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表白祖國的話范文

時間:2023-03-25 10:4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生表白祖國的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賞識;成功;第一步;自我實現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3-0119-01

一、賞識學生習作,滿足其自尊的心理需要

作文起步,小學生由說、寫一兩句完整的話過渡到說、寫幾句或一段完整的話,實現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發展的一次飛躍。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小學生思維也隨著語言的發展而得到加速發展。此進程中,思維的發展受情感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教學中,學生最珍重教師對習作(或者說是自身)的評價。教師賞識性的評價有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思維發展的作用。因此,教師批閱小學生習作,堅信“習作沒有失敗”的賞識教育理念,就能善待學生的每一次寫作練習。賞識的前提,必須明確兩點要求:

(一)明確作文訓練的層次性要求,不擅自提高作文訓練要求。根據小學生認知心理發展的規律,由詞到句、由段落到篇章,循序漸進的層次是小學生作文訓練的原則。作文教學計劃制定了具體的訓練措施。從攝影的角度看,片段練習是教會學生取景、定格、拍攝的過程。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到社會中、到大自然中捕捉畫面,在頭腦中建立表象的過程。每個學生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的順序不同,內心的體驗不同,對景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觀察世界,描摹景物,“用我手寫我口,用我手寫我心”,才會展現五彩繽紛的內心世界和多彩多姿的風情畫卷。

(二)“沙里淘金”,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學生習作,是一項難度較大的綜合性作業,有利學生表現自我,最能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所以,“不應挫傷他們(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語),更不能扼殺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所以,對學生作文要充分肯定,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閃光點,讓學生賞識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的做法是:

1.評語里充分肯定。在評語中充分肯定文章的優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個句子,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及修改方法,同時實行優等次制。

2.課堂中朗讀欣賞。安排學生高聲誦讀自己作文佳篇和好詞語,特別是在原有基礎上有點滴進步的同學。后進生的作文要面批,并劃出“閃光點”,與其他同學交流。

3.定期張貼公布,結集打印或推薦發表。利用班級墻報或學校櫥窗、廣播電臺,定期展示優秀習作。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為范文與同學交流,會感到異常興奮和自豪;其他同學看到的、聽到的是自己的同學的好文章,會有親切感。

二、教會賞識辦法,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一種高級的社會性需要。小學生的自我實現有賴于老師或家長的表揚和同學的羨慕,是與榮譽感相通的表現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教師抓住時機,采取表揚、激勵、競爭等措施,提示簡明扼要的寫作方法,并結合閱讀教學加以訓練,必能潛移默化,促進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如一位學生在《校園一角》中寫道:

“教室門前的花園里長了許多樹木花草。有桂花樹、冬青樹、白楊樹、月季花……桂花樹是園中之王,長得非常茂盛,它的枝條向四面伸展著,葉子碧綠的,遠望去,好像一頂撐開的綠絨大傘。農歷八月,桂花開了,金燦燦的,學校沉浸在桂花香氣中。上課時,聞著那香氣,使人神清氣爽。”學生掌握概括化的寫作方法很有必要。如讓學生知道,觀察植物的順序,可以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從上到下或由下往上,整體到局部或局部到整體;植物的主要特點有形狀、大小、顏色、氣味、味道等。人物的特點有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懂得了這些寫作的概括化方法,就能促使學生改變原有的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的觀察習慣,用賞識的眼光精細地觀察身邊的事物。

“生活真實,才能表白出、抒發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葉圣陶語)。生活在環境優美的農村的學生,不僅“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少年閏土》),而且有豐富多彩的勞作實踐。隨著城鄉差別的縮小,農村學生“身之所歷,目之所見”的客觀現實更為豐富、真切,頭腦中積攢的表象具有真實性、鮮明性,這就為學生描述事物的真實性狀提供了保證;農村學生操作機會較多,動手能力較強,對事物的理解、記憶就顯得尤為深刻。熟練于手,再加了然于心,這又為學生的表述帶來便利。充分利用這一“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引導學生用賞識的心態看周圍的一切,農村作文教學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

三、學會賞識別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篇2

    學生的習作,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贊美;無人喝彩,無人賞識,就無法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心理學家羅杰斯說:"相信人具有自發學習的天然傾向,但他只對能夠大有影響于個人行為的知識才感興趣。"根據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對其行為大有影響的不僅在于知識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賞識性的評價,是促使他們邁向成功寫作的第一步。賞識的核心是:"你不會寫,教會你寫,你不喜歡寫,讓你喜歡寫。"特點是讓學生在學習作文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筆者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得以實現:

    1、 賞識學生習作,滿足其自尊的心理需要

    作文起步,小學生由說、寫一兩句完整的話過渡到說、寫幾句或一段完整的話,實現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發展的一次飛躍。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小學生思維也隨著語言的發展而得到加速發展。此進程中,思維的發展受情感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教學中,學生最珍重教師對習作(或者說是自身)的評價。教師賞識性的評價有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思維發展的作用。因此,教師批閱小學生習作,堅信"習作沒有失敗"的賞識教育理念,就能善待學生的每一次寫作練習。賞識的前提,教師必須明確兩點要求:

    一是要明確學生作文訓練的層次性要求,不擅自提高作文訓練要求。小學作文教學大綱,根據小學生認知心理發展的規律,確立了由詞到句、由段落到篇章,循序漸進的層次訓練原則。作文教學計劃制定了具體的訓練措施。如人教版六年制第五冊作文訓練要求是:"有順序、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細致的基礎上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怎么說就怎么寫,把話寫得完整通順。"從攝影的角度看,片段練習是教會學生取景、定格、拍攝的過程。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到社會中、到大自然中捕捉畫面,在頭腦中建立表象的過程。每個學生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的順序不同,內心的體驗不同,對景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觀察世界,描摹景物,"用我手寫我口,用我手寫我心",才會展現五彩繽紛的內心世界和多彩多姿的風情畫卷。

    二是"沙里淘金",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學生習作,是一項難度較大的綜合性作業,最利學生表現自我,最能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所以,"不應挫傷他們(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語),更不能扼殺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所以,對學生作文要充分肯定,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閃光點,讓學生賞識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的做法是:

  1、評語里充分肯定。在評語中充分肯定文章的優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個句子,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及修改方法,同時實行優等次制。

   2、課堂中朗讀欣賞。安排學生高聲誦讀自己作文佳篇和好詞語,特別是在原有基礎上有點滴進步的同學。差生作文面批,并劃出"閃光點",借其他同學交流。

  3、定期張貼公布,結集打印或推薦發表。利用班級墻報或學校櫥窗、廣播電臺,定期展示優秀習作。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為范文與同學交流,會感到異常興奮和自豪;其他同學看到的、聽到的是自己的同學的好文章,會有親切感。

    二、教會賞識辦法,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一種高級的社會性需要。小學生的自我實現需要賴于老師或家長的表揚和同學的羨慕,是與榮譽感相通的表現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教師抓住時機,采取表揚、激勵、競爭等措施,提示簡明扼要的寫作方法,并結合閱讀教學加以訓練,必能潛移默化,促進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第七冊《海濱小城》,其中"庭院"描寫很有特色。教學中,學生能自發地、自覺地聯想到學校的花園,形成潛意識中的對比。課余,我有意識地到花園邊觀賞,吸引學生到身邊。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饒有興致地解答,并詳細介紹某種花草的生長特點,啟發他們比較所觀察景物與文中描寫景物之異同,學生收獲很大。一位學生在《校園一角》中寫道:

   "教室門前的花園里長了許多樹木花草。有桂花樹、冬青樹、黃楊樹、美人蕉、月季花……桂花樹是園中之王,長得非常茂盛,它的枝條向四面伸展著,葉子碧綠的,遠望去,好像一頂撐開的綠絨大傘。農歷八月,桂花開了,金燦燦的,學校沉浸在桂花香氣中。上課時,聞著那香氣,使人神清氣爽。美人蕉葉子大大的,像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清晨,露珠沾在葉面上,太陽一照,那露珠就像珍珠一樣,閃閃發光。花園真美啊!"

    學生掌握概括化的寫作方法很有必要。如讓學生知道,觀察植物的順序,可以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從上到下或由下往上,整體到局部或局部到整體;植物的主要特點有形狀、大小、顏色、氣味、味道等。人物的特點有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懂得了這些寫作的概括化方法,就能促使學生改變原有的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的觀察習慣,用賞識的眼光精細地觀察身邊的事物。

    "生活真實,才能表白出、抒發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葉圣陶語)。生活在環境優美的農村的學生,不僅"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少年閏土》),而且有豐富多采的勞作實踐。隨著城鄉差別的縮小,農村學生"身之所歷,目之所見"的客觀現實更為豐富、真切,頭腦中積攢的表象具有真實性、鮮明性,這就為學生描述事物的真實性狀提供了保證;農村學生操作機會較多,動手能力較強,對事物的理解、記憶就顯得尤為深刻。熟練于手,再加了然于心,這又為學生的表述帶來便利。充分利用這一"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引導學生用賞識的心態看周圍的一切,農村作文教學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

    三、學會賞識別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篇3

作為一個班集體,不同時期的教育任務及班級管理要求是不一樣的,為了有效提升班級管理質量,班主任可以根據教學任務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相關主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班會策劃,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小學一年級班會策劃1活動目的:學習校園安全知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活動對象:一年級全體學生

活動地點:教室

活動過程:

一、導入班會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你們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師的關注。“下課不要擁擠,不要追逐打鬧”這是老師們每天都要對你們說的話。可在學校里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呢?作為學生,更多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度過的。那你們應該怎樣做呢?

二、學生討論探究

1、像這種情況,我們班發生過嗎?

A.用鉛筆或其它尖銳的東西互相打鬧。

B.在教室里互相追趕。

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學生回答)

2、在我們學校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個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同學自由發言)

3、同學之間發生小摩擦時,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原諒同學或報告老師,讓老師處理。

B、記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訓對方。

C、據情節給予報復。

D、叫家長到學校來教訓對方。

4、在預防飲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當的是()

A、購買包裝食品時,要查看有無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單位。

B、餐具要衛生,要有自己的專用餐具。

C、在外就餐時,選擇較為便宜的,無證無照的“路邊攤”。

D、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

5、遇到別人打架時()

A、上前圍觀,給自己認識的人加油、幫忙。

B、不管他

C、去勸阻

D、告訴老師

6、遇到火災時,撥打()

A、110B、119C、120D、121

7、判斷題:

(1)用濕手觸摸電器,用濕布擦試電器。()

(2)用手或金屬制品去接觸插頭底部。()

(3)當不慎摔倒時,身體盡量往前,保護自己的頭部。()

(4)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5)下雨天,在濕的地面上奔跑。()

三、小組討論,在校園怎樣才能保證安全?代表發言,老師總結。

日常行為安全要做到:

不攜帶刀具、火種或棍棒等危險品進入校園;

不在教室、樓梯、走廊上追逐打鬧;

不上乒乓球臺、花池欄桿、亭子欄桿玩;

不趴走廊欄桿,也不從欄桿上往下扔東西。

課間活動不玩危險游戲,不打架,不罵人;

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衛生的食品。

四、班會尾聲

同學們,我們這次班會開得非常成功。通過這次班會,大家學到了許多安全知識,希望同學們在學校能夠自覺遵守安全規則。珍愛生命,把安全牢記心中。時時刻刻注意安全。

送給大家安全順口溜:(領讀)

上課小腿莫伸長,走廊狹窄不瘋狂,

上下樓梯靠右走,危險游戲一掃光。

同學之間有磨擦,寬容謙讓是良方,

食品衛生有講究,平安校園人人講。

最后播放孫悅的《祝你平安》結束本次班會。

小學一年級班會策劃2教學內容:重溫規章制度,擬定新學期打算。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常規教育

1、重溫《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作息時間的安排:早上清潔時間、早讀時間、午自習時間、放學時間、作業時間,并嚴格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強調必須遵守)。

3、集體活動: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4、早讀:書本教材、按學習進度讀書、背誦。

5、課前準備:按課程表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品、相關書籍齊全。

6、上課聽講:坐姿端正、積極思考、發言大膽、不影響他人學習。

7、下課活動:注意安全、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課間不得在過道、走廊上追逐打鬧、高聲喧嘩,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

8、集合整隊:快、靜、齊。

9、午讀:課外閱讀資料,成立圖書角,完成有關閱讀習題。

10、放學要求:按時回家,不進"三室一廳",不結伴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嚴格站路隊回家。

二、安全教育

1、不要將危險物品帶到學校,美術課需要的小刀,不要隨便拿出來玩。

使用時要小心,以免受傷。

2、下課活動時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走右邊,不要跑。

不趴在走廊外的欄桿上。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3、走出校園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

)飲食安全(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不購買用竹簽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簽容易傷人,食品衛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同學們我們要將安全知識時時記,注意安全處處提。

三、衛生習慣:

1、教室里將桌椅擺放整齊,抽屜內無雜物。

地面無紙屑,教室墻壁、桌面無亂貼亂畫痕跡。值日生將黑板擦凈,講臺上的物品擺放整齊。

2、每個學生要養成"三要"、"四勤"、"八不"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要":早晚要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飯后要漱口。

"四勤":勤洗澡,勤理發,勤剪指甲、勤換衣。

"八不":不喝生水,不共用茶杯,不吃零食,不挑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倒垃圾,不吸煙。

四、總結:談談新學期打算,提出奮斗目標。

小學一年級班會策劃3一、視頻引入

師:孩子們,看了視頻,你有什么想說的?

是啊,孩子們,你們就像一棵小樹苗,充滿生機但也很脆弱。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沒有他們的幫助和支持,你們不能平安長大。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感謝那些關心和幫助你的人。孩子,在你心中誰是最關心你、照顧你的人?

主持:是我的爸爸媽媽。

師:那么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的爸爸媽媽為你們做過哪些事呢?他們是如何關心、愛護你的呢?誰能把你和爸爸媽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節目一:講父母關心自己的小故事、父母平時為自己做的事)

師:真是細心觀察的孩子。父母把我們從很小很小慢慢養育長大,這中間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辛苦和汗水,為我們做了多少事啊!可是爸爸媽媽卻從不要求我們為他們做什么。孩子們,為了感謝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來報答他們呢?

主持:有一個小組想用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請聽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節目二: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其實,要報答爸爸媽媽很簡單。小朋友們,只要做到下面幾點,就是對爸爸媽媽的報答.

(節目三:3生談感恩的做法)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可是,家里只有爸爸媽媽關心我們愛護我們嗎?想想還有誰?

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

師:是啊,家里的長輩們也在我們的成長中給予了我們關心和幫助,我們同樣要感謝他們。

主持:伙伴們,有一個小組也要感恩,大家看短劇猜猜他們要感謝的是誰?

(節目四:短劇)

生:他們要感謝老師。

主持:是啊,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與智慧,讓我們懂得了道理。是老師把無知的我們領進教室,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是老師把調皮的我們,教育成能幫助別人的人。下面,請欣賞配樂詩朗誦《老師》

(節目五:配樂詩朗誦《老師》)

主持:小朋友們,老師為我們辛苦操勞,我們要如何感謝我們的老師呢?請聽聽這組小朋友們是怎么說的。

(節目六:3生談感謝老師)

主持人:除了親愛的父母、尊敬的老師,我們還要感謝誰呢?(同學、朋友、我們身邊關心我們、愛護我們的人……)

(出示課件——感謝父母、老師、同學、工人)

師: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有智慧有文化的人;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所有幫助過你、關心過你的人,他們讓你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加寬廣。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要感謝的人,同學們也一定有你自己最想感恩的人,就讓我們來場真情表白吧!

制作感恩卡。

師:在卡片上寫上你想感恩的人的名字,再說說你為什么要感謝他。說清楚,感謝誰,為什么?

師:你要感謝誰?(展示卡片)

師:孩子們,把你制作的感恩卡送給你要感謝的人吧。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感謝師長、感謝同學,感謝親朋!讓我們懷著一感恩的心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讓這世界永遠充滿愛!(播放結束音樂《感謝你》)

主持人結束語:我們的主題班會就要結束了,生活中那些平淡溫馨的的故事,每天仍在繼續,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用心聆聽,就會發現生活充滿了愛,因為我們學會了感恩。今天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節目一:講父母關心自己的小故事,父母平時為自己做的事。

節目二: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歌詞: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節目三:3生談感恩父母的做法:

【1、為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講講笑話。(2)每天好好學習,回家聊聊學習情況,談談收獲,講講感受,給父母一個好心情。(3)多體諒、理解父母,不與父母爭吵,多為父母著想。(4)學會擁抱父母,說聲“謝謝”,告訴爸爸媽媽我很愛他們。(5)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和煩惱。(6)學會節約,不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7)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8、可以為父母洗一次腳、做一頓飯;9、可以對父母說聲“謝謝”,獻上一個吻;10、長大后賺很多錢,讓父母過上幸福舒適的生活;11、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12、我覺得父母并不需要我們給很多錢,只要我們懂事些,成績好些,他們少操些心,就是孝順父母,回報父母,感恩父母了。】

節目四:短劇《感謝老師》

節目五:配樂詩朗誦《老師》

【詩歌:老師像什么,老師像紅燭,照亮了知識的路程。老師像春雨,把點點滴滴的知識撒播。老師像園丁,把幼小的我們培育成一棵大樹。老師像一把金鑰匙,把無知的我們領進知識寶庫。老師更像我們的媽媽,天天陪伴在我們左右。教給我們豐富多采的知識。您那沾滿粉末的雙手;您那慈善的諄諄教導;您那新增的幾根銀發;一一訴說著,培育莘莘學子的艱辛。老師,您是明燈。為迷失方向的我們,找到回家的路。我們歌唱,我們舉起真誠的酒杯,用情滿四溢的赤誠祝福!老師,請您干杯。請接受我們的獻禮吧。我親愛的老師。】

節目六:《談談如何感謝老師》

【感恩老師,其實并不需要我們去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可以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證明了你的全身心地投入,你在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

下課后,在走廊里看到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聲禮貌的“老師好”,這也是感恩;

課后作業,認認真真地做,仔仔細細地查,決不拖拉,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仍然是感恩;

放學了,向老師招招手,說上一句“老師再見”,這依然是對老師的感恩;

畢業了,道一聲“謝謝母校,我會回來看你的”,這也是對學校的感恩。

就讓我們從今天起,做個文明禮貌、認真學習、不讓老師操心的學生吧,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之恩。】

小學一年級班會策劃4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教學過程:

1、導入: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場所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為有的人安全意識不強。

b、班級舉例: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后果。

c、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小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學生討論。

2、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墻,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課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切勿雙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衛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變或過期食品

3、學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強注意。

今天是新學期開學后的第一天,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為了今后能更好地學習、生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小學生應該記住的一些安全知識。人們常說:“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小朋友們接下來你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體才是學習、工作、生活的本錢。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珍愛生命,珍惜幸福的學生生活。我們一定要牢記以下幾點:

第一、做好課間活動的安全。樓梯口是我們的重點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學校都發生過樓梯擁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課間休息時,教室里、走廊上、樓梯間到處都是走動或者站著的同學,如果追趕打鬧,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過快而使自己扭傷手、腳、腰或跌得頭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學,造成意外事故

第二,做好勞動活動時的安全。學校或班級都要組織一些公益勞動和打掃衛生的勞動,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勞動中,也極有可能出現一些危險,小朋友們要注意了解勞動場地的特點,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勞逸結合,累了就休息一會再勞動;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險的地方勞動;不要在勞動時間打鬧嬉戲。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馬路不是游戲場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僅自己要遵守交通規則,還要互相提醒,相互監督,相互照應,當一名維護交通安全的“宣傳員”;不坐“三無”車輛;過馬路時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靠右行;在城市里還要注意走斑馬線,走人行道。

1、介紹交通事故數據(小資料)

學過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上個世紀地球上曾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萬人慘遭殺害;第二次世界大戰,3600萬人喪失生命。然而更殘酷的事實卻是:自第一輛汽車問世以來,已有4000萬人慘死在那飛旋的車輪下……

1998年以來,全國平均每天發生道路交通事故948起,每7分鐘有1人死亡……

出示掛圖:交通事故圖

2、聽完老師介紹的資料,看完掛圖以后,談談你的感受。

小結:多么慘痛的教訓啊!同學們千萬要遵守交通規則。每年開學同學們能一個不少的來上學,那就是送給老師的的最厚的教師節禮物。

3、認交通警示牌

第四,提高食品衛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識。不在路邊小攤點、無證無照的商店買東西,不買“三無”過期變質食品,不暴飲暴食。在校外不能隨意的相信別人,碰到有人問路時我們只能指路不能帶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壞人時應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編安全順口溜:

上課小腿莫伸長,走廊狹窄不瘋狂,

上下樓梯靠右走,危險游戲一掃光。

同學之間有磨擦,寬容謙讓是良方,

食品衛生有講究,“三無”產品不上當。

第五,要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學校各種規章制度。不遲到早退曠課,不違紀,按時作息;嚴禁翻越學校圍墻和大門;嚴禁購買、收藏、攜帶管制;愛護學校財產,不損壞公物;配合門衛人員的管理工作,保證校園的安全。

第六,注意增強“防火防盜”意識,隨時做好防火防盜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錢物,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如果發生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老師。

新的學期,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我們的學習創造一個更好更優良的環境!

小學一年級班會策劃5好習慣早養成

一、題目好習慣早養成

二、活動主題守紀律愛學習三、活動目標:

1、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積極、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養成守紀律愛學習的學習習慣。

四、活動準備

1、課前布置上課時應怎樣擺放學習用品。

課前先找幾名學生說一說,放學后怎樣整理書包。

2、上課時怎樣聽講和學習。

五、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年級小學生了,我們應該養成哪些好的習慣呢?(學生說一說)板書課題好習慣早養成(領讀)2、提出問題

(1)分組查看,看一看哪個同學課前準備的好?學生討論。進行表揚,喚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2)、上課時我們要做到那些呢?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學生交流后小組匯報)小結:板書:遵守紀律,認真學習。

3、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學生怎么做?討論匯報,小結板書:肯動腦積極發言。

4、我們讀書和寫作業時要做到哪些呢?先小組討論交流,再找代表發言。

小結:板書姿勢端正書寫認真。六、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