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里開花墻外紅范文
時間:2023-04-11 16:26: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墻里開花墻外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哲學思想;旅行理論;歸化;異化
一、引言
“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是一位學貫中西的文學家、翻譯家和語言學家,其一生作品頗豐。《京華煙云》是他旅居巴黎時用英文寫的長篇小說,分為《道家的女兒》,《庭院的悲劇》,《秋之歌》三部分,且均以莊子的名言開篇。正如林如斯所言:“此書最大的有點不在于性格描寫得生動,不在于風景形容得宛如在眼前,不在心理描繪得巧妙,而在其哲學意義。”她曾用“浮生若夢”來概括本書的主旨。(施建偉,1997)
賽義德在《世界?文本?批評家》中首次提出了旅行理論的概念,根據賽義德的觀點,理論的旅行分為四步:“第一,需要有一個源點或者是類似源點的東西,即觀念賴以在其中發生并進入話語的一系列發軔的情況。第二,當觀念從以前某一點移向它將在其中凸顯的另一時空時,需要一段橫向距離,一條穿過形形語境壓力的途徑。第三,需要具備一系列條件――姑且可以把他們成為接受條件,把他們成為各種抵抗條件――然后,這一些系列條件再去面對這種移植過來的理論或者觀念,使之可能引進或者得到容忍,而無論它看起來是多么地不相容。第四,現在全部(或者部分)得到容納(或者融合)的觀念,就在一個新的時空里得到它的新用途、新位置使之發生某種程度的改變了。”(賽義德,李自修譯,2009)《京華煙云》是林語堂用英文創作的,其中關于中國宗教哲學的內容不可避免的帶有翻譯色彩,更嚴格的說是在翻譯基礎上的譯創,《京華煙云》中哲學思想的翻譯也有其源點,變異,接受和流行。
二、旅行的源點:亦耶亦孔的
《京華煙云》是儒釋道的合奏,尤以道家思想見長,但其中也可見基督教的影子。這是林語堂自己的親歷,更是蘊涵在內心深處的文化情懷和宗教哲學觀。出生于坂仔的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受其父的影響,林語堂成為一名基督教徒。中學畢業以后,他進入圣約翰大學深造,這所學校以教英文著名,自此他與英文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林語堂早期教育中接觸更多的是基督教文化,這也就造成了他與中國文化的嚴重脫節。但在上學期間林逐漸意識到自己本國文化及其語言的缺失,開始埋頭研究中國文學、哲學等知識。憑借他自己的勤奮和悟性,林語堂對儒道佛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在林語堂的思想世界里,既有西方基督教教義的存在,也有中國傳統的道家哲學、儒家倫理和佛教信條的成分。而這也正是《京華煙云》中哲學思想得以傳播的基礎和起點。
三、旅行過程中的變異:歸化與異化的糅合
根據旅行理論,宗教哲學在從此時此地到彼時彼地運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所增強或是減弱,而在旅行過程中發生變異也是一種合理的現象,這是對具體的社會和政治環境的回應。(賽義德,李自修譯,2009)這種變異與譯者的翻譯策略息息相關。林語堂在《京華煙云》的創作中主要采取了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
1、異化翻譯策略
異化主張譯文應以源語或原文作者為歸宿,異化不僅不會造成理解的障礙,還會豐富譯入語。對于《京華煙云》中宗教哲學的翻譯,林借用多種翻譯方法實現異化的目的。
1.直譯法
直譯就是用譯語中的“對應詞”已出原語中的文化信息。這樣能夠盡量保留原語的文化特征,開闊讀者的文化視野。在《京華煙云》中,林語堂在處理“天”這個詞時,林語堂將其直譯為“Heaven”,保留了原有的道家的宗教色彩,從而將道教思想與基督教思想區分開來,更好地將中國文化介紹給西方。直譯法還體現在一些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上,如:壞蛋badeggs,孽種seeds ofsin,入世enteringthe world,出世leavingtheworld等。
2.音譯法
由于原語文化中一些特有物象在譯語中是空白的,這時只能采用音譯法把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譯語中去,這既保留了原語的異國情調,又吸收了外來語豐富譯語語言,在《京華煙云》中主要有:陰陽(YinYane),忍讓(jen jang),閻羅(Yen lo)等,但林更多的是采取音譯法與注釋法相結合的方式,如:觀音,Kuanym,or Goddessof Mercy,by her longer title,“theGreatSpiritofGreatKindnessandGreatMercy,Saving the Afflicated and theDistressed”忍讓,jen(forbearance),jang (yielding)等,這樣既保留了原語的異國情調,又通過注釋的方式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使得讀者對原語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3.注釋法
原文中的一些事件、典故等往往帶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譯者在處理這些詞語時可先直譯,然后在此基礎上采用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釋或說明。如:Mr.Yao was liberal toward westemideas,and eventalk about“fleemar-riage”forherdaughters-meaning mar-riage by the boy’s and girl’s ownchoice-which fitted very well with theTaoist doctrine of noninterference withnature,在該例中,meaningmarriagebythe boy’sandgirl’s own choice是對freemarriage的解釋,通過這種注釋的方式,使得翻譯既生動形象又克服了文化上的差距。
總體而言,林語堂提倡的這種“中國腔調”的翻譯實際上也吻合他傳播中國古代宗教哲學的初衷,即將中國文化的精髓介紹到西方,使西方讀者更真實地了解中國。
2、歸化翻譯策略
歸化認為譯文應以目的語或譯文讀者為歸宿。歸化翻譯是從譯文讀者出發,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但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原語文化的流失。在《京華煙云》中,林語堂在翻譯中國古典宗教哲學時,盡管以異化翻譯為主,但仍有歸化的痕跡。林語堂在處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一道家思想時,將其譯為:“Mencontrive,butthegodsdecide”gods是基督教的概念,林語堂將道教概念轉化為基督教概念,這對西方讀者來說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道教和基督教兩者之間存在的深層次的差異。
《京華煙云》一經出版,立刻成為暢銷書,深受美國讀者的喜愛,又被“每月讀書會”選中。先后被翻譯成數國文字,并陸續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出版。據統計,1939-1947年8年間,《京華煙云》在美銷售達25萬部。1975年《京華煙云》曾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比起在國內,《京華煙云》在國外的影響更深遠,不妨借用一句俗語:墻里開花墻外紅。
篇2
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載腫勻灰膊煥外,由于皇室子孫的互相傾軋,爭權奪利,他也受害不輕,幾經沉浮,生世坎坷。不過,他可不是一個一般的王子,他是一個世界級的著名樂律學家、歷學及數學家,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東方文藝復興式的圣人”。他的巨大成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得感謝王室子孫所特有的種種不幸。
本來,生在王家,可以養尊處優,有一份與生俱來的優厚俸祿,可以終生不為衣食發愁,還有很好的學習研究條件,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交往文化素質高的朋友。
可不幸的是,按當時朝庭規定,盡管他滿腹才華,學富五車,但作為宗室子弟卻不能參加科舉,沒有金榜題名、獨占鰲頭的榮耀;不能做官,沒有出將入相、建功立業的機會;不能私自離開領地,盡可以讀萬卷書,但不可行萬里路,成不了浪跡天涯的李太白,更成不了遍游名山大川的徐霞客。
更不幸的是,15歲時父親被誣陷而遭禁錮,他從尊貴王子一下子變成了罪犯家屬。在困頓和歧視中煎熬的19年,使他飽嘗人間苦難;世態炎涼,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
好在父親能在生前被平凡昭雪,恢復王位,他又以世子身份重入王宮,繼續過有充分經濟保障的富裕生活,得以繼續從事他所喜愛的音樂與數學研究事業。
可是,新的不幸接踵而至,父親突然去世,他失去了王位繼承權,這就意味著他從此就成了平民百姓。盡管是他主動請辭的,這在明朝的數代上千王子中是唯一一個。好在他很達觀,很瀟灑,拿得起,放得下,在《醒世詞?平生愿》中寫道:“再休提無錢,再休提無權,一筆都勾斷。”“種幾畝薄田,棲茅屋半間,就是咱平生愿。”
因為父親不幸去世,他不得不辭去王位,這使他跳出了勾心斗角的權力中心,可以不受干擾,不被覬覦,遠離了宮廷陰謀,刀光劍影,把全部精力用在他所鐘情的音樂與數學理論研究上。于是,世界上少了一個可有可無的王子,多了一個舉世無雙的樂律學家。
然而,不幸的幽靈似乎特別青睞于他,一直在他身邊游蕩。雖然經過多年苦心研究,著書20余部,在多方面都有開創式的建樹,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第一個提出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原理;第一個創造出按照十二平均律原理發音的樂器――弦準;第一個發現“異徑管律”的規律;第一個在算盤上進行開方計算;第一個得出求解等比數列的方法;第一個創立“舞學”一詞,并為這一學科規定了內容大綱……但當他在71歲時將自已一輩子的研究成果獻給朝廷時,卻被束之高閣,無人理會,甚至被嘲笑為是雕蟲小技,“奇技巧”。
當然,造物主是公平的,任何人都不會永遠陷于不幸的泥潭,總會有幸運女神來眷顧的。幸運的是,朱載值難芯砍曬墻里開花墻外紅,居然能飄洋過海,在歐洲大放異彩,為推動世界音樂理論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他的名字早在十八世紀就傳入歐洲,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論傳播到歐洲后,為歐洲學術界所驚嘆。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說:“有一個中國王子叫朱載值,他在舊派音樂家的大反對中,倡導七聲音階,天才地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并發明了變調的方法。”李約瑟則評價說:“朱載炙淙輝獨肱分,但他同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
篇3
這些愛情戲劇創作者們一致認為,不管現在是賠錢還是賺錢。小劇場愛情戲都有一個巨大的意義,那就是不斷地把不喜歡話劇的年輕人帶入劇場,而他們正是戲劇市場的希望。
怎么就火了“戲逍堂”?
就是如此操作:什么熱鬧就拿什么“入戲”
2007與1907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年代,話劇的影響和受眾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5歲的張星兩年前大學畢業,在一家外企工作。一年前跟張星提起話劇,她還茫然地搖頭:“沒看過。”然而最近情況發生了變化,張星第一次進了劇場,吸引她的是一部聽起來不那么“正經”的話劇《滿城都是金字塔》。“因為片名跟張藝謀那片子很像,就跑來看。以前覺得話劇一定很嚴肅、很刻板,真到了劇場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近年民間的“話劇力量”發展很快,而“戲逍堂”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這個名字聽上去很有些江湖氣的民營戲劇組織,打出了“戲如人生、自在逍遙”的牌子;更“出格”的是,與其他民營院團一樣,“戲逍堂”“什么熱鬧演什么”,“什么流行就拿什么‘入戲’”,比如前兩年某廣告很流行,他們就推出一部《今年過節不收禮》,今年又借著張藝謀的“東風”推出了《滿城都是金字塔》,這讓很多把藝術理念看得高于一切的同行看不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面對“話劇百年”,“戲逍堂”甚至還有很“宏大”的計劃:在京演出400場、同一時間推出三臺新戲、成立九個城市的戲劇聯盟、舉辦第三職業戲劇季、推出直投雜志《戲劇場》、開通“戲逍堂”網站。
“戲逍堂”并非民間戲劇的先行者,但絕對稱得上是“最了解市場和消費心理”的民營戲劇組織,這從那些“緊跟時尚、貼近流行”的劇名中就可見一斑;此外,一系列帶有娛樂心態的打眼劇名和給人以強烈視覺沖擊的海報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地鐵、路牌、紙媒體以及電視媒體的廣告上,甚至一些房地產廣告的單頁上也赫然擺著他們的宣傳海報。這種做法多少打破了戲劇信息的傳統傳播方式,在傳播途徑上可謂來勢洶洶。
“很多人說我們的戲不夠精良,我承認。但戲劇其實是需要一些商業色彩的,我敢說‘戲逍堂’不是最好的創作團隊,但卻是最好的包裝團隊。”“戲逍堂”“堂主”關皓月如是說。
“堂主”的由來:從路牌廣告到房產中介,再到小劇場
“戲逍堂”是個2005年剛剛創立的戲劇品牌,制作人老關專攻北京的小劇場市場。老關,1975年生人,大學時代是學什么冷凍的,每次跟人說起自己的專業,別人都會問老關是不是可以幫著修修家里的冰箱、空調之類的。老關每次都很郁悶地說,他學的冷凍跟冰箱無關,他很自豪地說他是研究冷庫的,那套冷凍工程很復雜,一般人學不了的。可是,自豪歸自豪,大學畢業后,老關沒有到冷庫工作,而且很偶然地做起了廣告牌生意。
老關說當年那種跟動畫片似的路牌廣告就是他大力開發出的。再后來,老關轉行了,做了一段時間的房產中介。前些天,老關還給我上了一課,說家里要租房最好租給自己最熟悉的朋友,別的什么公司都不要信。老關做房產中介的結果是把自己做怕了,現在租房之類的都是DIY。就這樣折騰到了30歲,老關也算是個有經驗的生意人了。憑著這點經驗,他找人合創了小劇場戲劇品牌“戲逍堂”。
老關轉行的跨度還是挺大的,戲劇就是這樣有魅力,它能讓各行各業的“腕兒”不惜一切地投入到票房慘淡的劇場中來。而老關卻認為當前的戲劇市場最缺乏他這樣的商人,因此好的戲也很難運作起來。
“戲逍堂”這名字聽上去有點像個藥店,在老關心里,他就是想讓他的話劇變成北京白領心中的藥店。“每年要針對白領階層推出20來部小劇場話劇。”我剛一聽到老關的雄偉計劃,被嚇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我說,老關你可不能亂來啊,小劇場的愛情戲可更難做,大家都談過戀愛的,演不好就要徹底砸牌子的。
在一片反對聲中,老關推出的第一個話劇《到現在還沒想好》開始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隆重上演。第一次看到老關設計的海報我又被嚇了一跳:劇目《到現在還沒想好》;票價:暫時就定100元吧。我問老關,你這叫海報嗎?老關說,“俺以前也沒搞過設計啊,就實話實說唄,票價確實是暫定100元,劇名也確實是《到現在還沒想好》。”
我真的沒有想到《到現在還沒想好》能夠火得一塌糊涂,雖然沒作太多的宣傳,但是70年代生人卻趨之若鶩,離演出還有半個月的時候,就有不少大哥大姐向我要票。等到開演的時候,老關更是天天站在票房門口看著一大堆買不著票的人傻樂。
老關說,我們都是70年代的人,只會做戲給70年代的人看。《自我感覺良好》《我貴姓?》《有多少愛可以胡來》《中西結合要你命》《滿城都是金字塔》一部接一部地火了。
“戲逍堂”做到一半時,老關又找來投資人建了在太陽宮花園旁邊的排演場,這座還未建成的小樓這就是未來的“紅墻會館”小劇場。這個小劇場是第一個在望京地區興建的戲劇演出活動場館,也是第一個由私人公司出資投建的小劇場。
現在,小劇場的初期施工已告一段落,劇場的一樓、二樓、樓梯都已完工,目前只差進行專業的劇場內部裝修了。
難以抗拒的劇情
走進“金字塔”
很久沒有看到這么純粹而堅韌的愛情了。一個女孩(伊靚法拉莉)居然可以放棄所有的一切,癡癡等待自己的愛人,等到眼淚哭干,等到鮮血流干,等到自己變成了一具人人懼怕的木乃伊。3500年,一個執著而又無悔的等待。一個王室嬌生慣養的美麗少女就這樣獨自守候在金字塔里,癡癡地盼望著愛人的到來。一個人的時候,她只能和蟲子們說說話,對著壁畫唱唱歌,更可怕的是她還要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身體干枯萎縮,跳動的心臟變成一塊石頭。陪伴她的還有三個因盜墓被囚禁在金字塔里的人:仁投瑪教授(法國人,世界著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呂查德?芝華士教授(意大利人,后轉入英國國籍,著名的發現發明家、醫藥學家);琴售(阿拉伯女郎,金字塔盜墓經紀人,原埃及古建筑工程師)。
法拉莉原本以為愛人的到來可以了結這一切,誰料物是人非。當她的愛人齊銳觸摸到那裹尸布時,他遲疑了,猶豫了。他不愿意留下來陪她。一個鐘情于伊靚法拉
莉、企圖將她搶走的外星人成了這對往日戀人再續前緣的契機。爭奪戰在齊銳和外星人之間展開……
仁投瑪朝著外星人消逝的方向大喊:“回你們的星球吧!你這個小土豆,再敢回來我就把你剁成土豆泥!”
讓光頭圓腹的外星人代表世界杯中的巴西隊領軍人物羅納爾多再合適不過。戀人之間的真情徹底挫敗了斗志昂揚的外星人,他灰溜溜地回老家獵戶星了。大家高興地吶喊,仁投瑪興奮不已脫掉自己的上衣,露出了法國10號齊達內的球衣,重現法國連續兩屆世界杯淘汰巴西的事實。
這時傳來了外星人的畫外音:“你們用不著窮得瑟,我會記住你們的!”
經常給仁投瑪吃鎮靜劑的芝華士示意仁投瑪不要太過分。而仁投瑪情緒失控,用頭狠狠地將芝華士頂了一個大跟頭。芝華士憤怒了,把自己的上衣脫掉,露出了意大利23號馬特拉奇的球衣,憤怒而無聲地抗議。去年的世界杯冠軍爭奪戰上,這壯烈的一頂在球迷眼里又一次回放……
這是眾多無厘頭劇情中編導的最愛,因為他是個地道的球迷。弄不清導演大鬼說的“我一定要加入明星足球隊”的宣言是真是假,但他在2008年,卻一定會推出以足球為題材的又一部搞笑力作。
大鬼還說,劇情中,法拉莉告別就要回到現代社會的齊銳時,他們的對白令自己深深感動。法拉莉很舍不得地叫住齊銳:“銳!回到那邊多注意點!打車要打一塊二的!”齊銳忍痛笑說:“已然沒有了,一塊六的都漲到兩塊了。”咋聽是兩個整蠱的人在說笑話,而真正表達的是兩個人辛酸的依戀。
莫名的NG,再NG
“芝華士”(角色名)是個既敬業又智慧的演技派演員。可經過了大風浪的人反倒容易栽進小河溝。這小河溝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小土豆“外星人”。他們每每對戲,“芝華士”必要笑場,屢試不爽。
“地球上怎么會有長這么多痣的人?”等著接“外星人”臺詞的“芝華士”邊聽著臺詞邊在心里思忖:“他究竟有多少顆痣呢?數數吧!一顆兩顆三顆……十六顆,臉上沒了,數耳朵,然后脖子還有!啊!脖子后面還有!”“停!停!”導演忍無可忍,質問“芝華士”不接詞使勁兒看外星人后脖頸干什么?“這……”“芝華士”避而不答。
導演喊:“再來!”可能因為緊張,“芝華士”簡直患上了數痣強迫癥,看見“外星人”就想數。后來他不得不告訴導演NG的真正原因,以至于我們的大鬼導演也被“強迫癥”耍了一把。
“金字塔”的靈魂:導演大鬼
“我很喜歡這部戲,雖然它講的是個很熟的故事,讓人無數次地感動過。但好像又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動了。有的人說它是個喜劇,有的人說它是個悲劇,我自認為這戲是很風格化的,是不真實的真實,是非邏輯的邏輯。這部戲醞釀的兩年多,也是我的一個誓言:我一定要在人藝的劇場上演。因為它是我的愛情誓言,也是每一個人的愛情誓言,是美麗的,是高尚的,是偉大的,是讓人羨慕的!”
――導演兼編劇大鬼
話劇《滿城都是金字塔》的前身默默無名得令人驚奇,它不過是編劇先生在北京電影學院求學期間的一次作業。當還是在校生的大鬼完成作業匯報演出的時候,不夠完善的劇情設計,不夠地道的幽默對白,離掀起《滿城》熱潮還頗有距離。也難怪,一段22分鐘的限時作業,連帶才華也一同被“限”了。
在一個始終與話劇保持著曖昧距離的觀眾眼里,興許話劇《滿城都是金字塔》的第一噱頭就是它與老謀子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如一奶同胞,至少名字如此。免費的順風車,不搭白不搭,和“同胞”不同之處在于,話劇《滿城》天賦異秉,非但令觀者叫好不斷,還口口相傳成了“戲逍堂”又一段話劇佳話。
怎么導?“到現在還沒想好”
中央電視臺二套有個才女,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她是誰。一則因為二套的名人太多了,像李詠、王小丫、歐陽夏丹、馬斌等等;二則因為這個才女做的都是幕后工作,大家難以知道她的“廬山真面目”。但在二套內部,都知道這個才女,“墻外開花墻里香”。“墻外開花墻里香”有個原因,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業余寫了很多有影響的文藝作品,創作種類繁多。她就是喻江,知名作品之一――話劇《到現在還沒想好》。
與她頻頻流行的豐盛大作相比,喻江清純的學生面孔總顯得很無辜,稀奇古怪的衣服淘自不知什么古靈精怪的時尚小店,時常被邀去開個什么研討會時,一律帶出好學生的好習慣――刷刷地在封皮別致的牛皮紙本上記筆記。魯迅說他用別人喝咖啡的時間寫作,喻江說她用別人花前月下的時間寫作,“就是沒人和我談戀愛才寫東西的。”喻江輕描淡寫地談創作。
記得一次首映,話劇《沒想好》都演出開始半個小時了,喻江卻還沒到劇場。當她拎著行李箱進劇院的時候,被門口大姐攔住了,大姐好心地告訴喻江這是話劇中心,不是旅館。
“好不容易進了劇場,我也就從后臺的電視機里看了看我能倒背如流的話劇。要不,就躡手躡腳地走到幕布后面,看演員演戲,跟看皮影戲一樣。我認真地看了第二場話劇,覺得自己當年怎么那么‘二’啊!而且,現在也還那么不三不四的。嗨,時間盡用來老了,居然沒用來進步。”
話劇《沒想好》在海淀區文化館小劇場又一輪演出前,喻江可是有些緊張的。“我又該吃老本了。聽說這一輪換了四個演員,不知道他們演得怎樣。所以,我有些緊張。不知道我們的話劇有沒有資格去打攪那些買票前來并打算與這話劇一起過圣誕的觀眾。”她打趣說自己是一個沒有才華也沒有知識干貨的“打油詩人”,想做一個鬧劇作家用來嘲笑自己。
“我拽著自己的耳朵,結果不僅沒有飛離地球,而且還呆在原地。于是我就抱怨了一下地球,抱怨了一下耳朵,嘲笑了一下自己,向天空說了一聲對不起。把這些寫了下來,成了一個話劇。”
喻江還自嘲是不說人話的編劇。她給別人寫了一個宣傳片的文字,被編輯告知,無法找到匹配的畫面,說寫得太“虛”了。這讓她想起在把劇本《到現在還沒想好》交給導演后,導演罵編劇不說人話。具體情形是這樣的。
導演:你寫的都什么啊?你看!“烽煙燒得太久,心里太多諸侯”,這讓我怎么導啊?
演員:豬和猴我們都會演,這心里的諸侯怎么演啊?
喻江……
劇務不務劇了
自己的孩子不疼還指望誰疼?自己寫的東西不樂意讀還能指望讀者喜歡?那自家班組的話劇讓班組全體愛不釋手忘乎所以近乎癡迷,著實算是件好事了吧!
燈光、道具師投入地觀看著排練,一幕幕情景感同身受,難怪他們忘記了牽景,忘記了更迭道具。他們甚至躍躍欲試,巴望著自個兒能擔綱出演,眼巴巴地期盼著眼瞧著口水就流下來了,可還是沒機會。只得在正牌演員休息時,見縫
插針演給自己過過癮。
《有多少愛可以胡來》導演李伯男說過:“人家佛祖有同體大悲的情懷,我也總以為自己特有佛緣。對現實中的人和事易感,加上老大不小了,對生活的許多追問和思索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戲劇神奇,劇可以熙。因此有了《有多少愛可以胡來》。我重感情,看到了許多美好的愛情被男人或女人出于對現實因素的考慮給生生擊碎了,很傷心;還有許多人受了傷就很難緩過來,常常是背著精神的包袱苦苦前行,用過去懲罰現在,很痛心。我想,現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真傷人,物質社會真不好,愛情的空氣真稀薄。”
觀眾的欣喜
昨天,我真是偷偷摸摸去看了一場小劇場話劇。因為愣是被之前的話劇給看害怕了。上周,有一位朋友讓我推薦個話劇看看,我吭哧了半天說:“去看《琥珀》吧!”于是那朋友就約了同伴真去看了,可觀后卻發來三字短信對我的推薦表達了這樣的評價:“很郁悶!”
加上這幾年我連續看的四場話劇――《廁所》《女吊》《櫻桃園》《生活秀》,其中后三場竟讓我看得鼾聲大作,最后是讓服務員直接給轟出了劇場。
實驗話劇《到現在還沒想好》,我是被一個熱心話劇傳播的大學生16個電話強拽去的。所謂“哀大莫過心死”,無論人藝來回老翻箱底的舊劇,還是盛冠其名“中國國家話劇院”那些套路大劇,都讓我擔心自己又會半場打盹生鼾。所以之前就先入為主認準《到現在還沒想好》必定又是噱頭加貧嘴。
在小劇場里前排坐定,滿腹狐疑先看節目單。編劇:喻江;導演:關皓月;制作人:袁波;還有所有演員,都是完全從沒聽說過的無名“鼠”輩。情節簡單到了不能再簡單:某話劇社,從編劇到導演到制作人,眾皆年紀輕輕,面對當今的追名逐利人欲橫流,每人都深感自己既人微言輕又前途難測――外邊的世界很精彩,外邊的世界很無奈……于是,就湊合在一起,開始導演了一出年輕的愛情話劇。
兩位劇中主角就跪拜佛祖發著牢騷開始郁悶登場。男的號稱“情圣”,女的則自詡“愛神”;他們都已有過不少感情經歷,好一對70年代出生的現世活寶。他們和身邊所有人一樣,都著急忙慌著種種不勞而獲。可越是盼得高、想得滿、折騰越深,他們的精神就反而越陷入了無底的空虛。
從第一場“祈禱”、第二場“牢騷”,我最喜歡的還是最后的“審判”――一直都假裝游戲人生和玩笑感情的江山和娃娃,最后都被各自的靈魂所并開始接受上天的審判。就在舞臺燈光一片落暗中的“最后宣判”,不但將這部話劇推向,同時也直指當今很多人的虛妄內心:“本庭本著公正公開公平的態度,作出如下判決:犯罪嫌疑人江山和娃娃對全部罪行供認不諱。江山和娃娃藏匿愛情,管理夢想不當,懦弱無能,虛偽,不說實話,謀殺靈魂未遂罪名全部成立!”
在一束強烈的追光之下,江山與娃娃都扔掉了偽裝玩世不恭的外殼,跪地泣不成聲徹底服法認罪。如此,他們也最終得到靈魂的原諒并且與它們達到了身心合一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