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得三春暉范文
時間:2023-03-19 12:0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報得三春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有一種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它就是母愛。母愛是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甘甜并奏出優雅的韻律;母愛是一座巍峨高聳的大山,連綿不絕;母愛是一株繁茂蔥郁的樹,為我們遮風擋雨。母愛曾聚沙成塔,愛感天地。
記得小學三年級的一天下午,剛放學回到家里的我扔下書包便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看起動畫片來。您看見了,朝我嘮叨:“作業寫完了啊?”“看完再做也不遲啊!”聽我這樣說您立刻關掉了電視,嚴厲地說:“做完再看!”我極不耐煩地做起作業來。吃飯時,看到桌上竟沒有一道我中意的菜,氣憤油然而生,再加上剛剛的“作業風波”,我怒氣沖沖地吼道:“什么飯菜啊,沒一道合胃口的,不吃了。”筷子一摔,我就回自己的房間了。您不忍心,只好像仆人一樣懇求我,等我怨氣全消吃完飯,您這才安下心來。母親,您這樣為我付出,我卻無理取鬧,現在想想,我當時的做法多么幼稚,真的很對不起您。
多少個春夏秋冬的夜里,在我睡得迷迷糊糊之際,一夜幾次,您起身到我床前為我蓋好被子,擔心我生病、感冒。時光不停地流逝,您的愛仍舊如春風一般溫暖。母愛一向是這樣,極其平凡又無私偉大。試問:當我們在離家幾里外的學校讀書,是誰冒雨去學校為我們送傘?當我們遇到挫折垂頭喪氣時,是誰在背后默默鼓勵支持我們?是母親——最關心我們的人。
古有詩人孟郊作《游子吟》來贊頌母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更是表達力詩人對母親深切的愛。母親吶,我也要飽含深情地歌頌您!
母愛是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是一個悄無聲息的動作,是一種樸實的表達……母親,您給我的愛就像一個耀眼的太陽,散發出無比的光芒。整日沐浴在您溫暖的懷抱中,也讓我用您對我的關愛去孝敬您吧。
春暉難報,恩比天高。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學會感恩,感恩呵護照顧我們的母親。哪怕是幫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您捶背、柔肩,消除一天的疲勞……“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將永遠銘記您的深情重恩,我現在唯有好好學習,讓您心靈寬慰。
篇2
太陽無語,卻帶來溫暖;大地無語,卻顯示廣博;海洋無語,卻孕育生命。今天我要說:“母愛無語,卻滋潤兒女心田。”
是誰,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感受這個世界的絢麗多姿,是誰在我們的成長中無私奉獻。哦,是她,是我們偉大的母親。歲月無聲,但皺紋已經爬上了母親的額頭,歲月無痕,但銀絲已經飄落在母親的發際。母愛伴我們幸福的成長,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溫暖的,母愛是博大的……面對母愛我們無以報答。
仰望夜空,沉思良久,孟郊曾感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句俗語說:“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的搜索著,心頭不禁一喜,有了,再過幾天就是媽媽的生日了。我要送給媽媽最誠摯的祝福。媽媽平時是個省吃儉用的人,我不能用錢去買禮物去套得媽媽的歡心。于是,我苦思冥想,決定用我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對媽媽的愛。我從現在做起幫助媽媽做家務活,、給媽媽捶背揉肩……我用心給媽媽寫了一封感謝信。再書信的最后我鄭重的寫上:媽媽祝你生日快樂!
拿著這份特殊的禮物,我更清楚的感悟到了我再媽媽純潔的愛里享受著幸福,我在媽媽無私的愛里分享著快樂。我會再以后的日子里以我的“寸草心”報答“三春暉”的恩情。我會媽媽生日的那天為媽媽演唱一首最“動聽”的歌曲。“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指導教師 高立娟)
篇3
——題記
伏在桌上,我思緒萬千。我要怎么下筆?我要寫出怎樣的文字才能配得上這似海的深情?
我不懂:為何每晚待我們全都睡下后,他們的小屋才有了一絲靜謐?為何他們總是吃的穿的比我們差,但卻操心的勞累的比我們多?朱自清的《背影》讓我思索:那是怎樣的一種背影?那是怎樣的一份深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從前她會在鏡前細細打扮,現在她卻無暇顧及自己的容貌。
從前她隨意揮灑手里的金錢,現在她卻在打折的時裝前猶豫萬分。
從前她任性,耍脾氣,不會顧及他人的想法。現在她卻要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她已失去自己,她只為別人活著。
……
這一切的一切只因從前她是一個少女,現在她成了一個母親。
媽媽!您究竟還要為我們操心到什么時候?您究竟還要花多少精力在我們身上?看到您頭上日益增多的白發和您臉上日益加深的皺紋,我心痛如絞。您為我流過的淚,您為我淌過的汗,您為我吃過的苦,我拿什么來還您?我拿什么回報您?這份恩情我怎能報答得了呢?
爸爸,從小我跟你的關系就不好。我怪您對我太嚴厲,我怪您讓我學這學那,我怪您每次看到我的滿分試卷時從不表揚我半句……
那一次,天很冷,北風呼嘯。您打電話問我:冷不?我說:冷。第二天清早,天還是黑黑的。我推門一看,你站在我寢室樓下。您是開摩托車來的,光著脖子,連圍巾也沒系,只戴了薄薄的手套。臉色紫紫的,對著澀一笑。凍僵的手努力地拿起車上的衣服和被子。我接過被子時感覺您的手在微微顫抖。可是您還是笑著對我說:“我一點都不冷,你不要擔心老爸哈。你在學校自己注意點,別感冒了哈……”他的話我沒聽完,眼淚已在眼眶里打轉。
您以為這樣我就會感激你嗎?您錯了,您只會更加“恨”您,我“恨”你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我“恨”你只知道默默地為兒女奉獻,我“恨”你明明很在乎我卻裝作無所謂……您給我的關心,您給我的教導,您給的酸甜苦辣,我拿什么來報答?
擁有了你們,我擁有了在一切喧囂與浮華背后的那份最原始,最真切的關懷與感念。你們的辛酸,你們的艱辛,我永遠不能真正地領略。
我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報答你們比海深的恩情。
篇4
人如其名,今年16歲的邵帥帶著陽光般的溫暖和帥氣的微笑,走進我們的視野。這個正長身體的少年看起來還略顯單薄的肩膀,卻扛起了媽媽和他的家庭重擔,在幾年前,小小的他就是媽媽的守護神,是媽媽康復的唯一希望。
站在我們眼前的邵帥,并沒有過多的言語,他的眼神總會追尋媽媽的身影,這個孩子的心里滿滿的都是對媽媽的關愛。
單親家庭遭變故
邵帥一歲的時候,爸爸媽媽離婚了,從此他跟著媽媽邵丹生活,除了媽媽,還有姥姥姥爺疼愛他。
2004年,媽媽邵丹為了改善家里經濟條件,把邵帥托付給姥姥,她獨自到北京打工。7歲的邵帥留在了徐州上學,在學校里,他是個學習勤奮又惹人喜愛的好孩子,多次榮獲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宏志生光榮稱號。2009年7月,他小學畢業,準備升入初中。可就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品學兼優的他放棄了繼續念書。
2009年6月,邵丹被北京一家權威醫院診斷出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隨后病情惡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進行骨髓移植才能挽救其生命。邵帥來到了北京,見到了患上急性白血病的媽媽,第一次感受到病魔離自己這么近。
治療方案下來了,需要尋找能夠配型的骨髓,但是在各大骨髓庫里卻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型;最后就只能在親屬間尋找能夠進行配型的人選了,12歲的邵帥的骨髓與媽媽的配上了,“媽媽有救了!”孩子心里樂開了花,但是親人們卻充滿了擔憂,這么小的孩子,能經得起家里發生的這么大的變故嗎?能承受得住同媽媽的病魔抗爭嗎?看著邵帥清澈的眼神和單薄的身體,姥姥多少次流淚卻又不忍心讓那娘倆看到。邵帥安慰姥姥和媽媽,“別擔心,家里還有我!”
邵帥家的事兒漸漸被四方鄰居們知道了,被地方媒體發現了,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為邵帥的媽媽籌集了進行手術的善款。
救命錢有了,可是,以當時情況媽媽要想得到較好的治療和術后恢復,在北京是最好的選擇。與此同時,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這個決定是為了媽媽而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媽媽能好好地活下來!
邵帥決定暫時放棄學業,收拾好簡單的行李北上陪媽媽治病,直到媽媽好起來為止。不是他不愛學校,而是他更愛媽媽。看著別的同學背著書包三三兩兩地走在上學路上,邵帥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自己將來什么時候還能回學校念書,他多希望有一雙大手能幫助媽媽和他啊,讓媽媽不再受病痛折磨,讓他也可以回到校園。他愛畫畫,愛學校,他還有夢想要實現,可這些屬于孩子的愿望,都得埋藏在心里了。
為母捐髓的小頂梁柱
2010年2月24日,在北京道培醫院,一場牽動人心的骨髓移植手術順利進行了:上午9點半到11點,12歲的邵帥進入手術室抽取骨髓;中午12點半到下午3點,邵帥的媽媽邵丹被送進手術室,輸入兒子邵帥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點40分,考慮到邵丹今后治療的需要,邵帥再次來到道培醫院血細胞分離室,開始第二次為母親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2月28日,邵帥經觀察情況穩定被批準出院。
從2009年6月到北京看望媽媽,邵帥一直陪伴在媽媽的身邊悉心照顧著。邵帥的媽媽邵丹回憶說:“病情嚴重時,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帥帥照顧我,端屎端尿。別人看了都感動得掉淚,直夸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床上打滾,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搶救過后,醫生都離開了,帥帥拉著我的手,一個勁地給我說:媽媽,你不能死。求求你,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兒了。”說到這里,邵丹大聲地哭了:“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里透著恐懼,還有急切以及無助。”
邵丹在無菌倉內,每天醫院安排兩次探視時間。每天探視前,邵帥會早早地在門外等候。護士看了也覺得不忍心,有時就提前讓他和媽媽通過視頻通話。“通過視頻給我說說這,說說那,探視時間結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話筒。孩子現在特別依戀我,就像相依為命的感覺。”
說起懂事的小邵帥,66歲的外婆泣不成聲:“孩子在這不愿多花一毛錢,別的孩子總能吃零食,我外孫連一瓶礦泉水都舍不得買,有時他還瞞著我不吃飯,為媽媽看病省下錢。”
手術后,給媽媽做飯和送飯的任務就落在了邵帥身上。為了省錢,邵帥和姥姥租住在郊區。每天凌晨5點,邵帥就起床為媽媽準備早飯,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把早飯送到醫院,然后再急匆匆地趕回去為媽媽準備午飯。往返80多公里,光做公交車就要八九個小時。為了能讓媽媽多補充些營養,他每天只在醫院門口吃3塊錢的涼皮充饑。邵帥說,只要媽媽還在,吃什么苦他都愿意。
這個才12歲的孩子,每天做好飯送到醫院來,從醫院回到住處,要乘1個多小時的公交,十幾站路。每次他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回去。照顧媽媽讓他顯得很疲憊,看著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車,讓人看著覺得特別心疼。即便如此,邵帥非常樂意當媽媽的護工,他把這個當成神圣的職責,如果他能夠變成天使,愿意一直這樣守護著媽媽。
堅強少年求學在北京
12歲本該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12歲,還是依偎在媽媽身旁撒嬌的年齡,但徐州男孩邵帥卻在12歲的年紀勇敢挑起了保護身患白血病的媽媽的重任,為了挽救媽媽的生命,他捐獻了自己的骨髓。邵丹一直想給兒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沒想到有一天要依靠兒子的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
邵帥說,“我的生命是媽媽給的,我救媽媽天經地義!”
經多家媒體報道后,邵帥捐髓救母的故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帥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業紛紛解囊相助;在他的家鄉徐州,人們更是對小邵帥時時牽掛,市慈善總工會受市委書記的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帥母子,邵帥的母校礦大附小為邵帥進行了全校募捐,一些關注邵帥母子的人自發為他們捐款……
小小年紀的邵帥不僅獲得了“彭城好人”的稱號,還被共青團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聯合授予“品德優良好少年”稱號,并作為徐州市代表參加了第六次全國少代會。
轉眼幾年過去了,媽媽病情穩定了,邵帥也長大了,他們依舊租住在北京普通居民樓里。這個勇敢的少年獲得了許多榮譽,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依靠這些榮譽過完今后的人生,他也時常思索想,媽媽和自己今后該怎樣生活,得到了無數好心人的幫助,決不能辜負了大家的期望!
邵帥捐髓救母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支撐著母子倆現在的生活。2010年9月,而從小學畫的邵帥也繼續學業,目前已經以年級美術專業第一的成績被保送到中央工藝美院附中高中就讀。他的理想目標十分明確了,那就是用藝術的畫筆裝點美好的生活,為自己,更是為了愛他的人們。
歷程評述:
邵帥已經是一名高中生了,他通過努力在朝著理想一步步接近。
篇5
2、原文: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篇6
1、母愛勝于萬愛。——莎士比亞
2、母親的心是女兒的天堂。——柯羅里
3、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財富。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
5、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6、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7、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8、慈母愛子,非為報也。——劉安()
9、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10、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2、歲月給母親憂愁,但未使她的愛減去半分。——華茲華斯
13、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5、母親猶如光輝燦爛的朝陽。
篇7
春暉:春天的陽光。喻母愛。 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正月二月都太冷,三月的陽光相對溫暖多了。現多用于比喻深厚的恩情。
朝霞:太陽升起時東方的云霞,比喻青年人和新生事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甲:老師們
乙:同學們,
合:中午好!
甲:今天,我們的《古詩欣賞驛站》正式跟大家見面了!
乙:中華古典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 , 為了讓華人兒童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長。教育部特意頒發了《語文新課標小學必讀古詩160首》。
甲:意在讓我們重拾古詩興趣,在古詩抒情言志的韻文形式下,陶冶情操,將祖國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乙: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的旋律,誦讀古詩,歌唱古詩,將中華古典詩詞唱響校園,唱響神州吧!
甲:下面請欣賞唐代著名苦吟詩人孟郊寫的古詩《游子吟》
(播放《試聽 》 兩遍)
乙:老師們、同學們,你們聽了這首古詩歌,是不是有一種想掉眼淚的感覺?這是一支親切誠摯的母愛頌歌。
甲:古詩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相連,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
甲:這種骨肉之情通過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唯恐兒子“遲遲”難歸的心情,
以及作者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謳歌:女兒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女兒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從而寄托了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乙:是啊,“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下面請同學們跟著我們把這首古詩朗誦一遍吧!
甲:領讀:(主持人教一句,學生們跟著讀一句!)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乙:同學們讀得真動情呀!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首古詩歌吧,大家可以跟著學唱喲!相信在一遍遍的跟唱之中,你一定就會對這首《游子吟》心領神會的,也期待著你在校園的古詩歌唱比賽中,一展你的歌喉,欣賞你的風采!
(欣賞《試聽 》 播多少遍,根據所剩時間而定)
甲:老師們,同學們,在一遍遍的古詩歌曲唱誦中,我們深深陶醉在這陽光般的母愛中了,讓我們也放聲跟著唱起來,在歌聲中來結束我們的這次廣播,《古詩欣賞驛站》下周一再跟大家見面了!
篇9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的這一首詩令我想到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千古名言,是啊!鮮花感恩雨露是因為雨露對自己的滋養;雄鷹感恩藍天是因為藍天讓自己自由飛翔;學生感恩老師是因為老師教會了自己做人的道理,而我感恩我的父母是因為……
母親,你生我、養我,是我畢生最愛的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你給予了我莫大的關懷,每天都不忘問一句“今天該學的都學懂了嗎?”“吃飽了嗎?今天穿的衣服冷不冷?”雖然,母親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他卻總是給予我精神上的支撐與鼓勵,而且總是在玩笑之間告訴我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我很感謝母親,我在母親愛的包容下一天天長大,我對母親那份永恒的愛也在一天天積蓄……
父親,您也是我一生中最最最愛的人,您就像是一顆蒼天大樹,而我就像是大樹下的一顆渺小的小草,每天、每時、每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愛的保護下一天天茁壯成長。現在,每當我遇到麻煩事的時候,您都會蹙眉,然后說一句:“你已經長大,很多事都應該有自己來解決!”每當這時,母親總會說您懶,但是您卻可以因為我的一句話而從6樓下來跑到學校,只為了讓我拿到口風琴,不會因為沒拿琴而挨老師的批評……
篇10
宇宙人生者何也,余謂一情字而已,荊軻易水別燕王,友情是也。文君聞琴追相如,愛情是也。然荊軻死于秦庭,實為燕王器具耳。文君當壚賣酒,亦是相如“竊資”之始也!悲夫!可嘆人心之不純也。
余亦時時徘徊,余,赤子也,只知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只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只知風聲雨聲讀書聲,家事國事天下事。不知天下亦有鄉愿之義,葉公之情。
明,陳子龍云:“辭隨意啟,境由情生,天機偶發,元音自成”。此實清華百年前之導師義寧先生所謂“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之前身也。莫非義寧先生云間詞人亦是心有靈犀。至今,至此時此地,余之感觸隨管疾飛,人之為人也,實應義寧先生所謂“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然百年后之今日,義寧先生之愿已踐,惜人心仍古,鄉愿之義,葉公之情,益甚,百年前如此,千年前如此,于今,亦如此,足見,時勢大好,人心大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