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范文
時間:2023-03-21 11:16: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道士塔,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道士塔讀后感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跡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個王圓箓。他將那些先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全部賣給了外國人。我真是想不通:一個圣地,怎么會讓一個那么無知愚昧的人來看管!
跟隨著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麗與輝煌。但是這個王圓箓卻將這些經文等便宜賣給外國人。那都是精華啊!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跟又有何異?不也是一樣,咱們中國的國寶被外國人搶去。所以:咱們中國歷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搶劫案。而現在咱們的專家考古學家卻要拜訪外國去看咱們中國的古物去研究。帶著膠卷,用著放大器來研究。這是一種多么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當時的中國腐敗,很多的人沒文化,愚昧。換做別人,有可能還不如王圓箓呢!
看了他的簡介,我更是納悶,當時也并不是沒有有志向的人,為什么清廷就那么輕視一個文化寶庫呢?他曾經給清廷寫過信,為什么那些當官的文人就不能保護一下呢?治不好國就算了,連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么?真是自私!
讀了道士塔,我的心里有憤怒也有悲傷。為王圓箓的行為而憤怒,為我們的文化被盜取而悲傷。唉!但是事情已發生,今天我們只能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使它真正的富強起來,把我們曾失去的都全部奪回來!
篇2
[關鍵詞]金塔縣;小叉廟塔;陳來全;全真道;龍門派
[中圖分類號]K87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4)10-0039-04
小叉廟塔位于甘肅省金塔縣古城鄉上東溝村西,屬金塔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小叉廟遺址的組成部分。①其形制為土坯砌筑的喇嘛塔,相傳塔內葬有道士陳牙機之軀,②應屬道士墓塔。經查閱資料和現場核對發現,金塔縣兩次參與文物普查的同志對小叉廟塔題記磚存在誤讀。現撰此文,以期對甘肅河西全真道龍門派傳播情況研究有所幫助。
一、小叉廟塔塔主為道士陳來全
有學者將此塔塔主定為陳牙機,依據是塔體上發現的兩塊題記磚或塔主牌位磚,磚上文字為“仙翁長來字通真執皇清遇恩師全城真人之仙遷。陜西省同州府學門徒王連城”。③經檢對實物與照片,發現他們所錄文字并不準確,“長”、“遇”、“遷”實為“派”、“羽”、“逝”的誤錄,所謂“牙機”可能為“來祝”二字,而且第一、二行中文字竄行混淆,第三行后六字缺錄。
該磚為兩塊,磨光拼接,磚上文字為楷體陰文,共三行四十二字:“仙翁派來全字通真號來祝 皇清羽恩師陳真人之仙游 陜西同州府府學門徒王連城復城 姓名趙復明立。”首行十一字揭示塔主身份:屬道教“仙翁派”,名為“來全”,字“通真”,號“來祝”。中行十一字稍大,表明塔主亡故,同時揭示了三點重要信息:一為清代人;二姓陳;三因是高道,故稱“真人”。可知塔主為清代仙翁派道士,名陳來全,字通真,號來祝。第三行十八字略小,表明與道士有關的兩人:一是門徒王連城(法名復城),二是趙復明,均為其弟子。
持上述觀點的學者認為,塔主牌位磚中“羽恩師”即“遇恩師”,也就是說“羽”為“遇”的誤寫。這個說法值得商榷。實際上,“羽”字是道教中常用且有特殊意義的一個字,有飛升成仙之意,唐宋以來詩文中習慣把道士稱“羽流”、“羽衣”、“羽客”、“羽人”、“羽士”。道教著作也愛用“羽”字,以示與俗有別。如元至元十四年(1227),安西王授李道謙提點陜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兼領重陽萬壽宮事令旨中說:“高真人(高道寬)率所屬道眾,修醮告天,屢獲靈就,故嘗贈以金冠錦服,于今五載。今已羽化,繼傳者必選其人。”④閔一得在《金蓋心燈》中說:“昔我長春真君于元世祖時廣行戒法,流演太上清靜律寶,心心相印,祖祖相傳,皆守靜默而厭有為,單傳秘受,不能廣行,是以羽流道師鮮睹威儀,幾不知玄門有戒矣。”⑤許多與道教、道士有關的金石文字或碑刻中使用“羽”字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最值得注意的是“羽化”一詞,其意義較特殊,是專門用于稱呼逝世道士的,如“樂天師(姜善信),年七十八羽化,其夜有青虹貫斗,后葬龍門山左麓”等。⑥詞組“羽化恩師”、“羽化先師”也見于部分道徒為其師所立墓碑上,是清代龍門派道士墓碑題記中慣用的稱呼方式。因此,筆者以為小叉廟塔塔主牌位磚“羽恩師”中間可能少了“化”字,應為“羽化恩師”。不過題記中“仙游”也是對道士棄世的另一說法。“羽恩師……仙游”與“恩師羽化”意義相同,故少了“化”字。
二、陳來全為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三代傳人
筆者認為陳來全為全真道龍門派傳人,有兩個依據:一是小叉廟塔主道士陳來全采用塔葬方式,與清代甘肅全真道龍門派傳人塔葬風氣一致;二是陳來全的名字與全真龍門派傳人字輩、命名法相符。
龍門派是全真道最主要最興盛的一個支派,創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時期,承襲了全真教法。道教龍門派傳人使用佛教塔葬方式,意在表明他們是兼修佛教,同時也是道教不斷吸收佛教某些教義的結果。全國各地全真龍門派道觀中普遍存在龍門派道士墓塔。作為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北京白云觀是明代以來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叢林,也是北京最大的道觀建筑。據1931年日本學者小柳司氣太考察,該觀塔院內有住持、監院、律師的墓塔等。⑦陜西樓觀臺現存有道光四年(1824)龍門正宗第一十六代劉合衣缽塔銘,其中記載劉合為羽化律師張本悟(本名張壽山)建塔立碣、廬墓三載之事。⑧據筆者所知,目前甘肅也存在幾處龍門派道士墓塔:其一,兩當縣張家鄉太渠村天心道人塔;其二,榆中興隆山新莊灣山頂的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劉一明及弟子馮陽貴、康陽全墓塔;其三,平涼崆峒山龍門派第十八代傳人楊永齡墓塔、第十九代傳人雍元興墓塔、第二十五代傳人李信和塔(即映雪山人塔);其四,白銀四龍鎮剪金山劉道塔;其五,敦煌莫高窟龍門派第十九代傳人王圓墓塔;其六,臨夏萬壽觀右側塔院中的道士塔群,其中有龍門派第十二代傳人楊陽旭、楊陽克、王陽宏“三仙塔”等。本文探討的金塔縣小叉廟塔即為第七處,應是新發現的一處龍門派道士墓塔。
小叉廟塔題記磚所記陳真人有名、字、號,其名與清代全真龍門派傳人“來”字輩命名法相符。龍門派在傳承中,形成了傳人命名的《百字譜》,即傳人法名均按此譜中選定的字為輩分。關于全真道的宗譜,目前在甘肅所見最早的是白銀市平川區福壽山石刻中的清雍正四年(1726)“太上混元宗派圖”,全圖后落款明標“雍正四年三月初三日給付鞏昌府靖遠衛人氏龍門派……發心弟子住持吳陽正號塵清”。該文書后列全真七宗立派概況中,首列丘真人一系是按 “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傳承的,這就是全真龍門派的字輩。可惜的是,由于文字泐蝕脫落,圖中全真七宗的字輩已不全。北京白云觀《諸真宗派總簿》中有完整的《龍門百字譜》,即“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住修正仁義,超升云會登,大妙中黃貴,圣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⑨這一相當于偈語的百字詩句。按譜,第一代為“道”字輩,第二代為“德”字輩,依次類推,至第十三代即“來”字輩。由此可知“太上混元宗派圖”正是龍門派字輩詩。以此分析小叉廟塔題記磚,陳來全當屬“來”字輩,為龍門派第十三代傳人,而其法徒王復城、趙復明當屬“復”字輩第十四代傳人。
綜合前面的分析,小叉廟塔產生、龍門派真人陳來全羽化時間應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乾隆四十年(1775)纂成的《甘州府志》記載了全真道龍門派在河西傳播的情況,其中提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道人易一元募建道德庵,{21}乾隆十一年(1746)道會司魏陽洞、于陽海建修甘州城紫陽宮,{22}易一元應屬龍門派“一”字輩,魏陽洞、于陽海應屬龍門派“陽”字輩。樊春光先生統計分析,西北地區龍門派平均傳續年份每代約13.7年。{23}若以康熙五十三年(1714)有“一”字輩傳人為基準,按樊先生的推斷,經13.7年左右河西地區當有“陽”字輩傳人,而“太上混元宗派圖”后確有時任福壽山道觀住持的吳陽正為證。從雍正四年(1726)再經13.7年即乾隆四年(1739)左右當有第十三代“來”字輩傳人,復經13.7年即乾隆十八年(1753)左右當有第十四代“復”字輩傳人。若以乾隆十一年(1746)有“陽”字輩傳人為基準,經13.7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左右當有“復”字輩傳人。兩種結果均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間接證明小叉廟塔的產生、龍門派真人陳來全羽化時間應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是可信的。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對金塔縣小叉廟塔及其塔主可得出三個基本認識:第一,小叉廟塔塔主為道士陳來全;第二,陳來全為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三代傳人;第三,小叉廟塔產生和陳真人羽化時間大約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
基于這三點認識,我們認為包括小叉廟塔在內的小叉廟遺址可能是清代早中期全真龍門派在肅州即今酒泉地區傳播的一處重要遺跡。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值得重視:其一,長期以來,學界關于酒泉地區尤其是敦煌全真龍門派的源流存在爭議,以前僅知酒泉地區最早有“永”、“圓”、“明”、“至”、“信”、“崇”、“高”等字輩的龍門派傳人。況且發現敦煌藏經洞的王圓早在酒泉時曾“以盛道人道行高潔,稽首受戒” {24}而成為龍門派傳人。王圓的法徒趙明玉稱其在莫高窟“積卅余年之功果,費廿多萬之募資,佛像于焉莊嚴,洞宇于焉燦爛”,以此推理王圓大約是光緒十七年(1891)前后至莫高窟的,而跟隨盛道人并受戒當在光緒七年(1881)前后。盛道人大約是嘉慶至光緒間人,屬“永”字輩第十八代,而小叉廟塔塔主陳來全為“來”字輩第十三代,其法嗣王復城、趙復明是“復”字輩第十四代,明顯比盛道人早許多年。其二,王圓在酒泉時隨盛道人受戒,表明酒泉存在龍門派律宗傳戒活動,可能與陳來全一系有關。陳來全的門徒王復城原籍在陜西同州府,似乎表明師徒們來自陜西。如果陳來全師徒確來自陜西,則很可能受戒于在陜西隴州景福山傳戒三次的第十二代律師袁清舉,也就是說酒泉地區全真龍門派可能與龍門派律宗有淵源關系。因此,小叉廟塔、小叉廟遺址對研究全真龍門派在肅州即今酒泉地區的發展傳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注 釋]
①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甘肅分冊》(下),測繪出版社2011年版,第287頁。
②桂發榮、王鴻國:《金塔史話?軼聞傳說》,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頁。
③梁世林、陶玉樂:《金塔文物志》,金塔文物志編委會2009年版,第101~102頁。
④{14}{21}{22}清?鐘賡起纂:《甘州府志》,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550頁、第442頁、第180~183頁、第646頁。
⑤清?閔一得:《金蓋心燈》,《藏外道書》第31冊,巴蜀書社1994年版。
⑥清?陳教友:《長春道教源流》卷6,《藏外道書》第31冊,巴蜀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頁。
⑦日小柳司氣太:《白云觀志》,《中國道觀志叢刊》,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2頁。
⑧王忠信編:《樓觀臺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頁。
⑨李養正:《新編北京白云觀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頁。
⑩張廣保:《明代全真教的宗系分化與派字譜的形成》,趙衛東主編《全真道研究》第1輯,齊魯書社2011年版,第213頁。
{11}陳顯遠:《漢中碑石》,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頁。
{12}張江濤:《華山碑石》,吳鋼主編《陜西金石文獻匯集》,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頁;陳顯遠:《漢中碑石》,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196頁;王忠信編:《樓觀臺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185頁、第190~193頁。
{13}樊春光:《西北道教史》卷6,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572頁。
{15}{20}{23}樊春光:《明清時期西北地區全真道主要宗派梳理》,趙衛東主編《全真道研究》第1輯,齊魯書社2011年版,第219頁、第223~226頁。
{16}明?楊道賓:《李赤肚傳》,見宋在衡輯《歷代神仙通紀》第20冊,第667~670頁。
{17}明?伍守陽:《天仙正理真論增注》,《道外藏書》第5冊,巴蜀書社1992年版,第782頁。
{18}清?陳鼎:《留溪外傳》卷17《心月道人傳》,《四庫全書存目從書》集部第122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797~798頁。
篇3
都是,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而我在想的是,前世的我們,就在回眸了多少次,才換來今生相識中的磕磕碰碰。
我也知道,作為一個女生,自己是有些多愁善感,也有點言情小說看多了的感覺,但是,至少,我想要的理解和包容上,他也該多看看武俠小說啊。
很多時候,我說自己困了,累了,不開心的時候,想要的只是一句辛苦了而已,而不是什么一聽就讓人生氣的嬌氣,矯情。
很多時候,當我的小宇宙爆發,大聲叫喊著要他滾的時候,想要的只是他的一個擁抱,而不是很聽話的摔門就走,留下我一個人獨自生氣。
很多時候,當我傷心落淚的時候,我想要的只是幾句好聽的話,安慰安慰我的話,而不是什么可惡的哭泣會給人帶來霉運之類的。
很多時候,當我有開心的事,跟他分享的時候,我想要的只是他能認認真真靜下來跟我傾聽,而不是什么他正好很忙。
很多時候,當我說你在做什么的時候,我想要的只是他陪我聊聊天,而不是什么他正好打算睡覺了。
很多時候,當我們正聊的開心的時候,我想要的就是聽好聽的話,而不是總提起別人,還說那些煞風景的事。
也有很多時候,當我真的困了,累了的時候,也真的希望他可以讓我安安靜靜的睡覺,而不是什么陪他看電影之類的。
篇4
姓名:于櫻(我)
性別:女
年齡:16
性格:活潑、可愛,但很花癡,見不得帥哥,長相平凡,卻很有桃花運,三大帥哥都對她很好。最后,她選擇了澤宇,變成了一個專情的女孩。
姓名:林澤宇
性別:男
年齡:18
性格:開朗、陽光、帥氣,三大帥哥之一,鐘情于于櫻,表面上一直欺負她,內心卻對她很好,肯用生命來保護她,愛護她,很霸道,容不得別人拒絕他。
姓名:吳磊
性別:男
年齡:17
性格:對任何人都冷若冰山,對于櫻卻不同,他把于櫻當成了妹妹,像天使一樣守護著她。他一直喜歡著印雪,卻不敢表白,把愛埋在了心底。
姓名:蔣誠
性別:男
年齡:17
性格:對于任何事情都無所謂,仿佛世界就他一個人。剛開始對陳晶有好感,遭陳晶拒絕,內心沮喪,小郁卻讓他變成了一個永遠快樂的男孩。
姓名:印雪
性別:女
年齡:16
性格:活潑開朗,但膽子很小,于櫻最好的朋友,一直暗戀著澤宇。為此,與于櫻為敵,最后被吳磊的癡情打動,放棄了澤宇,和于櫻又成了好朋友。
姓名:小郁
性別:女
年齡:16
性格:熱情奔放,練過跆拳道,喜歡蔣誠,大膽告白,卻遭拒絕,但她不放棄,最后打動了他,
別傻了,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可我為什么不后悔呢?
第一卷 (1)可以交個朋友嗎?
“喂,交個朋友可以嗎?”我站住了,回頭望了他一眼,他壞壞的看著我,又有一種懇求的眼神,為什么我的心跳會那么快,難道我愛上她了。唉!沒辦法,誰叫我那么色呢,見到帥哥就受不了,何況是這么大一個帥哥站在我面前,后面還有兩個“跟班”,也是那么的養眼,哦,受不了,快走吧,不然就在帥哥面前出丑了,被別人認為是花癡是我最討厭的事。
可是這句話讓我輕飄飄的,腿也邁不出去了,全身一陣發熱,如果不是我的自制力強,早就暈倒了。他的聲音是那么甜,那么有霸氣,讓人無法拒絕。“為什么,我不認識你!”我的聲音有些顫抖。“交個朋友不就認識了嗎?我叫林澤宇!”于是,他居然把腳伸出來:“握個手吧!”終于打破了尷尬的氣氛,我開心地笑了,于是我們走在了一起。
“你叫什么名字?”
“于櫻。”
“好名字,你多大啊?”
“16啊,你呢?”
“18,比你大,以后叫我澤宇哥吧,他們都比你大,介紹一下,他叫吳磊,他,蔣誠。”
“哦!你們三個是好朋友嗎?”
“當然,我們是鐵三角,三大帥哥,看不出來嗎?”
“看出來了,三大帥哥,你們怎么長那么帥啊,怎么長的呢?”我摸著頭假裝思考的樣子。
“那當然了,我們天生麗質,新版F3,見識到了吧。”說完,他也摸摸我的頭,我的臉一陣陣發燙。
“你要干什么去啊?”
“我去買書。”
“好,我們三個陪你一起去,三大帥哥陪著,別人肯定羨慕死你了。”我們都笑了。
篇5
只有樹懶并沒有樹獺這種動物。樹懶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
樹懶已高度特化成樹棲生活,而喪失了地面活動的能力。平時倒掛在樹枝上,毛發蓬松而擬向生長,毛上附有藻類而呈綠色,在森林中難以發現。三趾樹懶分布較廣,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樹懶分布略狹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所以它要移動2公里的距離,需要用時1個月。盡管如此,在水里它卻是游泳健將,對于樹懶來說最好的食物是低熱量的樹葉,吃上一點要用好幾個小時來消化。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關鍵詞〕舞蹈編導相關學科知識需求
一、舞蹈編導吸取文學作品“養分”
舞蹈編導在創作前時常會以文學作品為題材進行舞蹈作品構思,或是借鑒文學作品結構來創作戲劇式舞蹈結構作品,從而挖掘舞蹈作品深層內涵及亮點,讓觀眾通過舞蹈動作、造型等舞蹈語匯對文學作品產生更多的聯想與想象。
1、以文學作品為構思題材創作舞蹈作品
舞蹈編導創作舞蹈作品首先要進行編寫舞蹈劇本或者構思舞蹈。古往今來,一些中外優秀的舞蹈作品是以著名的文學作品為題材進行創作的。如舞劇《繁漪》,它是以現代杰出劇作家先生創作的經典文學作品《雷雨》為題材進行創編的。蘇聯芭蕾舞編導彼季帕的經典芭蕾舞劇作品《堂吉訶德》是以西班牙著名的作家塞萬提斯的文學作品《堂吉訶德》改編的。還有大量的舞蹈優秀作品都是以文學著作為題材的,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秋瑾》、《孔乙己》、《滿江紅》等。
2、借鑒文學作品結構創作戲劇式舞蹈結構作品
戲劇式舞蹈結構是由于舞蹈借助了戲劇、文學的戲劇式結構而得名,它在舞蹈創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少優秀的舞蹈作品都是采用這種舞蹈結構形式,如我國經典舞劇作品《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寶蓮燈》、《小刀會》等。
二、舞蹈編導應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
一個好的舞蹈作品,一定要有好的音樂襯托。從音樂曲式分析中可見,音樂結構與舞蹈結構是相符的。作曲中運用的技法,比如重復、模進、卡農、多聲部等,也可作為舞蹈創編技法。可見,舞蹈編導音樂素養越好,對舞蹈作品創作越有利,編舞技法嫻熟的舞蹈編導必定對音樂有相當的掌控能力。
我國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編創就是從音樂開始的,它采用了電影中的娘子軍連連歌,這首歌曲至今廣為流傳,它貫穿運用于舞劇當中,生動地寫照了娘子軍戰士的光輝形象,而舞劇中瓊花、洪常青、南霸天主要人物的主題音樂決定著舞劇的成敗。主題音樂為舞蹈編導創編舞蹈形象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和靈感,并促進了舞蹈情節變化發展并形成,使之成為經典傳承下去。我國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音樂曲目《紅頭繩》也是如此。世界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白天鵝主題”曲用雙簧管及弦樂奏出,舞蹈編導通過對音樂的理解編創的舞蹈語匯充分地展現了“白天鵝”孤傲、優雅的形象。白天鵝與王子雙人舞時,采用的是大、小提琴的重奏,促使舞蹈片段中兩者的舞蹈動作產生了交相輝映的感覺。《四小天鵝舞曲》節奏歡快活潑、富有彈性,生動地刻畫了天鵝們活潑可愛的形象。而舞劇《天鵝湖》并不是一氣呵成地成為經典傳世之作的,最初版本的舞蹈編導列津格爾因沒能理解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意圖而導致最初的版本以失敗而告終,而經典版本的舞蹈編導伊凡諾夫是一位具有非常罕見的樂感的舞蹈編導,他能敏銳地捕捉住音樂的主題情感,使得他創編的芭蕾舞劇《天鵝湖》成為經典流傳至今。由此可見,舞蹈編導的音樂素養直接影響著其創編舞蹈作品的水準,提高舞蹈編導的音樂素養顯得尤為重要。
三、舞蹈編導對雕塑、繪畫藝術等美術學科進行研究
我們常說舞蹈是“活的雕塑”、“動的繪畫”,這道出了這兩種藝術門類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舞蹈的造型性是舞蹈動作形成美感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包括人體動作姿態的造型和舞蹈隊形畫面構圖。而人體雕塑和繪畫中的構圖必須是經過提煉和美化的最生動、最鮮明、最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的動作和姿態。因此,舞蹈編導在生活積累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鑒賞人體雕塑以及繪畫作品構圖,這對我們的舞蹈編導在創作過程中不但能起到啟示的作用,而且能使其精準地創編每一個舞蹈構圖,甚至讓舞蹈作品的造型成為經典、百世流傳。
一個舞蹈編導舞蹈構圖的能力直接影響著舞蹈作品的水平與表現力,加強舞蹈編導的構圖能力是每一個舞蹈編導提高創作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舞蹈創作時,舞蹈編導可以借鑒雕塑、繪畫藝術的構圖原理進一步把握好舞蹈作品造型性的藝術特點。一些經典的舞蹈作品是以雕塑、繪畫藝術為構思題材進行創作的。如我國優秀的經典舞蹈作品《絲路花雨》、《敦煌彩塑》以及北京舞蹈學院的“敦煌壁畫伎樂天”都是以著名的敦煌壁畫中五百多幅婀娜多姿的體態和“伎樂飛天”的舞蹈造型構圖從中獲取靈感的。再如多貝瓦創作的世界經典芭蕾舞劇《關不住的女兒》最初的構想就是出自于一幅名不見經傳的風俗畫。另外,一個成功的舞蹈作品后期服飾道具制作、舞臺燈光、舞臺布景等跟美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舞蹈編導加強對雕塑、繪畫藝術等美術知識的研究與學習,對其創編舞蹈作品很有幫助。
四、舞蹈編導對影視作品、戲曲的借鑒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舞蹈編導借鑒影視作品創作的舞蹈作品層出不窮,舞蹈作品與電影、電視結合得越來越廣泛,使得舞蹈編創作品進入了一個具有意境的境地。如近來的大型舞劇《恰同學少年》的結構劇情就源自于央視熱播的電視劇《恰同學少年》。青年舞蹈編導吳慶東說:“我以電視劇的故事及人物進行舞劇化的改編,于是便有了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及人物刻畫。”所以說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給其同名舞劇的編創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又如被世界舞壇譽為“東方旗袍芭蕾”的經典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是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根據同名電影改編而成的,在舞蹈作品中設計的舞美、燈光等烘托意境的方式也借鑒了電影中的表現手法,舞蹈作品通過人體動作的方式表達,使舞蹈在舞臺上呈現出來的效果更具渲染力。
而作為中國古典舞“前身”的戲曲不僅為舞蹈編導創編舞蹈作品提供了素材,還為舞蹈編導設計舞蹈動作提供了“原料”。如為紀念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遼寧歌舞團編創的舞劇《梅蘭芳》以舞蹈語言的方式展現了梅蘭芳大師一生對藝術追求的態度,同時也融入了戲曲的美感與神韻。又如由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出品的舞劇《粉墨春秋》通過借鑒中國戲曲及山西地方戲曲的形式,運用現代的思維和視覺創意,實現了用舞蹈語匯來表現“中國戲曲人生”。
五、舞蹈編導對心理學、美學等相關學科的了解
舞蹈編導構思舞蹈作品需要“創作靈感”,它是一部舞蹈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創作靈感”通過感知、感知轉變及實現藝術感覺三個層面的人的心理方面來體現。感知是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舞蹈感覺”,即心理學中的感知覺。感知轉變即“自我感覺”,這是舞蹈編導在創作中的選擇,包括題材的選擇、主題的選擇等等。通過心理層面的感知及感知轉變最后才能實現藝術感覺,形成舞蹈作品的創作動機。
篇7
最初的豐田并不是生產汽車的,而是紡織機械。公司的創始人豐田佐紀出生于 1867年,是木工的兒子。后來,他跟著父親學習木工手藝。但他對那些簡單的手藝心不在焉,他有更高遠的志向,想發明點兒先進技術。
他馬上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紡織機械上。因為他的家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手工織布機,而那個時代的紡織工業簡直就相當于今天的IT產業。1890年,他就曾發明了一種木制手工操縱的織機。1897年,他發明了蒸汽動力織機,是日本人造出的第一臺同類機器。此后他不斷進行發明改進,到1924年,制造出了自動織機。
織機業的成功,并沒有使他停下前進的腳步。此時的佐紀開始迷上了汽車。他曾于1910年到美國旅行,當時正是福特T型車上市兩年后,汽車業的巨大前景令他憧憬。1930年10月30日去世前,他對已經36歲的兒子騏一郎說:“自動織機是我的終生事業。我在開始時,除了頭腦和雙手外一無所有。你應該有自己的終生事業,我認為這應在汽車方面。”
1933年,豐田騏一郎設立了汽車部。3年后,騏一郎為他的汽車起了一個響亮的品牌:TOYOTA。這個字用英語寫出來,跟他的姓差不多;用漢語表述出來是“豐收的稻田”的意思;用假名寫出來是八劃,在日本,八有“發”的意思。1937年8月28日,豐田汽車公司正式成立。值得一提的是,豐田一開始生產的就是自己設計的汽車,而不是拼裝歐美的汽車。
20世紀60年代,日本汽車工業已經形成豐田與日產雙雄競爭的格局。豐田陸續推出皇冠、花冠等暢銷品牌,又構造了龐大的銷售網絡和良好的配件供應體系,其產量、銷量和出口迅速增長。1966年,豐田超過日產成為日本第一大汽車制造商。1960年時,豐田的產量還僅為11萬輛;1968年,產量達到百萬輛;僅4年后又達到200萬輛。到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日本汽車工業甚至把底特律逼到了墻角。
相關鏈接
豐田生產方式
在豐田成功的背后,是一整套豐田生產方式。所謂“豐田生產方式”,就是豐田汽車公司在過去60多年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一套企業管理體制,其主要內容是通過消除生產環節上的各種浪費來縮短產品從生產到客戶手中的時間。豐田生產方式包含“一個目標”、“兩大支柱”和“一大基礎”。“一個目標”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生產,最大限度地使顧客滿意。“兩大支柱”是準時化與人員自覺化。“一大基礎”則是指改善。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一生產方式已經成了組織現代工業生產的重要模式,被世界各地的工廠廣泛地效仿。一位美國學者曾說,實行豐田生產方式,通常可以節省50%的生產場地,一次性質量檢驗合格率由60%~70%提高到90%以上,在員工勞動強度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提高產量100%。
案例2:韓國現代 18年的自主開發路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是韓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也是全球 20大汽車公司之一,2001年在美國市場排名第七。與全球其他領先的汽車公司相比,創立于1967年的現代汽車歷史很短,也許可以說還是個“毛頭小伙子”。但它的歷程卻濃縮了汽車產業的發展史,它從建立工廠到能夠獨立自主開發車型只用了18年(1967年~1985年)。
第一階段 1967年到1970年的創業期
韓國現代和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合作,引進福特技術生產“哥蒂拉”牌小汽車,并在1970年建成年產2.6萬輛生產能力的蔚山工廠。現代汽車的決策者并不滿足于當時的成就,而是在70年代初做出了不再僅僅依賴于外國車型的授權許可,而是要同步地開發現代自主擁有所有權的轎車車型的決定。
第二階段 1970年到1975年的消化吸收期
這段時間,現代公司花巨額資金,在公司內消化吸收福特技術。1974年投資l億美元建設年產5.6萬輛規模的新廠。1975年,該廠建成,小汽車國產化率達到100%。結合GiorgioGiugiarosItalDesign設計室的車型及使用從日本和英國學習到的生產技術,現代汽車的第一個自主車型Pony終于投產。這款微型汽車在韓國市場迅速獲得了巨大成功,并且令現代汽車雄踞韓國市場首位長達二十年之久。70年代后期,現代汽車開始試驗性地進軍海外市場,這令公司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第三階段 1975年后,現代汽車開始走向世界
1976年,現代自己設計生產的小轎車下線,現代公司走向成熟。80年代,現代公司壟斷了韓國市場,并在國際市場上動作頻頻:和豐田公司分手,與三菱公司結盟,生產小馬牌汽車。1983年小馬牌汽車銷往加拿大而大為走紅,僅1985年就賣出7.9萬輛;1986年,現代汽車進軍最具挑戰的美國市場,當年即售出16萬輛,創下汽車業銷售奇跡,從而奠定了現代汽車公司的國際地位。更重要的是,現代通過款式設計和主要技術的國產化,為韓國汽車工業奠定了新的里程碑。截止1990年,現代汽車對美國的累計出口已逾100萬輛。1991年起,現代汽車進入技術競爭的階段,以未來型款式和尖端技術為武器挑戰世界舞臺。
相關鏈接
韓國汽車業的出口導向戰略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韓國汽車開始大量出口。到1994年,韓國汽車的年出口量達到73.8萬輛,而1995年則為110萬輛,增長48.6%,從而在世界汽車出口國排名第6。進入90年代中后期,韓國汽車業在西歐、美洲、東歐、中亞、亞洲和大洋洲建立生產基地,實現生產本土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海外生產體系和全球營銷網絡。
民企進入汽車業的四種模式
1 、以吉利為代表的 “ 闖關模式 ” 。在沒有 “ 準生證 ” 的情況下,吉利采用先斬后奏的方式先行進入。直到 4 年后,吉利才獲得轎車生產資格。
2 、授權經營。貴州新世紀汽車投資公司曾用這種方式授權經營貴州云雀。
3 、管理層收購。上海宇通通過拍賣,獲得鄭州市財政局所持宇通集團 90 %股權,從而間接持有宇通客車( 600066 ) 15.47 %股權,使宇通客車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由包括宇通集團主要高管人員等 21 位自然人出資設立的上海宇通。
4 、買殼。通過收購國有汽車企業來獲得汽車生產資格,這是目前最為普遍、也最簡單易行的操作模式,迄今為止絕大部分民企均采用這種模式躋身汽車業。
案例3
2003 年 12 月 15 日,長城汽車在香港主板正式掛牌交易。上市首日的收盤價格為 17.05 港元,將這個收盤價乘以所持股份,該公司最大股東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家族財富約合人民幣 35.4 億元,國內汽車界首富就此誕生。
長城汽車 用 100% 的勁頭將冷門做熱
作為國內第一家進入汽車行業的民營企業,雖然長城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魏建軍要比吉利汽車的掌門人李書福低調得多,但其發展勢頭一點也不比吉利差。長城汽車是 1996 年進入國內汽車行業的,此時的國內汽車行業群雄并起,競爭極為激烈,大小汽車廠家都一門心思上轎車,想在這個最大蛋糕上切一大塊。而長城汽車沒有湊這個熱鬧,而是抓住了皮卡這個空檔。
皮卡當時在國內汽車市場確實是個 “ 冷門 ” ,不僅消費者,就是一些國內汽車廠對其也知之甚少。僅有的幾家汽車廠,也是把它當 “ 副業 ” 來做,權且當做 “ 主業 ” 的補充。而長城汽車卻瞄上了這個市場,一門心思要把自己打造成國內最大、最專業的皮卡生產廠家。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長城汽車年輕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魏建軍自有他的考慮,他認為,在發達國家,像美國,皮卡是僅次于轎車的產品門類;在泰國,滿大街也都是皮卡。盡管國內皮卡是 “ 1 ” 字頭目錄,享受的是卡車待遇,但國內市場需求仍會很大,微面的俏銷就是明證, “ 進城不土、下鄉不嬌 ” 的皮卡由于擁有轎車和卡車的雙重享受,將成為農村鄉鎮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人的家庭用車。微面國內能賣到 60 多萬輛,皮卡為什么不能賣到一二十萬輛呢?
事實證明,魏建軍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1997 年,國內皮卡市場的總銷量不過幾千輛;而到 2001 年銷量已近7萬輛,長城汽車由于看得準,搶先一步,一直占有皮卡市場的 “ 半壁江山 ” 。如今,它已擁有 “ 迪爾 ” 和 “ 賽鈴 ” 兩大系列9個品種的皮卡產品,價格從4萬多元到 10 萬元,成為國內皮卡品種最多、系列最全、覆蓋面最寬、銷量最大、服務網絡最全的廠家。
進入 2002 年,長城汽車又把觸角伸向兩個新的領域:一個是 SUV ,一個是豪華大客車。這兩個領域在外人看來,又是不太熱的 “ 冷門 ” 。
正如長城汽車副總經理王鳳英所言,長城每次進入的行業,產品都是市場相對較冷,但前景很好的產品,隨著產品逐漸熱起來,我們也就發展了,在同類產品中的地位也就確定了。其他廠家起步時都看到了這一點,但他們一般只用 10 %至 20 %的精力做,而我們是用 100 %的勁頭來干,這樣一來,差別就出現了。
篇8
傾盆的淚,連綿的雨,落入凡塵,打在青灰色的碧瓦和破舊的墻角,我望見天空憂郁的目光。借著昏黃的路燈,我四處尋找著弟弟,他去了哪里?
那是在剛才,我坐在課桌前,借助著銀灰色的光,在紙上,一筆一劃的,寫下給遠在他鄉的奶奶的祝福。
“姐,你在干什么?好玩嗎?”弟弟闖進來,揉著無神的眼睛。
“沒什么,乖,出去,姐待會陪你玩,啊。”我無暇顧及他,只是飛快的想著,寫著。
我讀了讀剛寫好的信,覺得不通,便撕起它,揉成團,扔進了垃圾桶。
我才發現,弟弟還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的盯著我,瘦弱的身軀,讓我不由心生憐愛。
“喏,給你,快出去自己玩吧。”我從抽屜里拿出一顆小糖,塞在了他手中,他遲疑的望了望我,跑了出去。
我淺淺的一笑:“畢竟還是孩子,這么好哄。”
一張又一張如螞蟻排衙的稿紙被我扯下來,扔進紙筒,我的心情漸漸變得煩躁,讀了一次又一次,卻總是不盡人意。
門再一次被打開,“姐,瞧我發現了新大陸!”一個稚嫩的聲音傳入我的耳中。
我的心,被突然的聲音所打擾,手一顫,紙被鋒利的筆尖劃過,破了。
“你在干什么,你這個壞孩子!”我在也耐不住性子了。
小弟疑惑的望著我,黑亮的眸子閃著光。
“你,真討厭,姐姐再也不喜歡你了,你給我滾出去!”我吼叫道。
只見弟弟飛奔而出,只聽見“砰”的一聲,門被關上了。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終于寫完了,心情也舒暢了不少,我伸伸懶腰,才發現,屋外冷清了許多,打開門,才記起,弟弟不見了。
屋外的雨,越下越大,那是大地的眼淚,天使的啼哭。
打開門,一股寒氣撲面而來,我撐起傘,穿過雨霧,喊著弟弟的名字,只是風好大,蓋過了我的聲音。
這是時,破舊的屋檐下,我望見弟弟瘦弱的背影,他蹲在那,低低地哭泣,我的心,像刀割了一般,無比疼痛。
我走過去,說:“走,回家吧!”
“你不是說,不要我了嗎?”弟弟哭著。
“哪有,是姐姐不對,來,咱們回家!”我說、
我拉起弟弟,把他拉到傘下,走在回家的路上。
昏黃的燈光下,我看見,弟弟手中緊捏著的小糖。
篇9
6月的北京,已是艷陽高照、酷熱難當。6月的上海,卻是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從出站口走出,心情一下子舒暢了很多。
晚飯過后,幾個朋友一起,順著南京路,往外灘方向走,我們都是來自北方,都是不喜歡打傘的人,任細碎的雨點打在身上,心里卻陰霾全無,一片晴朗。
南京路上依舊熙熙攘攘,這點小雨阻擋不了人們的雅興。到了外灘,人群變成了車群,有人說,如果你想在中國體會什么叫大都市,那么上海是不二之選,這話不假,車龍延伸到很遠,勾畫出一道美麗的曲線,上海的繁華,就在轉身之間,近在咫尺。
遠遠的,白塔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外灘的酒吧很多,但恐怕沒有人會找不到阿塔努,它是那么醒目,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走近它,找到它的門,開啟它……
【一百年】
提起阿塔努酒吧1907,許多人不禁要問,它名字中的1907是何含義,其實這正是阿塔努酒吧的特色所在。
1865年,法國天主教神父設立外灘水文氣象觀察站;1884年,設立木制信號桿,成立亞洲氣象中心授時服務中心,成為全球三大時間基點之一;1907年設立高達48.8米的鋼筋水泥信號塔,該建筑是由西班牙建筑設計師阿塔努布(Ato nobo)設計,全球范圍內阿塔努布風格建筑僅兩幢,另一幢在歐洲挪威。
說到這里,相信許多讀者已經¬明白,阿塔努酒吧名字就是源于這幢始建于1907年的阿塔努布建筑,而那幢48.8米高的信號塔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白塔,已經整整一百年了,那么這一百年來,這座白塔經¬歷了怎樣的風雨呢?
1927年,白塔增建觀象臺裙房;1953年,改建上海水上派出所;1993年,配合外灘兩期工程改造整體移位22.4米,到了今天的位置;1995年,當時的徐匡迪市長親自批準改建成外灘歷史陳列室。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
百年后的今天,白塔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顯赫,黃浦江¬兩岸高樓林立,這座黃浦江¬畔孤零零的白塔已經沒辦法俯視一切了,但它仍然像燈塔一樣指引著來來往往的人群。許多老上海人也并不知道這座白塔的來歷,不過他們都習慣了白塔的存在,就像熟悉自己家門前的法桐,上班路上的轉角一樣。不過熟悉歸熟悉,許多人可能幾十年來從未真正走近它,觸摸時光的痕跡和它身上固有的異域風情。而我有幸,可以身處其中地體會它。
【西班牙印象】
一進入酒吧,第一個吸引我的是這里的音樂,熱情的弗拉¬門戈,在這樣一座有百年歷史的西班牙建筑中體會純正弗拉¬門戈,讓我有片刻的恍惚,上海老板的精明在細節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對于西班牙,我了解不多,也從沒有真正關注過,對西班牙的一點點認知也完全來源于電影、電視、書籍等提及的片斷,知道那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國度,有馬德里的足球、有狂野的西班牙斗牛,熱情的弗拉門戈舞和弗拉門戈音樂,還有清香醇厚的雪莉酒⋯⋯
最近,蔡依琳唱了一首很好聽的歌《馬德里不思議》,這個名字很適合形容西班牙人。大概是由于這是一個自由的國度,所以西班牙的名人個個都有銳利的個性。西班牙的電影國寶佩德羅•阿莫多瓦,他被譽為“欲望”大師。每部電影都深刻地從挖掘到了人性的本質。在80年代西班牙電影工業受到美國巨大沖擊而嚴重衰退的時候,由他創建的“欲望無限”公司出品的作品卻都能屢創佳績。1987年的《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1989年的《捆著我、綁著我》和1991年的《高跟鞋》都是西班牙電影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這些電影絕非阿莫多瓦向商業獻媚的濫俗之作,都是在保持其獨特個人風格的同時,深刻地把握有關人性的主題,因此得到了世界觀眾的認可。阿莫多瓦雖然光環頗多,可他性格古怪,還是一個同性戀者。除此之外,西班牙還有塞翁筆下的堂•吉Ú¬德,說到他人們再熟悉不過了:一個學識淵博卻愛亂砍亂殺瘋子一樣的夢幻理想主義者。可《皇帝的新裝》是安徒生從中世紀西班牙的一個民間故事移植過來的,你知道嗎?它最早見于14世紀堂•曼紐埃索的《盧卡諾伯爵》的第七章,說的是一個國王被人惡作劇的故事,篇名即《赤身的國王》。一個怪癖電影大師,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愚蠢的國王。西班牙真是有點不可思議。
【外灘掠影】
第一次站在黃浦江畔的時候,有一些震撼,浦西的古老的西式建筑群和浦東現代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黃浦江靜靜地流淌,訴說著過往。
如果你想看的更為真切,那么,走進阿塔努是個不錯的選擇。阿塔努的一樓是外灘歷史陳列室,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墻上掛滿了黑白老照片,這些照片記錄著老上海的風貌,那些逝去的年代,碼頭橋梁、十里洋場,曾經¬的輝煌在這里已經¬暗淡成一份記憶,被時間塵封。音響里放出的是西班牙的弗拉¬門戈音樂,熱情奔放,讓我的心也跟著跳躍起來。
暗紅色的木質樓梯,旋轉而上,踩上去吱吱作響,燈光有些昏暗,銅制的吹薩克斯的老頭雕像掛在墻上,為單調的樓梯抹上了一絲異域風情。二樓是一個酒吧,有幾個外國人在安靜地喝酒,這里的老板介紹,來這里的客人多數是外國人,而外國人中,又有很大一部份是西班牙人,也許,他們把阿塔努當成了他們上海的家。
走上三樓,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三樓是一個開闊的露臺,盡管雨還在下著,但三樓的客人卻是最多,開闊的視野,使黃浦江¬兩岸的景色一覽無余。如果還嫌不過癮,可以登上四樓,一個小小的眺望臺,但卻有著觀看兩岸景色最佳的視角,浦西的萬國建筑群就在眼前,這些建筑雖然不是由一位設計師設計的,也不是建于同一年代,但卻富有共性:它們都是當時西方最流行的樣式,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形式,有古希臘式、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以及西方古代晚期折中主義式,此外,還有自己身處的西班牙阿塔努布式。整個建筑群具有莊重、雄偉的氣勢,建筑色調基本統一,充分顯示出海派建筑這種兼收并蓄、折中調和、和諧共處的風格。
篇10
目前,臨床上降低LDL-C和TC療效好,而且能預防心腦血管病最常用的調脂藥首推他汀類藥物,其直接作用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
他汀類如何服用
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藥理作用有降低LDL-C/TC(降幅可達18%〜55%),小幅度升高HDL-C(增幅可達5%〜15%)和降低TG(降幅可達7%〜30%),適用于除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外各類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調脂治療。其主要機制是抑制膽固醇合成,也可加速LDL-C分解。他汀類藥物應每天睡前一次頓服,需每1〜2個月檢查或復查血脂水平,根據檢驗結果調整用藥劑量,長期維持,穩定后每3〜6月復查血脂水平。絕大多數患者服藥后2〜4周時LDL-C/TC都可明顯下降。部分患者同時控制飲食,降脂療效“特好”,LDL-C/TC降幅很大,甚至“過低”,可減半量后繼續服用。降脂療效差些的少數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加量或聯合用藥。
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在調脂降膽固醇的基礎上,能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從而可防治多種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進展;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能起穩定和加固作用,使之不易破裂誘發血栓性閉塞,從而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還能促進冠狀動脈已破裂斑塊的愈合和修復,起到防止再發心腦血管事件的作用。因此,目前該類藥物已成為臨床上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規用藥。此外,他汀類藥物還具有明確的抗炎、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等調脂以外的功效,推測對全身各級大小血管均有保護作用。
記得定期體檢
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如下:
消化道癥狀大多數人對他汀類藥物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表現較輕且短暫,包括消化道癥狀如消化不良、腹瀉、腹痛、惡心等。睡前服用他汀類藥物可以緩解消化道的不適癥狀。偶有頭痛、失眠、抑郁和皮疹等。
肝酶異常升高主要表現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升高,呈劑量依賴性。發生率約為5%,多發生在用藥后2〜6周內。因此,用藥后應常規定期檢查和監測肝酶和肝功能。一旦有肝酶異常升高,應立即停藥,必要時給予降酶治療。
肌病極少見,是嚴重不良反應。應常規檢查和監測肌酶。在用藥過程中若出現肌痛和無力等癥狀,應疑有肌病可能,立即停藥和就醫檢查。
鑒于上述藥物副作用,對每位高脂血癥患者用藥前應常規化驗肝腎功能和肝酶、肌酶。對肝酶GPT(ALT)和肌酶CK已有異常升高者,禁用他汀類藥物。而且,對所有開始他汀類藥物治療者,除注意觀察上述副作用的臨床表現外,也要常規定期進行血生化指標,包括肝臟轉氨酶(ALT、AST)及肌酶CK和CK-MB的監測。一旦升高,均需及時停藥、密切觀察、調整用藥方案,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
臨床用藥四原則
明確降脂目標,合理選藥血脂異常者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和血脂水平明確降脂目標,比較患者血脂水平與治療目標值,合理選用他汀類藥物。
改良生活方式,配合降脂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輕度升高的LDL-C降低10%〜20%。配合他汀類,降脂療效更好,可使血脂迅速達標,甚至可在達標療效下減用他汀藥量。措施包括:戒煙、限酒、清淡低鹽低脂飲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LDL-C。
聯合用藥,增強療效根據要求,若單一他汀類藥物不能達到降脂目標時,需考慮聯合運用其他調脂類藥物。由于他汀類藥物藥效肯定、副作用少、有調脂外的心血管保護效應,聯合調脂治療方案多以他汀類藥物與另一種調脂藥物組成。
他汀類+依折麥布適用于強化降膽固醇治療。
他汀類+貝特類適用于TC、TG雙增高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伴血脂異常的患者。但肝臟損傷和肌病概率會增加,應注意監測。宜用小劑量,兩藥分開服用,如晨服貝特,夜服他汀。貝特類藥物中非諾貝特與他汀類合用發生肌病危險性較少。
他汀類+煙酸適用于HDL-C偏低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煙酸的常見不良反應為顏面潮紅、高血糖、高尿酸和上消化道不適。緩釋煙酸制劑可降低血糖升高的危險,但仍需要監測肝功能、CK和血糖水平。
他汀類+ω-3不飽和脂肪酸適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癥患者。但需注意ω-3不飽和脂肪酸較大劑量可增加出血的危險。
有效劑量,長期維持對于臨床降脂療效較好,血脂已達標者,應長期維持服用;對于療效“特別好”血脂水平已降低時,則可將他汀藥量減半,長期服用。因為,他汀類不僅能降脂,而且對所有血管均有保護作用,長期用藥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