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蛋撻的溫度和時間范文
時間:2023-03-29 20:36: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烤蛋撻的溫度和時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煮牛奶,把鍋放到煤氣灶上開小火,加入適量的白糖,用票根攪拌至白糖溶解后即可關火,不需要煮開的,關火后放那涼著備用。
3、取蛋黃,取雞蛋黃,方法很簡單,拿快碗,拿把漏勺,直接把雞蛋打在漏勺上,然后吧漏勺拿起來雞蛋清就全部流到碗里,漏勺里就只剩下蛋黃了。制作蛋撻液,取好蛋黃然后把蛋黃打散,這時候煮好的牛奶也差不多涼了,把打算的蛋黃倒到牛奶里,然后攪拌均勻。
4、蛋撻液,攪拌均勻后就可以加入適量的低筋面粉,主要是為了能夠有一定的粘度口感更好,注意面粉有很多種,我們一定要選擇低筋的面粉,然后把面粉和牛奶雞蛋液攪拌均勻,這個就是蛋撻液了。
5、過濾蛋撻液,為了口感更好,我們蛋撻液還需要進行過濾一遍,這樣做出來的蛋撻口感更細膩。
6、蛋撻,這時候擺好蛋撻皮,把過濾過后的蛋撻液挨個的倒入蛋撻皮中,倒的時候最好拿個漏斗,然后倒漏斗里往下流比較好操作,但是不需要倒的太滿,只需要倒八分即可,因為蒸的時候也會又一定的膨脹。
篇2
電烤箱可以做什么美食
電烤箱可以很多美食,比如烤魚、烤豆腐、鹽烤蝦、烤雞腿串、烤雞、面包、蛋糕、烤玉米、披薩等等。另外,在使用電烤箱的時候,要注意擺放平整、穩固,取出食物時要停電操作,避免燙傷手指。
15種烤箱能做的食物推薦
一、烤地瓜文章來自吃貨diy
用料:
地瓜3個,約500克
做法:
1、將地瓜清洗干凈,擦干
2、將地瓜放到烤箱的烤網上,240度,烤箱中層,烤40分鐘即可
小貼士:
1、地瓜要選小一點的,否則烤制時間太長,費電;
2、地瓜的個頭要均勻,否則有的熟了,有的還沒熟;
3、用烤網烤地瓜時,下面要放一層烤盤,防止汁液流到烤箱里;
二、烤玉米
用料:
玉米2根、黃油適量、鹽適量、黑胡椒適量
做法:
1、將玉米煮熟
2、均勻的抹上黃油、鹽、黑胡椒,入烤箱200°15分鐘(喜歡吃口感較嫩的烤玉米可以包錫紙,喜歡有嚼勁的直接放在烤盤上即可)
三、糖烤栗子
用料:
栗子一斤、色拉油一勺、糖20克、水10克
做法:
1、栗子洗凈,晾干,用刀在表面劃一刀
2、栗子放入容器中,倒入色拉油拌勻
3、烤箱預熱200°,將栗子放入鋪了錫紙的烤盤中,25分鐘。
4、糖和水加熱混合均勻
5、栗子拿出烤箱,用刷子蘸糖水刷栗子表面,栗子裂開處多刷點,刷好糖水后再入烤箱烤5分鐘左右即可(因為每家烤箱不同,可以先嘗一個,再根據口感是否延長烘烤時間)
四、太陽蛋烤土司
用料:
土司4片、雞蛋兩個、培根若干、色拉醬適量、鹽少許
做法:
1. 首先將色拉醬均勻涂在兩片土司面包上。
2. 另外兩塊面包用杯子倒扣切下一個圓型的圈。
3. 把切好的面包蓋到涂抹色拉醬的面包上。
4. 把雞蛋打到兩個窟窿里面,在雞蛋上撒上少許的鹽,在四周涂抹上色拉醬,放一些培根。
5. 烤箱170度,15~20分鐘即可。
五、蜜汁烤翅
用料:
雞翅若干、蜂蜜,料酒,生抽,香油,胡椒粉,糖,鹽,辣椒粉(可選擇)少許
做法:
1、把雞翅放在一個比較深的碗里,加料酒,生抽(1:2,加一起能到和雞翅齊平的高度),鹽糖少許,再放些姜片去腥,加幾滴香油,腌制一個小時
2、烤箱預熱175度,雞翅放入鋪好錫紙的烤盤,上下火15分鐘,拿出來刷蜂蜜
3、再放入烤箱烤20分鐘,拿出來翻個面,再烤20分鐘到雞翅金黃即可
六、鹽烤蝦
用料:
蝦、姜、蔥、鹽、黑胡椒、料酒適量
做法
1、蝦洗凈,去掉頭尾尖刺,挑去蝦線后瀝水備用
2、將蝦用蔥、姜、料酒拌勻腌制10分鐘
3、用竹簽將蝦串好,撒上鹽、黑胡椒
4、烤箱預熱200度,烤15分鐘即可
七、芝士焗生蠔
用料:
生蠔、馬蘇里拉芝士、培根碎、洋蔥碎、蒜茸、鮮奶油適量
做法:
1、生蠔開蓋后洗刷干凈,用開水蒸7分鐘后取出備用
2、培根碎、洋蔥碎、蒜茸炒香后加入鮮奶油,放少許鹽、胡椒粉,熬煮成汁,淋在蠔肉上
3、隨后再灑滿芝士,入烤箱180度10分鐘左右,焗至芝士上色即可
八、烤排骨
用料:
排骨、烤肉醬、土豆
做法:
1、排骨分割成條狀,用烤肉醬涂勻,腌制一夜。
2、土豆切成大片墊在排骨下。
3、200度上下火,烤50分鐘。排骨上色后,可以加蓋層錫紙。
九、烤丸子
用料:
魚丸、香菇、燒烤醬
做法:
1、魚丸室溫軟化,香菇洗凈,烤盤墊一層錫紙,將魚丸和香菇們擺放在烤盤上,均勻的抹上燒烤醬。
2、烤箱預熱200度,烤15分鐘即可。
十、烤布丁
用料:
牛奶250ml、雞蛋2個、細砂糖30克、香草精3滴(沒有可以不加)
做法:
1、將雞蛋打散,加入細砂糖攪拌均勻備用。
2、把牛奶倒入鍋中,加入香草精煮到80度左右,關火,晾涼。
3、將晾涼的牛奶緩緩倒入蛋液中,一邊倒入一邊攪拌,直到完全混合均勻。然后將蛋奶液過一遍篩,使其更順滑。
4、將蛋奶液倒入布丁碗內,并在烤盤內注入1-2cm高的熱水。放入預熱好的烤箱內,以160度烤約40分鐘左右即可。
十一、蛋撻
用料:
現成蛋撻皮、250毫升牛奶、2個雞蛋、適量糖
做法:
1、蛋撻皮提前拿出冰箱融化;
2、將三分一的牛奶微波爐加熱,加糖攪勻,再加入剩下的牛奶;雞蛋打散加入牛奶中,再將蛋奶液倒入蛋撻皮內,七八分滿即可。
3、烤箱150度、中層、上下火、大概二十幾分鐘,撻皮酥松、顏色焦黃就好了。
十二、奶酪小餅干
用料:
奶油奶酪100g、糖粉45g、蛋黃2個、低粉150g、黃油15ml、鹽1g
做法:
1.100g奶油奶酪,45g白糖,2只蛋黃,坐熱水攪拌。
2.攪拌至光滑無顆粒后加入15ml黃油。繼續攪拌均勻。
3.篩入150g低粉,1g鹽。
4.揉成面團即可。搟成2mm厚的面餅。用餅干切模切成小塊。
5.擺盤,入預熱好的烤箱,上火170度,下火150度烤20分鐘左右即可。
十三、焗烤蔓越莓土司布丁
用料:
吐司4片、淡奶油/牛奶180ml、蔓越梅干/葡萄干/藍莓干20克、雞蛋3個、細砂糖45克、黃油10克
做法
1、吐司去邊,切小塊
2、將室溫軟化的黃油均勻涂抹在焗碗的內部,蔓越梅干切碎
3、把淡奶油、雞蛋、細砂糖在一個大碗中攪勻備用
4、將吐司塊放入蛋奶液中浸泡,待其充分吸收汁液后撈出放入焗盤內,撒上蔓越梅干
5、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170度30分鐘左右,直至表面金黃色(根據焗烤盤的大小,自己調整烘焙的時間,以表面出現漂亮的金黃色為準)
十四、烤香蕉
用料:
香蕉4根、黃油20克、細砂糖5克、朗姆酒5ml、橙汁5ml、蜂蜜10ml
做法:
1. 黃油和細砂糖放入鍋中,小火融化,然后放入去皮的香蕉,用小火煎至雙面金黃。
2. 將朗姆酒倒在香蕉上,讓朗姆酒遇熱揮發出酒的清香,澆上橙汁后關火。
3. 將香蕉放在鋪有錫紙的烤盤中,表面刷上蜂蜜,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中層,160度烤8–10分鐘即可。
十五、烤水果片
用料:
菠蘿、獼猴桃、蘋果、梨、淡鹽水、糖粉
做法:
1、將菠蘿、獼猴桃去皮,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蘋果和香梨洗凈后,帶皮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
2、蘋果和梨切好后,放入淡鹽水中浸泡。
3、烤盤內鋪錫紙,向烤盤中篩入一層糖粉。
4、水果用廚房紙巾吸干表面的水分,把水果片碼放在烤盤中,再在水果的表面上篩一層糖粉。
5、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160度烘烤15分鐘。然后把水果片移至烤網上繼續烘烤約1小時左右(不同水果的烤制時間不同,以烤到色澤金黃,口感筋道為準)
補充幾點
1、烤箱一定要擺放在通風的地方,不要太靠墻,便于散熱。
2、烤箱最好不要放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因為工作的時候烤箱整體溫度都很高,如果碰到水的話會造成溫差。
3、烤箱長時間工作時不要長時間守在烤箱前面。
4、如果烤箱的玻璃門發現有裂痕之類的請立刻停止使用。
電烤箱的用途有哪些
1、烘干食物
烤箱可以用來烘干食物,特別是一些受潮的時候,可以用電烤箱烘干,使食物變得又脆又香。
2、加工零食
現在的零食非常多種,如果想將零食變得更加的好吃,更加的有口味,可以用電烤箱試試。
3、燒烤
電烤箱可以用來做各種燒烤,用電烤箱做的燒烤食物更加好吃,口感更好,味道更香,如果想吃燒烤的話,不妨用電烤箱試試。
4、發酵面團
如今的電烤箱功能強大,不僅可以烤肉,還可以用來發酵面團,而且發酵出來的面團口感非常好,口感不會比平時自然發酵的差,因為很多人為了方便,都會用電烤箱發酵面團。
5、做西式糕點
可以用電烤箱做各種西式糕點,滿足你的味蕾,用電烤箱做出的糕點非常好吃,口感非常好。如果你也想自己親手做出糕點的話,那可以用電烤箱試試。
6、除濕
篇3
庭院深處
緊鄰國子監,遙望雍和宮,你很難想到在喧鬧的深處有這么一家餐廳,而且它提供的還是以比薩為主的西餐燒烤。從國子監街西口走進來,很快你就會看到這個院子,因為是曾經的一所小學改造而來,所以在寸土寸金的雍和宮一帶,這真的算是不小的庭院,如果是開車前來,你甚至停穩下車,就可以直接在對面坐下,點一份煙熏三文魚卷和一份咖啡悠然地坐幾個小時。
泥爐的外墻用的是敦煌運來的泥土,看起來很有質感。不過就餐廳本身,最吸引人的還是那間開放式的廚房,不僅是在餐廳里,透過外面的落地玻璃你就可以看到一切食材的準備都在這整潔的環境中按部就班地完成。當然那個真正的“泥爐”就在這間廚房的一角,純果木烤制的比薩和其他肉類風味還是很特別的。至于下午茶,這里的菜品還是以冷餐為主,盡管無法看到泥爐燃燒的樣子,但在夏日,還是在午后躲在樹蔭下要舒服得多。
迷你牛肉漢堡
別看個頭小,里面的牛肉烤制還是很用心,配料是圣女果、洋蔥、酸黃瓜和蛋黃醬。一口放進嘴里,牛肉盡管不是現烤而成,但口感依舊不錯,不會有過干的感覺,剩下的配料其實在口中并不容易發覺,如果需要喝點什么,一杯咖啡是不錯的選擇。
刁草配三文魚
三文魚的紋理很漂亮,油脂的含量適中,和面包緊貼卷成卷,中間夾上一條黃瓜,調味則只用了簡單的芥末蛋黃醬。盡管是一道小食,新式壽司卷的制作方式還是很特別的,上面夾上魚子醬,一塊整個放進嘴里,魚的香味和魚子輕微的腥味同時擴張讓你繼續一口紅酒讓味蕾接受更多的刺激。
熱帶風情
迷你果塔
一半是面點,一半是水果,草莓、火龍果和芒果的搭配足夠有夏日的感覺,下面的“塔座”則類似蛋撻,外殼松軟,內里的餡料又有奶香,整體搭配起來口感輕松愉悅,如果是帶姑娘前來,這倒是必點的一份。
泥爐餐廳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
香檳下午茶
上海新天地對面的朗廷酒店一樓是凱旋餐廳,在正對新天地的地方也有一大片戶外位子,這里自然是絕對不能浪費的賣點,于是香檳下午茶就被搬到此處,只要天氣不錯,外面的這些位子就成了大家搶手的下午茶選擇,相比對面擠得滿滿的新天地,這邊的感覺要寬適很多,畢竟香檳下午茶的價格門檻不低,并非點一杯咖啡或者啤酒就可以坐下來的,所以坐在朗廷酒店的戶外區域享受下午茶,還能引來不少人羨慕的眼光。
既然配上了香檳,那么下午的餐品自然不能隨意。當前高端下午茶的流行趨勢是,咸點的海鮮成分越來越高,甜點則更加注重傳統口味基礎上的新搭配。凱旋餐廳的點心上,用到了沙丁魚、皇帝蟹、扇貝、三文魚籽等海鮮,與香檳的搭配非常協調,另外鵝肝、伊比利亞火腿等高級食材也提升了整體的格調,在葷素口味的搭配上,也用心不少。甜點則以傳統的英式口味居多,加上了很多香草味和果味,很適合在悠閑的下午時間享用。
古柯沙丁魚配
煮洋蔥
用法式的斜切長棍面包片為底,鋪上一層煮過的洋蔥,口感綿軟,汁水被面包吸收后,面包也就不會很硬了。上面是一條沙丁魚的身體,烹飪的時候用古柯葉煮過,格外鮮美。
迷你意大利面包配皇帝蟹色拉
和紫番茄
下面的這塊意大利面包確實很迷你,應該是整只烤完后再分切的。帝王蟹肉與蔬菜打在一起,做出色拉的樣子放在面包上面,紅白相間的蟹肉和綠色的蔬菜看上去十分惹人喜愛,旁邊配上一片小小的紫番茄,微酸的口感讓蟹肉更加美味。
英式松餅配扇貝和三文魚籽
小小的英式松餅為底,上面是一片雪白鮮嫩的扇貝肉,堆一些三文魚籽,顏色很清新。英式松餅的常規吃法是配果醬、蜂蜜、奶油等,這也算是比較創意的吃法了,鮮味和口感都有。
凱旋餐廳
地址:上海市馬當路99號新天地朗廷酒店1樓
高層休憩
國金中心頂樓的Flair戶外的部分分為兩層,上層有很多雙人位,適合情侶幽會,下層的大卡座就是一幫朋友聚會的好地方了。但其實你很難定義Flair是一個怎么樣的地方。按理說這是一個酒吧,因為它的確是酒吧的格局,藏有為數眾多的酒,調酒師也做得一手精彩的雞尾酒,還有設計感強烈的燈飾。但是這里也有很不錯的美食,以東南亞菜系為主,也有中國、日本和南亞等國的風味菜肴,生鮮吧里還有各種制作刺身的海鮮,加上分量十足的甜品。
所以這里的下午茶也獨具特色,裝盤帶有些許日式的風情,菜品則是東西方的合璧。東南亞風味的烤牛肉串與大蒜相互搭配,香氣十足,一口鮮嫩一口脆香很誘人。主食是日式的炸天婦羅蝦卷壽司,口味豐富,也很實在。四周搭配的甜品既有海鮮與芒果泥的創意組合、味道正宗的葡式酥皮烤蛋撻,也有做成巧克力狀的綠茶提拉米蘇,那個拔絲香蕉造型奇特,外脆里軟,甜度適中,如果你不送入嘴中,萬難想象它是什么東西。
燒烤牛肉串配沙爹醬
東南亞風味的烤串,烤牛肉與大蒜相互間隔搭配,牛肉的香味與大蒜的香氣混合在一起,很是誘人,牛肉的肉質很鮮嫩,而大蒜的口感則是脆脆的。淋上特別調制的燒烤醬汁,感覺無比濃郁。
水煮蝦配芒果泥
這個很像亞洲甜品里的芒果塔,但是芒果是被打成了泥狀(沒有加水),做成墩狀墊在下面,大蝦沒有使用任何調料,維持原味,煮過后冷卻,切成片狀鋪在芒果泥上面,海鮮的味道混合熱帶水果的味道,有了一種去東南亞海濱度假的感覺。
拔絲香蕉
拔絲香蕉的外面應該是炸過的,做成類似鳥巢的樣子,用一根竹簽穿著,乍一看肯定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等吃到嘴里的時候,香蕉經過高溫后的美味一下子充滿口腔,外脆里軟,甜度適中,是值得一試的甜品。
Flair Roof Top
地址:上海市世紀大道8號上海國金中心麗思卡爾頓酒店58樓
喝點什么?
紅茶
作為最傳統的“下午茶”,紅茶的可塑性還是很強的,你可以加檸檬或其他水果,或者加奶。而紅茶搭配的食物還是以甜點類為主,特別是糖度超高的馬卡龍,用以減輕過強的甜膩感。
香檳
下午茶喝香檳已經越來越流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越來越多的餐廳推出了海鮮套餐,無論是魚類、刺身還是生蠔,香檳都是你午后貪吃的好伙伴。
咖啡
對于油膩的食物來說,咖啡用來清口解膩再合適不過,當然我們說的是黑咖啡。但要是嫌點心上的奶油不夠爽快,也許你還能從花式咖啡中再找到一些慰藉。
果汁
果汁,特別是橙汁,因為有酸度,所以并不適合搭配海鮮類。而蛋糕、松餅和面包類的點心則比較搭。
篇4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濫觴于明清之時。茶點是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類點心。茶點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形小、量少、質優,品種豐富,是佐茶食品的主體。茶點既為果腹,更為呈味載體。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花樣不同的茶點類型與風格各異的茶點品種。在與茶的搭配上,講究茶點與茶性的和諧搭配,注重茶點的風味效果,重視茶點的地域習慣,體現茶點的文化內涵等因素,從而創造了我國茶點與茶的搭配藝術。
一、注重茶點的風味效果
1.茶點要適應茶性
休閑時候喝茶,搭配茶食的原則可概括成一個小口訣,即“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所謂甜配綠:即甜食搭配綠茶來喝,如用各式甜糕、鳳梨酥等配綠茶;酸配紅:即酸的食品搭配紅茶來喝,如用水果、檸檬片、蜜餞等配紅茶;瓜子配烏龍:即咸的食物搭配烏龍茶來喝,如用瓜子、花生米、橄欖等配烏龍茶。
2.茶點要有觀賞性
茶點與傳統點心相比較而言,制作更加精美,注重茶點的色彩與造型,講究茶點的觀賞性。例如:水晶蝴蝶餃,欲語還羞般晶瑩剔透,待餃子蒸熟后快手插上去魚翅翅針制的“蝴蝶須”,惟妙惟肖,正是妙筆。全素的餡料隔著透明的薄皮現出繽紛色彩,令人賞心悅目;再如:傳統茶點鮮蝦餃在小巧精致的竹制蒸籠里晶瑩透亮,鮮活的蝦仁露出羞澀的粉紅,隱約可見,入口柔韌而富有彈性,由于餡心當中添加了馬蹄泥進去,于是在蝦仁的滑膩間留駐了脆爽,似乎特別為茶客留住了春天;而在鮮蝦餃的基礎上創新的“綠茵白兔餃”,用瘦肉、鮮蝦等作餡料,改制成小白兔的形狀,用火腿肉點作眼睛,再用芫荽墊底擺盤,活像一群小白兔在草地嬉戲……
3.茶點要有品嘗性
茶點的品嘗重在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所以作為茶點應極富有品嘗性。例如:“荔紅步步高”便是用荔枝紅茶湯混合馬蹄粉做成的茶點,紅白相間,層層疊疊。先把一部分茶湯、馬蹄粉、白糖和煉奶混合做成奶糊,剩下的茶湯與白糖、粉漿煮成茶湯糊,把兩種糊分層蒸熟,冷凍后用模具印刻成各種形狀。細細咀嚼,涼滑,淡雅的荔枝紅茶香味流連在口里,配上一杯紅茶,回味悠長。再如:榴蓮酥,其酥皮薄如蟬翼,表面略刷清油,撒幾粒芝麻,輕輕咬開外層薄薄的殼,就像吃到了一顆剛剝開的榴蓮,榴蓮之多出乎意料,濃郁的香味在舌尖上泛起,這榴蓮之濃鮮恰好是榴蓮酥的妙境。而用龍珠花茶葉酥炸而成的龍珠香麻卷,是用糯米皮包著瘦肉、蝦仁、胡蘿卜等餡料卷成“日”字形,再掃上蛋黃、芝麻和龍珠花茶葉,在鍋中炸至金黃色而成;茶葉鑲嵌在外皮上,星星點點,酥脆易碎,讓人唇齒留香。
4.茶點要有多樣性
我國茶點種類繁多,口味多樣。就地方風味而言,我國就有黃河流域的京魯風味、西北風味,長江流域的蘇揚風味、川湘風味,珠江流域的粵閩風味等,此外,還有東北、云貴、鄂豫以及各民族風味點心。茶點的選擇空間很大,在“干稀搭配、口味多樣”這個總的指導原則下,可以選擇春卷、鍋貼、餃子、燒賣、饅頭、湯團、包子、家常餅、銀耳羹等傳統點心中的任意數種,也可以運用因茶的品種不同而創新的茶點品種。例如:茶果凍,是將果凍精心調入4種不同口味的茶葉(紅茶、綠茶、茉莉花茶、烏龍茶)制成,且不添加色素、防腐劑,口味獨特,是純天然的健康食品。此外還有茶瓜子、茶奶糖等等。
二、講究茶點的地域習慣
茶點的地域性主要是源于一方的飲食習慣。例如:福建省的閩南地區和廣東省的潮汕地區喜歡飲功夫茶的人很多。泡功夫茶講究濃、香,所以都要佐以小點心。這些小點心頗為講究,不僅味道可口,而且外形精雅,大的不過如小月餅一般大小,主要有綠豆茸餡餅、椰餅、綠豆糕等,還有具有閩南特色的“芋棗”,它是把芋頭先蒸熟制成泥,而后添加一些調料,用油炸成,外脆內松,香甜可口。另外還有各種膨化食品及蜜餞。平時家人、朋友在一起品茶、嘗點,其樂融融。而廣東人稱早茶為“一盅兩件”,即一盅茶,加兩道點心。茶為清飲,佐料另備,既可飽腹又不失品茗之趣。
再如:老北京也有許多茶館,與南方茶館有所不同。老北京的清茶館較少,而書茶館卻很流行,品茶只是輔的,聽評書才是主要的,所以品茶時的茶點多為瓜子等零嘴,很是隨意。但在北京有一種茶館叫“紅爐館”,其茶點就比較系統,主要是受清朝宮廷文化所影響,茶館設有烤餑餑的紅爐,做的全是滿漢點心,小巧玲瓏,有大八件、小八件,主要有北京的艾窩窩、蜂糕、排叉、盆糕、燒餅等,顧客可邊品茶,邊品嘗茶點。
三、體現茶點的文化內涵
茶點不僅講究色、香、味型等感觀享受,而且注重茶點的文化內涵。例如:在揚州,根據名著《紅樓夢》制作的“紅樓茶點”在“日月明大茶館”推出,經營的品種豐富多樣,包括松子鵝油卷、蟹黃小嬌兒、如意鎖片等在內的25個品種,每一個品種的背后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讓顧客在品嘗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到鮮為人知的制作方法和故事典故。比如松子鵝油卷,在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寫到賈母叫大家“隨便吃些罷”的點心是:“綴錦閣歡宴畢,丫頭們捧上兩盒點心來,一盒內二樣蒸的,即為松子鵝油卷與藕粉桂花糕……”在第六十二回中又說道,“寶玉生日那天,芳官自向廚房傳中飯,其中既包括四個奶油松子卷酥……”。其中,奶油松子卷酥也出現在本次推出的“紅樓茶點”中。
再如:《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中描寫賈府的糕類點心,用一種特制的銀模具,將米粉壓制成、梅花、菱角等40余種花形,而且每一形體只豆子大小。無怪乎劉姥姥在進餐時,看到一個個小果子(點心)玲瓏剔透,又想吃,又舍不得吃,特意挑了個牡丹花形的,說帶回去給鄉下婦女做花樣子。
四、反映茶點的時代特征
茶點的發展要有趨時性,反映茶點的時代特征。制茶工藝發展到今日,茶葉已經成為許多特色茶點食品的重要原料。這些茶點又使得在飲茶過程中平添了些許味覺與樂趣。例如:綠茶瓜子,是選用上等的南瓜子加綠茶粉精心制作而成的,肉厚,香脆可口,可以剝開取肉吃,也可整粒含在嘴里。因為加有綠茶粉,含有多種的茶元素,不上火,是休閑時健康的茶食品。再如:茶軟糖,是選用高級蒸青綠茶同高鈣、低脂奶粉精制而成,口感細膩軟滑,吃了不黏牙,是高鈣、低脂、低熱量的綠色茶食品。此外還有茶果凍等等,給風云變幻的茶點市場上注入了很多時尚元素。
篇5
法國飲食文化
法國美食在整體上包括這幾大方面:面包、糕點、冷食、熟食、肉制品、奶酪和酒。這些是法國飲食里不可缺少的內容,而其中最讓法國人引以為榮的是葡萄酒、面包和奶酪。
法國人習慣用西餐,浪漫的法國菜、浪漫的法國餐,有很多細節值得你慢慢品味。
法國菜以其美味可口出名,且菜肴種類繁多,烹調方法獨特。歐洲的佳肴幾乎都是法國人烹制的,這是因為歐洲第一流的大飯店或餐館所雇傭的大廚多半是法國人。他們對飲食的講究程度足以與我們中國人相媲美,甚至把飲食視為藝術這一點上還勝我們一籌。
法國菜具有選料廣泛、用料新鮮、裝盤美觀、品種繁多的特點。菜肴一般較生,還有吃生菜的習慣。在調味上,用酒較重,并講究不同的原料用相應的酒。他們的口味肥濃、鮮嫩而忌辣。豬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雞、魚、蝦、雞蛋和各種燒鹵腸子、素菜、水果是他們喜愛的食品,尤其愛吃菠蘿。無鱗魚被排除在餐桌之外,是不受歡迎的食物。進餐時,冷盤為整塊肉,邊切邊吃,名菜有:馬賽魚羹、雀肉會利、巴黎龍蝦、焗蝸牛、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牡蠣杯、馬令古雞等。
法國餐是不能用味美或營養或豐富來形容的,除了對菜的配料、火候的講究、菜肴的搭配、選料的新鮮程度以及不同地區所演變出的多元化菜肴與烹調方法,法餐可以說在其細膩、合理性和藝術性方面都在其它西餐之上。
法國人還特別追求進餐時的情調,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燭光、典雅的環境等等。大一點的餐廳大都布置得富麗堂皇。有的店里還存有十六世紀的路易十四時期的豪華家具,精致的銀餐具、水晶杯子等昂貴、華麗的餐具。還有的餐館把藝術收藏品作為店里的主打,墻上的名畫是真正的珍品,絕不是牽強的裝點門面的一般藝術掛畫。有的餐館還將自己的收藏愛好放到店里,與客人共享收藏之樂趣。如果飯店的歷史很短,他們也能想辦法擺滿各式鮮花,與品嘗美味是絕好的情景交融。
法國的美食和法國人對生活的要求以及審美觀有直接關系。法國人還將飲食賦予哲學的意義,認為個人飲食應符合各自的教養與社會地位,并將同桌共餐視為一種聯絡感情、廣交朋友的高雅樂趣和享受。有一位被稱為“世界級膳食家”的人曾說:“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氣氛,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國民的整體個性。”看看法國人的美味佳肴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會讓人想起克萊德曼手指下流淌出來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雋永,讓你充分領略法式大菜所散發的馨香的藝術情調。
法國人晚餐的時間,大多在晚上8點左右,有的甚至更晚。到了餐館之后,一切經過專家精心設計的、溫馨而典雅的氣氛立刻會感染你。餐廳的桌椅擺放很講究,不僅要方便就餐,還要迎合不同顧客的消費心理,空間更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法國餐廳的服務非常到位,不僅要為第一次光顧的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而且還要記住老客戶的姓名及其喜好的餐桌位置。每當這些人來此就餐時,他們都主動上前稱呼著客人的姓名,使人備感親切。
法國餐的每一道菜與飲品搭配是一門“藝術”。餐前一杯開胃酒不可缺少,就餐期間酒的種類,甚至顏色都非常講究。點肉類食品要配紅葡萄酒,吃魚蝦類的海味要喝白葡萄酒,有些人用餐后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
法國餐的菜單很簡單,主菜不過十來種,但都制作精美,點菜的順序是:頭道菜一般是涼菜或湯,盡管菜單上有多個品種的“頭道菜”供你選擇,但只能選擇一種,在上菜之前會有一道面包上來,吃完以后,服務員幫你撤掉盤子再上第2道菜,第2道是湯。美味的法式湯類,有濃濃的肉湯、清淡的蔬菜湯和鮮美的海鮮湯。第3道菜是一頓飯中的正菜,這是法式菜中最為發揮的一道菜,往往做得細膩、考究,令食客難忘。正餐里最多的是各種“排”——雞排、魚排、牛排、豬排。這所謂的排是剔除骨頭和刺的凈肉,再澆上配制獨特的汁,味道鮮美,吃起來也方便。所謂的大餐就是指老百姓常吃的東西加上一些細心和感情佐出曠世的美食,而海參、鮑魚、穿山甲等山珍海味在法餐中卻難尋蹤影。法菜中頗為有名的洋蔥湯就是用低廉的洋蔥加奶酪和面包片熬制的濃湯,喜愛法餐的食客中不乏有沖著洋蔥湯而來的。在就餐程序中貫穿始終的是美酒,主要是葡萄酒和香檳酒,這是法國大餐中的經典之筆。酒的選擇和搭配規矩很多,比如,吃海鮮要配白葡萄酒,吃紅肉要配紅葡萄酒。
最后一道是甜食,法國人的認真、細致和對生活傾注的藝術感情都溶進這最后的甜食上。法式的甜品被認為舉世無雙,清香、軟滑的甜品,使就餐的尾聲完善而回味無窮。
晚餐后喝杯濃咖啡,吃一、二個水果,一塊雪糕,那是一天勞累后的享受。喝葡萄酒、蘋果酒、薄荷酒,吃焗蝸牛、大鵝肝、黑蘑菇以及百合,則是法國人樂而不疲的快事。
飲食習俗中忌諱、杜鵑花以及一切黃色花、紙花。對墨綠色也抱有反感,認為這些顏色都是不吉利的,故在法式餐廳的擺設和鋪臺中應注意。在就餐時,法國客人一般不歡迎有人遞送毛巾。
法國的奶酪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它是由牛奶、羊奶(包括山羊奶)混合加工而成,并有半凝固態、凝固態以及干塊狀的,又由于其顏色、味道的不同,可有上百種不同的奶酪。
除此之外,咖啡文化也是法國的一大特色。
巴黎的咖啡館時尚已延續數個世紀。早在1686年,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商人來到這里創辦了第一家咖啡館后,巴黎的咖啡館就一直興盛不衰,但長足的發展卻是近20年內的事,這不僅得益于巴黎這個世界文化名城,更在于旅游業的興起。有人說,不到巴黎你絕對不能說自己已經去過歐洲了,不進巴黎的咖啡館,你不能說到過巴黎。巴黎大概有1萬家咖啡館,在巴黎城內外,人行道、廣場、花園,幾乎無處不是咖啡館,并且生意異常紅火??Х瑞^猶如巴黎的靈魂,幾乎各種社會活動都出現在咖啡館。情人邂逅、談天、做生意、賭博和游戲等,都成為咖啡館里的景觀……巴黎的咖啡館成為城市的媒介場所,也成為親情交流的紐帶??Х瑞^成為巴黎時尚的另一緣故是,進咖啡館喝咖啡并不昂貴。你只要花1法郎就可以在里面坐上數小時,夜間也不例外。為吸引顧客,巴黎咖啡館大都成為無煙館。因此,許多煙民都在大街上吸煙。
巴黎的咖啡館還有一大特色,即色彩紛呈、花樣別出,流動的、異國的、聲像的、餐館式的、奢華的、固定的、簡陋的、英語的、德語的、正宗法語的等等,無奇不有。巴黎的咖啡館甚多,但你卻難以找到同樣風格的。這里,人們崇尚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淡雅的木制裝飾大受青睞。哪一種人上哪一種咖啡館,巴黎人十分講究。你若與情人約會,就請進皇太子咖啡館,因為那里擁有最具有情調的色彩。你若是游客,需要領略最具有巴黎特色的菜肴,那么就請進埃菲爾咖啡館,因為你從壁式屏幕畫面上可以觀賞到巴黎全景,并品嘗到最負盛名的菜肴??傊?,巴黎的咖啡館已成為一種特色文化。人們進咖啡館,不一定要以喝咖啡為目的,或許為觀賞、交易或約會。巴黎的咖啡館已遠遠超出喝咖啡的含義。
現代的法國美食是法國傳統美食的繼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現代法國人更加崇尚的是營養美食,以避免各種心血管疾病,尤其對女士來說,營養美食的目的是為了永葆青春。
但是,不管社會發展到如何現代化的程度,人的思想和行為表現得如何前衛,法國始終未丟棄本國傳統而古典的美食藝術。為了不使下一代的味蕾退化,政府定期請飲食專家到小學校進行味覺檢查和訓練,以使孩子們有一個正常的味覺,能夠充分享受悠久知名的法蘭西美食,在食品的制作過程中也盡量保持傳統的烹制手段。
面包是法餐中的主要佐食。20世紀70年代,為了提高效率,面包生產商曾經采用大機器生產,結果破壞了面包的原始味道,市民反對,政府又下令重新恢復手工生產。直到今天,法式面包已經成為一個專有名詞,這和法國人的鐘愛和維護是分不開的。
法國美食介紹
一、法國經典美食——鵝肝
在國內,法國菜所代表的是精致浪漫高雅和昂貴,真正名貴的法式料理,吃一餐可能達一人7千元左右,價格全賴菜肴的種類而定,由于法國菜極重視原料素材的新鮮上等,所以國內法國餐廳多半采用空運現吃的方式,吸引了許多老饕慕名而來,也造成了法國菜的價格居高不下的盛況。
二、法國經典美食——黑菌(松露菌)
“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長在地下的菌菇。在法國有“黑鉆石”美名的松露,嚴格來說并不算是菇類,因為它寄生在樹木的根部,深藏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訓練有素、嗅覺靈敏的狗才能發現它的蹤影。 松露對于溫度和濕度十分敏感,處理不當的話,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減輕了就意味著鈔票不見了,常令老板們心疼不已。因此,為了保存松露,于是便開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米桶里,或與雞蛋共處一室。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露的水分不會快速 蒸發,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間,波爾多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
三、 法國經典美食——魚子醬
世界三大美食中最廣為人熟悉的“魚子醬”,其實就是鹽漬的鰭魚魚卵。這種享負盛名的美食,早于十三世紀,就被喻為人間的極品。傳聞當時在丹麥的一份報章上,曾提到當地一家工廠接到制造鰭魚魚子醬訂單的要求,這應是魚子醬的最早記載。
除了鰭魚外,魚子醬也會用到鱒魚、鱘魚、鱈魚、鳣魚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鳣魚最為特別,因其生長的地方僅限于里海和黑海。魚子醬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會 失去其鮮美風味,無論是冷盤,美酒,糕點等等,無一不可和魚子醬配合成絕妙的菜式。如果真的要說魚子醬最常使用的地方,大概算是和香檳配合的開胃菜吧!
法國地區特色 法國菜的特色是汁多味腴,而吃法國菜必須有精巧的餐具和如畫的菜肴滿足視覺;撲鼻的酒香滿足嗅覺;入口的美味滿足味覺;酒杯和刀叉在寧靜安詳的空間下交錯,則是觸覺和味覺的最高享受。這種五官并用的態度,發展出了深情且專注的品味。
近年來,法國菜不斷的精益求精,并將以往的古典菜肴推向所謂的新菜烹調法(Nouvelle Cuisine),并相互運用,調制的方式講究風味、天然性、技巧性、裝飾和顏色的配合。法國菜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含有許多地域性菜肴的特法國北部畜牧業盛行,各式奶油和乳酪讓人食指大動。南部則盛產橄欖、海鮮、大蒜、蔬果和香料。
法國不同地區飲食特色
(一)、 BURGUNDY伯根第地區
甘甜的紅酒
伯根第地區產有大量的紅、白葡萄酒、過螺、雞及芥茉醬。著名的菜肴是紅燴雞、紅酒燴牛肉,伯根第烤田螺。法國是世界上引以為傲的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的產地之一,因此,法國人對于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如在飯前飲用較淡的開味酒;食用沙拉、湯及海鮮時,飲用白酒或玻瑰酒;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而飯后則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類。另外,香檳酒慣用于慶典時較多,如結婚、生子、慶功等。
(二)、 NORMANDY諾曼底地區
鮮美的海鮮
諾曼底地區產有大量的海鮮、牛油、鮮奶油及蘋果。較知名的菜肴是諾曼底燴海鮮。另外在許多菜肴中加入蘋果,成為此地區最大特色。
(三)、 CLSACE堪薩斯地區
特產鵝肝醬
法國最具盛名的鵝肝醬即產自此區。較知名的菜肴是起司培根蛋撻,及酸菜什錦熏肉。
(四)、 PROVENCE普凡西地區
鮮美的牛排
因為鄰近地中海及意大利,所以其菜肴較偏向意大利口味。在菜肴烹調制造過程中常用多量的橄欖油、大蒜、蕃茄、魚及各式香料。知名的菜肴是馬賽式海鮮及普凡西田雞腿等等。
法國菜在材料的選用較偏好牛肉、小牛肉、羊肉、家禽、海鮮、蔬菜、田螺、松露、鵝肝及魚子醬;而在配料方面采用大量的酒、牛油、鮮奶油及各式香料;在烹調時,火侯占了非常重要的一環,如牛、羊肉通常烹調至六、七分熟即可;海鮮烹調時須熟度適當,不可過熟,尤其在醬料(Sauce)的制作上,更特別費功夫,其使用的材料很廣泛,無論是高湯(Stock)、酒、鮮奶油、牛油或各式香料、水果等,都運用的非常靈活。
(五)、 出名的法國起司
法國的起司(Cheese)也是非常有名,種類繁多。依型態分有新鮮而硬的、半硬的、硬的、藍霉的和煙熏的五大類;通常食用起司時會附帶面包、 干果(例如核桃等)、葡萄等。另外,法國菜在享用時非常注重餐具的使用,無論是刀、叉、盤或是酒杯,因為這些均可襯托出法國菜高貴之氣質。
看過“法國飲食文化”的人還看了:
1.法國飲食文化介紹 法國飲食文化習俗
2.法國飲食文化介紹 法國飲食文化特色
3.法國西餐的飲食文化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