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媽范文

時間:2023-03-21 04:3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爸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是媽媽,我的功勞最大!”“哎喲,你恬不知恥喲,要是你的功勞最大,那我呢?我的就比你大100倍!”看了這一段搞笑的話語,你一定不會想到這竟是出自我老爸老媽之口!

我的老爸老媽,雖然都已30多歲,可還是童心。都有一點兒小孩子的心理,看,就為爭個誰的功勞大,整整爭了好幾個月!厲害吧。

“看我的功勞,有250張大白紙都寫不完!我把朱雪瑩生下來,你做不到吧?她生病的時候是我給她買藥,這你也沒做吧?還帶她去打針……”“哼!我每次給她買的藥你又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你說你還讓我怎么買?再說,我還教人家朱雪瑩做數學題呢!你難道教了?”“算了,懶得跟你扯。朱雪瑩,你說,我誰的功勞大些?”“對,朱雪瑩,我也讓你說說,到底我跟你媽誰的功勞大些?”我,我,怎么又扯上我了?你,你們讓我怎么說呀!我要是說老媽功勞大,老爸又不高興,我要是說老媽功勞大呢?老爸又不高興。算了,兩個人的功勞一樣大!“不行!”哎呀,我的老爸老媽真是異口同聲啊。

朋友,快幫幫我吧!

篇2

-常州武進鄒區中心小學 六(2)班

童 璐

-

上一周,我們六(2)班開展了感恩父母活動,活動內容是每個同學回家都要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聲”我愛你”.這不,今天這堂綜合實踐匯報課,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自己的活動心得。見同學們熱情高漲,作為班長的我,連忙問:“你們是帶著什么心情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的?”

周婧搶先一步,羞紅著臉:“我當時很激動,腦子一片空白,該說什么都忘了,臉發燙發燙的,支支吾吾的,.因為畢竟不是小時侯,怎么開得了口嘛!”

高峰迫不及待地說:”我那時慢慢吞吞地走到媽媽面前,聲音小得像蚊子一樣,只有自己聽得見,說了:”我愛”之后,可這個”你”字就像被卡住了,實在說不下去了。”

嘻嘻……,,教室里一片竊笑,但對于他的發言, 同學們都點著頭,深受同感。王龍飛打斷了笑聲,說了起來:”我其實很高興,因為我終于可以對爸爸說一聲我愛你了。一直藏在心里,沒有機會說出來。”

同學們都向他投去了贊賞的目光。是呀,這是我們向父母表達感謝之恩的好機會!“那你們的爸爸媽媽聽了又有什么表現呢?我又問道。

肖健健立馬站了起來,望了望大家,深情地說:“我爸爸聽我說了之后,熱淚盈眶,他摸著全我的頭對我說‘傻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就是給爸爸最好的回報了呀!’ 平時不善言語的陸心怡滿臉自豪地告訴大家:“我媽媽一聽這話,感動得一把摟住了我,,流著淚夸我懂事了。”楊永杰搶嘴說:“我老爸很開心,笑得特別燦爛,摸著我的頭,一直傻傻地笑,可能太開心了吧。”說完了,他還不禁摸摸自己的頭。

大家沉默了,我見機問道:“那你們為什么要對你們的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呢?”

教室里再次沸騰了起來,彌漫了真情,大家都爭相發言。張徐金滿懷深情地說:“因為我曾在網上親眼看過一位母親分娩的過程,真是太痛苦了。我想,母親十月懷胎,本來就很不容易,再加上還要忍受巨大的痛苦生下我們,我要對她說聲‘我愛你’,來感謝她賜予我的生命!”

“好!好!”臺下響起一陣熱烈地掌聲,她說的太精彩了! 高國棟,高高地舉起了手,感慨萬千:“父母每天辛苦賺錢,再苦再累都沒有半點怨言,我其實什么都知道,他們都是為了我,,他們含辛茹苦的地培養我,一心想我成材,把所有的愛都付出給了我,我怎么不應該說聲‘我愛你’來報答他們呢?”

大家又是連聲叫好!都說到心坎里去了。蔡唯紅著眼兒說:“爸爸有什么好吃的東西從來都不舍得吃,全讓給我吃,一年到頭總給我買新衣,自己卻總拖著那身工作服,寧愿苦了自己,也要讓我吃好穿好,我對他說一聲‘我愛你’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全場一片寂靜,同學們都在盡情地回憶著爸爸媽媽關愛的我們那一幕幕情景。

篇3

啊,媽媽還是比較懶的,爸爸也是,他們都到九點鐘才起的床,把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到了公園,映入我眼簾的是一些在練空竹的老人。他們玩得多熟練呀,一個個都眉開眼笑,好像在舞臺上表演一樣,都做得那樣認真。爸爸好像也喜歡上了這個有趣的運動,看得都呆了。在賣空竹的那里,爸爸好像要買,可是太貴了,我爸爸可是個精打細算的人。雖然沒買到空竹,可是卻給我買了一個橘色的大雞毛毽子,把我給樂得都跳起來了,可以看見爸爸很失望,因為他沒買著要的東西。

下面是一個4D電影院,是個恐怖的城堡,在外面就可以聽見里面的人在那叫,把我嚇得拉著爸媽就跑。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一種名叫芍藥的花,爸爸說它和牡丹花相似,我心中起了疑惑,那芍藥花和牡丹花有什么不同,這可把爸爸問住了,他就是愛和小孩子開玩笑的那種人,只有撓著腮幫子嘻嘻的笑。

今天我真得開心死了,去了公園還吃了肯德基的甜筒,心中和吃了蜜一樣甜。

篇4

你知道世界是上最愛我的是誰嗎?那就是我的爸爸媽媽。

我的爸爸留著一頭烏黑的小平頭,肌肉發達,個子高高了,下巴上長著許多硬硬的胡須像刺猬一樣,挺著一個像西瓜一樣的肚子,看書的時候老是皺著眉頭,好象在說:“這本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爸爸是公司里的老板,他說什么別人就要做什么,誰不聽話,就要被罰錢。我爸爸的優點是經常在家里打掃衛生,而且總是打掃得干干凈凈的,我爸爸的缺點是老是在家里抽煙,煙老是往我和媽媽這邊飄,污染家里美麗的環境。

我的媽媽留著一頭長長的棕色卷發,個子不怎么高。她工作很忙,每天晚上八點才回來。她的優點是做事很認真,而且經常督促爸爸不要抽煙,她的缺點是性子比較急,老是容易發火。但是只要看到我,她總是和藹地朝我微笑,平時一有空,總是耐心地陪我一起學習、玩耍。

我有這么好的爸爸媽媽,真幸福呀!

篇5

一天下午,我正在做課間操,突然班主任霍老師找我說媽媽有事要接我走,滿腦子問好的我不敢多問,只是悄悄跟著霍老師來到了媽媽身邊,看著媽媽焦急的樣子,我想一定是有什么大事了。

在路上我試探著問:媽媽,怎么了?為什么要接我走呀?媽媽說:“爸爸工作時不小心摔了,現在還沒有醒過來,很嚴重。一會媽媽把你送到一個阿姨家里,否則放學沒有人接你。一定要聽話哦!”媽媽說著說著眼淚快要流出來了!但媽媽在我面前不想表現的那么脆弱,抬頭看了一下,掩飾住將要流出的淚水,低頭又跟我說:“媽媽去急救中心看爸爸,晚上去接你!”

媽媽走了,阿姨家的孩子比我大一星期,我們平常一見面玩得很瘋,可那天我怎么都提不起玩的興趣來,我想我爸爸了!

我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門口先喊:老爸,開門!不管爸爸在不在家,每天如此!可那是出于淘氣和想爸爸的表現,可現在爸爸躺在醫院里,能醒過來嗎?能聽到我的聲音嗎?我想我爸爸了!

一天,兩天……爸爸還沒有醒來。回到家里,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媽媽忙著跑醫院,沒有人能顧得上我的學習,所以我變得懂事了,竟然能自己主動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了。但由于心情原因,我在學校也注意力不集中,一年級的成績很一般。大錯沒有,小錯不斷。

第九天了,剛從醫院回來的媽媽臉上有了點光澤。我想:一定是有好消息了?只聽媽媽說:醒來了!但還沒有脫離危險,需要馬上轉院,否則前功盡棄!我剛剛高興,但又擔心爸爸的病情再加重。

在媽媽的努力下,終于在爸爸摔傷的第十天轉入了腦外傷專科醫院——天壇醫院。

經過醫院權威專家的會診、治療,爸爸好轉了。在快要出院的前幾天,媽媽帶著我去醫院看爸爸了。

遠遠的看去,滿頭包著紗布,眼睛呆呆的,眼窩深陷著,我不敢接近但又想抱爸爸,終于我不顧一切的沖過去抱住了爸爸!我給爸爸講了我在學校的表現……

爸爸出院了,媽媽又聯系到康復研究中心做康復治療。

看著媽媽疲憊的樣子,我的心情很沉重。心想:我不會幫媽媽做太多的事情,只有把自己的功課先學好,才是給爸爸媽媽最好的回報。也許看到我的好成績會給媽媽提提神,會幫爸爸治治病。

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媽媽老了!帶爸爸康復,照顧爸爸的生活;跑學校,跑學而思,操心我的學習;跑單位,上班掙錢……現在爸爸終于康復了,上班了。我又能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了。

篇6

爸爸對我總是特別大方,我要什么他就給我買什么。而媽媽對我特別嚴厲,每次我考試不好的時候她就會吵我甚至打我。

記得有一次考試,我考了全班第八名。回家媽媽問我:“考的怎么樣”?我自豪的說:“全班第八名”!媽媽沒有吭聲轉身忙別的事去了。

第二天,我對爸爸說:"我昨天考了全班第八名,你該獎勵我一下吧"!爸爸不假思索的說:“好”!媽媽這時在一旁嚴厲說:“好什么好,他怎么就不想想考個全班第一呢!等他考個全班第一時再說!”"你們兩個不許耍花招!"媽媽上班時再次“警告”爸爸和我。

下午,爸爸問我要什么?我說:"溜溜球!”我們倆就偷偷跑出去買了一個回家。晚上媽媽回來看見我正在玩溜溜球,生氣地時:"我讓你們買了嗎?多少錢?"我連忙說:“才八元!”爸爸這時也趕忙為我解脫。媽媽看著我倆又生氣又想笑,“我說不過你們,買就買了,樂佳下次如果考不好,舊帳新帳一起算!”我連忙說:“一定達到你們滿意!”聽完,爸爸媽媽和我一起開懷大笑!

篇7

這是電影《流浪記》里面的主題歌。流浪兒苦苦思念爸爸,急切尋找親人的情緒流露在字里行間。改革開放出現的一浪又一浪的民工潮,造就了無數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猶如潮汐過后的沙灘上留下的貝殼,孤單地擱淺在那里。雖然,這些孩子絕大部分能夠得到生活上的妥善照顧,但是,他們的心靈卻像流浪兒一樣,無所歸依。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成了有父母的流浪兒。

有多少孩子在留守

2006年3月,記者從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雁江鎮中心小學抽查了兩個班級,其中,五年級總人數42人,留守兒童8人,二年級二班總人數37人,留守兒童7人。這個統計,只是把父母雙方均在遠方打工的孩子計算在內。而事實上,由父母中一方長期在外打工導致的由單親照顧的孩子,同樣是留守兒童。據國家統計局估計,目前全國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約有1000萬人左右,而且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數字大有逐年增加之勢。有個村里,最小的留守兒童出生才三個月就被父母留給了爺爺奶奶。有母親把孩子生下后,有母乳也不給孩子吃,因為怕自己出門打工后,孩子因吃慣了母乳而排斥其它食品。記者問一位即將分娩的孕婦對孩子的安排,她想也沒多想就說,生完孩子后,就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外婆……一批批的留守兒童就這樣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中央教科所的調查資料:有54.4%的留守兒童與留在家里的媽媽或爸爸生活在一起;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即隔代撫養的)占到32.2%;4.1%的留守兒童和其他親戚生活在一起;0.9%的留守兒童寄養在別人家里。

10年留守,童年里那些身體的傷,心靈的傷

小小 女 15歲

小小自己也記不清父母是什么時候出去打工的,反正,從她記事起,爸爸媽媽就不在身邊,奶奶告訴她,爸爸媽媽在深圳,掙錢回來修房子。10年,小小已從一個小女娃變成了一個15歲少女。10年,爸爸媽媽只回來過幾次,因為長期的分離,小小跟爸爸媽媽顯得生分隔膜。媽媽是個大嗓門,在家里總要吩咐小小做很多事,小小覺得媽媽在的日子還不如媽媽不在的時候自由。奶奶很溺愛她,舍不得讓她做事。爸爸不一樣,盡管小小跟他相處的時間同樣少,但是,小小很喜歡跟爸爸在一起。爸爸的懷抱安全而溫暖,爸爸還會把小小舉得很高,用堅硬的胡子扎她的臉。這些都成了小小兒時最溫馨的記憶,也成了她的渴盼――她想念爸爸。

小小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因為奶奶的溺愛加上沒有父母的約束,小小的調皮得到淋漓發揮。.“比男娃娃還調皮!”奶奶常常這樣說她。7歲那年,小小跟伙伴玩,從高高的凳子上往下翻跟斗。要是爸媽在,是絕對不會讓她玩這個游戲的,因為一眼就能看出太危險。而奶奶也管不住調皮的小小,只好留下一句“小心點”,任她去了。小小正玩得起勁,突然不知怎么的,就頭朝下栽。換牙后,剛長的兩顆門牙被生生地拔了出來,嵌進了放在地上的一棵樹里,血流了一地。小小扯著嗓子哭,有多大勁使多大勁。奶奶來了,但她年邁體衰,根本抱不動小小,只好蹣跚著跑去叫小小的大伯。小小仍然哭著,越哭越兇,一方面因為痛,她被自己流出的血給嚇著了,另一方面,還有委屈,這個時候,她突然想爸爸媽媽了,此時此刻,要是躺在爸爸堅實溫暖的懷抱里那該多好。如果爸爸媽媽在,他們一定早就焦急地抱著她往醫院跑了。小小第一次感到了孤單和恐懼。

小小的牙齒就這樣缺了。遭到嘲笑的時候,她就緊閉著雙唇。小小不像原來那么活潑愛笑了,一種叫做自卑的東西,悄悄地鉆進了她的心靈。

10歲那年,沒有爸爸媽媽的家顯得特別冷清。一個人的時候,小小就想些怪招出來玩。小小大白天去上廁所都要點蠟燭。一是因為廁所光線暗,同時,小小也是頑皮,喜歡玩火。蠟燭在地上放不穩,小小就把蠟燭插在瓶子里。小小玩著就忘了時間。瓶口外的一截蠟燭已經燃完,火焰在瓶子里繼續,燭光變得朦朧而美麗。小小并不知道,一場美麗背后的災難就要降臨。蠟燭在瓶子里燃燒,玻璃瓶內的溫度越來越商。終于,小小聽見“砰”一聲巨響,她感覺似乎是天上掉下氣塊石頭砸到了自己頭上。接著,她整個頭部感到了劇痛。這種劇痛;差點讓她昏過去。臉上不知哪里鮮血噴射而出。小小撕心裂肺般哭叫起來。

聽周圍大人的議論,她知道自己傷得很重,說不定馬上就要死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手在空中亂抓,不停地喊著奶奶。奶奶顫顫巍巍跟在小小后面,小小流出的血,讓老人心疼得幾欲瘋狂。小小住進了醫院,奶奶因為驚嚇過度,已經動彈不得,照顧小小的任務就全落到大伯身上。而大伯自己還有一個沉重的家庭需要承擔。小小覺得孤單無助,玻璃渣爆在她額頭,劃得到處是傷,她的左眼基本上失明了。雖然那個時候,小小還不能明白一只眼睛失明對自己的來來意味著什么,但她從大人的嘆息里明白,這次,可能再也不是失去兩個牙齒那么簡單。

一個星期后,爸爸一個人回來了。雖然沒看見媽媽,但小小心里也踏實了許多。有爸爸陪的日子真好。爸爸要給他掖被子,給他削水果,還要逗她開心。如果受傷能夠換回爸爸媽媽,小小真愿意一直受傷下去。但是,很快,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因為請假的時間已到,如果過期,是要被開除的,重新找工作又很不容易。

小小依依不舍地告別爸爸。她知道爸爸媽媽在外面打工掙錢不容易,但是,她告訴筆者,她更愿意全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有粥喝粥有飯吃飯。一只眼睛失明,兩顆門牙被摔掉,小小更加自卑了。往往在外面受了委屈的時候,她就會更加想念爸爸媽媽。“有好多次,我想爸爸媽媽都想哭了”,小小說。

留守,孩子的影響

盡管不是所有的留守兒童都像小小那樣,身體受到傷害。但是,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不能親自監護孩子,這勢必會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記者調查的情況歸結起來看,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正面的影響有,留守兒童的自理能力增強,眼界得到擴大,物質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負面的影響有:

1、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少了,與外出打工父母的關系比較疏遠。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變得孤僻、膽小和自閉。

2、留守兒童的學習缺少必要的監督輔導,一些不良行為不能及時得到遏制,導致少數留守兒童交上損友,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隔代監護家庭中,由于監護人年老體衰或者不愿照顧,很多留守兒童得不到適當看護,身體健康受到影響。比如出現意外事故或者生病不能及時就醫等。

如果可以,我愿意用生命去換回那段時光,讓我陪兒子重新走過。

――一對遺恨終身的父母

面對大兒子坐牢至今未出獄,二兒子又殺害

外婆走進牢房的局面,小云的眼睛都快哭瞎了。

18年前,生下大兒子龍龍的時候,小云和丈夫樂開了花。雖然已經是新時代,生男孩在農村還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至少傳承香火有望了。龍龍三歲的時候,小云頂著計劃生育的壓力,又生下了二兒子濤濤。兩個兒子的次第降臨,給這個家庭帶來希望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壓力。于是,小云和丈夫商量決定雙雙出去打工,把兩個年幼的兒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

爺爺奶奶都是六十多歲的老人。兩個孩子從小就桀驁不馴,爺爺奶奶年邁體衰根本就管不住他倆。兩個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交游甚廣”,認識了很多社會上的不良少年。他們學會了撒謊、逃學、偷偷摸摸等不良習慣。不僅如此,兩個孩子已經明顯表現出因缺少情感教育而形成的粗暴、冷漠、殘忍等性格特點。小云夫妻倆每年也回家一段時間,但因為聚少離多,夫妻倆總是盡量滿足孩子的經濟要求,即使看見孩子有不好的行為,也舍不得嚴厲批評。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孩子越來越難以管教,到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大兒子基本上已經處于一種準輟學狀態,經常逃學。學校讓請家長,但每次都是爺爺奶奶去,兩個老人又都無能為力,所以,時間久了,學校也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終于,大兒子剛過了14歲,就因與人合伙搶劫被判了刑。

這個時候,小云夫妻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在外面打工8年的他們回來了,想要挽救小兒子。但是夫妻倆發現,才11歲的小兒子已經不服管教,基本上不上學,經常不回家,在外面抽煙、喝酒、玩游戲。回家就問要錢,沒錢就偷。偷外面人的,也偷家里的。為了賠償別人,沒有辦法,小云夫妻只好又出去打工,這次出去把小兒子帶去了。但是,兒子其實是被帶進一個更大的染缸里了,由留守兒童變成了流動兒童。因為,夫妻倆都要上班,早出晚歸,根本就無暇管理孩子。在城市這個更廣闊而復雜的天地里,小兒子如魚得水,成天跟一些閑散人員東游西逛吃喝玩樂。小兒子15歲的時候,又去偷了人家一大筆錢。為了讓失主不要報警,夫妻倆答應加倍償還,他們肩膀上的債務越背越重。實在沒有辦法,他們把兒子送到外婆家,希望在那里兒子的行為能夠有所收斂。

小兒子被送到外婆家后,因為手里沒錢,他的行為確實收斂了一段時間。但是,他很快厭倦了這種枯燥無聊的生活,想出去逛逛。他問外婆要錢。外婆平時攢點錢很不容易,同時,怕孩子有錢后又出去惹事,所以,她拒絕了外孫的要求。婆孫倆于是就爭執起來。令人沒想到的是,外孫竟然抓起家伙照外婆頭上砸了下去。連著幾下,外婆被當場砸死。

知道兒子把外婆砸死后,小云當場昏死了過去。她說,現在就是給我一座金山也沒有用了。我在外面拼死拼活就是為兩個兒子。可現在呢,兩個兒子都完了,我的母親還被我兒子殺害了,我怎么有臉面對死不瞑目的母親!我活著又還有什么意思!

小云夫妻倆現在成天處在無盡的懊悔中。要是那8年,自己一直在兒子身邊,愛他們,教育他們,兩個兒子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被毀掉,至少善良的她是不會允許兒子變得如此殘忍、冷漠。

留守兒童的愿望

記者對161名年齡在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做了“目前愿望”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46個孩子表示他們“目前的愿望”是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哪怕是日子更窮苦一點。這個比例達到91.3%。這些孩子表示,如果有父母在自己身邊,生活會比現在幸福。只有9個孩子表示他們不希望跟父母一起生活,但是這只能表明因為長期的分離造成了兩代人之間深深的隔膜,而不是說這些孩子從來就不喜歡跟父母一起生活。

不過,這些孩子并不都愿意跟隨父母進城生活。在調查的161個留守兒童中,愿意去父母打工的城市生活的孩子和不愿意去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孩子所占比例分別是49.7%和44.1%。不愿意去的孩子主要考慮到“城里生活上學費用太高”“父母沒有經濟條件”和“在城里沒有認識伙伴朋友”。這一部分孩子為了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更愿意父母回到家里來,至少能經常回來。

從外出到回歸:一個媽媽的選擇

軍軍爸爸一直在外面打工,軍軍媽媽其實也一直想出去打工,但因為孩子小,沒有人照顧,所以才沒有出去。軍軍滿8歲后,媽媽覺得孩子可以脫手了,就把他托付給外公外婆,自己也去軍軍爸爸那里打工了。媽媽離家的前幾天,軍軍就鬧著不讓走,不吃不喝。媽媽以為這只是軍軍小,不懂事,鬧幾下就沒事了。一天早上,趁軍軍還沒有醒來,媽媽就悄悄走了。

但是,結果讓軍軍媽媽感到很意外。在自己走后,軍軍不聽從外公外婆的管教,兩位老人也很溺愛他,軍軍學習變得懶散起來,連家庭作業也不做,還哄外公外婆說做了,老人沒文化,也不知道他究竟做沒有做,只能聽之任之。結果,一學期下來,考試成績也很差,在班上倒數幾名里。

軍軍媽媽很快就回來了,因為,她意識到繼續下去將對孩子產生極不好的影響。盡管這樣家里的收入會少一些,但是,比起孩子的成長來,這又顯得微不足道。

媽媽回來后,軍軍的情況明顯好轉起來。軍軍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對母親很依戀,有什么事都要跟媽媽說。同時,他很害怕媽媽再次離開。在媽媽的輔導下,軍軍的成績很快就好轉起來,寫的作文還得到老師表揚。

面對兒子的進步,軍軍媽媽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值得的。目前,農村里的日子也要比前些年好過得多。國家免去了全部農業稅收,還要發一定的糧食補貼,農村的交通也得到一些改善,現在孩子上學也免除了學雜費。所以,自己在家里種莊稼,或者就近打打工也會獲得較好的收入。

你的孩子在等你回家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而爸爸媽媽也是孩子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成長的歲月不能重來。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的成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許我們選擇外出打工,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未來,但是,事實上父母的陪伴教育,才是送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所以,不要說你窮你什么也不能給予孩子。要知道你的陪伴就是對孩子最有價值的給予。下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孩子的聲音:

――我很想媽媽,每次看見別的同學的媽媽到學校給他們送飯,我就難過得想哭。

――爸爸外出打工了,我很想念他。一次爸爸寄回來一封信,他在上面寫“兒子,想念爸爸了吧?”我的眼淚就止不住留下來了。

――媽媽去北京打工,我就沒有了母愛。我很想媽媽。我天天想她,媽媽不在,連學習都覺得沒意思了。

――爸爸外出打工不好。沒有爸爸的輔導我的成績下降了很多。爸爸出去后,我會經常想起他,整天精神都不好。

――我不想爸爸媽媽,一點都不想,他們回不回來,我無所謂。(這個孩子其實非常想念爸爸媽媽,他流著眼淚,語氣中充滿賭氣的怨恨)

……

本文故事所有人物名字均為化名。

篇8

大家好!我叫巫奕揚,是大a班的小朋友。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的愛像燦爛的陽光,帶給我無限的快樂。他們陪我畫畫、做手工;陪我看動畫片、讀書、玩游戲;帶我去看外面的世界,北京的天安門、長城、香港迪士尼、上海世博會都帶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特別是世博會的育樂灣和火車館站,訓練了我的交往能力,增強了我的自信心。

爸爸媽媽的愛像狂風中的雨傘,為我遮風擋雨。我半夜發燒,是他們照顧我到天亮;遇到困難,是他們鼓勵我,給我信心。

古詩《游子吟》寫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告訴我們: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終身報答。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聰明的頭腦、美好的心靈,這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年級(8)班的石騰躍,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您,爸爸媽媽》。

父母就是在傾盆大雨中為我們遮雨的大傘;父母就是在漆黑的黑夜中為我們照亮道路的一盞路燈;父母就是在冰天雪地中那一縷縷驅趕走凍人的冰雪的暖陽;父母就是燃燒自己,把光亮留給我們的紅燭;父母就是滋潤我們這些花朵的露珠……

當我們發出“哇”地第一聲啼哭,我們的父母就用全身的心血來培育著我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快樂的成長。為了照顧我們,他們再苦再累也一聲不吭,心甘情愿。我無時不感到幸福在圍繞著我,我就是個快樂的天使。

那天,我一如既往地背著書包沐浴在燦爛的陽光,行走在上學的路上。可是,這天的科學課上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了幸福生活的我。

“叮鈴鈴”上課了,我們的耳邊響起了科學老師“嗵嗵嗵”地腳步聲,科學老師給每一桌都發了一盞酒精燈,讓我們做實驗。突然,不知是誰把我們那桌燃燒著熊熊火焰的酒精燈給碰倒了,火苗躥到了我的臉上,臉上只覺得辣辣的疼,眼睛怎么也睜不開。我的天啊,我的臉!我的眼睛!我的腦袋一下子空白了,我不知該如何面對這突然發生的一切!我號啕大哭起來……爸爸媽媽接到電話急匆匆地趕到醫院顧不得喘氣:“寶貝,怎么啦?怎么啦?”“沒事的,一定會好的!”我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急切和不安,聽著他們的聲音,我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在我住院時,爸爸媽媽對我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為了讓我睡覺時不掉到床底下,他們整夜整夜地陪著我。為了讓我吃飯時不會不小心燙到傷口,他們便小心翼翼地一口一口地將飯喂進我的嘴里……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我的傷口終于痊愈了,爸爸媽媽看我恢復得很好便興高采烈地牽著我的手回家了。

此時,我突然發現爸爸媽媽比以前瘦了一圈,眼睛也出現國了清晰的黑眼圈,臉色也顯得蒼白,憔悴,在那一叢烏黑的頭發中又多了幾根明顯的銀發……看著,看著,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我使勁忍住,可淚水還是奪眶而出,潸然落下。

篇10

有一次,我剛寫完作業就打開了電視機,看見了我喜歡的電視節目,就在這時媽媽叫我把這個星期學的小提琴曲子拉上幾遍,當時我就想,為什么早不叫我晚不叫我拉琴偏偏這個時候叫我拉琴?當我對媽媽說,"媽媽"這個節目對我的學習有幫助您就讓我看完這個節目后再讓我拉琴可以嗎?媽媽說:好的,不過不要看太久,這樣會影響學習的.

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前幾天中考數學試卷我才打了"81"分,當時我看見這張試卷真想把它給撕了.我想:爸爸媽媽一定會責怪我批評我的.當時我心里不知道回到家后是否把試卷拿出來讓他們簽字?最后我還是決定把試卷拿出來,就算被批評我也不能回為受挫折就放棄了.奇怪的是爸爸媽媽看完試卷并沒有批評我還表揚了我.爸爸媽媽說:我們表揚你,是因為你的試卷雖然考了低分,但你有勇氣拿出來就說明你已經有勇氣去面對困難,也證明你更堅強了.

聽了這些話,我的心好暖和呀!我感覺到了爸爸媽媽的愛是無私而又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