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變化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10:01: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鄉變化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家鄉變化作文

篇1

坐在車里,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因為我外婆家的那些山路全是土路,坑坑洼洼的,我剛出來時就被“折磨”慘了。汽車剛一啟動我的心就怦怦直跳,來到那條路上,我沒覺得路很陡,反而很舒服,我抬頭向窗外望去,不由得驚嘆一聲,原來路都成了水泥路。司機阿姨聽了我的驚嘆說:“小姑娘,你還不知道吧,政府看那條路很爛,就出一半的錢,另一半村民出,才修了這條路。”哇!原來我才走了一年,這里的變化就這么打大!

來到外婆家,可把我給震住了。房子拆了,成了路,不僅如此,全村上下幾乎所有村民的房子都被拆了,成了高速公路。我哭了,因為就我一個人又找不到外婆。見我哭了,司機阿姨說:“你的家人原來是不是住這兒?”“是的”我說“那你的親人就住在那個小區。”他指了指湖對面的小區說。然后,把我在到了那兒我一下車就看見了外婆的身影,我撲到她的懷里哇哇大哭,然后把事情從頭到尾的說了一遍。外婆說:“我的乖孫女呀!我們村其實要開發成高速公路房子要占,所以,為了補貼我們,政府商量就在湖對面蓋了一座小區。生活比原來更好了!”聽了外婆的話讓我一驚。

我問外婆:“媽媽說,如果您錢不夠我們都能拿給您!”外婆聽了說:“不用啦!現在黨給我們辦了養老保險卡,每個月有760的補貼呢!”“外婆,您好有錢哦,不干活兒,就有工資!”外婆聽了大笑,連周圍的鄰居也笑了。

這里的變化真大啊!家家戶戶都安了電視、電話、電腦……晚上,我躺在外婆軟軟的席夢思上,不由感慨:真的今昔菲比啊!

篇2

以前,安丘的路雖然不是土路,但坑坑洼洼的路一點也不好走,和現在的柏油馬路比起來簡直是有著天壤之別。大街上總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了晚上就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見,老人們走在街上,常常會因為踩到有坑的地方而摔倒了,而且因為路面坑坑洼洼的,下雨后,坑里面會有許多積水,如果你走在路邊,恰好一輛車開過來,會濺得你滿身是泥。而現在公路經過了多次整修,已經變成了平坦、寬闊的大道了。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用的是煤油燈,不僅亮度差,還容易導致近視,現在好了,家家戶戶都裝上了電燈,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款式,可漂亮了!

但是,當這些東西在變化的同時,人類的思想也在變。

篇3

閩東賽岐經濟開發區中心小學

四(2)班 劉 曉

指導老師:劉婷婷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我已經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了。不只是我,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清明時節,我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踏上了回老家掃墓的路程。車子行駛在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上,一邊聽著爸爸媽媽講著關于老家的故事,一邊呼吸著鄉野雨后的新鮮空氣,不知不覺中就到了我的老家。啊!老家的面貌煥然一新。一幢幢小樓拔地而起,公路上車輛如閃電般來回穿梭,我心中不禁產出一絲疑惑。來接我們的姑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對我說:“改革開放,祖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家鄉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全都到外地做鋼材生意,賺了很多錢,他們不僅買了車,還集資修路,建學校。現在我們的家鄉可好了,不信,帶你瞧瞧去。”

姑媽帶著充滿好奇心的我來到了學校,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張大嘴巴,“哇噻,這比我們的學校還要棒呢!”這里簡直就是一個大花園。你看,一座五層高的教學樓挺立在綠樹叢中,教學樓旁是一個大池塘,大池塘里一群可愛的小魚正在嬉戲、打鬧。一會兒跟我捉迷藏,一會兒在吐泡泡,可愛極了。教學樓后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地,同學們可以沐浴陽光,可以追逐打鬧。教學樓旁邊的花草樹木,個個都露出了笑臉,柳樹阿姨用梳子輕輕地梳理著她的辮子,小花妹妹綻開了美麗的笑容,小草弟弟冒出了頭,新奇地張望著。教學樓里還設有電腦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設備真是齊全呀。

篇4

我們的家鄉真是千變萬化。

以前的家鄉——美麗。

走在每一條路上的時候,都免不了受點苦:每天晚上,踏上這條熟悉的路“啊”一聲慘叫,我被頑皮的石頭弟弟絆到了,清晨便和土地爺爺來了個擁抱。摘一片樹葉,放在嘴邊,輕輕一吹,我便把音樂小精靈們在睡夢中喚醒。

寬闊的大街上有一排排大大小小的房子,它們像一個個哨兵似的,不管嚴寒還是酷暑,都不會倒下。

每到秋天,正是豐收季節,田里的稻谷已經成熟。沉甸甸的稻穗壓得稻桿抬不起頭,一陣風吹過,掀起起伏的稻浪。田邊的玉米也長出了“紅胡子”,脫下它的外衣一看,里面整整齊齊地鑲嵌著珍珠似的玉米粒。我沉浸在喜悅中,農民伯伯們也真陶醉在豐收果實里,他們正在忙著收割,豆大的汗珠,在他們的臉上一顆顆往下滴。

現在的家鄉——多姿多彩

一出家門,深呼吸一下,仿佛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睜開眼睛,看見眼前花壇中閃閃放光的露珠,亮得耀眼,亮得透明。踏著寬闊平坦的水泥大道,我心里不知不覺的就充滿了勇氣!再也不用跟土地爺爺來個擁抱了。也不會再用那古老的方法,把音樂小精靈們驚醒,因為,每天在上,我都能聽到有沒的音樂,那是從學校傳來的。

街道上,滿是五彩繽紛的花朵,花朵姐姐牽著小草弟弟的手,一起去裝點大街小巷,它們還是時刻刻提醒著我們保護它們。我們周圍的高樓大廈隨處可見,好像在告訴我們,它們在隨著時代變化,和我們一起成長。

漸漸地,又是一個秋天。天里的都a股也漸漸黃了,一陣風吹過,發出“沙沙”的響聲,好像是在演奏豐收喜悅的音樂。一粒粒飽滿的谷粒,把農民伯伯的笑臉呈現出來了。“嗒嗒嗒……聽到了收割機的發動聲。原來,隨著時代的變化,農民伯伯們也輕松了不少。

篇5

六(3)班

賴少芹

我的家鄉是在美麗的南海之濱——茂名市電白縣的小漁村。

聽爸爸說,我們村以前的人們都很窮,一出門,就水黃泥水路。特別是下雨的時候,黃泥水到處流,根本分不清楚哪里是路。而且他(她)們一年能吃幾次豬肉就覺得很不錯了。以前的房子是曬干的黃泥土和稻草做成的。如果下了大雨,房子的黃泥土就會沖走一些,形成裂縫,雨水就從裂縫里流進去。所以住在屋里就覺得下起了小雨。爸爸每次上學從家里到學校要走一個多小時。因為學校離村有幾公里。還有,以前沒電話,在家里的時候如果要跟同學講一些急事,就要跑東跑西了。

篇6

我的姥爺和祖國是同齡。姥爺對我說:“我小的時候上學非常艱苦,那時根本沒有交通工具,人們干什么都步行走。我上小學的時候每天要走十幾里地的路,翻過一座山才能到學校。那時我們的教室是土坯房,桌子用三塊木板就搭成了。我們坐的是長條板凳 ,因為凳子不夠,所以我們兩個人一起坐。我一天三餐就喝稀飯加咸菜。那稀飯可真是名副其實的‘稀飯’,撈半天也不見幾根面。我們在冬天上學的時候專門有段時間一起跺腳。老師喊一、二、三,跺,大家就噼里啪啦齊跺腳,而其他時間再冷也不許跺腳,因為會影響上課。你們這輩人是不會有這樣的體會的,生活在這么好的年代,幸福啊!”

在家里,媽媽也經常跟我說:“你們現在的學校條件可真好。我們上學那會教室是‘四角硬’的土平房,煤爐用煤是限量的,課余活動也限于跳繩和蕩秋千,全校只有一顆籃球,在學校重要的體育活動或比賽時才可以見到的。”

和老爺、媽媽比起來,我的學校環境確實很美、條件很好,在有暖氣的樓房里上課,在有電子琴、鋼琴的音樂室里學舞蹈,在有多種體育器材的操場上鍛煉身體、嬉耍游戲,在有多種飯菜的食堂里吃飯,在有統一裝飾床位的宿舍里午休,還有在多媒體教室里聽課呢!

篇7

爸爸媽媽小時候,

家鄉是寧靜的,

看到一輛汽車,

那是特大新聞。

不知是什么時候,

家鄉變熱鬧了,

水泥路鋪進了村莊,

鄉親們忙著走街串巷。

爸爸媽媽小時候,

家鄉是貧窮的,

得來一顆糖,

總舍不得吃,

握在手心中直到溶化。

不知是什么時候,

家鄉變富裕了,

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

美味佳肴。

爸爸媽媽小時候,

家鄉是寂靜的,

能看到一場電影,

就一蹦三尺高。

不知是什么時候,

家鄉變熱鬧了,

人人家中都有大彩電,

天天看上精彩的節目。

車水馬龍,

訴說著科學致富的

一個個故事。

幸福微笑,

講述著家鄉變化的

點點滴滴。

祖國在騰飛,

家鄉在變化,

篇8

我的家鄉西安變化真是太大了!如果我是一位游子,我可能連回家的方向都找不找了。說起家鄉的變化,道路那是當然要提的。以前我們從西安回到周至的時候都需要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老家,現在開通了繞成高速,非常方便。只用了二至三十分鐘就能到達。不論是怎樣開都行,一腳踩下油門,方向盤只用輕微的扶著,毫不用在意方向的錯誤。聽爸媽說繞城高速的兩旁都種著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配著藍天為繞城高速增色不少。

還有一件事真是讓我們一家子都舒了下心。每次,我們大年三十回老家時。奶奶家的那條路總讓人發愁,路是用土鋪成的,一下雨就把土塊的路化成了水。一輛車開過,這里便成了輪胎的印子了。當第二輛再駛過是輪胎早已陷進了泥坑里。可是現在好了,隊上組織鋪水泥路,直接通到我奶奶家的門口,這樣總算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隨著生活不斷地提高,人們也講究起吃了。我曾詢問過我的父母,他們那時,別說營養、色澤和味道,,只要能吃飽,就算不錯了。而今日的西安人則變得截然不同了,飯不光要好吃,在營養搭配和色澤要求上都是非常嚴格的。星期天,幾個朋友聚一聚,在外面的酒店吃吃飯,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還有一件小的事,咱們西安的電話號碼升為了八位,表面上看只是號碼變了。實際上是西安安裝電話的人太多了,七位已經容不下了,只好升一位,變成八位。

我的家鄉無時無刻的變化著,他變得越來越美。

篇9

在以前,通往鎮上的那條獨荔公路是一條泥沙路,車輛和人行走很不方便,下雨的時候,泥漿淹到小腿肚。而在晴天,只要有一部車走過就滿天的灰塵,跟在后面的人或車根本就看不到前面是什么。從遠處望著那條公路,還真的很像戰場上那彌漫的硝煙。從家去趕基長,才短短幾公里的路,往往要走上三四個鐘頭。而現在你看,一條墨黑的柏油路,連著獨山和荔波,去趕場時,出門就有車,幾分鐘就到了基長,二十來分鐘就到了獨山,交通方便得很。而且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有車走過會滿天的塵灰,把路旁的人家弄得灰不溜秋。從這條路可以看出我的家鄉變化有多快了,僅幾年的時間就變化得這么好,真令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家鄉。

路好了,人們自然也跟著富起來了。以前我們村哪里有什么樓房,就連用電的人家都沒幾戶,而現在不僅家家用上了電,有的人家還住上了高大的樓房,用上了高檔的家具,很多人家已經看上了彩電,那曾經炫耀一時的黑白電視機已經銷聲匿跡。什么VCD、DVD、音響差不多樣樣都有。年輕人沒閑暇的時候就唱唱卡拉OK,引得那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們也圍攏來,混濁的老眼里眨動著驚奇和喜悅。以前哪有這樣的生活?你們年輕人多幸福啊!他們感嘆著說。

我的家鄉變化了很多,但是,她有些地方一點都沒變,你看那山,還是那樣的碧綠,再看那水,還是那樣的清甜。

有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沒錯,我們這里的山以前除了松樹,就是帶刺的灌木,而現在你看,那山上出現了好幾個果園。不過,發展歸發展,這山啊,一年四季還是那樣綠,那幾個果園只是讓她增添了幾分色彩而已,還沒讓她換掉那件她最喜愛的綠衣裳。每當微風拂來,撩動她的綠色衣裳,她就翩翩起舞來展示她的嫵媚風姿,好像在向風說:“你看我又添了幾件漂亮的新衣,這才是我最愛的衣服。”

山腳下的那條河雖然不是很大,可是這水很清很涼。每天早上在河邊洗衣服的婦女們有說有笑,她們說:“這河水真涼,又清,連河底的魚都可以看到。再熱的天,這手一到了河水整個人都涼爽了。”在夏天的傍晚,你常會看到很多小孩、青年漢子在河里玩得很開心,很盡興。而那個時候就好像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了,一天的勞累一下子就跑到九霄云外。洗澡回家時一身輕松,晚上聚在一起談天說笑,生活對他們來說就是那樣的愉快和與世無爭。

篇10

我生于濟南市濟鋼新村,我的家鄉到處都很美麗,其實我的家鄉以前并不美!短短幾年我的家鄉的變化是那么的大!

濟鋼曾經像個小山村,一座座矮矮的平房,原來家鄉的地一下雨就會變得泥濘不堪。晴天是塵土飛揚,道路崎嶇不平,兩側樹木枯黃。到處是垃圾;到處是荒草;到處是荒地。

校園有小又破,教室又黑又暗,校園里除了教師什么都沒有!哪里都沒有一根花草。校園后面就是一片荒地。鮑山上光禿禿的,連樹都沒有。

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把家鄉創造成了一個高樓聳立,碧樹連天,鮮花盛開的美麗的地方。

如今我的家鄉高樓聳立,以往的平房變成了高樓,家鄉到處鮮花盛開;到處高樓大廈;到處長滿綠樹,家鄉便成立一個名副其實的綠色花園!

校園變成有著運動器材,有著高樓,有著操場,有著花草樹木的地方!

鮑山上到處可見亭臺樓閣,還有人工湖,動物園……早晨還有許多人一邊哼著小曲一邊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