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一顆寧靜的心范文

時間:2023-04-05 07:5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守住一顆寧靜的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每個人的前面,都有一條通向遠方的路,崎嶇但充滿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遠方,因為總有人因為沒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憊不堪半途而廢。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樂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當生活的困擾襲來,請丟下負荷,仰頭遙望明麗、湛藍的天空,讓溫柔的藍色映入心田。就像兒時玩得疲倦了,找一塊青青的軟軟的草地躺下,任陽光在臉上跳躍,讓微風拂過沒有褶皺的心。

當層層的失意包圍,請打開窗戶,讓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走進來,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氣息中尋找一絲的寧靜,就像兒時,拿起蒲公英的細須,鼓起兩腮吹開一把又一把的小傘,帶著驚喜閉上眼睛,許下一個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與欣喜。

當無奈的惆悵涌來,請擦亮眼睛,看夕陽的沉落,聽蟲鳴鳥叫。就像兒時在小院里聽蛐蛐的叫聲,抬頭數天上閃爍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煩惱的嘈雜漸漸隱去,擁有的是一顆寧靜的心。

守住一顆靜的心,你會由衷的感嘆:即使我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短暫,為什么還要栽培苦澀?

篇2

人生如廣闊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葉扁舟,大海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所以人也有歡樂與憂籌。心煩的時候,深吸一口氣,守住一顆平靜的心。

單面對挑戰時,守住一顆平靜的心;正如此時面對中考的挑戰。想著母親那焦急的目光想著我苦讀三年,心情就難以平靜但深吸一口氣,讓新鮮的空氣走進去,在芳鮮的泥土中找到寧靜,帶著平和的心態去挑戰。

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單面對失敗時守住一顆平靜的心當有了勝利遠景的人失望而歸昨日的希望變成今日的欲望。心若狂瀾一般翻騰。此時就有了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的平靜悠然,有了桑提亞哥平靜的追求,用平靜的心感悟人,人可以被打敗,但不以被消滅的境界。

總之守住一顆平靜的心,用他迎接挑戰,面對失敗。我們何不用平靜去感悟生命,去細細品味。

山西呂梁嵐縣嵐縣舍科中學初三:943634457

篇3

人生,就是這樣,沒有一帆風順的,也有坎坷不平,風雨路程,人生總有失意,總有不幸,要學會在坎坷中堅強,在逆境中成長,也許前路荊棘叢生,我們要懷著一顆淡然的心勇于向前,所有的困難都會踩在你的腳下。

因為知足,所以快樂,因為懂得,所以理解;人生路上的風雨,波折,歡笑,苦澀與眼淚,才真正豐富了生命的蘊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愿望,我們每一天都在期盼著,都在尋找著自己的幸福與快樂。懷著淡然的心行走于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所有。

人生沒有完美,人生注定沒有十全十美,太完美就會有缺陷,有時,我們追求的,我們渴望的,也許很難實現,有時,你發現不去刻意去追求的,卻可輕易取得。人生還是隨遇而安,讓自己的心情歸于平靜,心靈的一米陽光會照射你心中的每一處角落。

人生路上,有一種懂得叫珍惜,有一種幸福叫簡單,少一份煩惱,少一份狹隘,多一份快樂,多一份寬容,人生路上讓我們慢慢學,細細品,要記住開心快樂最重要。一份好的心情,會給你帶來好運,即使心中有太多的苦澀,也不要眉頭緊鎖,人生何其短暫,要相信,風雨過后,終究就有美麗的彩虹。

傷心時不要哭泣,不要吝嗇你的微笑,留住心中的那份寧靜,在我們心底最深處,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與淡然,凝聚堅強,守護一份澄明的心境感悟生命中的點滴,讓一縷陽光折射到心底,讓一份淡泊與美麗停留在心湖深處,善待自己,享受生命。

在我們一生中痛苦和快樂總是并存著,在我們心情煩躁時,不妨走進大自然中,盡情感受著大自然的美麗芬芳,盡情擁抱著大自然的親切,馨香的自然之美,清新的田園風光,盡情聆聽大自然的歌聲,心中就會飄蕩著一份寧靜的韻律。心中就會升騰起無盡的幸福感。

要記住,花開總有花落時,看開是最好,要學會聆聽自己,欣賞自己。

要記住,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所以,要拋出心中的煩惱,給生命一份恬靜。

要記住,明天會更美好,一定好好幸福的活著,不要輕言放棄。看淡世間滄桑,內心才會安然無恙。

笑對生活,生活中的機遇無處不在,揚起生命的風帆,升起心中的太陽,讓陽光照亮我們的心房,人生的青春在不經意間,帶走了我們美麗的容顏,你要明白有時需要改變的不是他人,而是我們自己,試著去幫助別人,其實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了快樂。

篇4

——題記

都說生命是一場旅行,一路上,我們會聽見花開的聲音,會看見花綻的容顏,也會看見花落花謝的慘景,如果我們能時時擁有溫暖快樂的心情,擁有從容淡定的心境,一路經歷著、感悟著、懂得著、感恩著,如此,我們的生命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永綻不敗。

無論在山水之間,還是在廣袤荒野,我們都需要讓我們的心如山澗溪水,清澈透明。人間種種煩惱大多皆是庸人自擾,若我們能盈一份博愛與豁達于心靈深處,不好高騖遠,不妄自菲薄,是云就在天空中逍遙飄游,是水就在江湖里安逸自在,是風就去吹開百媚千紅,是雨就去默默潤物無聲,這樣,相信我們的人生就能風清日朗、四季如畫、美不勝收。

自古以來,很多名人墨客歸隱山林、幽居田野,他們絕不是自甘墮落,或是消極頹廢,那是他們閱盡滄桑后的一種了悟,也是對世事名利的一種釋然。當我們漸漸領悟了生命的真諦,懂得了生活的涵義,知曉了活著的意義,擁有了超脫的心境,不再為名利而勞累,不再為成敗而悲喜,懷著一顆悠然的心,在春天播種,在夏天耕耘,在秋天收獲,在冬天歡喜,將一份素雅、一份充實寫進生命的詩行,那樣我們的人生該有多么的瀟灑和愜意。

誰說當局者一定會迷?只要我們燃一盞心燈就不會迷失,只要我們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糾纏于過去,不束縛于現實,不糾結于得失,在喧囂中能覓得一份寧靜、在風雨中能覓得一份坦然、在靜謐中能覓得一份幽逸,不管山重水復、不管柳暗花明,我們都能笑談風云、坐看云起,這又何嘗不是精彩的人生?

紅塵漫漫,讓我們積點滴成大川,積跬步致千里,把舊的一頁翻過去,在喧囂紛擾的人世間,保持一份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非凡境界,走出人生迷局,不去隨波逐流,不為流言蜚語所左右,在繁華中沉淀一份穩重,在單調里營造一片斑斕,風骨凜然,淡然面世,以休閑的心去采菊東籬,賦詩清風,給生命贏得更多的明媚和亮色。

風雨人生,禍福相依,笑淚交織,有淡定,人生就不寂寞;有知足,人生就不空白。有超脫,人生就更豐富;有付出人生就更精彩。若我們擁有了超然物外的至高境界,縱然繁華都落盡,縱然一切成煙云,我們的心中一定仍有花開的聲音和美麗的原風景。

【心靜】

記得,有人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念,便可寂靜安然。”是的,如果我們心靜了,就無須真正遠離喧囂,無須真正遠離紛擾,不管身在何處,都能尋得桃源入口,頭枕清風,盡享人生美麗風景。

雖說世事滄桑、風雨更替,但花開不止一季,美麗的風景一直在路上。錯過了春天的百花風情,我們還會迎來夏天的蛙叫蟬鳴;錯過了秋天的落葉靜美,我們還會迎來冬天的雪花搖曳。只要我們守住一顆寧靜的心,我們就可以在滾滾紅塵中,悠然自得地聽高山流水、弄花香滿衣。

紅塵紛擾,需要心靜。心靜,那應該是繁復后的至簡,波瀾起伏中的淡定,面對人情的冷暖,面對紅塵的誘惑,心靜之人通常會比一般人更能夠懂得感悟、懂得取舍。人生自古難兩全,有一得,必有一失。只有心靜了,我們才會有幸福快樂的種子在心田里生根、發芽,花香四溢。

佛說:“人生如處荊棘叢中,心不動,則身不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動則傷其身痛其骨。”當我們心靜了,我們就會發現,我們隨時可以感悟“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自然意境,我們隨時可以擁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優雅閑趣,我們隨時可以達到“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然心境;當我們心靜了,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可以在風雨中迎難而上,我們可以在痛苦中堅強,我們可以在煩惱中了悟;當我們心靜了,我們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唾手可得,快樂其實無處不在。

我們不要去羨慕高山的雄姿,不要去嫉妒流水的柔美,不要去鄙視塵埃的渺小,我們要解開塵世的枷鎖,拋開俗事的困擾,在紅塵的百轉千回中,盈一眸恬淡,輕握一份懂得,攜一份淡墨詩情,走進大自然,盡情呼吸一路花香,深深擁抱一路風景。

生命里,有形的占有越多,無形的就失去越多。讓我們做一個簡單而善良的人,許時光一份靜好,在是非恩怨、百味人情中,守住一顆寧靜的心,輕挽一襲流年的溫暖色彩,在風起、雨落的季節里靜待花開。

在生命的旅程中,總不會一馬平川,我們一路向前須靜心、穩心態,如此,我們方能走上無悔之路,詩意地棲居。

煙雨紅塵,總有一抹笑顏為我們綻放,總有一縷清風給我們納涼,總有一縷陽光讓我們溫暖,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寧靜的心,安之若素,我們就能踏歌而行,時時聞得歲月的暗香,時時找尋到快樂、幸福的方向。

【心凈】

世幻,需要淡然的心境。人世滄桑,需要我們心凈。有智者說過,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多欲則寡歡,只要心漸漸純凈了,人的欲望就會減少,幸福指數便會增高。

其實,人生本沒有太多的華麗,有的只是尋常。人生的軌跡不一定按我們喜歡的方式進行,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們必須讓心淡定、讓心寧靜、讓心純凈。景由心造,心安,便是歸處。

是非成敗,轉身即空,當我們覓得禪云、閱得禪語、悟得禪意,擁有一顆純凈的心,我們就能聽到來自天界的梵音,無論走在何處,我們都能輕顰淺笑,安靜從容,綻放最美的自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如果我們能消除羨慕、嫉妒、恨,淡然于懷、素然于心、靜然于世,那么,我們就可以時時享受日朗風清,刻刻悠步柳暗花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只是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善待別人,善待自己,在心里留一片不受污染的芳草地,在流年的來去中,優雅地老去。

白落梅說:“四時流轉,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選擇,每一個渡口都是自己甘愿停留,因果從不曾虧欠你我什么,我們沒有理由去抱怨。人生,不會永遠一成不變,其實無論悲喜,能夠勇敢的面對屬于自己的風景,就是最美。”是啊,在生命里,簡單才是最純白的寫意,寡欲才是最精彩的落筆,純潔才是最美好的結局。

“心頭有事三界窄,心若無事一床寬。”我們不要等到頭破血流了才愿意回心轉意,我們不要等到走到了絕地才知道回頭、轉身,我們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用感恩的心去觸摸世界、擁抱世界,永遠愛他人、愛自己,在紅塵路上且行且珍惜。

一切,皆由心定,若我們能時常“吾日三省吾身”,盡力做到不艾不怨,不怒不驚,不嗔不奢,心有寧靜和純凈,那么,晨鐘暮鼓里一定會有我們期待的春暖花開,花開花謝中一定會有我們希冀的優質供氧。

篇5

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條通向遠方的路,崎嶇但充滿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遠方。因為總有人心靈不堪重負,身心俱疲而半途而廢。所以,無論路途多么遙遠,無論遇到什么大風大浪,我們都得保存一種愉快的心情。

當生活的困擾襲來,請丟下負荷,仰頭遙望明麗湛藍的天空,讓溫柔的藍色映人心田。就像兒時玩得疲倦了,找一塊青青的軟軟的草地躺下,任陽光在臉上跳躍,讓微風拂過全身。于是,心靈的褶皺也被撫平,留下一片無痕的凈土。

當重重的煩惱向你壓來,請走出戶外,尋找那群真誠的朋友,向他們傾訴你的煩惱,在促膝長談中得到解決的方法。就像兒時一個人在家怎么也拼不好積木,跑出門外找來一群小朋友。大家你一塊我一塊,在歡聲笑語中一座城堡已經建成。于是,煩惱一掃而光,童真重新回到心中。就像躺在媽媽懷里酣睡的嬰兒一樣安詳、甜蜜。

當層層的失意脹開,請打開窗戶,讓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走進來,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氣息里尋找一絲寧靜。就像兒時拿起蒲公英的細須,鼓起兩腮吹開一把又一把的小傘,帶著驚喜閉上眼睛,許下一個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藉與欣喜。

當無奈的惆悵涌來,請擦亮眼睛,看夕陽的沉落,聽蟲鳴鳥叫。就像兒時在小院里聽蛐蛐的叫聲,抬頭數天上閃爍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煩惱的嘈雜漸漸隱去,擁有的是一顆寧靜的心。

點亮心靈的燈,你會由衷地感嘆:即使我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緊鎖。人生本短暫,為什么還要栽培苦澀?

點亮心靈的燈,你會欣喜地發現:點燈人不是只有自己,朋友、親人、師長都可以為我點燈。人生路漫漫,可是同行的人很多,何苦獨自面對困境呢?

點亮心靈的燈,你會明白“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的,沒有人知道遠方究竟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照進來,寧靜之心便點燃了一盞永不熄滅的生命之燈。讓你前行的道路永不黑暗。

亮心靈的燈,你便可以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挑戰,不斷自我超越。即使遠方是永遠的遠方,也會誕生一種東西——奇跡!

張潔白的紙,空空如也,什么也沒有,多才的畫家用它畫出了美麗的少女——蒙娜麗莎。一個丑陋的石頭,手巧的雕塑家卻用它創造出美少男大衛。一個簡單的樂器,甚至掃把、托鞋,聰明的音樂家卻可以用它演繹一首令人心曠神怡的樂曲。

紙、空白、石頭丑陋、樂器簡單,卻藏著美少女,美少男和心曠神怡的樂章,妙不可言,卻真實存在。因為美麗作品早己存在于創造者的心靈。

美麗的心靈可以創造一切的美,甚至可以變不美的為美。烈日炎炎,一望無際的沙漠上死一般的沉寂,飛沙與走石在這跳舞,張狂的呼嘯。對生命仍存希望的求生者摸了摸身上僅存的半袋水,非常高興,因為他還有半袋水。他并不因為僅剩的半袋水而喪氣,卻為之歡快,因為他有一顆美麗的心,一顆存有希望的心,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

知道是哪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有一個影子,起初我并不是很在意。久而久之,我發現它已經開始一點點操控我的行為。當我想開始對它近一步了解時,卻發現它很模糊,我看不到它的實質,我開始迷茫,不知道該怎樣阻止它和我的意志、性格融合為一體。

沒有人阻止,于是,它在我的體內瘋狂地猛長。我無法控制自己,一點點、一點點。我成了它的傀儡,我開始叛逆,它成了另一個我……

我的人生正在邁入另一個階段嗎?為什么我覺得自己變得好陌生,愛發泄脾氣的孩子。其實我也在努力克制著自己,只是我覺得自己好累,我承受的壓力真的讓我無法呼吸。我時時刻刻都在思考著:這些應該是我承受的嗎?或許,是我太多愁善感了吧!

但我真的覺得人的心思不可捉摸,且再也沒有真正心靈純真的人了,即使我也不完美,但這確實使我很失望。我想,我沒有真正算得上知己的朋友,真的很悲哀,我的心聲不知該向誰傾訴,只有我自己獨自分享自己的喜與悲,以致于我的心思很復雜。不知道這樣形容對不對,我覺得自己有了內心深處的城府,我喜歡獨自在自己的房間里思考,我想和朋友傾訴,卻只會欲言又止,這是我嗎?是那個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嗎?

篇6

愛倚身窗臺聽雨,傾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彈奏雨的樂曲。幻想著,丁香般的女子,撐著雨傘走在雨季朦朧的歲月里,那彷徨的憂思,那美妙的詩意,讓人無盡遐思!

依然是雨絲飄絮的清晨,再次來到窗前,那飄飛的細雨調皮的鉆入我的脖頸,使我瑟瑟發抖。極不情愿地收回喜雨的心,關好窗,縮回溫暖的被窩里。

哦,原來,冬,來了!

冬,像極了一位美麗,高貴,冷若冰霜的黑皇后。蒙上一層冷艷神秘的面紗,迷離中透著憂傷,一顆顆淚滴順著濃密的眼瞼灑落,在空中轉化為一片片雪花,洋洋灑灑飄落。

喜歡一個人穿著火紅的棉襖,在雪地里奔跑,然后靜靜地看白凱凱的雪花,一片一片輕飄在我的發絲上。輕輕低吟,輕輕淺唱,在白茫茫的靜美的雪地里,仰望蔚藍純澈的天空,回首夢一般的往事,回望詩一樣的青春!

冬的純凈,像一簇火焰,將夏末端未燃盡的烈日艷苗,再次燃燒。然后在灰燼里追尋過眼云煙,在熊熊燃燒里尋回遺失的記憶,釋放出心中的思念與迷離!

冬風起,寒意濃。仿佛能聽到孤單的落葉,在風中寒顫抖動的聲音。于是,一片一片的葉兒,飄零在冰冷的的空氣里,和那些未來得及冬眠的小鳥兒為伴,無助地揮舞著僵硬的翅膀,開始了漂泊的行程。

冬風急,吹亂心。行走在蒼涼蕭瑟的林間,在枯草中發出悻悻的弱弱的嘆息聲,在這蒼白的季節里,心企盼著春的臨近,或許,春便是拯救落寞心靈的天使。

冬風輕,水悠情。那曾經漾漾蕩蕩的帆船,安安靜靜的停泊在岸;那自由歡游的小魚兒,早已躲進了松軟溫暖的淤泥地;那清淺的鱗波里,那圈圈的漣漪間,漸漸有著冰封的痕跡。

于是,心,也跟著涼了……

很喜歡一首歌曲《春光美》,它的詞,它的意境,它的蘊涵,總能引發我心頭的共鳴。喻成生活,工作,人生中各種崎嶇與挫折,都能隱透出一份向上的精神,鞭策著我,激勵著我,鼓舞著我!

“我們在回憶,說著那冬天,在冬天的山頂,露出春的生機。我們的故事,說著那春天,在春天的好時光,留在我們心里。我們慢慢說著過去,微風吹走冬的寒意,我們眼里的春天,有一種深情,這就是春天的美麗。一片一片甜蜜回憶,春天帶來真誠友誼,我們眼里的春天,有一種歡欣,這就是春天的美麗……”

于是,這首歌,成為了我的座右銘,每天都在我耳邊反復吟唱,在心間縈繞!

冬,當雪花飄飄漫天飛揚時,我踩著柔軟的雪花靜靜地一直走,陪伴我的有嘎吱嘎吱的雪姬聲與我深深淺淺的腳印。

當《春光美》飄到耳畔時,我停止邁動的腳步,靜默的地聽,仿佛整個世界只留下一種聲音,柔柔美美,唱進我的心底!

空曠的雪地里,一張寧靜的臉,仰望天空,靜聽歌聲。一種震撼心靈的感動,一份滲透心間的悸動。那一刻,我仿佛被裝上了天使潔白的羽翼,輕飄飄地飛向了天空……

忙碌的工作,繁雜的生活,幾度令我心煩意燥。在零度的冰封冬季里,更顯迷茫與陰郁。我一定要驅除掉心中的冬天,迎向春天的陽光與美麗,給自己一份燦爛的心情,屬于我的不再是嚴寒的冬季,一切隨著春天的到來而春暖花開!

篇7

在由Sennheiser打造的音樂世界中,熱愛音樂的你或許會找到一處安心之所。在某個夏日的午后,戴上一款Momentum樂動耳機,就著跳躍變幻的音符,任思緒在唯美的音樂世界里翻飛起舞,享受寧靜與恬淡的生活之美。

型,美之本

Momentum樂動耳機是Momentum系列的新成員,外形驚艷,讓人一見傾心。鐳刻于頭帶兩側的Sennheiser與Momentum標識、流線型的不銹鋼頭梁、分叉承重的頭帶設計、鋁合金的耳罩外殼,繼承了Momentum耳機產品的時尚基因。同時,柔軟順滑的Alcantara皮革用料、精致小巧的貼耳式設計,又交織著典雅之美。可以說,Momentum樂動是一款外形時尚而又優雅,堅固而又柔順,佩戴感十分舒適的耳機。

色,美之相

色彩是耳機迷人的外衣。在耳機日漸飾品化的今天,年輕用戶對其色彩的要求越發多元。Momentum樂動耳機正好迎合了這一風尚,它在Momentum棕色和黑色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四種亮麗的顏色,分別是優雅白、復古綠、夜空藍和晶瑩粉。這四種色彩跳脫出原本嚴謹沉穩的色調,更加絢麗活潑,適合年輕人佩戴。

優雅白和復古綠這兩款Momentum樂動的色調純凈而清新,細細品味,似乎能聞到一種淡淡的乳香味和青草味;優雅的色彩,再加上一點兒俏皮,戴上它,即刻展現你的年輕與躍動。而晶瑩粉和夜空藍這兩款的色調則濃郁而飽滿,在輕盈的質感當中多了一絲成熟的內涵,散發青春氣息的同時不失深沉內斂。

樂,美之靈

好的音樂,是富有靈性的。樂曲中那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音符猶如漫天飛舞的精靈,將你帶入美的殿堂。

Momentum樂動耳機內置的釹磁鐵單元,能為你還原樂曲中的每一處細節、每一個音符。圓潤飽滿的琴鍵聲、細致入微的擦弦聲、繚繞不息的泛音、氣息的轉換吐納皆如在眼前。細節之外,更有感情。低音提琴的哀婉、簫聲的蒼涼質樸、笛聲的悠揚悅耳、人聲的蕩氣回腸都能一一詮釋。

高性能換能器封閉貼耳式設計能為你隔離外界噪音,提供安靜的聽音環境。16Hz-22kHz的頻響范圍,則能為你營造一個寬闊的聲場,打造完整的立體聲音效,并提升低音部分。即使處于喧鬧的街市,你也能守住一份屬于自己的恬靜,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讓音符如浪濤般有節奏地拍打你的耳朵和心靈。

篇8

----題記

一直想做一個簡單而安靜的女子,閑來品茶,寫字,梳理心情,打掃塵埃,只恐心事積怨太久,會郁郁成愁。字寫好了,用微笑裝裱成畫,懸于心墻之上,日日守,夜夜訪,直到相思漸生,想念,又發新芽。流年,如一盤散沙,即便所有心思用盡,也拉不近那一重一重的天涯,只得將清影藏于月光下,聽一首老歌,反復到連思緒都沙啞。

或許,可以將腳步走得清淺些,再清淺些,刻意繞過那半程煙沙,就如同墻角的紫藤花,總于夜半開的無聲無息,誰人敢評說,那不是清喜。可否,也學紫藤花,守一處光陰禪意的棲居,讓心靈可以沾滿了浮生的醉意,掬一抹微笑兀自的開,兀自的落,而后,只伴著時光安靜的老去。

從不曾埋怨,時光在眼中漸次擱淺,縱使千帆過盡,你的記憶仍在心里,翻卷出一幅畫面,影射流年。往事,已如煙。曾有水墨青花般的句點,紛飛在指間,回眸,也只是剎那芳華的流轉。只一個轉身,思念,就定格永遠。問青天,借慧眼,將萬千紛擾看穿,情來情去,且讓情隨緣,得一念安然,無需感嘆。

錯過,皆因情深緣淺,若微笑,心無苦寒,若向暖,亦可明媚生煙,若無悲無怨便可換得朗朗晴天。紅塵有愛,心存感念,笑看風月,淡則坦然。用心的腳步,穿行于風塵俗世,過往的繁華與疏離,都可淡淡隨風。我所在意的,不過是這清淺于指間的一抹蔥蘢,只隨著心情,便可輕吟出一段平仄的流年。每每在輕舞霓裳處,傾聽來自靈魂的呼喚,心里輕觸的時光,總會油然而生,蕩漾成溫軟的微笑。

縱使光陰模糊了容顏,卻也是僅用一筆傾心,就典藏了生命里最至真的厚重。風起的日子,我靜臥晨曦的光中,靜靜守望,默默聆聽,用水潤的心剪出一段過往,盈一抹淡然,笑看青山綠黛暖融,遠雨微涼。又把思念落筆成行,和著深深的感悟凝結成笑語,輕擁流年滄桑。

喜歡靜享晨起的這段時光,平復所有的雜亂,轉換成一種安逸的語言。無非,是為尋一個明媚的出口,以解萬事煩憂。可是區區蠅頭小字,只言片語,又怎可壓制住萬頃波瀾的洶涌。所以也學友人,閑來讀韻,默頌千風,只是落筆,仍舊花團錦簇,沾滿了流年的浮塵。

時常感嘆,紅塵之繁復,有太多誘惑縱橫,惹一切雜念叢生,無法安守凡心,于凈土。心動,萬物則隨之靈動;心靜,萬物亦歸于安靜。所謂嘈雜,喧囂,浮躁,皆是眾生無法開解的表相,因欲念太重,安能插柳成蔭,幻化為菩提。若心中無物,凡塵埃所到之處皆不沾染,讓心思超然成空,又何來嘈雜喧囂浮躁之念蠢蠢欲動?

只守住一顆寧靜的心,清凈,柔美,潤中帶著幾絲薄涼,浮于歲月檀香味的琉璃盞中,試問幾人可如此善終?惟愿,點一盞心燈,不為取悅,僅以瑩瑩之光撫慰心墻。看夜深人靜,思緒又瘋長,我安坐其中,品茶,賞花,笑對風月,淡寫一筆寒涼。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場宿命安排的久別重逢。身影,各自分立在紅塵的兩端,那些陽光明媚或是殘陽泣血,都只將相惜的畫面溫暖地定格。透過歲月清澈的光線,這是一朵花生長的過程,花開花謝就是她的塵緣。她將層層凋落的心事,囚禁于通透的琉璃,只待芳華沉淀,將紅塵事,于紙上淺淺書,書一個永不開啟的心之帷幕。

時光的腳步,是一場寂寞與喧囂的交融,一切的繁華與疏離都藏在尋常的景中,而念念生成的情緒,就是這尋常中最美的點綴。于風起時邂逅一場雨,于落雨時讀懂一朵花,于花開時捻起一抹笑,時光總是恰到好處的明媚著。

每天迎著黎明而起,伴著暮色而落,不與悲歡添加各種惹人爭議的理由,看百般浮華在攤開的手中清淺而臥。將世間萬物凝于心,不繁復,不做作,只需循著一條禪意的韻,如微風拂過水面泛起的漣漪,又如唇角輕輕呢喃中不小心遺落的碎語,淺淺暈開,也是充滿了詩意。

我若以修文字之念隨禪,合攏思緒,安然入定,暫將筆墨封存,只以尋常心于晨光中安睡,不再勾勒出文字,從此韜光養晦,靜以修身,也可求片刻心安。萬物之中,斑駁縱橫,如河川,都沿有流動的軌跡,來與去,不必追尋,花開可靜好,花謝亦從容,各自皆有命數。怨由念生,念由心生,若心不動,則風月可安,俗事可了。

窗外有雨,雨聲淋淋漓漓,如細碎的光陰,緩緩流深。倚窗讀雨,有薄風拂面,清清爽爽,映遠山綠意蔥郁。聽【西廂詞】,弦音又起,古箏叮叮咚咚地婉轉,若流水潺潺。竹林扶疏,泉石相映,漫卷漫舒,似天籟一般的絕妙之音,空靈悠遠。恍若這紅塵一隅再無其他,惟有,一人,一景,一曲入心,將天地萬物之怡情盡數融匯。

篇9

————題記

追溯茶最早的出處,《詩經》爾雅,桑柔中都有涉獵,那時只謂以“荼”、“茗”、“賈”等之稱,后有唐高士陸鴻漸一書《茶經》為茶正名,理出“源”、“器”、“煮”、“具”、“飲”、“造”、“事”、“出”、“略”、“圖”,洋洋灑灑七千余字,十章中盡解茶髓之精妙,被后人尊稱為“茶圣”,可見古人對茶的悟道和其難舍的情結。

世人之所以喜茶,就是喜它自帶的那份渾然天成的靈性,它攬靈秀山水日月之精魂,其中盡藏世事紅塵百味,使飲者品苦若思,不驚不擾間就已垢凈明存,洗心見性。“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燁若春敷”,嫩芽沖泡,另物沉而精華升,其形燦若冬雪,其色如春野爛漫,多么美好的詩句,這也是魏晉名士杜育在《茗賦》中將茶賦予了靈動的生命,視為了絕美的藝術享受,道出了萬千品茶人的心聲。

現若有心尋一份茶緣,大可不必勞神效仿古人去林深尋隱 ,只需待閑暇靜美十分,擁清簡寧靜入懷即可。煮一壺凈水,沖泡一盞今春的新茶,觀朵朵柔綠緩緩于杯中綻放,先如沉睡千百年漸醒舒伸的蓮,后似莫高窟壁畫上曼妙盈盈飛升的天女,只到茶香氤氳蒸騰,暗香了那顆從容的心。

茶有濃淡,亦有冷暖。可能同一杯茶,讓不同的人去品,嘗到的滋味也會不盡相同,有人品后苦澀難咽,有人品過頰齒回甘。相信一個真正懂得品茶的人,一定是個精行儉德的純簡之人,內心淡若晨風。也只有自己歷經心路,遍嘗甘苦之后,才能品出茶中真味,在俗世紛紜中持一懷碧潭秋月的心,去看淡人生的沉浮。( 散文網: )

品茶之道講究心靜性閑,當你舍去煩亂,持采菊東籬的悠然心去淺嘗綴飲,得到自然是一份心悅靜美的安閑自在。 將一杯茶品到綠水無波,品到純凈清朗,直到內心猶如秋水拂塵后的月白風清。用一顆清淡簡潔的胸懷方能證悟到有舍才有得的真意,一盞清茶在拿起與放下的舉手之間,就把生命里的慈悲喜舍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茶蘊禪意,半盞清茶一如明鏡鑒照心底。透過一杯茶的風月,雖暗香無跡,但卻可以使人不被紅塵紛亂的表象所迷,即而我們從喧囂中尋到寧靜,在紛繁中守住內心的真淳。品茶也是修禪,心之所靜,氣定神閑,最終得到心靈的休憩,在平和中獲得快樂。能達到人茶合一的境界,就是佛門所說的茶禪一味,從那小小杯中承載的紅塵萬象,參悟出那一份淡泊寧靜的云水禪心。

我是極喜飲茶的,但多為心境怡然,隨性而飲,不是悟出了茶道和禪心,只是可以保持內心的祥靜與安寧。片刻的閑適我也會淺斟慢酌,看杯中綠葉飛揚,直到湯香四溢,賞心悅目之時,那潺潺清亮的茶水,也在不覺間早已為我蕩去了俗世的疲憊和心靈的塵埃。其實對于品茶,俗中求雅,我們也不必苛求精致繁復,在這個過程中,大可將一盞茶飲到淡而無味,其中也許對茶的優劣、冷暖與滋味全然已無關重要,重要的只是讓心回歸質樸與簡單。

篇10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有些人拼命追名逐利,卻又患得患失地體會著名和利給他們帶來的痛苦,在十字路口,只有迷惘成為他們傷心的標志。可換個角度,與其讓自己在匆匆腳步中失去自己的心,不如慢下來,“慢慢走,欣賞啊!”

別總感慨命運的不公,抱怨社會的世俗,其實關鍵是我們自己有沒有守住心靈的“桃花源”!格桑德吉是墨脫縣偏遠鄉村教師,為了不讓鄉親們的希望跌落懸崖,門薩族女兒用一顆心脈動著全鄉人的心,8年只見過女兒四次面,不是當母親的心狠,而是那幾百雙渴望的眼神深深牽絆著她的心。多年來,她將幾百位學子送出偏遠的鄉村,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她卻仍然堅守那方清貧的樂土。從中,我們是否應該感悟到什么?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自己的選擇,而格桑德吉卻在鄉村找到了心靈的歸宿,遠離城市的繁華,盡自己的所能去改變其他村里孩子的命運,也感動了我們每一位中國人。

一方凈土,能讓我們疲憊的身心放松。“落英繽紛、芳草鮮美。”理想與現實其實并不遙遠,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

李叔同一代才俊,卻放棄了榮華富貴,遁入空門,尋找解脫;納蘭性德一宵煙雨,卻只求半世安穩……倘若我們舍棄那些牽絆心靈的浮華,濾凈雜質,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我們也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原野。

孫燕姿在她的歌《天黑黑》中唱到:“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后總有殘缺,我走在每天必須面對的分岔路,我懷念過去單純美好的小幸福。”成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讓自己逃離名利,這是我們需要努力與追求的,那些只懂名利競爭的人又如何知道,一旦失去寧靜的心,就不會得到渴望已久的幸福。

讓我們各自選擇,在各自的樂土上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別讓自己發出“風住塵香花已盡”的感慨,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桃花源”,那里是充滿陽光雨露,可以跳,可以跑,甚至還可以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原野。

[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