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奇思妙想優秀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05:26: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奇思妙想優秀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興趣是人類最可寶貴的天賦,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更是作文教學的基本動力。有學生這樣講:“寫作文像啞吧吃黃連——有苦難言。”沒有興趣的學生怎么能夠寫出激情的文章來呢?只有充滿寫作的欲望和興趣,作文才有創造的生命力。我試著從每周的升旗儀式、課前的五分鐘、校內外的各項活動入手,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先說出來,再寫下來逐漸深入。開始時,在寫人敘事時,學生總是表現得簡單、幾乎無話可說,內容空洞,甚至胡編濫造;當開展一系列活動后,我鼓勵他們將活動的過程描述下來,并把自己參與的感受溶于其中,引導運用各種描法和表達方式,注意觀察和想象,從鼓勵中使學生獲得樂趣,從樂趣中培養興趣,在興趣中推動寫作,漸漸地,學生們由愛口說到喜歡用筆“說”了。

二、課外閱讀,厚積薄發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使學生能擺脫“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寫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寫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我給學生補充高質量適合閱讀的文章(主要為四類:一類是學校集體訂閱的課外閱讀教材;一類是刊物、雜志中的高質量的時文美文;一類是古代精美詩文;一類是中外名著和經典),指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多閱讀、多積累,厚積薄發,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并給學生充分的自,自由讀寫,自由思考,自由討論,自由筆記,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這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拓寬了他們的思路。

除書本閱讀外,倡導學生從報刊雜志中學,從影視中學,讓學生的生活和知識豐富起來。尤其要抓住社會新聞、時事焦點、熱點話題等。我們班的學生每天都有個很特別的家庭作業——看《新聞聯播》,第二天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講新聞給同學們聽,利用開“新聞會”、“課前三句話新聞提要”競賽等方式進行,比方說談談對校門口屢禁不止的小攤點的看法,能提出什么合理化建議等等,對于垃圾食品和地溝油事件的理解,對于世界各地的一些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的看法……都是學生在課堂上交流的話題。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夠讓學生既獲得寫作材料,又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為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三、勤于練筆,樹立自信

常言道:“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教學中我以學生課外練筆為依托,要求學生在課外學習文學創作或科普創作以及各類寫作練習,以培養他們的觀察、想象、聯想等創造性思維能力。這一點我要求學生可以結合課內學習,模仿教材中某一類作品進行創作,并且提倡學生向課外走出去,自行創作。如逛書店或進圖書館,根據個人的愛好,選購或翻閱感興趣的書刊,寫出自己的心得。走向自然,在歡樂的放飛中,觸發一些在課堂上永遠也不可能有的奇思妙想,創作一些在教室里永遠也寫不出來的佳詞麗句。我鼓勵學生抒發真情,以北辰文學社為中心,以校刊《常春藤》為陣地,我們師生同臺寫作,同題寫作,開辟的“我憶我師”、“話說童年”,“心中的歌”等欄目深受師生喜愛。我要求學生每周寫兩篇日記或隨筆。因為有大閱讀作保障,學生的源泉不枯竭,也因為閱讀帶來幾許思考,生活中就有不盡的素材可以入文。 勤寫就要堅持不懈,勤學不殆,這必然會積累淵博的知識,必然會寫出優美的文章。

四、嘗試成功,精神享受

“克服惟恐不成功的心理才是真正的成功”,我指導學生作文,讓學生以“成功者”為身份站出來講話。我積極引導扶持學生創辦班級創作集錦《萌》,開辦校園之聲,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表”作品的機會。同時開辟班級“優秀作文園地”,評選“個人作文進步獎”等等。在課堂教學中抽出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告奮勇上臺讀“佳作”,談心得,談體會,盡可能做到每位學生都“榜上有名”,讓他們自己親身去品嘗一下成功的喜悅,在這樣不知不覺的交流過程中享受寫作的樂趣。習作能登出來,這是對小作者最大的鼓勵。平時保存在語文課代表處,便于同學們隨時翻閱,起到范文的導引激勵作用。家長會時,送給家長們過目。孩子有好幾篇作品,家長自然高興;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家長心里自有觸動。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以家長促進學生,形成更廣泛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