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的作文開頭范文
時間:2023-03-30 20:05: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動的作文開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學會審題,擬好合適的題目
要寫好作文,首先要學會審題。教師要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如何審題,審好了題,寫作的方向就對了;題目沒有審好,方向也就錯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無用功。“審”這個字需要仔細推敲,所謂“審”就是說要對相應的對象進行仔細、全面、反復的觀察和審視,注重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做到撥云見日,透過現象抓住本質。
在高考作文中,往往采取兩種形式:一個是給你一個題目然后設定相應的寫作范圍讓學生開始寫作;另一個是提供一段材料,讓學生自擬題目。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不能忽視審題的作用。例如,2006年的安徽作文題目是《讀》,看到這個題目該如何下手?還是那句話:學會審題。很多學生看到這個題目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讀書”這個詞語,因為這是最為常見的組合。我們在審題時就應該想到發散自己的思維,自然是一本書,社會也是一本書;老師是一本書,同學也是一本書;父母是一本書,自己也是一本書。讀的內容可以有很多,讀的過程也可以有很多,那么看到這個“讀”字我們應該如何開始寫作呢?很多同學可能就會針對自己遇到的、聽到的很多事物開始如記流水賬似的寫作,這就是沒有審好題的表現。通過審題,咱們應該重點選取一個方面,也許只是一個特定的場景,也許只是一個特定的人,比如你的同學,你可以通過觀察,通過了解,通過接觸,通過“讀”,針對與他(她)有關的一個事例去重點闡述,以一管而窺全豹,做到舉一反三,這樣反而會讓文章更有深度,也更真實。又或者給你一段材料如下:“一個人遇到了困難,受到了打擊,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迎難而上,心態不一樣,生活給你打開的那扇窗戶也會不一樣。”然后讓你自擬題目進行寫作,這個時候也要認真的審查材料,如何擬一個既有特色又能讓人印象深刻的題目呢?首先還是要學會審題。曾經我有一個學生擬的題目是《千里馬,必長嘯》,這個題目就很好,能給人留下很深刻的第一印象。
二.寫好作文要做到開好頭,結好尾
俗話說:“有了好的開頭就成功了一半。”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強調寫好作文開頭的重要性,一個張力強、優美順暢、能夠激發別人讀下去的作文開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寫作時可以采用對偶句開頭:有的雪花喜歡褐色,它就落在瓦片上;有的雪花喜歡青灰色,它就落在水泥地上。或以排比擬人相結合:那山谷中的一小撮雪終于繃不住身子,委身于草叢中,匯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條溪。或寫一段題記:秋風蕭瑟意,一曲哨音起;旅人動情思,兩行淚沾衣。或用一段有強烈張力的文字開頭:那天,看到父親的背影,他忍不住淚流滿面……不過,要寫出一段好的開頭,也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文字能力,同時要對全文的構思了然于胸,教師要在課堂上重視對學生這方面素質的培養。
另外,還要重視作文的結尾,好的結尾對整個文章的思想內容是一種升華,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好的結尾在起到歸納全文、照應全篇的作用的同時可以使作文更加意味深長,回味無窮。教師要在語文作文的課堂教學中多舉一些實例,讓學生有一些更直觀、更感性的認識。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完美加工
在審完題,寫好開頭之后,就要充實文章的內容了。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向學生強調多取、巧取素材的重要性,要向學生說明寫空話、套話的害處,寫文章要注重真情實感,而真情實感都是來源于生活的。以良好的素材來充實,以真實的情感來升華,這樣的作文才能做到內外兼修、表里如一,讓別人讀你的文章成為一種享受。
好的作文如同蓋一棟房子,沒有真材實料是不行的。要善于發掘生活中的素材,結合自己要寫的作文,發揮聯想和想象,選取其中的好材料為己所用。比如要針對生活中的感動寫作時,教師就要啟發學生多想想生活中讓自己感動的事情,情之所至才能言之有物。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親臨一線的溫總理,舍身救人的戰士,感動千萬人的警花媽媽,201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小學生何等,這些都是真實的素材,在寫作時根據需要添加這些素材,既有說服力,又能使自己的作文有血有肉,可讀性也要強很多。
篇2
下面,讓我們結合實例談談“一句話開頭法”在各類文體中的應用。
在記敘類文章中的應用
如果我們準備把文章寫成記敘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文章寫的是什么樣的人,也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文章寫的是什么樣的事情。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1]他們都是好人。(高考佳作《他們》)
[例2]一個人素質的高低,在其舉手投足之間即可得到充分的表現,施展就是一個各方面素質都比較高的人。(高考佳作《舉手投足之間》)
[例3]“孩子,你一定要挺住!會有人來救你的。”(優秀作文《我學會了什么是堅強》)
[例4]昨天,我們“探親”去了,我是帶著感動出發的。(高考佳作《帶著感動出發》)
顯然,這四段開頭都只用了“一句話”。例1、例2交代的是文章中的人物及其特點――他們都是好人、施展是一個高素質的人;例3、例4交代的是文章所要敘述的事情――施救、“探親”。
在抒情類文章中的應用
如果我們準備把文章寫成抒情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文章描寫的是哪些景物,也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作者的真情實感。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5]村后的那片小樹林就是我的心中美景。(優秀作文《美景》)
[例6]最難忘那天的風雨,那天的虹……(高考佳作《難忘那天的虹》)
[例7]莫責怪秋霜的肅殺,莫責怪冬雪的嚴酷,且等春風吹來,綠茵茵的小草必將鋪滿大地。(高考佳作《又是一年草青時》)
[例8]如果說生活是一場連綿的雨,那么友情就是一把擋雨的傘。(優秀作文《友情如傘》)
這四段開頭用的也都是“一句話”。例5、例6交代的是文章要描寫的是什么景物――村后的小樹林、那天的風雨那天的虹;例7、例8交代的是作者所抒發的是什么情感――贊美春天、謳歌友情。
在說明類文章中的應用
如果我們準備把文章寫成說明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文章的說明對象,也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說明對象的本質特征。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9]下面要介紹的,就是我眼中的城市。(高考佳作《我眼中的城市》)
[例10]“跳山猴”的制作流程是這樣的。(優秀作文《怎樣制作“跳山猴”》)
[例11]我的名字叫節能燈,我的最大特點就是節能。(優秀作文《節能燈》)
[例12]“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主要采用了電解原理和活化水技術。(優秀作文《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
這四段開頭也都各用了“一句話”。例9、例10交代的是被說明的事物――我眼中的城市、“跳山猴”制作流程;例11、例12交代的是被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征或工作原理――節能、電解原理和活化水技術。
在議論類文章中的應用
如果我們準備把文章寫成議論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文章的論題,也可以用“一句話”來交代清楚作者的主要觀點。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13]今天,我要專門說一說擁有一顆好奇心的重要性。(高考佳作《好奇心》)
[例14]人生在世,最寶貴的是什么?生命!(高考佳作《生命最寶貴》)
[例15]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高考佳作《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
[例16]和諧社會不是“喊”來的、“看”來的、“等”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優秀作文《和諧社會從哪來?》)
篇3
只寫記敘文,好好把記敘文復習好。
兩個原則
1、真實才能動情。真正能打動讀者的,還是那些你親身經歷有真情實感的身邊小事;
2、妙語才能煽情。只有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的語言才能讓讀者眼前一亮,讀之使人不斷點頭默嘆。
三字要求
1、穩:寫好事,力求能夠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開頭結尾注意點題,結尾處要點明中心,穩定的發揮好自己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不要強求自己必須寫出“驚世之作”來,考試作文能夠發揮自己80%的寫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細:不要像電視劇情介紹那樣的簡單敘述,中間要加入環境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寫,能力好的同學再來些遠近相襯、動靜相映、側面烘托、環境渲染、五覺描寫,是文章細膩、動人。
3、精:對于一般的同學來說,“精”體現在:(1)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內容;(2)寫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順手的結構(總分結構或順敘方式),力求發揮好自己的水平。對于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來說,“精”應體現在:(1)選擇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寫好的內容;(2)有漂亮的書寫;(3)精心的安排好開頭和結尾,適當的采用倒敘、襯托、聯想、象征、描寫、抒情、以小見大、欲揚先抑、渲染氣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結構文章;(4)采用適當的修辭手法,特別是運用比喻、反復、排比、反問等手法,恰當的運用成語、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個流程(保住基本分)
1、審清題意:千萬注意,題意審不好,來個文不對題,哪就……應該先花2-3分鐘看看作文題,然后在開始答基礎知識題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導自己想說什么,是喜歡、是厭惡?是感動、是反對?是快樂,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贊揚、是批評?…………用一句話把它寫在草稿紙上。
3、選好材料:符合題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夠寫好的事。
4、寫好提綱:(1)用一句話寫出中心內容和主題;(2)分清開頭、中間、結尾各寫什么?(3)打好開頭、結尾的細稿,以及每段的開頭句。
接下來就是在試卷里寫作文啦,要力求一氣呵成,只要提綱和開頭、結尾、段落開頭的稿子打得好,一氣呵成事不難做到的,思路順暢了20分鐘就可以把作文寫好。
五項技巧(贏得感情分)
1、有一個靈活的頭腦:造句法、篩選法、換題法。
2、有一張可愛的臉蛋:書寫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夠寫多好就必須寫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隨意修改,特別是開頭、結尾和段落的開頭句,不能修改。
3、有一雙閃亮的眼睛:好的文題等于成功了一半。參見《話題作文的擬題方法》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裝:(1)一個最拿手的題材(適合自己);(2)一個好故事(好布料);(3)一個好結構(好設計);(4)一口流暢、優美的語言(好花紋、好色彩)。
5、有幾件精美的飾品:(1)倒敘、描寫、引用開頭(好發型)(2)結尾:議論反問式、含蓄余味式、贊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點睛式、聯想做夢式、決心號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點綴(鉆石喲);(4)用景物描寫渲染氣氛(如夢的紗巾)。
六個大忌(莫丟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書寫要端正,千萬別連文題都改,只改明顯的錯別字,將錯就錯,能夠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過短過長:字數一定要足,字數不足,寫得再好也很難及格;字數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試卷中的作文紙,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內。
三忌開頭議論:還不如開門見山、直接點題開頭的好,能來點環境描寫,就先來點描寫。
四忌分段太少:4-6段為好,千萬別少于3段。
五忌文不對題:不說也知道會有什么后果。
篇4
“景”包括自然之景和社會之景,繪景開篇的手法在記敘文中較為適用,可以是客觀的景物描寫,也可以就人物的感受進行描寫,不管采用哪一種,使用的筆墨都不宜太多,往往是簡筆勾勒即可。采用這種技法開頭,筆法不是重點,主要應該表現在表達的角度和使用的目的上。
示例一:(2011年山東濟南中考滿分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開頭)中午,太陽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遍地是陽光的味道!
示例二:(2011年江蘇蘇州中考滿分作文《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開頭)晚上沒有月亮,薄紗般的霧靄從地平線上悄然升起,依稀可見的幾顆小星粘在夜空,有一種朦朧的美。
示例三:(2011年江蘇揚州中考滿分作文《忍不住醉了》開頭)云淡,風輕,花香,人兒醉了!
以上三個示例都是對自然景物的巧妙勾勒,凝練的文字間渲染了獨特的境界,讓閱卷者開篇便聞到了文字的清香,有種如沐春風般的閱讀感受。但細細品味這三個示例,你會發現景物的描寫卻各有所用:示例一關于“太陽”的精煉描述,充分表現了文中人物喜悅的心情;示例二對于恬淡夜景的描繪,為人物的活動設置了場景;示例三只用六個字,就使作者的情感得到盡情的抒發。如此開篇,真是詩情畫意,情趣盎然。
四、妙用修辭,蓄意鋪陳
修辭手法是美化語言的法寶,若能將此法寶運用到文章的開篇,必能讓文章的開篇絢麗繽紛、靚麗誘人。
示例一:(2011年廣東中考滿分作文《在感動中前行》開頭)時間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永遠都不肯停息。人們一直在奔波,不辭勞苦,為了各自的夢。
示例二:(2011年福建福州中考滿分作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開頭)人生如堤壩,是一沙一石的凝聚;人生如大廈,是一磚一瓦的鑲砌;人生如戰場,是一兵一馬的召集;人生如,是一川一流的融合。人生,是一步再一步,腳踏實地走出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到成功彼岸,走出精彩人生!
示例三:(2011年湖北荊州中考滿分作文《傾聽生命拔節的聲音》開頭)曾經葳蕤挺拔的文竹憔悴了,著,掙扎著,最終不免萎落塵埃……
示例一采用比喻修辭,將“時光流逝”比喻成“白駒過隙”,形象生動,表達傳神,極富魅力;示例二采用比喻、排比兩種修辭,將“人生”比喻成“堤壩”“大廈”“戰場”“”,四句又構成整體的排比句,氣勢磅礴,響亮優美;示例三采用擬人的手法,將文竹當人來寫,“憔悴”“”“掙扎”等詞語的運用讓它富有動感,情緒飽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旁征博引,彰顯底蘊
古今中外哲思妙語無數,包括名人名言、詩詞歌賦、俗語諺語,往往具有很強的哲理意蘊和啟示作用,將這些運用到文章開頭,能讓文章落筆有神,彰顯出文風典雅大氣、底蘊豐贍深厚之美,古語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示例一:(2011年四川達州中考滿分作文《遠航》開頭)“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裝進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唱著這首充滿激情的歌,我要努力地向前遠航,因為前進,所以我快樂!
示例二:(2011年廣西百色中考滿分作文《獨處,也是一種享受》開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夜深人靜,倚欄高樓,黑色的蒼穹被窗欞瓜分,遠處珠雨如簾。
示例一中,作者巧妙引用了羽泉的歌曲《奔跑》中的歌詞,準確表達了自己“一路遠航”的決心,如此開篇,讓人在似曾相識間,深受感染,為文章積蓄了引人入勝的能量;示例二中引用古人詩句,意蘊深而有書卷氣,不僅展示了考生豐厚的文化底蘊,更提升了文章的品味。
六、巧設懸念,引人入勝
設置懸念往往是借助記敘順序中的“倒敘”手法,運用此技法開篇能夠達到扣人心弦的效果,從而增強文章的誘惑力,激發讀者的好奇心,達到吸引讀者的功效。
如,2011年廣西南充中考滿分作文《神秘的紙條》這樣開頭:“劉老師!你要小心一點!”清早,辦公室里的一張小紙條,在老師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竟然有學生寫紙條警告老師,誰這么膽大包天?
文中“劉老師!你要小心一點”的字條,十分神秘詭異,蘊含著打擊報復的心理,文章以此開篇可謂“引線埋雷”“煞有介事”,將一場誤會寫得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藝術性。
七、開篇便問,總領下文
發問是引發思考的最有效的方法,將問題放在文章開篇,不僅能起到總領全篇的作用,還能從始至終地吸引著讀者閱讀文章,尋找答案,如此“兩全其美”之法,在考場作文中并不鮮見。
如,2011年上海市中考滿分作文《悄悄地提醒》這樣開頭:“在詩意的自然里,你能發現那些悄悄的提醒嗎?”開篇便問,直截了當,用問題巧妙地引出下文,并與下文構成設問,以此吸引讀者急于讀完全篇,尋找問題的答案,使讀者對文章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再如,2011年陜西省中考滿分作文《想見到你的笑》有這樣的開頭:“既然笑是天使的表情,你為什么不笑呢?莫非你有什么傷心事?”文章開頭不加掩飾,圍繞主題,一問再問,連續追問中,將讀者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出來,有目的地把讀者的思維拉向了正文,入題設疑又別開生面,使文章熠熠生輝。
八、精心入事,別出心裁
此技法主要應用于記敘文寫作。在敘事的某個點上尋找切入的機會,可以是事件的關鍵轉機,也可以是人物間的對話,還可以是講述形式開篇,但不管用哪種方式,都應該將敘事的先后順序梳理清楚,不可以為開頭技法的運用使文脈混亂。
如,2011年廣東深圳中考滿分作文《給自己一些陽光》這樣開頭:
“咚咚咚……”
“誰啊?”
“是我。”
“怎么了?”
“早點睡,不要熬夜了。”
“好。”
剛剛在耳畔還響起一陣急促有力的敲門聲,爾后傳來一陣陣溫暖的聲音。
是媽媽的聲音……
文章運用母子間的對話開篇,不費吹灰之力就自然過渡到正文的寫作當中,筆法嫻熟,運用得當。從開頭的效果看,文段表述簡潔干練,內容真實具體,場景溫馨動人,感情至真至純,讓讀者在閱讀開篇文字中便受到了心靈的觸動,被文中的溫情所感染。如此開頭,實為高招。
篇5
可寫出好的開端并非易事,高爾基說過:“最困難的是開始,就是第一句話,如同在音樂上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平常得花好久時間去尋找它。”由此可見,文章開頭之重要以及寫好它的難度。可是如果掌握了它的訣竅和一定的方法,寫出“鳳頭”也并非難事。在這里,為大家介紹幾種容易得高分的開頭方法。
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落筆入題,開宗明義。此法言簡筆快,直截了當,干凈利落,內容實在,不易跑題,被眾多專家推崇。
例如:
1.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點評:開篇點題,為下文寫寄寓深摯父愛的“背影”設伏。
2.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茅盾《白楊禮贊》)
點評:開篇第一句明確了贊頌的對象是白楊樹,定準了全文的情感基調是贊頌。
考場作文,受時間和篇幅的限制,切忌故弄玄虛,讓讀者進入迷魂陣。開門見山的好處,是不兜圈子,不枝不蔓,入題快捷,干脆利落,避免了不知所云、離題萬里的弊端。
二、摘引妙用,吸引讀者
在文章的開頭,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歌詞、諺語、俗語、詩詞歌賦中的佳句或經典故事等,當然,也可以巧妙化用詩詞歌謠。
例如:
1.“晚風吹拂澎湖灣,海浪逐沙灘……沒有月色的沙灘上,只有腳印兩對半……”每當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我的外婆。(中考佳作《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對于馬致遠老先生的話,現代人似乎賦予了它們新的含義。(中考佳作《人類,止步吧!》)
3.“侯集的大蔥,石橋的姜,賈宋的山藥粗又長。(中考佳作《難忘家鄉的山藥》)
4.上午第三節課,我們迎來了語文老師,他“撫尺一下”,將沉醉在課間快樂氣氛中的一灘“毆鷺”驚嚇住了,接著“滿座寂然,無敢嘩者”,只得恭敬從命了。(中考佳作《難忘那堂課》)
5.足球啊,“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中考佳作《傾心一愛》)
6.“一位理發師正在給刮臉時,由于咳嗽了一聲,理發師不小心將他的臉刮破了,這時候理發師緊張不已,以為總理會大發雷霆。想不到,總理卻很抱歉地說:“這不關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和你打個招呼,你就不會刮破我的臉了。”這樣一句暖人的安慰,讓我們看到了總理的高貴品質――寬容。(中考佳作《寬容》)
用此法開頭,委婉含蓄,耐人尋味。既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思考,使文章更具生動性,也能展示小作者豐富的語言積累。
三、景物描寫,渲染氣氛
作文開篇,可用簡潔、生動、形象的景物描寫來烘托氣氛,為人物的出場或故事的上演營造氣氛,做好鋪墊。
例如:
1.冬日的街頭異常冷清。天灰蒙蒙的,凜冽的寒風中夾著雪花,為冬日又增添了幾分寒韻。(中考佳作《永遠的歌聲》)
2.一陣雨過后,空氣也像被雨水沖洗了一般,格外清新。如茵的草地上,點點水珠掛在草葉上,像一個個晶瑩的水晶燈籠,太陽光照在上面,映出了青的藍、赤的紅、紫的綠。(中考佳作《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
3.驟雨將歇,陽光勉強從云縫中露出,零落的雨點在空中灑落,落在積水上,漾起點點微痕,遠處幾只寒鴉從水面掠過。(中考佳作《又是一個新起點》)
4.西沉的紅日,把縷縷落寞的橘紅涂滿天際。夕陽下滄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滿迷離的格調,顯得分外幽靜。天地萬物似乎都酣醉在這片凝固著卻又極短暫的美麗之中,止住了一切聲響。(中考佳作《琴聲感動我的心》)
此法的好處就是一開始就把閱卷人帶入特定的環境,使他受到感染;同時又頗能顯示小作者的文學功底,給閱卷人一個好的印象。
篇6
作文歷來是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近年來的高考作文無論是話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都最大限度的給學生以展示才情,錘煉思想,評判社會、他人、自己的自由平后,這一點已得到廣大考生和語文教育界的認可與肯定。了解高考作文的特點,掌握其寫作技法,高效備考應是一個實際而又重要的問題,下面就本人多年執教高三語文,指導學生備戰高考作文的一些嘗試做一些簡單介紹。
一、范文引路,找準效仿的目標
作文教學,尤其是高三的作文教學,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困難。如何有效的進行作文教學確是很重要的問題。在近年的高三教學中,每年高考一結束,我就及時的了解并收集當年全國卷和各地自主命題卷的滿分作文及優秀作文進行分析整理,分類、篩選。然后適時的通過宣讀,推薦,出版報等形式與學生共同欣賞,評析,借鑒,以采它山之石以形成攻玉之能,這樣做使學生學有榜樣,效有范例,增強了備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技法指導,掌握寫作的要領
在欣賞評析一定數量滿分作文和優秀作文的同時,我還根據結合這些范文對學生進行技法指導,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指導:
(一)審題與擬題指導:要提醒考生看清題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審題時,要特別注意有無明確要求聯系自身和社會實際,題目是否要自擬,文體有無限制。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閱卷教師與你的習作接觸的第一個因子,會對你文章產生重要的第一印象,特別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閱讀所給材料,自擬題目寫作,閱卷教師很看重考生所擬的標題。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可見題目的重要性。
考場作文的擬題原則為:確切、精練、生動、新穎、有意蘊。教給學生常用的擬題方法,可以運用修辭擬題,可以引用俗語擬題,可以化用古語擬題,可以借用成語擬題,可以套用流行語擬題,也可以巧用其他學科公式或符號擬題等等。
(二)提醒學生文體不限不代表沒有文體,用什么文體寫作,就要符合該文體的要求,要寫什么象什么。記敘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敘述,議論文反之。少寫深奧的科幻小說,寫童話、寓言不要過于含蓄,“允許”編寫故事,不等于提倡“編寫故事”,濫編、胡編,絕對不會得高分。嚴禁照搬照抄別人的范文。
(三)關于寫作內容:不要單純發牢騷,不要寫中學早戀等敏感話題。記敘文最好要有細節描寫,推己及人,以情動人。議論文切忌大話、套話、廢話,要避免空發議論,無情而“抒情”,無病,濫提口號,亂發號召,空表決心等等。告訴學生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東西,絕對不要寫;稍加思索想到的也盡量不要寫。花上幾分鐘,想別人想不到的內容去寫。
(四)開頭和結尾:應試作文的開頭結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時在課內外所學的各種開頭結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應試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開頭和結尾,必須做到開頭起筆入題,結尾點明主旨。為了給評卷老師一個好的印象,開頭結尾千萬不要涂抹。
(五)應試作文宜說大白話。所謂大白話,就是樸實大方,干凈利索。嚴禁文白夾雜;嚴禁使用別人看不懂的方言;嚴禁使用別人看不懂的詞匯。
三、拓展閱讀,積累寫作的素材
學生的作文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對社會生活的觸及力,這又源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生直接接觸感悟社會生活的面較狹窄,另一方面是讀書少的可憐,積累的素材有限。因此,寫作時除了瞎編亂造外別無他法。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高三時指導學生有意識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內外閱讀和素材的收集。進入高三我所帶的班級就訂閱了《雜文報》《讀者》《語文報》《少年文摘報》等報刊,供學生閱讀,另外又積極籌措經費購買了《時文選粹》《名家散文作品集》等三十多種書籍充實班級圖書角,既在讀物的數量上予以保障,又每周用一課時專門用于學生的閱讀。此外,進入高三的學生隨筆每周教者確定一至兩個話題要求學生從名人名言,典型事例,擬寫題目三方面注意訓練,充實學生的素材庫。
考前作文備考除了要求學生磨合、錘煉積累語言材料,還要有意識的盤活學生的手頭的寫作素材。盤活素材要立足挖掘課本這一重要的素材“寶庫”。現行的語文必修課本、選修課本及其讀本素材我分“抒情篇”“哲理篇”“事例篇”做了深度挖掘,合理編排。同時引導學生積累課內外名言精句,關心時政,關注社會熱點,熟悉并熟記那些最能叩擊時代脈搏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以解決考生作文無“米”之炊之問題。
四、熟悉標準,明確備考的要訣
篇7
作為一名有多年教齡的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總結了如下方法:
一、教材美文就是極好的文采源泉
比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的清新優美,纏綿飄逸;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浪漫唯美;鄭愁予的《錯誤》中“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的寂寞傾城之美;舒婷的《致橡樹》中明麗雋美的意象,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撥動著人們的心弦。余光中《鄉愁》更是意蘊深刻寫出了海外游子的思歸之情,洋溢著詩人魂牽夢繞的“中國情結”。這些優美的詩歌學生一定要牢記,作文需要時引用化用均可增添文采。
二、整理優美勵志歌詞
例如《感恩的心》《飛的更高》《陽光總在風雨后》《從頭再來》中的“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真心英雄》的歌詞:“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用我們的歌,換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動,和心愛的朋友熱情相,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在你我的心里流動。”這些優美勵志的歌詞,寫作文時有的可以做題目,既有文采也有意義。
三、借鑒滿分作文的優美段落
整句優點是具有音韻的和諧美,節奏形式上的整齊美,同時也使內容更豐富,意蘊更深刻。運用這種形式應注意不要刻意追求形式,而重在內容的深刻含蓄。例如:
①你會因喜愛北國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林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墻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嗎?你會因鐘情流行音樂而厭煩“沉悶乏味”的古典音樂嗎?本段使用排比修辭給讀者造成強烈的視覺印象,不僅如此,還綜合運用了設問與對比,因而更加深了文段的意蘊。
②怎么能不喜歡出發呢?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見了大海的浩瀚沒見過大漠的廣袤,依舊遺憾;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秘,還是遺憾。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以設問開頭總領全文,接著以排比、頂真修辭回答“喜歡出發”的原因,語勢通暢,層層推進,從而為結句“我有不老的心情”做了有力的鋪墊)
平時多積累,在考場作文時,若能集中筆墨,運用整句形式寫一個開頭或結尾,定能點亮全篇的“文采”,那么,摘取發展等級的最高分也并非難事了。
四、學會鑲嵌名句
恰當地引用名言警句,能豐富文章的語言,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璣,而如果能引用一些W著智慧光彩、蘊涵著豐富思想內涵的名言警句則往往會使文章大大增色。例如:我喜歡婉約中透出英氣的李清照,雖然“人比黃花瘦”,也高歌“不肯過江東”的項羽;我喜歡有超世之才又臨驚泰然的蘇軾,雖渴望“雄姿英發”的偉業,但更滲透了“淡妝濃抹”的自然和諧;我喜歡嫉惡如仇而又心懷柔腸的魯迅,雖“橫眉冷對千夫指”,但也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深情。又如:選擇博愛,就是選擇對情感的珍視。人生一路,處處關情。親情、友情、愛情,無不讓生命充滿感動與絢麗。“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親情的關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友情的牽掛;“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戀情的思念。每一個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讓人們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屬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視情感,讓生命多些感動與回味。
五、搞好文采句積累
老師幫學生找一些,類似這樣的段落:
①秋葉飄零了一季枯萎的蒼老,年華繾倦了一紙疏離的盛宴。五彩斑斕的茉莉花一起,飛到彩霞的最高處!繁華落盡,孑然一身。滾滾紅塵,愁天涯羈旅,入靈魂三分,卻凄美冷艷一生。
②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鮮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③一直執著于生命的簡約格調,只愿用一顆淡然的心看云卷云舒,看季節更迭。許多不合時節的事物,必然會被光陰遺落,就像曾經繁茂的秋葉,待生命枯竭,終將脫離葉脈的相系相牽。
老師要刻意讓學生積累一些文學色彩更濃的詞匯,用在作文里,讓文章熠熠生輝!
篇8
關鍵詞: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示范;模仿;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13-01
從教高中語文七年里,一直對于“作文教學”存在著極大的困惑,看過很多關于作文教學的方法介紹,但都覺得不夠實用,針對性、操作性也不強,落實不到實處。所以,高中階段的作文訓練往往是成效甚微。我認為是我們高中的“作文教學”本身存在著極大的問題。
一、作文訓練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存在兩個盲點:
1、教師的盲目。教師單純地在寫作技巧、方法上進行概念傳授。他們沒有顧及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而一味地追求“蠻練”,奉“功到自然成”為玉律,
2、學生的盲目。學生沒有生活積淀,缺乏生動的想象力; 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更不會通過仔細觀察,深刻思考。
二、在日常地教學中,我不斷地探索,想要找到一種快速提高他們議論文寫作水平的方法。幾年來,我通過實踐訓練,總結了這樣的方法:示范、模仿、創新三步法。下面我以學寫“開頭”為例吧。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簡潔,最好三兩句成段;快――迅捷,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靚――精彩,這也是傳統文論中所說的“鳳頭”。
2006年的全國卷高考作文題為例:
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又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第一步:示范――我和學生一起寫作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育講究“言傳身教”,而有的時侯我覺得“身教”更重于“言傳”。一個寫不出好作文的老師也一定教不出好作文的學生。
每一次我都會跟學生一起寫作文。一個作文題,我當場寫完給他們做示范,然后通過我的作文,讓他們明確我的寫作過程,我如何立意、構思、選材、組織、成文。還要明確我的作文好在哪里,修辭、名言、手法……這樣他們有了鮮活的榜樣,也就“有章可循,有路可走”了。
我的范文:我震撼,一只小小的螞蟻卻可以背的動比自己身體重百倍的東西;我驚訝,溫順的兔子憑借“三窟”成功的躲過了獵人的槍殺;我感嘆,一葉孤舟隨意穿梭在茫茫大海上,追風逐浪。我感動,那只看似可笑的烏鴉,你的勇氣與執著,誰又能想到,或許若干年后,你會像雄鷹一下抓起山羊。勇敢地張開夢想的雙翼吧,總有一天你會飛的比別人更高。
第二步:模仿――學會用別人的花兒裝點自己的美麗
曾說過:凡富于創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決不能創造……沒有一種創造不是先從模仿下手的。而古人也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不等于照抄照搬,模仿是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模仿范文的形式寫自己的作文。不會模仿,也就不會寫出好文章,這是很關鍵的一步。
模仿還在于善于積累,即學會用別人的花兒裝點自己的美麗。積少成多,集腋成裘。
學生的作品: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種尊嚴,讓山風拂面,讓山花爛漫;如果我是水,就要流出一種氣勢,讓魚兒歡暢,讓船兒遠航;如果我是烏鴉,就要成為烏鴉一族的典范,我要讓那顆不屈的心擎起千斤的理想。他模仿了我的排比句式的特點,寫的很不錯,我把它也當范文展示給了同學們。
第三步:創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亞里士多德說:“如果學習只在于模仿,那么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我們的作文也一樣,如果依賴模仿,盲目模仿,終究寫不出真正屬于自己佳作。所以,我們最終目的是“創新”,學會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學生的創新開頭,他們已經不僅會用排比了,更創新了很多更好的方法,請看:
烏鴉一定知道它是烏鴉不是鷹,不過,它更知道自己的“心”,那是一顆跳動著,不甘于命運,渴望改變的心。人世間紛紛擾擾,身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心,堅守本心,便可生而無怨,死而無憾。(富于哲理)
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樣說過:“人生最富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渡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差恥。”確實,人生多么短暫啊,是匆匆忙忙、碌碌無為,還是要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一串清晰而恒久的痕跡,歷經歲月而不蝕?我相信大家一定會選擇后者。(活用名言)
在訓練過程中,我從“開頭”做起,然后“論據”的一才多用,正反對比的使用,小分論點的加入,結尾的呼應、結構的安排……這一系列的內容我都是采取這“示范、模仿、創新”三步曲訓練他們的,相信在“春風化雨”的指導下,一定會收到“水到渠成”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于 漪.教你學作文》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篇9
一、引導學生“說”真話
小學生作文最大的問題就是難說真話,究其原因是他們的觀察能力有限,生活積累太少,即使非常好的材料在眼前他們也常都置若罔聞,到了作文題目一出,就只能抓耳撓腮、不知所措了。葉圣陶先生說過:“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中產生出來。”為了讓學生有真話想說,我往往在出題后引導學生圍繞文題“說文”。比如《寒假趣事》,不少學生看了題目,覺得短短20天寒假,也就是吃吃玩玩,哪有什么趣事可言。于是,有學生就編出了“大年三十為孤寡老人送寒衣”、“正月初一走訪低保戶”這樣的好事,根本無趣可言。整個寒假真的過得那么平淡無奇、毫無樂趣嗎?我在黑板上出了這樣幾道題讓學生先小組后全班討論:1.寒假中你做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事?2.所有事情中,你認為哪些事你感到好笑逗人?3.比較這些趣事,選出你覺得特別有趣的。4.說出這些特別趣事的開頭、經過和結尾。四道題目漸進有序,篩選了學生的寒假生活,相信只要是說了真話的學生,肯定會有事可寫。
小學生作文另外一個問題是無話可說。課堂上偶爾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作文題一出,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不——會——寫。有次,我出了《愛我的媽媽》這道題時就是這樣。其實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不會寫,但也確實有少數學生不知道寫什么。我開始引導學生“說”。我問大家:昨天跟今天,媽媽跟你說話了嗎?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起來,有學生說,媽媽要我多穿點衣服;有說,媽媽叫我多吃點,別在學校挨餓;有說,媽媽吩咐我上課不要開小差;有說,媽媽叫我字要寫好點等等。我又問:媽媽這兩天為你做了些什么?學生都紛紛說,做飯啊,洗衣啊,釘扣子啊,去買了鉛筆啊等等。這么一說,大家都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了,有的學生甚至為剛才說了“不會寫”而不好意思地笑了。
呂叔湘先生說:“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老師給學生的最寶貴的禮物。” 小學生覺得作文有困難時,教師需要冷靜以對,切記不可發火。引導學生“說”,發散他們的思維、啟迪生活的靈感、說出內心的真話,這就為“綠色作文”打下了基礎。
二、引導學生“悟”真情
如果說上一個小標題重點在“說”,那么,這個小標題的重點就在引導學生去“悟”了。小學生并不缺少生活,他們缺少的是對生活的感悟。如果他們能感悟到生活有那么多流淌的關愛,那么多溫暖的包圍,作文就自然有話可說,有文可寫了,所以,引導學生感悟真情,享受真愛,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也是“綠色作文”的關鍵節點。有次作文題為:嘮叨的媽媽。大部分學生在習作中寫出了一個嘮叨的討人嫌的媽媽。不用說,大家并沒有從嘮叨中“讀出”媽媽真摯的愛來。我在作文評講《嘮叨里的真情》時引導他們:1.媽媽平時都對你嘮叨了哪些話?請把你最熟悉又最“討厭”的話寫出至少五條來。2.媽媽的嘮叨話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一般是吃、穿、行、學習)?3.你看到過媽媽對其他孩子這么嘮叨過嗎?為什么偏偏對你翻來覆去說個沒完沒了呢?這樣的探討過后,大家就會從嘮叨中悟出媽媽的愛來。當有學生說沒什么可寫,我就會變著法子引導。你今天早上是自己來的嗎?有學生說,不是,媽媽送我來的,有說是爺爺送來的,有說是奶奶送來的。我又問:為什么要送你們呢?你們自己有腳不會走路?送你們上學了以后他們還得回去干活。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大家都能領悟到,哦,原來大人送我們上學是怕路上車多,不安全,體現了大人們對我們的關心。
引導學生“悟”真情,不僅在作文課上,在閱讀課上也可以,只要是涉及真情這一主題的,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地穿插一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溫馨、處處有愛。
三、引導學生“寫”真事
我認為,引導學生“說”真話、“悟”真情都是學生作文前應做的功課,是鋪墊。只有“悟”到了真情的學生,才會有習作的“活水”,才有可能在習作中表現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見新課標第二學段要求),寫出“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見新課標第三學段要求)的佳作來。引導學生寫真事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有條理地去表現這些真真切切的生活素材,即梳理材料。梳理材料我常常采用“兩步走”:第一步,說。這里的“說”主要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怎么開頭,怎樣的過程,最后的結果如何,都要梳理得整整齊齊,做到心中有數。第二步,寫提綱。為了避免習作時丟三落四,我建議學生將梳理清晰的素材寫成提綱,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中間插件什么事情,都在提綱上寫個明明白白,這樣寫起來就能一氣呵成,不會產生那種寫了一半擱筆再思考的情況。實踐證明,教師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寫起來就會思路順暢。現在有句流行的話,“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確實很有哲理。
篇10
高考作文《考試大綱》對于有文采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么,怎樣才能做到盡吐珠璣、妙筆生花呢?筆者認為只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才能夠點亮作文的文采之燈。
一、巧用修辭意趣盎然
充分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在作文中最常用也最易用的修辭就是比喻、比擬和排比,修辭方法使用得恰當,能使語言更準確、連貫、生動地達意傳情,使讀者明白、理解,從而引起共鳴,受到感動。
例如,用冬日的雪花擦拭心靈,使月光在你的眉目見清涼出塵;用冬日的雪花擦拭心靈,使花朵在你黯淡的心靈里滴出沁涼的汁液;用冬日的雪花擦拭心靈,使微風在你的容顏上撫摸出微笑時最美好的弧度。將心靈幻化成光潔沒有腳印的凌晨四點的雪面,你會發現,世界是這樣的美。(開頭)
將心靈幻化成光潔沒有腳印的凌晨四點的雪面,擁有這樣心靈的人,是人群中走出來的出水芙蓉。(結尾)
這是學生題為《凌晨四點的雪面》的佳作的開頭和結尾,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的修辭。可見,修辭是作文的魔水,如果你能夠巧妙地運用這些修辭,就等于將“魔水”灑在了作文上,那就等于點石成金!
二、錘煉句式搖曳多姿
高考作文“有文采”這一考點明確要求要靈活運用句式。如,短句的作用是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奏感強,長句的作用是表意嚴密、內容豐富、精確細致,整句的作用是節奏鮮明、音調和諧、氣勢貫通,散句的作用是富于變化、錯落有致、形式靈活。只要努力做到長句和短句結合,整句和散句兼行,就一定會使文章靈動而有意蘊,讀起來朗朗上口,并且能夠美化語言,增強亮點,使文章文采飛揚,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援文引詩自華文氣
做到了以上幾點,看似我們的作文已經很美了,可是細細想來似乎又缺點什么。讓我們比較一下王熙鳳和林黛玉的外貌描寫。
王熙鳳――頭戴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身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
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I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不言而喻,書香之人,無需金銀首飾的點綴和香水脂粉的化妝,但其氣質、內涵和修養之高雅是無與倫比的。
例如,唐人眼中的花,嫵媚而艷。“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里的落英繽紛,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那里的花燭照紅妝,紅瘦綠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飄零流水,“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那里的花,游絲無力,楚楚動人,也很美。
這段題為《今年花勝去年紅》的高考佳作,擷取了白居易的《憶江南》歐陽修的《喋戀花》及《紅樓夢》中黛玉的詩句,緊扣話題,展現了三幅不同的畫面,有的繁盛美麗,有的滿目凄涼,昔日之花與今日之花相對照,歷史之景與現今之景相襯托,為表現主題作了很好的鋪墊,而且風流華美,讀來滿紙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感動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