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31 07:21: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淺水洼里的小魚》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冊第28課。本文通過“我”的發現,描寫了一個小男孩以他的純真、善良、執著、專注,將沖上海灘滯留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一條一條不斷扔回大海的故事。課文內容平實自然,卻感人至深,發人深省。文章對話描寫突出,通過語言和動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質。教學中應挖掘這個特點,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從而受到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影響。
二、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理解生字、新詞,借助多媒體,深入理解“蒸”字,會寫“腰、撿、粒、被”四個字。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感受小男孩把小魚一條一條不斷扔回大海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個性化的朗讀來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逐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學習抓住人物語言和動作來表現人物心理品質的方法。
3.感悟課文故事的情感因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感悟課文。
教學難點:在讀書中體會小男孩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純潔心靈。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這是第七單元倒數第二篇課文,學生知道這一單元都是人類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保護環境保護動物之類的文章。因此課文所要揭示的主題學生很容易領會,要側重讓學生抓文中的語言來深入體會。低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愛說、愛表現,在處理小男孩拯救小魚兒的過程時可采用表演朗讀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要創設說話情境,訓練學生口說我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培養學生以提高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能力為主的理念,本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強化朗讀感悟,以讀促解,以情促悟,形成文本―教師―學生之間對話交流、多邊互動的氛圍。教師利用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與手段,化抽象的文字符號為直觀感性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全身心進入文本、理解作者、感悟生活。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室與多媒體
將準備好的材料播放。
六、教學過程
七、幫助和總結
《淺水洼里的小魚》是讓學生從感受男孩對小魚的在乎,體會生命的珍貴,樹立珍惜生命的意識。我在設計時,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情感點。
1.創設情景,鋪墊情感。
在教學開始時,我播放了魚兒在大海里快樂生活的片段,讓孩子走入情境去感受魚兒的快樂、自由自在,當孩子們興奮、愉快時,我將畫面一轉,出現了陷在淺水洼里的小魚的圖片,讓孩子們通過兩個情境對比,體會到小魚生活的困難,強烈的反差激起了孩子們的同情。
2.想象補白,強化情感。
在教學中我啟發學生展開想象。
想象直接指向學生的內心世界,并推動著情感。
現在大家就是被困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你們的心情怎樣?
下面的沙子要吸,上面的太陽要蒸,本來就只有一點點的水,很快就要干了!小魚就要了。時間緊迫,情況危急,這危難時刻,小魚們,你們在想些什么呢?
課上,通過課件演示“蒸”字的四點底慢慢變成火,讓學生感受字義,為什么沙灘上有火?感受小魚此時的情感。
通過幾次想象補白,學生與小魚的情感已融為一體,讓他們設身處地為小魚著想,從中體會到小魚的感受。
3.以讀為本,以讀激情
篇2
訓練學生眼力,需要改進觀察引導方式。在進行具體的識字、寫字教學時,教師要對所學漢字進行拆分、組合、比對,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構成規律,找到書寫漢字的基本格式。低年級學生對漢字缺少必要的了解,教師不妨開展多種示范活動,給學生以思路啟迪,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學習熱情。
對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2》進行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插圖,讓學生說說在學校的生活感受,然后開始學習生字。學生先借助圖畫認識漢字,在同桌幫助下完成正音。教師讓學生總結識字方法的時候,學生表現得很踴躍。有學生說:“這些生字大都是左右結構,屬于形聲字,而且右邊多是聲旁。”教師對此給出積極評價,繼續引導學生書寫生字: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找出范字的構成方式,然后進行描紅。如“胡”字,在書寫時,要做到左高右低,左右寬窄基本相等,這樣才能給人帶來美感。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開始對每一個漢字進行細致觀察,找到其構成特點,然后進行書寫訓練。有學生總結:“這個‘鋼’字是左右結構,左面金字旁稍微窄一些,注意金字旁的起筆不可太長,右面‘岡’字要挺立,下面不可收筆太多。”學生邊研究邊書寫,其學習效果非常顯著。
在識字環節,教師讓學生借助插圖進行識字,在學生對字義字音都有了一定認知后,讓學生對漢字結構進行分析,也為后面開展書寫訓練奠定基礎。學生在具體展示時,從字形構成角度展開分析,找出形聲字構成規律,對字音、字義都進行了有效鞏固。
二、練指力,強調寫字姿勢習慣養成
低年級學生手指力量不足,教師要對學生握筆姿勢進行專門示范和糾正,也可以采取競賽、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盡快提升寫字指力。
訓練指力需要教師給出個性化設計,瞄準學生識字寫字興趣激發點展開。如在《看雪》這篇課文的生字學習時,教師引入一個游戲活動:這篇課文有十個生字,每個學習小組要找出四個生字編制字謎,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謎編制不合格,全組成員每人要做十個俯臥撐。學生聽說要開展游戲活動,都顯得極其興奮,并快速行動起來。在字謎展示時,有些小組表現比較出色。如“省”字:少了一只眼,勤儉節約少花錢。“毯”字:火上有火,火下有毛。“店”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買賣興隆,經營東西。教師對各個小組展示的字謎進行點評,凡是達不到質量標準要求的,都要接受運動懲罰。課堂內歡聲笑語,學習氣氛非常和諧。
教師利用字謎設計進行游戲活動,給學生認識漢字創造機會。在對漢字進行拆分對比中編制字謎,促使學生對所學漢字有了更深刻的記憶和理解,這對幫助學生掌握漢字有重要幫助。在進行運動懲罰時,又能夠提升學生的指力,對訓練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也有一定好處。小學低年級學生大多喜動不喜靜,對游戲運動充滿了參與熱情,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教學設計,極大地提升了教學針對性,課堂教學自然也進入佳境之中。
三、訓練毅力,注重寫字情感審美培養
小學生學習毅力普遍較欠缺,為提升其識字、寫字的持久興趣,教師要注意不斷更新訓練方法,在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熱情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如開展觀摩欣賞書法、自我展示、座談會等活動,給學生以更多的訓練機會,促使學生在訓練感悟中培養情感審美觀念。
《淺水洼里的小魚》這篇課文中只有七個生字,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和同桌合作完成生字讀音,然后在田字格里書寫生字,每一個字書寫三遍。教師巡視檢查篩選,只要有一個字書寫美觀,也要篩選出來,參與班級示范表演。凡是被選中的學生,要上講臺進行板書,給大家做出示范。為確保書寫美觀,被選中的學生都積極進行書寫訓練。在課堂展示表演時,每個學生都顯得比較緊張,雖然只是寫一個字,但大家也極力追求完美。在學生展示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點評活動,對學生書寫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指出其書寫美觀之處,也找出其不理想的地方。不管是被點評的,還是參與點評的,學生們都非常重視。教師集合大家的評價意見,選出比較優秀的作品,進行集體表彰,號召同學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