發明了前傳、外傳這一絕妙的節外生枝之術。最成功的嘗鮮者當屬喬治?盧卡斯,當他的工業光魔公司于世紀之交將特效技術全面提升一個檔次時,故事發生在老版《星球大戰》三部曲之前的前傳三部曲便緊鑼密鼓地制作起來,每一部都吸金可觀。現如今,故事緊接老版三部曲的后傳三部曲又開始制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將于今年年末全球公映。炮制同題三個三部曲,盧卡斯堪稱影史第一人。
后來雷德利?斯科特也不甘落后,于《異形》系列終結15年后開拍前傳《普羅米修斯》,且出手不俗。不但讓故事線索與《異形》第一部實現無縫連接,而且開辟了探討宇宙生命和文明起源這一問題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