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搬家范文

時間:2023-04-03 18:25: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孔夫子搬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孔夫子又名孔子,又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因此關于孔夫子歇后語也有很多,小編在此也收集了一些,方便大家交流學習——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釋義】比喻總是失敗。

孔子相關歇后語集錦:

孔夫子背書箱——盡是輸(書)

孔夫子打哈欠——一口書生氣

孔夫子的嘴巴——滿口是理

孔夫子出門——三思而行

孔夫子講學——之乎者也

孔夫子門前講《論語》——自不量力

孔夫子掛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教《三字經》—— 大材小用

孔夫子游列國—— 盡是理(禮)

孔夫子卵脬(音拋)——文謅謅

鄉下人不識孔夫子——讀書老爺(獨輸老爺)

孔夫子擐搭褳——兩頭書(兩頭輸)

孔夫子肚皮——書櫥(舒徐)

孔夫子唱戲——出口成章

孔夫子跌到橋底下——(尸)詩書橫流

孔夫子的手巾——包書(輸)

孔夫子喝鹵水——明白人辦糊涂事

孔夫子吃粥——心里沒數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掃地

孔夫子放屁――文氣沖天

孔夫子當教授——古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準是書(輸)

孔夫子的褡褳——書呆(袋)子

孔夫子的墳——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裝――不土不洋

孔夫子面前講《孝經》——假斯文

孔夫子偷錢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徒弟――閑(賢)人

孔夫子背書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師——不恥下問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孔夫子的硯臺——心太黑

孔夫子下凡——一輸到底(地)

孔夫子講學——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教三字經——埋沒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包輸(書)

孔夫子的徒弟——閑(賢)人

孔夫子拜師—不恥下問

孔夫子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背書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打哈欠—口書生氣

孔夫子出門—三思而后行

孔夫子講學—之乎者也

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

孔夫子的背包——準是書(輸)

孔夫子的褡褳——書呆袋子

孔夫子的墳——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裝——不土不洋

孔夫子面前講《孝經》——假斯文

孔夫子偷錢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背書箱——里面大有文章

篇2

孔夫子的硯臺——心太黑(比喻人心腸狠毒)

孔夫子念書——咬文嚼字(比喻過分地斟酌詞句)

孔雀耍撣帚——出計不出面

孔雀的尾巴——翹得太高了(比喻特別驕做)

孔方兄進廟問一一錢能通神

孔夫子背書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打哈欠—一口書生氣

孔夫子出門—三思而行

孔夫子講學—之乎者也

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

孔夫子門前講《論語》—不自量力

孔夫子教《三字經》—大材小用

孔夫子游列國—凈是禮

孔夫子吃粥——心里沒數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掃地

孔夫子放屁――文氣沖天

孔夫子當教授——古為今用

孔夫子的褡褳——書呆(袋)子

孔夫子的墳——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裝――不土不洋

孔夫子掛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面前講《孝經》——假斯文

孔夫子偷錢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國——盡是理(禮)

孔夫子的徒弟――閑人

孔夫子拜師——不恥下問

篇3

1.八卦陣里騎馬——闖不出路子

2.靶場上的老黃忠——百發百中

3.霸王別姬——無可奈何

4.霸王請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5.班門弄斧——自不量力

6.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突如其來

7.倉官不識“串”字——中中

8.程咬金上陣——三板斧

9.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

10.東吳殺人——嫁禍于曹

11.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12.關夫子對曹操——饒他三不死

13.關公老子——滿面紅

14.關老爺赴會——單刀直入

15.關云長敗走麥城——吃虧全在大意上

16.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17.漢高祖斬白蛇——一刀兩斷

18.好漢上梁山——逼出來的

19.黃忠出陣——不服老

20.黃忠上陣——老當益壯

21.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2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23.姜子牙的坐騎——四不相(像)

24.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25.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26.孔夫子拜師——不恥下問

27.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28.孔夫子背書籍——里面大有文章

29.孔夫子的背包——準是書(輸)

30.孔夫子的褡褳——書袋(呆)子

31.孔夫子的硯臺——心太黑

3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3.孔明加子龍——智勇雙全

34.梁山上的好漢——逼出來的

35.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36.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陣陣出馬

37.南郭先生吹竽——不會裝會

38.潘金蓮的腳趾頭——一個好的沒有

39.騷狐貍見不得關二爺——邪不壓正

40.屬魏延的——頭上有反骨

41.隋煬帝游江南——自坐龍舟人拉纖

42.孫二娘開店——宰客

43.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44.唐三藏過火焰山——沒咒念了

45.唐僧跑進和尚廟——同吃一碗齋飯

46.唐僧上西天——取經去了

47.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48.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白了頭發

篇4

2、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3、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4、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5、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6、精裝茅臺——好久(酒)。

7、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8、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9、小蘇他爹——老輸(蘇)。

10、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篇5

打破沙鍋——問到底

燈盞油干——火燒芯(心)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撣(膽)子

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

冬水田里種麥子——怪栽(哉)

糞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蛤蟆跳井——不懂(撲通)

滾油鍋里撒了一把鹽——炸開了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討不到好報

猴子撈月亮——白忙一場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腳踩兩只船——搖擺不定

九曲橋上散步——走彎路

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孔夫子的硯臺——心太黑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奶奶吃稀飯——無恥(齒)下流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太婆開了口——一望無涯(牙)

聾子的耳朵——擺設

盧溝橋上的獅子——數不清

魯智深出家——一無牽掛

貓哭耗子——假慈悲

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

生姜——老的辣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四兩棉花——免談(彈)

寺里起火——妙(廟)哉(災)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現了原形

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朝著窗外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篇6

2、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3、蠶豆開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5、打破砂鍋————————問到底

6、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節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篇7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萬歲爺流鼻血——正紅。(朕紅)。

禿子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矮子過渡——安心(淹心)

馬店買豬——沒那事(沒那市)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公共廁所仍石頭——引起公憤(引起公糞)

反穿皮襖——裝佯(裝羊)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凈是書)

瞎子進煙館——摩登(摸燈)

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老太婆上雞窩——笨蛋(奔蛋)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留繩)

哥哥不在家——少來(嫂來)

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雨打黃梅頭——倒霉(倒梅)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孕婦走獨木橋——鋌而走險(挺而走險)

外婆死了兒子——無救(無舅)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和尚的房子——廟。(妙)。()

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鏡——假聰明。(假充明)。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篇8

表哥把賭看得比命還重,不管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只要一拽住麻將就不愿撒手。盡管表哥在賭桌上把眼珠子瞪地圓圓的,每次出牌都要動一番心計。然而“財神爺”是不收賭徒的,到頭來還不是“孔夫子搬家——凈是輸”。

為了表哥玩麻將的事,表姐沒少給他“辣椒”吃,我也把好話說盡了,可他還事“萬里長城永不倒”。

說出來也不怕你笑話。一次,表哥鄰居李大爺屋里傳出“糊了”的喊聲,在飯桌旁吃飯的表哥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忙丟下碗筷,跑過去推開房門辟頭就問“坐幾莊了?”李大爺聽后,真是哭笑不得。原來呀,人家是告訴老伴,在鍋里的地瓜燒糊了。

一年到頭來,他家辛辛苦苦從泥巴里摳出來的錢,全讓他給敗光了。用他的話說,是“耗子到家都流淚。”

可自從表哥當了兵以后,回來真是判若兩人,還對我說:“表妹,我發誓,我以后再也不玩麻將了。”

我懷疑地問:“真的?”

“真的,不騙你,我以后要是再玩麻將,我就給你20元錢!”表哥堅定地說。

我粉刺他說:“去,去,去,誰希罕你的錢!”

表姐取笑道:“表妹,你可真是得理不饒人呀!”

篇9

“哎喲!”我伸了個長長的懶腰,“總算把作業做完了!可以出去玩了!”

我奔出家門,嘴里還唱著小調,難得媽媽今天開恩,我可要好好得把握這次機會。我左看看,右瞧瞧,玩什么呢?這時,我在不遠處看見了一塊石頭,有1米多高,形狀很奇特,穩穩地立在那里,石頭上 面很寬,應該可以站人,咦,我為何不爬上這塊石頭,體驗站在高處的感覺?應該很過癮!

于是,我屏息凝視,看準方向,嘴里輕聲念:“一、二、三——沖!”哎呀,沖上去還不到一半位置,就滑了下來。哼,我可不服氣,我后退幾步,開始發動第二次“沖鋒”,可這次跟上次沒什么兩樣,仍是敗陣而歸。難道是我的力氣不夠大?我稍稍喘了一口氣,發動了第三次“沖鋒”,可是,依舊是孔夫子搬家——凈是輸!唉,我垂頭喪氣地順著石頭旁蹲下來,一陣風吹過,似乎把心也吹得靜下來,我再看看旁邊這塊石頭,突然我發現石頭上有一個凹進去的小洞。腦袋里靈光一閃,哈!有辦法啦!我試著用腳踩在那個小洞上,剛好夠踩一只腳,于是我順勢往上一蹬,再身體向上縱身一躍,啊,我終于跳上來啦!我終于戰勝了大石頭!

篇10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后半部分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歇后語也叫俏皮話,幽默風趣,耐人尋味。

歇后語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邏輯推理式的歇后語,說明部分是從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結果。例如: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比喻微不足道,增減都不影響大局)。還有一種是諧音式的歇后語,它在前半部分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成分。例如: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思考】請你說出歇后語的后半部分。

1.韓信點兵——

2.千里送鵝毛——

3.飯桌上的抹布——

4.外甥打燈籠——

5.兔子的尾巴——

6.丈二和尚——

7.搟面杖吹火——

8.三個臭皮匠——

9.冰塊掉進醋缸里——

10.朝著窗外吹喇叭——

11.口袋里裝釘子——

12.鋼絲穿豆腐——

13.渾身貼膏藥——

14.財神爺要飯——

15.背著娃娃推磨——

【參考答案】

1.多多益善。

2.禮輕情意重。

3. 嘗盡了酸甜苦辣。

4.照舊(舅)。

5.長不了(或自覺高)。

6.摸不著頭腦。

7.一竅不通。

8.頂個諸葛亮。

9.寒酸。

10.名( 鳴) 聲在外。

11. 個個想出頭。

12.別提了。

1 3 . 毛病不少。