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愛心范文

時間:2023-04-03 05:12: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折愛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折愛心

篇1

愛心怎么折?

一張普通的32開的筆記薄紙張

首先將準備好的紙張,右頂角對折到左邊。展開之后留下折痕。

同樣的操作也發生在左邊。

按照折痕將紙張的前部壓折成為一個三角形。

接著將上面的左右兩個底角向頂點折疊。

然后將折紙模型的右邊折向垂直的中線。

左邊也按照相同的方式操作。

將折紙模型底邊向上折疊,稍微的蓋住上面四邊形的一個角。

再將折紙模型翻轉過來,然后將上部的三角形系那個下折疊。

將左角向中間部分45°折疊。

右邊進行同樣的操作。

把前面步驟中兩個角都壓到上面三角形的下方。

再將左右兩個處在中間的頂角分別向左右兩個方向折疊。

前面步驟完成后應該如圖所示。

篇2

關鍵詞:賞識教育 寬容 關愛 真情和真誠

從事小學教育十年有余,今年三月份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借調到特殊學校從事教學,從此我的教學工作又開始了一段新的歷程。光陰似箭,轉眼間來特校快一年了。在這一年的特教工作中,我體會到了特教教學的快樂與艱辛,收獲了專業性的知識和教學的方法技巧。教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讓孩子體會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好的適應生活,這對孩子的發展是多么的重要。

至今我還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孩子們的情景,帶著滿心的喜悅,滿懷著期望。當我走進這所特殊學校的時候,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我看到的是滿臉口水、說話含混不清的學生,長相怪異,有的興奮地跑來跑去,有的孤僻地躲在不遠處,用一種奇異目光偷窺著你,他們與天真浪漫的兒童形象差得太遠了。看著這些學生,我不寒而栗,心中的喜悅不翼而飛了。難道這就是我要面對的學生?這就是我要為之奮斗一生的教育事業?就是這樣,我帶著疑慮與困惑開始了我的特教工作。然而卻是這些孩子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使我改變了對這群孩子的看法……

案例一

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賞識教育,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需要我們老師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的去表揚孩子們,讓表揚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對待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導他們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營造和諧文明的班級氛圍。比如:培智班有個孩子叫孫杰,他是我們班上最調皮,好動,又不聽話,還時不時的和老師作對,常常弄得老師們陷入困境,課堂秩序混亂,對于這個孩子老師們常常很無奈,甚至有些討厭,發現他的這些不足后,我決定用孩子比較喜歡的方式去管理他,賞識發現他的優點,盡量放大優點,孩子都喜歡表揚,當然孫杰同學也一樣,只要他有點滴的進步,及時表揚。他上課能聽話時,坐端正時,不再說話時,不再罵人時我常常會夸夸孫杰,這樣孫杰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了,也能遵守課堂秩序了,還知道講禮貌了,看到他小小的進步,我都會時不時的稱贊“孫杰,你真棒!”現在我才真正明白,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作為特教的老師,和孩子們接觸的比較多,和他們之間的故事也就多了。而我在和他們的故事中也成長了。

案例二

用真情,真誠開啟學生的封閉的心靈。那天接到送教任務后第一個感覺就是怯。怕的是特殊學生的難教育,怕的是送教路途的艱辛,更怕的是與特殊學生家長的溝通障礙。怕歸怕,第二天,我還是硬著頭皮踏上了送教之路。面對陽光可愛但又身患殘疾的小海娥的一剎那,我的很多不情愿煙消云散了。

我的輔導對象是周海娥,她是不幸的。出生時由于先天殘疾站不穩,不能到校學習。那天,我和劉校長還有一位老師一行三人出發了,行程60里來到了周海娥家,迎接我們的是她的奶奶和媽媽,一家人看到我們的到來好開心,而孩子看到我們卻是膽怯的,不敢靠近我們,從家長的交談中我們知道了,長期在家里已經形成了孩子孤僻的性格,不愿與外人接觸,不跟其他孩子去玩,覺得自己天生殘疾很自卑。了解到孩子不為人知的內心后,我試著慢慢靠近她,拉她的小手,跟她進行交談,孩子也慢慢和我熟識了,親近了,交流中我發現小海娥其實是一個內心熱情善良的女孩。是啊!送教上門讓我們與這樣一位可愛的孩子結緣,建立師生關系。結識后我們一起學數學,一起認拼音等等。教她講文明懂禮貌,做一個感恩的人,學活自理,學會生活。臨走時,孩子拉著我們的手,用還糊不清話語說“老師,謝謝你!歡迎常來!”我們能夠感觸到孩子內心的激動和感激,因為從孩子出世以來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啟蒙老師,并且這個老師將一直陪伴她走下去。的確是黨的好政策,讓這些社會上的最弱勢群體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溫暖。也因為愛這些可憐的孩子,讓我深深的愛上了這份事業,我愿意用我的青春與熱血去澆灌他們稚嫩的生命,用我的真誠與熱情去感動一顆顆封閉的心靈,用我的愛去為他們架起一條通向幸福的彩橋。

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還有這么多上不了學的殘疾孩子,這些重任就交給了我們這些特殊教育老師,而我就是走在特教之路上其中的一名,作為送教上門的教師,我的工作平凡而艱辛,為了孩子的需要,我將義無反顧地把送教工作持續下去,不斷學習探索來完善送教工作。

在這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無論你如何盡職盡責,都不可能像普校老師那樣桃李滿天下的成績,但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成長,我也收獲了成功和喜悅。一年的教學經歷,我看到了這些可憐的孩子,也看到了這些孩子家長的辛酸,如果我們再不努力,他們真的就被社會遺忘,拋棄了。反思這一年的教學我常常會心存一份感恩之情,我在做著一份慈善事業,在為社會奉獻一份愛心。

篇3

愛心的折紙步驟

1將正方形折紙平鋪在桌上,從上向下折疊大約四分之一處。

將整個圖形水平翻轉。

沿著長方形的中心線將左右兩個頂角向中心線拉折。

再將整個圖形水平翻轉,在頂部會有一個折疊過的三角形。

將圖形從上向下翻折,三角形的頂角和底邊持平。

將整個圖形水平翻轉,在頂部會有兩條折疊部位。

將折疊部位的第一層向上翻折,翻折時的兩個頂角要于中心線相對。

將左右兩側邊向中心線折疊。

將左右兩個上角向下折疊,頂部會出現兩個尖角。

篇4

不知自愛、也不愛人的人,伴隨他的注定是寂寞和孤獨。

愛,好比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收獲。

一個愛自己、愛別人、愛自然的人,必會有堅強的生命力!

愛,方使人們的生命價值真正地體現出來!

古住今來,不論是社會道德、傳統道德、宗教道德,都把“愛”看作是人類精神的主旋律。

我國傳統道德中的儒家與墨家,都非常注重人格愛心的保養。在孟子看來,仁就是人,仁心就是人心,就是仁愛之心、愛人之心;仁愛應該成為人的天性。“兼愛”是墨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兼愛”思想以人格平等為前提,要人與人之間不管官與民、窮與富,都要相互幫助、理解、寬容、平等。墨子還強調,愛人不是為了個人名譽,而是為了利人;愛人并非把自己排除在外,自己也在所愛之中。

我國古代的圣賢、養生家們,通過長期的實踐認識到,能夠領悟到自愛與他愛的奧秘,便有了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他們把自愛與愛人看作是升華道德、有利于健康的手段與目的。在今天看來,“自愛與愛人”仍然有著非常積極的社會意義與養生效果。

自愛與愛人

什么是自愛呢?人生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如渴了喝水,餓了吃飯,困了睡覺,這是動物性的自愛。在此基礎上,不失赤子之心,能做到見利不忘義,利己不損人,并能自尊、自信、自制、自強地實現生存價值;為自己,也為他人,使自己身心得到健康,生活得以充實快樂,生命也因此而圓滿高尚,這是人性的自愛。自愛是有境界之分的。至于時時事事處心積慮地為自己著想,先為自己打算,為了自己的利益常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這種行為不是自愛,而是自私。

那么,什么是愛人呢?以仁心待人,就是愛人。愛人是自愛的又一具體體現,是對自愛的補充、延伸和升華。沒有愛人的體現,自愛便不完整,自愛與愛人統一于一個人的愛心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人格的高低。

愛人的三個境界

對自己周圍的人富有愛心,如親戚朋友、鄰居街坊、單位同事,他們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他們懷有同

情和關切之心,能夠使自己的生活環境融洽、祥和、溫馨。這是愛人的第一個境界。

能夠對與自己不相關的人和事產生興趣,樂意盡力相助,并常常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們與人交往的準則,這是愛人的第二境界。

篇5

“黨和國家這么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幫助國家,錢不多,這是我對災區群眾的一點心意。”家住河南省臺前縣后方鄉東王坊村的獎扶老人王幫寬滿含熱淚說。

王幫寬老人老伴去世早,獨生女又不在身邊,身患腦血栓的他行走不便,但他硬是拄著拐杖挪到了捐款點,用他那顫抖的手向捐款箱中投入了10元錢,并向過往群眾講解四川汶川縣地震的情況及國家目前的困難,號召全村群眾積極為災區捐款。王幫寬老人以他的實際行動打動了全村的人,也使得東王坊村抗震救災募捐活動得以順利進行,使河南省共青示范村――東王坊村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就為災區募集到善款3340余元。截至目前,全鄉通過各種方式共為災區募集善款6萬余元,并已通過縣紅十字會轉到了災區。 (孟凡華)

鏡頭二:信用社門前捐款忙

5月31日上午,在河南省商水縣姚集鄉信用社門前不少群眾在排成兩隊,一隊是到信用社領取糧食直補款的,一隊是領到直補款后排隊為地震災區捐款的,他們沒有人組織,沒有人強迫,完全是自愿的,只是信用社門前放了一張桌子,幾把椅子,桌子上放了一只捐款箱子和一桶礦泉水。排隊的群眾渴了可隨便到桌前倒杯礦泉水喝。一旁登記捐款的鄉黨委副書記范華和鄉計生協會長朱全良卻忙個不停。

“我捐300元。”一名30歲左右的育齡婦女把錢投到捐款箱。朱全良會長忙問:“請問你是哪村的育齡婦女?叫什么名字?”

“我是陳莊行政村的計生協會會員,獨生子女戶,名叫王慧。”

“請問你家今年領取多少糧食直補款?領款前想到為地震災區捐款了嗎”有人問王慧。

“這階段,我每天晚上都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每次看到地震災區令人痛心的畫面,我就情不自禁地掉眼淚,我想不能親自到災區救災,就為災區人民捐點款吧。可村里沒有組織捐款活動。正好今天來領取糧食直補款,鄉黨委和計生協在這里設立了流動捐款箱,為我們提供了方便。我家今年共領取300元糧食直補款,我就把它全部捐給了地震災區。”(喬連軍范華趙光)

鏡頭三:百歲老人獻愛心

5月25日,鄭州市高新區李萬街道大北張村人口學校里,由村兩委和村計劃生育協會組織的向四川災區獻愛心活動正在進行。突然,排隊捐款的人群主動讓出了一條通道,原來該村“百歲”的計生協會老會員王延立在家人的攙扶下來了。他走到捐款箱前,拿出1000元人民幣投入到捐款箱中,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篇6

L的朋友,并肩作戰的小組成員,也是他最親近的人。誰會想到,背對著鏡頭埋著腦袋的人,笑得那么邪惡。

這場游戲的勝利,你真的很高興嗎?

這是我最想問夜神月的問題。

他完美的演繹了他充當的角色,表演揮灑自如,游刃有余,演技足以捧杯奧斯卡。

他殺了龍崎,他殺了L,他殺了我們最喜歡的人。

我曾經在本子上近乎惡毒的詛咒他,把他的海報用來鋪桌子,上面寫滿了龍崎龍崎,每天向同桌聲討他的不是,向所有人表示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L不在了,DN也就沒有意義了。

我是這么想的。

到了后來,沒有L的DN繼續火熱著,夜神月還是夜神月,我已經沒有激情來數落他了。

斯人以逝,情何以堪?

我開始懷戀有L和月的第一部,甚至,不再看DN。

我只喜歡第一部。

常常對里面的情節回想回想再回想,最懷念最喜歡的,是月失去記憶和L在一起的日子。

看上去單純美好善良,像天真無邪的孩子,卻不失睿智。

我可以忽略你的冷漠,忽略你的自私,忽略你的殘忍,忽略你的邪惡,忽略你的無情,只愿記得你的好。

只因為那時侯的你,才配的上L呢 。

所以看到L死后他的舉動,心里竟會期待,那些神情,都是真的;那些神情,都是真的……求求你,都是真的!

月,你真的那么狠心下手嗎?

你真的不在乎 L嗎?

你難道真的已經忘了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嗎?

你難道不記得他說的那句“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嗎?

你一點也不后悔嗎?

你真的會痛嗎?

最后是,這場如愿以償的結局,你會高興嗎?

以L的死為代價,換來的勝利,你會高興嗎?

那個頭發很亂,衣著邋遢,黑眼圈,坐姿奇怪的孩子,笑起來一臉燦爛的孩子。

他閉著眼睛,永遠不會醒了。

是沉睡的天使呢……

篇7

艾滋病的可怕之處便在于此:人一但感染上艾滋病,全身的防御系統即被破壞,全身回出現大量的皰疹;人的免疫功能喪失后,艾滋病毒就會乘虛而入,而且還會通過遺傳來傳染給后代;艾滋病患者就因為一次小小的感冒和發燒就有可能奪去他們的生命據統計,我國患有艾滋病的人數已經高達70余萬人,已經成為最威脅我國人民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

每年的12月1日被聯合國衛生組織定為預防艾滋病日,宗旨就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有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等幾種方式。正常人只要不和艾滋病患者有太過與親密的接觸,正常的交往是不會被感染的。

預防歸預防,最主要的是要去關愛艾滋病患者有一則駭人聽聞的事例讓人們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后怕。有一年夏天,一位艾滋病患者因為心理不平衡,為了發泄心中的不快,竟抽出自己的血液注射到了一車西瓜里;幸虧被工商局及時查獲,不然又要有多少人要被感染上了一些人知道此事后大聲咒罵、譴責那個人。其實,他也是非常苦惱的呀!因為人們不正眼看他,所以使他產生了一個這樣報復社會的念頭。

一些人鄙視艾滋病人,瞧不起他們,這是他們感到十分自卑,無形中扼殺了他們 生的尊嚴和權利,讓他們想盡辦法,要通過一些極端的手段來報復這個“黑暗”的社會!有一些艾滋病人甚至產生了死的念頭,先要用死這個方法來離開這個令人悲傷和失落的傷心之地。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用心去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他們自由、高昂的生活!我們要用心去關愛他們,用愛去鼓勵他們。我們要主動和他們拉拉手,做朋友,幫助他們走出失落的低谷,讓他們沐浴著愛的陽光,在同一片藍天下,同我們一起生活!

拿出愛心,與艾滋病患者同行!拿出愛心,灑向世界,讓世界充滿愛!

篇8

1、文萊在新家坡的上方東北部位置。隔海相望。

2、文萊位于亞洲東南部,加里曼丹島西北部,北瀕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

3、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藍依

在這幽靜的梅竹林里,又遇見了她----這個蒙著一層啄磨不透的面紗女孩----我想她不會是我眼前的樣子.......

------軒軒

"嚓嚓"軒軒推開了門走進屋里去,她顯得很不開心......每天這個時候,她不是上網就是,聽音樂的......

今天她又在梅竹林見到藍依了,而且那里還有另一個女孩--夢涵--軒軒怕打擾她們,躲開了.但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出來了.....

"沒打擾你們吧."

"沒有啊."夢涵異常和氣的說.可藍依沒有理睬她,可看的出來,軒軒沒有介意.

她們在竹林了里漫步,欣賞著小溪的歌聲,快樂的聊天,藍依沒有說話,傾聽著”快樂".心中流淌著一股熱流,回想著她和軒軒夢涵初次見面的畫面,可能著歡樂的回憶在她腦海里永遠不會消逝吧!

篇10

有這么一件事讓我難以忘懷,那是某個冬天所發生的……

北風呼嘯,寒風凜冽,吹到人臉上就仿佛像無數條細長的鞭孑打在人們臉上。我們中午放學的時間很不定時,有時早又有時晚。但當我走出校門時,我看到了母親正在校門對面不遠處等著我,看著她那蒼白又芾點泠僵的臉,母親肯定等我等了很久!我坐上車,問母親:“媽,你等我等了多久?”她好像假裝沒聽見,自然也就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我很內疚,母親辛苦把我生下來并把我養大。如今,還為了接我放學而飽受風霜,作為女兒的我卻連謝謝這簡單的兩個字都不好意思說。回到家時,那熱騰騰的飯碗在母親的手心里,不知她的手好啊些沒?這時碗中卻又多了幾塊肉和幾根菜……

晚上,母親躺在床上用手機看自己喜歡看的韓劇,她笑了,因為那是她最放松的一刻,沒人能打擾的了她,仿佛她己忘記了這個世界。我泡了杯茶放在離母親不遠的一張椅子上,淡淡茶香把她從虛假的世界拉回了這個”殘酷”的世界。她望著那杯散發著清香的荼,對我欣慰的笑了。

我的母親,她好似一頭安靜的黃牛,無論受了什么委屈都不說;她好似一頭辛勤的黃牛,整天在黑土中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