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過河范文
時間:2023-04-07 01:18: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猴過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小猴聽了就跟哥哥去了。
他們劃呀劃,劃呀劃。剛劃到河心,就發現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雨。
小猴說:“船里的雨水太多了,這可怎么辦呢?”
猴哥哥想了想,一拍腦袋說:“有辦法了。我這兒有一個鐵釘,我們可以在船底鑿一個洞,水就可以流到河里去了。”
小猴聽了,高興地說:“真是一個好辦法。”
它們就開始行動了,很快就砸出了一個大洞,一股水柱從洞口噴了出來。不一會兒,船里就積滿了水,船就開始下沉了……
篇2
在暑假里,我津津有味地讀了《小人國和大人國》這本書,緊張的故事情節一直吸引著我,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人國的劇情,因為小人國的劇情非常吸引我,所以我最喜歡小人國的劇情。
這本書的小人國的大體內容是這樣的:“二百五十多年前,一位叫格列佛的英國醫生的航海奇遇。格列佛有一次飄到了小人國,那兒的人身高都不滿六英尺,格列佛在小人國成了人山,小人國的皇帝把格列佛運到了古廟里,讓格列佛住在里面。皇帝又用九十一副腳鐐和三十六把鎖鎖住了格佛列。格佛列來到的消息傳遍了全國,引得無數富翁、閑人和好奇的人都來看格列佛,因此許多村莊都空了。要不是皇帝頒布幾條法令禁止這種混亂現象的話,耕種和家務一定會沒人管的。后來格列佛的和藹、善良的態度已經得到了皇帝和官員的歡心,又獲得了軍隊和人民普遍的好感,格列佛終于得到了自由。格列佛得到自由不久后便得知小人國議會的兩個政黨,本質上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卻根據各自鞋跟的高低分成高跟派和低跟派,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對內欺壓百姓,對外進行侵略戰爭小人國的教會以吃雞蛋先敲大的一頭還是先敲小的一頭來分成大頭派和小頭派,竟造成大規模的內戰和對外侵略的借口。大頭派的人都在不來夫斯古島國(小人國的另一個帝國)。有一天不來夫斯古島國要襲擊小人國,格列佛挺身而出,打敗了不來夫斯古島國。后來一個叫包兒高蘭的人,他不斷彈劾格列佛,最后皇帝決定只刺瞎格列佛的眼睛不殺他。格列佛知道消息后逃到了不來夫斯古島國,在不來夫斯古島國那里撿到了一條小船,用那條小船回到了祖國。
小人國和大人國里的小人國的劇情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希望你們也喜歡這個劇情。
朋友們,早日與書為友吧!書的確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精神食糧,讓那一縷縷書香伴我們成長吧!
五年級:陳詩婷
篇3
[關鍵詞] 汶川地震;災后學校重建;經驗
汶川大地震使災區校舍及教育設施被嚴重損毀,常規的教學秩序被徹底打亂,廣大師生經歷了巨大的心理創傷,教育生態系統在整體上陷入癱瘓狀態,學校重建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本文擬從我國臺灣及美國和日本的災后學校重建中挖掘有借鑒價值和啟示意義的思想資源。
一、臺灣:大災之后的創造性重建
1999年9月21日,我國臺灣中部發生里氏7.3級大地震,使全臺灣1546所學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中分布在鄉下的293所學校嚴重受損,需要完全重建。利用這次學校重建機會,臺灣掀起了“新校園運動”,并使其成為災后學校重建工作的核心。經過兩年努力,該運動創造出了40所各具特色的新校園,并推動了全臺灣新一輪的教育改革。
(一)高效的政府組織和廣泛的民間參與
震后第四天,臺灣當局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頒布了緊急命令,以便于緊急救災措施能夠突破原有法律的限制。震后第六天,行政院又成立了指揮重建的權威機構 —— “921震災災后重建推動委員會”。[1] 該機構是一個從中央、縣(市)到鄉(鎮)垂直一體化的組織機構,在水平上又細分出各個職能部門的相關責任,并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所有負責人的聯絡方式都按照整體結構圖清楚地列出,從而保證各組織之間、各負責人之間、媒體、民眾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絡渠道暢通。
在政府機構高效運轉的同時,臺灣民間團體和個人在學校重建工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僅臺灣慈善基金會一家民間機構就以認養的方式重新建造了55所完全倒塌的學校。
(二)融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新校園運動”
針對較長期的學校重建,臺灣當局號召建筑師積極投入校園設計,鼓勵校方和社區人士積極參與討論,共同探索融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園空間。這就是臺灣的“新校園運動”[2]。
“新校園運動”力求改變過去一元化的“填鴨式”教育體系,在校園設計上嘗試將人本教育、開放教育、小班教學、終身學習、綠色學校等精神貫徹進去。為了實現這些高遠的理想,臺灣教育部制定了“新校園運動”的原則:第一,確保安全、健康以及舒適的無障礙環境;第二,落實高效能、彈性化且符合機能的教學環境;第三,硬件可供作社區終身學習及景觀地標的核心設施;第四,依據校園整體規劃,推動校園重建工作;第五,成立校園規劃重建小組,落實開放公眾參與;第六,建立校園與學區、社區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模式;第七,確保校園重建期間學習與生活環境的品質;第八,可持續性發展的綠色校園環境。
在運行機制上,“新校園運動”實現了三大突破:第一,引入專業建設管理機制。在建立廣泛的民眾參與機制的同時,臺灣成立了“校園重建工作小組”,并在震后一個月后引入專業建設管理機制,其宗旨是確保工程質量和多重組織的協同工作。第二,公開選拔優秀建筑師。針對過去在學校建筑設計方面缺乏整體規劃理念、設計費低、規劃設計時間倉促、行政手續繁瑣、優秀的設計師不愿參與而使設計品質低劣等通病,臺灣教育部特地給建筑師們發出公開邀請信,通過建筑提案競賽來公開選拔建筑師,并賦予中選建筑師以合理的設計費和充足的規劃設計時間。第三,采用“最有利標”取代“最低標”招標方式。臺灣教育部在其代辦的學校施工招標中打破先例,由震前通行的“最低標”招標方式(即施工公司報價越低越容易中標)改為“最有利標”方式,由專家評委會來甄選業績、能力、信譽等各方面皆佳的施工單位,以確保學校建筑的施工質量。
在震后的四年中,“新校園運動”不僅在震災區制造出一批優良的教育設施,也催生出富于朝氣的新文化:校園的空間和活動開始與當地社區的空間和活動緊密地融合起來,校園成了地方歷史文化傳承的橋梁以及地方景觀中的新地標。
二、美國:大災之后的大幸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這場位列美國十大自然災難的颶風,幾乎將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的教育全部摧毀,眾多學校面目全非。但是,颶風在給這座城市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為這座城市的教育改革點燃了希望之火。在災后不到3年時間,新奧爾良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教育實驗場之一,教育質量超過了災前。
(一)統籌全社會力量的參與
卡特里娜颶風給美國新奧爾良市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遇難1836人,11萬套住房被毀,整個城市的教育系統全部癱瘓。颶風之后,美國聯邦緊急救援署(FEMA)直接指導救援并負責提供聯邦政府救災和重建資金。路易斯安那州迅速成立路易斯安那州重建署(LRA)負責災后重建,重點包括土地功能、公共交通、文化和教育設施、醫療保障、經濟發展和政府效能等方面。[3]LRA同時協調地方政府重建計劃,也為民間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提供支持,具體做法就是在新奧爾良重建計劃出臺前后通過公示、討論會、發放資料和網絡等方式,讓民眾能夠廣泛參與。
鑒于聯邦政府財政撥款和民間捐贈并不是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數量極其有限,美國聯邦緊急救援署和路易斯安那州重建署協同國內金融機構設立重建基金,設計并發放多種金融產品,開辟多種渠道融資,同時鼓勵商業機構和民間資本參與學校重建。在整個重建工作中,非營利組織和商業機構承擔了所有特許學校的重建工作,而特許學校占新奧爾良市所有學校的60%。
(二)推行“特許學校”改革
特許學校,即由政府資助,由其他具有資質的民間機構獨立經營的公立學校。特許學校的經營者與政府簽訂協議,他們在學校經營的方方面面享有很大的獨立自決權。與傳統的公立學校相比,特許學校避免了很多繁瑣的行政管制,可以相對獨立地實施大刀闊斧的學校改革,激活了普通學校的辦學機制。
颶風來臨之前,新奧爾良市的中小學就一直被視為全美國最糟糕的學校系統之一。新奧爾良市政府利用災后學校重建機會,大規模地推行特許學校改革。目前,新奧爾良市已經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特許學校試驗場,中小學辦學質量顯著提高,重獲生機的中小學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曾經逃離家園的人們重返這座城市。按照學校重建規劃,颶風之后那些被認定為“危房”的學校一律由路易斯安娜州成立的“重建學校學區”接管,并改制成特許學校。特許學校是美國政府倡導的自由市場策略的一部分,聯邦政府已在路易斯安那州為其投入了2400萬美元。 [4]目前,全市33000名公立學校學生就有60%就讀于40所特許學校。2007年7月20日,在卡特里娜颶風襲擊新奧爾良兩年之后,路易斯安那州教育評估項目(LEAP)公布了災后第一份可供比較的學校成績單。數據顯示,新奧爾良特許學校取得的考試成績,普遍優于傳統的公立學校。從全州范圍來看,特許學校八年級學生的英語、數學達標率分別為74%和76%,均高于全州的平均達標率69%和64%。新奧爾良的特許學校表現尤其突出,每個年級的學生成績都優于傳統公立學校。全市排名前20所學校,特許學校占了17所。[4]
三、日本:全球災后重建的典范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庫縣南部發生里氏7.2級地震,直接和間接造成6434人死亡,受傷者達27000人,10萬幢房屋被毀,30萬人無家可歸,物質損失約達20萬億日元。其中,神戶市內的各類中小學受災總數為195所。
(一)政府與民間合作、互補,共同構建學校救助體系
日本震后的學校救助體系分為自我救助、政府救助和社會救助三大部分。其中,以自我救助和政府救助為主,社會救助為輔。在自我救助方面,日本自1966年起就建立了完善的地震保險制度。人們只要參加了地震保險,就能獲得保險公司的賠付金。這種地震保險為非強制性購買,學校和民眾可以根據自己對災害保險的認識和對本地區的地震風險進行綜合判斷后,考慮是否購買。地震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大大地減輕了學校在重建過程中的經濟負擔。政府救助是學校在重建過程中最重要的救助來源,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地震保險再保險的方式,幫助和促使保險公司積極開展地震保險業務并按照標準進行賠付;另一種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據受災的嚴重程度和學校自救能力,直接向學校提供資金救助。社會救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各界的捐款救助。“中央共同募金會”每年開展一次全國統一的募捐活動,捐款范圍落實到戶。二是金融機構的救濟措施,包括臨時緩繳按揭貸款、減少貸款利息等。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神戶市在地震后的重建過程中建立了一個重建基金。重建基金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基金,主要是政府的投入;另一類是投資基金。基本基金主要是建設基礎設施和基本的公共設施項目,而投資基金是商業性項目,這兩類基金在重建過程中相互結合發揮作用。以阪神災區重建基金為例,政府出資1億日元作為基本基金,卻吸引了約50億日元的投資基金。[5]顯然,重建基金實質上是集國家財力、社會捐助及商業投資,舉全國之力來重建新家園。
(二)確定各類資金的優先使用原則,為民間社會資金打通渠道
為了避免政府財政重建資金擠占民間社會捐助資金的渠道,日本政府在諸如教育、醫療、交通等行業的重建過程中強化臨時應急管制,確定了各類不同性質重建資金的優先使用原則 [6]:第一,認捐資金讓位于認建資金。如認建一所學校,不僅要投入資金、人力和智力,而且還要承擔質量責任。第二,大型慈善組織資金讓位于民間捐助資金。后者愿意以資金換取社會名譽,因而不應以前者的資金堵塞后者的捐助渠道。第三,財政資金(包括對口支援資金)讓位于社會捐助資金。對于某些屬于產權獨立、形象明顯的項目,企業和社會都愿意捐助,因而不需要政府財政的太多支持。第四,上級財政資金讓位于下級財政資金。財政資金主要用于民間和社會資金解決不了的項目,而上級財政資金主要用于那些最看不見形象的公共項目。此外,凡是能夠通過產業化和市場運作方式來重建的項目,都不需要進行社會捐助和政府財政投入。
(三)根據公共產品的不同性質,允許市場有限介入
在重建過程中,政府針對公共產品的不同性質,放松一般性管制,允許市場的有限介入,充分發揮市場運作機制在重建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也是日本災后學校重建成功的重要經驗。首先,允許社會資本介入投資并經營“俱樂部”類公共產品。其次,諸如義務教育之外的學校、圖書館、文化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等可變使用的公共設施,當使用人數達到一定程度后,多增加消費者會使服務質量明顯下降。對于這類公共產品,由政府建成之后,再轉讓給民間來經營,或者政府直接授權經營和外包經營,從而降低維護、管理和經營費用。最后,諸如義務教育范圍內的學校、醫院、公園等不可變使用的公共設施,個人對其使用的選擇自由度相對較小,如使用人數增多,政府就需要擴張公共設施。對于這類公共設施,可以全部由政府部門來規劃和安排。
四、啟示:從廢墟中浴火重生
我國臺灣地區及美國和日本的很多創造性重建舉措仍能給災區學校重建提供很多有價值的啟示。
(一)融合現代教育理念,提升學校重建的內涵和層次
震后學校重建涉及三個不同的層次:一是修復與再造,二是優化與升級,三是破舊與創新。借鑒上述經驗,512汶川震后災區學校應該利用災后重建這一契機,融合現代學校教育理念,使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優化,使學校的規模和布局更加合理,使義務教育發展更加均衡,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協調,使學校、政府與市場關系得以重構。要借助災區學校重建這一機遇推動災區乃至全國的學校教育改革,使災區成為一個實現學校特色發展、教師自主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創新示范區。
(二)充分發揮政府職能,提高學校重建效率
災后學校重建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計劃制定、資金籌集、人員提供和組織宣傳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政府建立高效、清晰的重建組織機構。反之,就有可能導致社會各參與團體、個人的盲目和重建資源的不必要浪費。我國臺灣及美國和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將重建組織機構向社會公開,建立起與社會各方面的互動,讓關心和熱心參與重建工作的民間團體和個人能與政府的對口單位通暢地聯絡,不但能夠提高重建組織機構的工作效率,而且還能保證整個重建工作更加均衡。在此基礎之上,政府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分清自身在災后學校重建工作中有所作為的范圍和領域,防止“缺位”與“越位”;第二,創造多方協調合作機制和社會動員機制,為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整合提供平臺和條件;第三,對各類重建資金使用上的優先順序進行分類,實現重建資金的優化配置;第四,針對重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市場失效”領域,加強臨時應急管制,以確保震后學校重建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三)開辟多種渠道融資,允許市場有限介入
災后學校重建需要大量資金,僅靠政府的財政資金和災區人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舉全國之力多渠道籌集災后重建資金。根據我國臺灣、日本和美國的重建經驗,除了財政資金之外,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條渠道籌集學校重建資金:第一,專設災后重建資金,以此吸引投資基金;第二,國有企業利潤上繳設立社會發展公益金;第三,東中部發達地區和大型國有企業對口支援資金;第四,國家機關厲行節約下來的資金;第五,繼續開展社會捐助,呼吁所有愛心企業和熱心公眾向災區學校捐贈資金。
根據日本的重建經驗,政府可以適當放松行政管制,允許市場有限介入災后學校重建。政府和學校可以通過民間資本來彌補公共財政經費的不足,激活教育經費體制,克服過去完全由政府全額撥款所產生的種種問題。
(四)創新工作機制,統籌各種社會力量
學校重建工作涉及政府、志愿者、企業、學校等諸多方面,創造性地設計出社會各界可以通力合作的機制和平臺是重建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在這個方面,我國臺灣創立了災后學校認養重建機制、政府部門與媒體、民眾的聯絡機制,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重建署創建了民眾參與機制和多方協調機制,日本創建了“以自我救助和政府救助為主、以社會救助為輔”的協作共建機制,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災后學校恢復重建,必須堅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充分發揮災區作為恢復重建主體的作用,充分調動災區廣大干部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廣泛動員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創新機制,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和學校共同參與,責任明確,公開透明,監督有力的協作共建機制。
[ 參 考 文 獻 ]
[1] 丁育群.921重建經驗[M].臺北:重建會文史館,2006:28.
[2] 林憲德.反省與對話:921震災“新校園運動”的回顧與前瞻[M].臺北:建筑改革出版社,2006:138.
[3] 胡以志.國際災后重建專家談重建[EB/OL].(2008-06-03)[2008-08-12].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8/06/liaowang080603d.shtml.
[4] 曾國華,汪再興.美國教育對卡特里娜颶風的“連鎖反應”[J].世界教育信息,2005(5):27-28.
篇4
(一)公司的消滅、變更或新生
公司的合并必然導致一個或者以上的公司歸于消滅。
(二)權利與義務的概括轉移
根據《公司法》第175條規定,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一、合同因無權等原因導致效力待定而尚未生效的,在合同權利相對人追認前,善意相對人可以撤銷合同;
二、合同無效的,自始自終沒有法律約束力,不會產生法律后果。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行為人沒有權、超越權或者權終止后以被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人追認,對被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篇6
自我院開展健康教育以來,我科對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宣教計劃層層落實到每個人,每個班次,
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 教育資料的編寫
我們采用卡片的形式,把住院須知的內容制作成卡片供接診時宣教用,把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大手術、急診手術編寫健康教育手冊,根據耳鼻喉科病種多的特點,編寫成耳病篇、鼻病篇、咽喉病篇、氣管食道病篇健康教育手冊,入院時發放給有關病種的患者。定期采取同病種集體宣教,由患者家屬共同參加,護患之間共同交流,節省人力,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 制訂健康教育計劃
根據耳鼻喉科病種的特點,我們妥善安排好教育時間、責任人或班次,教育項目內容,教育方式,制訂成標準的健康教育計劃。①入院時由接診護士介紹住院規章制度與家屬交談,看手冊與口頭講解;②各種檢查前,生活班護士交待檢查注意事項及目的;③手術前1 d或治療前,由生活班護或執行治療的護士做好心理護理,做好藥物知識的宣教,手術前準備內容、目的及注意事項,術后治療護理的配合;④手術日由責任護士或主班護士宣教手術后應注意事項,飲食知識的指導,危險因素的處理;⑤出院前責任護士做好出院宣教,指導按時服藥,出院隨診時間及重要性。
3 健康教育的實施
3.1 護理人員培訓 ①結合科室疾病的特點,定期組織業務學習和護理教學查房,通過反復學習,普遍提高大家學習專業知識的自覺性,并且能靈活地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患者教育中;②參加術前討論,了解病情和手術方式,制訂切實可行的教育內容;③培訓護士的口才和技巧,強化護士閱讀和演講,提高護士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掌握教育時機、場合、技巧、因人而異,因病而異,以獲得最滿意的教育效果。
3.2 教育內容 ①進行入院介紹,接診護士立即介紹住院環境、入院須知、衛生制度及探視陪護制度,使患者熟悉醫院環境,適應住院生活,以最佳的身心狀況接受治療;②檢查前教育,協助患者做好各項檢查,交待清楚各項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使各項檢查能按時順利進行,以利疾病的早日確診手術治療;③手術前或治療前教育,我們將手術和不須手術的患者分別制訂教育內容,手術患者術前教育是向患者傳授知識和技能,使其了解手術的必要性,并知道他期望知道的事情。術前教育可減少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還可縮短住院時間。注意手術前教育的時機,手術前1 d給患者講解術前準備的內容、目的及注意事項,為預防術后感染,術前1 d做好皮膚準備,保持口腔清潔,手術須全麻者,術晨禁食水,不須手術的患者,在治療前進行藥物知識的宣教,使患者增進對藥物的認識,密切配合藥物的正確使用;④手術后或治療后教育,耳鼻咽喉科手術,因其部位特殊,術后直接影響患者的飲食、呼吸、睡眠,應引起我們的同情和重視。手術后向患者及家屬宣教手術后應注意事項。如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患者術后取半臥位,以減輕頭部充血,減少出血,利于消腫及分泌物排出,術后48 h內鼻部持續冷敷能減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組織腫脹,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可有效的減輕疼痛,48 h后給予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腫脹的吸收,加速黏膜組織的修復;⑤出院前教育,為了確保手術成功和增強疾病保健意識,護士在出院前為患者進行出院后有關休息、營養、飲食、用藥、隨診等知識的出院教育。
篇7
[關鍵詞] 金喉健超聲霧化劑;利咽飲;小兒急慢性喉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67.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5(b)-0081-03
Clinical effect of Jin Houjian ultrasonic atomizing and pharynx drink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aryngitis
YE Yu-sheng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rao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Shangrao 33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Jin Houjian ultrasonic atomizing and pharynx drink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aryngitis.Methods 4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aryng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contained 20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ssigned Jin Houjian ultrasonic atomizing agent and pharynx drink,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with Jin Houjian ultrasonic atomizing.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8.5% vs 77.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Jin Houjian ultrasonic atomizing agent;Pharynx drink;Pediatric acute and chronic laryngitis;Clinical effect
小兒急慢性喉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和多發的疾病。急慢性喉炎是指發生于喉部黏膜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1]。小兒急慢性喉炎主要癥狀一般是“空空”樣的咳嗽,俗稱“犬吠聲”,并可聽到喉鳴音[2]。急性喉炎的反復發作可發展為慢性喉炎,主要因為小兒喉腔狹窄,喉部黏膜下組織松弛,黏膜淋巴管豐富,因此當受到外來刺激時易產生充血、水腫從而阻塞喉腔[3]。又因小兒喉部神經敏感,受到刺激后發生痙攣,加上咳嗽能力弱,喉腔內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很容易出現呼吸困難癥狀,如鼻翼翕動、吸氣出現“三凹征”等[1]。若未得到及時處理,病情會進一步發展,出現口唇發紺或面色蒼白,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發展。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以及對兒童健康的重視,目前,金喉健超聲霧化劑以及利咽飲用于臨床上治療小兒急慢性喉炎倍受青睞。為此,本院選取400例因急慢性喉炎就診的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金喉健超聲霧化劑與利咽飲治療小兒急慢性喉炎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入本院就診的400例急慢性喉炎患兒,主要臨床癥狀有聲嘶、喉痛、咽干、喉嚨發癢且有異物感,排除鼻腔疾病、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癥疾病、咽喉部腫瘤等。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觀察組采用金喉健超聲霧化劑和利咽飲治療,對照組采用單一金喉健超聲霧化劑治療。觀察組患兒男性98例,女性102例,年齡6個月~7歲,平均(4.0±3.2)歲;對照組患兒男性99例,女性101例,年齡5個月~6歲,平均(4.0±2.8)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金喉健超聲霧化劑結合利咽飲治療,作超聲霧化時,取金喉健(貴州宏宇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5361,由艾鈉香油、木果木姜子油、薄荷腦等組成,每袋20 ml)霧化液10 ml,混合生理鹽水10 ml,利用超聲將其霧化成蒸汽,通過霧化吸入器進行吸入霧化,15 min/次,2~3次/d;結合利咽飲(由金銀花、、甘草、麥冬等中藥組成)40 g泡水作茶飲,2次/d,100 ml/次。對照組采取單純金喉健治療,方法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
1.3.1 療效評價痊愈:1周內患兒嗓音恢復,聲帶無血絲,初診時的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顯效:1周內患兒嗓音轉好,聲帶充血水腫狀況明顯減輕,初診時癥狀及體征部分消失;有效:1周內患兒嗓音有所改善,聲帶充血水腫狀況有一定減輕,初診時癥狀及體征稍轉好;無效:患兒初診時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加重或發生并發癥。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滿意度評價根據本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包括專科護理能力、服務質量、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等內容,總分100分,≥90分評為優,80~89分評為良,60~79分評為中,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8.5%,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77.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
2.2 兩組患兒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為98.0%,對照組滿意度為63.0%,對照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兒滿意度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小兒急慢性喉炎大多由上呼吸道致病菌感染引起的,有以下幾點特點:①多見于幼小兒童,其中1歲以內的兒童最為常見,發病時間多集中于冬春季節[4];②急性喉炎起病時即有聲音嘶啞、干咳,咳嗽時有“空、空、空”的聲音,類似犬吠音,隨后因聲門下區水腫的發展,吸氣可出現喉鳴音,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漸發生吸入性呼吸困難;③大多數患兒可出現發熱癥狀,高熱較為少見,由于喉嚨不適,常有阻塞、異物感等,患兒明顯煩躁不安、拒絕進食[5];④喉腔檢查可見喉黏膜充血、水腫[6-7]。
臨床上引起小兒急慢性喉炎的病因有多種,主要在于小兒抵抗力較弱,再加上小兒喉腔本身狹小的解剖特點以及咳嗽功能差等造成患兒喉腔易阻塞,嚴重影響通氣,嚴重喉水腫時可發生窒息危及小兒生命安全[8-9]。因此,更需要得到重視,要積極治療。
小兒急慢性喉炎的治療,主要為積極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盡量讓患兒安靜,避免哭鬧,放松聲帶,使其充分休息,減少氧損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應用于小兒急慢性喉炎的治療中,金喉健結合利咽飲便是其中的治療方法之一。金喉健超聲霧化劑具有抗炎、抗病毒、祛風解毒、消腫止痛、清咽利喉以及促進黏膜上皮恢復的功能。同時,帶有一種獨特的芳香氣味,使得患兒更易接受。利用超聲霧化金喉健藥液時,有效利用超聲波將藥液分解為細微顆粒,從而使其更加充分與患處接觸并利于吸收。利咽飲比較適用于慢性喉炎,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以及利咽潤喉的功效[10-12]。
綜上所述,運用金喉健超聲霧化劑結合利咽飲治療小兒急慢性喉炎,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明顯提高患兒的滿意度,值得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木克熱木?木奎依提,高穎,阿不都西克爾.比較金喉健超聲霧化劑與利咽飲對小兒急慢性喉炎的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0,26(8):586-588.
[2]陳文勇,李云英.金喉霧化劑治療聲帶小結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04,12(5):271-273.
[3]魏曉萍.喉腔滴藥和超聲霧化加音頻治療306例慢性喉炎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1,40(1):75-76.
[4]陳汝文.奧瑞姆自護模式在香港社區個案護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3):355-356.
[5]趙世春,楊曉霞,李玉琴.音頻電和超短波治療慢性喉炎的臨床實驗[J].航空航天醫藥,2009,20(1):16-18.
[6]李銳鍵.慢性喉炎中醫藥治療進況[J].中醫耳鼻喉科學研究雜志,2010,9(3):21-34.
[7]Mehta A,Barretti M,Pellecchia C.A rare case of chronic laryngitis[J].Chest J,2013,144(4):207A.
[8]孫希忠.金喉霧化劑治療急性喉炎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1):91-93.
[9]Flint PW,Haughey BH,Lund VJ,et al.Cummings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M].5th.Amsterdam:Elsevier Inc.,2010:883-888.
[10]賴非云,朱鳳霞,李志輝,等.超聲霧化加音頻聯合喉腔滴藥治療慢性喉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 10(11):65-66.
[11]瞿德剛,向東,牟鵬,等.基于分段近似方法的超聲霧化噴嘴振動系統設計[J].機械工程學報,2012,48(21):47-56.
篇8
[關鍵詞] 傳統喉鏡;可視可塑型硬光纖喉鏡;困難插管;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0(c)-0092-03
臨床工作中,困難氣管插管的發生率可達3%[1],這一直是困擾麻醉醫生的難題,因此在傳統喉鏡的基礎上應運而生許多新式喉鏡,如可視可塑型硬光纖喉鏡(SOS)[2],目的在于解決這一難題,而在使用中由于患者自身條件及醫生使用熟練程度等原因,仍然會出現插管失敗,對此我們采用傳統喉鏡與SOS聯合使用的方法,克服了傳統喉鏡顯露聲門困難的缺陷,把SOS的優點發揮到極致,明顯降低了困難氣道的插管失敗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2011年,在需要氣管插管全麻配合手術的患者中,選擇困難氣道患者40例,選擇方法主要依據插管難易程度的簡易分類方法[3],Ⅰ級:聲門完全顯露。Ⅱ級:僅能見到聲門后聯合。Ⅲ級:僅見會厭的頂緣。Ⅳ級:看不到喉頭的任何結構。聲門顯露Ⅲ級和Ⅳ級的患者,屬困難氣道。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20例采用傳統喉鏡直接插管;B組20例采用傳統喉鏡與可視可塑型硬光纖喉鏡聯合進行氣管插管。患者年齡32~74歲,男性23例,女性17例,ASAⅠ~Ⅱ級,手術涉及普外科、胸外科、骨科、婦科及五官科。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通路,連接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心電圖(ECG)、心率(HR)和血氧飽和度(SpO2),建立有創橈動脈血壓監測。誘導時根據患者自身狀況使用適合的鎮靜鎮痛藥和肌松劑,充分吸氧去氮后行氣管插管術。A組:麻醉醫生置入傳統喉鏡,盡量顯露會厭和聲門,進行盲探插管。B組:麻醉醫生將傳統喉鏡置入口腔,盡量暴露會厭部,此時置入SOS,將SOS前端送至會厭下部,助手經目鏡可清楚的看到聲門或氣管環,適度推送即可輕松插入氣管導管[4]。即便視野欠清晰,只要SOS尖端抵住會厭下部,盲推也可獲得成功。
1.3 觀察指標
選擇4個時點,即麻醉誘導后(T0),氣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2 min(T2),插管后5 min(T3),記錄患者有創動脈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連續觀察心電圖(ECG)和血氧飽和度(SpO2)變化。記錄插管次數及時間。觀察有無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插管并發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各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點SBP 和DBP值變化
A、B組在插管前SBP和DBP,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T0比較,A組SBP和DBP在T1、T2、T3均增高,B組T1、T2增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在T0、T1時點,A、B組SBP和DBP無統計學差異。與B組比較,A組T2、T3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點HR 值變化
A、B組在插管前HR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T0比較,A、B組HR在T1、T2均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在T0、T1、T2時點,A、B組HR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B組比較,A組在T3時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插管次數和插管時間的比較
B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顯高于A組,B組插管成功所需時間與A組相比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篇9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學生的課后學習由于是在課下完成的,所以,教師不可能完全地參與到這個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去。但是,無可厚非的,教師仍然是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還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那一部分。學生課后學習的能力、效果和效率,都與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系。因此,老師有必要,也有責任去研究和探索如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課后學習的能力和效率,強化學習的效果。在我個人看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決定性的作用,又有輔的作用。下面我就從這兩個方面來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1 決定性作用
1.1 有效、合理的布置課后作業
1.1.1 有效合理的分配課后作業的比例
比如,對于我所教授的《綜合法語》這門課來說,課后作業通常分為兩部分:口頭作業和書面作業。對于語言課程而言,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應該是齊頭并進的,并沒有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之說。而我們的學生,過去的英語學習中已經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只重視書面作業,不重視口頭作業。而恰恰他們最薄弱的環節總是在口語表達上。為避免重蹈覆轍過去“啞巴英語”的現象,現在《綜合法語》這門課我盡量著重提高口頭作業的比例。口頭和書面作業的比例差不多在60%和40%,有時甚至更高,能夠達到70%和30%。
1.1.2 作業要選“好題”
無論是口頭作業也好、書面作業也好,作為老師,在布置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學生選“好題”。不能不分青紅皂白,讓學生見題就做。如果這樣的話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往往會“事倍功半”了。這也是老師主觀決定性作用中極為重要的一點。這點對于書面作業尤為重要。另外,作業的題目都應當圍繞當天的重要知識點來選擇,不需要太多,只選取比較典型的就可以。口頭作業的范圍可以適當放寬一點。比如分組編排對話,背誦課文,相互提問、聽寫,等等。
1.2 及時、嚴格的檢查作業
有效、合理的布置了作業之后,還應該及時、嚴格的檢查學生們作業的完成情況。
1.2.1 隨堂檢查
這點主要是針對口頭作業而言的。隨堂檢查應快速、有效的進行。盡量避免耽誤太多的時間,但要保證是每堂課的課前都必須要有的環節。甚至,可以把檢查的結果計入學生們的平日成績。這樣才會讓學生意識到口頭作業的重要性,從而對他們及時、高效的完成口頭作業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1.2.2 對書面作業的檢查,老師就可以盡量放到課后完成
因為書面作業的檢查通常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也正是因為如此,老師對書面作業的檢查還可以采取抽查的方法。但是具體抽查哪一部分學生,不要預先通知他們,避免一些已經被抽查過的學生不再認真完成作業。
總之,教師的主觀決定性作用是尤為重要的,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合理分配作業的比例,幫助學生挑選典型的習題。之后,及時、嚴格的檢查學生們的完成情況,真正對他們起到督促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在課下的學習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輔作用
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這也可以輔助學生提高課后學習的能力和效果。
經驗一:
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經驗二:
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于用腦子去想。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經驗三:
每天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堅持體育鍛煉。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松鍛煉。
這一點經驗也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勞逸結合”了。
篇10
關鍵詞:國企改制;績效考核;薪酬體系
一、績效考核參與者寡
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在績效考核方面的改革從未間斷過探索與革新,國有企業的問題關鍵在于怎樣管理人。勞動是第一生產力,然而,勞動卻需要人的付出,因而,怎樣管理好企業人,如何有效提升企業人的工作效率便是國企改制在績效考核方面的重中之重。績效考核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國有企業進行有效管理員工的主要途徑之一。多年來,經過不斷的探索和改進,我國國有企業的績效考核取得一定進展,然而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在國企內部,真正實行績效考核中存在困難,各級員工和管理者的參與程度不夠,同時績效考核與企業的發展戰略脫節,甚至有些國有企業制定的績效考核指標嚴重超出企業現狀能夠達到的水平,并且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反饋機制等等問題,導致了國有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并沒有真正得到妥善應用,嚴重的甚至導致許多員工都產生了逆反心理,開始消極怠工,甚至導致人才的流失。
二、績效考核反饋無門
績效考核關鍵在于對企業內部人員的考核,企業需要通過考核來發現、選拔人才,為員工創造更適合自己的發展環境,促進員工提升其工作熱情,為企業更好的貢獻力量,并且得到認可。可是,現如今我國很多國有企業內部由于高層對績效考核的不重視,使績效考核成為了一紙空文,員工只知道有績效考核,卻不知道考核結果如何,不知道考核對自身究竟有何影響,極易使員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認為績效考核對自己沒有影響,不必在意;另一部分則不明白自己表現是否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從而很容易產生焦慮,然而這種焦慮卻沒有合理的渠道去宣泄,更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
以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例,作為一家國有大型能源企業,其現在為山西省的五大煤炭集團之一。擁有眾多子公司總資產上千億,員工將近18萬人,身居中國500強企業的第108名,可謂實力雄厚。然而,在其分公司中依然存在績效考核不利的問題。經過作者的調查顯示,陽煤集團的某子公司存在許多老員工雖然身在崗位多年,但卻依然對于公司的目標不是很明確,甚至不能真正了解公司,并且,存在許多公司內部管理層與員工工作脫節的現象,并且,公司并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工作績效的評價指標隨明確,卻如同廢紙,員工甚至不明確公司真正的工作績效評價指標是什么的現象。雖然這可能是個別現象,不能明顯影響陽煤集團整體的利益,但是也從側面反應出了國有大型公司在國企改制后的績效考核中依舊存在著的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三、薪酬體系真空
在國有企業績效考核存在問題的同時,國有企業改制后國有企業內部的薪酬體系也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進行解決。雖然在改制的道路上經過了不斷的探索和發展以及改進和完善,漏洞和問題卻依然存在。薪酬是企業吸引以及穩定人才并促使人才激發其潛能發揮的主要機制,也是提高企業績效的重要動力之一。因而,好的薪酬體系不僅能夠幫助企業留住好員工,更能吸引更多好員工加入企業,為企業發揮作用,促進企業,同時,也能促進企業績效體系的完善以及發揮。
在我國國有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國有企業員工形成了一種不好的思想,即國有企業便是鐵飯碗,由國家政策以及經濟的扶持,使很多員工消極怠工,不能真正為企業奉獻力量,促進企業發展,但當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企業實力以及整體利潤得到一個很大幅度提升的同時,國有企業員工的薪酬雖然得到明顯的改善,然而員工的不滿情緒卻日益增加,因為眾多員工普遍認為公司經營效益每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他們卻并沒有真正從薪酬上享受到公司發展的成果。而實際情況卻是隨著員工工資的不斷上升,必然導致的便是公司成本的增加,同時,面對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的決策層感到了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下降。
四、薪酬激勵方式不合理
國有企業薪酬激勵方式的不合理以及手段的不充足。薪酬體系制度的問題在于國有企業薪酬結構復雜,缺乏系統性。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的不斷進步,更多的管理崗位還是專業崗位,需要有一定的學歷和工作基礎以及工作經驗。而國有企業在改制的過程中,雖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其解決的途徑確實通過增設大量的副職,從而增加管理崗位的數量,但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造成了企業缺少了一個優秀的專業人才,卻多了一個無能的管理者,原因便是管理崗位對于知識以及技能和經驗的特殊要求,在專業領域發揮出色的員工并不一定能勝任管理的崗位,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