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趣事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23:15: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寒假趣事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點評人:我是雨欣
寒假中發生(有)許多趣事, (其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要屬放鞭炮了。 (開篇點題,寒假里的趣事很多,但作者情有獨鐘卻是放鞭炮。)
早上,我吃完飯就和哥哥、妹妹高高興興地拿著獎金去商店買鞭炮了。走進商店,映入我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鞭炮。 (第一段引出正文后,這一段應該對趣事的發生時間有個比較清楚的交代,因此“早上”不貼切,應該寫出是那天的早上。最后一句與文章主題沒有聯系,應該刪去。)
買完炮,我和哥哥、妹妹來到一條小河,準備開始“水上戰斗”了。 (從第一段看到這里,感覺到文字有些羅嗦,第二、三應該合并成一段。其次,應該通過心理活動、每個人的神態以及動作簡要寫出大家怎么準備“戰斗”。)
只見哥哥拿著“一鳴驚人”,點火后,投向了小河。炮先是在水里冒泡,隨后“轟”的一聲,從水底下“伸(升)”起一根水柱, (緊接著,水珠)然后又如天女散花散(般地灑)落下來,把我和妹妹的衣服弄濕了。這可把我們倆惹火了,我連忙拿出一個“魚雷”,點燃后,扔向河里,“轟”了一聲,下起了“小雨”來,把哥哥淋成了“落湯雞”。我和妹妹幸災樂禍,笑得合不上嘴了! (形象地描述了鞭炮在水中爆放的形態和場面。此時的小河是孩子們歡騰的海洋。)
篇2
父母,我最敬佩的人,小學生上網利與弊(辯論會),未小寒假趣事老得
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寒假趣事老得
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里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秋雨洗刷過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碧透。朵朵白云猶如起航的輕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飄浮著。看他年紀不過二十來歲,臉色蒼白,像沒有睡好覺似的皮泡臉腫。他老是皺著眉頭,不大說話。笑紋幾乎在他的臉上是絕了跡似的。他穿著一個褪了色的藍布大褂,好像永遠是穿著這么一個一樣。清瘦的下巴殼,亮聳的肩膀,顯得很沒生氣。讀《光輝的旗幟》讀后感,讓我
篇3
甜心之亞夢黑化(六),讀《光輝的旗幟》讀后感,讓我小寒假趣事紅
太陽泛起火紅的笑臉,使朦朧的校園豁然揭去紗帳。寒假趣事紅
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里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三唑侖片三唑侖
雨點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滴一串地掉在雨水匯成的水洼上面。春雨紛紛,染綠了山,;染綠了水,染綠了石板小路。星期天,我去排隊買米。在我前面的是一個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夠健壯的了。圓圓的臉龐上,兩道細眉,一雙大眼睛,配上稍小了點的鼻子,也還算勻稱。就是嘴唇厚了點,像非洲人似的。恩父母,感恩老師,黨在我心中
篇4
寒假期間,我和爸爸乘飛機出門旅行,在飛機上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想起來就忍不住想笑。
飛機剛起飛不到半個小時,乘務員就開始忙活起來,剛給乘客送完飲料,緊接著就送熱毛巾,隨后就開始供晚餐。
由于路途遙遠,飛行時間長,吃過晚飯,許多乘客脫下鞋子,蓋上毛毯,閉上眼睛,睡起覺來。我第一次坐飛機,看哪都新鮮,一點兒睡意都沒有,還不時地向窗外張望。
爸爸一覺醒來去廁所,回來的時候,可把我笑死了。原來飛機顛簸,乘客脫下放在椅子底下的鞋子錯了位,爸爸醒來時迷迷糊糊的,左腳穿著自己的黑皮鞋,右腳穿著別人的藍皮鞋,自己竟全然不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睡了起來。我強忍住笑,對爸爸說:“Dad, look at your shoes!”爸爸睜眼一看,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我倆前后左右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那只鞋。難道鞋還會飛嗎?我正在納悶兒,坐在爸爸前排的一個女老外從對面的廁所里走了出來,我一看,腸子都快要被樂斷了。她左腳穿一只藍皮鞋,右腳穿一只黑皮鞋。爸爸問我又笑什么,我想告訴爸爸,可又想看這“小品”如何結尾,于是我對爸爸說:“沒事,沒事,接著睡吧。”
經過這么一折騰,爸爸早已沒了睡意,鞋找不到,索性打開座位上面的聚光燈,看起書來。我捂著嘴,悄悄地注視著前排那老外的一舉一動。
篇5
每當抬頭仰望那繁星點點的夜空時,我就會想起那天空中五彩繽紛、花樣繁多的焰火和焰火下歡呼雀躍、眉飛色舞的我們……
今年除夕晚上,吃過了年夜飯后,我一放下紅包,就興沖沖地提著我的一大堆焰火來到了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把我看呆了。我拿著打火機把“夜明珠”點燃了,突然一只只“金鳳凰”從焰火筒中飛了出來,掃興的是這幾只“金鳳凰”沒飛多高就落了下來。接著我又燃放了“天女散花”,我把“天女散花”插在地上,點燃了它,等著看天女散花,可是等“天女散花”飛到最高點也沒有炸開。“看來‘天女散花’是受潮炸不開了!”我無可奈何地說道,低下頭去找其它的焰火。“?紜幣簧?宕嘞熗戀謀?ㄉ?諼業納肀呦炱穡?液悶嫻靨?鶩防礎Q劍∈俏業摹疤炫?⒒ā鋇幕鸚嵌嗝戳晾觥⒍嗝聰恃蓿?拖衲切孿實摹⒑?兜摹⒎曳嫉幕ò甏猶焐閑煨炻湎隆?
經過一年的努力才能換來幾天的好日子,所以我要加倍努力讓下一年春節更加開心、愉快!
篇6
識,我喜歡的風味食品,給老師的一封信,我的理想,幸小寒假趣事了椒
盛夏的陽光真像火燙的辣椒水,坦蕩蕩的街上,沒有一塊蔭涼地。雄壯巍峨的山峰被夏日的驕陽鍍上了一層金色,更顯得峻峭,壯觀!寒假趣事了椒
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里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王立軍與夫人小姐上門
夏天,雨點嘩啦啦。天上的雨點像篩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鏡的湖面,嚇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魚兒。這時候,一個高個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鋼口跑去。他頭上戴著鴨舌帽,鴨舌前吊著一副藍色的眼鏡,滿臉通紅,流著汗水,腳穿帆布襪子和厚鞋,手上戴著帆布手套。老師的一封信,我的理想,幸福
篇7
寒假趣事-敲核桃記
媽媽聽說核桃很有營養價值,就給我買了一袋當點心吃.我高興極了,連忙拿起一只仔細端祥了一番,核桃表面布滿了小坑,是土黃色的,我把它放在鼻子前嗅了嗅,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怎么吃,媽媽說:"只要把它往地上一扔就可以了."我使出吃奶的勁兒揮動手臂把核桃狠命向地上扔去,"啪"的一聲核桃反彈起來打中了我的頭,我狼狽地捂住頭叫個不停,等稍微好了一些,心想這下我一定要把你打碎!我又拿起一把大榔頭對準核桃就打了下去,"咚"我得意地想,這下核桃總該碎了吧!可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才發現地板被我打了一個大坑,核桃卻滾到了一邊.我急中生智把它放到了門縫當中,再把門關起來,核桃終于碎了,我高興地吃起了核桃肉,本來吃核桃,沒想到敲核桃卻成了主角兒.
上海市武寧路小學李丹妮
篇8
寒假雖結束了,但一想到那件事,我還是忍不住露出我那潔白的牙齒,不由得笑出聲來。
那是一天中午,媽媽要去市場買饅頭,洗菜的任務便交給了我。媽媽走后,我便開始行動起來。一邊洗著菜,一邊哼唱著快樂的歌兒。過了好長時間,歌已唱了好幾首,可菜卻還是沒有多少進展。心想這下完了,媽媽回來后,肯定說我偷懶,怎么辦呢?正在這時,躲在角落的洗衣機吸引了我的眼球。對啊,衣服可以用洗衣機洗,菜理所當然也能洗,并且還很節時。想到這,說干就干,立馬就端起菜往洗衣機里倒,然后又添了一些水。擰好開關,便開始了自動化的洗菜工作。而我則得意地坐在沙發上享受我的不亦樂乎——看電視。不一會兒,洗衣機停了,我跑向廚房,打開洗衣機一看,菜沒有了,水卻變成了綠色兒,心想難道菜也掉色嗎。想著便用手一撈,全是菜汁,一棵完整的菜也沒有了。正在納悶時,媽媽回來了,問我菜洗好了沒有。完了,肯定要挨罵了,沒辦法只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出乎意料的是媽媽聽后卻仰頭大笑,我也跟著笑了起來。更重要的是媽媽親切地摸著我的頭說:“你還真是我的開心寶啊。”事情雖然傻了點,但看到媽媽那捧腹大笑的表情,我能不開心嗎?
這件事真是太有趣了!
五年級:咖喱yuik
篇9
一、引導學生“說”真話
小學生作文最大的問題就是難說真話,究其原因是他們的觀察能力有限,生活積累太少,即使非常好的材料在眼前他們也常都置若罔聞,到了作文題目一出,就只能抓耳撓腮、不知所措了。葉圣陶先生說過:“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中產生出來。”為了讓學生有真話想說,我往往在出題后引導學生圍繞文題“說文”。比如《寒假趣事》,不少學生看了題目,覺得短短20天寒假,也就是吃吃玩玩,哪有什么趣事可言。于是,有學生就編出了“大年三十為孤寡老人送寒衣”、“正月初一走訪低保戶”這樣的好事,根本無趣可言。整個寒假真的過得那么平淡無奇、毫無樂趣嗎?我在黑板上出了這樣幾道題讓學生先小組后全班討論:1.寒假中你做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事?2.所有事情中,你認為哪些事你感到好笑逗人?3.比較這些趣事,選出你覺得特別有趣的。4.說出這些特別趣事的開頭、經過和結尾。四道題目漸進有序,篩選了學生的寒假生活,相信只要是說了真話的學生,肯定會有事可寫。
小學生作文另外一個問題是無話可說。課堂上偶爾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作文題一出,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不——會——寫。有次,我出了《愛我的媽媽》這道題時就是這樣。其實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不會寫,但也確實有少數學生不知道寫什么。我開始引導學生“說”。我問大家:昨天跟今天,媽媽跟你說話了嗎?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起來,有學生說,媽媽要我多穿點衣服;有說,媽媽叫我多吃點,別在學校挨餓;有說,媽媽吩咐我上課不要開小差;有說,媽媽叫我字要寫好點等等。我又問:媽媽這兩天為你做了些什么?學生都紛紛說,做飯啊,洗衣啊,釘扣子啊,去買了鉛筆啊等等。這么一說,大家都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了,有的學生甚至為剛才說了“不會寫”而不好意思地笑了。
呂叔湘先生說:“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老師給學生的最寶貴的禮物。” 小學生覺得作文有困難時,教師需要冷靜以對,切記不可發火。引導學生“說”,發散他們的思維、啟迪生活的靈感、說出內心的真話,這就為“綠色作文”打下了基礎。
二、引導學生“悟”真情
如果說上一個小標題重點在“說”,那么,這個小標題的重點就在引導學生去“悟”了。小學生并不缺少生活,他們缺少的是對生活的感悟。如果他們能感悟到生活有那么多流淌的關愛,那么多溫暖的包圍,作文就自然有話可說,有文可寫了,所以,引導學生感悟真情,享受真愛,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也是“綠色作文”的關鍵節點。有次作文題為:嘮叨的媽媽。大部分學生在習作中寫出了一個嘮叨的討人嫌的媽媽。不用說,大家并沒有從嘮叨中“讀出”媽媽真摯的愛來。我在作文評講《嘮叨里的真情》時引導他們:1.媽媽平時都對你嘮叨了哪些話?請把你最熟悉又最“討厭”的話寫出至少五條來。2.媽媽的嘮叨話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一般是吃、穿、行、學習)?3.你看到過媽媽對其他孩子這么嘮叨過嗎?為什么偏偏對你翻來覆去說個沒完沒了呢?這樣的探討過后,大家就會從嘮叨中悟出媽媽的愛來。當有學生說沒什么可寫,我就會變著法子引導。你今天早上是自己來的嗎?有學生說,不是,媽媽送我來的,有說是爺爺送來的,有說是奶奶送來的。我又問:為什么要送你們呢?你們自己有腳不會走路?送你們上學了以后他們還得回去干活。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大家都能領悟到,哦,原來大人送我們上學是怕路上車多,不安全,體現了大人們對我們的關心。
引導學生“悟”真情,不僅在作文課上,在閱讀課上也可以,只要是涉及真情這一主題的,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地穿插一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溫馨、處處有愛。
三、引導學生“寫”真事
我認為,引導學生“說”真話、“悟”真情都是學生作文前應做的功課,是鋪墊。只有“悟”到了真情的學生,才會有習作的“活水”,才有可能在習作中表現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見新課標第二學段要求),寫出“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見新課標第三學段要求)的佳作來。引導學生寫真事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有條理地去表現這些真真切切的生活素材,即梳理材料。梳理材料我常常采用“兩步走”:第一步,說。這里的“說”主要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怎么開頭,怎樣的過程,最后的結果如何,都要梳理得整整齊齊,做到心中有數。第二步,寫提綱。為了避免習作時丟三落四,我建議學生將梳理清晰的素材寫成提綱,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中間插件什么事情,都在提綱上寫個明明白白,這樣寫起來就能一氣呵成,不會產生那種寫了一半擱筆再思考的情況。實踐證明,教師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寫起來就會思路順暢。現在有句流行的話,“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確實很有哲理。
篇10
關鍵詞:中專段聾生 作文教學 策略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效率不高,寫作課費時費力,選材有難度,教師不喜歡上寫作課,學生不喜歡上寫作課。其實,作文教學的展開離不開恰當的教學策略,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能事半功倍。本人根據實踐教學經驗,由易入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設置作文課程學習內容。根據文本內容和生活信息的更新,選擇合適的作文選題,內容靈活多變。
一.打開心結
針對開學初做的問卷調查所反映的問題,我及時和學生溝通,解開學生心結,努力營造出一個寬松自由的寫作氛圍。我和學生們“約法三章”:不寫無聊沒意義的作文,不照搬照抄別人的作文,不限定寫作字數(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學生一下子就如釋重負,這不是簡單的減負,減負是為了學生能“輕裝上陣”,擺脫思想負擔,寫出好作文來。
告知學生寫作的重要意義。聾人的生理性缺陷,決定了以后走入社會和健全人溝通的唯一途徑就是書面語,因為健全人會手語的畢竟是少數。能和諧地融入社會,只有不斷加強書面語的訓練,即作文的訓練。每個學生都面臨著升學或工作,因此聾人在中專段學習寫作尤其迫切,文從字順是聾人寫作的第一要義。一定要寫通寫順,能正確地表詞達意,能準確地表達內心的各種情感。其次才是語句優美,能達到一定的詞匯量。
二.激發興趣
在打開學生心結后,學生對于寫作不再畏懼了,沒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沒有了負擔。怎樣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我有兩點心得。一是在教室的角落,專門開辟出一塊美文天地,我們每個星期打“擂臺賽”。我們把每次作文中優秀的作品擺上“擂臺”。作文水平高的學生可以上擂臺,寫作有進步的學生也能上擂臺。不斷地更新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誰都不甘示弱,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希望能更多地上擂臺,寫作能力弱的也期望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其他同學欣賞,這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不斷更新的擂臺也成了班級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很多老師和其他班的同學更是慕名而來。二是上面說的“約法三章”,寫不寫作文,寫多少,寫什么內容讓學生說了算。一開始,我也擔心學生都要“罷工”,但很快我就發現學生主動要寫作文了,教師在寫作前的引領至關重要:如在學習魯迅的《社戲》時,我和學生討論童年生活的“趣”,學生都很有興趣,不斷地回憶自己小時侯的趣事。有的繪聲繪色地講述為了抓螃蟹掉入水里,有的回憶愚人節的餅干惡作劇,有的回憶小時侯調皮“偷葡萄”的趣事,有的回憶小時侯在土壤里種巧克力的趣事。這些都是豐富的素材啊,既是來自生活,又和文本緊密相關,學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調動起來,我和學生的討論戛然而止,學生卻意猶未盡,還有訴說的欲望,我就讓學生打開作文本把想說未說的話寫下來,學生筆下流瀉出來的是源源不斷的童年趣事,水到渠成地寫出了好作文。能引領學生恰如其分地寫作,是教學的一門藝術。既能把握文本的內涵和外延,又能挖掘生活的點滴,能充分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及時有效公開的評價和指導
學生的寫作離不開老師的評價與指導,沒有評價與指導,就很難達成作文的目的。有效的作文評價和指導能直接幫助學生領悟自己作文的優點與缺點。公開的評價有助于師生形成互動,避免教師說了算的局面。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適合公開評價,中專段的學生正是青春期,對于涉及一些家庭或個人隱私的我都是采用一對一評價交流。如在學習綜合性內容《成長的煩惱》時,我沒有公開學生的作文,也沒有讓作文上擂臺展示。學生也覺得老師很尊重他們的尊嚴,在作文中更喜歡寫一些自己的心理話了。
新課標中指出:“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及時的作文批改表現在周一上交的作文當天批改,當天發下,第二天點評;周五前交的作品周五回家前批改完畢,立刻點評;暑假寒假作文上交后三天內批改完,一個星期內必須點評。評價有兩部分,一是老師的批改和精心準備的評語,評語詳盡周到細致,能委婉地指出優缺點,有進步的(包括細微進步的)都給予鼓勵。教師可以從欣賞者的角度贊美學生,它能讓學生更有自信。二是選擇性地公開點評,讓學生來做評委,和學生一起評價,互助批改,讓學生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追求真實,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貴在求真,虛假的作文矯情浮夸,對學生的作文甚至做人沒有一點好處。教學文本容量有限,在信息高速傳播時代,我們不能局限于文本,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向生活汲取更多的知識。和時代共發展,學習網絡新詞,能把生活中的精彩或平淡通過作文形式表達出來。多讀美文,多讀名著,能積累大量好詞好句,能寫出讀后的心得體會;尋找身邊的素材,尋找亮點,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生命的真諦。在寒假作文中,一個學生以《駕駛員》為題,寫回家的路上,看到駕駛員認真地開著車,然后聯想到每個駕駛員都很辛苦,早出晚歸,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謝謝你們不顧嚴寒酷暑,仍然堅持為人民服務,你們是多么偉大啊!再一次說聲謝謝,你們辛苦了!”雖然是件很普通的小事,但是學生能懷有感恩的心關注普通人,這不是很真實、很感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