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征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05:3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征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征文

篇1

【四班,給我很多歡樂,我指導,一個一個,修改后,和學生在辦公室打印到很晚,美好的回憶!有說有笑,學生說,老師,你與眾不同!我嘿嘿一笑!】

文明花,少年當擷

東方市鐵路中學 高二(4) 吉世龍

少年,未來之希望,國之未來。我中國少年在文明之海,應奮勇當先,劈波斬浪;我中國少年在文明之山,應不畏險阻,勇攀高峰;我中國少年在文明之園,應培育文明花種,擷取文明之花。

紅日初升,金光大道。說:“少年就像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如此燦爛,如此炫目,物欲橫流的現實里,我們只有堅守內心的準則,讓文明伴我成長,讓文明在心中靜靜發芽,沐浴文明之風,芬香小城,少年才不負先輩,才能挑起未來的重擔。

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樂園。文明應當從身邊做起。“言為心聲”,少年的文明與否,從他的語言中,我們便可知曉。在與同學交流,與老師溝通,我們都要以禮為先,坦誠相待,相互尊重。讓文明在我們語言中萌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避風港。善待雙親,兄友弟恭是優良的典范。前些日子在我們身邊發生“兒子暴虐父親”,“孩子殺死母親”的事件,觸目驚心,孩子本來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我們對待最親最愛之人,要以禮相待,以愛相伴。當利益與親情沖突,我們選擇文明的方式吳維護生命來之不易的親情。生活總有為了小小的禮儀弄得兄不認弟,弟不恭兄,如同陌路行人,如同空中樹枝無法相依。追求家庭和睦,我們少年義不容辭,讓我們家庭充滿和諧,文明。莊子能“留肉為母”,我們也能“奉茶待親”。趙氏兄弟,相互爭死,保全對方,我們也能相親相愛。讓文明在我們家庭中駐留扎根。

社會是少年實現價值的舞臺。在追>文秘站:<求夢想的過程中,讓文明相伴左右,無論是起身讓座,還是俯首拾起垃圾,我們都要勇為,少年不為,老來何為?無論是強行插隊,還是亂闖紅燈,雖為惡小,我們當不為。我們始終維護好國家,自身的形象,莫要讓被外國人諷刺為“國恥”去詆毀中華文明,讓文明在我們的社會永存!

篇2

青林學校八(1)班 向丹丹

天使翅膀折了,灑落人間,成為我們的憂傷;誠信的背囊拋了,落到世上,成為撒旦的魔杖。

“人無信而不立。”這是我過去聽到的一句話,可在當時,我并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直到兩個月前,在那世界上知識最為淵博的電腦“老師”面前,我看到了兩段異樣的文字才恍然大悟。

片段一

這是2008年的某一天。河北。這天烏云密布,而在這陰暗的天空下,矗立著一所頗為氣派的醫院。來來往往的大人很多,而且這些人懷里多數都抱著一個一兩歲大的嬰兒。他們急急忙忙地跑進醫院,然后又失落地走出來。因為檢查不出孩子的病情,父母們好不傷心和絕望。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令父母們如此傷心和絕望?經過多次檢查才得知這些孩子的病原來是腎結石,而導致這些孩子患腎結石的元兇,就是曾經享譽全國的三鹿奶粉。

三鹿集團把誠信的背囊拋棄,在制造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使得這些初生的小天使們受到風霜般的嚴酷打擊,而自己的聲譽也毀于一旦。從此三鹿奶粉不再受到人們的青瞇,三鹿集團也面臨著倒閉的危機。2009年2月12日,三鹿集團正式破產。把誠信的背囊丟棄既害人又害己。

片段二

我繼續滑動鼠標,看到另一段材料,這是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故事。故事發生在2010年春節前夕,建筑商人,孫水林為兌現節前給農民工發放工錢的承諾。攜26萬元現金及全家連夜趕回武漢,不承想在途中遭遇重大車禍,一家五口全遇難。弟弟為替哥哥完成遺愿,忍著悲傷,再次上路,終于在除夕前一天,把薪水全部發放到60多名民工手里。這是一次讓人心痛的誠信接力。于是“信義兄弟”的美名傳揚天下,于是更多的工人愿意與他們攜手并肩。

篇3

莊浪縣職教中心10級農林3班 郭巧芹

有一種美,飄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壘,這是一種吸引靈魂的美,它――就是文明之美。

文明的美麗發自內心,令人驚艷;文明的美麗來自素養,令人回味。文明是人的高貴品格積于一身的體系。它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就像油,使粗糙的摩擦銷聲匿跡,讓我們如沐春風,神清氣爽。

透過歷史的崗帳,隱約于祖先用石斧開辟出的圖騰依舊清晰。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璀璨的文明訴說著中華五千年的輝煌――年僅四歲的孔融便能把自己的梨讓給別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陶行知爺爺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至今仍縈繞耳畔。“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是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之前,應先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文明的人,學會做一個品學兼備得人,做一個文明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能成事,才會成才。

文明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苗,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如果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其實,文明很簡單,多一個小小的手勢,多一句溫馨的祝福,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就夠了。公交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對不起”;被人幫助了你,要說聲“謝謝”;校外校內見到尊長師友要主動打招呼問好;吃飯時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文明的縮影,只有有了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習慣,才會具備一個文明人基本的素質。然而,文明似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的身邊總存在一些不良行為。例如:躲在廁所里偷偷的吸煙,躲在角落里偷偷的玩手機,為逞一時之快翻越護欄,隨手將紙屑垃圾扔出教室窗口,然后還洋洋得意;在公交車上看到老弱病殘者仍然旁若無人……這種種跡象都與我們的“文明古國”這個歷史稱號相反,與我們中學生這個身份極不相符。

同學們,藍天白云,陽光雨露,朗朗書聲,諄諄教誨,殷殷希冀,拳拳求索,千載文化傳承,百年學風濡染,構筑了我們的文明校園,這個我們放飛理想,放飛青春的地方。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為自己的未來,為我們美好的明天而奮斗,學做一個文明的人,建立我們的文明校園網,讓文明之風吹遍我們的校園!

小草抬頭微笑,花朵仰起臉歌唱,青春的微風伴隨著我們成長的腳步翩翩起舞。可誰來告訴我,世界因何美好?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劃破了夜的黑暗,我們是青春的主人,將伴隨著文明的腳步走向黎明,走向世界。于是一聲聲“您好!”一句句“對不起!”……匯成了文明協奏曲;一個個起身讓座,一個個彎腰撿紙的身影,點擊了文明閃光點,所以我們才能在這片文明和諧的天空下自由的翱翔,才會插上文明的翅膀追逐夢想。

文明是一種責任,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公園里,草坪中,花叢中,隨處都有需要我們去關心呵護的生靈們。也許它只是一根小草,也許它只是一棵正在發芽的小樹,也許它只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螞蟻……但它們都是自然界這個大家庭里的一員,它們也需要我們共同去關愛。

試想如果有一天,世界變得昏沉陰暗,到處是一片廢墟,草地上沒有綠色的生機與活力,唯有一片蒼老的枯黃;人人都面目猙獰,到處都是爭吵打罵聲;公路上奔馳的汽車被一座座堆積如山的垃圾所取代,臭氣熏天……這該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文明是心靈中的一盞明燈,多一點陽光就少一點黑暗;彎下腰,撿起你身邊的每一張廢紙;站起身,把座位讓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其實你能做的還有很多!

篇4

莊浪縣職教中心10級機電一班 劉宇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孩子對親人的感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學生對老師的感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朋友對朋友的感恩。正因為有了感恩,才創造出了和諧的社會。

當我們呱呱落地之時,我們就被上帝賦予了一顆感恩的心。正是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在家里。我是“掌上明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里最甜最大的那個果兒,是家人細心為我挑選的;家里最好最香的那桌菜肴,是家人精心為我制作的;家里最暖最大的那床棉被,是家人悉心為我鋪設的……還有家里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給予我的,他們的愛成就了我的今天。也正是有了他們的愛,才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家!

我要感恩親人,感恩他們的絲絲關懷。

當我們跨入學校之時,老師便也隨之而來。老師的教導如一盞明燈,照耀著你走向光明;老師的指引如一艘航船,拖載著你駛向成功的彼岸;老師的鼓勵如一把鑰匙,帶領著你打開輝煌的大門……經常在教室里看到老師的耐心教導;經常在辦公室里聽見老師的諄諄教誨……老師的嘔心瀝血,不正是希望我們成才嗎_我要為老師高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有了師生教與學的合作,才創造了一個和諧的校園。

我要感恩老師,感恩他們的諄諄教誨。

當我們踏入社會之時,身邊的朋友便也多了。友誼是一杯醇香的酒,值得你去品味;友誼是一幅無色的畫,值得你去著色;友誼是一首動聽的歌,值得你去聆聽……雖然朋友有時候會來請求幫助,但的是我們必須借助朋友的幫助才能在社會立足;所以我們不能忘記朋友對我們的恩情,因為那種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會得救的。因此,友誼永遠是一個美好的責任。也正是有了朋友的互助,才構建了一個和諧的社會。

我要感恩朋友,感恩他們的屢屢幫助。

篇5

10級農林5班 王鵬偉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文明和美德。

—— 題記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5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歷史的文明古老國度,各種優秀的文化在當今社會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與繼承,文明美德也同樣作為一種優秀的文化伴著我們成長,豐富著我們的精神生活。

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擔起建設祖國的重擔,所以我們在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同樣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讓文明美德的高尚品質能夠在社會中得到更好的弘揚。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文明美德與我們的生活聯系不緊密。而實際上,文明美德一直伴我們成長,文明美德就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熱愛祖國,勤儉節約,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誠實守信等等以及“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榮恥觀,也同樣是文明美德的一部分。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孝敬父母,更加關心父母,平時多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的生活中同學們可以互相幫助,當同學需要幫助時,應伸出援助之手。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文明美德的傳承與發揚。

文明美德作為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在國外也同樣被人們贊美著。南丁格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貴族家庭,但正因為她對工作的執著改變了這個世界,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到底成為了一名護士,在當時他們那個年代醫院護理都是很丟臉的工作,但她卻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員,并堅定的全身心投入到護理事業中,她對待每一個病人都非常認真負責,讓疼痛的病人感受到了極大的溫暖,她憑借著對事業的執著信念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護理學校,人們為了紀念她,把她去世的日子五月二十日設為國際護士節,以作護士繼承了與發揚了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南丁格爾就用自身的經歷向我們體現了文明美德的內涵。

我們從小就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的大講文明禮儀,可是校園中隨處處可見亂丟垃圾的現象,而這樣的現象又是與我們現在社會大力倡導的文明美德而相違背的,扶老奶奶過馬路的場面似乎在逐漸成為一種渴望。我們接受的文明禮儀教育,在于履行,我們應該找回當初的雷鋒精神。

2010年感動中國的人物郭明義就是當今中國社會的雷鋒,他繼承了與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郭明義將愛心與奉獻精神集于一身,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鋼鐵工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卻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去幫助那些應生活貧困而不能上學的孩子,他一直把奉獻當作事業,他不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那些處于困境的人,也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從身邊的點滴詮釋著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