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樹的詞語范文

時間:2023-04-08 16:06: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樹的詞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描寫樹的詞語

篇1

1、蔚然成林,草木茂盛的樣子,形容樹木或事物發展很良好的樣子,成了一道風景。

2、枝繁葉茂,形容樹木枝葉繁密茂盛。

3、高大挺拔,形容樹木直立而高聳,亦形容高超出眾。

4、萬木吐翠,指春天樹木都長滿了綠葉。

5、樹葉婆娑,樹葉被風吹得搖動起舞的樣子。

6、生機勃勃,形容樹木生命力旺盛的樣子。

篇2

關鍵詞: CIFS;JCIFS;SMB;文件共享協議

0 前言

中國石油“十二五”信息化技術總體規劃項目建設中,要求對于重要的油商密數據信息進行分級分類保護,經過分類定級的數據就如同打上了一個標簽,可以通過分類分級信息來判斷數據的重要程度,以便為其他系統提供參考依據,從而防止高密級的油商密信息外泄。中國石油業務和應用系統眾多,各系統中存在大量的油商密數據,所以需要進行分類定級的數據量非常巨大,如果單單依靠人工操作為每條信息進行分類定級,那么將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為此,在軟件系統的開發過程中考慮設計掃描功能模塊,通過程序實現自動獲取遠程文檔服務器上文件屬性信息,以提高數據分類分級的效率。文件屬性信息包括文件的名稱、大小、存儲位置等,但不包含文件的具體內容。

1 技術分析

從當今現有的主流技術角度考慮,要實現訪問遠程服務器上的共享文件,可以使用NFS(Network File System)協議或者CIFS(Common Internet FileSystem)協議。

CIFS稱為通用Internet文件系統[1],基本網絡協議采用TCP/IP和IPX/SPX,所以CIFS對于網絡傳輸的可靠性要求比較高,同時也決定了交互模式,類似于三次握手協議:

1)協議選擇:雙方選擇合適的協議進行交互;

2)身份驗證:按選定的協議登錄Server,由Server對Client進行身份驗證;

3)資源獲取:認證通過后,Server和Client進行交互,進行文件讀寫等操作。

NFS稱為網絡文件系統,由一個服務器程序和一個客戶端程序組成。服務器程序向其他計算機提供對文件系統的訪問,然后由客戶端程序把它們從NFS服務器“輸送”過來,這樣即可使掃描功能模塊可以遠程的訪問保存在存儲設備上的數據。

兩種協議的共同特點是允許系統在網絡上與他人共享目錄或者文件,其他的用戶或者程序可以像訪問本地磁盤上的文件一樣訪問遠端系統上的目錄或者文件。

結合查找到的相關文獻資料,兩種協議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2,3,4]:

1)CIFS面向網絡連接的共享協議,對網絡傳輸的可靠性要求高,常使用TCP/IP;NFS是獨立于傳輸的,可使用TCP或UDP;

2)NFS多用于Unix系統,而CIFS多用于Windows系統中;

3)NFS屬無狀態協議,而CIFS屬有狀態協議;NFS受故障影響小,可以自恢復交互過程,CIFS不行;從傳輸效率上看,CIFS優于NFS,沒用太多冗余信息傳送;

4)兩協議都需要文件格式轉換,NFS保留了Unix的文件格式特征,如所有人、組等;CIFS則完全按照Windows的文件格式特征。

從項目實際的情況考慮,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都以Windows

操作系統為主,從開發人員的角度考慮,CIFS協議容易實現,并且已經有Java的實現版本,可以直接使用,所以使用CIFS協議更為合適。

2 CIFS協議詳述

2.1 CIFS基本原理

CIFS是SMB協議版本,并由Microsoft使用。SMB協議現在是局域網上用于服務器文件訪問和打印的協議[5]。它使用客戶端/服務器(C/S)模式,當客戶端程序請求遠在服務器上的服務器程序為它提供服務,服務器獲得請求并返回響應。

客戶端與服務器端數據包的交換過程可以分為兩步[6]:

1)第一步數據交換過程描述了客戶端與服務器通信的初始化過程:

首先是兩者之間建立一個NetBIOS會話,然后自動匹配兩者都支持的“方言”進行通信,接著進行客戶端的登錄過程,最后是客戶端連接想要訪問的共享資源。

2)第二步數據交換過程描述了一個客戶端打開一個文件并讀取數據的過程:

由于兩種數據交換均需要可靠的連接,所以上述交換過程涉及到的CIFS數據包通過NetBIOS的會話服務由客戶端從TCP協議控制的139端口發送給服務器,或者是服務器使用TCP協議把數據包發送給客戶端選擇的臨時端口。

2.2 JCIFS簡介

JCIFS是CIFS的Java實現,是Samba組織本著Linux的精神,負責維護開發的一個開源項目。這個項目專注于使用Java語言對CIFS協議的設計和實現。使用JCIFS可以方便地進行開發工作,只需要在工程中添加JCIFS的類庫,就可以在程序中方便地調用類庫中的方法并遵循CIFS/SMB網絡傳輸協議的網絡資源。

3 掃描功能的實現

3.1 網絡環境搭建

鑒于項目的保密性,這里只是模擬客戶端訪問遠程文件服務器的情形,從而驗證程序的可行性,在此使用兩臺筆記本電腦模擬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并通過交換機將兩臺計算機互聯,網絡部署情況如圖1所示。

3.2 掃描功能實現

客戶端需要安裝JDK并配置系統環境變量,所有程序代碼的調試和運行都在MyEclipse集成開發環境中進行。服務器端建立共享文件夾ShareDocument,包括.doc以及.txt類型的測試文件。此外,客戶端應具有服務器端的登錄賬號和登錄密碼。

篇3

1、初讀自學,感知課文的整體

新課開始,我要求學生首先帶著以下問題邊讀邊思考:

(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新詞,運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其表達的意思。

(2)課文圍繞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有哪些不同?分別畫出相應的段落。

(3)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按照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都看到了什么、感情上發生了什么變化的線索來概括)。

(4)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這樣,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了解到課文是圍繞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美麗的榕樹”及“百鳥歡舞”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大好河山贊美之情,又通過朗讀訓練了學生的語感。

2、細讀理解。感知課文的語脈

課文的第二段描寫了大榕樹的大、美、生機勃勃的特點。采用了靜態描寫,描寫得有聲有色。教學時,我設計以下幾個問題,請同學們朗讀時分析、理解:

(1)作者是怎樣觀察大榕樹的?

(2)從哪看出大榕樹大、美、充滿生機的特點?畫出有關的詞語。

(3)面對如此美麗、寧靜的大榕樹,作者會有什么感嘆呢?

學生通過朗讀,抓住靜態描寫的詞語“樹木不可計數、翠綠、茂盛”靜態詞語,進行創造想象,入情入境。學生在腦海中繪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榕樹美景圖,對大榕樹熱愛之情油然而升,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與作者相同的心聲:“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真切地領略到大榕樹“大、美、充滿活力”的獨特風姿,大得枝干不可計數,仿佛許多株;美得讓人留連忘返。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是新的生命在顫動,顯得如此生機盎然,有活力。這樣入情入境地讀,可以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自覺地接受語感訓練。

3、品詞析句,體會文章的感情

課文第三段,寫了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情景。作者在這一處運用了靜態、動態結合的方法來描寫的。請同學們朗讀時帶著以下問題理解:

(1)第二次到“鳥的天堂”時起初周圍環境怎樣?

(2)后來有什么變化?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鳥的特點的?

(4)為什么作者采用靜、動結合的方法寫?有什么好處?

使學生體會到作者通過靜、動結合的方法,勾勒出一幅色彩明快,格調和諧的“群鳥歡舞圖”,一幅絕艷的畫面呈現在眼前。請同學們帶著歡快、贊美的感情朗讀這一段。文章最后一段寫了作者離開“鳥的天堂”的心情。提出以下問題,請學生思考:

(1)面對如此美麗的“鳥的天堂”,作者感受如何?

(2)“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為什么第一個加引號,第二個不加?

(3)從中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大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作者對鳥的天堂的愛越來越深,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

篇4

bō lànɡ shēn tǐ yǐ jīnɡ xiū xī

( ) ( )( ) ( )

chéng shì mín zú hù xiānɡ huān qìnɡ ( ) ( ) ( ) ( ) biǎo shì qí zhì

( ) ( )

二、 我會組詞(10分)

其( )  壯( ) 彎( ) 訪( )

奇( ) 狀( ) 灣( ) 紡( ) 剛( )鋼( )

三、我會補充詞語(6分)

( )苗( )長 風( )( )美 七( )八( )

綠( )成( ) 徒( )無( ) 三( )二( )

四、我會歸類并抄寫(6分)

有名 復雜 歡樂 安全 辦法 輕重 方法 危險 快樂 簡單

反義詞:( )—( ) ()-() ()-()

近義詞:( )—( ) ()-() ()-()

五、我能加標點符號,寫在( )里。(3分)

1,誰使秋天這樣美麗( )

2,爺爺買的棗兒真甜啊( )

3,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 )

六、我會連詞成句,并加上標點。(6分)

飄著 藍天上 幾朵 高高的 白云

兇殘的 怎么會 狼 跟小羊 呢 講道理

七、我會填空(14)

1,梨樹掛起金黃的­_____________,蘋果露出紅紅的_____________。

稻海翻起金色的_____________,高粱舉起燃燒的_____________。

2,遠上寒山石徑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車坐愛楓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這首詩的題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有56個民族,我是______族人。我還知道幾個少數民族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雨綿綿﹑一葉知秋”是描寫秋天的詞語,我還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描寫秋天的詞語。

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20分)

晚飯后,我和姐姐正在門口乘涼。忽然飛來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樹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兩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對紅翅膀不住地扇著。

我真喜歡它,就拿著玩起來。姐姐看見了,大聲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蟲!”我聽了姐姐的話,想到益蟲的好處,就把它放了。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音節,對的畫上“_______”。(4分) 蜻(qin qing)蜓 扇著(shan shanɡ) 乘涼(niang liang) 捉住(zhuo zuo)2、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4分) 漂亮---- 喜歡----

3、作者在描寫大蜻蜓的外形時,具體地寫了蜻蜓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特點。用———— 畫出描寫蜻蜓外形的句子(4分)4、抄寫短文中的比喻句(打比方的句子)。(4分)

在這個句子中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5、我非常喜歡大蜻蜓,為什么又把它放了?(4分)

篇5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細節描寫頂上千言萬語,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動,人物形象更加鮮活,場景更加真實也更具有表現力。那么,什么是細節描寫,就是把細小事物如一個動作、一個種表情、一個特征用特寫的鏡頭放大,通過準確、生動、細致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見其景”。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場面等的描寫之中。

一、細致的觀察感悟是獲取學生寫作素材的先決條件

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觀察事物可以獲得更加真實的生活實感,這是作文的先決條件。在作文教學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聯結。

引導學生直接觀察和調查,讓學生明確觀察或調查的意義,從思想上啟發學生,使學生把所接觸的事物同他們的思想感情緊緊結合在一起。在觀察過程中,還要給學生一些切實可行的且可用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注意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各個階段不同季節的特征。有一次我把鄉土民俗與寫作結合起來進行寫作訓練,結果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生動的習作。有一學生是這樣描寫結婚場景中的“鬧茶”的:貢川婚茶中最熱鬧的當屬“鬧茶”。通過鬧茶以求“人發大財,茶發新芽”。由新人雙雙抬一茶盤向客人獻茶,按民俗,茶令要由喝茶人說一句,新娘和新郎學一句,茶令不雅而葷,但解釋出妙趣橫生,于是新娘羞得滿臉通紅,眾人哄笑。因為寫的內容都是學生熟悉的,所以學生能從形色味等方面細致觀察,能用準確的語句生動表達。

其次要與教材緊密聯結。為了使閱讀成為寫作的基礎,有必要對全部的閱讀材料做研究,統計出哪些教材,在哪些方面有益于學生的作文,然后確定采用什么方法,在什么程度上發揮閱讀教材的作用。例如我對九年級上的語文教材進行分析,《故鄉》《智取生辰綱》《孤獨之旅》等都可以引導學生抓住環境描寫的一些細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特別是《孤獨之旅》中暴風雨的描寫,緊緊抓住烏云的顏色變化,風的變化,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我的叔叔于勒》可以體會對人物細節描寫,如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體現人物的性格。

二、引導學生注重語言的積累和感悟

精心錘煉詞語是表現作品內容的基本材料,應該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細節描寫的詞匯、句子,這是學生的寫作材料。

1.對詞匯進行分類。在平時教學中,常常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操練,能把典型的細節描繪得形象些。對人物的描寫,可以設置一些這樣的問題:可以用什么詞語描寫人物性格特點?不同性格的人用什么樣的詞語恰當?寫幾個描寫人物動作特點的詞語;寫幾個描寫人物語言特點的詞語;寫幾個描寫人物神態特點的詞語;寫幾個描寫人物語言特點的詞語,這樣的問題設置有利于學生對平時所積累的詞語進行恰當分類。對環境的描寫,可以設置一些這樣的問題:寫夜晚的黑可以用哪些詞?寫月亮的形狀可以用哪些詞語?寫月亮的光可以用哪些詞?寫花草的形狀、顏色可以用哪些詞?等等。

2.積累一些好句。每個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將自己平時看到的優美的句子摘抄下來,并作簡單點評,還可以對優美的對句子進行仿造,每周要檢查一次。通過反復訓練,積累的好語句就會逐漸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3.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練筆。如設計這樣一道題:“我忘記和媽媽說今晚會晚些回家了,我飛快地向家奔去。不禁加快了腳步。”在練筆時部分,學生都能生動地描寫出來當時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我透過樹枝與樹枝間的縫隙向家里的窗口望去,啊,一個人影!那是媽媽!媽媽伸長了脖子,向我回家的路上眺望著,隨即又向我平時不常走的小巷子張望了幾眼。”我不禁心頭一熱,這寫得多好啊。

三、學會巧妙運用修辭是增強作品內容生動性的有效方法

修辭運用得好,表達內容會更加準確,也更加生動形象,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同的修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對比起突出強調的作用,比喻起生動形象的作用,排比可以增強語言氣勢,等等。因此,要讓學生準確運用修辭。例如寫人的眼睛常可以用哪些修辭?有學生這樣寫“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如炮膛一樣錚錚發亮”。寫人的高大可以用哪些修辭?有學生這樣寫“一副高大的身材。如炮座一般結實,健壯”。寫環境的亂可以用哪些修辭?等等。經常操練,學生就可以靈活巧妙地運用修辭進行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作文內容更加生動。

四、學會準確的捕捉細節,就能寫出震撼人心的細節

葉圣陶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細節呢?(1)可以同中找異。如與眾不同的肖像、語言、動作、服裝、表情、打扮、音調、姿態、風度與身材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法。(2)可以面上找點。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說過: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情以物遷”,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見景生情”、“睹物思人”,因此,在寫作中就要精心選取具有不同色彩的景物,用以襯托不同人物的內心情緒。如魯迅的《故鄉》中開頭的那段環境描寫:“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地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它寫出景物的荒涼,也渲染了“我”的憂郁、悲哀的心緒,使情和景交融起來。(3)可以小中找大。如描寫人物居住的環境,可以間接地刻畫人物的性格。因為人物室內的物品的擺設,往往可以反映出它的主人的階級地位、經濟狀況、文化素養、精神面貌等。要學會從簡單的擺設及樸實話語中捕捉具有深刻意義、富有哲理的言行。

總之在進作文寫作指導時要教會學生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運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寫出的作文才會生動才會感人。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6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文的生字,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秧苗”“從從容容”等詞語的意思。

3.初步感受到桃花心木的不一般的生長歷程以及種樹人的種樹態度。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桃花心木圖片,讓學生看圖,說說你看到樹有什么感受。

接著出示桃花心木的簡介文字:常綠喬木。樹皮淡紅色。羽狀復葉,小葉4~6對。春夏開花,圓錐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質。原產南美洲,中國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澤美麗,能抗蟲蝕,適于制造車船、家具等,為世界名貴木材之一。

師小結:是啊,桃花心木廣泛用于高級家具、鋼琴、小提琴制作等,曾經還用來制作軍艦,是當年英國皇室的御用家具木材,是多米尼亞共和國的國樹。它可是有名的“貴族樹”。

2.介紹作者林清玄。

你了解本文的作者林清玄嗎?――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介紹。

過渡:是的,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蘊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學生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

課題是“桃花心木”,回憶以前學習過的描寫植物的文章,猜想一下作者可能會寫哪些內容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地朗讀課文。

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畫下來。并且在自己不理解的詞、句旁做上記號。

2.釋疑。

作者寫了哪些內容?

小結并板書:樹 種樹人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

秧苗 枯萎 鍛煉 依賴

規律 偶爾 懶人 優雅

勃勃生機 從從容容 莫名其妙

(2)你有什么詞句不理解?

理解詞語,要結合課文的語句來理解,相機讓學生用詞語“從從容容”來說話。

(3)你能用上面的幾個詞說說課文的內容嗎?

4.指名(學生)讀自己感興趣的課文內容,教師引導讀課文重點段落。

(1)課文描寫桃花心木外形的句子是什么?

引導學生讀桃花心木長成參天大樹的句子,感受桃花心木的挺拔、高大、富有生命力。

再引導讀出描寫樹苗和種樹人種樹像插秧的句子,引導質疑:這樣的樹,應該是需要精心呵護和培育的。但種樹人是怎么做的呢?

(相機學習生字:秧。讓學生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個字,并且引導學生從字的內涵上記住并理解:左邊“禾”字旁,表示禾苗,右邊“央”表示這個字的讀音)

(2)指導讀描寫種樹人的句子。

(指名讀、分角色對話讀、賽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讀熟課文)

5.快速瀏覽課文,請你用簡潔的語句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三、走進課文,初步觸摸課文內涵

1.默讀課文,你覺得種樹人的哪些做法讓作者感到奇怪?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討論,讀讀文字,多媒體課件出示種樹人圖片,你覺得這個種樹人怎么樣?他為什么這樣做?

2.作者聽了種樹人的話,是怎么想的呢?

3.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聯系課文說說:為什么種樹的人不再來,而桃花心木不會枯萎了?那以前種樹的人不常來,而樹苗為什么會枯萎呢?

四、學習生字

1.觀察課文中的生字,讓學生讀一讀。

2.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在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重點提示“鍛”“雅”這兩個字的結構,提醒注意在田字格中的書寫。

3.認真抄寫這幾個字。

五、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桃花心木,它樹形優美,高大筆直。我們還走近了一位獨特的種樹人,跟著作者從中知道了一個人生道理。下節課我們將跟著作者,一起走近種樹人,去進一步理解這個道理。

【作業設計】

課后到家周圍看一看都有哪些樹,它們長什么樣子。它們是怎么生長的,并查一查,它們的種植和生長有沒有什么要特別注意的。

【板書】

桃花心木

樹苗 僅及膝蓋

――樹形優美,高大筆直

篇7

理解詞語的意義是詞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漢語言中,一個很突出的語言現象是近義詞與反義詞眾多,在“詞語盤點”教學中,利用找近、反義詞的歸類盤點形式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詞語積累方法。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詞語盤點”教學中,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從詞語意義上對詞語進行分類盤點,從而讓原本單一的詞語系統化。請你從“讀讀寫寫”或“讀讀記記”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近義詞:沉靜()防守()彌散()全神貫注()歪歪斜斜()反義詞:凱旋()凝神()卓越()模模糊糊()接連不斷()這樣的形式能夠有效地引導小學生以“詞語盤點”為學習素材,對其中的詞語進行分類整理,從而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

二、借助多媒體課件,趣化詞語運用的形式

(一)根據詞語,想象畫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詞深入兒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里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成為他們意識中帶有深刻內涵的東西。”這就告訴我們,學習詞語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并能夠在他們的口語表達和習作中得以靈活運用。因此,要引導學生根據詞語進行想象性畫面描寫,這樣,就能夠讓他們在“妙語連珠”中運用詞語。例如,在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詞語盤點”中,可以讓小學生選擇一個最有感覺的一個詞語展開畫面想象,再把想象的畫面描寫出來。其中,一名學生選擇了“姹紫嫣紅”這個詞語進行了想象性畫面描寫:橘樹綻放著星星點點的白花,香氣撲鼻,迎春花探出金燦燦的腦袋,笑臉迷人,各種蝴蝶花爭妍斗奇,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姿態各異,生意盎然,嬌媚的花瓣借著陽光閃耀著美麗的光彩,像一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風翩翩起舞。粉紅色的桃花一朵朵、一枝枝、一簇簇、一團團,簡直就是粉紅色的海洋!如此美景,真是令人陶醉!從這名學生的想象性描寫可以看出,他對于“姹紫嫣紅”這一詞語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并且通過自己的想象對這個詞語賦予了個性化的理解,有效地把這個詞語的內涵進行了內化。

(二)根據詞語,連詞成段

篇8

一、 讀拼音,寫詞語。(12分)

mí lù yì si zhōng shí lù zhū rèn hé pí láo hán jià jiē dài jiū jìng yǐng yǎng yǒng gǎn shì jiè 二、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每字1分,8分以上)

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詞語花園

一、 按要求寫詞語(每個1分,8分以上)。

1.描寫春天的詞語

答案

2.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

答案

二、 比一比,組成詞語。(10分)

{辛( )幸( ) {跟( )根( ) {睛( )精( ) {休( )體( ) {既( )即( )三、 把不是同類的詞劃去。(4分)

1.菠菜 芹菜 白菜 辣椒 蔬菜 韭菜

2.黃鸝 知了 橘子 青蛙 公雞 蜜蜂

句子轉盤

一、 給下面的字組詞,再用這個詞造句。(10分)

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在看電視、讀課外書時記住不少好句子。寫出兩句。(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課文填空。(20分)

1._________,二月春風似剪刀。

2.________,小舟撐出柳陰來。

3.遲日江山麗,________。

4.為人子,方少時。_____,_____。

5.明朝更有明朝事,________。

6.________,忙趁東風放紙鳶。

7.________,怕得魚驚不應人。

8.兩岸輕煙楊柳綠,________。

9.新荷浮水層層碧,________。

10.朝看太陽辨西東,________。

閱讀走廊

一、 我讀了不少課外書,其中有(每寫出一種1分,5分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的句子寫得是什么小動物?把答案寫在括號里。(6分)

(一)

只只都跟數碼的“3”相像。

還有!還有!

還有3333333……唉,無窮無盡。( )

(二)太長了( )

(三)究竟出了什么事呀?已經是夜里九點鐘了,而那邊的屋子還有燈火。( )

mì fēng mǎ yǐ cháng jǐng lù shé yíng 習作天地(7分)

任意選擇下面一種事物,寫一段話。

云 風 雨 樹 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

在介紹自己游覽的地方時,可以按游覽的順序描寫景物,也可以按照由遠到近或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能讓你的文章條理清楚。接著抓住游覽重點,進行詳寫,其余的景物要略寫或不寫。請小朋友們注意,文章開頭別忘了交待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結尾可以寫下自己游覽后的感受,這樣可以讓你的文章更豐滿。最后還可以問問家長或上網查查你喜歡的名勝古跡的由來,向大家作簡單介紹。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兩篇例文:

游原山森林公園

長假里的一個周三,爸爸帶著我和妹妹,去位于博山區的原山森林公園游玩,我和妹妹可高興了。

我們剛到大門口,我和妹妹就興奮地跑了進去。首先來到了兒童樂園,里面不時傳來歡笑和驚呼聲。我拽著妹妹來到一個網梯下,就使勁快速向上爬,然后飛快地跑過木板橋,又小心翼翼地走過獨木橋,還有索道。妹妹在后面追著我,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哈哈,當然有網子接著。這里好玩極了。

接下來,我們沿著一條窄窄的山路往山上爬。路旁是一些郁郁蔥蔥的大樹,樹下有一簇簇的野花,很漂亮。有紅色的,有黃色的,還有紫色的。在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兒上面,還有一些蝴蝶在翩翩起舞,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走著走著,我看到前面有一個像塔一樣的建筑,我問爸爸:“這是什么啊?”爸爸說:“這是古時候打仗時用來報警的,叫‘烽火臺’。”接著,我們登上了齊長城,看到長城上站著一些高大威武的士兵,旁邊還有幾面旗幟迎風招展,像是隨時準備打敗來侵犯的敵人。

隨后,我們還參觀了石海、恐龍谷、十二生肖樹雕和一個寺院。這一天雖然很累,但很開心,因為我們不但觀看了風景,還學到了一些知識。我好喜歡這樣的外出游玩。

山東省高青縣實驗小學二(6)班 孫北辰

指導老師 晨鳴(王俊臣) 焦紅景

點評:二年級學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確很難得。文章層次分明,觀察細致,結構合理,詳略得當,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原山森林公園的喜愛之情。語言生動活潑,修辭手法運用恰到好處。

無 錫 游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媽媽帶我到無錫去游玩。

第一站首先到了梅園,梅園的景色很漂亮,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桂花香,池塘里開滿了睡蓮。梅園里的石頭很多,有又高又大的冷艷石、磬石,還有古梅奇石……我都拍照留念了。

我又來到了華溪石浪,那里的小溪水里和岸邊都是小石子。我在小溪間走來走去,不小心踩塌了一堆小石子,掉進了水里,把一雙腳弄濕了。

第二天,我們又到了惠山古鎮,那里人山人海。我看到那里的建筑古色古香,有很多名人的祠堂。我走在街道上,如同回到了古時候。我在美食街上品嘗了當地的美食,我們吃了好多東西。

這趟無錫之旅真有意思。我玩得真開心!

江蘇省常熟市虞園小學二(2)班 陸路陽

點評:小作者觀察細致,行文流暢,語言表達準確生動,在游記中表達了對無錫的喜愛之情。讀著讀著,讓你仿佛有種重新踏上旅程的感覺。

閱讀了例文和指導,小朋友們是不是也心動了呀?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寫一寫吧!仔細回憶回憶,再用自己手中的妙筆為我們介紹一下給你印象最深的那次游覽活動吧!要層次清楚,語句生動。別忘了可以用上下面“詞匯銀行”中的好詞語喲!

描寫水的詞語:清澈 透明 綠綠的 清清的 渾渾的 水波粼粼 碧波蕩漾 水平如鏡 清澈見底

描寫山的詞語:蜿蜒 巍峨 險峻 青青的 高高的

篇10

【關鍵詞】 小學生作文 詞語運用 修辭選擇 細致描寫 全面修改

小學生寫作文,就好像是在畫一棵樹,有的學生把自己的作文樹畫得枝繁葉茂、葉綠花紅,令人贊嘆,有的則畫得不枝不蔓、葉疏枝枯,看了讓人難以接受。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初寫作文階段,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內容是粗略的,寥寥數語,只做簡單敘述,不做細致描寫,只畫出了樹的主干,沒有樹葉,更沒有花朵。這種狀況在三、四年級尤為明顯。那么,如何讓小學生寫出的作文內容更具體,更生動,畫出的作文樹葉綠花紅呢?下面是我個人的幾點粗淺的認識,愿與大家共同探討、交流。

1 運用一些形容詞、疊詞等修飾、限制性的詞語

如:①小鳥在樹上叫。②傍晚,兩只美麗的小鳥站在高高的柿子樹上迎著晚霞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好像在幸福地談論著什么。第2句運用了形容詞和疊詞,很明顯,比第1句的描寫更具體,更生動,更形象。

2 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小學階段常用的修辭手法

如:①西瓜是圓的,綠色的,上面還有條紋,頭上有一個蒂,整個摸起來很光滑。②西瓜圓溜溜的,像一個大籃球,全身綠油油的,仔細看身上還有深綠色的條紋,條紋彎彎曲曲的,就像一條條小河。它頭上還有一個蒂,就像它扎了一根小辮子,又像它長了一條小尾巴。摸起它來光溜溜的,就像摸在一塊光滑的大石頭上。

第2段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具體地寫出了西瓜的形狀、顏色以及手感。相比之下,第1句的描寫就很籠統、空洞,語言直白。

3 引用一些詩詞、諺語、格言警句等名人名句

如:①沿著石階下山,我們一路瀏覽了煙霞洞、八仙臺的景色。順著山路,我們又去拜謁了徐志摩之墓,望著墓碑,耳邊響起了詩人的《再別康橋》。②沿著石階下山,我們一路瀏覽了煙霞洞、八仙臺的美麗景色。順著蜿蜒的山路,踏著落葉,我們又去拜謁了詩人徐志摩之墓,望著墓碑,耳邊不禁響起了詩人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引用名人名句會使文章顯得很有文采,同時也體現了小作者的知識面很寬,學識很淵博。這些名句會成為小學生作文樹上最靚麗的花朵。

4 對人物要進行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描寫

如:①媽媽捧著《字謎大全》讓我猜字謎,我點了點頭。她說,再來一去。我說是冉。她說,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我說是默。她又說,不是冤家也碰頭。這次我沒猜出來。媽媽告訴我是硼,我明白了。②今天,媽媽不知哪兒來的這么高的興致,捧著厚厚的《字謎大全》,故作神秘地對我說:“貝貝,媽媽出幾個字謎給你猜猜好嗎?”我聽了,滿口答應。“好,聽好了,第一題:媽媽真像個主考官,再來一去。”“是‘冉’。”我脫口而出。媽媽點點頭,又出一題:“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是‘默’,太簡單了。”我得意洋洋地望著媽媽。媽媽見難不住我,“嘩啦嘩啦”不停地翻著書,一心想找個難點兒的。“就這個了!請聽題:不是冤家也碰頭。”不是冤家,就是朋友嘍,但是碰頭……我抓耳撓腮,使勁地想著,可怎么也想不出來。“媽媽,我認輸了,你快公布答案吧。”媽媽大聲地說:“是‘硼’字呀!”真是氣人,這個字我還沒學過呢。我以后要多識字,這樣,媽媽的那本《字謎大全》就難不住我了。

第1段寫的猜字謎,表達清楚簡要,但只是簡單敘述,缺乏趣味。第2段運用了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寫,把人物的表現寫具體了,文章也就更生動了。

5 文章寫好后學生自己要進行全面修改

俗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文章寫好后,要重視修改。讀三遍,改三遍。第一遍:默讀作文,主要看事情交代是否完整,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是否清晰,時間、地點、人物是否俱全,文章結構是否合理,等等。第二遍:輕聲再讀作文,深入修改。要求學生找出并改正錯別字,以及用詞不當、濫用標點等錯誤,力爭做到字、詞、標點運用正確,句子通順。第三遍:教給學生增、刪、換的技巧,讓學生通過朗讀,運用上面提到的這些技巧對作文進行全面的修改,力求作文內容生動、形象、具體。

6 多讀好書、多積累好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