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同窗舊事范文
時間:2023-03-18 02:53: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多少同窗舊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已往舊事不曾忘過
懷念以前,掛念母校
曾幾何時,在這笑過
曾幾何時,在這哭過
時間啊!請你慢點走
我要留在這母校
舍不得同窗的朋友
依戀往事如風
想念甜蜜的歲月
你我的夢想
再過多少時間
時間把我們帶到哪個地方
篇2
有一種感覺,似乎都不那么陌生。人生若只如初見,那些年的點點滴滴,像是一紙流沙,悄悄地從間縫里隨風而逝,世界之大,四處為家。何時,夢里不斷地回到從前,一個生命開啟的根源,那里,是童年的回憶,那里是純真的歌聲,夕陽西下,多少個放學的小孩童,背著書包你追我趕,快樂讓他們忘記了憂傷,忘記了回家的路。直到多年后,還會在夕陽余暉撒著的時候,想起那個已走遠的角落。梔子花,盛開的地方,一股純白的香甜,停留在一個扎著羊尾辮子小女孩的眼里,那股特有的懷念,從未走遠。那些個年啊,都成為,搽不掉的習慣,浸透在靈魂深處,很近,很遠。閉上眼睛,伸手可得,睜開雙眸,遠在天涯,這就是最初的感覺跟心跳。
愛上一種味道,任憑污水的沖刷,也抹不掉的拾遺。還會想起那時飯菜的味道,盡管當時那么不盡人意,可是空空的肚子,經過一場訓練的洗禮,只記得那時,飯的味道,不是很好的東西,卻也吃的坦然,吃的可口,如今時過境遷,再也吃不到那種饑餓的食欲,再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面對一桌的美味佳肴,那些個年的苦辣酸甜,竟是如此的不可忘懷,莫非這就是,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會有珍惜的遺憾,不管好也罷,壞也罷,一種味道,是不會再有了,此物只應天上有,人生哪來幾得回,一次也就足矣,貌似一藍顏,一知己,換的個心也了,情也了。
來來回回,偶然的相遇,是上天的恩賜。自從離別后,相見就成為一種奢侈。某個午后的街上,巧遇多年的好友,怕是一次不小的收獲,人,是一種善變的人。幾句話下去,除了生疏,還不知能問些什么。無非是事業如何,感情怎樣,值得寒暄的似乎也不在談話范圍之內。如是不得不懷疑,莫非自己已回不到當初,還是回到當初的都已經變了。人各有所志,各有所想,以至于距離拉開了聯系,或許是為了生活,為了夢想,從一個陌生的起點,拼搏,努力。難免會遠離了曾經相濡以沫的摯友,隨著地位,金錢,身份,懸殊就扯開了彼此的關系,彼此冷淡了,彼此忘記了,最后,見面的那刻,心中除了茫然,該如何解釋,哪的另當別論。觸及你的怕是比物是人非還要復雜。
世界,很小,卻也不大,面對一網之隔的彼此,竟也沒有勇氣去打擾昔日的記憶。都在奮斗著各自的人生,或許靜下心來之時,你還會想起那么一點點,落花的記憶,飄蕩在往日的那片天空下,竟是那么的美好,彼此羨慕著那時的約定,落幕之年,相約一起偕老帶幼,一起講訴那些年殘碎的記憶,等到頭發白了,人老了,再相見,何樂而不為。聽起來,這么般得向往,起起伏伏,怕是能走到最后的也是最不容易的,說起來簡單,堅守一個誓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那些年落花流水的感情,因歲月,因距離,因環境,竟也變得面目全非,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
篇3
我見過一些教師,在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或者犯錯誤的時候把家長叫來:
“你來啦,把你的小孩領回去,我們這個池塘太小,這里不是天天打架的地方。”
“你看看,這是你小孩的作業,前天講了,昨天又強調一次,你自己看吧,我是沒法教你小孩了,你另請高明吧。”
可以想見家長的無奈和唯唯諾諾,可家長心里是什么樣的感覺?他會想,一定是老師很討厭我的孩子,總戴著有色眼鏡看我的孩子,孩子明明說是人家動手在前,難怪孩子近段時間說老師故意找茬。但表面上家長卻會一再表示,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育孩子,您大人不計小人過,大人有大量……
家長在學校受了委屈,回家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一頓拳腳相加后歷數孩子在學校的不是,把老師的話添油加醋重復一遍:你知道你老師是怎么說你的嗎?說你一天到晚不學習,一天到晚只知欺侮其他同學,一天到晚只知道和同學打架,老師都說不想教你了,要我另請高明,我恨不得地上有一條裂縫鉆進去……
孩子受了委屈,沒辦法把氣撒在老師身上,而怨恨的種子卻已經種下,孩子還能從心里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嗎?
有些教師,一天到晚忙碌,和家長聯系,留下學生訂正作業,甚至不惜一切手段,罰站,重寫,陪讀,寫檢討,不過關,再重復。回過頭來想想,做的全是費力不討好的無用功。學生忤逆頂撞后于是生氣于是沒有工作的成就感和樂趣,于是心灰意冷,于是應付自己的工作,于是惡性循環,走進教育生活痛苦的深淵……
要走出家校合力教育的誤區,走出惡性循環的誤區,就要轉變一個觀念:變“管”為“引導”和“幫助”。
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班級的榮譽,為了學生的學習,為了學生的成長,然而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卻變成“你違反了我的紀律,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把為了學生的目標忘得干干凈凈,學生成了自己的對立面,因自己和學生對立而生氣,忘記自己是教育對象的引領者。
和家長聯系的本意是交流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讓家長有一個真實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教育和幫助學生,促進學生的進步,結果卻常常因為生氣而忘記自己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學生,一不小心把我們教育的同盟軍推向敵對面,無形中讓家長成為教育學生的一道屏障。
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注意三個環節。一是家長會樹立班主任的形象和權威。二是個別談話設身處地地理解幫助家長。三是針對單親家長積極熱情地配合,緩沖孩子與家長的矛盾。
第一次和家長見面,作為班主任,切不可過于草率,應該認真準備,準備的目的是得到家長的認同和信任,以便以后開展工作。如果家長在心理上排斥你不認同你,以后和家長溝通起來,阻力重重,障礙重重,有些還會設置許多意想不到的陷阱,深圳的家長素養較高,同時要求也比較高。
我的首次家長會的開場白是:家長朋友們,我也是一位家長,我也是為人父母,我也希望有一個好的老師教育我的小孩,所以我會敬畏這份職業,耐心而善意地面對你們的孩子;我曾失去過讀書的機會,我會用心真誠地鼓勵引導你們的孩子珍惜眼前學習的機會!(掌聲)
第一次家長會,我淡化學習成績,主要講了三方面的意思,一是家校一盤棋,理想的班主任應該是“教育樂團”的總指揮,只有協調一致,才可能演奏出和諧的教育樂章。二是理想的家長是了解孩子并走進孩子的精神生活的人,然后引導他們進入班級博客“桃李部落”,希望家長了解孩子,積極參與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也歡迎家長關注并走進教師的教育生活,敬請關注“桃李守望者”。三是理想的教育是讓孩子做一個積極健康的會經營自己幸福生活的人。
最后我說:“我會把班級每天的生活如實地記錄下來,我將懷揣著希望,在艱辛的路途中前行,我希望在我孤獨的時候,在我氣餒的時候,看到我的友軍在后方給我吶喊助威,我需要你們的理解和支持,我希望我們一起守望孩子們的高中生活!”
第二天,我在QQ、郵箱、博客看到許多家長的留言和信函,從此感覺到教育其實并不孤單,家長的參與,那是實心實意的貼心的支持者。
一次約請一位家長到學校交流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家長到學校明顯表現出拘謹和緊張,說起孩子便是一連串的否定詞:孩子太淘了,又不懂事,沒大沒小,是他媽慣壞的,孩子讓您費心了,您大人不計小人過,我們家長給您賠不是了……
我說,您別太客氣,孩子不懂事很正常,這是成長過程中難免的,我今天請你來,是想真實地了解孩子,如果我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和他交流和談話的時候就能掌握主動權,如果僅僅以看到的表面現象做出不全面的判斷,孩子會不服氣的,孩子的不懂事留待我慢慢去觀察,我今天想了解的是孩子的優點,請你談談孩子有哪些優點,越詳細越好,哪怕是一些生活細節,或者說是被家長您曾經忽略過的一些生活細節都行。
家長明顯感到吃驚,一時很是茫然,也許是出人意料,也許是平時根本沒想過,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尷尬地說:關于他的優點,我還真沒想過……
家長沉吟良久,才說:其實孩子很孝順的,很關心他媽媽的,一次看見他媽很辛苦很晚回來,便主動問寒問暖。我一次很晚回家喝醉了,回家便躺在床上,他輕輕地幫我脫了鞋,幫我蓋上被子,關了燈……其實他很理解老師的辛苦,回來總說老師是為他好,即便是老師過激地批評他,他也覺得是自己對不起老師,是自己不爭氣……
我想起他在學校,關心集體,熱心助人,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運動會上的出色表現,同學有困難,十分仗義……
大相徑庭而判若兩人,這就是我們平時判斷的誤差。
于是和家長約定,回家以后,多說孩子的優點,就說老師看到孩子是一個很善良很可愛的學生,心里很喜歡很欣賞他的許多優秀的品質,如果在學習上更努力一些,做得更完美一些,做得再扎實一點,更用心一點,會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于是家長回家談孩子在學校的優秀表現,熱愛集體,關心同學,心地善良……老師的欣賞和喜歡給了他無限的動力,學習上有進步哪怕是一點點也不失時機地進行強化,事實證明,孩子在不知不覺間便優秀起來。
和家長個別交流是為了孩子的進步,家長怎么會感受不到老師熱情的幫助呢?看到孩子的進步,給孩子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和將來的生活走向,有哪位家長會不理解呢?
面對單親家庭的困惑,教師要充當好矛盾的緩沖者。三口之家有矛盾,還需有人出面緩沖。當孩子小的時候,單親家庭的嚴格要求孩子還能勉強接受,大了之后往往變得無法收拾。當孩子激進地爬上窗臺,你再說,我就跳下去,死給你看。天底下沒有哪個家長會再度激化,于是請求孩子下來并承認自己的錯誤。當孩子把握住母親愛的軟肋之后,加上自己的懈怠,加上學
習的艱難,于是像沒有剎車的輪子一步步往下滑而失去控制。
教師的責任是充當好緩沖的角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至少讓學生明白,可以有千萬種錯誤,唯獨不能用父母對我們的愛來要挾和控制父母,這是一個人做人的底線。經過多次交流,學生明白應該用自己寬寬的肩膀為家庭分憂和擔當一些責任。
家長在家長會后給我博客上的留言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我走上三樓就看到孩子們一起列隊迎接家長,兒子微笑著迎上來并很紳士地把右臂彎給了我(一定是您的創意),我立刻挽上去,高大帥氣且學習進步了的兒子,一個要求上進的、懂事的、有情的兒子挽著我緩緩走進會場,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是我十八年前就希冀的兒子,而在后來的過程中被我弄丟了,在我對教育孩子感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您伸出了有力的手,幫我找尋了回來,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師。他這次進步很大,班級也大步前進了,孩子們的發言讓我很感動,他們在您的引領下懂事了。孩子們進步了,但在您儒雅睿智的儀態里,我們看到了您掩飾不住的疲憊和憔悴。您為孩子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我們希望您注意休息保重身體,為了我們的孩子,也為了您的孩子。”
當家長成為信任教師的同盟軍的時候,許多看似無解的命題,就會迎刃而解。有了家長的支持和參與,教育源頭的活水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家長走進“桃李部落”和我的博客“桃李守望者”之后,教師不僅僅只是得到支持,他們的鼓勵和友好,更是教育者疲憊時候的動力加油站,更重要的是家長有取之不盡的教育智慧,體現在對部落博文的點評。時而熱情洋溢,時而言之有據,時而動之以情,那種旁人述說的效果,豈是教師單打獨斗所能具備的。把家長參與教育的源頭活水引進班級,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水渠”,便會逐步暢通清澈起來。
突圍四:享受博客的“情”,淡妝濃抹總相宜
我的教育博客是“桃李守望者”,班級博客是“桃李部落”。這里既是我苦心耕耘的沃土,也是自己收獲喜悅和感動的樂園。李白有“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的佳句。而我卻有“筑桃李之芳園,享師生之樂事”的幸福。
構筑芳園樂地,心靈必須是明凈的是坦蕩的也是無私的,才可以讓學生走進來。在博客里,記錄的是班級的生活,思考的是學生的未來,困惑的是學生的迷惘和苦悶,愉悅的是學生的明理和懂事,彰顯的是熱情是友好是積極的情懷。在這里,揚善不避親,顯惡不隱事,痛苦著學生的痛苦,高興著學生的高興。學生看見自己的生活被有心人記錄,不時看見自己的身影活躍在教師的心靈中,同伴的筆端,不時出現在“桃李守望者”和“桃李部落”里,有一種被認同被關注的快慰。于是不時地串串門,打個招呼送一個微笑問一聲好,一來二往,距離近了,心理相容了,彼此心理認同的局面便逐步形成。
我以為教師不必把自己的心靈裹挾起來,以期達到某種不可知的神秘和威懾的效果,在高中在深圳此路顯然不通。高中學生,特別是深圳的學生,他們不迷信權威,他們開放的視野,加上港臺文化的熏染和影響,骨子里就認為師生是平等的,因此面對學生的審視,大可以坦誠相待。我曾在班會上和學生簽訂一個君子協定:不強求誰聽誰的話,我們只聽正確的,至于誰的話正確,我們可以討論可以辯難。這樣的結果是,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在制定遲到的處罰規則問題上,班上諸葛川浩同學提出一個觀點:要多看學生優秀的一面,在觀念上不能只注意班級學生偶爾出現的不良現象,應該彰顯班級生活中優秀的地方。該生的話正好切中“哪壺不開提哪壺”弊病,和我的“哪壺先開提哪壺”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學生感受和理解了教師的心靈,就會有話要說,說出來便是貼心順心的理解,安慰鼓勵甚至是對教師的期待和希望。這種善意的期待和希望,是一種內驅力,羅森塔爾效應同樣適宜于家長、學生對教師的期待。不過這是一種浸潤了理解、走進教師心靈以后的期待。
上課去教室,下課走人,課后答疑解惑,幾乎沒有交流的機會。我們常常看到學生欲言又止,或者因為時間關系而不得不中斷談話,打電話顯得突然,寫郵件又難以啟齒,手機發信息怕詞不達意,而博客因事因理因契機因心情正好吻合,于是自然地表達,加上沒有干擾面對電腦可以冷靜而優雅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班級博客便可以很好地充當師生家長朋友們交流的“場”。這個“場”須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有磁性有吸引力。也就是說,這里能夠解決一些問題,大家來到這里能夠得到收益,或是精神的愉悅或是情感的滿足或是情緒的釋放或是壓抑的排解,同時也是人氣的凝聚。讓家長和學生參與自己的教育管理,感受教師教育的不易和艱辛,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你褊狹自私固執而一意孤行,只會東施效顰,只會留下笑柄,甚至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學生看到的是陰暗是不平是褊狹,依學生當下快人快語且口無遮攔的特點,必將是人人共憤對你口誅筆伐而成為學生心理發泄的對象。
宜昌的葛紅霞老師在武漢聽了我的報告,深有感慨:“或許讓學生走進老師的心靈可以成為現階段教育關注的熱點或走向。讓學生走進教師的心靈,理解教師的期盼;讓學生走進家長的心靈,理解父母的辛勞;讓孩子走進朋友的心靈,理解別人的需求。孩子們應該學會理解與尊重別人,學會走進別人的心靈,就讓他們從走進老師的心靈開始吧!”
我已經畢業的學生聽說我現在因為班級博客快撐不下去而郁悶孤獨的時候,紛紛在博客上表達自己的愿望。
“要不我們回去給你撐場子去……寫寫社會體驗……給那幫孩子一些經驗總結和提前教育?”
“老師干脆開一博客讓您以前的學生都來懷念下舊事,再分享畢業后人生經驗什么的吧,定會火!既能讓以前學生們了解同學近況,也能讓現在的學生了解社會。”
“我真的覺得寫博客很有意義啊,昨天還偷偷溜回去看以前寫的那些東西了昵!為什么現在的孩子們不愿意寫呢?只要老大吱一聲,咱們隨時都回來客串……”
一個叫“壞掉的蚊子”的已經畢業的學生在自己的博客直接發文,題目是《給我的老大》(老大是學生對我的稱呼)。
“老大在人人網(校內網)的抱怨讓我突然感慨萬分,我想對學弟學妹們說,現在應考的你們或許會覺得寫博客只是一個任務,但是,對如今的我而言,桃李部落是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或許只是平常生活的一件小事,但在后來都是可以微笑的回憶。我希望,你們年輕時不要在高中生活中留白。”
接著她充滿感情地說:“老大,當聽說你又重新當班主任時,我不知道08屆GT2(上屆學生的班級名稱)班的其他成員們是怎么想的,我心里是止不住的失落。老大不再是我們的老大,老大又是別人的老大了。老大
的‘關門弟子’還不是我們。曾經的桃李部落也不再是獨屬于我們的可以回憶的樂園了。我開始惶恐,擔心你會忘了這個只是你許許多多的學生中最平凡的那個……”
讀完她洋洋千言的博文,我已經淚流滿面……一種被理解被認同被感激的復雜的感動涌上心頭。
中山大學的安琪在看完《班主任突圍》后,情不自禁地寫下《我的高中,我的老大》,發表在《中國教師報》上。
“……說出來也不怕你們笑話,我流著眼淚開始敲的標題,寫到現在我眼淚也沒停下來過。很多人都說我很開朗很堅強,也有很多人都跟我說沒見我哭過,可是我現在一想起老大,想起我幸福的高中生活,眼淚總是要奪眶而出,想念老大……”
“有時看到老大晚修時獨自一人在外吸煙,會很心痛。知道老大為班級付出很多,卻得不到大家熱情的回應。心情的起伏有時并不是寬大的胸懷能包容的。不知道有多少次為班級心煩著,卻還是以微笑待我們好言相勸著。同學們,難道我們就應該自私地享有這份愛,而不作出任何回應嗎?”這是現任學生嚴春芳同學在班級博客上發出的呼號……
“說實話我以前并沒有什么集體的概念。我從沒融入到自己所待過的班集體里去。總是旁觀,總是冷漠,總是退縮。我一度覺得我可以不要青春,不要一大幫同窗的好朋友。命運的巧合,把我安排進了桃李部落。我只想說:經歷了沉默的初中三年和高一,我想要改變以前的生活,想要盡自己的努力融入這個新班級,想要成為大家的好朋友,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和大部分同班同學連話都沒說過。長期的封閉讓我不會與人溝通,不會與人交往,但我會努力沖破自己從小形成的性格的局限性。”(鐘瑜)
“不曾見任何師長這樣的掏心掏肺,不曾見任何人能夠在一開始讓避諱生人的我倍感親切。然后想起報名那天老師開始第一回合的訓導,然而又親近得像朋友之間的交談,我當時那樣不屑一顧的念頭,置之事外的態度,死一百次的心都有了。”(徐舒怡)
我忘不了,學生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要把老大打包帶到大學去……
我忘不了,學生命令我不準忘記他們,即便是很久很久也不能忘記他們……
我忘不了,學生突然在網上大哭:想深圳想育才想老大……
漫步在“桃李守望者”和“桃李部落”里,心靈不時被擊打被震撼,是感動也是幸福,許多時候,一個人在電腦旁默默地淚流滿面,任憑眼淚不聽使喚地執意地流淌下來,這邊剛剛抹去,那邊又流了出來……當你疲憊的時候,當你懈怠的時候,當你被誤解的時候,當你力不從心的時候,學生和家長時不時地站出來,關心你理解你呵護你鼓勵你,讓你欲罷不能,欲止不能。
我怎能辜負學生這份期盼,我怎能怠慢家長這份托付。
懷著感激之心,用心面對我可敬的家長可愛的學生,用心回應學生的期盼,家長的需求。于是便懷著感激之情面對我的學生。
一聲“老師好”,我微笑著表示感激。學生在接受批評的時候,禮貌地說聲謝謝,我感激他有良好的素養。教育他以后有明顯的進步,我感激他所做的努力。學生認真地擦干凈黑板,我感激;學生為我清理好講臺,我感激。感激學生課堂上的微笑,感激他們課堂上表現出來的激情。學生有事事先向我請假,我感激他們對我的理解;學生早退,過后主動向我解釋原因,我感激他們對我的尊重。學生向我訴說自己的苦惱,我感激他們對我的信任:學生向我坦誠對我的一些看法,我感激他們對我的幫助;她退步了,我友好地詢問原因,她如實相告,我感激她對我的真誠。總之,我該感激的地方太多……
感激學生,看到的是微笑,記恨學生,看到的是丑惡。學生終究是孩子,犯錯了,要想到不是故意和老師作對,如果他能夠接受批評,我們應該感激。如果他不接受,我們應該感謝他的直率。感激學生,需要一種朗朗的心胸,只是想到索取,感激會離我們遠去,惱怒會朝我們款款走來。感激學生,需要一種寧靜的淡泊,急功近利換來的只能是虛榮和失落。教育是慢功出細活的工程,任何的功利只會使我們的教育出現變異,欲速則不達,這是定理。
心存感激,處罰學生也會有很好的善后補充。表揚學生會周到地考慮表揚的副作用,不能為表揚而表揚,不能讓受表揚者難堪,更不能讓受表揚者成為同伴們攻擊的對象而逐漸孤立。你學習不太好對吧,我可以為你專門設計一場籃球賽,讓你在球場上一展雄姿;可以為你組織一次攝影作品展覽,目的就是讓同學們欣賞你的攝影技術;還可以創造條件讓她一展歌喉;讓他的書法酣暢淋漓;讓他的美術天賦盡情地釋放,讓他的善良得到大家的認可;為她的大度豁達經營一次表現的機會;為鍛煉她的活動能力專門策劃……因為用心教育,全班學生都找到自己的精彩,讓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都找到在班級中的位置,讓全體同學關注班級的活動,融入到班級的文化氛圍中……
當然,博客里也有爭論和辯難,也有不和諧的聲音。比如,老大,你今天的課有失水準。老大,你今天冤枉我了。老大,那件事情不是某某做的,你張冠李戴,老大你必須向某某道歉。老大,你今天的樣子好嚇人,我還是喜歡微笑著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