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的風景范文

時間:2023-04-06 00:57: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陽臺上的風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十年間,艾敬去了何方?又做了什么?艾敬回答說:“游歷、畫畫、寫書,做音樂。總之,我這十年是一個活得像個男人的精彩女人就對啦。”

我的1997:

我站上了音樂和愛情的高臺

1997年7月1日,祖國,那是全中國人的大紅日子。那一天,艾敬親歷了的交接儀式。在NHK衛星頻道長達3小時的直播節目中,艾敬在香港天星碼頭的直播現場接受了主持人的訪問并現場彈唱《我的1997》。那一天,細雨飄飛,艾敬眼里含滿了自豪和興奮的淚水,她一邊彈唱著,一邊望向波浪起伏的海面,看著雨霧中查爾斯王子的皇家游艇漸漸遠去……在一片憂郁的藍色之上,艾敬傾訴式的歌聲聽起來是那么寓意濃稠和富有穿透力!

那天,艾敬站在音樂的高臺上收集全世界的目光,使她和她喜愛的城市民謠在瞬間成了炫目的發光體。當晚的演唱會經中央電視臺轉播后,觀眾寫給她的信不到一個星期就裝了幾麻袋。要是可以發短信而不是寫信的話,艾敬一定是當時人氣最高的“超女”。

待燈光暗淡、熱鬧消融之后,艾敬醉在了歌里那個“香港的他”的懷里。作為一個女人,她最想做的就是成為他手心里的發光體。

艾敬十八歲和“香港的他”相識,那是她剛剛流浪到廣州的第二天。艾敬出身于沈陽一個叫艷粉街的地方,初到熱浪滾滾的南方,她的內心有太多旁人不易察覺的細軟的觸動和感慨。但“香港的他”卻對她一針見血:“你那么多愁善感,不如把你心里想的東西寫成歌詞,這樣既不會堵心,還可以賺錢,多好!”

艾敬正是在他的鼓動下,把日記式的語言用歌詞形式填進她喜歡的英文歌或者粵語歌中。午夜時分,艾敬躺在異鄉的一張木板床上,耳機里聽著英文歌曲,嘴里唱著自己填寫的中文詞,這樣的暢快,常常令她在一個人的夜里淚如泉涌……

在人生地不熟的廣州,“香港的他”帶艾敬認識了黃曉茂、臧天朔、劉效松等一些最具才華的樂手和音樂制作人。也正是依靠這些“音樂牛人”,艾敬在1991年制作完成了具有暢想意味的《我的1997》。《我的1997》成功發行后,艾敬成了大地唱片公司的簽約歌手。

1994年,艾敬第一次個人商業演唱會在日本東京舉行。以后,她的每一張專輯都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音樂人合作。在“香港的他”的指引下,艾敬的音樂旅行一站接著一站。而在他的相伴相隨中,艾敬的許多歌,如《我的1997》《情陷1989》《魚兒離不開水》都是她專為“香港的他”而寫。

1998年4月,艾敬在洛杉磯錄制她的第四張個人專輯。那時的艾敬相當情緒化,高興時歡呼蹦跳,焦慮時胡吃海喝。有一次,艾敬和香港的他去看過《泰坦尼克號》后,艾敬檢討自己不夠浪漫,不懂得享受愛情。想不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一次錄完音之后,香港的他帶著艾敬來到夏威夷,選了一個最好的海景酒店住下來,然后租來一輛汽車帶著她在崎嶇的小島上拉風,開車累了,兩人又停下來俯看懸崖下碧綠透亮的大海……

海面上,白色的私家游艇泊在避風港無言地展覽著沉靜而奢華的浪漫。海水里戲水的男歡女笑聲,把懸崖邊這對癡情男女的心攪得那個癢啊,兩人情不自禁地在懸崖邊上重演了杰克和羅絲在船頭迎風展翅的一幕!

這樣的音樂故事,這樣的愛情,哪個不心馳神往?在音樂路上,艾敬每一次參加演唱會、音樂節及大大小小的宣傳,都有“香港的他”在幕后策劃安排。他是艾敬事業路上識“地圖”的天才,無論在她前面有多少岔道口,他總能幫她找到對的路。不僅如此,他在開車的時候認路也是又快又準,很少走冤枉路。

因為有了這么個領路人,艾敬感嘆這是前世修來的福。在和“香港的他”分手之后,艾敬再談起自己的愛情過去式,語氣里依然無法抑制內心的自得和感激之情:“《我的1997》給了我很多機會和一種高品質的生活;而‘香港的他’則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我有幸一開始就站上了音樂和愛情的高臺……我認識他是在1988年2月的某一天,他是我的天使,是我一生好運氣的開始。”

艾在旅途:

一段無關風月的小憩和夢醒

出生于游牧民族的艾敬是個天生的行俠,她從沈陽出發,足跡遍布東京、洛杉機、倫敦和紐約。她一路走,一路唱,享受著一個人抱著吉它走天涯的快樂。

1999年,在艾敬看來,這一年太搞事:先是亞洲金融風暴,然后又爬來了網絡“千年蟲”,甚至還有謠傳說地球會毀滅……這一切,已經讓艾敬突然感覺世界“很恐怖”,偏偏遠在國外的她又聽到一個壞消息:自己花大心血大本錢制作的音樂專輯在國內沒有通過審查!正好這時,艾敬與日本SONY唱片合約也已到期。生活突然變得灰暗起來,從小生活在愛和保護中的艾敬恍然想起:雖然這些年來,自己可以算得是“風風火火闖世界”,實際上卻從未真正成長過!她決心暫時切斷自己和過去的所有聯系,重新整理心情,“化蛹成蝶”。

有一天,艾敬在百老匯大街的一個書店里找到了一本KeithHaring的畫冊,畫冊里畫的是粉紅的心,主題是LOVE。對著再簡單不過的線條和色彩,她似乎找到了自己所承受和想回避的所有存在。這一刻,艾敬下定決心要學畫畫。碰巧,“長滿鮮花的地方”畫室主人張曉剛從北京移民到紐約,艾敬便拜他為師。學畫的時候,艾敬常常頭發蓬亂,看上去挺“畫家”的,她的師傅倒像儒士般干凈。那樣的時候,艾敬總是忍不住大笑,像個瘋子……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艾敬與其說是在畫畫,不如說是在排遣內心的郁悶和困惑。

去過艾敬家里的人會發現,艾敬總是喜歡把家布置成暖色調,但她的畫卻總透著絲絲的冷,無論是長著翅膀的骷髏、像鮮花一樣開放的心臟,還是她畫筆下的月亮,或者各種各樣的貓,都讓人感覺到一種冷和靜。而那段時間里,艾敬就像她很多畫里的一只貓或者一條魚,神情看上去特別放松和慵懶,而她對自己最得意的描述則是:“一只在天空中飛來飛去的快樂的豬。”

為追趕音樂的純粹和完美,艾敬成了名符其實的空中飛人。自嘲有精神潔癖的她太希望所有的呈現都是完美的,因而,在她的音樂制作里,有著太多的“海外制造”。從1998年到2002年,艾敬像極了《正大綜藝》的外景主持,今天穿行在斜風細雨的紐約,明天她又在風光綺麗的巴厘島登臺放歌。她衣袂飄飄地站在她熱愛的每個城市,敘說它的明媚和燦爛。很有意思的是,她的城市民謠里太多是以城市的冬天和陰天作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艾敬本人的鮮艷和明亮顯得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溫暖撩人――

“我天生喜歡飛一樣的生活。地球在我的眼里像是掌中的一個小球,我很享受自己一會兒在球的上面,一會兒在球的下面的感覺。”這是愛上行走的艾敬的真心話。但作為一個女人,艾敬內心深處終究有著綢緞一樣柔軟的一處。2001年圣誕節,倫敦下了多年未見的雪。艾敬一個人住在酒店里,突然想起自己封藏許久的愛情,想起了遠在東北的家人圍爐談心的溫暖畫面,當時就感覺自己特別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從身體到心靈都有一股入骨的冷。望著窗外飄飛的雪花,艾敬滿心裝的都是北京的老干媽燒兔肉和有大紅辣椒的川菜和湘菜,她覺得這樣的日子才真正稱得上熱辣過癮,想著想著,艾敬心頭一熱,眼角的淚水就像玻璃窗上消融的雪水一樣爬滿了臉頰――

艾敬不停地在水上陸地之間游走,在城市與城市的上空俯瞰,經年之后,她終于發現在自己的音樂和人生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質感的同時,自己也正在遠離原本屬于自己的許多美好:比如曾經那么濃烈那么深沉的故土親情,比如曾經讓自己如此激奮如此陶醉的愛情……

MADE IN CHINA:

如果婚姻中不談戀愛,我寧愿選擇離婚

2002年4月,艾敬從紐約回到北京成立了艾敬工作室后,國內市場對艾敬來說,近乎是一片空白,她只能白手起家。在做《是不是夢》和《紐約,紐約》兩個專輯時,作詞、作曲、演唱和制作都是由艾敬一人承擔,為此,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她的眼睛總是布滿血絲。依靠多年的海外經歷,她在音樂里加進了很多的音樂元素,并花大價錢把音樂技術和畫面延伸到了倫敦和紐約,僅制作費和運作費就達到了200多萬美元。玩命的艾敬堅持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卻很少上電臺電視節目,以致于她回國很久了,人們仍然以為她失蹤。跟娛樂圈里整天社會新聞不斷、生怕別人想不起自己的歌手相比,艾敬顯得頗為“另類”。

在音樂追求上,艾敬有著“處女座完美情結”。2002年夏天,艾敬著一身她喜愛的黑色衣裙走下一檔電視娛樂節目,一位眼尖的記者發現她竟然妝容失色、兩眼通紅,像是哭過。艾敬難以掩飾,便解釋說:“節目現場的音響效果太糟糕,我突然自己不會唱歌了。但為了觀眾,我又不得不唱……可是,連我都覺得不舒服、不享受的歌,聽眾聽起來又怎么能愉悅呢?”那時的艾敬,根本就是一個做錯了事的小女孩,眼里充滿了負疚和自責。

艾敬的堅持果然有了不錯的結果:《紐約,紐約》的甜蜜、憂傷和詩意打動了無數女人,而2003年9月《是不是夢》剛一發行,就連續十個星期獲得銷售冠軍,再次重現了這個游牧音樂人“要做就做最好”的霸氣!更何況,身為艾敬工作室的掌門人,艾敬的眼里已經不僅僅是音樂一件事。2004年,她高調推出自己的新書《艾在旅途》,并到各地新華書店簽名售書;,2005年下半年,很少提當年勇的艾敬甚至為《馬大帥2》里飾演趙本山的“情人”玉芬一角挺身而出:“我對自己扮演的玉芬絕對有信心。其實,我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科班出身,我演的電影很早就得過大獎,只是這些都被‘歌手’的身份給沖淡了。”這件件樁樁,艾敬哪一天不是在為收復自己10年疏離聽眾的“失地”而戰?!

艾敬工作室因為一個生動女人的全情投入而風生水起。但是,在這之前,在2003年,艾敬的愛情大廈卻與紐約瞬間倒塌的摩天大樓一樣成了瓦礫一片,不可收拾。談及原因,艾敬承認是自己把愛情和愛人“走”丟了。然后,她說:“如果結婚后不能談戀愛,我會選擇和他離婚。”在艾敬說到戀愛這個詞的時候,人們發現她兩眼放光,通體有一種光亮閃過。也許,戀愛的感覺真的可以讓一個小女人周圍的一切都變得生動,讓生活變得更有力量?因為,《艾在旅途》透露了艾敬的又一個戀愛細節:每到一個城市,艾敬總是會先找一杯咖啡來解除旅行的疲勞。即使在家,每天一杯卡布其諾也成了她必不可少的細致品味。而這樣經典的媚人細節,就是取材于艾敬和“紐約的他”的咖啡館艷遇故事。愛上咖啡,愛上紐約,愛上“紐約的他”后,生動的艾敬又可以浸在戀愛的感覺里了,這種感覺,讓艾敬不止一次在女友面前“曬”甜蜜:“只要一有假期,我就想回到紐約去……我向往用法語來談一場戀愛,也愿意在戀愛的牽引下變傻。”

與一般的歌手不一樣,艾敬總是有意無意地體現著她的“大女人”本色。2007年接受香港旅發局邀請為慶祝香港重新編曲填詞演繹《我的1997和2007》之后,艾敬又把精力投向了另一個百年難遇的宏大題材:2008北京奧運會。

篇2

又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好日子,我們一家三口興致勃勃地去清水巖游玩。

清水巖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聞名海內外的風景名勝區和宗教圣地。巖上奇峰聳秀,古木參天,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色山光秀麗神奇,文物古跡星羅棋布,而且常年云霧飄渺,仿若“人間天上”,并因這里是清水祖師文化發祥地而享有“蓬萊仙境”之美譽。區內現有文物勝跡近100處,其中宋代巧構、全國唯一“帝”字形寺廟建筑的清水祖殿以及南宋遺物《巖圖》碑都是舉世無雙的文物瑰寶。

如果你到清水巖旅游,既可以讓你飽覽大自然的風光,又可以讓你滿足燒香禮佛的心愿。

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告訴你吧,我是個聰明的孩子。有一次,我“發明”了一種東西。不信?請聽我給你慢慢道來。

篇3

小學時的我是那么的出眾,成績拔尖,作文屢次獲獎,還有美術特長。聰穎、上進,是每個老師對我的評價。那時,我是一朵孤傲的玫瑰,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眾人的夸獎為我罩上了無數的光環。特別是收到重點中學的錄取通知書時,我覺得自己無疑是命運的寵兒。然而上了初一,我發現一切并不是想象中那樣。成績有人比我棒,美術有人比我強。尤其在數學方面,我排在許多人之后。方方面面,總有人把我比下去。我感到失落,無助,卻不知該對誰說。那是一種心靈的落差,仿佛由玫瑰一夜之間變成了路邊無人理睬的小花。我懷疑自己的能力,每天都如履薄冰。理想像五彩斑斕的肥皂泡泡,剎那間破滅無蹤。往日的自信也似車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我被現實無情吞噬。我常在陽臺上駐足。悠遠的藍天上白云朵朵。無論天氣多么晴朗,我的心里總是陰天。然而,一切在那天有了轉機。

偶然將目光投向那一口閑置的花盆,驀地,我發現土里冒出了兩片嫩生生的葉子。綠得叫人心疼。柔弱的小芽在風中顫動著,恰似我的無助。只是,我分明看到一棵植物對生的執著。從此,心里有了點期待。芽兒會長成什么樣子呢?暗無天日的生活中投下了一縷陽光。許多天過去,那叢小小的植物在積蓄了許久的力量后,結出了一個小小的花骨朵。我注視著這個孱弱生命的努力成果,心里溢滿了說不出的驚喜。那夜,我破例睡得香甜。夢中的我,竟化身為陽臺上那朵小花。

我曾是一枚小小的種子。當我被土壤包裹時,生命被喚醒。我曾以為自己會是一朵高挑的玫瑰,有深沉中帶點炫耀的奪目紅色。但我錯了,最初的綻放,卻只是一朵無名小花。你以為我會枯萎嗎?不!我的生命以小時計算,所以我要享受風的撫慰,陽光的擁抱。更重要的是,我要點綴這個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

夢中的我笑了,笑中含淚。清晨,我起身探望陽臺上的小朋友。它已經開放,正頂著露珠,與晨風一道向我點頭致意。忽然覺得心里特別豁亮。原來籠罩多時的烏云已悄然散去。陽光正毫無保留地鋪滿大地。心,好像被一種融融的暖意圍住了。我笑著向它道謝,恍惚中它似乎也對我綻開笑顏。

我開始接納自己。我步伐輕快地邁進教室,向每一個人微笑。我吸取黑板上的每一寸光和熱,轉化為向上的能量。我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身的亮點。不知不覺地,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葉。我和陽臺上的小生命一同成長,不過,是心的成長。每天,總忘不了去陽臺上探望老朋友。為它澆水,共訴心聲。它的根扎得越來越深,葉子也繁茂起來。今年春天,它又開花了。不只是一朵,是滿叢。我家陽臺上籠罩著一縷從天而降的粉色彩霞。真美!漸漸的,我與班級融為一體。如今,我發現自己仍是玫瑰。只不過班里還有63朵玫瑰,于是便顯得不那么出眾了唄!

篇4

每天清晨的時候,陽光撒進干凈明亮的房間,床上的被子已經疊好,我正在廚房煎著金燦燦的雞蛋,外焦里嫩,盛到盤子里,陪著剛剛出爐的新鮮豆漿。

吃完飯,換上一套運動服裝,帶上鑰匙,耳機和狗狗,迎著清晨的微風,繞著公園里跑步,耳機里面放得是英語歌詞,舒緩的音樂伴隨著跑步的頻率。

回到家里,先給陽臺上剛睡醒的花兒澆水,在給一邊的洋蔥雨露,花兒更加嬌艷啊!

坐在陽臺上的搖椅里,拿出旁邊的書籍,增加著自己的知識量,擴展自己的視野,旁邊的小桌子上還放著一小杯的花茶,好不愜意。

快到中午的時候,去菜市場買一些菜,做出豐富的菜肴,滿足我的胃口。

篇5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或歸園田居,或采菊東籬,或歸隱南山,更或心遠地偏,這些都是心靈的旅途。

清晨,伴著“沙沙”的雨聲醒來。我蜷縮在床上,眼睛卻眺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深褐色的禿樹干。盡管屋里依然是冬天那一種暖暖的干燥的熱氣,但可以預知,房間外早已是早春的濕濕潤潤的氣息了。

迅速起床,推開陽臺上的窗戶,果然,一股土地呼出來的雨水味道沁入干燥的肺腑。我猜想,所有沉睡一冬的小蟲子肯定都會在這個雨霧蒙蒙的清晨睜開了眼。

陽臺上的龜背竹又長出了嫩綠的新芽。回想起來,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這種渾然一體的寧靜的氣息了,甚至,已經幾年沒有看見早春時節街道兩旁滿眼的樹木是如何發芽抽葉的了。一直以來,城市的噪音,人群的紛爭以及四面八方潮水般涌來的壓力,使我對身邊這一些安靜的事物幾乎視而不見。不知是這一場春雨,還是有什么莫名的引力,這一次,我終于看見他們!一時間,竟恍若隔世,驚嘆自己何以如此渾然不知?

其實,此時天地萬物的和諧,是源自我近日內心的安靜罷了。

生活的蕪雜,使我們無暇領略萬物。緊張的生活節奏和沉重的工作壓力使我們強烈地向往著寧靜安詳。

篇6

冬天的一個夜晚,我信步來到陽臺上,寂靜的夜空繁星閃爍,我情不自禁地望著、望著,思緒又回到了幼年美好的時光:

那也是一個夜晚,我獨自來到陽臺上出神地望著閃耀的星空。緊跟在身后的爺爺見我如癡如醉,就指著遠處的夜空,給我講起了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牛郎是凡人,織女是仙子,仙凡有別,但他們還是結為夫婦,觸犯天條,被罰每年農歷七月七日見一次面……爺爺還說,天上每顆星星都代表著每個人,如果那顆星星越亮,那這個人就越了不起。從那時起,星空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成了一道最富誘惑力、最神奇的風景,有關星星的離奇古怪的故事,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吸引著我、推動著我。

“轟轟、轟轟”的禮花聲把我的思緒又拉了回來。那不斷地射向天空的無數禮花彈,幾乎和星星混在一起,難以分辨,好像星星就是從那兒放飛上天的。

星依舊閃爍,夜空依舊璀璨,我靜靜地望著,但怎么也找不到絲毫當年的那種感覺。

篇7

頭,昏沉沉的。我不敢回臥室,躺在客廳的長椅上,我微閉雙眼。霎時間,天旋地轉,和上一個夢境一模一樣。就像時鐘里的幾根針,相互追逐著,最后回到原點。畫面一個一個的串聯,組拼成整套的情節。

復古式的豪華型公寓,經過年代的洗禮,呈現出一片斑駁的痕跡。陽臺上的紅漆早已掉盡,四周的墻壁上爬滿了暗綠

色的苔類植物。角落里,零零散散能看見幾只蜘蛛在那里結著網……盡管如此,但還是掩蓋不了它曾有過的華麗。

忘記了我是怎么闖進這里的,帶著幾分恐懼,帶著幾分好奇。屋子里的擺設都很干凈,和角落里的那些蜘蛛網不相符合。茶幾上,一只紅色的燭火燃的正旺。古銅爐子里飄出一陣陣叫人暈眩的幽香。客廳大門的旁邊,擺放著一面高2米直徑80公分的鏡子,一塵不染。

門就在這時悄然的打開,一個身著猩紅色紗質長裙的女人走了進來。長發及腰,遮住了她的大半張臉。她的動作很輕巧,像是怕打擾了誰。我很尷尬的低下頭站在沙發旁,怕自己的唐突打擾了她,也怕她把我這個闖入者誤當做小偷。原以為她會訝于我的出現,可是她看都沒有看我一眼就直接向另一個房間走去,留個我一個漂亮的背面,我還是沒看見她的臉。她沒注意到我?還是她看不見我?

不知道她在那個房間里忙活了多久,終于出來了,右手執著一只高腳杯,里面的紅酒跟著她移動的腳步搖晃著。她一步一步的像我走來,我以為能看清她的臉,可是眼睛突然好澀,我不得不閉上。不知道她是怎么從我身邊走過的,當我轉身注視著她時,留給我的還是那個背面。她慢慢的向陽臺移動著,邁著輕盈的步子。我有些害怕,因為覺得那陽臺不安全,從那破敗的痕跡上看,我怕那陽臺再也承受不了一個人的重量,無論把誰放在上面,它一定搖搖欲墜,太危險了。我想拉住她,可是發現自己的雙腳不聽使喚,挪動不了。

女人趴在陽臺上,搖晃著自己杯中的紅酒,像是在欣賞外面的風景。我看到那陽臺已經開始松動,隨時都有斷裂的可能,不禁為她捏了一把汗。

陽臺上,那女人的右手邊,一盆矢車菊開的正艷,和這處處彌漫著破敗的公寓不相符合。突然,她哼起了一段不知名的小曲,婉轉而哀怨。她優雅的抿了一口杯中的紅酒,接著把剩余的都灑在了矢車菊上面,那團酒水慢慢散開,帶著幾分粘稠,讓人有種錯覺,不可名狀。

正在這時,一陣風拂起了她額前的發。只見她背對著陽臺,向我展開了雙臂,向后仰去。“不要~”我張開嘴巴,卻失去了聲音。眼睜睜的看著她從陽臺上墜了下去。細長的雙眉,空洞的眼神,無色的嘴唇,臉頰蒼白如紙。她不是很嚇人,反而帶著幾分病態的美。只是她跳樓了,嘴角帶著一絲叫人深思的笑。不是恐懼,反似解脫。

四周靜悄悄的,安靜的叫人心悸。

忘記過了多久,我才從那驚愕中緩過神來。我忙沖向陽臺,想看看那女子怎么樣了。可是就在我踏上陽臺的那一刻,陽臺塌了。我也像她一樣墜了下去,我回頭仰望,就在那一刻我看見了她的眼睛,在那個陽臺斷裂邊緣的上方直勾勾的看著我,不禁頭皮發麻,寒毛直豎。那是一抹血染的紅……

篇8

關鍵詞:家居陽臺;綠化;美化;意義

一、我國家居陽臺的發展過程

中國河北省望都漢墓出土的漢代明器望樓有懸挑的平臺和欄桿,后人稱為平坐欄桿。隋唐以來建造的樓、閣、亭、臺、塔等建筑中,設置平坐欄桿的已較普遍。從西方古代壁畫和文字記載中得知古羅馬龐培城已有設陽臺的住宅。近代陽臺除供休息、眺望,還可進餐、養植花卉。在寒冷地區陽臺并可安裝玻璃窗成為封閉的“日光室”,以陽光取暖;而在氣候炎熱地區,則設背陽臺,又稱涼臺,供室外納涼用。陽臺在居住建筑中已成為聯系室內外空間、改善居住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我國家居陽臺設計的分類

(一)生活陽臺

生活陽臺指與起居室或與臥室相連,從事室外小范圍活動的陽臺。生活陽臺除了提供新的生活空間外,其對改善客廳的環境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炎熱的夏天,因為在客廳與室外之間有了陽臺這個過渡的空間,能使客廳的溫度有一定的降低;在雨天因為客廳有了生活陽臺的隔離,在雨勢不太大時能開啟陽臺和客廳之間的門窗,這對炎熱的南方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種植陽臺

隨著城市的發展,特別是隨著高層建筑的迅速崛起,身居鬧市的人們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寧靜舒適的、具有大自然情趣的生活環境,已越來越注重用大自然的綠化來裝飾自己的小天地了。其中,種植陽臺更是家庭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期,種植陽臺由于受到陽臺條件狀況的限制大多采用“吊”“爬”“架”等多種形式。“吊”就是在陽臺上方兩側掛置垂葉植物;“爬”就是在陽臺墻跟處砌池種植攀緣花卉;“架”就是在陽臺的一側排放分層的架子,上面放置各種小型盆花。以上幾種方法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但還是比較初級和簡單的形式。現在,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以及對住宅設計的深層次的研究與開發,綠化越來越成了人們的焦點和銷售的熱點,種植陽臺的種類和形式變的豐富多樣,有:花架式,懸吊式,藤棚式,花槽式,附壁式。

(三)觀景陽臺

觀景陽臺又名法式陽臺,是在居住大環境得到改善后流行起來的。它一般與客廳或主臥相連,用于站在陽臺上觀看戶外的景色。故觀景陽臺進深比較小,一般為600mm ~800mm。觀景陽臺的欄板一般以透空的金屬欄板為主。觀景陽臺一般都是落地窗裝飾,這樣客廳不僅采光好而且還很溫暖明亮。

(四)新型陽臺

最近,在廣東出現了一種新式的農業產品――壁式梯田。通俗的講就是在墻壁上種植植物,他為人們在室內擁有一個天然的氧吧提供了可能。居民可以通過這種技術根據自己的喜好在自家的陽臺外壁上種植植物,不僅可以調節心情,愉悅身心,開闊視野,更可以用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達到調試降溫,殺局除塵,凈化空氣,健康環保的目的。

陽臺光線很足,因此很多人選擇了把工作間,也就是書房搬到陽臺上,這樣就既可以每天都曬到太陽,又可以在陽光下工作,打電話、上網或者玩游戲都很愜意。陽光書房是這兩年比較流行的設計,因為陽臺挨著客廳,所以這樣的設計既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間,又讓很多主人滿足了曬太陽的生活需要。

三、家居陽臺的綠化種類

(一)家居陽臺綠化的基本形式

家居陽臺綠化設計,根據不同的陽臺類型和植物習性采用相應的栽培布置方法。對于陽臺綠化,一般就是將植物栽種于花盆中,然后將其直接擺放于陽臺地面或者臺面上,但是植物的布置方式還有很多,且能更好地表現植物的美感,更加美觀能夠節省空間。陽臺綠化植物布置的基本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花架式

在面積較小的陽臺上。為了減少植物占用的使用面積,同時為了擴大植物的種植面積,可以利用階梯式或其他形式的花盆,在陽臺上進行立體盆花布置。對于開放式陽臺還可以將花盆搭出陽臺之外,向戶外要求空間,從而加大綠化面積,也美化了街景,但必須注意盆架的固定方式要牢固,且不宜過大,以免墜落造成的事故。

2.懸吊式

是將各種藤本或蔓生性植物栽植于材質,大小,造型各異的容器中,然后將其懸掛于陽臺頂板上或者其他較高的位置,植物的枝葉可以向下懸垂,從而美化立體空間。此外,對于有圍欄的外挑陽臺進行綠化設計時,還可將小型盆栽容器懸掛于欄沿上,其中栽植藤蔓或披散型植物,使其枝葉懸掛于陽臺之外,不但美化的街景還美化了圍欄。

3.藤棚式

所謂的藤棚式,是指在陽臺的轉角處用垂直的豎桿和水平的橫桿構架,使其固定形成棚架,或在豎桿之間牽繩,形成像棚欄的東西,然后使葡萄,瓜果等蔓生植物的枝葉牽引至架上,形成蔭柵或蔭離,藤棚式可以起到庇蔭的作用,同時可以阻止外部環境中的塵埃,廢氣等通過陽臺進入室內,但是這種布置方式如采用不合理,也會阻礙光線,因此,在進行布局時要注意。

4.花槽式

栽植綠色植物除了可采用移動式的花盆容器外,還可以在陽臺的水泥地面或臺面上,做些大小適宜,造型美觀的條形木槽或水泥槽,也可用磚砌槽,槽的深度要適宜,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要適合花木的栽植和生長,固定式花槽適合較大型花木,一些攀緣植物也可種植。要注意在花池,花槽內采用防水設施,注意衛生和清潔。

5.附壁式

與花槽式一樣,附壁式也是一種固定的種植方式,可以在陽臺內墻壁或外部墻壁鑲嵌特制的大小,材質,造型各異的半邊花瓶式花盆,然后將觀葉植物載入其中,對于有圍欄的外陽臺,可在圍欄內,外兩側放置爬山虎,凌霄等木本藤蔓植物,綠化圍欄及附近的墻壁。

四、家居陽臺綠化對植物的選擇

家居陽臺綠化不同與地面,由于特定的位置關系,日照及通風情況不相同,具有種植營養的面積小,空氣流通強,墻面積輻射大,水份蒸發的快等特點,這樣就給管理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對植物的選擇應優先選擇病蟲害較少且無毒的鄉土花木以便養護和管理。

(一)季節性選擇的植物

春季:迎春、丁香、碧桃、牡丹、春蘭、郁金香、杜絕、朱頂紅、君子蘭、葉子花、紫羅蘭、三色堇等等。

夏季:月季、薔薇、玫瑰、梔子花、白蘭花、茉莉、米蘭、馬蹄蓮、玉簪花、紫薇、萬年青、夾竹桃、金別花、四季海棠、美人蕉、石竹、合歡、百合、仙人球、山丹等等。

秋季:大麗花、桂花、、藏紅花、晚香玉、一串紅等等。

冬季:水仙、臘梅、一品紅、仙客來、水竹、文竹、金橘等等。

(二)樓層性選擇的植物

低樓層居民來說,最好養蘭花、杜鵑花、文竹、吊蘭、茶花等耐陰植物。而樓層較高的住戶,由于陽光過于充足,更適宜養些喜陽植物,如三角梅、桂花、含笑、梔子花、茉莉花、米蘭、仙人掌、仙人球、龍船花、彩葉等。對于這些植物來說,擺放花盆時最好選擇東南朝向,因為這里陽光直射的時間最合適。

不同的陽光類型與不同的植物材料,能形成風格各異的景色。比如,為突出裝飾效果,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可用暖色調的植物花卉來裝飾冷色調的陽臺。向陽、光照較好的陽臺應以花葉兼容的喜光植物來裝飾,而光照較差的陽臺則應以耐蔭、喜好涼爽的植物裝飾為宜。

【參考文獻】

[1]可人.陽臺花卉的養護[J].湖南林業,2007(01):2003

[2]沈秋貴.居室綠化[J].住宅科技,1996(06):2001

篇9

人的一生有許多亮麗的風景,但有一處最為珍貴。它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鄉村的寧靜,但是它擁有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在它的世界里,你會發現,世上最美麗的不是南極的冰洞,也不是熱帶的雨林,而是書的天地。

又是一個寧靜的午后,我捧起《狼王夢》,端起小板凳坐在陽臺上。家里的吊蘭叢上,翡翠色的鸚鵡一如既往的高聲歌唱。我翻開書本,立即被故事的情節吸引了。母狼紫嵐深深的愛著公狼黑桑,可他卻死在了一場戰爭中。紫嵐想延續黑桑的狼王夢,可當黑仔、藍魂兒、雙毛三只小狼一一死去后,紫嵐失望了。可她看到女兒的孩子后,改變了主意,不想放棄黑桑的夢。于是,紫嵐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孫兒的安全,彌留之際,她希望那窩未睜眼的狼崽能當上狼王,實現黑桑的夢。

我仿佛幻身成一匹狼,奔馳在草原上,游離狼群,欣賞著最美麗的風景。

廣西北海海城區地角中學初一:6777888

篇10

有一天,我發現腳落皮了,就想到了魚療。于是,我吵著要爸爸帶我去。爸爸答應了,我一蹦三尺高。

下午來了,我不斷地看時間,還來陽臺上看陽光減弱了沒有。終于等到了日薄西山的時候了,我拉著爸爸飛如閃電下了樓。學校里有一面池塘,水清,小魚兒多。我們來到了一個人造版釣魚臺的水泥臺階上,我急忙脫鞋卷褲伸腳,激動人心的魚療就開始了。一大群小魚兒爭先恐后飛速游了過來,大口品嘗著“美味佳肴”,咬得我兩腳發癢。我們一邊魚療一邊觀賞風景,大自然的風景真美,藍天白云清水青草綠樹紅花小鳥野鴨,——一片和諧的景象。不時還有幾聲蟲叫,美麗的風景真讓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天色暗了下來,在爸爸的催促聲中,我戀戀不舍地抽出了腳,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魚療真的有著神奇的功效。我有只腳食指破了,化了膿。幾只小魚在我的傷口處吸了幾下,第二天,我腳上的傷口就結痂了。

生活,有時就是這么平常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