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放手范文
時間:2023-03-16 19:47: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不放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嚇得她一個哆嗦,啊,啊,啊,的大叫,感覺自己該要精神崩潰了,頭腦混旋。
顧婷兩眼著合,站起身拿著手里的的鉆戒和盒子,拼命的亂打一通,鬼啊,鬼啊顧婷用力的搖著頭,
驚慌失措的喊著,換了任何人,誰不害怕啊。那不是一驚一乍的,也不是裝腔作勢,那是發與內心的恐慌,在混亂里,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隱若現的出現。
那人抓著顧婷的兩只胳臂一個勁的晃著顧婷,顧婷還是一個勁的又蹦又跳,她在拼命的掙脫著他的揪扯,他嘴里喊著婷婷,婷婷,是我啊;我是高揚啊;你傻啊你你看看我啊。我是人,不是鬼啊;你摸摸我的手,還熱乎著呢,鬼是沒有溫度的,身上都是涼的,你知道嗎,你知道嗎高揚開始掉淚了,他再也無法在裝下去,他再也無法裝下去了 ,他知道,在他的心里最在乎的人是誰,他知道他最離不開的人是誰 。他愿意放下他的驕傲與自尊,他愿意放下無畏的爭斗,他愿意總守在顧婷的身邊,他無法在逼迫自己不要再苦逼著自己視而不見,他不愿意在看到顧婷痛苦,他看到顧婷這樣心如刀割一般,他捏緊了拳頭,感覺自己快要窒息的感覺,。他不想這樣的逼顧婷也不想解釋任何事。
顧婷睜開淚眼,再也無法控制住內心的委屈,她舉著拳頭,輕輕的揮打著他,她和高揚相擁在一起,抱頭痛哭,顧婷哭的很傷心,顧婷抖動著身子,泣不成聲,感覺自己,沒有辦說服自己,痛苦,無助,思念,與夢想,焦慮,與恐懼,一切一切的百感交集,都在這一刻爆發了,他們四目一對,淚眼迷離,高揚用手輕輕的拭去顧婷眼角的淚滴,他們沒有說話,只是,只是,他們的眼睛含情默默的注視著對方,沒有那一種力量去阻擋著一切,他們所有的恩怨與那些決絕的話語,就像是春天里的雨滴在春天里默默地下著,誰也不想看到這對苦情的男女,這樣得不到祝福。
高揚默默的用手勾起顧婷的羞澀的臉,他們深情的輕吻著,那是滾燙的紅唇,相擁的溫度,那是內心洗禮的知足,那是歲月蹉跎的見證,又是愛情經歷無數坎坷后,依然在他們的心中閃閃發光,顧婷,因為擁有高揚她才是顧婷,高揚因為有了顧婷,他才會事業上如虎添翼,他們深情的相擁著,顧婷害羞的掙開高陽的懷抱,高揚早已看見顧婷手中的鉆戒,他一眼就認出那是他給她精心設計挑選的那一只。
篇2
曾經最美的辰光
我和方向,是為數不多修成正果的大學 情侶。那時候,我們只有一個信念:此情不可成追憶。相愛,就要在一起。
剛出校門,我們租住在一間一居室內,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2103元,去了房租及日常用度,兩人常常因給誰添件新衣服推來讓去。經常,我們會退掉對方給自己買的衣服,然后換成對方的款式。更多時候,方向求我:“樹樹,女人是男人的面子,你就當為了我的虛榮,把自己穿得體面一些吧。”而他,穿著那些地攤上淘來的假阿迪、假耐克,在我面前晃來晃去地炫耀:“人長得帥實在沒辦法,硬是把地攤貨穿出國際知名品牌的范兒。你都不知道有多少攤主想找我做形象代言人呢!”
那時,我們最大的愿望是去共慶園吃大餡的三鮮餛飩。在舍不得花錢的前提下,我們會找各種借口說服自己奢侈一把。比如到了彼此的生日或者生日滿月:比如我,Jvb地發燒了一下,但沒有吃藥就好了;比如我們的銀行戶頭存款突破了千元、萬元、兩萬元大關……常常,我們決定要去吃的過程遠遠長于我們去吃的時間,用方向的話說就是:“讓幸福來得再漫長一些吧。”
方向第一次漲工資,月薪達到1500元的時候,他在單位衛生間里給我打電話。我興奮地尖叫了起來,他假意勸我:“別那么激動,你現在已經是大款的媳婦了,一定要低調。”那天晚上,工資還沒有到手,我們便提前透支,買了一套卡帕情侶裝。吃了巴西烤肉,在歌廳狂嚎了兩個小時,還無比奢侈地打車回家。然后,就是幾天提心吊膽的等待,直至漲的那些錢真正落袋為安。誰都知道,1500元就是個蟻族的價兒,可是我們卻樂于用這種明顯夸張的方式,放大著我們的小快樂,讓自己看上去是那樣的朝氣蓬勃。
大學同學出國留學,把他的房子留給我們照看,分文不收。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搬了過去。第一夜,我倆興奮得徹夜未眠,生怕一旦睡著,等睜開眼睛卻發現還住在原來的出租屋里。
我們單位時常出去應酬,我也經常有打包剩菜剩飯的機會。雖然在場面上堅持說不用了不用了,可是,一進家門,我就會大呼小叫地叫來方向,然后陪他再吃一頓,直到兩個人把肚子吃得鼓鼓的,像兩只企鵝一樣平躺在床上……
最后的疼愛是手放開
只是不知道,日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悄然發生了些微的變化。
我的爸媽從老家來,我們大魚大肉地侍候著,舍得血本地帶他們游山玩水,可是,臨走的前一夜,爸爸一直在抽煙,媽媽的眼淚就沒有停過。她問我:“嫁給方向。你的日子什么時候才能出頭?你在媽身邊時,也沒吃過這么多苦啊!”
送他們走的那天早晨。方向回來的路上一直沒有說話。那是我們之間少有的沉悶。我去牽他的手,他卻把我整個人擁在懷里:“樹樹,嫁給我,是不是覺得很委屈?”“傻瓜,我幸福還來不及呢!”是的,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福,可是,我為自己沒能活得讓父母感到心安而覺得有些失敗,也有些難過。
當我們的存款達到5萬元的時候,我們大款般地去看房子。可看完后,“買房子”這個話題成了我們之間的禁忌。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城市里的房子已經漲到令人發指的地步的呢?以如此的攢錢速度,我們活上三輩子也不會有自己的房子。
屋漏偏逢連夜雨,方向的媽媽得了甲狀腺瘤,必須動手術。我們責無旁貸地出錢出力。沒想到錢攢起來如此困難,但花起來卻這樣的痛快。隨著銀行存款數字一起縮水的,是我們對未來的希望。原來我們都那樣傻,以為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好日子就一定會招之即來的。
送走婆婆那天,方向的情緒很低落。我知道他的感受,上大學時,他經常跟我說,等將來工作了,接他爸媽來城里生活,讓他們像許多城里老人那樣,每天最大的任務就是鍛煉身體,關注養生。可是,婆婆來的這些日子,除了身體受病痛的折磨,那每日白被單般的藥費條對她來說,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她知道我們過得并不寬裕。這狠狠地打擊了我和方向的自尊――大學畢業,我們居然連讓父母病得起都做不到。
我們躺在床上畫餅充饑的時候越來越少了,方向經常泡在網吧里,在各種創業的網站上尋找商機。當小區的農貿市場集資,大家瘋投以期市場開業,高價出租、出賣攤位時,我們毫不猶豫地將所有存款投了進去。可是最終,開發商拿著大家的血汗錢跑了。看著那棟只挖了個地基的爛尾樓,我和方向的內心真的是一片狼藉。
每年一度的同學會開到第五年時,我和方向終于沒有去。原因真的很難以啟齒:我們找不到像樣、體面一點兒的衣服;而我們也舍不得兩個人加在一起1000元的會費;我們當然也受不了聚會結束時,眼見著那么多的私家車絕塵而去,而我們卻只能一路跑著去趕末班公交車。從前,我們覺得同學中的一些人只不過是先富了,但過了5年后,現實讓我們明白,我們后富起來的希望十分渺茫。
那個留學的同學就要回國了,我們不得不再次滿大街貼小紙條找房子。第三天去看房子時,恰好路過共慶園。吃餛飩時,方向的眼睛紅紅的。當他像往常一樣把三鮮餡中的蝦仁挑出來,放到我碗里的時候,我一時間淚流成河。突然那么地心疼他,覺得愛其實是一種拖累。
現實有時真的無比殘酷,真的遠比電視里演得要讓人無可奈何――我懷孕了。盡管我們那么小心翼翼,可依然沒能避免事件的發生。在醫院等結果的時候,那么多和我們一般年紀的人為有了孩子而雀躍,可是面對醫生的肯定答案,我們選擇了心酸的沉默。從診斷室到手術室的路真長。我快要進手術室的前一秒,方向叫住了我。我頓了一下,但沒有回頭――我不能回去。因為我們都清楚我們哺育不起這個小生命。我更不愿意看到方向眼里那深不見底的難過與受傷。
日子就是日子,跟電視劇與小說最大的不同是,它沒有作者也沒有導演,所以也不可能出現他們講的那樣:“后來,我們有錢了。”除非我們能中500萬,否則,我們就要為柴米油鹽操勞一輩子。
所以,當那個女孩兒頻頻給方向發短信和打電話時,我覺得這是我們生命中的一次機會。或者說是方向的一次機會。她有殷實的家道,是那種可以比我們少奮斗至少20年,甚至是可以不奮斗的人。
我離開方向的方式沒有任何創意――讓要好的男同事糖衣炮彈般假意追求,再派來一輛別克君威每天忠實地接送。辦理離婚手續那天,方向很平靜,我也是。平靜的背后,其實是對生活最無奈的妥協。我們都放不下對方,可是,挽留或悲傷都將是彼此的負擔――這就是生活殘酷的真實,我們終于向現實低頭,在心里對對方說:最后的疼愛是放開手。
幸福就是安之若素
離婚后,刻意地回避著關于方向的消息。雖然這個世界很小,但只要誠心不去
見一個人,是可以碰不到的。然后,我就碰到了李想,一個看上去很理想的歸宿,可以終結我的“蟻族”生活。我再傻也知道,這有可能是我人生中惟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我接受的原因是我實在沒有理由拒絕。
可是,人就是這樣,當衣食無憂的時候,便開始懷念那些曾經的苦日子。與方向在一起的一天天、一幕幕居然成了我心里最美的辰光。我以為這不過是自己不懂得珍惜眼前的短視與輕賤。當李想向我求婚時,他給了我很大一筆錢,他說:“我知道這很俗,可是,有的時候它的確可以給人帶來安全感。”
這也是我喜歡李想的原因,他成熟穩重,做事總是給人留有十足的余地。既然沒有單身的能力與打算,接受他,似乎就是我當下惟一的而且絕對正確的選擇。那天去訂婚宴,那家酒店的老板在向李想點頭哈腰的同時,不時用余光掃視我。多年蟻族的經歷讓我很明白那目光中的含義:堂堂李想,于嘛要娶一個如此平凡不起眼的女人?
我曾問過李想這個問題,他說:“你溫婉平和,如今這世上已經不多見這樣的女人了。”這理由或許真實,可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是這樣的一個人――有些東西真的很好,但,我不一定承受得住、承受得起。幸福如果太過于超
乎想象,我能做的就是不相信。還有就是活得動蕩不安,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被別人搶去或者自動消失不見。
所以,在最后一刻,我還是選擇拒絕了李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突然明白:我就是一個習慣了“蟻族”生活的“蟻民”,我就是一個永遠穿不上水晶鞋的灰姑娘。
作為拒絕后的“慶祝”,我去吃了好久不吃的共慶園的餛飩,它還是那么香、那么充饑,而且還是可以讓人吃到淚流滿面。
不知道哭了多久之后,一個中年男子給我端來一盤白焯基圍蝦。他說他是共。慶園的老板。我禮貌地邀他坐下。他說,他關注我和方向很久了,他說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樂觀恩愛的小夫妻,為了三鮮餡里那點兒蝦仁讓來讓去,讓他想起了當年的自己和妻子,很可惜他們在苦盡甘來的時候,分開了。他說他一直想送我們一盤真正的大蝦,但又害怕傷了我們年輕而脆弱的自尊。他說:“很久沒有看到你們一起來了,我猜你們之間一定出現了什么問題,但據我判斷,問題一定不是很大。因為和你一起來的那個小伙子還是經常來吃餛飩,而且每一次來吃,都要把餡里的蝦仁挑出來。服務員曾經問過他:是不是你覺得蝦仁不新鮮?他搖頭說:‘不,很新鮮,很好吃。’……”
謝過老板,我迫不及待地奪門而去。原來,隔了那么久,我和方向的品味都沒有改變。我們婚姻的胃居然都消受不了海參鮑魚、燕窩魚翅,能給我們帶來口腹之娛的,永遠都是這庸常小店的大餡餛飩。
還是在原來的那間出租屋,方向開門看到我時,什么都沒有說,只是緊緊地、緊緊地把我擁在懷里,仿佛我只是出了一趟遠門。
篇3
然而,能夠堅定地為自己的崗位付出時間、精力、青春,能夠在頭腦中樹立正確的愛崗敬業的信念卻需要一定的勇氣、魄力和奉獻精神!我就經歷了這樣的心路歷程的轉變。
我是20xx年7月走進現在這個新集體里的,做辦公室文書這個崗位才僅僅半年時間。在很多人眼里,我從事的這份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因為,每天除了管理公章,就是收發文件,在這樣的崗位上,不可能創造出奇跡。工作之初,我記憶猶新。記得每一次為企業蓋公章,我都要很仔細、很認真地審核所有要蓋章的表格,生怕有所疏漏,
但幾次過后,我發現我的細致往往都是多余的,而且大多時候還會被某些企業美其名曰“認真”,我突然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失落。我曾夢想著很多很美妙的東西,想象著自己能夠有一番作為。可是,當我的手接觸到公章的一瞬間,我所有的夢想都隨著這一動作飄得無影無蹤,我意識到我不可能在這里體驗到成功。正是奮發向上的年紀,正是努力拼搏的年紀,正是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年紀,卻要在這一默默無聞、枯燥乏味的崗位上流逝青春,我的熱情被這冷冷的現實降至極點,淚水不禁流了下來。難道這以后很長很長的路都要用一雙手在鍵盤上或是在表格上做機械運動,便讓時光流逝、年華付水嗎?難道我要在這里渡過最美好的人生,讓光彩不現就白頭嗎?我不敢再往下想什么。我知道自己走進了誤區。我想從這種誤區里走出來,但是,很多努力都付之東流,我沒了以往的勇氣和信念。我以為自己從此不再有追求。
要感謝98年那次賑災義演晚會。我是在無意中找出那張晚會的碟子重新觀看的。當我再一次看到中國人民用最原始的方法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作斗爭的時候,當我再一次看到中國戰士用鮮血和生命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的時候,我再一次震驚了!我覺得自己實在太渺小了!和偉大的抗洪精神相比,我的夢想、我的追求、我的努力都微不足道了。還有什么比無私的付出更偉大呢?我此時的付出,與他們付出的最寶貴的生命相比,是不是太慚愧了?我想了很多很多,這一夜無眠。
而讓我更加深刻地讀懂了“愛崗敬業”內涵的,應該是剛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場驚心動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SARS病毒肆虐,向人類發起猖狂攻擊,有一群人臨危受命,他們面對這場不同尋常的“考試”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譜寫了救死扶傷的壯麗篇章。歷史不會忘記,20xx年的春天,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他們用一種凝聚民族之魂的中國精神,戰勝了SARS病毒。他們為所有人用智慧、勇氣甚至生命詮釋了愛崗敬業的最高境界!
那么,我,我們,我們中間的任何一個人還有理由不為自己的職業奉獻嗎?!
我知道我已經有了一份信心!這信心源自我的真實情感,我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我的崗位似乎不用語言就能表達情感,不用面對面就能進行交流,不用刻意展示就能讓人信任。我時刻提醒自己為納稅人服務要熱情,對文件管理要科學;同時對干部輔導要耐心,對系統升級要關心,對平臺建設要傾心,對網絡安全要細心,并不斷告誡自己:履行工作職責,承擔工作義務,努力創造信息時代、數字科技時代嶄新的“文書”形象。不求輝煌,只想做稅收事業的一片葉、一個芽。
人生的選擇很關鍵。選擇的機會并不多。當初選擇了這一職業,是因為一份愛,因為一份信心。雖然這份職業有說不盡的苦澀,但也有說不盡的甜美。它的甜美,源自愛崗敬業,吃苦耐勞;源自安于淡泊,直面挑戰;源自努力求索,不斷調試和充實自己。
篇4
【關鍵詞】 食管癌; 頸部吻合口瘺; 防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0.070
食管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是食管外科嚴重的并發癥,不但住院時間延長、費用高昂,而且治療過程兇險、死亡率高[1-2]。邵令方等[1]總結國內文獻,吻合口瘺的發生率為1.8%~5.2%。但是胸內吻合口瘺與頸部吻合口瘺有不同的臨床特點。近幾十年來,隨著手術技巧的提高、新技術的應用、外科營養支持治療的成熟以及患者術前體質狀況的改善,吻合口瘺的發生率不斷下降,但是頸部瘺的發生率卻沒有明顯的下降[1]。本文回顧性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月筆者所在科改良法行左胸、左頸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術110例患者吻合口瘺情況,以探討降低頸部吻合口瘺發生率的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110例,男78例,女32例,平均年齡(63±16)歲,病變均位于食管胸上段,術前均未行放化療,均經胃鏡及病理學檢查,其中鱗癌108例,小細胞癌1例,肉瘤1例。
1.2 手術方法 全麻成功后,患者取右側臥位,經左側第6肋后外側切口進胸,探查顯示腫瘤可以切除時,游離食管胸下、中段,開膈肌,游離胃,剔除胃左血管周圍、賁門旁及縱隔內淋巴結,于賁門部斷胃食管,胃殘端縫合器封閉,4號絲線間斷縫合。將食管游離至左胸頂,作胃上舌狀漿肌瓣、標記線,于主動脈弓后拉胃至胸頂,暫停胸部操作。沿左胸鎖乳突肌內緣作頸部切口,逐層分離至左胸腔,上提胸段食管、胃至頸部,完全性切除病變,行食管胃頸部舌狀漿肌瓣覆蓋,食管胃黏膜吻合,吻合時置入胃管及十二指腸營養管。吻合完畢,生理鹽水沖洗頸部切口,置頸部負壓引流管,間斷縫合頸部切口。再次撐開肋骨進胸,嚴格止血,檢查胸腹腔無活動性出血,于胸頂固定胃漿肌層2~3針,于縱隔胸膜上,清點器械、紗布無誤。固定胃壁與膈肌,縫閉膈肌。無菌蒸餾水沖洗胸腔,左胸腋后線第8肋間置胸腔閉式引流管1根。逐層關胸,術畢。
2 結果
110例患者均完成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頸部吻合,術后發生吻合口瘺10例,瘺發生率為9.1%,均瘺到頸部外,無一例瘺入胸腔,經換藥、引流、營養支持、對癥處理均痊愈,平均住院時間延長(30±10)d,無一例圍手術期死亡。
3 討論
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是食管外科的嚴重并發癥。食管癌切除術后頸部吻合口瘺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和痊愈率。但是合并胸內瘺則是危重的并發癥,痊愈率低,必須引起重視[3]。左胸左頸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術后發生吻合口瘺容易處理,均能痊愈。國內報道頸部吻合口瘺發生率為10%~20.6%[4-5],筆者所在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對98例食管癌患者行左胸左頸二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頸部單層吻合,頸部胃組織固定于頸部的手術,術后頸部吻合口瘺發生率18/98(18.3%),本組患者頸部吻合口瘺發生率9.1%,較前顯著降低。對于吻合口瘺發生的原因,文獻[6]認為,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發生主要和胃及食管的血運及吻合口張力有關。改變手術方式,提高手術技巧及加強圍手術期管理可以減少吻合口瘺的發生。筆者的體會是:(1)術中充分游離胃,動作輕柔,預防胃捻挫傷,注意保護胃網膜右血管弓及胃右血管,防止胃扭轉,保證胃的血供。(2)切除部分胃小彎及胃底,增加胃的長度、減少吻合口的張力及增加殘胃的血運。(3)舌狀漿肌瓣制作成功后,暫不切開胃黏膜,待胃、食管提至頸部后,切開胃黏膜切口,吸盡胃內容物,以減少吻合時涌出的胃液對頸部切口的污染。(4)胃壁上切口和食管的直徑等長,使吻合口對合良好,縫合胃漿肌層及食管后壁3針后,先縫合食管及胃兩側角,縫線留作牽引線,以確保食管后壁和胃切口后壁對合良好,等距離縫合6~8針,特別注意進針時,務必帶住食管黏膜層,以確保黏膜對合良好,同時注意線結不宜結扎過緊,以免造成胃及食管壁的切傷及影響吻合口血運,同法縫合前層后,舌狀漿肌瓣覆蓋縫至吻合口上食管前壁及相應胃漿肌層上。(5)保證吻合口的活動度及免受牽拉是減少吻合口瘺的主要原因,不將頸部上提的胃組織固定在頸部,而在縫合胸頂時,通常固定胃漿肌層2~3針于縱隔胸膜上,以對抗胃的重力引起的下降,也避免頸部吻合口瘺導致頸部感染時波及胸內;而上提的胃組織不固定在頸部,可防止術后患者劇烈咳嗽時對吻合口的牽拉,減少了吻合口的張力。(6)頸部吻合完畢后,生理鹽水沖洗2~3次,以減輕吻合時對頸部的污染。(7)頸部皮下乳膠管負壓引流,有不易堵塞、引流充分等特點,有利于減少炎性滲出物對吻合口的侵蝕,并減少感染的發生率,一般放置2~3 d。(8)在保證吻合無張力前提下,頸部吻合口位置盡量要高些,以避免吻合口后壁瘺經后縱隔入胸腔,或位置較低吻合口發生瘺后部分瘺口位于胸腔,導致胸內瘺,增加手術風險及治療難度。
對于頸部吻合口瘺的診斷和治療有大量的文獻報道,一般認為,相對于胸內瘺要簡單[1,7-8]。由于吻合口位置淺在,易于觀察,主要表現包括發熱、局部炎癥,可有局部的皮下氣腫以及切口打開后消化液溢出等,口服美藍試驗即可確診。治療主要包括局部傷口的敞開換藥、營養支持治療等。通常頸部瘺治療的療程短,痊愈率高[3]。本組10例單純頸部瘺的痊愈率高達100%。一旦發現頸部引流管中有膿液或頸部切口紅腫疼痛,要及時拆除部分縫線,及時換藥引流處理。在吻合口瘺治療過程中,繼續保留胃管,進行胃腸減壓,以減少胃液返流對吻合口的影響,通過十二指腸營養管注入足量營養液支持治療,增強患者體質,以縮短吻合口瘺愈合時間。
參考文獻
[1] 邵令方,王其璋.新編食管外科學[M].石家莊:河北科技出版社,2002:669-670.
[2] Junemann R M,Awan M Y,Khan Z M,et al.Leakage post-esophagogastrectom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retrospetive analysis of predictive factors,management and influence on long term survival in a high volume centre[J].Eur Cardiothorac Surg,2005,27(1):3-7.
[3] 趙峻,薛奇,程貴余,等.食管癌切除術后頸部吻合口瘺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8,15(6):534-536.
[4] 王敬華,劉增坤,辛紹平.食管賁門癌切除吻合方式與吻合口并發癥關系的研究[J].腫瘤防治雜志,2002,9(1):74-75.
[5] 賁曉松,陳剛,唐繼鳴,等.食管-胃頸部側側機械吻合法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癌癥雜志,2010,20(2):130-133.
[6] 張文山,潘開云,戴益智.食管癌切除術后頸部吻合口瘺切口16例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06,28(5):78-79.
[7] 許月明,張明燦,陳虎平,等.24例食管癌賁門癌術后吻合口瘺的治療體會[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6,28(19):2013-2014.
篇5
【關鍵詞】 膽囊癌; 手術方式; 預后; 高危因素
膽囊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在肝膽系腫瘤中發病率頗高,膽囊癌和其他預后差的腫瘤相似,在起病的早期極其隱匿且缺乏特異性的早期癥狀,這就造成難以早期診斷膽囊癌[1],目前上臨床上能夠讓患者長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治療方法便是根治性手術切除[2]。本文選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膽囊癌患者58例,以期分析不同手術方式對膽囊癌治療的價值和對可能造成膽囊癌發病的高危因素進行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連續選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膽囊癌患者58例,其中男19例,女39例,年齡38~83歲,平均(65.31 5.46)歲,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噯氣、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腫塊、黃疸、皮膚瘙癢、發熱和消瘦等。全部膽囊癌均符合病理學[3]和影像學[4]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患者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2)患者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等;(3)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4)患者有血液疾病;(5)患者在治療前3個月內有手術史。經病理學分析,處于NevinⅠ期的患者有5例、Ⅱ期的患者有9例,Ⅲ期的患者有13例,Ⅳ期的患者有19例,Ⅴ期的患者有12例。隨機抽取在本院就診的58例非膽囊癌患者作為對照組,膽囊癌患者作為觀察組,分析高危因素,經過統計學分析,兩組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手術方式 NevinⅠ期的5例患者采用的是單純的膽囊切除術;NevinⅡ期的患者視情況采用單純的膽囊切除術和根治術,其中采用采用單純的膽囊切除術有3例,根治術的有6例;NevinⅢ期的患者視情況采用單純膽囊切除術和根治術,其中采用單純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有2例,根治術的有11例,Ⅳ期的患者全部采用的是擴大根治術,Ⅴ期的患者視情況采用擴大根治術和姑息性手術,其中采用擴大根治術的有3例,姑息性手術的患者有9例。
1.2.2 高危因素 對患者發生膽囊癌的可能因素進行分析,包括是否有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的良性腫瘤、膽胰匯合部是否有畸形、性別、吸煙史、飲酒史等。
1.3 觀察指標 患者術后1年、3年的生存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采用的統計軟件分析包為SPSS 12.0,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術后效果之間的比較 在本組研究中,采用單純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有10例,采用根治術的患者有17例,采用擴大根治術的患者有22例,姑息性手術的患者有9例。采用單純膽囊切除術的患者的術后1年生存率為87.5%(7/8),術后3年的生存率為75%(6/8)。采用根治術的患者中術后1年生存率為64.71%(11/17),術后3年的生存率為35.29%(6/17)。采用擴大根治術的患者術后1年的生存率為54.55%(12/22),術后3年的生存率為27.27%(6/22)。采用姑息性手術的患者術后1年的生存率為11.1%(1/9),術后3年的生存率為0%(0/9)。四種手術方式的生存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高危因素的分析結果 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的良性腫瘤、膽胰匯合部畸形、女性、吸煙史、飲酒史均為膽囊癌發病的高危因素(P
3 討論
目前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膽囊癌的認識也在進一步加深,從治療方面來分型,可分為可治愈的早期診斷的膽囊癌和不可治愈的只能采用姑息性治療的晚期診斷的患者[5]。
在治療膽囊癌的過程中,手術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也并無一個所謂的金標準,手術方式根據情況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最主要的指標便是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6]。毛拉艾沙·買買提等[7]報道膽囊癌術后單純的膽囊切除術后1年生存率為69%、術后3年生存率為38%。蔡振湘[8]報道根治性切除術的術后1年生存率為66.7,術后3年的生存率為33.3%。宋燕州[9]等報道擴大根治術的術后1年生存率為52.5%,術后2年的生存率為26.3%,姑息性切除術術后1年的生存率為7.7%,術后2年的生存率為0%。在本組研究中發現單純膽囊切除術術后預后最佳,之后依次是根治術、擴大根治術,姑息性手術的預后最差(P
膽囊癌的預后極差,一旦出現膽囊癌的相關癥狀,往往患者已經處于癌癥的中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因此對于膽囊癌的高危因素監測對于膽囊癌的早期診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王光偉等[10]等報道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良性腫瘤、膽胰管匯合部畸形等是膽囊癌發病的高危因素。耿金宏[11]等報道膽囊炎、膽結石、膽囊息肉、2型糖尿病、Mirizzi綜合征等是膽囊癌發病的高危因素。在本組研究中發現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的良性腫瘤、膽胰匯合部畸形、女性、吸煙史、飲酒史均為膽囊癌發病的高危因素(P
綜上所述,早期診斷對于患者的預后意義重大,早期病患在進行單純膽囊切除便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中晚期的患者一般只能進行擴大根治術和姑息性手術,預后不佳,積極地對含有膽囊癌發病的高危因素進行監控,減少膽囊癌的發病。
參考文獻
[1] 王健東,全志偉,楊勇,等. 膽囊癌臨床分期及手術方式與預后的關系[J]. 肝膽胰外科雜志,2009,21(4):257-259.
[2] 梁廷波,白雪莉.膽囊癌分期臨床意義及評價[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3):194-197.
[3] 沈銘昌,儲謙,詹熔洲,等. 上海市膽道癌病理形態特征的初步觀察:附487例分析[J]. 腫瘤,2005,25(6):596-599.
[4] 呂校平,司芩. 原發性膽囊癌的影像學診斷現狀及進展[J]. 現代腫瘤醫學,2010,18(2):398-401.
[5] 吳靈潼.原發性膽囊癌的根治性手術方式與預后關系分析[J].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2,12(3):178-180.
[6] 陳文明. 原發性膽囊癌手術方式與預后的關系[J].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1,17(4):394-396.
[7] 毛拉艾沙·買買提,依馬木買買提江·阿不拉,薛峰. 膽囊癌的外科療效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9):1166-1169.
[8] 蔡振湘. 膽囊癌的診斷與治療現狀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9):131-132.
[9] 宋燕州,王瑞濤,許鑫森,等.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中晚期膽囊癌的生存分析[J]. 腫瘤,2012,32(10):800-804.
[10] 王光偉,唐浩. 膽囊癌高危因素及外科治療進展[J]. 海南醫學,2011,22(7):132-134.
篇6
【關鍵詞】賁門癌;手術徑路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齡30~82歲,平均58歲。所有病例術前均經胃鏡、病理診斷為腺癌。
1.2 術式選擇 經胸35例,經腹25例。經胸手術組中,近端胃大部分切除術30例,全胃切除術3例,聯合臟器切除2例;經腹手術組中,近端胃大部切除術15例,全胃切除術8例,聯合臟器切除2例。
1.3 研究方法 分別比較兩種徑路手術的切端陽性率,平均淋巴結清掃數,圍手術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平均恢復時間(術后至出院)。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經腹手術心肺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經胸手術低(P
3 討論
賁門癌因位置特殊,故在手術徑路方面一直存在不同[1]。但不論何種徑路手術均要求根治程度好,生存率高,手術創傷小,并發癥少,生活質量高。既往經胸手術的一個最大優點是能切除癌灶以上足夠的食道和方便可靠的吻合,而隨著管形吻合器和框架拉鉤的應用[2],經腹手術也能完全達到根治切除的要求。經腹手術行正中切口切除劍突并通過框架拉鉤能有效擴廓下口,清晰窺視膈穹窿,同時切開膈肌腳,擴大縱隔下部視野,切斷迷走神經,可以向上游離食道6~7 cm,借助管形吻合器能滿足根治切除的要求。
作者通過對兩種手術徑路的比較研究后發現。經腹手術在淋巴結清掃數、切端陽性率、吻合瘺發生率等方面與經胸手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能達到根治的目的,且5年生存率亦無顯著差異。但經腹手術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平均恢復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篇7
對照組為(277.5±51.0)min,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5.7±4.1)d, 對照組為(16.4±6.5)d,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5/30), 對照組為13.33%(4/30),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術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別為96.67%(29/30)、86.67%(26/30)、70.00%(21/30), 均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50.00%(15/30)、36.67%(11/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老年胃癌;根治切除術;姑息性切除;臨床療效;預后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31
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by different surgical measures on postoperative trauma and prognosis in senile stomach cancer patients GONG Guo-ju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Affiliated Shengjing Hospital Dalian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nfluence by different surgical measures on postoperative trauma and prognosis in senile stomach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0 senile stomach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alliative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radical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pro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peration time as (273.8±42.0) m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that as (277.5±51.0) min.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ean hospital stay time as (15.7±4.1) d, which was (16.4±6.5)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16.67% (5/30),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it as 13.33%(4/30).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urvival rate in postoperative 1, 2, 3 years respectively as 96.67% (29/30), 86.67% (26/30) and 70.00% (21/30),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70.00% (21/30), 50.00% (15/30) and 36.67% (11/3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Senile stomach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 Palliative resection; Clinical effect; Prognosis
胃癌屬于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 老年患者各組織臟器功能在緩慢衰退, 因此在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必須將術后預后情況考慮進去, 同時要評估患者機體對手術創傷的耐受程度[1-3]。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對于具有適應證的患者應選擇根治性切除術并對周圍淋巴結進行擴大清掃, 這樣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 [4]。但也有研究指出, 發生遠處轉移的患者實施根治性手術能夠增加手術創傷, 促進腫瘤生長繁殖, 因此主張選取姑息性手術方案治療[5]。為了明確不同手術方式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創傷及預后的影響, 本院特進行本次研究, 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間在本院行手術治療的60例老年胃癌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各30例。入組患者術前均行胃鏡檢查并有明確的病理結果。試驗組患者中男18例, 女12例;平均年齡(45.5±6.5)歲;
腫瘤分布部位:胃上部10例, 中部11例, 下部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 女13例;平均年齡(45.8±6.1)歲;腫瘤分布部位:胃上部9例, 中部10例, 下部1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分布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姑息性切除術治療, 僅局部切除原發病灶或部分轉移病灶。試驗組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術治療, 具體為:將原發性病灶、轉移灶以及累及的周圍組織器官全部進行切除, 切除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淋巴結清掃, 清掃范圍包括第1~3站胃周淋巴結以及腹主動脈淋巴結, 其中實施第1站和第2站清掃患者各7例, 第3站清掃患者12例, 腹主動脈淋巴結清掃患者11例。注意老年患者進行遠端胃切除時要進行BillrothⅠ吻合或者BillrothⅡ吻合, 對于行全胃切除患者則需給予Rous-eny 食管空腔吻合。
1. 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手術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 并進行對比分析。所有患者連續隨訪3年記錄并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生存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試驗組手術時間為(273.8± 42.0)min, 對照組為(277.5±51.0)min,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5.7±4.1)d, 對照組為(16.4±6.5)d,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5/30), 對照組為13.33%(4/30),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生存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術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別為96.67%(29/30)、86.67%(26/30)、70.00%(21/30), 均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50.00%(15/30)、36.67%(11/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胃癌屬于我國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 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案是手術, 其中臨床常用的術式是根治手術和姑息性手術。在此次研究中兩組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試驗組患者術后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老年胃癌仍以手術切除為主, 但必須充分考慮安全性和療效, 根治性手術療效較高, 而且相對比較安全, 可作為臨床醫師的第一選擇, 對于耐受性差的患者則可選擇姑息性手術。
參考文獻
[1] 張世軍. 不同手術方式對晚期胃癌患者術后生存率的影響.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5(16):120.
[2] Hoskovec D, Varga J, Antos F, et al.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th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by means of surgery and HIPEC. Bratisl Lek Listy, 2013, 114(12):735-739.
[3] Chen S, Li YF, Feng XY, et al. Significance of palliative gastrectomy for late-stag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J Surg Oncol, 2012, 106(7): 862-871.
[4] Gastinger I, Ebeling U, Meyer L, et al.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re there still indications for palliative surgical interventions? Chirurg, 2012, 83(5):472-479.
[5] 濤幕裕 楊磊, 李斌. 不同術式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創傷及預后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 2015(1):23-25.
[6] 盧煥全, 黃兆倫, 葉鎮彭, 等. 不同手術方式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創傷及預后的作用. 吉林醫學, 2016, 37(5):1128-1129.
[7] 李輝軍. 不同術式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創傷及預后影響分析.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17):19-20.
[8] 鞏固. 不同術式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創傷及預后的影響. 當代醫學, 2016, 22(9):31-32.
[9] 楊榕林. 根治切除和姑息性切除術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創傷和預后的影響比較.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8):29-30.
[10] 鄭曉君. 老年胃癌患者手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對預后的影響研究. 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6):74.
[11] 丁文賢, 王篤杰, 邢漢飛, 等.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胃癌預后分析.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2, 26(1):102-103.
[12] 孫雪峰. 老年胃癌的手術治療方法及對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 2015(14):3937-3939.
[13] 周克勤. 對老年胃癌穿孔患者術后預后影響因素探究. 中國醫藥科學, 2012, 2(24):239-240.
篇8
【關鍵詞】 奈達鉑; 多西他賽; 食管癌;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3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5-0145-03
doi:10.14033/ki.cfmr.2015.25.070
有關資料顯示,有72.0%~81.0%食管癌患者就診期間發現腫瘤轉移現象,錯過手術治療機會[1]。臨床針對此類患者,均提倡放化療聯合治療,常用方案為順鉑聯合5-氟尿嘧啶,但由于該方案預后不良反應多,效果并不明顯,逐漸被患者拋棄。近年來,通過臨床醫學對食管癌疾病的不斷研究發現,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治療效果突出[2]。對此,本文抽選筆者所在醫院接收此類患者30例,分別給予不同方法治療,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2年3月-2014年4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不可手術食管癌患者30例,按接診編號分成兩組(醫治組、對照組),醫治組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齡40~75歲,平均(60.2±2.2)歲;對照組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齡45~78歲,平均(65.3±3.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
(1)患者均符合食管癌疾病臨床診斷;(2)排除重要器官損傷、化療禁忌證患者;(3)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組研究,且簽署臨床意向書。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借助臨床設備確定食管癌準確位置,給予臨床常規分割,每次2 Gy,每周5~6次,照射總劑量60~70 Gy,照射時間5~7周。同時,臨床照射期間可根據患者病變位置、病情實際情況選擇性照射。針對淋巴結腫大患者來說,可將劑量調整為60 Gy;未出現淋巴結腫大患者,照射劑量可為50 Gy。兩組患者均在放療治療后的第1天給予化療治療。醫治組借助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化療,奈達鉑藥物劑量90 mg,多西他賽藥物劑量為75 mg;對照組患者借助順鉑聯合5-氟尿嘧啶治療,順鉑藥物劑量為200 mg,5氟尿嘧啶劑量為500 mg,持續治療2個月。兩組患者均接受臨床治療2個月后,比對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
(1)比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標準:患者腫瘤病灶消失,臨床實驗室檢查結果恢復正常為緩解;患者腫瘤面積縮小,臨床實驗室檢查結果逐漸恢復為部分緩解;患者腫瘤面積、實驗室檢查結果未變化,且出現新型病灶為進展[3];(2)比對兩組患者臨床不良反應;(3)比對兩組患者遠期生存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x±s),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對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臨床針對性治療后病灶均變化,醫治組患者臨床治療總緩解率(93.3%)和對照組(6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臨床不良反應比對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期間均出現不良反應,醫治組患者腸胃不適、食管炎、肺炎等不良反應發生率(13.3%)和對照組(46.7%)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臨床遠期生存率比對
臨床1年隨訪結果顯示,醫治組患者生存率(73.3%)和對照組(33.3%)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病,尤以不可手術食管癌最為常見,該食管癌主要分布于局部晚期或腫瘤轉移部位,約占食管癌患者的75.0%左右。目前,臨床將解決患者日常進食、延長生存期間作為主要治療原則,常用方法為放療,然單純性放療治療由于腫瘤轉移、反復性發作等因素的存在,致使臨床放療效果并不明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伴隨著臨床醫學對該疾病的不斷研究發現,化療、放療同步進行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間。王付湘[4]研究顯示:20世紀90年代的臨床醫學將順鉑聯合5氟尿嘧啶作為食管癌患者的化療方案,臨床治療好轉率高達50.0%。但是,該臨床之間期間會出現諸多不良反應,甚至由于患者自身現狀問題無法長時間承受治療,導致治療暫停,誘發并發癥,間接致使該化療方案逐漸被廣大患者所拋棄[5]。因此,探討一種行之有效的食管癌化療方案成為臨床醫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奈達鉑為臨床新型抗腫瘤藥物,具有抗瘤范圍廣、毒副作用小等臨床作用。但是,若單純使用該藥物,臨床食管癌治療有效率僅為32.0%;多西他賽屬于紫衫類藥物,可選擇性的阻滯癌細胞擴散,提高放射敏感性,單純使用藥物治療有效率為15.0%~30.0%。將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于食管癌患者治療過程中,安全性高。本組研究的30例食管癌患者,分別給予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醫治組)、順鉑聯合5-氟尿嘧啶(對照組)治療后發現:醫治組患者臨床治療總緩解率(93.3%)和對照組(60.0%)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王文明等[7]研究報告顯示:除給予食管癌患者臨床針對性藥物治療外,還應做好預防護理工作,包括:(1)改變患者飲食習慣。資料顯示,食用霉變食物,如:酸菜、魚等,不但能誘發食管癌疾病,還會間接加重疾病病情。因此,臨床應宣傳霉變食物對患者自身的影響,指導其盡量少吃此類食物。可指導患者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可增強維生素含量,提高免疫力。針對食管癌晚期患者來說,應適當補充牛奶、鵝肉等攝入量;將流食、半流食作為患者主要飲食維持方式,禁讓患者食用冰冷食物。霉變食物在產生霉菌物的同時,加快亞硝胺合成進度,是誘發食管癌疾病病發的主要因素,日常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阻隔亞硝胺合成,降低患者亞硝胺含量,從而控制食管癌疾病的發展。并且,還應禁止患者吸煙、喝酒,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2)防止糧食霉變。糧食的霉變也是誘發食管癌的主要因素,積極開展防霉預防工作意義重大,尤其是向社區家庭宣傳防霉重要性。一般來說,糧食水量在13.0%左右即可達到防霉規范,一旦糧食霉變,應立即晾曬,且食用時將霉變顆粒挑選出,多次清洗后再食用,以便減少霉菌攝入量。(3)水源衛生管理。研究報告[8]表明:食管癌疾病高發區亞硝胺含量和低發區相比,差異性明顯。因此,應做好衛生管理工作,尤其是水源管理,應盡最大限度的防治水源污染,減少溝塘水食用量,可使用自來水。若由于經濟條件無法引進自來水,可在食用溝塘水過程中借助漂白粉消毒,減少亞硝胺攝入量。(4)預防遺傳。食管癌疾病大多為遺傳,家庭傳播為主要特征。所以,應加強家庭成員的監測力度。若食管癌疾病患者為男性,應加強男性監測力度,尤其是50歲以下男性;若食管癌疾病患者為女性,應加強女性監測力度,該女性監測年齡段處于50~70歲。若患者3代中出現2例食管癌死亡現象,應將其列為食管癌危險家庭,將該家庭40~70歲成員作為監測重點,指導他們按時檢查,多吃維生素含量豐富食物,改變日常不良飲食、作息習慣,這對于降低食管癌疾病病發率來說意義重大[9]。(5)加強普查力度。臨床針對食管癌高發年齡段、疾病史患者應加強監測力度,該普查主要將35歲人員作為監測對象,檢測其細胞學,一旦發現食管癌征兆,應立即給予內鏡檢查,實現早期診斷和治療的臨床目的[10]。食管癌疾病臨床早期表現為吞咽困難,若發現存在此類現象人員,可盡早檢查、治療,減少食管癌病發率。
綜上,臨床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患者過程中使用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治療,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限,意義重大,值得使用。另外,還應加強食管癌疾病預防護理,盡早診斷、治療,減少疾病病死率。
參考文獻
[1]周明,徐崗,楊嶸皓.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并同期放療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療效的研究[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10(4):908-909.
[2]柯柳楊,黃白云.放療聯合多西他賽+奈達鉑(DN)或順鉑+氟尿嘧啶(PF)方案治療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6(23):13-14.
[3]姜金棟.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并同期放療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的療效及毒副反應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26(17):107-109.
[4]王付湘.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并同期放療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18(36):89-91.
[5]羅海濤,梁彩霞.調強放療聯合多西他賽和尼妥珠單抗治療食管癌的療效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15,12(2):219-222.
[6]胡學軍,張虎,邵國安,等.多西他賽化療聯合放療治療食管癌療效的系統評價[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8(33):3256-3265.
[7]王文明,盧琳,杜國威.多西他賽和奈達鉑同步或序貫放射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對比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24(18):1407-1409.
[8]江曉聰,潘秀花,鄒文蕙,等.放療同期多西他賽聯合奈達鉑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4,20(13):124-125.
[9]王偉華,陳前,江道文.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同步放療中晚期食管癌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4,22(11):1270-1274.
篇9
【關鍵詞】老年人 不同麻醉方法
認知功能障礙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指手術麻醉后數天內發生的一種可逆的、具有波動性的急性精神紊亂綜合征。是一個與手術相關的短暫的認知惡化,與譫妄不同,其特定的行為易被發現。POCD常發生于老年人,最早發現于老年病人心臟手術后,近年來發現在非心臟手術病人也有較高的發生率,目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也是麻醉醫師困惑和尷尬的臨床問題。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年手術和麻醉不斷增多,手術麻醉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將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麻醉因素是引起POCD的重要原因,以往多認為全身麻醉較局部麻醉發生率高,但也有一些研究認為全身麻醉與局部麻醉發生POCD的概率沒有差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較兩種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行非心臟手術后POCD發生情況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
1 資料與方法
納入標準:選擇擬行擇期開腹手術(普外科和骨科手術)的年齡≥65歲的老年患者87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66~88歲,ASA分級I~II級。估計手術時間2-4小時之間,出血量少于患者體重的10%(不需要輸血)。排除標準: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因任何原因不能完成術前神經精神功能測驗以及拒絕參加本研究者。
病例隨機分組,進入手術室后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全身麻醉組(44例)和硬膜外組(43例)。
麻醉方法:全身麻醉采用枸櫞酸芬太尼4-6ug/kg,和丙泊酚1-2mg/kg,順式阿曲庫胺0.15-0.2mg/kg,靜脈注射誘導麻醉,術中給予瑞芬太尼2-4ug/l效應室靶控輸注,丙泊酚4-12mg/kg·h持續泵入,順式阿曲庫胺0.03-0.6mg/kg·h。術后給予靜脈自控鎮痛(每100ml含1.0g曲馬多)背景輸注2ml/h、自控注射量為2ml/次。硬膜外麻醉組根據手術部位選擇T9-L3椎體間隙硬膜外穿刺放置硬膜外導管,試驗量給予1%鹽酸利多卡因3-4ml,待出現明確的麻醉平面后給予羅哌卡因5-8ml,術后給予硬膜外自控鎮痛(含芬太尼0.2-0.3mg,0.1%羅哌卡因100ml)
術中常規監測心電圖(ECG),血壓(BP),指脈搏氧飽和度(SpO2)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術中保持患者生命體征穩定,血壓波動范圍不超過基礎值的±20%,SpO2維持于95%以上,PETCO2維持于正常范圍。
全部患者分別在術前1天和術后1天、7天接受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測試),分別記錄評分。評分標準為MMSE總分30分,正常值根據不同文化程度確定:文盲>17分;小學>20分;中學以上>24分,即可判斷認知功能缺失情況。術后MMSE評分與術前MMSE評分比較下降≥2分認為有認知功能缺失,即診斷為POCD。
統計學處理:使用SPASS17.0軟件統計,組內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檢驗。P
2 結果
87例參與本次試驗的患者有7例未完成本次試驗,其中有2例術后拒絕監測,3例因術后病情很重無法進行評估,另外2例失訪。以下數據基于參與試驗的80例,其中全麻42例,連硬38例,術后監測均在住院期間完成。
2.1兩組患者術前和術中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一般情況、性別構成并發癥發生率和ASA分級無統計學差異(表1)。
2.2兩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見表2
2.3兩組認知障礙發生率比較見表3
表1兩組患者術前情況比較(x-±s)
表2兩組患者MMSE評分情況比較
3 討論
麻醉方法與POCD的關系仍然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焦點1,即麻醉方法選擇是否會導致術后老年患者認知功能障礙,以及不同的麻醉方法是否對術后老年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產生不同的影響,而后者對我們選擇麻醉方法及臨床治療效果有直接關聯。本試驗中A組(全麻組)術后一天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4.76%,B組(連硬組)2.63%明顯低于文獻報道的25.8%2,這可能與本試驗樣本含量較少有關,但兩者之間無明顯統計學差異,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兩種麻醉方法對術后老年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無明顯差別, William-Russo3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認為接受不同麻醉方法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后一周和六個月POCD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最近有國內文獻4采用系統回顧分析提示連硬與全麻相并不能明顯減少老年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
幾年來的研究顯示,不同的麻醉方式、麻醉藥物對于老年人術后早期認知功能障礙也具有不同的影響,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減輕老年人術后早期認知功能障礙成了麻醉科醫師共同研究的熱點。
總之,隨著全球老齡人口比例的增長,將會有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手術治療,因此不同的麻醉方式對POCD的影響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探索,我們將會針對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人遠期POPD的影響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Selwood A,Orrel M.Long term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older people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J].BMJ,2004,328:120-121.
[2]Moller JT,Cluitmans P,Rasmussen LS,et al Long-term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the elderly:ISPOCD1 study [J].Lancet,1998,351:857-861.
篇10
[關鍵詞] 奈達鉑;多西紫杉醇;同步放療;不可手術食管癌
[中圖分類號] R73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2(b)-0071-03
Clinical effect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based on Nedaplatin and Taxotere for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MO Rukang LIU Tuqiang CHEN Bingguang ZHAO Peng LI Jiaxi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Guangdong Yunfu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Yunfu 52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and toxicity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based on Nedaplatin (NDP) and Taxotere (TXT) for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were studied and divided into NDP+TXT group, NDP group, TX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1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radi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isplatin (DDP) plus 5-Fluorouracil (5-FU), with a course of 21 days for 2 courses at least.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NDP+TXT group, NDP group, TX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80.95%, 52.38%, 57.14% and 38.10%. Compared with NDP+TXT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s, the research had notable significance in statistics (P < 0.05). The myelosuppression in NDP+TXT group, NDP group and TXT group was more severe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in control group was more severe than in other groups (P < 0.05); no statistics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NDP+TXT group, NDP group and TXT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based on Nedaplatin and Taxotere is of better curative effect on in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Nedaplatin; Taxotere; Chemoradiotherapy; In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1],治療上可采取手術、放療、化療等方式[2-3]。雖然盡可能尋找手術時機,是醫生和患者在面對多數食管癌時需要遵循的準則,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進行手術治療,如果遇到腫瘤有明顯外侵、淋巴結發生轉移,或有不適合手術的并發癥時,放化療就成了食管癌主要的治療手段[4-6]。本組研究對象為2008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不可手術食管癌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奈達鉑(NDP)+多西紫杉醇(TXT)治療組、NDP治療組、TXT治療組及對照組,以探討NDP聯合TXT同步放療不可手術食管癌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8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由于出現遠處轉移或局部臨近器官浸潤而無法采取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將其隨機分為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TXT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各21例。NDP+TXT治療組包括男15例,女6例;年齡32~68歲,平均(44.12±10.56)歲;病理類型包括腺癌1例,小細胞未分化癌2例,鱗癌18例。NDP治療組包括男13例,女8例;年齡34~67歲,平均(43.25±9.28)歲;病理類型包括腺癌1例,小細胞未分化癌3例,鱗癌17例。TXT治療組包括男14例,女7例;年齡33~67歲,平均(43.47±11.39)歲;病理類型包括腺癌1例,小細胞未分化癌1例,鱗癌19例。對照組包括男13例,女8例;年齡31~65歲,平均(41.22±11.46)歲;病理類型包括腺癌2例,小細胞未分化癌1例,鱗癌18例。四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監測所有患者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B超、X 線鋇餐造影、CT等;基礎治療采取常規支持對癥治療。NDP+TXT治療組采取NDP與TXT聯合化療同步放療,NDP治療組采取NDP單藥化療同步放療,TXT治療組采取TXT單藥化療同步放療。放療采用直線加速器常規分割,2 Gy/次,5次/周,總劑量50~60 Gy/6~7周,無淋巴結腫大者劑量采用50 Gy,存在淋巴結腫大者劑量采用60 Gy。NDP劑量為80 mg/m2,應用于第2天;TXT劑量為75 mg/m2,應用于第1、8天;對照組給予順鉑(DDP)20 mg/m2+5-氟尿嘧啶(5-Fu)500 mg/m2第1~5天;全部治療以21 d為1個療程,至少需要完成2個療程。比較分析四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WHO 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7]進行如下分類:完全緩解(CR):所有可見病變完全消失并至少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的最大徑及其最大垂直徑的乘積減少50%以上,維持4周以上;好轉(MR):1個或多個腫瘤病灶的最大直徑及其最大的垂直橫徑的乘積增大超過25%或出現新病灶;穩定(SD):腫瘤病灶兩徑乘積縮小<25%,或增大<25%,無新病灶出現。總有效率定義為CR(%)+PR(%)。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四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TXT治療組及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0.95%、52.38%、57.14%、38.10%;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NDP+TXT治療組與NDP治療組、TXT治療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四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四組不良反應比較
根據WHO抗癌藥物常見不良反應標準,分析各組出現的不良反應見表3,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白細胞、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表現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 < 0.05),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 < 0.05),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腎功能損害發生率各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2。上述患者經對癥支持治療后,均成功完成整體放化療計劃,無一例中途退出。
3 討論
食管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外科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首選方法。食管癌患者一經確診,身體條件允許即應采取手術治療。但是對于全身情況差、有器質性疾病的患者及病變侵犯范圍大,出現遠處轉移或局部臨近器官浸潤的患者,就不能進行手術治療[8],而單純放療效果不理想[9],常常需用化療作輔助治療。
普遍應用于食管癌的化療藥物較多,最常用的如5-氟尿嘧啶(5-Fu)、順鉑(DDP)等藥物雖常用,但療效不佳。NDP為廣譜抗癌藥[10],是一種療效好、副作用少的新一代的鉑類抗癌藥。它水溶性高,對各種動物腫瘤,在范圍較寬的給藥量下都顯示了較好的效果,動物的腎毒性、消化器官毒性也較低。它的作用機制同DDP,與腫瘤細胞的DNA堿基結合,阻礙DNA復制,而發揮其抗腫瘤效果。TXT是在天然抗腫瘤藥物紫杉醇的結構基礎上,經結構修飾后獲得的一種新的抗腫瘤藥物[11],其抗譜與紫杉醇類似,作用機制是促進微管蛋白聚合和阻止微管解聚,從而抑制癌細胞的有絲分裂和增殖[12]。由于其溶解性能優于紫杉醇,因此藥效比紫杉醇強。周明等[13]經臨床研究證實了NDP聯合TXT并同期放療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與DDP+5-Fu 并同期放療相比,能顯著改善療效,毒副反應較少且可控,治療耐受性較好;郭經鋒等[14]經對43例臨床研究證實了TXT聯合NDP、氟尿嘧啶方案治療食管癌療效好,毒性可以接受,值得臨床應用及進一步大樣本、多中心研究。
對象為2008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不可手術食管癌患者,隨機分為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TXT治療組及對照組,結果發現,總有效率NDP+TXT治療組為80.95%,NDP治療組為52.38%,TXT治療組為57.14%,對照組為38.10%;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NDP+TXT治療組與NDP治療組、TXT治療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通過本研究,筆者證實了NDP聯合TXT同步放療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的有效性,并證明了聯合用藥較單藥治療的優越性,為此方案的臨床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放化療對人體正常細胞缺乏選擇性,化療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有嚴重的副作用。如抑制骨髓造血機能等是限制化療的重要因素,輕者出現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從而直接影響到放化療的正常進行,有不少患者甚至因此而中斷治療。患者放化療后也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及腹瀉等胃腸道反應,還會出現一定的腎功能損害。本研究中也出現了上述不良反應,其中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白細胞、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表現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 < 0.05),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 < 0.05),NDP+TXT治療組、NDP治療組及TXT治療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腎功能損害發生率各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 > 0.05)。上述患者經對癥支持治療后,均成功完成整體放化療計劃,無一例中途退出。其中對照組胃腸道反應較重分析為與5-Fu特有的致黏膜炎及潰瘍的特點有關。由此可見,NDP聯合TXT同步放療不可手術食管癌出現一定不良反應,但癥狀輕微,并未影響到治療計劃,可謂是一個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本組的隨機對照研究證明了NDP與TXT聯合化療同步放療與單藥化療同步放療方案相比,在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上具有更優越的臨床療效,且安全可靠,是一種較理想的不可手術食管癌綜合治療方案,可有效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生存質量,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28-529.
[2] 儲大同.當代腫瘤內科治療方案評價[M].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72-73.
[3] 李蘇宜,孫新臣,劉琳.食管癌內科治療及綜合治療進展[J].癌癥,2006,25(4):509-515.
[4] 葛小林,孫新臣,李蘇宜,等.低劑量多西紫杉醇對中晚期食管癌放療增敏作用的近期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08,19(3):35-36.
[5] 黎昌國,殷果,朱土福.奈達鉑化療序貫放療用于晚期食管癌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14):2107-2108.
[6] 邱嶸,王玉祥,祝淑釵.食管癌三維適形放療與放化療的療效比較[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1,32(5):553-557.
[7] Milller AB,Hoogstraten B,staquel M,et al. 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 [J]. Cancer,1981,47(1):207-214.
[8] 王鎮南,余忠華,唐志,等.周劑量奈達鉑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食管癌的近期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0):1544-1546.
[9] 于甬華,陳延條,于金明.298例中期食管癌單純放療結果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1997,6(4):247-248.
[10] 黎昌國,殷果,朱土福.奈達鉑化療序貫放療用于晚期食管癌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14):2107-2108.
[11] 梅靜峰,秦叔逵,錢軍,等.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復發性中晚期食管癌賁門癌的臨床研究[J].臨床腫瘤雜志,2003,8(4):273.
[12] 黃慧強,蔡清清,林旭濱,等.多西紫杉醇聯合氟尿嘧啶和順鉑治療晚期復發鼻咽癌[J].中華腫瘤雜志,2008,30(4):314-316.
[13] 周明,徐崗,楊嶸皓.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并同期放療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療效的研究[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4):90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