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侓長征范文
時間:2023-03-13 19:37: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七侓長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連接電源的那個燈。一般情況下,這個燈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都會閃爍。如果沒有亮,就說明你沒有插好電源,或者是你的路由器出問題了。
2、SYS系統指示燈是指路由器工作狀態指示燈。只要這個閃爍燈一直在閃爍,就足以證明它是正常了。但是如果它沒有發亮,或者只是亮著,就能夠初步斷定你的路由器出問題了。
3、LAN接口是與電腦相連的。大家只要用網線將這個接口連接,電腦一旦開啟,LAN指示燈就會變亮。但是如果沒有發亮,就說明你的網線或者是路由器出現了故障。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常見的九陽電磁爐不加熱的原因是使用的鍋具不正確。在購買電磁爐的時候銷售人員都會告訴你,在使用電磁爐時最好使用九陽電磁爐專用鍋具或者是鐵鍋。使用鐵鍋是為了更好的防止電磁爐的輻射向外擴散,專用鍋具主要是能夠更加的適應電磁爐的使用。鍋具不合適時電磁爐就會不斷發出提示音,并且不加熱。
九陽電磁爐不加熱怎么辦: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解決電磁爐不加熱的情況只能重新更換使用的鍋具,一般平底的鐵鍋是比較適合電磁爐使用的鍋具要求,電磁爐專用鍋本就是適用于電磁爐的鍋具,在更換時可以使用這兩種鍋具。
2、九陽電磁爐不加熱時可以看看是不是電磁爐的傳感器開路或者是短路,這一情況會將九陽電磁爐強制關機,在電磁爐沒有排除故障時都處于關閉狀態,同時按鍵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這時電磁爐會顯示出故障代碼。
九陽電磁爐不加熱怎么辦:這時解決九陽電磁爐不加熱時就要知道電磁爐顯示出的故常代碼的意思,這樣才能明確的知道電磁爐的故障出現的原因在哪里才能對癥下藥進行修理。
3、九陽電磁爐IGBT過流保護也會導致電磁爐不加熱,當電磁爐電流過強時,九陽電磁爐的過流保護裝置就會啟動,過流保護會將電磁爐的功率減小或者是直接將電磁爐停止工作。這一類的情況會導致九陽電磁爐出現有規律間斷性加熱的情況。
九陽電磁爐不加熱怎么辦:在過流保護的狀態下出現九陽電磁爐不加熱的情況就需要延長一段時間再啟動電磁爐,當電磁爐電流恢復正常,電磁爐在使用時就會自動恢復正常。
4、九陽電磁爐中電壓過高就會觸發IGBT管超壓保護,,在超壓保護狀態下會迫使電磁爐降低輸出功率,IGBT電極的電壓也會相應的降低,這時電磁爐一般會出現間斷加熱和輸出功率降低的情況。
當插頭插入電源之后未聽到d一聲,我們得先從源頭查起。首先切斷電磁爐的電源,然后用電流筆測試電磁爐插座接口是否損壞。如果插座是完好無損的我們就檢查電磁爐的電源線,看是不是電源線的問題。如連續發出短促的滴滴聲,并在不久后停機,那么檢查使用的鍋具是否合適。炊具應平放在平臺的中央位置。底部的直徑一般不小于12cm等。
篇3
2006年10月,由英國著名音樂人保羅?麥卡特尼爵士、克里夫?理查德、U2、大野洋子、巴里?基波等牽頭的4500余名音樂家,在英國報章聯名刊登了一個全版廣告:要求政府把音樂表演及錄音的50年版權限期,延長至95年。這個倡議如同當年披頭士反戰立場一般,引起了業界強烈的反響。代表唱片業界的英國唱片行業組織(BPI),更是要求歐盟爭取這個立場。藉此,轟轟烈烈的錄音制品版權延長之戰,在歐洲全面拉開。
這些音樂人指出,表演者所受的版權保障期只有50年,比較其他而言,作曲者的版權可延至95年的年限極為不公平,因此要求相等的版權年限。其實,類似的訴求并非鮮見。早在1998年,美國國會已通過把作者版權原本期限,由作者作古后50年或共同創作的75年,分別延長至75及95年,該法案也俗稱《米奇老鼠保護法》。因為迪斯尼公司大力游說這個法例通過,結果令即將失去的米奇老鼠版權得以延續。
不過,英國政府對于延長錄音制品版權仍然持有保留態度。前不久英國政府收到了高爾斯的《高爾斯知識產權報告》(Gowers Review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報告中認為,錄音制品延長版權要求理據很弱,這種要求缺乏公眾利益又增加成本。他不僅除了向英國政府建議,也呼吁歐盟不要改變現時做法。高爾斯認為,錄音制品期限延長,只保障少數企業利益,而沒有長久的公共利益。其實,作者死后,甚至之前,這些版稅收入大多納入大企業口袋中,而且死后版權也沒有必要留給繼承人,公眾利益應該得到優先。
比如申請延長保護期限的這些音樂家當中,如克里夫?理查德和保羅?麥卡特尼。1940年出生的克里夫1958年首次與EMI唱片公司簽約,推出了第一首流行曲《Move It》;同年,保羅麥卡特尼與約翰列儂初次相見,1962年,他們的樂隊披頭士推出了首張單曲唱片《Love Me Do》,他們都是英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久負盛名的歌手,主宰了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英國流行樂壇,唱片總銷量累計達幾億張。然而,這些光環,轉眼間都已是差不多五十年前的事了,眼看著版權期限就要到期。特別是那些很多與披頭士同齡的無名的音樂人,他們不可能像明星一樣六、七十歲仍有本錢在臺前演出,分到一點的版稅,可能已是養老的主要來源。
因此說,在要保證創作者的利益的同時還要權衡公眾利益,這就需要法律條文也要與新的環境相適應。
篇4
路由器指示燈不正常,因為無線路由器在通電情況下,網線不連接,只有無線路由器上的電源指示燈常亮,表示設備正常工作通電;
做法如下:
1、建議對無線路由器進行重置,無線路由器通電情況下,頂住或是摁住無線路由器上的小孔或是按鍵,十秒不放,等所有指示燈全滅重亮后,無線路由器恢復出廠模式成功;
2、恢復出廠模式成功后,再進行正常的插線,如依舊所有指示燈都亮,故障原因可能為無線路由器系統或是硬件的原因,替換無線路由器或是排除無線路由器即可。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關鍵詞:蒸汽鍋爐;保護系統;日常操作維護
1 蒸汽鍋爐的保護系統
1.1 鍋爐的水位保護
蒸汽鍋爐配有二臺水泵,運行和備用。鍋爐一般都有一只或二只板式的水位計配套使用,應該時常相互對比,如果發現水位計的指示不相同,就必須及時地校正。水位計應每班進行沖洗,以確定其真實水位。同時,還配備了電極點水位平衡筒,能夠精準地采集水位變化的信號而自動發出報警或者控制給水泵。
1.2 鍋爐的壓力保護
蒸汽壓力保護 :鍋爐壓力超過額定值時,需進行連鎖保護:方法是停爐,燃燒系統停止工作;也可改變火嘴,單段或雙段燃燒,亦可調節油量,從而降壓,確保鍋爐安全運行。燃油(氣)蒸汽鍋爐壓力保護與水位一樣,采用多重保護:
(1)壓力控制器
通常選擇使用二個壓力控制器,把壓力信號轉變成電氣信號的一種機電轉換設備,它特有的功能就是把高低不相同的壓力信號傳送到電氣開關,然后再對外線路實行連鎖保護或自動控制。一般采用電接點壓力表和壓力控制器,可以讓蒸汽壓力超出指標后自動報警,從而在達到極限值時就自動斷開燃燒器;壓力控制器按照實際運行時的壓力及時調節雙火或單火燃燒;對于一些大型的燃燒器,能夠按照壓力的大小來調整燃油量的大小,使壓力一直保持穩定的狀態運行。
(2)安全閥
安全閥其實是鍋爐的保護系統中的最后一道防線,當鍋爐內的壓力大于規定值時,按照安全閥在設計時的整定壓力,能夠排汽減壓,確保了鍋爐運行正常。
1.3 鍋爐的溫度保護
溫度保護就是鍋爐在安全運轉時的一個很重要的程序,因此對蒸汽鍋爐內的溫度進行及時地保護和調節是特別重要的;同時,當熱水鍋爐的溫度超標時,該程序就可以起到自動調節保護的作用。鍋爐中應用較普遍的溫度保護裝置就是雙金屬溫度控制器。
1.4 鍋爐的熄火保護
避免爐膛發生爆炸等危險事件,蒸汽鍋爐一定要安裝熄火自動保護的裝置,其功能主要是監測爐膛內的燃燒狀況,以便及時作出反應。它由控制裝置和火焰監測器兩部分組成。火焰監測器主要就是把控制裝置中產生火焰中斷或存在的信號,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光電池、光敏電阻、和光電倍增管,它們均是紅外型或紫外型。控制裝置主要是由一組光電互相轉換的元件組成,其工作原理就是把光照輻射的強弱轉化為對應的強弱不同的電流,并且在輸出時呈線性狀態,偶爾感應電流會過弱,此時就要經過放大,才可以對控制器有作用。
1.5 鍋爐的停電自鎖保護
如果電源突然發生中斷,鍋爐內的工作就馬上停爐自鎖,假如電流恢復再次通電,就可以隨時啟動,一定要經過復位來解除自鎖,才可以重新點火啟動。
2 蒸汽鍋爐的日常維護保養淺析
主要使用是光電倍增管、光敏電阻和光電池,它們都有紫外型或紅外型,一種光電轉換元件,工作原理將光照輻射強弱轉變成相應強弱電流。并呈線性狀態輸出,有時感應電流弱,放大,才能對控制器產生作用。防止爐膛爆炸事件的發生,燃油(氣)鍋爐必須設置熄火保護裝置,功能是監測爐膛內燃燒情況包括點火,當點火失敗或燃燒中途熄滅時,一般在5秒內重新點火,關閉進油(氣)電磁閥,并接通和發出聲光報警信號,這時鼓風機繼續運轉,吹掃爐膛內殘余的可燃氣體,經過20~30秒鐘的吹掃后,自動切斷鼓風機及各種輔機電源,鍋爐停止運行。由火焰監測器和控制裝置組成。火焰監測器的作用是將控制裝置發出火焰存在或中斷的信號。
蒸汽鍋爐中安裝的安全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使用產品時除了要考慮到它的性能外和功能之外,再就要對它的安全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了。只有正確合理的使用產品,才會避免點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的發生。
鍋爐的日常維護和保養主要注意以下四點:
(1)鍋爐蒸汽閥、水位表、壓力表、排污裝置、安全閥、給水閥等,嚴格檢查它們的性能是否達到相關的要求,以及其它閥門的開關狀態是否保持良好;
(2)鍋爐內的自動控制系統,有報警裝置、火焰檢測器、水溫水位檢測以及各種類型的顯示控制系統、聯鎖裝置等性能是否依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3)鍋爐給水系統,有儲水水箱的給水溫度、水位、水處理設備等是否運轉良好;
(4)鍋爐通風系統,有調節門、引風機、鼓風以及通風管道、閘板的開度等狀態是否仍然良好。
3 總結
總之,蒸汽鍋爐中的保護系統時一個結構比較復雜的裝置,在其中涉及到了很多技術問題,這就要求工作人員要有足夠扎實的專業技能,以便及時解決鍋爐中突發的安全事故。此外,還要加強電子自動化在鍋爐保護系統中的應用,使鍋爐能始終處在一個全自動監視的狀態,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汽溫調整、300MW機組爐、電廠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300 MW unit furnace steam temperature adjust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ideas of the adjustment from influencing steam temperature change several main reason start, finally forms the report, hope with counterparts from together.
Keywords: steam temperature adjustment, 300 MW unit furnace, power plant
中圖分類號: 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10年元月份,#1爐側的平均主汽溫為534.1℃、平均再熱汽溫為532.8℃;#1機側的平均主汽溫為531.2℃、平均再熱汽溫為529.2℃。針對一期汽溫偏低,機組循環效率較低的狀況,經過對#1爐約一個月時間的觀察和調整,初步整理出一些汽溫調整的思路。調整的主思路仍然是從影響汽溫變化的幾個主要原因出發。經過分析整理,影響我公司#1爐汽溫變化較大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燃燒方式的影響
根據我公司#1爐的實際情況,影響爐膛出口煙溫及煙速的因素主要有:
1、爐膛出口殘余扭轉的影響
一期鍋爐主氣流是逆時針旋轉,出口的殘余旋轉對爐膛出口的影響。上爐膛左側煙室內煙氣流動阻力大于右側,因此左側煙氣流量低于右側煙氣流量,但由于左側煙室內氣流擾動較強產生了對流強化效應,造成了上爐膛輻射受熱面左側吸熱多于右側。而另一方面,右側氣流的慣性速度指向爐后,其主流只經過屏的下部區域甚至不經過屏就直接進入爐后,使得右側煙室中的煙氣充滿度遠低于左側煙室,這也是造成屏區受熱面吸熱左高右低的一個原因。
2、制粉系統運行方式的影響
制粉系統的運行方式對消除爐膛出口殘余扭轉起著不小的作用,經過近一個月的觀察,總結如下:
(1)、兩套制粉系統運行
此方式目前為消除爐膛出口殘余扭轉的較佳方式,不論負荷高低,均能達到調節汽溫的目的且壁溫超溫現象也較少。負荷較高時,由于主氣流動量的增加,出現了較明顯的左高右低的現象,但由于蒸汽流量的增加使得壁溫沒有出現明顯的上升,仍然可以維持正常的汽溫。
(2)、單套制粉系統運行
此種方式經觀察為對汽溫調整影響最大的方式。由于在BMCR工況下設計反正切的動量比為1.07,這就造成即使機組負荷降低到60%,如果單套制粉系統運行,則反切動量也遠低于正切動量。后屏沿爐膛出口寬度方向的壁溫如圖5所示,出現了明
顯的左高右低現象,且由于負荷較低,蒸汽流量較少,冷卻管壁的能力下降,極易導致管壁超溫。
而且該運行方式最難控制的是在升負荷時,由于正切動量的進一步增加,導致后屏處的管壁超溫現象更加嚴重,汽溫可以說
是無法調整。該工況下后屏壁溫沿爐膛出口寬度方向如圖7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有部分壁溫已經超限。
(3)、三套制粉系統運行
此運行方式為設計工況,運行良好。高負荷時左右兩側的煙溫分布較均勻,熱偏差較小。汽溫調整良好。低負荷時運行3套制粉系統的可能性不大,未試驗該工況,不作分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制粉系統的運行方式直接影響著機組汽溫的調整。推薦兩套制粉系統長期運行,考慮到廠用電的因素,盡量不要長時間運行3套制粉系統。不推薦單套制粉系統運行。目前經過逐步的摸索和調整,借鑒兄弟電廠的經驗,對單套制粉系統運行時保持較高的二次風箱差壓,采用“縮腰型”配風,已能在保證后屏壁溫不超的前提下將主、再熱汽溫調整至530℃以上。具體的調整方式還有待進一步摸索。
3、上層給粉機運行方式的影響
經過觀察分析,我公司#1爐在60%以上負荷上層給粉機的運行方式對鍋爐汽溫和煙溫的偏差影響不大,但D2和D4運行時工況略好于D1和D3給粉機運行,分析原因主要是正切角度的不同引起。#1、#3角切圓直徑較小,投運D1和D3時,對正切動量的增加較大,反之投運D2和D4時較小。
負荷變化速率的影響
我公司#1爐根據調度要求升降負荷率為1.5%,由于調整上的問題,機組人員有時也將升降負荷率設為1%左右。針對這兩種情況,分別進行了跟蹤分析。
1、升負荷時的影響
負荷升降率為1%時,相對自動或手動的調整還是比較容易的。根據調度的要求,升負荷率要達到1.5%。當升負荷較快時,過熱汽減溫水的調整困難不小,而右一級減溫水調門開度達17%時才有流量,屬設備的問題,造成右側后屏出口溫度調整滯后,也是影響調整質量的一個原因。
2、降負荷時的影響
降負荷時主要控制汽溫不要過低,降負荷速率為1%或1.5% 時,從操作調整的結果上來看主汽溫的調整區別不大。
三、吹灰的影響
下面就一個月的觀察,將兩種吹灰影響較大的階段進行分析。
低負荷時爐膛吹灰對汽溫的影響
低負荷時,尤其是維持在200MW及以下時,經過爐膛吹灰,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在長達兩個半小時內平均都在530℃左右,比較低。這是因為負荷低時由于煙氣量的降低,對流受熱面換熱減少。在這個時候吹灰,對爐膛出口溫度的降低幅度約為50℃左右,同時由于爐膛吸熱的增加導致了燃料量的減少,兩種作用的疊加使得汽溫下降,且持續時間較長。
長吹前三對除灰時對汽溫的影響
長吹的前三對都處于爐膛出口不遠,因此它們的投運對主、再熱汽溫影響較大,長吹前三對吹灰時,對主、再熱汽溫的影響都存在,主汽溫從第三對除灰時開始回升,這是由于第三對長吹的位置是在高過區域,它的投入使得高過的吸熱量增加所致,而再熱汽溫的回升則要等第三對吹完后才能實現。前三對長吹由于離爐膛出口較近,投運時對爐膛負壓影響較大,故運行人員基本上都是單吹。但即使是這樣,吹灰時對煙氣溫度的降低每次都在50℃左右,下降的幅度較大。對汽溫的影響較大,主要是再熱汽溫在約1小時內平均不到530℃。
針對第1中情況,目前采取了爐膛吹灰避開低負荷,改在白班較高負荷下進行,后夜負荷較低時,不進行爐膛吹灰,使得主、再熱平均溫度基本上維持在額定值。如圖1所示,將爐膛吹灰改至白班較高負荷時,基本上汽溫都能維持的較好,爐膛吹灰期間平均汽溫都能保持在537℃左右。第2種情況目前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且由于折焰角上部易積灰,不能減少長吹前三對的吹灰次數,以避免出現爐膛塌灰導致滅火現象。目前只能是推薦運行人員前三對長吹不要間斷,盡量提前主、再熱汽溫的回升時間。
圖1將爐膛吹灰改至白班較高負荷汽溫顯示值
結論
綜上所述,是對#1爐汽溫偏低調整的簡要分析,經過從2月5日開始的不斷調整,包括二次風擋板的調整及吹灰時間的修改,平均再熱汽溫提高了約3℃,但相同負荷下排煙溫度也提高了近2℃。就其對鍋爐效率和煤耗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分析。目前來看,#1爐的煙氣溫度和蒸汽溫度在BMCR工況下均接近原熱力計算設計值。進一步的調整工作仍需不斷的深入和摸索。
篇7
關鍵詞:原料性質 工藝操作條件 加熱爐的工藝結構設計
加熱爐是延遲焦化裝置的核心設備之一,整個裝置要想安全運行,必須保證加熱爐的穩定運行。影響加熱爐長周期運行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的性質和進料量、工藝操作條件、加熱爐的工藝結構設計。
一、原料的性質和進料量
1.入裝置原料溫度
在生產過程中,原料需要控制的指標有,原料入裝置的溫度和原料的含水量。原料進加熱爐對流段之前需要和柴油、蠟油、中斷原料油等換熱,如果上游裝置來的原料油溫度較低,就會造成原料入對流段溫度降低,加重加熱爐的熱負荷。加熱爐熱負荷增大,容易導致爐膛溫度升高,爐管管壁溫度升高,從而導致爐管結焦。
2.入裝置原料含水量
上游裝置送過來的原料如果含水量大,就會導致原料進加熱爐對流段之前脫水不徹底。進入加熱爐對流段的原料帶水,水在加熱爐內氣化不僅會吸收大量熱量,引起爐管內壓力的升高。在其它操作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加熱爐出口溫度降低,出口壓力升高,從而不利于后續裝置的穩定運行。
3.進料量不穩定
進料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如果加熱爐的處理量過高,需要加熱爐提供的熱量就會增加。當處理量過高時,爐管表面溫度和爐膛溫度都會超標,長時間超標會使爐管材質晶相改變,爐管變形、強度降低,嚴重時爐管泄露引起事故。如果處理量過低,爐管內的冷油流速過低,容易結焦,同時注水(汽)量大大增加,影響加熱爐的熱效率。
4.原料的特性因數
爐管的結焦與原料的K值(特性因數)密切相關。K值高的石蠟基組分在較低的溫度下先行裂解而結焦。由于石蠟基并非膠質、瀝青質的良好溶劑,隨著溫度的升高,會使瀝青等從液相分離出來而結焦。K值低的油品(含芳烴量大),將在較高溫度下進入臨界分解短。高溫下油品大量氣化,使管內油品線速猛增,對爐管內壁的沖劑摩擦和攜帶作用,使焦粒難以在壁內附著和沉積,從而避免在爐管內結焦。因此對K值高的原料,必須以較高的流速通過臨界分解段。
5.原料中的含鹽量
原料中所含的無機鹽主要有Na+、K+、Ca2+、Mg2+陽離子和Cl-、SO42-、CO32-和HCO3-,其組成隨不同原料而異。在加工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鹽類會沉積在管壁上形成鹽垢影響傳熱,嚴重時引起爐管局部阻力增大、管壁局部過熱,最終導致爐管結焦。造成裝置停工事故。故上游裝置必須做好原料的脫鹽處理。
二、工藝操作條件
1.循環比對提高裝置處理量,保證液體產品質量及收率、避免加熱爐結焦具有重要的作用
原料性質決定了循環比的降低程度,當原料中瀝青質含量高時,原料的結焦傾向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不但不能降低循環比,反而需要增加循環比來改善加熱爐進料性質。由于焦化原料油性質比較惡劣,因此為了改善原料的特性因數及保證加熱爐長周期運行,必須采取增加循環比的方法。
2.做好介質流量、溫度及管壁溫度的監測及控制
裝置低負荷運行時,容易造成原料在爐管內停留時間過長,出現結焦現象。操作中應盡量保持加熱爐各管程中介質流量、注水量或注氣量相同,避免發生偏流現象。可通過管程流量計指示以及管壁溫度指示來監測管程的流量,發現問題及時調節。在確保爐內各管程均衡的情況下,還應嚴格控制輻射室工藝介質的出爐溫度,嚴禁超溫操作、應連續監測管壁熱電偶并記錄管壁厚度,如出現管壁溫度突然升高,應立刻檢查燃燒器的燃燒狀況及介質流量、注氣量、介質出爐溫度等操作參數是否正常,并及時調整操作。
3.做好燃燒系統的操作
爐膛燃燒情況可以用肉眼觀察和儀表數據分析得到,如果爐膛燃燒良好,那么肉眼觀察到爐膛明亮,瓦斯火焰呈蘭白色、各火嘴火焰大小一致互不干擾;多火嘴、短火焰、齊火苗、火焰不直撲爐管;煙囪不冒黑煙。而從儀表數據可以看到爐膛及爐管表面各點溫度均勻,不超標;各路出口溫度一致,控制平穩;煙氣出口溫度平穩,爐膛內氧含量不超標。如果燃燒系統控制不好,容易引起爐膛溫度超標,爐管結焦能嚴重后果。燃燒系統的平穩操作直接影響裝置的平穩運行,因此必須重視加熱爐燃燒系統的平穩操作。
4.循環油品質
在保證延遲焦化裝置渣油處理量一定的情況下,由于循環比變化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當原料的組分發生了變化,其熱穩定性也將隨之變化。為了保證加熱爐的長周期運行,應該及時調整循環油的品質。原料的特性因數降低,說明芳烴和膠質的含量較高,將使原料的熱穩定性上升。為了保證低結焦率,可以適當調整分餾塔,將蠟油和重蠟油作為循環油。原料的特性因數升高,說明瀝青質和飽和烴的含量較高,將導致原料的熱穩定性下降,結焦傾向明顯,此時應該適當調整輕蠟油,甚至可以將部分柴油作為循環油來滿足加熱爐長周期運行的需要。
三、加熱爐的工藝結構設計
為了保證加熱爐的長周期運行,加熱爐的設計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1.針對給定的原料和加熱爐進料性質以及相應的工藝參數,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可靠性。
2.輻射室爐管的熱強度周向不均勻系數小,火焰對爐管的加熱均勻。
3.有適宜均勻的熱強度,使爐管內油品有較短的停留時間,希望427℃以上油品停留時間不超過30S。
4.盡可能均勻的爐膛溫度場和熱強度場,使介質有穩定的溫升梯度。
5.較高的管內油品冷油流速(>1.83m/s)或質量流速。
6.具備有多點注汽(或水)、在線清焦功能,較高的熱效率,一般要求90%以上。
盡量采用雙面輻射爐管。雙面輻射爐管熱量分布更均勻,熱強度周向不均勻系數低,降低了爐管壁峰值溫度和最大局部熱強度,提高了平均熱強度。可減少總輻射面積約25~35%,并延長加熱爐操作周期。
采用多點注汽(水)。在同等注氣量下,多點注汽的介質流經爐管的壓力降小,從而可以降低爐入口壓力,也就降低了加熱爐進料泵的軸功率。多點注汽可以使管內形成理想的流型,降低油膜厚度,提高流速,減緩結焦。
四、結語
加熱爐作為延遲焦化裝置的重要設備,必須保證其穩定運行,才能為后續裝置的運行提供必要的條件。加熱爐系統的操作是復雜的,必須抓住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任何時候都不放松,不麻痹大意。認真分析原因,根據工藝操作要求,合理調整各項操作指標。確保加熱爐系統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王安華.寇亮.晁可繩.影響延遲焦化裝置加熱爐長周期運行的因素.石化技術,2009,16(3);63.
篇8
在中國不斷經濟轉型的環境下,以服務業、高科技以及生物制藥等為主營業務的大批內資和民營企業都在尋求思維突破以保持其盈利模式。不知大家是否想過,為何歐美大型企業能夠經歷種種金融風暴的“低市”考驗屹立不倒?答案就是它們敢于在提升管理效率上大下苦功。對于很多企業而言,勞動力成本是其主要成本,占據著企業70%甚至90%的總成本。這對中國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對我國大量企業的走訪和觀察后發現,大部分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層面沒有一定的緊迫感和魄力,這只能說明嚴峻的成本和效率壓力還沒有和當今人力資源管理者工作的關鍵績效指標相掛鉤。人力資源管理者還沒有被賦予與其工作價值相匹配的權力。對于企業而言,如果想真正實施以效率提升為核心的戰略,就一定要讓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發揮它們最大的價值和效力。同時必須要有統一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擁有持續提升人均生產效率和長期控制成本的策略。而現在這些都成為了橫在中國企業以及在中國發展的外資企業面前的“攔路虎”。
我們遇到的企業,有大量還在前期軟件選型上進行大規模投資,他們完全不知道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已經有85%的企業都在用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比較奇特的現象是,僅僅因為這種模式在民營企業可能受到IT的排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在尋找低價外包供應商上大費精力,企圖把他們簡單的業務外包出去。信息化的不完善使得企業人力資源工作者忙于處理各種繁雜的系統數據對接和核查工作。多家供應商的管理又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在了砍價和價格比對上,忽略了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新型產品模式和突破性思維。再加上固有僵化的模式化習慣,他們很難想到可以將這些產品模式和思維與企業發展戰略掛鉤給企業帶來有價值的方案。
其實,對于即將上市或者已經上市的面臨利潤壓力的企業,利用人力資源手段達成目標是完全可行的。例如:在集團層面做好成本控制和優化、員工滿意度和風險控制的平衡,把人均生產率或產出作為人力效率以及業務部門和人力資源部的共同業績目標,使業務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能夠齊心協力地在發展業務的同時有效控制人員成本;記住,不能僅僅讓人力資源管理者去控制人力成本,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是應該服務于企業員工的。
另外,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也可以考慮變換角色作為首席人才官劃分企業核心員工,為企業保留核心員工下真功夫,進行長線的而非短線的工資調整。當然,與此同時,企業也應該考慮到工資的增長會帶來成本的增加,而成本的增加是否帶來了與之相匹配的產出、員工收入增多是否與其貢獻價值相符。人力資源管理者也應該制定高度靈活的核心員工計劃來解決80%問題,企業如果單單靠工資來留住員工,那么只有死路一條。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有拓寬性的思路。建立覆蓋中國及亞太、基于統一化平臺的共享服務體系將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事務性工作集中剝離并流程化,可以得出人力成本即時關注并預計未來發展的成本曲線。通過集中化整合方案,全國統一優化人力成本和集中化管理策略,做到長期成本的高度預見性和控制策略。
篇9
【關鍵詞】早期腸內營養支持;重型顱腦外傷
文章編號:1009-5519(2008)10-1481-02 中圖分類號:R6 文獻標識碼:A
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常并發消化道并發癥,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升高,嚴重影響傷者預后。我們對60例重型顱腦外傷患者隨機分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和對照組,監測消化道并發癥情況,旨在探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消化道并發癥的影響。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重型顱腦外傷(GCS≤8分)60例均排除既往有消化道疾病病史,隨機分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和對照組。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齡14~60歲,平均36.1歲。對照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齡17~57歲,平均35.8歲。
1.2 臨床表現: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30例中,交通事故傷21例、跌傷6例、砸傷3例,入院距受傷時間0.5~36 h,平均4 h,入院時瞳孔一側散大6例,雙瞳孔縮小4例,頸項強直29例,肢體癱瘓19例,GCS評分6~8分21例,3~5分9例。對照組30例中,交通事故傷23例,跌傷4例,砸傷3例,入院距受傷時間0.5~38.5 h,平均4.2 h,入院時瞳孔一側散大4例,雙瞳孔縮小3例,頸項強直27例,肢體癱瘓17例,GCS評分6~8分22 例,3~5分8例。兩組病例的GCS評分分布情況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3 CT檢查:60例患者入院時均行CT檢查,其中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腦挫裂傷或顱內血腫28例,合并腦干損傷7例,單純腦干挫裂傷2例。對照組中腦挫裂傷或顱內血腫29例,合并腦干損傷8例,單純腦干挫裂傷1例。
1.4 治療方法: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組(觀察組):手術清除血腫或減壓術13例,16例行氣管切開術。患者入院后或手術后24~48 h內插入胃管,無明顯胃潴留即給予小劑量流質,48 h后開始采用24 h持續滴注的方法管飼要素飲食,輸液泵控制滴注速度。以每天所需總量的1/4開始,每天以1/4的量遞增,逐日增量:6~7 d腸內營養達到全量(2500±500)ml,并用腸外營養補充腸內營養不足的能量。對照組:入院后行開顱清除血腫或減壓術11例,14 例行氣管切開術。早期采用完全腸道外營養,6~8d待腸蠕動恢復后給予鼻飼,根據每日總量,以4~6次/d的頻率分次將營養液推注完成,開始為流質,逐漸過渡到勻漿飲食。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均同時接受脫水、利尿及營養腦細胞等常規治療。兩組患者均常規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預防性治療2周,一經發現上消化道出血,立刻停用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制酸劑改用洛賽克,并適當給予止血藥。一經發現腹瀉、腹脹、便秘、嘔吐和返流等情況馬上對癥治療。
1.5 監測項目及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或手術后密切觀察病情,并記錄消化道并發癥發生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本組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處理,P
2 結果(見表1)
3 討論
據報道[1],重度顱腦損傷后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的發生率可高達91%。創傷性顱腦損傷后3 h即可引起明顯的腸黏膜結構和屏障功能損害,至傷后72 h達高峰,此損害可持續7 d以上。重型顱腦損傷后適當的營養支持是患者恢復的基礎。以往主張早期使用腸外營養,1周后過渡至腸內營養 [2]。在重型顱腦損傷早期,腸外營養支持與腸內營養相比,雖能給患者提供更多的熱量和蛋白質,但腸外營養支持的預后并未獲得人們所期望的顯著改善 [3]。目前,腸內營養液也能方便地為患者提供足夠的營養。同時,人們也日益關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維持重癥患者消化道屏障功能中的積極作用,以及腸內營養支持固有的方便、經濟、并發癥少的優點,在重癥創傷患者中開展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重視[4]。
腸外營養在顱腦損傷急性期提供了營養支持,但胃排空的狀態下,黏膜血管暴露于胃酸之中易受腐蝕而破裂,加之黏膜血運障礙,有可能導致廣泛的黏膜糜爛形成出血。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利于中斷胃黏膜損傷的形成;適量的胃內容物可以刺激胃腸蠕動的形成和加強,從而胃黏膜血流增加,使黏膜上皮細胞不會因缺血缺氧而壞死,從而加強了對黏膜的保護和修復,亦增加了胃黏膜的防御作用;同時營養液也可以中和胃酸和胃蛋白酶,是防治消化道出血的良好措施。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攝入營養素后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激素分泌,促進膽囊收縮和胃腸運動及增加內臟血流,使代謝符合生理過程,減少了肝膽并發癥的發生率有利于腸道功能的恢復。同時,由于腸內營養含有比腸外營養更多接近人體的電解質和微量元素,可以更好的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減少水電解質紊亂而帶來的組織水腫等變化,有利于機體的恢復。
腸外營養在顱腦損傷急性期提供了營養支持,但也使患者的腸道結構和形態出現變化,腸黏膜因缺少谷氨酰胺的來源而易導致腸源性感染。據文獻報道[5],采用腸外營養2周,可導致腸黏膜萎縮、腸黏膜細胞絨毛高度降低、蛋白質及DNA含量減少,同時腸腔內分泌型IgA明顯減少;早期腸內營養有助于維護腸道的機械、生物、免疫屏障功能,防止細菌易位,減少感染發生率,有利于機體的恢復。
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有利于盡早獲得必需的營養物質,促進重型顱腦外傷后胃動力恢復,增加胃黏膜的防御作用,減少消化道并發癥發生的幾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是重型顱腦外傷救治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杭春華,史繼新,黎介壽,等.創傷性腦損傷后腸黏膜結構和屏障功能的變化[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5,12(2):94.
[2] 張建軍,宣宏飛,顧水均,等.重度顱腦損傷后不同營養支持合理性的臨床評價[J].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00,8:14.
[3] Klein S, Kinney J,Jeejeebhoy K,et al. NutritionSupport in Clinal Practice Review of Published Data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J].JPEN,1997, 21(3):133.
[4] Bengmark B, Gianotti L. NutritionalSupport to Prevent and Treat Multiple Organ Failure[J].World J Surg,1996,20(4):474.
篇10
關鍵詞:市場營銷;中小企業;主要對策;競爭思路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2)08-0064-04
中小企業在支持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促進經濟國際化和市場化、增加出口創匯、繁榮市場、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資本實力薄弱,又是一個相對較弱的經濟群體,在發展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我們國家,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矛盾尤為突出。
一、中小企業的優勢
(一)反應快速
與大型企業相比較,中小企業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業規模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決策權將高度集中,特別是小企業,這就使得資本追求利潤的動力完全體現在經營者的積極性上。由于經營者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反應靈敏,實行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合一,可以迅速調整經營方向,適應市場。既可以節約所有者的監督成本,又有利于企業快速作出決策。
(二)員工激勵易于實現
中小企業員工人數比較少,組織結構簡單,個人在企業中的貢獻容易被識別,因而便于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激勵,不像大企業那樣在龐大的階層組織內容易產生怠惰與無效率的情況。
可見,中小企業在經營決策和人員激勵上與大企業相比具有更大的彈性和靈活性,因而能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做出迅速反應。當有更好的市場機遇時,中小企業可以不斷調整經營方向和產品結構,迅速抓住市場機遇,獲得新的發展。
二、中小企業的劣勢
盡管中小企業有其自身的優勢,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制約其發展。
(一)競爭對手強大,生存環境日益艱難
經濟全球化固然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也使中小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由于自身存在著技術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競爭能力差、經濟效益低下和資金、人才缺乏等嚴重問題,在國內外競爭對手的壓力下,明顯處于被動和艱難狀態。
(二)融資困難,缺乏資金支持
融資困難已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的第一大障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融資方式比較單一,缺乏直接的市場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很少能夠采用發行債券的融資方式募集資金,能夠發行股票上市融資的企業也為數不多。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總量主要依靠商業銀行貨款和民間借貨的融資方式占50%以上,而且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偏小,發展前景不明朗,本身的資信水平不高,加之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提高了金融機構在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時的交易成本與風險,使得中小企業向銀行貨款困難,貨款條件比大企業嚴格得多,一些個體的私營中小企業甚至沒有資格向金融機構貨款。二是借貨期限較短且數目普遍不大,主要是用來解決臨時性的流動資金,很少用于項目的開發和擴大再生產等
方面。
(三)人力資源相對匱乏
企業的發展需要整個團隊的努力,需要大批優秀的人才。人才已成為企業確立競爭優勢、把握發展機遇的關鍵。受傳統思想影響及中小企業自身的一些特點的限制,比如規模小、缺乏穩定性等,導致有些人才更趨向于選擇大企業就業。再者,許多中小企業或因不重視人才,或對人才知識錯誤,而不能根據企業的發展需求選擇合適的人才,導致人才流失、人才浪費,不能人盡其才地發揮出最優秀的經濟效果。企業如果缺少人才,就很難創造出自己的特色,也就很難從激勵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提高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對策
(一)選擇適合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競爭戰略
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其優勢的一面,就是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即規模經濟效益差,技術力量不足,管理水平較低。因此,中小企業在競爭中要想立足市場,發揮優勢,需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競爭策略。中小企業重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戰略選擇。
1.堅持專一經營與市場集中化戰略。中小企業實力較弱,往往無法經營多種產品以分散風險,但是可以集中兵力,通過選擇能使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的細分市場來進行專業化的經營。集中企業資源從事某一領域的專業化經營,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在經營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諸多方面與同行的差異,在發展本企業與其他企業在上述諸多方面的差異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術、方式、方法,而這些則是構成未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首要因素。專一經營對于中小企業有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是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擴大生產批量提高專業化程度和產品質量,提高規模經濟效益;二是隨著需求多樣化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大企業也普遍歡迎這些專業化程度高、產品質量好的中小企業為其提供配套產品;三是經營目標的集中有利于中小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爭取有利地位。
市場集中化戰略是指企業尋求有限的資源集中于最有利的市場上,形成有限市場上專而精的競爭優勢。由于中小企業必須有較大的投入才能趕得上市場的快速成長,而尋求額外的資源來發展新技術及能力,對于戰略決策者而言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所以在快速成長中競爭實力處于弱勢的企業可能考慮選擇市場集中化戰略,以便在缺乏投入的情況下仍能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中小企業采取市場集中化戰略,就要強化產品及市場的選擇,使其產品范圍變窄,減少所服務的顧客群的數量,退出利潤相對較小的市場,以便更為有效地在更有獲利能力的市場上重新集中配置資源,從而改善其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