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情的詩范文
時間:2023-03-25 11:22: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愛情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4.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唐·李商隱《七夕》,
5.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唐·崔顥。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李商隱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之儀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柳永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雨霖鈴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晝夜樂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
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經典語句。
納蘭性德虞美人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聶勝瓊鷓鴣天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歐陽修蝶戀花二首其一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玉樓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邵瑞彭蝶戀花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司馬光西江月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蘇武結發為夫妻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篇3
周六他打開電視,某臺是挑戰人類極限的節目,他每期必看。可是只看了一眼。他就罵起了粗口,這個女人瘋了,徹底瘋了。
電視畫面上,一個女人坐在一個密閉的容器里。容器的上方有一個袋子。里面是50只蝎子。蝎子順著袋子口爬到女人的頭上身體上。整個過程是3分鐘。主持人說只要挑戰者堅持不動。蝎子是不會隨便蜇人的。聽著很簡單,可是想想就恐怖。更讓他感到震驚的是里面那個參與節目的女人就是他要拋棄的她。
蝎子已經被放了出來,50只都在她的頭頂上。它們順著她的頭發往下爬。蝎子爬到她的眉毛上,額頭上,嘴唇上。畫面驚心動魄。她就一動不動的坐著,好似一切與她無關,這些可怕的動物是在與別人親密接觸。時間一秒一秒的過,3分鐘成了漫長的世紀。
她這樣慘烈的和蝎子挑戰,他的心瞬間軟了。他回憶起他們熱戀的時候。他的手曾經在她的眉毛,額頭,嘴唇停留,撫摸得那般柔情蜜意。他們熱吻的時候,她的唇總是那般冰冷。她總是含羞地說,親愛的不可負我啊!他也總是含情脈脈地說不會的。
時光荏苒,他終還是負了她。不是有了新人,而是厭煩了舊人。她的溫柔,她的纏人,她曾經的優點都成了他厭煩的理由。分手被他提出,她看著曾經說愛的嘴唇又輕易地說出了分手,瞬間崩潰。
節目里的一聲尖叫讓他也膽戰心驚。仔細看,尖叫聲不是她發出的是她的對手發出的。有只蝎子竟然爬到了她的衣領里,那個丑陋又恐怖的家伙鉆進了她的脖子。在她白皙的皮膚上任意妄為。一位對手提前退出了。她卻還是愣愣的坐在那里,紋絲不動,像傷了心的木偶。
他看著蝎子繼續占領曾經他的領地,他又想起了她的很多好。愛情到底是把傷人的劍,他把她傷到無處可退。他打車去了電視臺。
3分鐘過去了,她成功了。出來后主持人說,從沒有見過這么勇敢的女孩子。她苦笑著搖頭。她沒等主持人問問題,扭頭離開了。
電視臺門口,她看到了他。他跑向她,握住她的手。親愛的,沒想到分手會給你帶來這么大的傷害。3分鐘的節目讓我意識到我還愛你。我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原諒我吧!你一定是知道我愛看這個節目故意來參加的。現在我……
她的淚泫然滑落,不知道是感動還是悲傷。她曾經是最怕蝎子的,這他知道。他不知道那天她喝了麻痹神經的藥物,然后去參加這個節目,她做了最壞的打算,就是蝎子咬了她或死或傷她都能夠心如止水,在他的心里留下最后一點慘烈的記憶。如果能夠喚醒他,這源于她超常的勇氣。
現在她終于喚醒了他,可她一點快樂都沒有,更沒有挑戰勝利的欣慰。現在,她用這種近于自虐的方式爭取到了他,以后是不是還要用自殺的方式保住他?再往后,假若連自殺也喚不回呢?她的路就徹底走到了盡頭。別人參加這個節目是由于真的勇氣,而她只是一場消極而絕望的賭氣,在這場博弈中,偶然的,她贏了。
篇4
1、《愛的厘米》關雨晴是親生的。關雨晴的父親雖然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但他偏愛兒子,是個重男輕女的老頑固,總是把女兒當成驕縱叛逆的兒子關振雷的提款機。
2、《愛的厘米》是由潘越執導,佟麗婭、佟大為領銜主演,許娣、韓童生、檀健次、鄭合惠子、左小青、涂松巖、胡可、任正斌、姜妍、蓋克、程雍、郭家銘、徐囡楠、張逗逗、陳子由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
3、該劇講述的是燕西醫院醫生徐清風在留學歸國航程中,與女機長關雨晴因為默契配合救助病人心生好感,卻發現彼此家庭都有本難念的經。原本想通過事業逃避家庭問題的徐清風和關雨晴發現,當他們想要走到一起時,不但父母是越不過去的坎,而且自己也必須做出改變。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某個公園的一朵名貴的花開放了,她旁邊有棵草,很英俊的草.
那朵花對那棵草一見鐘情.
花對草說:我愛你.
草拒絕了:你那么漂亮,我怎么配的上你呢!
花說:你很英俊啊.
草說:我再怎么英俊也配不上你,在人們眼里,草始終不如花的.
花很傷心,原本很漂亮的深藍色變成了無力的淺藍.
花只能默默的關心草,為他擋去灰塵,為他擋去烈日,為他擋去風吹雨打,悄悄地把肥料給草,為了他,她憔悴了,她再怎么名貴也受到人們的忽視.
草很心痛,誰知道他多愛花,可是他想到他們的距離,始終裝作不知道,默默的為花所做的傷心.
草終于忍不住了,他看著為他擋去致命的腳而受傷的花,忍不住擁抱了上去.
花幸福地笑了.
花說:我破相了.
草幾乎瘋狂的喊到:我不在意,怎么能介意呢?
他們很幸福,一起相伴日出日落.
秋天很快來了.
花的生命已不長.
草不知道,花的期限很短,她的存在只在于瞬間.
草說:親愛的,我要冬眠了.
花戀戀不舍,幾乎想告訴草自己活不了多長了,但還是說了謊言:親愛的,我們一起冬眠吧!
接著,花凋落了.
草著急的叫:你怎么落在地上啊!
花努力的笑:這是我們的冬眠啊!記住,親愛的,明年春天我會在與你見面的.
花落在草的根上,在冬天的某天,化做了土.
篇6
公司黨委:
接xxx組織部和xxx婦聯通知,為了全面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任務,幫助貧困家庭改善居住環境和精神面貌、打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區委組織部和區婦聯聯合倡導發起了“庭院愛心小路”建設行動,要求由各市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負責一部分愛心小路建設任務,需要各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助力脫貧攻堅任務完成。
經前期摸底統計溝通協商,包幫村-xxxxx村需我公司幫助建設愛心小路xx條,按照每條1米寬、10米長的標準測算,每條路造價xx元,總計xxxx元。
篇7
在整個英國文學史中,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女性文學作家,她們通過自己的作品,用女性特有的細膩的情感和細致的描寫,向世界宣告著她們自己的思想。她們的作品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她們的思想也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許多的女性文學作品都表達了女性作者本人對婚姻與愛情的態度和看法。尼采在 《快樂的科學》中說:“愛情這個簡單字眼,對男女實際上表示兩種不同的意思。女人對愛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這不僅是奉獻.而且是整個身心的奉獻,毫無保留地、不顧一切地。她的愛所具有的這種無條件使愛成為信仰,她唯一擁有的信仰。”正是女性對愛情的這種全身心的投入使女性文學在文學史中對婚姻更有獨特的見解,對英國文學史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貢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部女性作品中看到其對愛情與婚姻的理解和態度。
一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與《愛瑪》
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與《愛瑪》中的小說情節與人物行為都縈繞在婚姻這一中心議題。中國愛情文學的女性多是扮演救助者的角色,或用金錢,或用武力,幫助才高八斗而手無縛雞之力的男性獲取榮華富貴;而西方愛情文學中的女性多走一條灰姑娘的道路,為英俊、勇敢的王子救助而獲得幸福。
小說展示了在當時社會,婚姻并非意味著男女間無法控制的熱情,而是雙方與社會間的契約產物。無論是《傲慢與偏見》中的女主人公簡和伊麗莎白還是《愛瑪》中的女主人公愛瑪都全然融入其社會現實,依循社會規則。由于明白婚姻關系可提供階級提升與經濟改善的機會,選擇時財力與社會地位就成為決定結婚對象的相關條件。為了達成結婚的目的,女性擅于把自己轉化成商品,展示其外貌與才藝,利用其女性特質來贏得婚姻伴侶。作品中的物質環境是塑造女性婚姻意識的決定因素。事實上,在簡·奧斯汀的作品中婚姻,就當時的大部分女性而言,成為一個階級交換與經濟交流的市場。
然而奧斯汀眼中真正懂得愛情婚姻的女性是擁有美德的。女性的美德不是對社會規范的盲目遵從,而是一種穩重和平衡。奧氏作品中的年輕婦女同樣也因美德而獲得幸福。作者最喜愛的人物伊麗莎白·貝內特最終上嫁貴族。奧斯汀眼中的幸福并不完全等同于財富的擁有,而主要是一種充滿愉悅的人生。這種愉悅的源泉是維系人與人的感情紐帶和真愛。而這種真愛才是愛情與婚姻的最高境界。
奧斯汀的女性人物在面臨婚姻伴侶的抉擇時往往呈現對婚姻無意識的不安。這表明,奧斯汀對這些女性的愛情與婚姻觀是持懷疑態度的,她并不認同當時女性把婚姻作為晉升上層社會和貴族階級的階梯而犧牲純真的愛情的做法。同時,對那些把物質置于婚姻首位的女性的幸福,奧斯汀也向讀者暗示了她的憂慮。在當今社會,也有不少女性只重視婚姻中的物質財富,而棄心靈情感的溝通于不顧。奧斯汀的憂慮也值得我們去借鑒和思考。
二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
《簡·愛》是19世紀英國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作品講述了一個堅強的女性成長的過程,故事的結局是簡·愛最終獲得了財富和愛情。
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簡愛迥于以往的女性形象。她以對平等地位的渴求與反抗精神的強烈被視為傳統女性的叛逆者。她勇于追求自己的愛情,她也使后來者看到了女性是有靈魂,有思想的,看到除了愛情,女性還有著更高層次的追求。夏洛蒂·勃朗特身為女人,比男作家更能深入女性生活的里層,更了解女性的意志、愿望、情感等各方面的要求以及她們的弱點,她更清楚女性要的是什么。所以,她筆下的簡愛比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更真實,更能打動女性讀者的心。同時,她借助簡愛詮釋了自己對女性在愛情與婚姻中應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并試圖把自己的理解灌輸到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腦中。
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性格決定了簡愛的愛情方向。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我而言,如無愛情則無婚姻可言,黛安徒將自己的一生托付給視自己為工具的男人,你說是不是荒謬絕頂?”。這就是簡愛的婚姻觀,也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婚姻觀,這與當時門當戶對的婚姻觀恰成對比。
夏洛蒂·勃朗特所塑造的簡愛表現了知識女性在精神、情感方面的不同于傳統女性的新的思考和追求。簡愛的成功對于普通女性不啻一道福音,它鼓舞著以后的女性,尤其是那些既無地位財產,也無出眾容貌的普通知識女性勇敢地面對現實,勇敢的尋找愛情、追求幸福的婚姻。簡愛強調男女應當平等,女人也應有施展才能和抱負的自由和權利,可謂開啟了現代女權運動的新聲,在人生的閱歷上,她更主張婦女應該廣泛地體驗人生。因此,她的愛情表現出不同的色彩格調和意義。
篇8
【關鍵詞】 輕度認知障礙 老年人群 早期診斷 護士
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早期鑒別是老年人群的重要研究課題,認知護理和早期鑒別仍然是老年病房護士護理的重要工作。但目前,人們對介于老年認知功能減退和癡呆之間的MCI的識別和診斷仍然困難重重。MCI已經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疾病被認識和診斷。MCI患者的癡呆風險增高,因此早期識別和干預MCI能延緩老年人發展為癡呆的風險和進程[1-3]。一些細微的認知改變尚未在臨床上得到足夠的重視和覺察,目前MCI的識別、診斷和評估工具尚缺乏共識,不同的研究獲取的結論差別明顯[4-5]。最新的MCI診斷標準將其分為單純記憶性MCI、多層面認知功能輕度損傷性MCI和單純非記憶性MCI[6]。本研究擬全面評估護士對老年人群單純記憶性MCI的早期識別和診斷作用。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來源 所有患者均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老年病房的定期保健對象。入選標準為:年齡>80歲,長期隨訪>5年,醫療檔案齊全,醫生、護士、患者及家屬均保持長期溝通,能夠獲取正確和詳細的認知功能狀況和進展。排除標準:隨訪時間
1.2 方法
1.2.1 單純記憶性MCI的識別與診斷 評估者由1名副主任護師帶隊,包括1名老年科副主任醫師,2~3名主管護師以上的老年科護士和2~3名老年科護士組成。所有的研究者均于研究前進行統一的培訓,采用一次性深入調查方法評估,每次持續1~2 h,內容包括一般狀況、認知能力和健康狀況。所有數據均經過該組的護士和醫生收集獲取。一般狀況評估包括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分為高中以下、高中和高中以上3個等級)、婚姻狀況(目前有配偶或目前無配偶)以及自理能力(自理或非自理)。抑郁指數通過老年抑郁指數(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獲得,GDS>5分為抑郁,GDS
1.2.2 分組診斷與認知相關因素的分析 本組110名高齡老年人群根據護士研究者的診斷,分為無MCI 59例(53.6%)、單純記憶性MCI 24例(21.8%)和可疑癡呆27例(24.5%)。分析和比較各個認知相關因素,包括一般因素和各個量表的認知項目在不同組間的診斷意義。
1.2.3 診斷符合率評估 通過院內神經科、精神科和老年醫學的臨床醫學專家小組聯合會診,對入組人群的認知功能進行再次評估,作為最終診斷標準。將護士組的診斷結果與之比較,計算診斷符合率。用鑒別分析(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DFA)進行各個認知功能亞項在診斷單純記憶性MCI中的貢獻性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用SAS 9.1.3進行數據統計。所有的評分均取平均數,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組間評分的檢驗用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2組間的一致性檢驗采用McNemar檢驗。用邏輯回歸計算DFA的模式系數(pattern coefficients)判斷和比較各個量表項目的貢獻性。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 3種認知功能狀態老年人群的社會狀況、抑郁指數、MMSE平均分數和DRS-2平均分數的比較結果見表1。老年人群的認知功能狀況與年齡、性別以及抑郁指數無顯著相關性(P>0.05),但是與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和有無配偶有顯著相關性(P
2.2 不同認知項目在單純記憶性MCI的貢獻性 以院內專家組的診斷為標準,護士研究組的整體診斷符合率為95.2%,其中無MCI組的診斷符合率為98.3%,單純記憶性MCI組的診斷符合率為95.8%,可疑癡呆組的診斷符合率為88.7%。鑒于不同的認知參數在單純記憶性MCI的診斷中的貢獻性不同,本研究通過辨別分析方法計算DFA模式系數,比較和鑒別了不同的認知相關因素在識別單純記憶性MCI的貢獻性。由表2可見,DRS記憶力和教育程度在單純記憶性MCI的診斷中具有獨立貢獻意義。表1 老年人群的認知功能狀況與一般社會狀況的相關性比較表2 MCI的DFA模式系數α 模式=無MCI人群/(單純記憶性MCI+可疑癡呆人群);β 模式=單純記憶性MCI/(無MCI人群+可疑癡呆人群)
3 討 論
老年人群的認知功能呈隨齡性降低,早期識別MCI對于預防和延緩老年癡呆,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病(AD)有重要的意義[2]。但是,目前MCI的鑒定和分類仍然非常困難,缺乏統一的標準,而且MCI的發病率也隨文獻和方法的差異有很高的變異率(1%~36%)[4-5]。本組研究獲取的21.8%的老年人群單純記憶性MCI,比部分文獻報道的單純記憶性MCI發病率(4%~6%)高,接近文獻報道的整體MCI發病率(17%~34%)。這表明MCI不僅存在,而且可能比較廣泛。國外的老年人居住于專業的護理機構的比例很高,經過培訓的護士在日常護理中對MCI的早期識別和發現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的老年專業護理機構稀缺,老年科護士的系統培訓也不足,這使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早期發現成為難題。我們利用本病房長期治療、護理和隨訪的老年人群資源,系統培訓神經保健高級護士,對老年認知功能障礙進行全面評估,早期發現和識別MCI,尤其是單純記憶性MCI。這些研究結果對老年精神神經保健具有指導價值。本組研究者以護士為主,她們具有較高的精神神經護理水平,能夠獲取真實可靠的數據。以院內專家小組的診斷為標準,以護士為研究主體的研究小組的MCI診斷顯示很好的符合率。
本研究根據相關文獻選擇評估量表后,比較一般社會狀況、抑郁指數和認知量表項目在不同認知狀態下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教育水平、婚姻狀況、居住狀況與單純記憶性MCI發生有關,與年齡、性別和抑郁指數無關。高教育水平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減少,無論MCI人群還是癡呆人群的比例均下降,這顯示積極的腦力活動有助于延緩認知障礙的進展。同時,有配偶的人和生活自理的人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比例降低,而年齡、性別和抑郁指數與MCI的發生無關。這些結果部分與文獻一致[7],部分與文獻有所不同[8],但是,受教育時間短是MCI與正常老年人群的有所共識的重要差異[7-8]。
單純利用簡單的量表工具診斷神經認知功能障礙有很高的主觀性。目前的MCI診斷還是需要結合臨床和鑒別診斷,進行綜合性診斷。但是為了提高培訓的高級護士對早期單純記憶性MCI的診斷能力,我們通過DFA鑒別分析MMSE和DRS-2量表的各個項目對早期單純記憶性MCI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貢獻性,這對提高護士對早期MCI的識別率、降低主觀性有重要意義。DFA是一種鑒別分析模式,它通過計算2個模式相關系數,逐步回歸后鑒別和分辨各個項目在診斷疾病和排除疾病中的貢獻性。結果顯示,DRS記憶力和教育程度在識別單純記憶性MCI中具有獨立的貢獻性。這個結果對于指導高級護士通過量表早期識別和診斷單純記憶性MCI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培訓的高級老年科護士能夠在早期單純記憶性MCI的識別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種老年精神保健和護理體系在日趨老齡化的中國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它將大大降低老年科醫生的工作負荷,提高對老年人群的認知功能監測能力。
參考文獻
[1] Petersen R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s a diagnostic entity [J]. J Intern Med, 2004, 256(3):183-194. [2] Aggarwal NT, Wilson RS, Beck TL, et al. Motor dysfunction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J]. Arch Neurol, 2006, 63(12):1763-1769.
[3] Morris JC, Storandt M, Miller JP, et al.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represents early-stage Alzheimer disease [J]. Arch Neurol, 2001, 58(3):397-405.
[4] Manly JJ, Bell-McGinty S, Tang MX, et al. Implementing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estimating frequency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n urban community [J]. Arch Neurol, 2005, 62(11):1739-1746.
[5] Hanninen T, Hallikainen M, Tuomainen S, et al. Prevalenc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elderly subjects [J]. Acta Neurol Scand, 2002, 106(3):148-154.
[6] Portet F, Ousset PJ, Visser PJ, et al.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in medical practic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 and new diagnostic procedure. Report of the MCI Working Group of the European Consortium on Alzheimer′s Disease [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6, 77(6):714-718.
篇9
6月28日,xx召開全縣生育秩序整治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推進會,會上,分管副縣長總結了上半年工作情況,并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和部署,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通報全縣各鄉鎮監督檢查情況,最后,縣委副書記、縣長作重要講話并提出要求。
7月2日,為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黨組書記、隊長xx組織召開了職工會議,認真傳迖學習領導講話精神和通報精神,并要求全體干部職工:
一是要認清形勢,提高生育秩序整治和開展好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二是要以身作則,高標準要求自己和身邊人,以實際行動踐行落實會議精神。
三是要立足崗位實際,把會議精神宣傳落實到全縣的各個調查點、調查戶中去,作好基層調點、調查戶的監督員和宣傳員。四是要認真協助聯系點和聯系鄉鎮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和禁毒防艾工作,嚴格落實育齡婦女聯系制度,嚴防計劃外生育事情發生;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宣傳,切實降低艾滋病感染率,提升抗病毒治療率,切實把這兩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好。
篇10
年少時我們將愛情視為禁果。可是等到二十幾歲時,想想這個就顯得不是那么別扭了。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劑,少了它,生活將會變得非常不完整。當心理上的空虛向你撲來時,人們常常會無法應對。所以說,愛情乃至婚姻不是單純繁殖后代的需要。關于這一點,很多作家都曾經做過描述,有些甚至親身經歷過獨自一人的苦痛。比如說高爾基,他自己在《我的大學》中就曾說,他渴望與一個女人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因為沉重的生活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沒錯吧,愛的目的是崇高的,絕非自私而低下的。
關于愛的故事親切而動人。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稱心如意。當愛與傷聯系在一起時,就不是簡簡單單幾個字就能說清楚的了。
我至今都不能忘的一部電影是《大約在雨季》,也有人把它譯為《愛的輪回》。男主人公巧的妻子澪為了生下孩子佑司而去世了。佑司一直在自責。澪死前告訴巧和佑司,她在雨季還會回來。在雨季澪果然回來了,雖然什么都不記得,但經過了一些時間一家人已經相處的很好。雨季結束,澪回去了。原來她是巧少年時代的同學澪,來到了未來。整個故事的情節基本上就是這樣。在本片中,最動人的地方是巧與澪之間超越了生死的愛情。兩人相互愛著對方,但誰也不好意思說出來。當巧發現自己有很嚴重的疾病的時候決定離開澪。這是個痛苦的抉擇,但巧情愿作出這樣的犧牲。而澪,盡管知道與巧結婚肯定會死,但仍然找到了他,仍然選擇了愛情和死亡。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只因未到傷心處。作為觀眾,明知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仍然為這一家人唏噓不已。相愛的人不能永遠生活在一起,尤其是這樣的愛情得到的是如此不易!就像珍愛的玉石一樣,轉眼之間就被打碎了,難道不能使人為之落淚?真正的愛情,的確像一顆溫潤的玉石。愛人之間平凡的一句話,其實就是最好的愛的誓言。太多的華麗辭藻,只會使愛褪色。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認識到,真正的愛其實是綠色的,不鮮艷但非常單純的綠色,雨季的森林的綠色。只有純凈的心才會擁有純凈的愛情。
而我國人民是不大喜歡悲劇的。雖然牛郎織女的故事不是圓滿的結局,但至少兩人可以一年見面一次。這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贊美。在這七夕之日,重溫一下牛郎織女這個小時候就知道的故事,也別有一番趣味。只是現在來看,會比小時候讀出許多不一樣的味道。我們知道了愛情的可貴,知道了堅守的價值,也知道了現實的殘酷。
由愛情我想到了婚姻。當下社會浮躁的風氣也影響到了我們的愛情觀和婚姻觀。很多人對對方一點都不了解就草率地與對方喜結連理。結果很多都是不歡而散。我想,從中也許能看出些什么。如果人們不能對自己的另一半負責,那么草率的婚姻只會帶來不幸。沒有情感的基礎,又怎能奢望有美滿的婚姻呢?
另一個現象就是為利而結合的婚姻增多了。這些人結婚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是迫不得已以外,大部分都是為了利益。可能與對方結婚會有好處,于是便出賣了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這種婚姻是骯臟的,充滿了銅臭之氣。遺憾的是很多人仍然對此趨之若鶩。很多人都感嘆自己沒有好的運氣傍上大款。看到這些現象真的讓我感到可悲。我為這些人感到丟臉。在主流思想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的現代,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結果會變成什么樣呢?恐怕我不說,大家也很清楚了吧!
沒有了愛,婚姻便只能是累贅。
黎巴嫩有位很著名的作家叫做紀伯倫,人們稱呼他為“歌頌愛的詩人”,余秋雨也對他欽佩不已。他有很多歌頌愛的篇章,讀起來頗能打動處在愛情之中的人們的心。《淚與笑》中有許多這樣的詩歌,神秘而又浪漫。原來愛情在詩人心中也是如此美好。只是他們更擅長用自己的詩句將其表現出來。有了這種真摯情感的參與,詩句也變得真切感人。難怪歷朝歷代,歌頌愛的詩人是如此之多,無需細思,便能說出不少。
讓愛情為枯燥的詩句潤色吧,讓我們來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