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寫事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14:28: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一寫事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一寫事作文

篇1

十二班是由五十四名同學組成的 “大家庭”。雖然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伴,但是每一位同學臉上都洋溢著真誠和友善的笑容,帶著好奇和向往,我開始了我的中學生涯。

運動場上見友情—感動

在剛開學的第一周的體育課上,體育老師要求我們繞著操場跑三圈,我的心里別提多犯怵了,長跑一直是我的弱項,雖然我的個子挺高,但是體力卻很糟糕,一圈下來我就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第二圈我就被大家落下20米了,四肢酸疼,腿像灌了鉛似的抬不起來,孤單的我在費力地挪動著腳步,真想停下來。不知什么時候,體委韓熙如跑到我身邊,拉住我的手說:“別放棄,來,我帶著你跑!”我的身體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力量,在韓熙如的帶動下,咬牙堅持著,最后一點一點追上了大部隊,三圈結束以后,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跑下來了,韓熙如不忘給我鼓勁:“加油!你一定沒問題!”韓熙如的笑容在陽光下是那樣燦爛奪目。那一節體育課,這張笑臉印在了我的心里,在我的初一生活畫卷上,添上了動人的第一筆。

細節決定成敗—成長

進入十二月,我們迎來了一二·九合唱比賽。為了這次比賽,我們在十一月份緊張的學習之余,進行了一次次精心的準備和排練,指揮,伴奏,道具,解說詞,多聲部……每一名同學都是那樣的投入,一切配合都是那么的美妙,只等著在那一天把我們精彩而又自信的表現呈現給大家。然而正式比賽的那一天滿懷希望的同學們太想賽出好成績了,卻在出場的環節出現了意外,因為遲到了20秒,盡管我們場上的表現非常精彩,卻因為這20秒最終影響了成績,而與決賽無緣。賽后,同學們帶著巨大的遺憾,進行了反思和總結,通過這件事讓每個同學都明白了一個道理:細節決定成敗。這樣的經歷會讓我們迅速成長,在今后對待任何事情,都不能忽視細節。

團隊的力量—協作

篇2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重新揭開心里那道還沒來得及愈合的傷口;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在一不小心的情況下觸碰到那些不愿提及的往事;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在情不自禁的情況下回憶起那時狼狽的我們;或許有一天,我們會……

但是,同樣的,也許在將來的某一時刻,我們也會翻開往事的封面,看到那過去的一道道亮麗的景象,我們瞇起眼睛回顧,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那道耀眼的光芒刺傷眼睛,那時的我們是那樣閃亮,那樣善良,那樣單純,心無雜念。

就像現在,我坐下來,靜下心,不知不覺中又打開了記憶那道閘門:

和伙伴們、朋友們在一起寫作業甚至于一起“壓馬路”。

兒時的我們,是那么單純,幼小的心里沒有裝著那么多的雜事,童言無忌,不會為自己的言行擔心后果,一切的一切都會有我還是個孩子為借口,一心一意只為了快樂,每天都過的那樣充實,那樣快樂,那時最喜歡和摯友一起“漫游全世界”,一起尋找我們所認為的快樂,無憂無慮,天真爛漫。那時,在我們的心中,只有快樂沒有悲傷。

回過神來,望著窗外那灰蒙蒙的天,冷風輕輕吹過,我那累了的腦子頓時清醒許多。想著如今的我們,哎,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注定要經歷那爾虞我詐的生活,注定要活在那鉤心斗角的世界,然而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的人卻又是少的可憐。

長大后的世界比不上兒時的純真,長大后的我們,要時時刻刻在乎自己的成績,要時時刻刻著想自己的未來,要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言行,要時時刻刻看著別人的臉色,長大后的世界里,我們過的很累。

記憶深處的那些事兒,雖然已經成為過去,雖然已經成為往事,但在我們記憶深處,它們永遠是最有價值的記憶,最令人欣慰的記憶。

記憶深處的那些事兒,雖然已經成為過去,雖然已經成為往事,但至少我們曾經擁有過,至少我們曾經快樂過。

篇3

石老師是個好老師,他身高不算本年級中最拔尖兒的老師,教齡不算最長的老師,但他有一顆熱愛工作、喜愛學生的熾熱的心。

印象中,同學們(包括我)見到石老師時,總會追追趕趕地溜掉,仿佛在他面前,我們就是一只只小小的老鼠。但是,我的內心反對!

通常,鈴聲響后,石老師就帶著書胸有成竹地邁進來。一步、兩步、三步,就跨上了講臺,接著,眼睛掃過教室,有蹲下身,插u盤。這是,教室里的某些“話包子”總會憋不住,輕聲細語地同別人說話。

“是誰在說話?”他開口了,銳利的眼神直襲向講話的人,那人也就靜下來了。教室靜下后,他開始上課,石老師的備課總比較充分:文學常識、語法、賞析等都會一字不漏地準備著。

有時,講到興頭上,還會給我們將一些與文章有關的故事。這時,大家總樂意聽,連窗外嗡嗡地叫個不停的蜜蜂也會靜下伏在花上聽。

石老師雖然博學多識,但他也愛學習,努力深造自己。同時也會在班上安排讀書時間,圖書角也一應俱全。

他會讓我們寫周記,雖然辛苦點,但寫作水平有所提升,讓我們能觀察得更細微。

某次月考,分數下降,我有點失望,拿著試卷,不知怎樣交待。以前,總愛給自己找借口,但,這次的落差,就算能騙別人,能騙過自己嗎?忽然,同學沖到我面前說,老師叫你去辦公室。唉,挨罵是逃不掉的了。

站在辦公室外,我稍稍放松,再看一眼明媚的陽光,便推開門,踱步進去,石老師正在審作業。他抬抬頭,然后伸手去那一張寫有字的紙,告訴我:“寫下你的真實實力?!蔽颐悦5亟酉录埡凸P,思緒萬千,難以下筆,他又看看我,說:“不知道嗎?你以為你能考出多少分?寫下來?!蔽覇】跓o語,在尷尬中,臉上泛起紅暈,手也不知往哪放。

他又遞給我一本書,指著一句話讓我念。

“失敗是成功之母?!?/p>

“好,再看看他的一生?!?/p>

原來是美國總統林肯,他的一生多災多難,這些,我是知道的。等等,哦,明白了!

“石老師,謝謝!我知道了!”

“很好,把它牢記在心中吧,用行動證明給我看吧!”他笑著看著我。走出辦公室后,我微笑地看著陽光,心飄向白云。

慢慢地,石老師不再可怕,他不光得到學生的“民心”,同事們對他評價也好!

生活中,人們總把老師比作園丁,但這不恰當。因為,老師就是老師,是好老師。他們不是讀心者,卻能感受我們的內心;他們不是繪畫師,卻能在作業上勾出令人心動的符;他們更不是雷鋒,卻無私地將自己定義為學生的“墊腳石”。

篇4

家長不敢回憶倒塌場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時,距離災難發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于市區中心的新建小學時,通往校舍的那條泥濘小路格外顯眼,黃色的濕土插著一幅油畫。畫里是潔白的小花。走進校舍,空氣中有股異味刺鼻。這是生命曾經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進原來的校舍,正對著大門的四層教學樓只殘留約四分之一,黑板在外。

操場很大,還有籃球架。能夠想象,在災難驟然來臨前,這里曾經歡聲笑語,生龍活虎。如今,只有幾個家長還回到學??纯?。他們不太敢詳細描述教學樓轟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兒身入險境的場面。

新建小學共有學生600多人。經現場初步清點,安全撤離到操場的學生有近400人。不過,地震發生時,學校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幸存。

這是一個奇跡。

危險瞬間教師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區,通訊仍時斷時續。輾轉之間,終于找到了負責新建小學特殊教育班的老師謝罡。后者今年31歲,有個8歲的男娃。在他的教師生涯中,有15年給了這些智障生和聾啞學生。

“地震發生時,盲啞班正在教學樓旁邊一棟平房上課?!敝x罡回憶,正是這樣增加了學生脫險的可能性?!拔蚁?,平房比樓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學生有時間逃生?!彼f,當時自己一轉身,背后的教學樓就垮了,“很快!”

學校老師見狀,趕緊讓學生出來。其中智障生問題很大。謝罡還記得最后一個智障生小馬脫險的場面。劇烈搖晃的那一刻,小馬還坐在教室里?!澳菚r有個老師大叫,小馬,趕緊出來?!?/p>

不過,小馬還是沒有反應。謝罡就沖進去,一把把小馬拽了出來。地震后,為了保護幸存的學生,老師們自發圍成了一個圓圈。

在一片廢墟中,“圓心”是學生,是老師。情況一穩定,聾啞學生和智障生的家長被告知,帶孩子們回家吧。有幾個沒有家長接的,老師們護送他們去了各自的親戚家。

為方便重逢,廢墟里挖資料

接下來幾天,謝罡和其他老師們一直在新建小學的廢墟里尋找,日日夜夜。男老師24小時日夜待命,女老師則要求每天固定時間集合,應對突發事件。

昨天上午,謝罡又去了一趟學校。在一片廢墟中,他扒出了一個U盤。那里存著他的一些個人資料,還包括所有特教學生的聯系方式。

篇5

關鍵詞:中學作文;作文教學;生活化;作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9-021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136

語文學科是中學課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寫作能力在語文學科素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作為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必須要重視。但是,從現實來看,很多學生的作文能力還是相對欠缺的,甚至成為了部分學生的老大難問題,影響到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認識,希望能對各位同行有一點參考價值。

一、當前作文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方面

1.認識意識:輕視寫作教學,注重閱讀教學。為上好一節閱讀課,可以花費時間找材料,寫教案,想盡方法引導。但一上作文課,心里就一片模糊,作文教案不具體,不知道讓學生怎么寫,指導不具體,學生面對教師的作文要求還是無從下筆。另外,教師害怕作文批改,因為費力氣,耗時間,學生寫作效果不好。

2.作文題目:系統性差,隨意性大。教師所出的作文題目往往就是隨心所欲,與學生所處的年級、學期、季節、年齡等毫無關系。而有的教師把中考作文題目讓初一學生寫,也使大部分學生不感興趣,難以寫出。

3.作文批改:作文練習,教師的指導意見就是作文批語。教師的作文批語往往長篇大論,面面俱到,有對結構的要求,有對內容的要求,有對書寫的要求。學生面對如此多的要求也是無從改起。而有時教師批改作文疲勞,又簡單地只以分數或好、差代替。

(二)學生方面

1.心理上懼怕。一些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沒有這方面的鍛煉或者本身就比較薄弱,所以進入中學階段就心存畏懼,總是感覺束手無策。

2.內容空洞。作文缺乏深度,導致空洞、僵化,隨大流,沒有什么個人觀點。有的學生愛編故事,說假話,整篇文章毫無意義。

3.語言不自然、不活潑、不流暢。部分學生語文基本功不過關,語句不流暢,甚至錯字、病句問題層出不窮,表達能力較為欠缺。

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帶領學生走進生活,選取作文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焙芏鄷r候學生缺乏對于生活的感知,不太注意素材的積累。事實上,好的作文應該是真實生活的反映,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例如,正月里鄉親們走家串戶拜年,元宵節賞花燈、踩高蹺,五月端午節包粽子、插艾,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臘月里泡臘八蒜、熬臘八粥。種種活動,豐富多彩全都可以寫進作文。

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勞動對他們來說如數家珍,每一種場面都會讓他們歷歷在目,印象深刻。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抓住這些讓學生有話可寫的題材,讓學生有展示自己風采的廣闊舞臺。例如,農村農忙季節,學生經常幫助家人分擔勞動,春天播種、夏天除草、秋天收獲、冬天休養。農村孩子掰玉米、刨花生、拾棉花、摘杏、摘梨、摘桃,除草、澆地、拾柴火,種種活動無不鮮活,無不能寫進作文。結合這樣親身經歷的勞動實踐來寫作文,這樣的文章能虛假嗎?能不感人嗎?這樣的習作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優秀品質,可謂“一舉多得”。

(二)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活動,抓住各種練筆機會

語文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注意到身邊的這些生活化素材,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材料開展語文作文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校每年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如跳繩比賽、接力賽跑、廣播操匯演、歡送畢業生表演、新年聯歡會、各種活動極多。這都可以當做學校精心為學生搭建的展示習作的舞臺,教師要將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內活動作為指導學生練筆的內容。班級也利用班會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讀比賽等活動。學生參與比賽的激情,比賽中精彩激烈的場面,都是最好的練筆機會。

(三)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熟悉身邊的生活,讓學生善于^察生活,積累素材,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樂于寫作。比如學生寫人,抓不住人的外貌特點,那就讓他們寫班里的一個外貌最有特點的同學;學生寫事,六要素交代不清,那就當堂寫、當堂念,比較誰交代的最明白;寫景色,沒去過名山大川,就寫家鄉的小河,寫不了濟南的冬天,就寫家鄉的冬天。當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覺得有的寫的時候,他們便可能想寫也喜歡寫,在此過程中才能夠通過勤寫、多練滿足學生積累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寫作能力也慢慢地得到提高。

(四)做好語言積累,打好作文基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積累,而硬要擠出幾百字的作文來,那只能是強人所難了。語文課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寫人、敘事、描景、狀物,都可以抄錄下來,作為作文素材加以使用。班里每個學期舉行名言背誦比賽、詩歌朗誦比賽、講故事大賽、演講比賽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積累了很多知識,在寫作時有一定的話可說。

(五)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積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