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4-03 10:59: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龍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龍的成語

篇1

1、龍爭虎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2、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3、攀龍附鳳: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4、龍肝豹胎: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5、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6、元龍高臥: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原指陳登自臥大床,讓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對客人怠慢無禮。

7、龜龍片甲: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

8、匣里龍吟:寶劍在匣中發出龍吟般的聲響。原指劍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見用。

9、龍躍鳳鳴: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10、龍馬精神: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11、驥子龍文:驥子:千里馬;龍文:駿馬名,舊時多指神童。原為佳子弟的代稱。后多比喻英才。

12、臥虎藏龍: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13、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14、龍飛鳳舞: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15、土龍芻狗: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16、元龍豪氣: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曾慢待許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17、虎穴龍潭: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18、龍蛇飛動: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19、魚龍曼衍: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后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很多(含貶義)。

20、龍蟠鳳逸:如龍盤曲,如鳳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沒有人賞識。

21、龍肝鳳腦: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22、鳳臆龍鬐:鳳凰的胸脯,龍的頸毛。比喻駿馬的雄奇健美。

23、云龍井蛙:云端的龍,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24、龍駒鳳雛: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25、人中之龍:比喻人中豪杰。

26、藥店飛龍:飛龍:指中藥龍骨。藥店里的龍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27、鳳翥龍翔:龍飛鳳舞,形容風采姿態的高超。

28、來龍去脈: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29、龍盤虎踞: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30、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1、痛飲黃龍:黃龍:即黃龍府,轄地在今吉林一帶,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敵京,置酒高會以祝捷。后泛指為打垮敵人而開懷暢飲。

32、龍驤虎視:象龍馬高昂著頭,象老虎注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33、龍鳴獅吼:比喻沉郁雄壯的聲音。

34、伏虎降龍: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35、喬龍畫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獻殷勤。

36、龍吟虎嘯:象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形容人發跡。

37、炮鳳烹龍:烹:煮;炮:燒。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

38、麟鳳龜龍: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9、云龍風虎: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的事物相感應。

40、盤龍之癖:指愛好賭博的惡習。

41、鳳翥龍蟠: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回旋多姿。

42、龍血玄黃:比喻戰爭激烈,血流成河。

43、蛟龍得水:傳說蛟龍得水后就能興云作雨飛騰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也比喻擺脫困境。

44、老態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45、龍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

46、降龍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后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47、鳳舞龍蟠:鳳凰飛舞,蛟龍盤曲。形容相配得當。

48、屠龍之技: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雖高,但無實用。

49、龍鳳呈祥:指吉慶之事。

50、龜龍鱗鳳: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51、鳳簫龍管:指笙簫一類管樂的吹奏聲。

52、配套成龍:搭配起來,成為完整的系統。

53、矯若驚龍:矯:矯健。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54、群龍無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法統一行動。

55、生龍活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56、龍驤虎步: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57、龍跳虎臥: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58、虎臥龍跳:形容字勢雄渾超逸。

59、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60、龍章鳳姿:章: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

61、一龍一蛇: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62、虎踞龍盤: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63、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篇2

關于帶龍和蛇的成語

[龍蛇混雜]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龍蛇飛舞] 形容書法筆勢遒勁生動。

[龍蛇飛動] 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歲在龍蛇] 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數當終。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筆底龍蛇] 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包含“龍”字和“蛇”字的成語

[龍頭蛇尾] 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龍屈蛇伸] 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龍鬼蛇神] 比喻奇詭怪僻。

[一龍一蛇]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駭龍走蛇] 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篇3

龍鳳呈祥。指吉慶之事。

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龍駒鳳雛。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龍馬精神。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龍鳴獅吼。比喻沉郁雄壯的聲音。

龍盤虎踞。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龍蛇飛動。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篇4

1、族曾王父,父慈子孝,孝悌忠信,信而有證,證據確鑿,鑿飲耕食,食玉炊桂,桂玉之地,地獄變相,相安相受。

2、族曾王父,父慈子孝,孝子慈孫,孫龐斗智,智勇兼全,全軍覆沒,沒世不忘,忘乎其形,形具神生,生上起下。

3、族曾王父,父為子隱,隱介藏形,形具神生,生上起下,下不為例,例直禁簡,簡絲數米,米已成炊,炊沙作糜。

篇5

2、虎步龍行: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

3、虎跳龍拿:比喻身手矯健,武藝高強;

4、虎踞龍盤: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5、虎踞龍蟠: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6、虎變龍蒸:指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

7、虎躍龍驤:形容威武雄壯;

篇6

1、刀山火海、海天一色、色彩繽紛、紛至沓來、來日方長、長治久安、安邦治國、國計民生、生死攸關、關懷備至、至高無上、上善若水、水火無情、情同骨肉、肉眼凡胎

2、刀山火海、海闊天空、空穴來風、風卷殘云、云泥之別、別具匠心、心口如一、、掛一漏萬、萬古長青、青黃不接、接二連三、三牲五鼎、鼎足而三、三命而俯、俯仰由人、人一己百、百折不回、回味無窮

3、刀光劍影、影影綽綽、綽綽有余、余音繞梁、梁上君子、子虛烏有、有的放矢、矢志不渝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風水勘探。來龍去脈原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像龍體一樣起伏。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或一個人的來歷。在風水術中也有體現:舊時迷信風水的人,把連綿起伏的山水地形比做“龍”,把龍頭之所在叫做“來龍”。從龍頭到龍尾像脈管一樣連貫著的地勢叫做“來龍去脈”,亦作“來龍結脈”。

近義詞:有頭有尾、前因后果、一脈相承。反義詞:有始無終、有頭無尾。

此語出自明朝吾邱瑞的《運甓記·牛眠指穴》。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標準發音】:lóng mù hǔ zhì

【繁體寫法】:龍拏虎擲

【龍拏虎擲是什么意思】:猶言龍爭虎斗。

【龍拏虎擲成語接龍】:葉公好龍 龍拏虎擲 擲地之材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斗爭激烈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lóng mù hǔ zhì】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篇9

旯旮胡同、同甘共苦、苦苦哀求、求之不得、得道多助、助人為樂、樂在其中、中規中矩、矩步方行、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成人之美、美不勝收、收獲季節、節節勝利。

包含旯字的成語:

旯旯旮旮:房屋、庭院、街道的所有角落及曲折隱蔽之處。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細小角落。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有趣的成語接龍比賽(陶琳)

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在看電視,媽媽在看報紙。我說:“我們來玩一個成語接龍比賽吧?”“積極分子”老媽首先同意,“落后分子”爸爸也只得服從。

媽媽說:“規則是思考時間一分鐘,接不上的罰唱歌!我來打頭炮!并且,不許打電話!”媽媽的“頭炮”是“無私無畏”。我暗暗琢磨,這個可不好對啊,看爸爸怎么接這個“畏”字。沒想到爸爸竟接了個“畏縮不前。”真不簡單!該我接了。我脫口而出,說:“前功盡棄”。說完,我還得意地看了看媽媽,看媽媽怎么接這個“棄”字。哈哈!媽媽想不出來,就做出了她的習慣性動作:眉頭緊鎖著,左腳不住地點著地面。正當我得意洋洋的時候,發現了爸爸在正向媽媽“打電話”。“不能打電話!”我大聲叫嚷。爸爸急忙說:“好好好,不打電話。但你別難為你老媽了!”我順水推舟地說:“可以,那你替老媽接!”媽媽像遇到了“救星”一樣望著爸爸。爸爸眼一瞇,竟冒出個“氣喘吁吁”。我和媽媽幾乎同時喊:“這不能算成語。而且,‘氣喘吁吁’的‘氣’不是‘前功盡棄’的‘棄’字!該罰唱歌!”

于是,爸爸走上了舞臺——客廳,拿了一本書卷成“話筒”,竟學起了趙本山唱的《小草》:“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哈哈哈!哈哈哈!”我和媽媽笑得前仰后合。

真是一次有趣的成語接龍比賽!我希望以后多進行幾次成語接龍比賽,讓我的周末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