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話連篇范文

時間:2023-03-22 23:1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夢話連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北方。四月。一朵云的棲息,和一九七八年有關。所有人都無法阻止一棵樹的,我在紙上構筑一座城邦,和春天稱兄道弟。

撒了一粒種子,發了一顆芽,長出一個你。而明天,你將枝繁葉茂,我會和你在這安靜的祖國,相濡以沫,慢慢地,對著舒展的田野生產鄉愁。

播種春天

這個春天,在高岡上種一個恒久的支點,守望遠方的你;等東風掀動,你繡滿玉蘭花兒的衣襟。

這個春天,在天空種一朵云,一會兒就發芽,一會兒就長出一只展翅的雁,一會兒也能長出一葉帆,呼啦啦,飄啊飄。

這個春天,在曠野種幾壟平安,施肥,澆水,精心侍弄;一壟秋后留給父母,一壟給親朋,一壟給妻兒,一壟留成種子,起個名字就叫希望。

這個春天,在遼闊地帶種一條河,在河里種一尾魚,在魚身上種滿星星,其中一顆是思念,一顆是鄉愁……

這個春天,用方言種一首粉紅色的歌,旱的時候唱雨,澇的時候唱陽光,疼痛的時候就點燃……

這個春天,在泥上種一雙腳印,感恩的時候用來下跪,痛苦的時候用來盛淚,老了,就躺在那里。

這個春天,在黑暗里種一片寧靜,像半睡半醒的夢,云水相依,一頭綠油油一頭金燦燦。

這個春天,在老地方種幾棵樹,紀念一場戰爭,紀念一場病痛,紀念一段時間里的頌辭或挽歌。

這個春天,在青春的周遭,種夢話連篇,種日常生活,種更高的光芒,種自己的影子,種一片蕪雜,種岸,種螞蟻,種火,種消失,種凋零,種高貴的死亡,種馬放南山!

給她

白白的廚房,白白的圍裙,我要畫一只蘋果,給她。在春天丟了一顆又一顆種子,她抓住一把炊煙陷入思念。

到田野里去,到池塘里去,她開花,她衣服的褶皺蕩起漣漪。這群小鳥的鳴叫讓人向往,她的唇,她的手,統統都在野地里發芽。

篇2

糖酒會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歷經起步、發展、輝煌、徘徊、困惑,未來被替代、淡化和肢解的各種猜測和可能性也變得難下斷言。

歷史的回眸:偏愛川妹子

號稱天下第一會的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以1955年城市服務部組織的全國供應會在北京西苑大旅社(今西苑飯店)召開為首屆開端,如今已經舉辦了75屆。1958年起,商業部在北京組織召開的全國糖業煙酒專業計劃會議,首次將另兩類商品———煙、酒納入議程。

1964年,在上海召開的全國三類商品供應會中,首次設立了糖煙酒商品展廳,成為最早設展的糖酒會。1972年,石家莊召開了全國糖業煙酒菜果三類商品的交流會,成為糖酒會歷史上一個轉折點。脫離了由行政工作會套開的歷史,成為真正獨立的商品交流會。1974年至1983年,十年里,全國糖業煙酒三類商品交流會代表人數從1000人增加到7700人,商品交易額也從1.1億增加到6.3億元。1984年,自上而下的分配式供應會變為開放式交易會,延續至今。

從上世紀50年代的產品分配訂貨會,到后來的計劃銜接會,經過逐步的開放轉型和不斷地拓展創新,糖酒會到今天成為我國目前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糖酒類交易會,成交額達百億元的業界盛會,成為全國眾多會展城市爭相示寵的“香餑餑”。

幾十年來,每屆糖酒會的參會人數都在10萬人左右,幾千家參展廠家,成交額均在100億元左右。承辦糖酒會將形成強大的商流、物流和人流,對各個行業帶來巨大商機,拉動一個城市的經濟增長。比如據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統計,2006年秋季全國糖酒會商品成交總額為140億元,其中酒類成交總額89.25億元,超過上屆糖酒會。由此產生的政治和經濟效益就可見一斑了。

1996年以前,在石家莊舉辦糖酒會就如同例行程序一般,中糖公司指定舉辦地點,春季糖酒會在昆明舉行,秋季糖酒會則由鄭州和石家莊輪流坐莊。如今,糖酒會在哪里舉行不再采用指定的方式,就如同申辦4年一次的奧運會,哪個城市做得好哪個城市才能爭得到。但事實上能爭取到主辦權的城市鳳毛麟角,總是幾大莊家的輪換交替,其中近年來以四川的成都舉辦次數最多。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全國糖酒會幾乎辦成了成都特權會,一個為川酒服務的批發市場。目前,75屆糖酒會僅成都就承辦了18屆,自87年以來幾乎每年一屆。

糖酒會這個交易平臺,使川酒源源不斷的輸向全國,不必做任何廣告,同時誕生了不計其數的廣告公司,各種酒水類專業刊物,這些刊物以立足服務本地為導向把川酒的形象推向全國。

在計劃經濟時代,糖酒會是政治產物,作用不可替代。到了改革開放時代,糖酒會就像溫州批發業一樣,是一個巨大的物流批發集散地,誰抓住了先期的機遇和優勢,誰就先入為主,把行業發展壯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糖酒會交易的火爆程度不可想像,川酒紅遍中國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早期的“全國糖酒會”這個平臺。我們再來回首看看曾經在酒界揚名立萬領先川酒的魯酒,在和川酒的對決本來就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當大量的山東客商蜂涌而至糖酒會的時候感慨萬千:“假如在山東舉辦一屆有多好”!然而這個夢做了近20年才得以實現,市場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魯酒早已不再輝煌。

山東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造成了“川酒辦會、魯酒打廣告”的局面,“標王事件”前川酒沒做過廣告是有目共睹的。當1996年成都糖酒會魯酒猛烈的宣傳攻勢,令人眼花繚亂的訂單從四面八方飛來,令四川人受到極大刺激,開始感嘆“還我河山,再筑輝煌”。

“魯酒做廣告是被四川逼出來的”一位業內人士說。所以,川酒的發展史與魯酒的起落史一定程度上與糖酒會有很大關系,糖酒會發展50年,竟然第一次在山東舉行,作為酒水生產和消費大省,這不能不說是對魯酒的極大不公平。然而,當全國糖酒會的功用越來越小,各區域糖酒會興起時才來山東,這對魯酒已起不到批發平臺的渠道作用。魯酒早已通過巨額廣告把渠道透支出去了。魯酒一直是在做白酒廣告營銷的先驅,有些“冤大頭”,還常常授媒體的把柄和口舌,否則魯酒不會被媒體害慘,說不定也會出現“X朵金花”,出現一個中國酒業大王,山東是有這個條件和資本的。這一切,是山東大漢的直爽吃了虧還是真的命中注定,也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曾經叱咤風云的魯酒尚且如此,黔酒和晉酒更是無從提起,東北的大高粱和燒刀子早已被人深深遺忘在酒后了。

我們發現除了西安市曾于2002年成功舉辦過春季糖酒會以外,歷來的春季糖酒會都是在成都舉辦,秋季糖酒會則是在鄭州、石家莊兩地輪流舉辦,直到1995年長沙成功申辦到一屆秋季糖酒會后,這個大門才開始向全國敞開。這半枚糖果全國輪流吃,剩下的半枚卻讓成都獨占是什么道理?天時、地利、人和?且不說四川的地理位置偏居一隅,交通不便,每次展會飛機票都成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滯留的大量參會人士倒是成全了旅游景區,期間不知有多少無法定到機票的人無奈之下改乘漫長的火車。這兩年置疑成都壟斷春季糖酒會的企業和地方政府不斷涌現,但結果還是,每年30多個參與拼命角逐的城市無法與成都的魅力相媲美。所以我們說成都地利、人和都不具備,倒是行業部門的“天時”被獨吞了,我們說的“天時”只能理解為“天賜良機”了。

展望即將到來的2007年春季糖酒會,首次破例卻是給予了原來同屬一脈、如今自立門戶的當年老弟——重慶,外人看來還是肥水沒有流出外人田。政策和行業主導的力量讓人浮想聯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在糖酒會上宣傳、招商的核心主題和規模板塊——川酒。除了政府的支持之外,有沒有川酒的大力支持昭然若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川酒紅遍中國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早期的“全國糖酒會”這個平臺,假如像四川一樣幾乎年年舉辦全國糖酒會,川、黔、魯、蘇、豫、皖酒可能是另一番競爭格局。我們也可以斷定,是川酒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在“挾天子以令諸侯”,間接溫柔的綁架了糖酒會,所以我們在谷歌和百度搜索“成都糖酒會達幾十萬的報道”,提起糖酒會首先想到成都,而和其他城市的關聯卻寥若晨星。

川酒的力量:綁你沒商量

隨著“標王”的輝煌逝去和“讓人想家”的再度沉淪,魯酒已難見東山再起之勢;而沉湎于假酒風波難以自拔的山西美酒、“但聞茅臺香,高處不勝寒”的貴州酒都曾經在中國酒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卻難以撼動川酒在中國酒水市場獨占半壁江山。

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全興、郎酒、沱牌等六朵金花個個挖掘歷史,訴求傳統釀造,把廣告片拍得美侖美奐,其歷史背景及大企業風范在央視上不斷向全國人民灌輸傳播。五糧液大氣磅礴的品牌廣告及連篇累牘的企業文化傳播,劍南春的“唐時宮廷酒,盛世劍南春”,沱牌的“滴滴歲月酒,悠悠沱牌情”,瀘州老窖的國窖訴求宣傳,郎酒的“天寶洞,地寶洞”宣傳等,讓全國人民真正了解了川酒歷史。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消費者對川酒的心智定位被首先占領,也是因為川酒的歷史沉淀和規模效應,伴隨糖酒會的平臺,我們看到了川酒更加輝煌的一面。

歷屆糖酒會上川酒都是值得欣賞的重頭戲,每年的廣告宣傳、招商額以及會場的活躍度和參觀、訪談的客戶數都名列前茅。2006年成都春季糖酒會,四川代表團成交額以12.87億元名列第一,占總成交額的12%。再看出口情況,2005年我國白酒出口創匯僅1.6億美元,作為白酒出口大省四川2006年1—9月份的白酒出口卻占據白酒出口量一半。據海關統計,1—9月,四川省酒類產品出口總額4248萬美元,同比增長23.67%;出口總量2017千升,同比增長24.81%,其中五糧液集團酒類出口創匯3807萬美元,劍南春集團酒類出口創匯222萬美元,瀘州老窖集團酒類創匯141萬美元。由此可見川酒確實實力不可小覷。

業內人士都知道,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糖酒會更是一年的重頭戲,無論是招商還是新品、廣告宣傳都是以收獲總結為主的秋季糖酒會不可同日而語的,雖然他也有招商和展示下一年動向的內容,但與開春的春季糖酒會相鄰太近而黯然失色。所以我們能看到國家對四川或者說川酒的青睞、重視和支持,抑或也包含妥協、無奈和屈服的五指手足選擇的痛苦。

據悉中國糖酒集團也曾經想過讓各省都享受到糖酒會帶來的收益,把糖酒會主要是春季糖酒會由國內各大城市平分秋色,目的是加深展會對其他省份的滲透并擴大影響,同時也平息各個省份的抱怨,但遭到了四川職能部門的不滿和川酒企業的抗議而不了了之。可能代表行業的糖酒集團或者人們都無法設想,如果川酒都不參加糖酒會,那糖酒會還開個什么勁,還會有多少企業能來參展,多少人來參觀和考察,伴隨著媒體和網絡的日益便捷和開放,未來川酒對糖酒會的影響依然舉足輕重。

我們發現一個越來越怪的現象,無論從哪個指標衡量,春季糖酒會總是比秋季的效果好,秋季糖酒會川酒的企業參展越來越少,規模和投入也越來越少,可見重視程度極為不夠。同時也給行業、渴望糖酒會改變壟斷城市的企業以及個人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和印象:秋季川酒來的少,其他的酒水和企業也沒了論劍決戰的氛圍,參展的企業少,投入不高,同時洽談業務的客戶就會減少。事實看來確實如此,2004的長春秋季糖酒會就顯得冷清和寂寞,包括二樓的幾個展廳里,許多展位都空著,參展商臨時都沒有來,四川來的川酒企業更是屈指可數,其官方申報的成交額也成懸念。

一直以來,在北方召開的糖酒會效果都不是太好。2005年秋季糖酒會召開的不錯,參展企業不少,成交額也不少,而且首次山東企業成交額略高于四川而拔得頭籌,但現實結果是簽約后的合同大部分成了一紙空文,“振興魯酒,再造輝煌”也成了一句酒后的夢話。但有一個城市相對例外,那就是與四川相對較近的西安舉辦的2006年秋季糖酒會,共有6000多家企業參展,光四川就來了近千家企業,參展參會人數超過15萬,成交140多億元,拉動消費近10億元,稅費過億元。此次展會川酒以14.1億元的成交額拔得頭籌,期間川酒在各種媒體的廣告投入上也是突破了3000萬元大關。這似乎也更讓我們從另一側面看得了川酒的力量和對糖酒會的巨大影響。

我們沒有證據說四川政府引導川酒整體發牌與中糖討價還價,也不敢說川酒妄自尊大抵制川外糖酒會,但現實情況卻讓我們產生很多遐想。我們有理由相信很多業內人士的斷言:是川酒綁架了中糖集團,挾天子以令諸侯,讓中糖愛也成都糖酒會,恨也成都糖酒會!

未來的展望:分流成定局

糖酒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至今,其功能發生了很大轉變,已經由最初單純的商品交易、互通有無的展會轉化為產品博覽會、新品會、廠商聯誼會、行業研討會、經銷商培訓會的多功能結合體。

最近幾年糖酒會無論從參展人數上、成交金額、合同兌現程度等都沒有大的起色。比如1995年秋季的119億元成交額,1997年秋甚至達到135.62億高峰。到2001年春竟然下降到96億元,以后歷屆糖酒會一直的總交易量基本穩居100億元左右,2006年西安糖酒會也僅僅是勉強超越了97年的成交額,但合同兌現比率卻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糖酒會交易功能的弱化是很多參展商、經銷商最關注的問題。很多有實力、有競爭力的企業認為他們的客戶網絡、銷售渠道已經形成,糖酒會只是一個品牌宣傳和產品展示的機會。單點式的展會形態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糖酒會的專業化升級不容置疑。更專業、更規范,提供更多招商形式,讓糖酒會真正成為經銷商和企業重要的交易平臺,而不只是一個人聲鼎沸的“大市場”,是很多參展商為傳統糖酒會提出的新希望。

同時很多經銷商也注意到了廠家瘋狂的燒錢,為了簽下大單先收錢。但逐漸的因為交易功能的弱化,變成只為面子工程和有限的品牌積累了,廣告效果差強人意。廠家為了收到圈錢的效果,所制定的“大力度,大承諾,難兌現”的羊毛忽悠理論指導的招商政策越來越被經銷商所識破,對于什么都敢承諾,給車、給巨額返點、出國旅游等誘惑不斷的廠商是謹慎有加,對于只關心收錢發貨而淡化市場運作和渠道經營的更是敬而遠之。逐漸廠家的招商政策開始傾向于“務求實,看長遠,求落地”的現實選擇,因為他們意識到了中國經銷商的逐漸成熟和精明,對于不運作市場、不投入、不管理的廠家產品,經銷商是不會再感興趣了,因為經銷商無法將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自成功。沒有成型的現代化廠商合作新干線,未來誰也無法踏上成功之路。因此很多經銷商逐漸意識到了優秀的廠商會在區域市場來尋找經銷客戶的,只在展會露面收錢發貨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這會逐漸弱化糖酒會的參會主流人群的熱情。

同時我們發現社會在不滿于四川壟占糖酒會資源、青睞展會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在謀劃更多的出路,也因為糖酒會的主題酒水、飲品等行業的局限,區域展會和行業展會逐年增多和火爆是水到渠成的,也是時代的產物。

現在各省或幾省聯合的區域展會以及行業展會逐漸受到重視,出現了參展人數和企業逐年增多的趨勢,效益也逐年增加,是糖酒會的分食者之一。如山東省糖酒商品交易會自1978年開始,至今已有28年的歷史,每年都呈現出人數和參展企業增多的趨勢,目前外省企業為了開拓山東市場,也開始參加展會,這無疑不是川酒獨霸半壁江山的糖酒會的好消息,但對山東來說確實利好的勢頭。

在比如以長春為核心的北方各大城市為主體的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逐年出現了好的勢頭,很多食品企業不再參加糖酒會了;哈爾濱的哈洽會也逐漸由商務部主辦和廣交會一樣,展出行業逐年增多,已經逐漸覆蓋糖酒會的一些客戶,未來也將分流很大的一部分糖酒會準客戶。同時我們也發現入中國農業展覽會、中國冷飲展會、糖果巧克力展會、中國食品博覽會等行業協會逐年在增加影響,已經成為行業備受青睞的重頭選擇。這些趨勢逐漸將呈“蟻穴潰堤”的質變效應,都將是糖酒會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