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留的話范文
時間:2023-03-24 14:31: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挽留的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想把你藏進柜子慢慢欣賞,想把你藏在口袋仔細把玩,想把你擁在懷里深深親吻,想把你烙在心底永世不忘!
2、愿我的寄語如一株忘憂草,讓你和著蜜漿咀嚼吞下,拂去那心頭上沉積的苦悶……
3、我誠摯的友誼,伴隨你遠行,這友誼將抹去你一切痛苦的腳印!
4、當歲月燃燒我的一切時,不能忘記的是你那一眼的風情;當我合上雙眼時,我渴望的仍是你那一眼的風情!
5、這一次離別就再也難以相見隔開我們的不僅有歲月還有風煙有一縷苦澀縈繞心間迎著你是霧一樣的惆悵背過身是云一樣的憂傷命運真是殘酷為什么你不能為我而留。
6、讓星星化為我的眼,整夜地看護你;讓清風化為我的笑,撫慰你驛動的心;讓一切美好的事物化為我的祝福,永遠陪伴著你,永遠!
7、非常高興與你一起渡過的每一分鐘,希望你也同我一樣開心,想起你的名字感覺很甜蜜,期望著與你再次相見!
8、我們相識,相知,相約,相戀。讓我緊握你的雙手,輕吻你的雙目。我要用網兜住你的芳心。
9、世上因為有你才美麗從沒想過是那么珍惜你這個朋友不要遠離我們,我們需要你!
10、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不怕承認對你有多眷戀;想你的時候,盼你能收到我的真情留言。
11、楓葉紅了,又到了多思的季節。我用楓葉般的熱情向您祝福,愿它為您帶來無限的溫馨。
12、我需要你,我的親人。別離開我,沒有你的生活沒有幸福和快樂。請答應我永遠不離開。
13、你知道遠方的我在夢里呼喚你的名字嗎距離使我們分隔一方,()我只能說,思念你的感覺是:痛并快樂著,有你的日子真好。
14、謝謝你,始終陪在我身邊。在過去幾年里,我們一起哭過,一起笑過,無論再大的風雨都沒讓我們分開,相信以后也不會。因為在生活道路上與你邂逅相逢,是我這一生中感到最幸福的事了。
15、身處一時的失意,自信能使你奮起。你如一塊璞玉,終必會遇到知己。
16、雖然有陰天和雨天,太陽卻依然存在;朋友,請相信,陽光終究會把烏云驅散!
17、當我走進網絡的時候,我的心跳加快,當我看到你的出現,我激動萬分,當我走出網絡,我感覺失意,沒有你的日子,我無法度過!
18、一生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知心朋友。因為自從有了知心朋友這段緣分,自己的生命才變得美麗起來。
19、我們總是生活在遺憾里,但是我們仍得繼續生活,走向明天。盡管這旅程繼續增添著我們人生的遺憾。
20、希望是生命的瑰麗曉霞,我們應當在希望中生活,并在希望的奮進中,去開拓我們的生命之路。
21、我渴望黑夜中當我睜大雙眼,耳邊有你溫柔的話語在回響;我渴望思念里我伸手在空中,能牽到你跨越千里的深情!
22、霧,有時壟斷著世界,使自然界一時難以呼吸。當太陽走來,它就沒有了立錐之地。請堅信:太陽遲早會走來的!
23、即使給我一個星光燦爛的世界我也并不覺得自己富有,但如果擁有你即使處在最荒涼的角落,我也不會感到孤獨!
24、別管今天是什么日子,也不要想究竟該如何稱呼我們的關系,反正每逢今天,我都會有點想你,過去,現在,還有將來。
篇2
1、我知道是我的錯,又令你生氣了,但是你也不要把我判了死刑!我要上訴!我要伸冤!我要打電話!傍你!
2、回來行么?親愛的,我知道我錯了,對不起,我不能失去你。
3、原諒我好嗎?我會用我的行動表現出來給你看的!這一生我愛定你,跟定你,不管我們往后的路再曲折,再大的風波,再多的坎坷!我,依然會陪你走下去。我真的愛你!
4、對于你,我可能不是很好的情人,但是,對于我你卻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你可以不愛我,但你不能阻止我愛你,親愛的,我還一直愛著你。
5、因為愛你,所以我愿意帶著微笑祝福你,看著你離去得背影,傷心的淚會流、心會痛,我多么希望你可以回頭看看我,讓我們再擁抱在一起好嗎?
6、淡淡云里悠悠情,情意綿綿永難忘,今生有你甜如蜜,我們不能分開。
7、也許我的笑容不夠燦爛,但足夠為你掃清冬日里的陰霾;也許我的雙手不夠溫柔,但還能為你拂去俗世塵埃!如果命運安排我們在一起,我會好好珍惜你!
8、我此時此刻不知道該做什么,看不到你的信息,聽不到你的聲音。如此的寧靜!我的心快碎了!你快回來,我的愛!
9、唱著傷心的歌曲,看著心愛的女孩。心是為你傷的,歌是為你唱的,心是為你傷的。我只是想要你幸福快樂,對不起!
10、戀愛是甜蜜的,分手是難免的。誰不是哭過幾次,痛過幾次,才找到最后的愛。分手是必經的,但有些問題不必問。
11、很懷念一起度過的時間,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好!只怪自己不懂珍惜!傍個機會讓我們回到從前!
12、可能我真的做錯了,可能有時候我總是忽略你,可能有時候我不夠細心,不夠體貼,可是我是真的很在乎你,過去的你真的忘得了嘛?那些事歷歷在目,無端端就會回蕩在腦海里,甩不掉忘不了,輕而易舉的忘掉了??!我對你的喜歡,你對我的好,我不想失去你,在我身邊好不好??給我一次機會,你想要的我會努力改,會努力做到,沒有什事實上做不到的!
13、今生的邂逅是前世的未了緣。喝過了孟婆湯,走過了奈河橋,忘卻了前世的悲歡離合,忘不掉的是對你的思念,跨過千年的時光,承載無盡的思念,期待又一次重逢。多少夜晚呆守窗臺,只為從風中感受你的存在,撫平思念的煎熬。或許你已忘記,但我決不放棄,無悔地為這段愛情執著……
14、問你:為什么要分手。無論答案是什么,都是我難以接受的原因。
15、我以為會跟你在一起很久,就像一架加滿了油的飛機一樣,可以飛很遠。誰知道飛機會中途轉站…
16、如果生活的洪流注定要讓我們分開,()請你把我徹底忘記,勇敢地去尋找另一個開始,而我,卻在此生將你悄悄想念。
17、原諒我吧,知道嗎,每天我都如同生活在暴風雨的襲擊中。求你許我一個陽光燦爛天吧!
18、但愿鎖住黃河,但愿鎖住長江,你就在我身旁!但愿沒有離別,但愿沒有思量,但愿點亮滿天星光,和你一起到地老天荒!
19、我沒有太多的甜言蜜語,我只有一顆永遠愛你的心。我們相逢不易,你真的愿意讓這段情像風一樣吹過了嗎?愛的愈深心愈痛,離開你是我最痛的選擇。
20、分手后才發現自己對你的感情,我離不開你,我們不要再分開了,好嗎?
21、我要你知道,我愛你,如果你逃掉的話,我一定會去追,不管任何地方,就算是刀山火海,我都一定要追到你。
篇3
馬麗是2007年7月全國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的銀獎獲得者,僅有一只左臂的馬麗,在這次大賽中以優美的舞姿征服了國內外億萬觀眾,馬麗從小學習舞蹈,19歲時因一場車禍失去右臂不得不離開舞臺,而此次參賽,是時隔6年后憑著堅強的毅力重新苦練的結果。
2007年9月,劉德華參加殘奧會倒計時一周年慶祝演出時,看到馬麗的精彩表演,震撼之余,隨即萌生了邀請馬麗參加自己演唱會的想法。演出結束后,劉德華找到馬麗,當面向她發出了邀請。
與劉德華同臺演出,這是許多年輕演員夢寐以求的事情。可如今這種好運氣降臨到馬麗身上時,她卻有些猶豫。因為曾經有20多位影視制片人找到她:“看過你的表演,尤其知道了你的故事后很感動,我們想和你合作,拍一部勵志題材的作品。”但這些邀請都被馬麗拒絕了。馬麗說:“這個世界上比我難的人很多,我根本算不上什么。車禍后,能重新站在舞臺追逐自己心中的夢想,是因為我一開始就沒把自己當成一個殘疾人去看、去要求。”
馬麗想:劉德華是殘奧會形象大使,并為殘奧會創作演唱了歌曲《Everyone is NO.1》,他找我合作肯定是為他這首歌伴舞。然而劉德華接下來的話,打消了她所有的顧慮。“演唱會上我要唱一首老歌《我和我追逐的夢》,請你與我合作!”劉德華話音剛落,馬麗就覺得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劉德華沒有把我當做殘疾人。謝謝他,謝謝他理解我的內心,謝謝他讀懂了千千萬萬殘疾人的心。”馬麗臉上立即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感動得連聲答應:“好!好!好!”
然而令馬麗更加感動的事情發生在演唱會彩排時。馬麗帶著對生命、對生活的渴望,帶著她與劉德華“牽手”的感動,伴隨著音樂開始翩翩起舞,突然白色舞蹈鞋的鞋帶兒意外散開了,她只得停下舞步趕緊系鞋帶。這對她來說,并不是一個很難的動作,她早巳習慣了。就在馬麗俯下身子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劉德華的聲音:“我來給你系!”馬麗頓了一下,劉德華已快步來到了自己身邊,迅速蹲下了身子,摘下了黑手套系起了鞋帶。馬麗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劉德華則一邊安慰她,“沒關系,馬上就好啦!”一邊為她系著左腳的鞋帶兒,系完左腳的鞋帶兒劉德華又細心地檢查了馬麗右腳的鞋帶兒,并為她緊了緊。當天,北京的氣溫已經很低了,馬麗雖然只穿著薄薄的舞蹈服,但心中暖融融的……
篇4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物流行業的不斷進步,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以實現未來的可持續進步。本文通過分析物流信息化及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提出了構建物流企業信息化體系的對策,以期促進其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 物流企業 信息化體系 構建策略
現代化物流企業的發展宗旨是追求高效率、降低成本、滿足客戶需求、提升經濟效益,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得立足之地。信息化是實現現代化物流發展的標志,而構建物流信息化體系是物流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對于其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物流信息化概述
物流信息化主要是指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物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及傳遞的一系列活動,以加強物流過程中的控制,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當前,美國物流企業已經普遍采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及條形碼技術,從而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準確度和速度,基于互聯網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發展的物流企業信息傳遞,已經實現無紙化發展。而在運輸及倉儲過程中應用運輸管理系統及倉儲管理系統則大大提升了運輸及管理效率,而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客戶與供應商的信息共享,促進供應鏈透明化,則又推動了供應鏈競爭力的提升。
二、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我國的經濟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現階段物流行業的發展也逐漸滲透信息化理念,這對于提高物流行業市場競爭力起到了較大的幫助作用。根據2012年12月國家物流信息中心對我國物流企業信息化現狀的調查,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意識普遍提高,企業信息化趨勢加快,但是信息化水平仍舊處于起步階段,整合處理采集到的企業信息存在著諸多困難。如廣州吳康物流有限公司,雖已建成廣州現代物流網、廣州物流信息網等信息平臺,但深入調查后發現,該公司建設的公共信息平臺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存在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不足,信息化發展缺乏統一標準,孤島現象等問題。
三、構建完善物流信息化體系的對策
1.創造良好的物流信息化環境
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實現,首先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化發展氛圍,對此,政府應當打破條塊分割的局面,為物流企業的發展制定優惠政策,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自由配置,同時制定相應的物流產業政策及配套政策,如鼓勵大型物流企業進行上市,通過融資及再發展,給予大型物流企業貸款貼息、財政補貼及低息優惠等政策支持,以為物流企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在這方面,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鄭州航空港取得跨境電子商務試點資格,申報保稅中心B型成功。2012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完成進出口額285億美元,占河南省進出口總額55.1%,在全國32個綜保區中位居第二,當前仍呈現不斷增長趨勢,由此可見良好政策環境對于物流信息化建設的促進作用。
2.實現一體化發展
物流企業一體化的構建,其核心在于供應鏈及物流,就當前物流企業的發展狀況,企業對于物流信息系統的構建缺乏關鍵技術,且經濟合理性差,對此,企業應加強自身的物流技術研發,針對現代化物流核心技術進行研發,以降低關鍵技術的應用成本,這不僅能夠促進物流企業的發展,同時還能夠促使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流技術,提升自身的創新水平及市場競爭力。遠成物流集團創建于1988年,已具備公路鐵路干線運輸、倉儲服務及城際區域配送的物流服務網絡體系。近兩年來,遠成集團加速構建倉儲與區域配送一體化,建立自己的評估管理體系,已構建以物流訂單為核心的一體化管理系統,實踐證明,一體化管理系統極大提升了遠成集體的市場響應速度,從而提高了整個集團的經濟效益。
3.建設專門的物流信息平臺
物流信息平臺是構建信息化體系的基礎。對于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應以標準化和革新化為原則,應用現代化技術如擴展標識語言等,通過應用這些功能強大的編程及數據庫工具,允許計算機存儲和傳輸相關數據,并保存數據的結構及內容,再通過將這些數據和內容傳輸到專門構建的信息平臺上,與企業內部人員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以提升運作效率,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減少失誤,從而提高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聯想集團作為中國IT業的龍頭企業,最初,聯想并沒有自己的物流公司,運輸配送業務大多采用第三方物流形式,在實踐中也產生了大量的問題。聯想集團通過多年發展,終于擁有了自己的配送系統,通過構建物流信息平臺,聯想的平均交貨時間從20天降到5.7天,存貨周轉天數從35天降到19.2天,應收賬款從23天減到15天,訂單處理量人均13個增加到314個,供貨滿意度及交貨準確率也都明顯優化,聯想的物流效率顯著提升,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客戶滿意度及市場競爭力都顯著提高。
結束語:面對現代化市場發展狀況,物流企業構建信息化體系是是其持續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當前,我國的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尚不成熟,但構建信息化體系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物流企業應當加強自身的核心技術研發,積極構建內部信息平臺,實現一體化發展,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東動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鄭書淵.淺談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5).
篇5
全球化所代表的文化共通性、工業化的標準與品質、更大的市場產生的規模效益,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世界化的高品質生活,然而當“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為一種趨勢,大企業的理所當然、應該無所不用其極去追求的商業利潤的同時,大量工業設計產品、物資的全球流動,其實代表的是大量自然資源與能源的消耗,我們在享受世界化的生活水平的同時,消耗的是再也無法回復的大自然。
在臺灣,我們可以接受如UNIQLO 與 ZARA 甚至是無印良品的風行,認同他們在美學上或是機能上的設計,甚至因為設計與品質,可以接受稍微高昂的代價。但是,在臺灣卻很難能夠取代無印良品的在地品牌,生活用品或有設計感的連鎖商店。臺灣不乏知名或成功的零售或是連鎖品牌,例如自有品牌的咖啡店的85度C 或是網路服飾Lativ,但其主要成功領域,還是在于如何減少成本、提高品質或是以規模經濟為利基,仍然缺少了設計的核心價值,反應的是當代生活產業的核心價值,就如同電子業一般,講求的還是速度與效率,看的見短期的、有形資產,看不見長久無形的價值,大部分的業主要求設計師的思維,仍然是以面對傳統制造業與金融業的方式,要低成本、要速度快、要高品質,導致設計公司與工程公司往往求新、求表面干凈,而忽略了歷史價值與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設計流于同質化、單一化,缺乏上多樣性與開創性,也缺乏了這個時代應該要考慮的環境保護、在地思維。尤其在室內設計與建筑方面,大多數的業主仍然把高度客制化的設計服務,以工業設計產品的邏輯來思考,因此室內設計、住宅變成是產品,而不是專業的服務,也因此缺乏尊重專業的態度,沒有重視設計品質,愿意做出好設計的業主,就沒辦法培養好的設計師 ; 也讓設計師的執業更加辛苦。
觀察當代臺灣消費環境,其實非常便利。百貨公司里CHANEL 、Hermes 等的高級裝潢的專柜林立,一般人也可以在百貨公司買到許多國外的名牌家具與產品,主流雜志與網路的資訊管道,大部分的版面也有著以許多國際資訊與廣告,無時差的告訴你北歐、意大利的故事,也造就了大眾追求世界流行趨勢,但這些商店和媒體卻無法解釋這些設計如何與我們發生關系。這樣的情況造成了當代臺灣杰出的設計師,忙著引進世界各國的流行與視野,想盡辦法從國外的大賽,例如:紅點、 IF得到獎項,試圖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找到一席之地,最終獲得市場的青睞,然而這樣速成的心態,著眼與效果的設計態度,也許在造型與風格上,可以獲得成功,但是比起歐洲當代許多歐洲設計公司、制造廠,持續數十年的創新研發,對于整體材料、工法上的進步,有著趕不上的差距。
什么是當代臺灣的室內設計的主流 ? 想必你一定聽過極簡風、鄉村風、新古典、低調奢華等等名詞,翻開雜志,你也許可以看到看似不同風格的室內設計,然而仔細的觀察,其實他們都擁有相同的。整體配置會以電視墻為空間的主軸,一般而言電視墻會以大理石打造,搭配純白色的墻壁與貼皮木柜。家具一點咖啡/米色的家具與布料,搭配著木皮與拋光石英專的居家環境。電視的對面則是沙發、茶幾,旁邊是陽臺,天花板圍繞著間接燈光。新成屋的話,商家通常會搭配著拋光石英磚,臺式風格要求的墻壁平整、平滑油漆噴涂法、墻面直角分割等細節,正好可以用拋光石英磚的細接縫和平整度來呼應。通常很多案例則會把一間只能放一張床的房間,改成半開放的書房,這樣的描述,想必大家都似曾相識,很可能你的親朋好友家即是這樣的設計風格,我稱之為臺式當代風格。
如果以更高等級或豪宅的住宅空間而言。大部分主流的所謂新古典風格、低調奢華風格則只是增加這樣的繁復度。差別只在于更多的細部與材料的堆積。大理石的電視墻、實木餐桌、進口沙發、精致的茶幾、華麗的裝飾,在材料上使用特別花紋的木皮、豪奢的大理石、反光的地板等,都變成了臺式風格的基本配備,加上繁復的天花板、間接燈光,搭配著 Armani 或是 Fendi 的家具,衍生出了臺灣室內設計風格的第二種主流:臺式新古典風格。之所謂新古典風格,豪宅風格的盛行,有其必然的脈絡。就當下臺灣的社會結構而言,一般業主經傳統產業或是貿易、零售生意致富的人較多,由于臺北市的房地產價格相當高,這樣臺灣所謂的豪宅其實大多是高級公寓,除了地段昂貴外,面積比較大,其實格局與規劃跟一般的住宅并無分別,于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如何怎么樣讓空間看起來很奢華、氣派,彰顯業主在事業上的成功,便是設計師的第一要務,也因此空間設計的要素大多依據傳統產業或產品的規格相關:要大、要質感高級、有特殊的樣式或機能可以炫耀、但說到造價變要超值。實際上,很多材料只是表面華麗,卻不一定真材實料,也未必禁得起長久的使用。
就目前的室內設計環境而言,一般專業的室內設計師,不可否認的在機能與空間比例上的拿捏,其實是相當厲害,是經過多年的學習與經驗的累積,可以滿足一般民眾的需求的。然而一但上軌道或成為名師之后,卻往往走的卻是大量復制的道路,雖然不乏精細的雕琢,與繁復的機能考慮,但卻缺乏創新與研究的精神,反而走入工業生產大量制造的生產線。雖然大多數的設計師都接受過正統的建筑或室內設計訓練,雖然我們都看國外的雜志,在真正執業的時候,卻大多陷在整體環境的巢穴中,終日忙于平面配置,立面造型,柜體的機能性考慮,以致于設計師的品味最后只能展現在天花板的間接燈光造型,和如何搭配進口的家具。而大多數的業主,以為設計師所挑選的是,品質良好,國內外知名設計師的正牌作品,但其實是仿制最近流行的家具,例如B&B、Minotti、Poliform 等品牌,經由手工制造的臺灣或大陸制品。
以臺灣人的傳統思維,一個家庭一定要擁有一間房子,而在房價高的臺北市,一般人第一次買房都是非常辛苦的,希望新屋落成以后能夠快速擁有較好的生活水平,希望生活安定,空間機能實用,因此并不是那么在乎房子的「設計,于是乎坊間出現許多因應此要求的書籍,客廳 500 案例、餐廳500 案例、歐風500案例,試圖拼湊出夢想中的住宅。然而一般人欠缺空間訓練,缺乏系統化的整體思考,也難有歐美家庭從小培養的美學素養,手邊除了充滿了臺式現代風格的雜志之外,能參考的,大概也只剩居家住宅王,或是空間大改造之類的日式節目,反而很難讓擁有創新概念的設計師有所發揮。
另外,由于上一代較為保守的觀念,許多業主會要求材質上講求的通常是干凈、耐用等等的考慮,以廚房臺面喜歡人造石,地板要用人造石英磚,墻壁一定要多次平整的噴漆,即使新的技術,例如海島型地板、少量噴漆的木皮,都已經證實比較環保,而且實用,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回到保守的材料與施工方法,反而無法享受真正享受自然舒適的設計,某個程度上這也是臺式風格風行草偃的因素,臺式風格的“新”與中庸的機能性,正好符合了大眾對于室內空間的基本要求。
臺式風格反射的是當代臺灣人生活方式,電視對大多數人的居家環境來說仍然居于重要地位,因為工作繁重,回到家之后對生活沒有剩余熱情,因此電視變成工作與睡眠之間的重要支撐橋梁,除了客廳需要電視之外,餐廳、廚房也都要有,但是電視是真的良好的資訊管道嗎,抑或只是打發時間的工具?以工作為重心的現代人生活,其實這幾年已經改變,很多人越來越注重休閑生活,也有很多除了工作之外其他的夢想。因此,室內設計是不是一定要全然接受制式化的臺式極簡風格,值得我們進一部思考。
全球化的消費文化的風行在當代已經不是新鮮的概念了,Agnes b在臺灣開設的咖啡店多的跟星巴克一樣,這樣的想法與創意其實在前幾年還非常的新鮮,但短短的時間內就蔓延到全世界,不得不贊嘆這些大企業的行銷能力。但如果仔細思考這種國際品牌的價值,與所創造的產品,對于在地臺灣人的生活型態,似乎并不值得一般人趨之若鶩,但臺灣自己的咖啡店的卻又只能停在85度C與怡客咖啡的水平。又如UNIQLO 與 ZARA 的風行,臺灣卻找不到能夠取代無印良品的品牌。
篇6
近年來,華潤萬家通過并購擴張和多業態協同等模式創新,經營規模和銷售額持續增長,已成為全國零售連鎖行業創新升級的領軍者。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受經濟放緩和市場低迷的影響,許多零售企業顯得步履維艱,甚至不乏虧損的現象,即便像沃爾瑪、家樂福、TESCO樂購這樣實力較為雄厚的外資零售企業,也紛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減緩中國門店的擴張已是不爭的事實。面對成本的上漲,讓曾經扎堆在前臺的激烈促銷競爭也隨之悄然轉移后倉的“暗戰”。
在此情況下,華潤萬家卻反其道行之,逆勢上揚,保持了較高的開店速度。據華潤萬家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華潤萬家新開門店高達935家,實現銷售規模827億元,2012年,其整體銷售額達941億元,新開門店782家,其中大賣場82家。截至2012年底,華潤萬家在國內門店數量已經達到4425家。
在華潤萬家看來,物流在零售企業經營中起到關鍵的紐帶作用,華潤萬家的物流不僅僅起到商品配送的作用,而且能夠對商品采購和訂單進行監控,為之保持了良好的“體能”。
配送中心:廣泛分布織網絡
“在零售業中,很多企業的物流部是業務部門的‘附屬’,采購部門進什么、配送就收什么;門店要什么,配送就送什么。但在華潤萬家物流是連接采購和營運的紐帶,是整個供應鏈的監察者,而不是一個被動接受指令的部門,否則物流就失去了意義。”華潤萬家物流部高級總監李亦春告訴記者。顯然,物流配送中心成為華潤萬家節省開支成本,優化供應鏈,提高效率,縮減運營費用的直接表現。
據了解,目前華潤萬家將全國分為華東、華北、西北、南區、東北五個大區,總計24個配送中心。全國的配送中心又分為三級,深圳平湖、天津、西安設有大型的區域配送中心,承擔大部分的存儲型貨物。“在這些城市的周邊,如廣州、中山,設有中型的配送中心,主要做直通型作業(Cross Docking),未來在一些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小區域,我們還會設置小型配送中心。”李亦春表示。
在李亦春看來,華潤萬家低成本的物流配送得益于密集配送中心網絡的建設。通過配送中心集中處理所轄區域內各店鋪的訂貨,并實行各店鋪的商品集中或共同配送。供應商可以根據華潤萬家的指示將商品一并送到配送中心,這樣供應商就可以大大減少向門店直接送貨的次數,從而相應降低了物流成本。
與此同時,華潤萬家還有著更為宏大的物流計劃。“華潤萬家已在中國(包括香港)建有20多萬平方米體量的配送中心,并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和開發運用先進的物流技術,這套物流配送體系可以支撐全國3000多家大小門店的運轉。不過,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國網點數將翻番增長到6500家左右。”華潤萬家公關事務部劉岫軍告訴記者。華潤萬家依然感覺物流制約商品周轉,因此,接下來的“五年大計”,華潤萬家擬動用自身強大的資金流,配合銀行貸款,在全國范圍內拿地增加建設百萬平方米的物流配送基地。
三種物流模式:滿足商品配送
據了解,在華潤萬家門店中,供應商直供的商品只占到商品總數的30%;在剩下70%的商品中,直通型商品占到65%,存儲型商品占到35%。不同商品的占比決定了華潤萬家需要不同的物流模式。
事實上,對于不同的配送模式,是由商品的屬性以及供應商的實力和備貨能力來決定的。“對于目前三種物流模式在商品配送中所占的比例,也是經過了一系列的磨合與實踐。”李亦春告訴記者。據其介紹,2005年,華潤萬家便制定了更加清晰的發展戰略。“全國發展、區域領先、多業態協同”的戰略對物流和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配合公司的發展戰略,華潤萬家對物流管理進行了一系列調整。首先是對已有的配送中心進行升級改造。華潤萬家深圳平湖配送中心建于2002年,在當時的環境下,該中心的設備、硬件雖然是引進日本的,比較先進,但由于內部管理比較薄弱,配送中心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配貨量也較少。 針對這個問題,華潤萬家對平湖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統和庫存商品進行調整。例如,原來配送中心存儲型商品的比例過高、直通型商品比例較低,使員工需要不停地將商品上架和下架,不僅辛苦而且效率很低,每天做1~2萬箱的吞吐量都很困難。這樣的庫存狀況和配送效率與大賣場的配送需求很不匹配。經過探討,華潤萬家根據大賣場的配送特點,提高了直通型商品的占比,降低了存儲型商品的比例。這樣的調整,為配送中心帶來了巨大變化。在2005年之前,華潤萬家干貨商品通過配送中心配送的比例為20%,2005年這一比例提高到40%以上,單日吞吐量達到了10萬箱。在之后的幾年中,吞吐量持續增長、進倉配送占比也不斷提升,到2010年,進倉配送占比已達到70%左右。
而達到高效的配送,華潤萬家則將物流形式進行了詳細分類。所謂存儲型物流,就是商品供應商將貨物運輸到配送中心后并不馬上分揀或配送到門店,而是儲存于配送中心的貨架,門店缺貨時再由配送中心發往各個門店;直通型則是供應商一旦將商品運輸到配送中心,馬上進行分揀處理并發往各個門店。商品在配送中心不做停留;供應商直送門店則是供應商將商品不通過配送中心直接送入門店。
“存儲型商品一般為銷量比較大的緊銷商品,儲存為的是保證安全庫存,從而避免斷貨現象。這類商品有寶潔的產品、礦泉水等;直通型商品主要是銷量不是很大,周轉較為緩慢的商品,比如箱包之類;供應商直送門店的商品一般以生鮮以及一些冷凍產品為主。”李亦春對記者表示,“選擇不同的物流模式也要根據供應商的實力來決定,如果供應商實力雄厚,配送能力強大,我們可以采取直通的物流模式,如果供應商實力較弱,我們只好采取存儲型配送模式了”。
“實際上,各配送中心幾乎都可以提供商品存儲和直通的服務。”華潤萬家華南區采購總監陳碩介紹說。對于存儲型商品,供應商只需根據華潤萬家采購部的訂貨需求,將所訂購的商品發送到指定的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代為收貨并進行專業的庫存管理及各門店的統一配送。對于直通型商品,供貨商則可以將多個門店的訂貨集中發送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按照要求安排車輛和時間統一配送到各門店。
在華潤萬家的三種物流配送模式中,產品猶如ABC分類法,在動態的工作中,商品也在變化。而庫存和出貨量確是相對穩定的,這也為確保必要的庫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慮到庫存的影響,華潤萬家還是會不斷調整配送模式”。李亦春說。
降低成本:回程運輸是絕招
由于零售商擁有眾多供應商資源以及門店資源。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店鋪資源和供應商的優勢降低物流成本是李亦春最近一直在著力推動的事情。
“在配送的過程中,經常是去程滿載,回程就空車,如果運輸公司的成本太高,最終必然影響它的價格,連帶導致我們的成本上升”。談及回程運輸項目的初衷,李亦春表示,華潤萬家開展的這種合作模式實際上是物流資源的再次整合。
據了解,華潤萬家第一個回程運輸項目是與聯合利華合作的。由于聯合利華的華南區倉庫位于廣州市,而華潤萬家在廣州市擁有上百家門店。每天,華潤萬家都要有30~40輛5噸重的卡車由平湖的配送中心發往廣州。而聯合利華每周有5~7車商品由廣州發往華潤萬家平湖配送中心。因此,華潤萬家與聯合利華商議,為其提供由廣州發往平湖的車輛,并且收取低于市場價的費用。而這些車輛,正好是華潤萬家配送廣州門店商品的車輛。如此一來,聯合利華不但享受到了低于市場價的運費,并且避免了返程時車輛空載而帶來的運力浪費。對于華潤萬家的車輛而言,更好地提高了車輛的利用率,做到“往返都有活干”。
值得注意的是,回程運輸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零售商在供應商倉庫所在地有著足夠多的門店來作為支撐。“如果我們在廣州沒有那么多的門店,我們配送過去的車輛只有為數不多的幾輛車,同樣也無法滿足供應商的需求,他們也不會跟我們合作。”李亦春告訴記者。
篇7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石頭”來自女媧神話無疑。所以周汝昌先生強調要從“女媧煉石補天”這一神話的本原意義上理解“石頭”意象的象征意味。周先生強調此點的原因是續寫者程偉元、高鶚惡意修改小說原文,將石頭說成是“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石頭”(第l回),從而把小說主旨附會到“頑石點頭”、幡然悔悟這樣的佛家意旨上去了。看來“頑石”寓意攸關小說題旨,不可不辯。周先生指出,石頭出自補天濟世的女神之手,那么他幻化來到人間,絕不是專意“向人間惹是非”,或“枉人紅塵”,“受享一番”的,作者這樣寫只不過在曲意調侃。對于頑石,先生指出:“它想得很多,他看到了很多不幸和不平。它想改變這種不幸和不平的狀況。可是,他愿望不得實現,‘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這種胸懷心境,在字面上好像雪芹只指‘身前’那次‘無材補天’的事,其實‘身后’這次‘枉入紅塵’也是如此,換言之,兩次本是一回事的幻筆。”周先生意思是,石頭既然出自女媧之手,那么自然要聯系女媧的功業理解“石頭”的心志。關于女媧,周先生強調:“那女神并不是世外仙君,瑤池圣母,她是為人間為人民創造幸福的。”言下之意,經她手造的石頭自然也有“補天”、“濟世”之志,作為“身后”化身的寶玉當然就不是書中所說的“富貴閑人”,而至少應理解為具有救世情懷的人,石頭及寶玉的痛苦是由救世心志引起的,那么小說的悲劇意味中也就有了“欲濟世而不能”這樣一層意思。先生從本源上考索“頑石”象征意味的思路是恰切的,但對于“頑石”與女媧神話關系的理解,未免簡單。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在漢代女媧補天濟世的故事中,還找不到“頑石”的影子。“頑石”意象在
可見“頑石”雖與女媧神話關聯,但并不是神話的原有因素。“頑石”是文人借助神話表達特有身世體驗的形式,從誕生之初就是“寒士”的表征。“寒士”意識中公共性的拯救期待自然要淡薄一些,反倒是某種寂寞幽怨的情思和強韌的心志體驗要濃厚得多。500多年后,曹雪芹的友人張宜泉作《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廢寺原韻》,詩云:“君詩曾未等閑吟,破剎今游寄興深。碑暗定知含雨色,墻頹可見補云陰。蟬鳴荒徑遙相喚,蛩唱空廚近白尋。寂寞西郊人罕到,有誰曳杖過煙林?”這首詩令人想到荒郊野外、草叢深處的一塊石頭。今天的北京大觀園曹雪芹紀念館的大廳里有意擺放著一塊粗糙的石頭,右上角是作者孤苦的面影,身后是一本大書《石頭記》。這一設計是很恰當的。蝸居于北京西郊,在貧困潦倒中創作《紅樓夢》時的曹雪芹,困頓寂寞,不正是一塊棄石的境遇嗎?“寂寞西郊罕人到,有誰曳杖過煙林”,辛詞中從野煙荒草叢中一路“拄杖”前來的趙先生在哪里?他能再一次穿過西郊的那煙霧彌漫的樹林一路前來,殷勤叩問“千古幾風雨”嗎?
二、葉燮和曹寅
葉燮(1627—1703)字星期,有《已畦集》傳世。葉朗先生早就指出,曹雪芹無疑很早就通過祖父曹寅的藏書接觸過《己畦集》,從而使葉燮及其家庭的很多特征都表現在《紅樓夢》中。葉燮的母親沈宜修以及三個姐姐都是名噪一時的閨閣詩人,周汝昌和葉朗先生都以為大觀園中聚集那么多女詩人正是以此為原形的;尤其是三姐葉小鸞幼年聰慧,詩才頗高,但年17歲未嫁而卒,為黛玉原形。②葉燮本人對曹雪芹的影響,葉朗先生只注意到《原詩》美學思想在小說中的表現。其實葉燮承自晚明的孤傲人格也通過詩文影響了曹雪芹的人格,進而影響了《紅樓夢》“頑石”意象的設計。
葉燮為康熙九年(1670)進士,但只在康熙十四
一、女媧神話的流轉與
“頑石”意象的出現
對于神話,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的一段話經常被引為經典原則:“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此,隨著這些自然力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馬克思在特定論題下對古希臘神話的形成機理的概括,如果不加辨析,必然會影響對神話之流轉性特征的認識,忽視一些神話意象在文明時代的生成性(constructional)特質。第一,既然神話隨著自然力的被支配而消失,那么文明時代有神話嗎?神話是不是在文明時代消失了呢?我國神話學家袁珂先生感到文明時代神話的真實存在,但又不能質疑馬克思的判斷,只好提出“大神話”的概念,指出階級社會依然存在未經征服的自然,存在著產生神話的基礎。其實文明時代創生神話已是不爭的事實。荷蘭宗教學家范·巴倫在《神話的適應性》指出,遲至19世紀初,殖民地非洲很多地區還在改寫舊神話以創生新神話,“對歐洲人管轄權的到來做了解釋”,將白人擁有鐵而黑人沒有,解釋為上天對黑人不誠實的祖先懲罰。
大概由于詩詞本有的情感質態,當女媧故事進入詩詞玩味時,作家們似乎有意以“回避崇高”的姿態展開了另一種言說。李白樂府詩《上云樂》云:“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間,濛濛若沙塵。仿佛人是女媧嬉戲所成,“戲作”之人,如沙塵般渺小低賤。詩人從“女媧造人”的神圣事件出發,歸結于人的“愚下”與低賤,這已經是與圣王故事相對的文人體驗。中唐盧仝的創作以怪異著稱,在他的筆下,這位女神全然失卻了神圣氣象,而成為一位替夫補過的婦人:“神農畫八卦,鑿破天心胸。女媧本是伏羲婦,恐天怒,搗煉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補了三日不肯歸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鴉。”這一被改寫的補天故事中,全是日常的、世俗化體驗。那種穿針引線的舉止,讓女媧完全變成了凡俗世界中的家庭主婦。或許正出于詩年到十五年之間作過區區一年半的江蘇寶應知縣,因為不愿迎合上司征討地方供奉而罷官。康熙十七年(1678)冬,時年52歲的葉燮即隱居吳江(蘇州)橫山腳下,筑草堂,名曰“二棄”,作《二棄草堂記》以明心志。他說自己棄世并為世所棄是因為“世以巧而予以拙,世以機而予以直,世以迎而予以拒,世以諧而予以憨”,文章最后特別寫到了“頑石”:“寓目則草堂前一二頑石,既非靈璧宣城,又非堯峰湖石,惟山趾之黃沙石塊,以暇日漸致之。”這里的“頑石”顯然不是泛泛寫景,而是有意彰顯以自況的。葉燮在創作思想上并不贊賞公安派,人格氣象上卻頗有李贄、袁宏道式的孤傲堅毅,詩文中多處表現出對流俗和權貴的蔑視。葉燮對石頭獨標“頑”字,足以想見疏離主流、與世決絕的心志。《紅樓夢》第1回云:“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第115回賈寶玉對甄寶玉說:“弟是至濁至愚,只不過一塊頑石耳。”雪芹及高鶚均沿用“頑石”字眼,僅僅是偶然巧合嗎? 雪芹的祖父曹寅(1659—1712)號楝亭,康熙二十九年(1690)出任江寧織造。這位32歲的青年才俊在這年秋天慕名前往橫山腳下造訪年逾六旬的葉老先生,他們之間詩酒唱和。兩年后(康熙三十一年),曹寅再次造訪,作《過葉星期二棄草堂留飲即和見贈原韻》三首,其一云:“二棄君何取?孤蹤我自浮。不同吳市隱,初罷杞人憂。”他理解葉先生“二棄”的意味正在于率性自適,在于怡然自得而逃避世俗憂患。葉燮《二棄草堂記》云:“棄榮名,亦棄憂思;棄寵利,亦棄污辱;棄安富尊顯,亦棄履危乘殆。不勞心,不瘁形,不追前,不籌后,可以忘人我,泯得失,棄之中若有乾坤日月歲時焉。”對“二棄”的詮釋,曹寅深有共鳴。他此時在人生盛年、仕宦得意之時,卻對消極退避的人生姿態表現出濃厚興趣,恐怕是心性使然,難怪他的詩詞總是以閑雅恬淡的格調為主。《楝亭詩鈔》卷1開篇就是一首《坐弘濟石壁下及暮而去》:“我有千里游,愛此一片石。徘徊不能去,川原俄向夕。浮光自容與,天風鼓空壁。露坐聞遙鐘,冥心寄飛翮。”“一片石”指燕子磯石壁。詩人對石的喜愛自有多方面原因。而唐宋以來文學傳統對石頭的不斷書寫使之已成為一種“觀念形態”,成為一種超逸的、可以寄托“冥心”的對象。這是女媧“補天之石”所不具有的,而恰恰是被拋落的殘片的獨有意涵。康熙五十一年春末,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曹寅在揚州特別寫了一首七言歌行《巫峽石歌》,寫一片由巫峽帶來的“狀如猛士剖余肝”的丑石,說它“媧皇采煉古所遺,廉角磨礱用不得”,詩人特意突出了它的“愚頑”:“胡乃不生口竅納靈氣,歧增骨相搖光晶?嗟哉石,頑而礦。礪刃不發硎,系舂不舉踵,砑光何堪日。”說它沒有吸收天地之靈氣,不能作磨刀石,不能作舂米椎,打磨剖光也不能映照陽光。但它經歷過江水的激蕩,雷霆霹靂的擊打,見證過“滟滪堆前發棹郎,昭君村里負壺女”。詩人最后說:“嗟哉石,宜勒箴。愛君金剪刀,鐫作一寸深。石上驪珠只三顆,勿平嶮平人心。這一句意味深長,勸勉人們對命途之坎坷保持堅毅平靜之心,也是詩人自勉。整個詩意所在意的正是“頑石”那堅毅和邊緣化姿態中所具有的鼓舞價值。“頑石”之精神價值已與宏大的公共主題無關。大概是受祖父的影響,雪芹本人對石頭也情有獨鐘,吟詩作畫中經常以此為玩味對象。他的生前好友敦敏就有一首《題芹圃畫石》:“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余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塊壘時。”與葉燮等人以頑石自況一樣,曹雪芹在友人的心目中,也是傲骨嶙峋的頑石。
篇8
【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烷化劑類抗腫瘤藥-替莫唑胺(TMZ)對膠質母細胞瘤化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選擇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經病理學證實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70例,隨機分成兩組,按體表面積分別給以替莫唑胺和司莫司汀(CCNU)化療2~6個療程。每療程進行臨床隨訪、定期復查強化CT或MRI,分別進行未進展存活率、實體腫瘤客觀療效、患者生活質量和藥物安全性的評定。結果 TMZ組患者未進展存活率較CCNU組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烷化劑;替莫唑胺;司莫司汀; 膠質母細胞瘤
A clinical effect of new-type alkylating antineoplastics temozolomide in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ecurity of new-type alkylating antineoplastics temozolomide (TMZ) in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Methods From January,2005 to January,2008,70 patients,certified to have glioblastoma by patholog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MZ or Semustine (CCNU) was administer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body surface area,and 2~6 treatment courses were performed in these cases.Meantime,clinical experience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or GD-MRI scan should be performed every course.Th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image based tumor response,quality of life,and security were evaluat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rates of patients in TMZ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CNU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Alkylating;Temozolomide;Semustine;Glioblastoma
膠質母細胞瘤是原發性腦腫瘤中惡性度最高的一類腫瘤,具有高復發率和高病死率的特點,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難點。術后化療是膠質母細胞瘤綜合治療方案的重要環節之一。司莫司汀(Semustine,CCNU)屬于第1代烷化劑類抗腫瘤藥,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主要化療藥物。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作為一種新型烷化劑類抗腫瘤藥,于近期在國內外臨床上使用,為治療膠質母細胞瘤帶來了突破[1,2]。我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應用TMZ對照CCNU研究,評價兩種藥物治療手術后及術后復發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納入本研究的患者共計7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齡l9~65歲,平均40.6歲。均經病理學證實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Kamofsky評分≥60分;肝腎功能及血常規基本正常;近4周內未接受任何抗腫瘤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及中藥等);每位患者在頭顱強化CT或MRI上至少有一個雙徑可測量病灶。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單盲、隨機、陽性藥物對照的方法,按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隨機分配至TMZ組中35例,CCNU組中35例。全部患者均完成至少2個療程用藥,研究期間無脫落。兩組患者均按體表面積接受化療方案,根據耐受情況給藥2~6個療程,每個療程28d。所有患者均定期隨訪,用藥后每周進行1次血、尿常規及心電圖檢查,并于第3周加查肝腎功能,評價藥物毒性和患者耐受性,調整用藥。TMZ組:TMZ最初劑量為150mg/m2.d,空腹口服,第1~5d。CCNU組:CCNU最初劑量為150mg/m2.d,空腹口服,第1d。若復查的血常規結果正常,則下一療程的劑量增加30%;若檢測結果低于標準,則下一療程的劑量減少25%。記錄主觀癥狀、客觀體征,進行生活質量評分,并記錄不良事件。每位患者均于用藥前半個月內、給藥后2個療程末、3個療程末及6個療程末進行相應的影像學檢查(頭顱強化CT或MRI)以評價實體腫瘤的緩解率,并計算無進展生存率。出現疾病進展證據的患者,則終止試驗。
1.3 療效評價
1.3.1 未進展存活率評定分別計算第2、3和6個療程末兩組患者未進展存活率,進行統計學分析。未進展存活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 定義為從用藥治療開始后,患者病情沒有進展且存活。
1.3.2 實體腫瘤客觀療效評定依據頭顱強化CT或MRI檢查結果,評估兩組患者在第2、3、6個療程末腫瘤客觀療效。采用WHO制定的實體腫瘤對化療敏感性的評判標準[3],分為完全緩解 (complete respond,CR);部分緩解 (partial respond,PR);穩定 (stable disease,SD);病變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以 CR+PR 為治療有效。
1.3.3 生活質量評定 Kamofsky評分在80分以上為非依賴級,即生活自理;60~70分為半依賴級,即生活半自理;60分以下為依賴級,即生活幫助級。
1.4安全性評價包括對臨床癥狀、生命體征等體檢結果、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所有不良事件、嚴重不良事件的記錄和評價。
1.5統計學方法應用SAS8.02 for window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的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
2 結 果
2.1療效評價
2.1.1 未進展存活率TMZ組與CCNU組在2、3和6個療程時未進展存活率比較結果見表1,經Log rank檢驗兩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4.0631,P=0.0255)。
表1 不同時間未進展存活率的比較 例(%)
觀察時間 TMZ組 CCNU組
2個療程 31(88.57) 25(71.42)
3個療程 29(82.85) 22(62.86)
6個療程 22(62.86) 11(31.43)
2.1.2 實體腫瘤客觀療效TMZ組與CCNU組腫瘤客觀療效比較見表2,經χ2檢驗兩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4.0091,P=0.0196)。CR病例典型影像資料見圖1,
表2末個療程客觀療效指標的比較 例(%)
評估情況 TMZ組 CCNU組
CR 8(22.85) 3(8.57)
PR 10(28.57) 6(17.14)
SD 11(31.43) 12(34.29)
PD 6(17.14) 14(40.00)
圖 1患者女性,43歲,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術后復發。化療前腫瘤位于左側額頂區(A),2個療程后腫瘤明顯縮小(B),6個療程后腫瘤未復發(C)。
2.1.3 生活質量評定TMZ組Kamofsky評分平均值為86.83±12.66,CCNU組為72.02±11.81,兩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t=1.0010,P=0.031)。說明TMZ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及機能狀態的改善情況優于CCNU組。
2.2 安全性TMZ組的血液毒性和胃腸道反應均低于BCNU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2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 (例)
組別 n血液毒性胃腸反應 肝腎毒性
TMZ組 35 4 6 2
BCNU組 35 24 15 4
χ2 24.81* 5.66* 0.18
3 討 論
如何提高膠質母細胞瘤的臨床治療效果一直是神經外科學領域的努力方向。目前的治療原則還是以手術切除腫瘤為基礎,這是因為手術治療對于明確診斷、改善患者癥狀、減輕腫瘤負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膠質母細胞瘤腫瘤細胞的生長特性,可繞沿神經束與神經纖維生長或沿血管周圍的空隙繞血管向外浸潤。因此即使在膠質母細胞瘤肉眼全切術后,腫瘤細胞還存在于所謂的正常組織中。如術后殘余的腫瘤細胞數為≤109時,在影像學上可能被判定為完全治愈;但若無后續治療,殘余的細胞仍會分裂增殖,恢復到危及生命的l011個細胞數只需要50余天時間[4,5]。因此術后需要化療的幫助進一步殺滅殘留腫瘤細胞 [5]。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證明,化療是繼手術切除膠質母細胞瘤后的諸多治療環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對病人的預后影響重大。
國外學者對膠質母細胞瘤化療效果采用Meta分析,收集了全世界12個隨機對照研究,包括了3004例患者,均采用亞硝脲類為主體的單一或聯合用藥。結果顯示,接受化療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1年生存率增加了6% (從沒有化療的40%提高到接受化療患者的46%);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延長了2個月。其中以司莫司汀為代表的亞硝脲類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主要藥物,屬于第一代烷化劑類抗腫瘤藥,作用于細胞周期的G1晚期和S早期,可使細胞DNA鏈斷裂,受到烷基化破壞,從而起到抗腫瘤作用。但由于其與血漿蛋自結合率高,故進入體內后能夠透過血腦屏障、達到腫瘤局部的濃度較小;加之長期應用易產生腫瘤耐藥性等原因,故單獨應用第一代烷化劑類抗腫瘤藥藥物已不能顯著提高病人生存率;同時該藥的毒副作用較大,易出現嚴重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胃腸道不良反應,患者的耐受性較差[6,7]。
替莫唑胺是一種廣譜、高效、低毒的新一代烷化劑類抗腫瘤藥,化學名稱為:8-氨基甲酰胺-3-甲基咪唑-四氮嗪-4-酮。它經口服后吸收快速而完全,有著近100%的生物利用度,進入體內后不經肝臟代謝廣泛分布于全身,并可透過血腦屏障,在中樞神經系統達到有效的藥物濃度。在生理pH值環境中自動轉化為活性化合物-甲基三氮烯咪唑酰胺并水解為甲基肼,作用于腫瘤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導致腫瘤細胞DNA烷基化,從而發揮其細胞毒作用[8]。英國癌癥研究戰略技術公司已在替莫唑胺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I、II期臨床試驗中證實了其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兩項國際性大型的II期臨床試驗顯示,用替莫唑胺治療首次復發的膠質母細胞瘤和間變性星形細胞瘤患者,治療6個月未進展存活率為56%,12個月未進展存活率為25%,平均無事件生存期為5.4個月,總體應答率76%(CR+PR為52%,SD為24%)[9]。200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發表臨床腫瘤研究進展報告,評出腫瘤臨床研究的十一項重大進展,其中包括替莫唑胺治療惡性膠質瘤有效[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替莫唑胺化療方案,患者第6個療程的無進展存活率為62.86%,略高于國外同行的研究結果,同時明顯高于司莫司汀組的37.13%,兩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
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一直是膠質母細胞瘤化療的主要目的,而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不良反應,同樣是膠質母細胞瘤化療的重要目標。盡管司莫司汀在傳統的膠質母細胞瘤化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較強的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作用,限制了其應用。本研究顯示,替莫唑胺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好于司莫司汀,而在血液系統的毒性反應和胃腸道反應發生率方面明顯低于司莫司汀,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而替莫唑胺作為一種新型烷化劑類抗腫瘤藥,較之傳統的膠質母細胞瘤化療藥物,具有作用機制明確、易透過血腦屏障、服用方法簡便、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小、患者耐受性良好等優點,因而可以作為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線化療藥物。
【參考文獻】
[1]Stupp R,Hegi ME,Gilbert MR,et al. Chemoradiotherapy in M alignant Glioma:Standard of Care and Future Directions [J].Clin Onc1o,2007,25(26):4127.
[2]Cavaliere R,Wen PY,Schiff D.Novel therapies for m alignant gliomas.Neurol Clin,2007,Nov,25(4): 1141.
[3]楊樹源,只達石. 神經外科學 [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477.
[4]Asthagiri AR, Pouratian N, Sherman J, et al. Advances in brain tumor surgery[J]. Neurol Clin, 2007, 25(4): 975.
[5]Lukas RV, Boire A, Nicholas MK. Emerging therapies for m alignant glioma [J]. 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 2007,7(12):29-36.
[6]Brandes AA,Vastola F,Basso U,et a1. A prospective study on glioblastoma in the elderly [J]. Cancer,2003, 97(3):657.
[7]Gliomas Meta-Analysis Group. Chemotherapy inhigh-grade gliom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12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2002,359(9311):1011.
[8]Chfibbaro S,Benvenuti L,Caprio A,et a1. Temozolomide as first 1ine agent in treating high grade gliomas:phase II study [J].Neurooncol,2004,67(1): 77.
篇9
流星輕輕滑過夜空
我不禁嘆息
流星再美,也是一瞬間
輝煌再精彩,也不過是短暫的
告訴我:流星天邊不好嗎?為何要來人間
流星笑笑:天邊雖好,但是太孤獨了,我要尋找一個朋友
流星雨,我驚呼,太美啦
我閉上眼,握緊手,許愿:流星,千年之后,我們再會
望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流星雨,我有點傷感:流星呀,我們什么時候再會
流星下的女孩,正在許愿
正處于花季的她,可否擁有一個美麗而完美的人生
再會是何時,不知不懂
但女孩變成流星時,我想她劃過的夜晚,每個人的愿望都會完美吧
流星飛 ,有多美, 天空銀河閃爍的光輝,是生命中最美的點綴
流星呀,告訴我你能飛多遠
我要追隨你到天涯,去尋找只屬于流星的世界,無仇恨的世界
流星請落到我的手上好嗎?我要在許一個愿望:我要一輩子快樂,彭也一樣
美的一瞬間,消失的如此快
流星飛了多久,快樂跟了我多久
仰望天空 緊扣雙手 只想與你凝望同一個未來
流星呀,你消逝的如此快,我還來不及細細的凝望
流星,我們千年之后再會
篇10
關鍵詞:劉知白 潑墨山水畫 雨景 霧景 月景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6)04-10-14
劉知白(1915――2003),安徽鳳陽人,名庭坦,號涓涓庵主、白云、鳳陽白云,別署老藤、野竹翁、老梅、梅翁、鳳陽人、如蓮老人等。劉知白先生是我國當代傳統藝術功力深厚又極富開拓精神的大畫家,然而,到目前為止,繪畫界和美術理論界對這位尤其值得研究的山水畫家的關注尚且不夠。劉知白早期就提出對于傳統山水畫“法”“守”“功”“化”四個階段的理想藝術實踐模式,而結合他七十多年的實踐來看,劉老也可謂是有明確藝術追求和知行合一的畫壇楷模了。而他晚年的藝術實踐正是在“法”與“守”基礎上層進式的推進,乃至默默踐行“功”與“化”的藝術理想,其間數十年如一日的師法的勤奮和孜孜探索,其中的甘苦遠非常人能夠理解和想象到的。劉知白先生長期寫生和創作的地方主要是貴州,由于這里地處云貴高原,又地處亞熱帶地區,多云雨天氣。作為一個寓居他鄉的旅人,劉知白先生到了貴州之后,面對當地的地理地貌,難免會有地理上和心理上的陌生,對他的創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那么如何以原有的筆墨程式來表現他眼中的山水、心中的山水和審美中的山水,顯然是劉知白先生首先要直面的現實問題,也是他能否取得突出藝術成就的關鍵之所在。
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對劉知白先生潑墨山水畫的關注,更多地體現在他的藝術精神和視覺感受方面,本文嘗試就劉知白晚年潑墨山水畫中雨景、霧景、云景、月景幾個主要的意象進行簡要分類,進而對其繪畫所成之源,做細致的梳理和探討。
一、雨景山水
由于黔地多雨,劉知白先生的潑墨中很多是表現雨景的作品。古代畫雨景和云山的畫家很多,但是最具代表性和最為人所稱道的卻是米芾父子創造的“米點山水”特色的“落茄點”等墨法,但是米芾等人生活和繪制的江南山水畢竟多為清秀優美的小山,而且多小橋、流水、閑亭、煙樹,例如,米友仁《湖山煙雨圖》就是表現江南山水的經典之作。然而,這類山水畢竟與萬山聳立,多荒野氣息的黔地自然環境有所不同。在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論及雨景時,郭熙有分為“雨有欲雨”、“大雨”、“雨霽”等。可見多雨的季節中,雨景的豐富性在畫中亦應有更為多樣的回應,然而,對西南地區表現雨山的優秀畫家并不多,可以說在近代的中國山水畫中,表現雨景尤其是以潑墨的方式來表現雨中山景的畫家中,首屈一指的就要數劉知白先生了。實際上在劉知白先生的潑墨雨景山水中,也可分為:疾風驟雨中的“雨山”,饗贛曛械摹壩晟健保等等。然而,據筆者查閱的資料來看,劉知白老人晚年的雨山圖中,極少暴雨傾注下的雨景,而更多是煙雨蒙蒙之景,諸如,在2000年創作的《雨山圖》中,細雨如織,流泉飛瀑依稀可見,連天空也被明滅時現的淡墨所潑染,不僅給人以真實的空鞲校也有“水墨淋漓幛猶濕”的身臨其境之感。其他的雨景潑墨如《千山濕嶂》《水云深處》《烏蒙山上》等,除了闊筆橫掃之外,還將潑墨、破墨、沖水等技法相結合。而《倚欄觀雨》等小品畫,則是略加勾寫的小鏡片潑墨,則把雨中山水、小橋、云樹的清透、空鰲⒚岳耄表現的靈動而別具意趣和天趣。劉老學米而不拘泥于米畫,而這些雨景圖也正是他自己所說的“化他時有我無他”的生動例證。董其昌的《畫旨》中說:“不學米點,恐流入率易”,那么,狂風驟雨中的山則更難表現。對于面對潑墨雨景山水自由的揮寫,劉老是自得其樂的,但是,劉知白先生在八十四歲創作的《雨岫生煙》畫幅的右上角,畫家題寫:“用大潑墨畫寫山時以為樂,不知覽之者謂若何也。”從題跋中可以見出,盡管創作是愉快的。當然,有時他題跋中也能見出他內心偶爾會難免流露出一份知音難覓的落寞和隱憂。
事實上,正如劉知白先生經常在自己的畫幅上題署“如蓮老人”一樣,他的山水來自于貴州的真山真水,更來自于會于心而應于手的眼中的山水,更是心中、意中“神遇而跡化”的山水。劉老在下放到龍里縣洗馬河的歲月中,不但沒有抱怨生活,反而放懷大自然,他在自己的題畫詩中寫道:“山居無限好,日日聽流泉。工罷余情在,欣然理硯田。”正是因為能夠醉心于山水、心有林泉,才使得他的畫幅中多了一份從容與悠然。黔地的氣候溫潤,常有多云、多雨、多霧的天氣,而這些自然現象又常入劉老畫材。例如,劉知白先生在《潑墨山水》中題寫:“山行遇雨有此景,偶遇此圖而寫之。”而另一幅《夏山欲雨》中題寫:“夏日游山容易見天將大雨即來臨。”畫面中s一片,云雨交織,畫家通過墨與水豐富變化的“交響”,將風雨欲來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夏日雨后》則是雨后山嵐霧氣在山坳間蒸騰、彌漫的意象做了意象化的展示,不僅表現了近山的險峻和繁復,而且也在山頭以數抹淡墨表現了雨中遠山的迷茫和遼遠。
二、云景山水
在山水畫中,云氣是絕不可少的,尤其是南方濕潤地區的山水,云氣更是必不可少的。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說,煙云是“神采”所在,山水“等煙云而秀媚”。郭熙進而又通過細致的觀察比較指出:“真山水之云氣,四時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山嵐景色的四時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往往會是因云氣的變化而變化。而山水畫創作中,云景的表現多以留白或以白粉來烘托為主。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記述:“有好手畫人,自言能畫云氣。余謂曰:‘古人畫云,未為臻妙,若能沾濕綃素,點綴輕粉,縱口吹之,謂之吹云。此得天理,雖曰妙解,不見筆蹤,故不謂之畫。如山水家有潑墨,亦不謂之畫,不堪仿效。’”從上述的記述中可見畫云景之不易。而以潑墨的方式來表現云景就更不容易了。
劉知白先生的潑墨山水畫中表現云山有很多。例如,1985年創作的潑墨作品《云橫黔山圖》,在表現手法上,主要是將“潑”與“寫”結合,氣勢涵渾蒼莽,滿紙云煙,水墨淋漓。畫家在畫幅題寫:“畫學前賢法不易,法乎自然則更難。茲以潑墨加枯筆法成此圖,識者一笑。”雖然其中有劉老的自謙之語,可見,畫家以潑與寫、濃與淡、枯與濕等潑寫云山時技法上的探索。劉知白先生在《云山展笑顏》中題寫“趁興潑墨寫云山,云山黑白繞其間。人言漫點不相畫,吾道云山展笑顏。”作品中主要是將幾塊濃淡不同的墨色橫亙在畫幅中,中間以或寬或彎曲的留白,猶若云霧穿行于山林間,畫面簡練、概括,又不失渾成感,而畫家創作的豪情與潑灑的暢快亦在墨色中奔涌而出。另外一幅《白云深處有人家》的表現手法也大致相同,只不過在山勢的走向方面略有變化。這類作品縱情恣意、揮灑自如,真可謂是大手筆也。
劉老的云山圖之所以畫的如此的輕松、隨意,無疑與他長期觀察和精湛的墨法表現力有關。唐代藝術理論家殷[在《河岳英靈集敘》中提出創作中要有:“情來、氣來、神來”的觀點,實際就是強調在藝術活動中,創作主體和創作客體之間的深層遇合。1994年10月創作的《瀟湘云起》,畫面空靈虛淡,畫面前部和中部略加少許濃墨和禿筆,把叢樹與荒草的意象符號化標出,遠景僅以數抹淡墨圖寫云山,但整個畫面空靈簡遠。在劉老1996年創作了《坐看云起時》,畫面中山色用墨簡練、云氣s。為此,馮其庸先生為其題寫“坐看云起時”和“鳳陽劉白云墨妙”的題款。2000年他創作的《云山煙樹碧溪流》,則主要以云山為表現對象,在傳統山水畫中,云是山縹緲的靈姿所在,給山水一種神秘和空靈,云可以是無盡頭的延伸到天外,可以襯托大山的高遠與深幽,引人以遐思遠想。而且,在劉知白先生的筆下,同樣是表現云山,但表現方式方面,他也會力避表現手法的雷同化,例如,同樣是2000年7月創作的潑墨山水《云山流美圖》和《嶺上白云圖》兩幅作品中,前一幅是向陽面的云山,畫家用水很多,用筆、用墨經濟簡約,畫面淡而清,輕而柔;而后一幅作品則是表現山陰之景,因此畫面大片用墨,而且用枯筆勾寫的痕跡明顯,山骨映現其中,而山頭處淡墨與遠山交界處的留白,正是給人以白云繚繞之感。在他2000年8月創作的潑墨山水《云影浮碧圖》中,又有云氣和山嵐霧氣一起交織飄散在山中。2002年夏月創作的《蒼煙一抹遠天風》,更是闊筆潑寫,近處墨色濃淡涵渾,遠景淡墨加留白,渾成感很明顯。實際上,很多山水畫是劉知白先生以其情懷和精神傾注于潑墨山水中的。知白老人晚年的云山是建立在對于真實和變化豐富的自然山川基礎上的,因此,沒有概念化、符號化和程式化的傾向。類似的例證還有很多。
在劉老的云山圖中,他以松靈的墨法,揮寫孤高岑寂,荒岫流云,盡管盡脫傳統筆墨的窠臼,但是依然能夠給人以應目會心之感。在潑墨云山圖中,劉老把無“常形”而有“常理”的云,但其來去隨意、透脫、舒卷自由的繾綣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劉知白先生晚年創作了大量的潑墨云山圖作品,其中部分作品甚至會給人一種“淡乎寡味”(鐘嶸語)之感,但是,在平靜畫面背后的激情與淡遠深邃的意象境界,卻是一般山水畫家筆下所難出現的。
三、霧景山水
在傳統山水畫中,霧景是很難畫的,因此在中國山水畫史中,單獨畫霧景的作品不多,而且古代多視“霧景”為“煙景”,諸如表現云水、煙村、江汀等小景等,但很少畫霧景的。這類作品如趙令穰的《春江煙雨圖》、王詵的《煙江迭嶂圖》等,但是,在這些作品中,云煙只是一個部分,而不是作為較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但是,有了云煙的出現,倒是使畫面平添幾分悠遠、深遠、迷遠之致。古人云:“遠有樓臺只見燈”,這是以帶有畫面感是詩句來表達霧景。用寫實的手法表達煙景和霧景是不容易的,而用潑墨來表現霧景則更難。這種模糊、朦朧的審美境界,在一般畫家的筆下,或者用傳統的筆法、墨法則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宋 歐陽修《六一詩話》,《歷代詩話》中華書局1980年版),在劉知白先生的潑墨畫中,盡管霧景不是很多,但是用水、用墨之精妙,以及作品呈現出的s之意,山石云樹皆籠罩在一層混沌意象之中,意味深長,實屬不易,令人回味感嘆。
畫霧景除了要有表現力,更要有激情。在劉知白先生的潑墨山水中的霧景《荒山野趣》中,畫家題寫:“莫道荒山無趣味,詩情畫意在其間”,正是沿著這條審美路線,他創作了大量的霧景山水,另外像他八十五歲創作的《黔山如畫》《收拾煙云》《竹溪野嶺》《黔山流美》《幽谷鳴泉》《煙云供養》;八十六歲創作的《潑遍青山人未老》;八十七歲創作的《山中歲月》《夢里家山》;以及沒有署名創作年月的《黔山巍峨》《筆底云濤入夢來》等作品。這類畫作皆是表現云遮霧繞中的黔地山水,畫面以濃淡相間的墨色把山脊、樹木、遠山、人家等意象,隱沒在朦朧的、如夢幻般的霧氣中,在創作中,除了有禿筆橫抹和揮掃,以少量的破筆、散鋒來經營畫面之外,幾乎很少見到具象的物象,這類意象除了霧中山水本身所給欣賞者帶來真實感受之外,這種揮筆潑寫的渾成之美,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別樣審美體驗與豐富的想象空間。
總之,在劉知白先生晚年的潑墨畫中,信手揮灑,滿紙云煙,不待思慮之工,不加雕飾而成,經常率性為之,意到便成。在他晚年的潑墨畫中,無論是雨中山水、月夜山水還是霧中山水,虛實相生,有無相成,亦真亦幻,一片神行,無畫處皆成妙境。正是對黔山的發自肺腑,產生強烈的審美沖動,在《煙云供養》的右上角,劉老題寫:“潑墨寫山增妙趣,此間都是畫詩材。”
四、月景山水
在劉知白先生的山水畫中,有很多是表現月夜山景的,例如《春江夜月圖》等冊頁,他筆下的潑墨山水《月溪紀游》(辛巳年四月),表現的是皎潔月光籠罩下黔地山水,近景和遠山虛實相生,山的遠近除了有墨的濃淡干濕的變化之外,畫家還以留白來作為近山、遠山層次井然的分界。而在《山澗明月》中,畫家在畫幅的左上角以淡墨留出圓月,再以連到天際的淡墨來講近山,畫面下部的林木和池水,則是以濕墨和留白來處理。遠山又經常以大面積虛實相間的留白和天際間幾抹淡墨,來表達一種悠遠綿邈的月夜意境。在創作《蒼嶺夜月》時,畫家選擇了皎月映照下的山景,畫面層次分明,淡墨少,大小相間留白以不同的形狀貫穿于畫中,虛實相生。畫幅右上角畫家題識:“明月高空間,高空映自然。看來都是墨,舉筆匯成山。如蓮老人畫,并戲題之也。”實際上,這些月夜的潑墨山水畫又何嘗不是一顆顆映徹世人心靈的皎潔詩心呢。
當然劉老筆下的潑墨山水面貌是多樣的,除了上述的意象外,還有大量的雪景山水,如他八十四歲創作的《雪嶺晨靄》;八十五歲創作的《雨中飛瀑》表現雨景飛瀑的潑墨作品;以及沒有年月和題款的《雪嶺霜屋》《幽壑雙泉》等,可以想見他潑墨山水意象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很多潑墨畫中,劉老經常會以“一快也”來表達潑灑揮寫的快意。陳傳席先生所言:“劉知白先生的畫中就有一股“清氣”。畫,心印也,心清則畫清,心濁則畫濁,這不是技巧所能達到的。”(陳傳席《清新和潤淡――劉知白老人的畫》,《中國書畫》2003年第五期)如果以知人論畫來研究劉知白先生的繪畫,那么他的畫清便是心清。
結 語
潑墨畫畢竟不同于寫實性的藝術,它更注重表現性和精神性。《廣雅》云:“畫,類也。”那么,如何能夠真實地表現自然物象,并給人以豐富的審美享受,這應該是一位畫家努力的方向和意義。然而,中國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這種“類”,并非是相似或忠實于客觀對象的細致描繪,更是筆墨兼得后一種入情入理、意到趣得的藝術表達。那么,對于不同區域的山水畫的表現來說,這種“類”要求繪畫既有區域地貌的特征,又有理想的筆墨技法。劉知白老人的潑墨山水經常以較少的物象表達豐富的心靈,很多作品給人意象萬千之感,但又不失法度與靈性,既有真情,又有深情,所以經常能給人以深深的感動。正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觀察、寫生和對于繪畫本身的思考,他探索出一種以潑墨技法來表現黔地山水的突破口,以至于晚年的潑墨進入圓融無礙、揮灑自如的藝術境地。而本文對于其潑墨山水意象的分類,不僅有助于研究他山水的技法與理路,也有助于更為深入地探究劉知白繪畫的藝術成就和美術史地位。
Introduces Liu Zhibai’s splash-ink landscape painting of the main image in the latter years of his life
Ye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