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節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01:0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關中秋節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有關中秋節的作文

篇1

1、早晨,我從床上起來,看了一下日歷,?。〗裉旒热皇?a href="http://www.uv63h8.cn/haowen/56325.html" target="_blank">中秋節。我馬上吃完了早飯坐在電視前,興奮地看著中秋的節目。

2、晚上,我吃完飯,就和爸爸媽媽一塊去陽臺賞月。金燦燦的晚霞好迷人呀,有點像一只也來賞月的狼。我看著看著,這只狼慢慢變成了白狼,哈,原來是我等待已久的月亮升起來了。我抬頭仔細瞧著,一輪潔白無暇的明月懸掛在點點閃爍的夜空,此時,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寫的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向青云端。

3、那月光多輕柔,猶如輕紗般撒向人間;那月亮多可愛,猶如白玉讓我們欣賞;那夜空多美,在月亮的襯托下,猶如人間仙境。你瞧,那月亮里灰暗的影子,不正是傳說中的吳剛在桂花下乘涼嗎?不遠處,美麗的嫦娥姐姐懷里正抱著一只惹人喜愛的玉兔呢。

4、想著,想著,我仿佛也走進了那神秘的月亮廣寒宮……吃著香甜的月餅,賞著醉人的圓月,想著誘人的傳說,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今年的中秋節比往年好,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圓。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中秋節晚上,月亮特別明亮,特別圓,散發著皎潔的光芒。它靜靜地嵌在深藍色的天幕中,就像一個大玉盤。柔和的月光下,人們在快樂地過著中秋。有的人在放孔明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愛中秋節小學生作文600字,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歡迎瀏覽閱讀!

我愛中秋節小學生作文600字1月色如水,靜靜地鋪排在庭院內外,山村之間。

夜,遁去了塵世的喧囂,給山村帶來一份難得的寧謐與和諧,而我卻滿心興奮,失眠了。

驀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無聲息的溜了進來,出現在床前的書桌上。頓時,整個房間都明亮了起來。

我是喜愛月的,對中秋之月尤是摯愛。于是我重新穿好衣服,尋覓這美妙的月光。

開了門,穿過小路,不遠處就是野外。這時整個月便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純潔的,帶著款款的深情,撒落一地的清輝。

秋夜,月華如水。遠處黑黝黝的山脊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輪廓,越發顯得崔巍了。

河流的聲響在寂靜的夜里顯得很突出,溪流是歡快還是悲傷,誰也說不清楚。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這樣流淌著,從來沒有改變過,或許這就是它的初衷吧。

從容的涉河,坐在河中央的巖石上。我仰頭尋找令我癡迷的月光。柔柔地,溫潤地,不帶有任何的紛紜,不帶有任何的蕪雜。

只是一縷清輝,只是一份寧謐,這就已經足夠了。能在這樣的夜里,尋找到一個如此的境界,我心已經滿足了,無需再滿世界的尋找安靜。

夜,漸漸的涼了。露水濕透了我的衣服,可是我的心里很是愉快,很是高興。心里覺得很長時間沒有這樣的愉快了,于是心底生出一種別樣的情緒來。

月光無聲的流淌著,河水也在無聲的流淌著。夜,消去了所有的聲響,讓所有的東西沉浸在寧謐之中。

我感到了絲絲的涼。按說,現在不是很冷的季節,為什么在我的心中還是這樣的寒冷呢?

白天,復雜的人際關系使我疲于應付,使我焦頭爛額。白天的延續,經常使我在夜里不得安寧。我經常的處于失眠的境地,因而顯得無精打采,昏昏欲睡。

而月光是公正的,特別是這中秋之夜的滿月,它不因我的渺小而鄙視我,它不因我的成功而阿諛我,它一直就是默默的看著你,看著你走的每一步。

我慢慢的走了回去,心里一片月光的明亮。

我愛中秋節小學生作文600字2我想,大家的中秋節應該是快樂的,高興的,愉快的。

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基本上就是團圓,圓滿。天上一輪明月,手上一塊月餅。一家人團團圍。在濃厚的感情體驗溫馨。

我的中秋節是傷心的,郁悶的,孤單的。在我小時候過中秋節沒有人陪,很孤獨,每當我孤獨的時候就會想起有關中秋節的故事,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想到這里,我的心里有了一些安慰。月光在大玉盤似的月亮的發射下,我坐在床上念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我愛中秋節小學生作文600字3“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空前,寒梅著花未?”——王維的《雜詩》每次我讀它,最讓我難忘的是遠在新加坡的大姨,特別是今年這個中秋節。

媽媽拿回一盒月餅,她知道我最愛吃的是蛋黃餅,就打開盒子,拿一塊給我吃,當我捧起這塊月餅,不禁陷入沉思,想起雅珊大姨,那是我還在讀幼兒園大班時,她來到我家,住了兩年,她常常帶我出去玩,送我去學舞蹈,教我畫畫、唱歌,兩年的中秋節都是她帶我去買蛋黃餅回來吃,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她為了理想和前程,離開親人,遠度重洋去了新加坡,半工半讀,我們就這樣難分又難舍,望著手中月餅,我不禁熱淚盈眶……

“開飯嘍!“媽媽大呼小叫,端上一盤月餅,放在飯桌上。

“一個,兩個,三個……九個,十個……”我一邊吃一邊數,我問爸爸:“能不能寄兩個月餅給大姨!”爸爸說:“路途太遠了,這樣吧,等你吃完了飯,去QQ上下載一盆中秋月餅,給大姨發送過去,以表你的祝福和思念。

晚飯后,我上網搜索到一塊十分精致的月餅,寫上祝詞,通過QQ單擊一下,我樂滋滋地想著,大姨見到月餅開心的表情,“嘀嘀”三秒鐘不到,大姨發了一張笑臉和一塊十分可口的蛋黃月餅給我,我感到無比的甜蜜,高科技信息時代真好哇!能讓人即瞬間實現美好的愿望,拉近親人與親人之間的思念距離。

這一夜,我睡得很甜,夢見親人團聚舉杯歡慶的場面,我不盡思念,陶醉在甜蜜的遐想中……

難忘的中秋節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按照慣例和爸爸媽媽一同去姥姥家過中秋節.俗話說:中秋節是團圓節.這天天公也作美.天氣格外好,艷陽高照,金風送爽.心里像喝了...

吃著香甜的月餅,賞著醉人的圓月,想著誘人的傳說,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今年的中秋節比往年好,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圓。

我愛中秋節小學生作文600字4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字串9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系是在明代。

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我愛中秋節小學生作文600字5今天是中秋節,在爺爺家吃過晚飯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屋外看月亮??墒切闹心菆A圓的月亮卻遲遲沒升上來,周圍仍是一片漆黑。

當我們驅車回家來到學校的操場時,我驚喜地發現月亮已經從我們居住的樓房東頭升起來了!這時的月亮并不白,也不十分的亮,泛著黃色的光,淡淡的,像個大柚子。我連忙從車上跳下來,興奮地在操場上跑來跑去,而月亮似乎也在跟著我跑。

這個時候的操場,樹影婆娑,微風輕拂,很是舒服。月亮還在緩緩上升,但并不吃力,很是輕盈,不急不躁的,我們也在操場上悠然地漫步。

不知不覺間,月亮又升高了不少。媽媽建議說:“我們還是回家,拿些吃的東西,到陽臺上坐著舒舒服服地賞月,會更有意思的?!蔽液桶职诌B忙舉手贊同,我還自告奮勇地請求由我來安排這美麗的“浪漫之宴”。

一回到家,我就忙著洗水果,拿飲料,搬椅子。待一切布置停當后,我開心地邀請書房里的爸爸媽媽來陽臺享用這“月光下的盛宴”!看到爸爸媽媽坐下來,我突然模仿古代跑堂的小二,點頭哈腰地說道:“菜來了,請客官享用!”逗得媽媽和爸爸哈哈大笑。

看到面前擺放的東西,爸爸還夸張地大叫道:“您太客氣了?!惫f實話,我準備的東西真地很豐盛哦:有葡萄、哈蜜瓜、飲料,還有一大塊月餅。

我們一邊品嘗著水果,一邊抬頭賞月。看著酷似玉盤的月亮,我不禁朗誦起那首有名的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眿寢屧谝慌源认榈乜粗艺f:“寶貝,以后你讀大學了,我和爸爸肯定在這月圓之日思念你的?!卑职衷谝慌砸采钋榈卣f:“我們三人在一起可真幸福啊!”

不知不覺月亮已經爬到了陽臺對面那座高樓頂上,她比剛才更美、更亮、更圓了!于是我關掉屋子和走廊里所有的燈,讓皎潔的.月光照在我們的臉上,照在我們的身上。

篇3

一、結合教材內容,激發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

我國一直有著悠久而豐富的節日文化資源,除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外,二十四節氣也是節日文化的組成部分。除夕吃年夜飯體現了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節的禁火寒食體現了尊老敬祖的精神,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重陽賞菊據說是由晉代陶淵明而起……但很多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基本停留在“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上,未能體會到傳統節日更深層次的意味。而現行語文教材中,以傳統節日為題材的課文也為數不多。在人教版七年級至九年級的六冊語文課本中,只有《過故人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社戲》《端午的鴨蛋》《春酒》《游山西村》《阿長與山海經》共七篇(首),但涉及的傳統節日較多,有重陽、中秋、社日、端午、春節。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課文,激發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比如教學汪曾祺《端午的鴨蛋》,適逢端午,家家戶戶吃粽子。我從這一點導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談到的江蘇高郵地區的端午習俗。在體會了作者借端午習俗抒發濃濃思鄉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家鄉潮汕地區的端午習俗。由此引發學生探究各地端午習俗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節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二、廣泛挖掘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資源,提高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關注度

為了彌補教材中傳統節日題材較少的缺陷,語文教師還應廣泛挖掘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資源,來提高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關注度。教師首先應廣泛搜集以傳統節日為題材的名篇佳作、優秀書籍,推薦給學生閱讀。如豐子愷的《過年》、錢鐘書的《辛巳除夕》、哈爾濱出版社的《中國傳統節日民俗》、知識出版社的《清明節·中華傳統節日詩歌選》……其次,在課后閱讀訓練中增加有關傳統節日的內容,多設計與節日內涵有關的練習題。比如教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后,要求學生收集、誦讀有關中秋賞月的詩文,在同步訓練中選擇《中秋詠月詩三首》作為拓展閱讀的材料,設計與中秋節“月圓人圓事圓”的精神內涵相適應的題目。除了挖掘閱讀資源,有意地引導學生關注傳統節日文化外,還可以把傳統節日文化作為寫作教學的資源,在節日到來之際,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搜集作文素材,將自己對這些傳統節日文化的感悟真切地表達出來。我在初一學生的課外寫作訓練中,就設計了《清明情思》《端午粽香》《中秋月色美》《登高說重陽》一系列題目,既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將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滲透其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