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課堂范文
時間:2023-03-27 21:5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最喜歡的課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英語老師給我們上過一堂別開生面的英語課,這節課是我最喜歡的一節英語課,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一天,英語老師突然和我們說要挑選幾位同學去上公開課。我們既激動,又緊張,既想去上,又怕選不上。最終我被老師選上了。我心想:既然被選上了,就應該認真去上這節課。
我認真地準備著,等待著那天的到來。 丁零零,五(1)班的英語老師帶著我們去上公開課,100多位老師坐在我們旁邊,我的心怦怦直跳。開始上課了,我們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舉手,課堂既精彩,又刺激。
這節課回答的問題都是關于鐘面的問題,相信大家對鐘都很感興趣吧!然后,老師提供了我們膠水、剪刀、蠟筆等材料……讓我們做鐘。大家都知道,平時的英語課都是回答問題、劃劃詞組、就結束了??蛇@次,我卻要在英語課上做鐘,羨慕吧!接下來要開始做鐘了,我和我的同學林宗裕一組,我先把鐘的外框剪下來,小林則把鐘面的指針剪下來,鐘面的基本做完了,我們就要開始涂色了,我先涂上了綠色,然后紅色……接下來由小林來涂色,我則用大頭針把鐘面的指針釘住,接下了就只要把指針釘上去,我們可是第一個做完的呢!
篇2
我喜歡這堂課的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給我帶來了意外的收獲。
這學期一開學,學校推出一項新舉措,就是讓每個學生自己填寫志愿,挑選自己喜歡的興趣活動。
我喜歡唱唱跳跳,我的第一志愿毫無疑問是童聲合唱??蓩寢寘s不贊成,她希望我學會靜心、文靜,像淑女一樣。因此媽媽建議我參加十字繡班。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勉強同意了。
還記得第一次十字繡課,當老師展示出自己的作品給我們看時,我不由得叫起來;“天哪,多漂亮的圖案,多美的作品哪!”此時,一種強烈的欲望使我暗下決心:在這學期,我一定要完成一幅像樣的作品。
我挑選了一幅可愛的圖案,從穿針引線學期。一開始,我那笨拙的手怎么都不聽使喚,拿一根針就像拿一根棒,但我并不氣餒。經過一個階段的練習,我掌握了一定的技巧?,F在,我雖然還稱不上十指如飛,但至少也可以說來去自如了。
篇3
又是一陣悅耳動聽的音樂響起,我們隨著音樂,帶著激動、興奮、快樂地心情來到了電腦室外,快速站好隊,一排排整整齊齊地進了教室。
我坐到了座位上,小心翼翼地把主機打開,突然發現,電腦上出現了一群字母,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再看看別的同學的電腦也是這樣的,我緊張的心情才稍微平靜下來,電腦終于打開了,我興奮極了,真想讓老師快點下“命令”??蛇^了好久,老師才說“你們自己玩會兒吧!”聽了老師的話,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在我換墻紙的那一剎那,電腦又出現了剛開機時的現象,這時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等換好了,我才松了一口氣。
然后,我又玩了小游戲----三維彈球,里面還有音樂、我急忙帶上耳機,音樂時而急促,時而緩慢,我邊聽邊玩,贏了好幾場,我高興得蹦了起來,又玩了幾場,我就厭
倦了,把它關閉了。
篇4
數學是思維的舞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缺少思維碰撞和精彩生成的數學課堂不是好課堂。在數學課堂教學放飛中學生的思維,是每個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一、情境生活性激發學生思維興趣
上課伊始,執教老師從“同學們都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談話導入,并創設了“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這一情境,在歡快的氛圍中,教師拋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班喜歡看每一類節目有多少位同學呢?”
學生1:可以讓他們先舉手再數一數;
學生2:請他們站起來再報數;
學生3: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算出來。
教師肯定學生的想法后,出于活躍學生的學氣氛,他引導說:“我也有一個辦法,大家看行不行?”然后出示電視節目示意圖,請學生貼紅五星表示自己喜歡的節目,自己喜歡哪個節目就把寫著自己名字的小五星貼在那個節目下面。因為參與活動,學生很興奮。簡單的數據整理后,教師在電腦上當場打出表示班級48個同學最喜歡看的節目情況格子圖。首先是愛最看娛樂節目15人,就用15個小格表示,啟發他們發現每個小格表示1人。接下來,放手讓學生在電腦上分別演示最愛看動畫片、電影電視劇、其他節目人數的格子圖。出示完整的統計圖之后,教師提出問題:“你看懂了什么?”學生自由談話,輕松讀懂了統計圖。
【點評:本環節教師創設了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從學生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入手,讓學生思索搜集數據的方法,并采用活動的方式,共同參與,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并在搜集數據的方法和一個格子表示一人這兩點上打開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精彩生成不斷,同時使學生輕松理解統計圖的?!?/p>
二、問題啟發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班級最喜歡電視節目調查整理結束后,教師又出示整個年級小朋友最喜歡節目情況的統計表:
娛樂節目 動畫片 電影電視劇 其它類節目
人數(人) 60 100 50 40
師問:一格表示1人,那么60人需要幾格來表示呢?學生都認為用60格表示太麻煩,師又問:“你有什么好辦法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之后,小組代表發表意見。
學生1:一格表示10人,那么60人就是6格,100人就是10格,50人就是5個,40人是4格。
學生2:一格可以表示2人,60人就是30格.
學生3:一格也可以表示5人,60人就是12格。
學生4:他們說的方法也很麻煩的,我認為一格表示20人更簡單,60人用3個小格就夠了,100人用5個小格。
師:“那么50人是幾個格呢?
學生4:50人就是2格半,一格20人,一半就是10人。
教師根據學生的見解,一一用電腦掩飾各種情況的統計圖。最后在大多數學生的建議下選擇了每格10人的一幅統計圖。學生根據統計圖互問互答。
生1:最喜歡看哪個節目的人數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最喜歡看動畫片的人數最多,是100人,因為在統計圖里它的格子最高。
生3:最喜歡看哪個節目的人數最少?是多少人?
生4:最喜歡看其它節目的人數最少,是40人,我是從統計圖里直接看出來的。
生5:他們相差多少人?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6:相差60人,因為100減去40等于60人。
生7:我數了格子,他們相差6個格子,就是相差60人。
生8:一共有多少人?
生9:一共有250人,60+100+50+40=250(人)。
師:我們年級確實時有250人。這說明了什么呢?
生10:這說明我們的統計是正確的。
師:沒有漏掉一個同學,也沒有重復計算。
……
【點評:問題的設置要具體明了,并有一定的啟發性,切記“空”、“大”、“難”,否則不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在學生初步了解統計圖意義基礎上教師拋出全年級學生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的數據,從學生最關心最感興趣的的地方入手,提出具體化的問題,使教學向深處和廣處發展。做好統計圖后,完全把問題交給學生,他們就會開動腦筋,發現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學生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不知不覺拓展了思維空間,鍛煉了思維能力。】
三、練習思考性,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
開放式練習。教師提供一系列統計內容,如訂報情況、借閱學校圖書人數、各種顏色糖果的粒數等,以小組為單位,分別精心一下活動:1統計數量;2完成統計表;3制成統計圖。(教師提供空白統計表和統計圖)
篇5
[關鍵詞]課堂教學;數學問題;感悟;思維交流
《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實施過程中,課堂教學中的活動課往往存在刻意追求形式之風,使數學教學極具“觀賞性”,顯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特別是一些公開課、展示課,執教的教師幾乎都使出渾身解數,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實踐操作、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環節層出不窮,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得淋漓盡致、興致盎然,學生的參與熱情被調動得興致勃勃,表面上看似乎已經把數學課程標準理念落到實處了。其實形式的背后露出浮華,同時也折射出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數學問題少了,同時思考感悟少了,思維交流少了,能力的提高少了。當務之急是要讓數學課堂回歸本色,實實在在,課堂教學可以這樣設計:
一、少一些華麗情境,多一些數學問題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的確,在數學教學中,好的問題情境能撥動學生思維之弦,激發求知欲、喚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富有吸引力,讓數學課堂充滿詩意。因此,情境創設已經成為當前數學教師煞費苦心的一件事,他們往往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創設華麗的情境,然而結果卻引發了不少問題。
案例 一:小學五年級課本中《通分》一課時的教學片斷
師:小紅的一家對自家小果園的設計方案如下:
爸爸:這塊地的3 5種桃樹, 1 5種葡萄。
媽媽:這塊地的1 2種蘋果樹,1 3種橘子樹。
小紅:這塊地的3 15種月季草莓, 4 10種梨樹。
師:根據他們一家人的不同設計方案,你知道他們各人最喜歡吃什么水果?為什么?
生1:爸爸最喜歡吃桃子。因為1 5 和 3 5相比,它們的分母相同,就比分子,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所以“ 3 5>1 5”這就說說明爸爸最喜歡吃桃子。
生2:媽媽最喜歡吃蘋果了。因為1 2和1 3相比,它們的分子相同,就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數就大,所以 “1 2>1 3 ,”這就說明了媽媽最喜歡吃蘋果。
師:那小明最喜歡吃什么水果?誰知道呢?說說看?
[沒有學生舉手]
師:看來大家不能做出判斷了?是嗎?
生3:因為 3 15和4 10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所以無法進行比較。
師:看來我們過去學過的知識都沒法解決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的知識“通分”。好嗎?
這樣創設的情境,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調動了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復習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舊知。情境的創設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或數學背景,激發起由情境引起的數學意義的思考,從而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或應用”這一重要的數學活動過程。
二、少一些低效活動,多一些思考感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來負擔。課堂活動不但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而且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并不是讓人生畏、令人討厭的,而是其樂融融、美妙至極的一件樂事。現實很多的課堂活動中學生的“手”動了,“心”卻未動,操作多了,氣氛活躍了,可思考、感悟少了。其實,只有沉下心來,實實在在、扎扎實實地教學,才能還數學教學本應有的特色。
案例 二: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的教學練習課片段
師:明明要買38元錢物品,他手中有一張50元、四張10元、2張5元、5張一元的錢,怎樣付錢給售貨員?請你幫幫忙,好嗎?
(老師話音剛落,一只只小手舉起來了。)
生1:可以付一張50元,再找回12元。
生2:也可以付4張10元,再找回2元。
生3:還可以付3張10元、2張5元,再找回2元。
師:真聰明!還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
生4:直接付 3張10元,一張5元和3張一元。
師:真不錯!明明該好好謝謝你們了。
這時課堂上掌聲不由自主地響來了。學生在老師的大力表揚、熱情鼓勵下,創造性思維得到迸發,體驗到了成功的滿足與喜悅,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少一些空泛提問,多一些思維交流
“思維從問題開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設置科學的問題,是師生間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徑,是師生的思想認識產生共鳴的紐帶;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位教育家說:“教學的藝術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的作答。”提問的藝術越高,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就越好。
案例 三: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拓展思維練習課的教學片段
師:“把10、20、30、40、50這幾個數填入下面的圓圈里,使每條直線上的三個數的和相等。”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再把你們的想法進行匯報,好嗎?
生1:我們小組這樣填:
生2:我們小組是這樣填的:
師:真棒!你們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3:我們小組是這樣填的:
師:今天,你們各小組的同學都很棒!
案例中教師設計了師生智慧型的探究對話活動,使學生在老師的表揚、鼓勵中去尋找規律、發現規律。通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很快在對話交流中發現了規律:數字10、20、30這三個數都可以填入中間的圓圈里,再選擇其他的四個數字分別組合到上下、左右的圓圈中。
這時,學生們都紛紛舉起了小手,爭先要把自己的新發現與同學分享,向老師匯報 。教師的課堂提問要做到:提的問題看似簡單卻能揭示規律。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與學生進行思維交流,既能讓學生經歷規律的生成過程,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概括性。其實,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總結方法、揭示數學的本質。在學中玩,又在玩中學,既輕松,又開心,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同時在生活中發現數學規律,使思維更加靈活、敏捷。
四、少一些過程鋪設,多一些能力提升
特級教師朱樂平說的好:不要對一節課求全責備。課堂教學中,不要給本節課定太多的目標,要從課堂整體入手,考慮每節課的特點,或注重學生自己探索發現、過程體驗,或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基本技能的訓練,這樣才能較為全面地落實數學課程教學目標,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新課程》目標注重學生自己的探索與發現,強調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體驗充分、數學思考、又不能放松對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個過程的鋪設都盡可能 “齊”和“全”,其結果往往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實質,少了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
什么是數學?它應該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我們應時刻反思自己,應該做到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虛求實、與時俱進。讓我們還它那份質樸與寧靜,讓它生命的本色重見陽光!
參考文獻:
[1]《新課程》
[2]《小學數學教材》人教版
篇6
【關 鍵 詞】 教學策略;課堂教學;實際運用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風的數學課堂不在少數,使得數學教學成了具有“觀賞性”的欣賞課。教師使出渾身解數,創設情境、實踐操作、小組討論等層出不窮,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得興致盎然,這似乎是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理念。但形式的背后,折射出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思考運用少了,思維交流少了,能力鍛煉少了。我想,小學數學的課堂應該是實實在在、扎扎實實的課堂,讓那些花哨的裝飾少一些,真實的運用多一些。
讓數學的課堂貼近學生生活,讓他們真正地在生活中學數學,在學數學中了解和感悟生活,這是每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探究的課題。
一、恰當的創設情境,正確的引導學生思維
好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好奇心,讓看似枯燥的數學知識富有吸引力。因此,情境創設已經成為當前數學教師煞費苦心的一件事,大部分教師都挖空心思創設華麗的情境,然而這個過程也讓我思考了許多問題。
案例(一):《通分》一課的教學片斷
師:下面是小明一家對自家小花園的設計方案。
媽媽:這塊地的種牡丹,種杜鵑。
爸爸:這塊地的種桃花,種郁金香。
小明:這塊地的種月季,種。
師:根據他們的設計方案,你知道他們各人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生1:媽媽最喜歡牡丹。因為和相比,它們的分母相同,就比分子,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所以說媽媽最喜歡牡丹。
生2:爸爸最喜歡桃花。因為和相比,它們的分子相同,就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數就大,>,所以說爸爸最喜歡桃花。
師:那小明最喜歡什么花?
[沒有學生舉手]
師:為什么不能做出判斷?
生:因為和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不好比較。
師:看來我們過去學過的知識都沒法解決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的知識“通分”。
這是我曾經在小學數學刊物上見到的一個真實的教學案例,自己很是喜歡。這樣的教師是智慧的教師,通過簡單的情境創設,既復習了前一部分所學過的內容,又引起學生的疑問,導入新課。充分地考慮到了小學生的心里特點,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學習。這樣的創設,我認為是成功的。既調動了學生原有的學習經驗,又真實地練習了生活的實際,像這樣的問題創設也是在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學習的過程又是一個很好的應用過程,從一開始的建立問題,到深入問題,研究問題,最后應用問題,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二、讓數學立足于生活,獲得更多的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數學(下轉46頁)
(上接44頁)教學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教師在教授時應多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獲得對知識的掌握及運用。
三、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避免奢華低效
一堂數學課的成功點,來自于教師設計的真實有效的教學活動。成功的教學活動,不但會讓教學變得簡單易懂,更能讓學生在自己的努力思維下,獲得成功,找到學習數學的成就感。有效的教學活動,會讓學生發覺數學并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充滿樂趣,充滿挑戰的。
案例(二):《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教學片斷
這節課老師創設了三輪兩組同學抽數排數的游戲,讓學生在比賽中感悟并總結出萬以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第一輪比賽,規定將每次抽到的數字依次從低位到高位排列起來。讓學生逐步懂得,個位、十位、百位上的數再大,但千位上數小,這個數就小。游戲中讓學生深刻地體悟到數的大小與數位的關系,逐步體會到高位上數字的決定性作用。
第二輪比賽,規定將每次抽到的數字依次從高位到低位排列起來。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領會到,千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千位上的數相同,百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高位”的決定性作用。
第三輪比賽,規定每次抽到的數字由抽簽者自己決定放在哪一位上。這樣,不但使學生對比較大小與數位及每一位數字大小的關系有比較深刻、全面的認識,又培養了他們思考問題的縝密性。
四、善于運用啟發,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數學課的邏輯性很強,只靠單純的記憶是學不到數學的根本的。對于每一種類型題目的教授,都要求數學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和必要的教學方法。發現法、直觀動手操作法、啟發法等都是很好的數學教學方法。教師要懂得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面對一道復雜的難以理解的題目,教師用什么樣的語言,什么樣的活動,怎么樣去讓學生理解題意,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這都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認為,啟發式教學會讓課堂中的學生更活躍、更積極。啟發學生自己找到難題的突破口,利用實例、圖形、對比、參照等,化繁為簡,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根據題目中的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多種數學方法,通過自我思考問題,發現新的解題方法,自我開辟新的學習途徑。學生一定能產生濃厚的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 焦嬌.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 學周刊B版,2014(1).
篇7
【關鍵詞】語文教學;生命;人性
語文課堂教學就是關注生命教育的理念,以生活世界為根基,以語文課堂為載體,以成全每一個生命為指歸的一種教學理念。它從過去重視認識過程提升到以生命發展為基礎,尊重生命的獨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關注生命的整體性,使語文教學不僅成為對學生語文技能、語文素質的培養的過程,同時也是對人性的陶冶、靈魂的洗練、人格的提升與覺悟的喚醒的過程。
一、語文課堂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尊重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而不應否定課堂上學生的奇思妙想,要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積極實行討論式、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教學,讓學生感知語言的魅力及其運用規律,使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獲得良好的學習方式,使課堂成為有活力的教育“有機體”。
二、語文教學的生命之體現關鍵在教師的課堂預設
語文課堂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生命的存在,學生個體生命是千姿百態的,生命化語文課堂生成也是千變萬化的。教師必須有應對的基礎,要“靈動”的預設以及捕捉,而不是遷就的適應。教師預設問題時,要有多維性、主觀性和思辨性,給于教師動態生成的節點。我最喜歡的預設是“你最喜歡文中哪一句話,為什么?”“你最喜歡文中哪一個人,為什么?”這樣的預設,給教師、學生都有生成的廣闊的舞臺,而且在無法確定結果下,如同探索未知世界,因為神秘而倍感有趣。
預設問題多維性同時更要認識到達成互動生成指向性?!澳阕钕矚g文中哪一句話,為什么?”“你最喜歡文中哪一個人,為什么?”中,前一個問題,要達成學會對語言的賞析,后一個問題達成學會對人物的分析。滲透其中的,是師生共同生成語言的賞析、人物的分析的方法、規則。
三、語文課堂是動態的
語文課堂是尊重學生生命從而激發學生生命張力的課堂。其運行的最高境界是基于當下的具體場景的,基于學生生活的,基于學生生命成長的。它的課堂運行必然是師生間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動態生成的課堂。然而,實際情況是,課堂在動態運行的基礎上,由于對話雙方文化、知識、閱歷等差異,課堂上知識的流動不可避免的存在落差,形成流動的阻塞。
四、語文課堂要關注學生生活
在教材與學生生活中尋找契合點,努力創設適合具體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和氛圍,這樣,文本就與生活有了生命的對接。更易在形成流動阻塞的文字表層,去理解其中的生活蘊情。例如,在理解蘇教版七年級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一段“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F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濒斞笧槭裁窗阎挥幸恍┮安莸牡胤疆斪魉臉穲@,這似乎不符合常理。學生的理解在于阻塞的狀態。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思索自己小時候的生活,許多同學拿一把掃帚當機槍,扮演,樂此不疲。這用成人的眼光看也沒有什么樂趣啊,而當時卻是樂事。由此類比推出,原來一個是用兒童的眼光,一個是用成人的眼光,從而產生不同的感覺。有了學生的生活,就可以很好的化解。
五、語文課堂是言語的、肢體的,更是心靈的
課堂教學我們存在這樣一個誤區,我們追求的那種課堂互動的效果,這種效果作為聽課者和執教者來講,往往看課堂熱鬧的氛圍,或者說場景,總以為,有不斷的問答、不斷的討論,就是互動,而忽視了師生之間的默契,其實這種默契的互動是最根本的互動,也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但我們將一個問題、一個知識,對文本的一種解讀,學生眼睛忽然發亮,或者在下意識的點頭,這種才是真正互動。
文本是有文本本身的價值意向在里面,但是文本的意向我們不好塞給學生的,文本本身要表達的思想是要靠我們的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我們要使學生吃準文本的思想,他就需要學生內心的認同,不是言語的認同,這種內心的認同最主要表現在學生的目光、表情,甚至是細微的動作上。當然,這并非是“一問一答”式表層次的互動——引誘學生。我們一方面要有對文本多元解讀的意識,另一方面,我們也有責任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接近文本本身要表達的思想內涵。
篇8
描寫老師的小升初的英語作文
我的可愛老師(My Lovely Teacher)
My favorite teacher is Miss Huang. She is a beautiful lady. She has two big eyes, a high nose and a small red mouth. There is always a smile on her face.
我最喜歡的老師是黃老師。她是一位美麗的女士。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一個高高的鼻子和一個小小的紅色的嘴巴。她的臉上總是帶著微笑。
Miss Huang likes singing and collecting posters. She is good at playing the piano. In the evening, she always sits in front of the piano and plays nice music. She is good at dancing, too. Sometimes she teaches us dancing.
黃老師喜歡唱歌和收集海報。她擅長彈鋼琴。傍晚的時候,她總是坐在鋼琴前面彈奏優美的曲子。她還擅長跳舞。有時候,她會教我們跳舞。
Miss Huang likes dogs very much because the dog is very friendly and cute. Her favorite color is blue. Because blue is the color of the sky and the sea.
黃老師非常喜歡小狗,因為小狗很友好,很可愛。她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因為藍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顏色。
This is my favorite teacher. Our classmates all like her very much.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很喜歡她。
我的英文老師(My English teacher)
Hello! I’m He Baoyi. We have three new teachers this term. But my favourite teacher is English teacher. Who is she? Yes, she’s Linda.
Do you want to know her? Linda is very beautiful. Look! She has a round face, two small black eyes, a straight nose, a big mouth and two small ears. Her hair is very long. She is not tall and not short. She likes wearing a white dress. She looks like an angle. Linda works very hard every day. And she is strict to us. But she is kind. Her class is so much fun. Really? Yes. In class, she is our good teacher. After class, she is our good friend.
Her favourite food is tofu. It ’s very very healthy. She is not only good at pingpong, but also good at singing. She likes talking with us. We all like her.
你好!我他Baoyi啦。這學期我們有三位新老師。但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是英語老師。她是誰?是的,自己是琳達。
篇9
【關鍵詞】 住院孕產婦家屬;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治療疾病和醫療服務的補充[1]。荊州市婦幼保健院以“孕婦學校”為主陣地開展健康教育,讓孕婦掌握孕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監測能力,順利通過妊娠、分娩這一特殊生理過程[2]。然而工作中筆者發現健康教育僅依靠“孕婦學校”是不夠的,要落實好母嬰保健,必須實施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健康教育新模式[3],為此醫院增設了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為了解住院孕產婦家屬健康需求特點及大課堂效果,從而有針對性、更好地開展健康教育,筆者對165名住院孕產婦家屬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在我院住院待產的住院孕婦家屬和產后未滿7 d的住院產婦家屬。
1.2 調查內容 ①一般情況:年齡、職業、文化程度;②需要保健知識的類別、最喜歡的宣教方式;③保健知識:嬰兒保健知識(觀察照顧嬰兒的技巧、嬰兒撫觸及游泳、母乳喂養、新生兒疾病篩查、預防接種、新生兒眼及口腔保?。划a褥期保健知識(及會陰護理、營養與飲食、產后活動及復查、計劃生育);④大課堂后意見反饋。
1.3 方法 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每周一次,由責任護士邀請住院孕產婦家屬參加。課堂設在醫院多媒體教室,開課前由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發放調查表1,內容為需要保健知識的類別、最喜歡的宣教方式(所有問卷調查表均經專家修改審定),并詳細說明,填好后當場收回。然后由經過培訓的資深醫護人員利用多媒體、實物、父性角色扮演等形式進行現場教學,授課內容為母嬰保健知識,授課完后互相討論。最后發放知識掌握情況及意見反饋表,填好后當場收回。
1.4 評分標準 回收調查問卷表后,總結評價住院孕產婦家屬對知識掌握程度及意見反饋情況,對一個健康知識點掌握>80%為知曉。每份調查表發放165份,收回165份,回收率100%,調查問卷有效。調查表進行統計學處理。
1.5 統計學方法 所得資料采用SPSS12.0軟件包處理,采用百分率進行統計描述,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一般情況 年齡:22~25歲128人,占77.57%,25~28歲26人,占15.75%,29~30歲6人,占3.63%,38歲以上5人,占3.03%;文化程度:大學28人,占16.96%,中學132人,占80%,小學2人,占1.21%,研究生以上3人,占1.81%;職業:工人65人,占39.39%,農民55人,占33.33%,公務員20人,占12.12%,教師10人,占6.06%,醫務工作者3人,占1.81%,其他12人,占7.27%。
2.2 最需要保健知識的類別、最喜歡的宣教方式 調查中婦幼保健知識都最需要者139人,占84.24%,最需要的兒童保健知識9人,占5%,最需要的產婦保健知識8人,占4.8%;最喜歡的宣教方式依次為面對面67人,占40.6%, 大課堂58人,占35.15%,宣傳單、小冊子、宣傳欄19人,占11.51%,電視、電話21人,占12.72%。
2.3 住院孕產婦家屬健康知識需求及掌握情況見表1。
2.4 教育后意見反饋見表2。
3 討論
3.1 實施以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為陣地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新生兒服務接受率的有效保證。從表1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后住院孕產婦家屬對母嬰保健知識掌握情況,經統計學分析,P
3.2 實施以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為陣地的健康教育促進了母乳喂養,成功的母乳喂養需要周圍環境的支持[4],通過大課堂讓住院孕產婦家屬充分認識了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對母乳喂養知識的充分掌握,從而讓住院孕產婦家屬-特別是新生兒“爸爸”成為母乳喂養的堅決支持者。據美研究報道,不論產婦的年齡、受教育的程度、種族和婚姻因素,丈夫的態度與母乳喂養是最相關的因素[4]。通過調查,實施以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為陣地的健康教育以來,除有醫學指征外,本院成功母乳喂養的達到了100%。
3.3 實施以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為陣地的健康教育提升了醫院整體形象,由于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以幫助其獲得保健知識,提高保健意識為目的,完全免費,且授課者以關愛之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授醫學知識,從而提升了醫院形象,提高他們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增強醫患溝通,減少醫患糾紛。健康教育作為落實整體護理,提高患者滿意度的一個手段已成為護理界的共識[3]。通過調查顯示:實施以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為健康教育陣地之一的方式以來,患者滿意度明顯增高,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學員無1人投訴醫院。
3.4 實施以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為陣地的健康教育促進了醫務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表2可以看出通過住院孕產婦家屬大課堂的健康教育使其感到很有幫助的占87.67%,且認為老師授課很好的占80%,健康教育人員還是有一定素質的,實踐證明高素質的健康教育人員才能保證健康教育質量[5],從調查顯示仍有2.42%感到幫助一般,3.03%認為老師授課一般,且需求多樣,這就要求醫務人員不僅要專業知識扎實,責任心強,溝通技巧好,充滿愛心,而且要醫務人員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3.5 通過調查顯示住院孕產婦家屬對健康知識的需求強烈,醫護人員是健康信息的主要傳遞者[3],本次調查較多住院孕產婦家屬年齡小,文化層次低,所以最喜歡的宣教方式為面對面的單獨交流和大課堂交流,而且沒有育兒及照顧產婦的經驗,對婦幼保健知識知之甚少,當角色突然轉換時,由于平時知識儲備不足,迫切需要了解健康教育知識,這樣醫護人員便是她們依賴的主要信息傳遞者。
參考文獻
[1] 伍素華,任輝.在繼續教育中強化護士的健康教育意識和能力.現代護理,2003,9(1):72.
[2] 肖杏琴,陳莉萍.孕早期健康效果評價和需求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3,18(3):147-148.
[3] 黃芳艷,等.慢性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3,24(9):1068-1069.
[4] 付三仙.影響母乳喂養的醫院因素調查結果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137-138.
篇10
鮮花喜歡雨露,是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鳥兒喜歡天空,是因為天空放逐它自由,高山喜歡大地,是因為大地使它高聳,我喜歡你,卻是因為你的方方面面……
記得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綠色襯衫短褲涼鞋顯得容光煥發、清爽十足,你個子不高,長相平平,不知是陌生、還是不適應,當時我實在不敢相信這你是我將要相處三年的班主任,曾經聽人家講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果然,在你的身上我得到了印證
你的外表雖然不是很突出,但是你教學非常認真,無論多難的題目你總會以最簡單。最好記的方式傳授給我們。并讓我們終生受益。我最喜歡你上課時的文采奕奕的樣子,上課你總是想方設法的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就在你娓娓的朗讀聲和滿腔文采的熏陶下,灌輸了我們無限的文學知識。即使你有時的嚴肅,會引來同學們不痛快的怨言,你可能會以為同學們很討厭你,但事實恰恰相反,如果沒有你,我們不會如此快樂,因為你的那種嚴肅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種快樂、一個難以磨滅的幸福記憶……
當然你的課堂不是一塵不變的,你常常講你小時候的故事給我們聽,你說現在的小孩子實在是好命,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就像捧在手中的寶貝,握著怕碎了,放開怕磕著,但是也真可憐,社會競爭這么厲害,不能好好的享受童年的生活,不像你們小時候可以在田野間四處玩樂,你講的天花亂墜,讓我們一個個的好生羨慕……
你也常常掛在嘴邊教育我們的一句話就是;“做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能夠以這句話教育別人的,一定是一個責任感極強的人,毫無疑問,你就是這么個人,記得那年的期末考試,全班語文取得很差的成績,你沒有完全把責任全部推卸到我們身上,而是深刻的反省自己,因為你覺得和你有很直接的關系,所以你認為你責無旁貸。
生活中,你也是細致的關心著我們的生活,你每天早上六點起工作,晚上九點才下班,這期間,你為我們操過無數次心,就算是下班你也總是惦記著我們,你總是單獨的找我們談心,談談學習、聊聊生活。由于長時間的奔波,前幾天,你的腰又開始疼了,當你卻還是依然堅持上兩個班的課,沒有一點怨言,你總說,教師就是蠟燭,燒的越熱烈,越痛快,哪怕是到最后一刻,也要用盡力量發出最強的光。
現在雖然才與你相處一年多,我卻早已深刻體會到你的愛比父愛要沉重。比母愛還有蘊意,比友情還要珍貴、比什么都要難忘。你個子不高,但是在我心中的形象卻是最高大的,你相貌平平,但在我眼中卻是最美的,你正顏厲色,但是在我心中卻是最和藹的,你的一切一切在我心中都是美好的!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我最心愛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