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語范文
時間:2023-04-04 17:26: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諺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雪沓雪,落勿歇。
春風割人肉,春水好洗浴。
冬雪囥,春雪闖(沖的意思)。
大暈三日里,小暈在眼前。
大浪隔條河,雷雨隔灰堆。
雨打立夏,無水洗耙。
稻黃一夜,麥黃一旮。
秧蔀(捆)落地七十二。
小雪小柯,大雪大柯,冬至旺柯。
會柯柯一方,勿會柯柯一筐。
三月清明斷魚賣,二月清明魚疊街。
春雪滿山,黃魚滿灘。
冬至月頭,賣被買牛;冬至月中,日風夜風;冬至月尾,賣牛買被。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
夏至北,水沒屋;夏至雷,大稻倒著完;夏至硬,小稻孤凄相;
吃補人參高麗,壅田豬欄河泥。
晚稻勿吃寒露水。
喔出勿出,種到小雪。
早稻巴,晚稻格。
咸地勤治理,三年吃大米。
八月爛山柴,晚稻用鋸解。
白露白彌彌,秋分晚稻齊。
插秧如趕考,割稻如拾寶。
稻壅月里,麥壅年底。
稻要溫和麥要寒,蕃蒔壓在芒種前。
頭遍點兵,二遍摸深,三遍摸平。
冬水是油菜咯命,春水是油菜咯病。
種麥朆用灰,到老要吃虧。
六月秋趕緊收,七月秋慢慢收。
楊柳嘸蟲長到天,早稻嘸蟲收一千。
晚稻勿過秋,過秋九無收。
娘好兒吃飽,秧好一季稻。
人怕老癲,天怕秋旱。
人靠飯食,稻靠肥力。
雙春莫種田,無春莫討海。
熟土加生土,好比生毛病人吃豬肚。
前門拜歲客,后門種大麥。
一抓豬欄里,二抓河塘底。
篇2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正處三九前后,俗話說:“冷在三九”,其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可做佐證。如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每年的大寒小寒雖說寒冷,但寒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這往往預示大寒要冷,廣西群眾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諺語。
根據小寒的冷暖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不少。如“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等。
根據小寒節氣陰雨(雪)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有: “小寒蒙蒙雨,雨水還凍秧”、“小寒雨蒙蒙,雨水驚蟄凍死秧”。
群眾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了小寒大寒與小暑大暑的天氣對應關系。如湖南省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山東省的“小寒無雨,小暑必旱”等。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臘七臘八,凍死旱鴨。
臘七臘八,凍裂腳丫。
三九、四九,凍破碓臼。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
臘月三場白,來年收小麥。
臘月三場白,家家都有麥。
臘月三白,適宜麥菜。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九里的雪,硬似鐵。
臘月三場霧,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
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
天寒人不寒,改變冬閑舊習慣。
一早一晚勤動手,管它地凍九尺九。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草木灰,單積攢,上地壯棵又增產。
干灰喂,增一倍。
篇3
春雷響,萬物長。
春雨貴似油,多下農民愁。
立春三場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麥子豌豆丟了種。
雨灑清明節,麥子豌豆滿地結。
麥怕清明連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麥病。
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
春天三場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春得一犁雨,秋收萬擔糧。
六月下連陰,遍地出黃金。
春雨滿街流,收麥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糧食沒處盛。
一陣太陽一陣雨,栽下黃秧吃白米。
伏里無雨,谷里無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壓彎椏。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強似糞,一場夜雨一場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
處暑里的雨,谷倉里的米。
處暑下雨爛谷籮。
更多熱門文章:
1.2015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諺語:雨水
2.2015年二十四節氣諺語之雨水
3.二十四節氣雨水節氣諺語集錦
4.關于雨水節氣的氣象諺語(匯編)
5.二十四節氣諺語:關于雨水
6.關于雨水的諺語
7.2016雨水節氣的時令諺語
8.2016關于雨水的農事諺語
篇4
冬至的農諺:
冬至時節天最短,太陽直射最偏南。
白天九個多小時,六成以上是黑天。
光照時數它最少,降水量小冠全年。
即日開始進數九,日后天氣漸漸寒。
防止凍害最重要,瓜菜窖口要封嚴。
大棚瓜菜加倍管,黃瓜番茄始賣錢。
修臺條田深刨溝,春天整平筑埂堰。
林木果樹看管好,嚴防破壞和摧殘。
冬季積肥天天搞,背起糞簍把糞撿。
尿澆小麥不停頓,草木灰肥單積攢。
數九騾馬要加料,開春上套不為難。
親魚越冬深處扎,塘底深坑集中點,
冬季定要加保護,否則砸鍋子孫斷。
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
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
冬至節令天。稼接桃李奈。
冬至稻無刈,一夜脫一籮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犁田冬至內,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鐵。
篇5
【谷雨節氣的介紹】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后為谷雨。
谷雨節氣,東亞高空西風急流會再一次發生明顯減弱和北移,華南暖濕氣團比較活躍,西風帶自西向東環流波動比較頻繁,低氣壓和江淮氣旋活動逐漸增多。受其影響,江淮地區會出現連續陰雨或大風暴雨。
“谷雨前,好種棉”,又云:“谷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自古以來,棉農把谷雨節作為棉花播種指標,編成諺語,世代相傳。
谷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谷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等等。
還有谷雨節氣如氣溫偏高,陰雨頻繁,會使三麥病蟲害發生和流行。廣大農村要根據天氣變化,搞好三麥病蟲害防治。
【谷雨節氣的諺語】
谷雨麥挑旗,立夏麥頭齊。
谷雨麥懷胎,立夏長胡須。
谷雨打苞,立夏齜牙,小滿半截仁,芒種見麥茬。
冰雹打麥不要怕,一棵麥子擴倆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趕母。
麥不封壟,松耪不停。
風生火龍(紅蜘蛛)霧生疸(銹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連續陰雨不停,小麥易生銹病。
鋤麥地皮干,麥子不上疸。
條銹成條葉銹亂,稈銹是個大紫斑。
谷雨種棉家家忙。
棉花種在谷雨前,開得利索苗兒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種棉。
谷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
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滿薯。
清明高粱接種谷,谷雨棉花再種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點芝麻。
谷耩淺,麥耩深,芝麻只要隱住身。
過了谷雨種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糧。
高地芝麻洼地豆。
風生火龍(紅蜘蛛)霧生疸(銹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連續陰雨不停,小麥易生銹病。
鋤麥地皮干,麥子不上疸。
條銹成條葉銹亂,稈銹是個大紫斑。
谷雨種棉家家忙。
棉花種在谷雨前,開得利索苗兒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種棉。
谷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
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滿薯。
清明高粱接種谷,谷雨棉花再種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點芝麻。
谷耩淺,麥耩深,芝麻只要隱住身。
過了谷雨種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糧。
高地芝麻洼地豆。
谷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
紅薯種得遲,薯似羊胡須。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寧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麥不歸家,從來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糧。
地瓜塊根長,深翻才能長。
谷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
紅薯種得遲,薯似羊胡須。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寧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麥不歸家,從來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糧。
地瓜塊根長,深翻才能長。
要有紅薯吃,土要挖一尺。
山嶺薄地栽地瓜,高粱豐收在澇洼。
薄地地瓜旱地谷,澇洼地里種秫秫。
洼地種地瓜,十年九年瞎。
谷喜嶺,稻喜洼,地瓜最喜高地沙。
做瓦靠坯,紅薯靠灰。
一棵紅薯一把灰,結得紅薯一大堆。
紅薯上皮糞,溝溜長跑根。
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橫栽番薯豎栽蔥。
地瓜栽壯秧,不栽嫩芽芽。
深栽茄子淺栽煙,想吃紅薯地皮沾。
干打壟,濕插苗。
一壺水,澆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窩瓜喜陽不喜陰。
水稻水稻,無水無稻。
高田種麥,低田種稻。
娘無奶,兒不長;田無水,稻秧黃。
春風不吹花不開,田里無水秧難栽。
山上有樹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種谷。
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于修谷倉。
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場空。
整秧田,不用問,田平如鏡,泥爛如羹。
稻收塘泥麥收糞。
一季塘泥二季肥。
春天里的泥,秋天里的米。
一擔欄肥換擔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稻子最喜安窩肥。
要想谷滿倉,首先培壯秧。
十成稻子五成秧。
肥田不如壯秧,秧好一半谷。
插秧早,不如養秧老;養秧老,不如春耕早。
田等秧,谷滿倉;秧等田,豐收難。
谷雨下秧,大致無妨。
苞米下種谷雨天。
谷雨天,忙種煙。
地蛋要長大,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種瓜點豆。
楊葉嘩啦,快種西瓜。
三月種瓜結蛋蛋,四月種瓜扯蔓蔓。
谷雨前結蛋,谷雨后拉蔓。
家有閑地,種芝麻黍稷。
麥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要想莊稼好,管理要趁早。
種好管好,豐收牢靠;只種不管,打破金碗。
鋤夢花,促棉發。
及時鋤夢花,有利棉根扎。
谷鋤馬耳豆鋤瓣,苗未出土就鋤棉。
谷鋤針,豆鋤瓣。
棉花播下就鋤地,增溫保墑地通氣。
稻怕枯心,樹怕剝皮。
谷怕鉆心蟲。
不怕棉兒小,就怕螻蛄咬。
棉田多鋤地溫升,棉苗病害能減輕。
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栽樹不緊管,成活難保險。
光栽不護,壩光山禿。
人怕傷心,樹怕傷皮。
騾馬莫往樹上拴,霎時樹皮啃一片。
縱剩樹皮一窄條,加強管理死不了。
橫毀樹皮一整圈,不過幾天就打蔫。
果樹花過多,酌情向下捋。
要想水果掛得好,還得蜜蜂把花咬。
開花過密,適當疏掉,全部保留,空耗養料。
果樹開了花,就怕蟲糟蹋,提前噴遍藥,先治金龜甲。
鯉魚鯽魚產卵,認真育肥細管。
谷雨節到莫怠慢,抓緊栽種葦藕芡。
管好一塘魚,能抵十畝糧。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前后見家吉(魚)。
門前垂柳院中花,墻邊扁豆瓜滿架;圈滿牲畜塘滿魚,進門雞鴨叫嘎嘎;葡萄蔓子搭涼棚,“珍珠”、“瑪瑙”頭上掛。
谷雨過三天,園里看牡丹。
篇6
雨打清明節,干到夏至節。
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適時。
清明刮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谷雨無雨,后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里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后,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后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里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谷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篇7
1、搶收快打,免受糟蹋。
2、冬耕多一遍,夏收多一石。
3、花朝落雨爛棉花。
4、羊圈搖錢樹,豬圈聚寶盆。
5、冬季不治螟,谷子少收成。
6、清水種秧,熱水洗瘡。
7、頭遍苗,二遍草,三遍滿地跑。
8、肥料雖是寶,無水長不好。
9、三耕六耙九鋤田,一季收成抵一年。三道犁頭三道耙,穗子長成狼尾巴。今年不翻冬,明年糧倉空。
10、玉米不早澆,澆后不發苗。
11、地埂不修,有地也丟。
12、小麥種遲沒頭,菜籽種早沒油。
13、積肥沒巧,腿勤就好。
14、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
15、冷風冷雨秧要壞,放水撒灰蓋被蓋。青苗不可毀,晚苗不可賴。
16、玉米帶大豆,十年九不漏。
17、豆薅三道顆顆圓,谷薅三道壓斷田。豆見草,沒有好。
18、麥子播成行,遠望一堵墻。
19、肥料來路廣,辦法在你想。
20、一穗撒一顆一畝撒一簸。
21、打井挖泉,取水灌田。
22、說話要講理,密植要合理。
23、一株不治害一片,今年不治害明年。人人防治病蟲害,保證莊稼不受災。人人一把火,螟蟲無處躲。
24、多打細磕,顆粒不放脫。
25、換土如換金。
26、人把地肥,地把人肥。
27、若要吃白面,伏里耕三遍。
28、好田不種成草窩,莊稼不鋤成草坡。
29、冷裝豆子熱裝麥。
30、勤起勤墊,三天一圈。
31、麥喜三月三場雨,有錢難買四月旱。麥濕梢,收得好。
32、禾靠水,水靠塘。
33、今年積下來年糞,來年糧食裝滿囤。
34、人黃有病,天黃有雨,苗黃缺肥。
35、種地沒巧,精耕鋤草……
36、秧好一半谷,種好一半收。
37、若要收成好,積肥莫辭勞。
38、塘修一口,魚米都有。、
39、地邊不種樹,地頭不種花。
40、栽禾趕時,割禾趕天。
41、谷黃谷黃,閨女下床。
42、稻不收,怨埂低;麥不收,怨種稀。
43、冬天鏟去草,春來害蟲少。
44、水土不出田,糧食吃不完。
45、雨下不死南瓜,太陽曬不死棉花。
46、做田不做角,邊做會邊縮。
47、棉花土肥雨水多,正枝打杈好收獲。棉花不打頂,桃少枝葉盛。
48、肥料不下,稻子不大。
49、如要花生好,磷鉀不可少。
50、茬口換好,米面吃飽;茬口不換,豐年變歉。種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
51、地有多高,水有多高。
52、風雨一陣,棉長一寸。
53、谷要田淹,麥要田旱。
54、會犁地一根線,不會掣地蛇抱蛋。
55、一畝地三道堰,該收八斗打一石。山地不打堰,餓死莊稼漢。
56、種子隔年留。
57、一畝不治,百畝遭殃。
58、旱天芝麻澇天稻。
59、好鋼用在刀刃上,好肥用在攻穗上。麥追黃芽谷追節,玉米追的七個葉。冷田熱底,增產無比。
60、谷花養在泥洞里,麥花養在裂縫里。麥怕三月寒,棉怕八月連陰天。
61、油是精神鹽是勁,糧食增產要靠糞。要得莊稼好,須在糞上找。
62、密植長稻,稀植長草。
63、耕地莫粗糙,四周要犁到。
64、秧肥追得當,禾苗長得壯。
65、甘蔗稈稈長,適當放寬行。
66、備好兩套種,不怕“老天”哄。
67、早晨不割煙,晌午不摘瓜。
68、南跑北奔,趕不上抓草拾糞。
69、人怕年老窮,禾怕秋后蟲。
70、搶收搶收,不收就丟。
71、種麻沒巧,只要肥飽。
72、種地勤鋤草,莊稼收成好。
73、田邊開條流水溝,荒年也有七成收。
74、蘿卜性情暴,常要水來澆。
75、黃土配沙田,一年頂兩年。
76、水地葫蘆旱地瓜,生地茄子熟地瓜。
77、種麻要稠,種谷要稀。
78、農忙站一站,閑時少頓飯。
79、棉花薅瓣,芝麻薅點。
80、水向低處流,治水先治頭。
81、秧苗耨得好,谷子長得高;挑谷挑斷仙人腿,谷子堆得有山高。
82、溝水不外流,年年保豐收。‘
83、紅薯勤翻秧,挖苕用車裝。
84、鹽水選種真正好,苗兒健壯病害少。
85、稀養伢子密插秧。
86、立鐮芝麻臥牛黍,高粱就得四遍鋤。高粱鋤三遍,麥子都不換。
87、高粱開花地裂紋,家家坐下個高粱囤。
88、子瘦苗像線,子胖苗像蔥。
89、打壩修岸,漲水無患。
90、有好苗,不管好,結果還是收不到
91、稀麥稠谷餓死人,留苗定要留均勻。
92、十成稻,九成秧。
93、三伏不受旱,一畝打幾石。
94、興修水利三五年,旱田完全變水田。
95、留種要曬干,藏種要常翻。
96、天晴不開溝,雨落遍地流。
97、早種早收,遲種擔憂。
98、要得紅苕好,只有栽得早。
99、狹要搶栽,谷要搶收。
100、棉花性屬火,沙溜地最妥。()
101、立秋處暑秋收忙,秋季選種正相當。
102、出門不離糞擔子,莊稼長成蒜辮子。
篇8
農貿市場
“哦耶,今天我當家!”早上八點時,我從床上一躍而起,我對自己說:“今天我當家,我現在改去買菜做早餐了!”
我剛到甘露寺大市場的大門口,“買甘蔗啊!”“買西紅柿啊,辣椒啊!便宜得很啊!”……我不禁說出了一大串埋怨的聲音。我強行地壓制住了心中的怒火,走進了散發著惡臭的充滿了垃圾的菜市場中,我走到了一個菜攤前,向老板要了一個不太大的塑料袋,便在那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的菜中精挑細選地選了一大袋白菜,青菜,還拿了幾根黃瓜,幾根小蔥,我剛把菜遞了上去,只見那位老板滿面笑容,不停地呵呵地對我笑,我想:“這笑容絕不是和藹可親地笑,而是為了吸引客人的笑,多半不懷好意,還是小心為好!”突然那位老板叫了我一聲:“小朋友!”嚇了我一跳,由于菜市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一下子就向后傾前,扶在了一位老爺爺的身上,我長長地舒了一只氣,說:“還好沒摔倒,不然我也成了一個垃圾堆中的垃圾了。”那位老板還是笑容滿面地對我說:“一共十一元錢。”我拿出了一張二十元的,遞給了他,他從錢包中拿出了九元錢,遞給了我,我拿了九元錢后離開了那個攤子,去買牛肉。在路上,我還在想:“那位老板的臉為什么可以不停地笑,如果是我的話,我的臉大概已經抽筋了吧!”我買了一斤牛肉后,急匆匆地離開了這個骯臟的四處飄散著垃圾的臭味的菜市場,跑回了家中,為爸爸媽媽做了一頓豐盛的早晨,媽還不停地夸我說:“想不到你做飯的手藝還不錯啊!哈哈!”
這是我的第一次當家,這也是我的一次寶貴的經驗,這更是我的一個美好的記憶!
篇9
關于農業諺語大全1. 夏作秋,沒得收。
2. 五月不熱,稻谷不結。
3. 六月不熱,稻子不結。
4. 六月蓋被,有谷無米。
5. 三伏不熱,五谷不結。
6. 鋪上熱得不能躺,田里只見莊稼長。
7. 人在屋里熱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8. 人往屋里鉆,稻在田里竄。
9. 人熱了跳,稻熱了笑。
10. 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
11. 遭了寒露風,收成一場空。
12. 晚稻全靠伏天長。秋熱收晚田。
13. 麥里苦蟲,不凍不行。
14. 凍斷麥根,挑斷麻繩。
15. 冷收麥,熱收秋。
16.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17. 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
18. 一冬早,三季好。
19. 犁田過冬,好過擔糞壅。
20. 人怕老來窮,禾伯寒露風。
21. 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糧。
22. 青蛙開口早,早禾一定好。
23. 竹開花,餓死農家。
24. 稔子結卜,耙田撒谷;稔子。
25. “清明”“谷雨”緊相連
26. 簕竹開花,收起犁耙。
27. 耙田插秧莫遲延。
28. 過了“驚蟄”節,春耕無停歇。
29. “春分”秧壯,“夏至”菜黃。
30. 龍舟鼓響,黃麻一夜一高掌。
31. 春雨貴如油,點滴無白流。
32.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33.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34. 三年不選種,增產會落空。
35. 秧好一半禾,苗壯一半產。
36. 疏禾有谷糶,密禾撈柴燒。
37. 早禾插到立夏,插無插也罷。
38. 良種加良法,生產才得發。
39.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40. 良種無良法,神仙也無法。
41. 基肥施得少,十成產量八成了。
42. 頭遍淺,二遍深,三次鋤土培麻根。
43. 早禾怕北風,晚禾怕雷公。
44. 插秧過“小滿”,做死無一碗。
45. 麥要澆芽,菜要澆花
46. 處暑根頭白,農夫吃一赫
47. 稻如鶯色紅,全得水來供
48. 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
49. 六月不熱,五谷不結
50. 六月蓋了被,田里不生米
51. 梨花白,種大豆
52. 樟樹落葉桃花紅,白豆種子好出甕
53. 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
54. 清水下種,混水插秧
55. 立了秋,在小一齊揪
56. 旱插,早活;快長,快大
57. 不怕天旱,只怕鋤頭斷
58. 六月到,賣棉被,買灰料
59. 會插不會插,瞅你兩只腳
60. 買種百斤,不如留種一斤
61.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62. 一季草,兩季稻,草好稻好
63. 夏至后壓,一擔苗,一擔薯
64. 會種種一丘,不會種種千丘
65. 花草田種白稻,丘丘有谷挑
66. 千處糞田,不如一處來糞秧
67. 立秋前早一天種,早一天收
68. 破糞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飯
69. 種田不施肥,你騙它,它騙你
70. 蕎不見霜不老,麥不吃風不黃
71. 要想多打糧,包谷綠豆種兩樣
72. 種種甘薯種種稻,產量年年高
73. 頭麻見秧,二麻見糠,三麻見霜
74. 春插時,夏插刻,春爭日,夏爭時。
75. 春雷響,萬物長。
76. 春雨貴似油,多下農民愁。
77. 立春三場雨,遍地都米。
78. 春雨漫了垅,麥子豌豆丟了種。
79. 雨灑清明節,麥子豌豆滿地結。
80. 麥怕清明連夜雨。
81. 夏雨稻命,春雨麥病。
82. 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
83. 春天三場雨,秋后不缺米。
84. 清明前后一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85.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86. 春得一犁雨,秋收萬擔糧。
87. 六月下連陰,遍地出黃金。
88. 春雨滿街流,收麥累死牛。諺語大全
89.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糧食沒處盛。
90. 一陣太陽一陣雨,栽下黃秧吃白米。
91. 伏里無雨,谷里無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92.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壓彎椏。
93.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94. 秋禾夜雨強似糞,一場夜雨一場肥。
95.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96. 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
97. 處暑里的雨,谷倉里的米。
98. 處暑下雨爛谷籮。
篇10
我國農業資源有限,人口壓力大,對農業要素和產品的高強度需求,使我國農業經歷了持續的資源集約化生產歷程,致使農業面源污染不斷加劇,污染后果嚴重且逐漸顯化,成為我國當前較為重大的環境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資料顯示:我國每年農藥使用量平均超過2.3kg/hm2,農藥的長期大量使用造成農藥殘留物激增;在100萬t/年的農膜產量中,其中地膜占一半,地膜使用后約20%殘留在土壤中;同時,平均每公頃施用化肥量達400咕以上,其中氮肥平均利用率僅為40%,氮元素大量流失;我國每年產生的農業廢棄物約40多億t,其中,畜禽糞便總量達25.1億t;農作物秸稈7億t,處理率不足25%(人民網,2007)。這些情況的存在,均顯示了農業面源污染的嚴崚性。因此,理清我國經濟發展與農業面源污染之間的關系,準確把握經濟發展與農業面源污染演變規律,從而為有效制定相關環境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伴隨經濟發展,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最近幾十年特別是1990年代以來,有大量的文獻研究了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國內外眾多學者普遍認為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即環境質量隨經濟增長“先惡化后改善”,Panayotou(1993)將這種關系定義成為“環境庫茲涅茨現象”(EKC)。認為當經濟發展處于較低水平時(前工業化時期),環境退化處于較低水平;當經濟發展加快、進入工業化時期時,環境不斷惡化,逼近甚至超過生態閥值。但到后工業化時期,經濟結構向清潔行業轉化,加上人們環境消費意識增強,政府更為重視環境法規的執行,也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親環境技術改造和環境保護投資。此時環境質量出現改善現象。Antler(1995),McConnell(1997)等認為環境是奢侈品,只有當經濟發展,人們收入增長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形成對環境的有效需求。人們對環境消費需求的變化引發了政府和廠商對環境品質的重視,也引發對親環境技術的投資和親環境產業的發展,是EKC曲線形成的微觀基礎。Selden和Song(1994)認為科技進步提高了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在相同產出下,資源損耗和產生污染都會減少。在高科技水平下,環境質量會逐漸好轉。Moomaw和Unruh(1998)認為市場經濟的自由配置能夠使大量潔凈資源得到利用,從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經濟發展會強化市場機制作用,使得經濟發展過程中使用的資源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由配置而得到合理利用,從而有利于降低污染水平。Boyce(2002)認為政府行為一般是對利益集團壓力的反應,居民環境消費需求的變化,使政府由經濟增長目標轉化為重視環境保護目標,政府環境管制政策加強,從而改變EKC的形狀,使之變得扁平或更早出現轉折點。
國內學者則多從實證角度驗證農業面源污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EKC的驗證,李海鵬(2009)運用1998~2006年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面板數據模型對經濟發展與農業面源污染的環境庫茲涅茨曲(EKC)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發現我國農業面源污染源排放與經濟增長總體上具有顯著的倒“U”型曲線關系,三類污染源與人均GDP均處于曲線上升階段,自發到達農業源污染減排拐點還需較長時間。安和平(2009)通過對責州省1990~2008年的人均GDP與環境污染排放量等5項指標變量之間的關系分析發現,責州省的環境庫茲尼茲曲線特征為U型+倒U型。梁流濤等(2010)在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核算及其時空演變特征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回歸分析發現1990~2006年我國農業面源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呈現增加的趨勢,主要分布在人口眾多農業集約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并進一步分析農業面源污染的形成機制。
綜合國內外研究來看,國外研究側重于研究解釋工業發展與點源污染的關系,涉及農業面源污染較少;其次從國內對農業面源污染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來看,主要是側重于驗證“倒U型”關系的存在性問題。綜觀這些研究,盡管在EKC理論與實證取得眾多成果,但是這種存在性證明較為宏觀和抽象,盡管能夠把握整體關系,并不能很具體的把握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具體演化過程。因此利用動態耦合模型研究我國歷史長期的農業面源污染和經濟增長關系,在準確把握兩者關系基礎上,還能深入把握其具體的動態演化關系,這在理論和實證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度、農藥投入密度、畜禽糞尿排泄密度、單位面積秸稈產生量等4個指標來作為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采用了農林牧漁增加值作為評價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指標鑒上直接查得或通過間接計算得到。其中畜禽糞尿排泄密度、單位面積秸稈產生量在2005年后并不再單獨統計,因此在獲得這兩個指標2006~2008年的數據時,我們做了如下的變通處理:單位面積秸稈產生量我們按照2006~2008年的播種面積與2005年播種面積比值乘以2005年的基數而得到;畜禽糞尿密度我們按照2006~2008年大牲畜總量與2005年大牲畜量比值乘以2005年畜禽糞尿密度基數得到。
近30年來我國農業經濟增長迅猛,1985~2008年農林牧漁增加值年均增速為11.89%。2008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580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17.5倍,比1978年增長49倍,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5%和6.4%,大大超過了同期世界農業的平均增長速度。然而這些成績的背后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不斷增力口,化肥、農藥投入密度、畜禽糞尿排泄密度、單位面積秸稈產生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表3),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42%、4.82%、2.52%、1.28%;尤其是化肥、農藥投入密度增速明顯。畜禽糞尿排泄密度自2005年達到峰值以來,近三年雖小幅下降,但總體上升趨勢明顯;單位面積秸稈產生量在波動中增長,2008年達到6997^/hm2的峰值。
數據的量化處理及耦合演變軌跡的綜合評估為得到評價農業面源污染水平的單一指標,可采用因子分析法來歸納指標體系。通過因子分析,可得到農業面源污染水平綜合指標的原始數據*。其中,原始的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指標解釋度近100%,同時該綜合指標通過了99%的Bertlett球型檢驗。
為了消除數據的數量級以及量綱的不同而造成的影響,需要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這里選擇極差標準化的方法,這樣處理后,數據的數值范圍在之間。由此得到農業資源環境綜合指標具體數據。另外,為了解農業資源環境與農業經濟增長的動態演化趨勢,根據兩系統的綜合值作出動態變化曲線。
由兩系統的動態變化曲線看出,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系統的演化軌跡大致為線性,農業經濟增長子系統的演化軌跡則表現為二次曲線。因此,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別將兩系統按濟增長的動態耦合演化曲線,如圖3。根據圖表顯示,在1985~2008年間我國農業經濟增長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加劇,農業面源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農業經濟增長,但作用這種矛盾尚不劇烈,而且兩方面綜合指標的耦合度每年均有小幅的下降。這種脅迫性的弱化,這歸功于我們國家適時出臺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包括上世紀80年代末農業
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引入,并于1994年在《中國21世紀議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中將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再如十六屆三中全會科學發展觀的提出,2004年和諧社會理念的問世;十七大后“兩型社會”實驗區的建立,以及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的頒布等。不同時期親環境政策的實施,極大改善了我國在經濟發展中資源利用與環境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硬性約束。本文運用本文基于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的動態耦合模型,對我國歷史中長期農業面源污染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進行動態耦合評價,選取化肥投入密度、農藥投入密度、畜禽糞尿排泄密度、單位面積秸稈產生量為度量農業面污染源排放量的指標,四個指標1985~2008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42%、4.82%、2.52%、1.28%;選取農林牧漁增加值為農業經濟增長的衡量指標,1985-2008年年均增長率為11.89%。研究得到如下結論:1985?2008年我國農業經濟增長顯現出對農業面源污染的加深作用,農業面源污染對農業經濟增長的約束也較為突出,但是這種矛盾尚不劇烈。它們之間是一種脅迫發展關系,但從趨勢上看農業面源污染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脅迫性逐年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